電影《局內人》該片是一部犯罪動作片,通過保守派報紙評論員、國會議員、大企業(yè)委員、黑社會混混、情報科刑警、紀錄片攝影家等人的經歷,來揭露韓國社會的腐敗和不正之風。李秉憲在片中飾演的安尚久一角原本是作為權利者的“獵狗”干盡壞事,但在自己成為廢人之后,為了報仇而成為向著權利者開戰(zhàn)的“政治流氓”。曹承佑飾演"禹長勛檢察官"一角,是個在檢察官組織中讓踢人就踢人讓掩蓋罪行就掩蓋罪行的腐敗政治人的阻擊手。白允植飾演的首都日報評論員李強熙。
“反正大眾是豬狗,豬狗有什么好在意的,叫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停下來?!? 意思就是再大的事情,豬狗能做的,就只能叫得大聲一點,可是叫得再怎么撕心裂肺,最終都是能停息下來的。 末了該吃飯的吃飯,該睡覺的睡覺。 然后還舉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某幼兒園的事情,豫章書院的事情,更早的還有北影的,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最后質問“喊了那么久,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了?” 你看,再怎么叫,還不是無濟于事,大眾不就是豬狗嗎? 接著他還轉發(fā)了知乎上的一個問答,叫“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都有哪些后續(xù)的發(fā)展”。 他似乎想通過大量的事例,來證明大眾的“呼喊”是毫無用處的,最后證明“大眾是豬狗?!? 越圍觀越惡心。 惡心的點在于,“大眾是豬狗”這種話,本應該是那些所謂的精英們說的,現(xiàn)在卻由“大眾”本身來說出來。 這令人感到非常悲哀。 這就是典型的“習慣了黑暗并為黑暗辯護”,也是典型的犬儒主義的說辭。 02 有一個很悲哀的現(xiàn)象是,現(xiàn)在每一次熱點事件過去之后,就會有人出來說:“你看,現(xiàn)在誰還會記得XX”。 仿佛,從關注一個熱點,到關注另一個熱點,是一種原罪。 比如說,之前關注某影性侵案的人,在開始關注某航性侵案之后,就開始有人義憤填膺地喊起來:“你看,現(xiàn)在誰還記得某影性侵案?” 似乎是那群不再關注的人的錯一般。 于是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事情沒有得到解決,是人們的關注度還不夠一樣。 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如果一件事,一件需要司法機構或者其他機構,按照正當?shù)某绦蛉ソ鉀Q的事情,卻要根據(jù)“人們關注夠不夠”來解決“能不能得到解決”,這本身就有問題。 而且問題很大。 當網友用一種智者的語氣說出“大眾是豬狗”的時候,他就把自己排斥出了大眾的行列之中。 他以為自己是那只特立獨行的豬。 可特立獨行的豬,終究還是要被按到砧板上去,任人宰割的。 這就是我覺得非常惡心的原因。 “大眾是豬狗”這種話是不能由一個自己也是大眾的人說出口的,這種話是那些掌控著一切,那些隱藏在幕后的人說的。 他們必須說"大眾皆是豬狗"并且讓大眾成為豬狗。 而身為大眾的我們,則不能自稱豬狗,不能互稱豬狗,更不能輕易變成豬狗,這真的太悲哀了。 豬狗是徹底不會反抗的,它們只會哀鳴。 但大眾是會反抗的,而且大眾是能夠清醒地反抗的,大眾知道應該怎么發(fā)聲,同時也知道應該得到什么。 只不過最終總是淪為失敗而已。 這種失敗,是光榮的失敗,是身負重傷的無奈,這種失敗,和豬狗是不一樣的。 03 像前幾天的那件事,大眾已經沒有辦法說什么了,說了都要被刪除,最終只能通過說一些晦澀難懂的話讓大家去猜了。 你能說大眾是豬狗嗎? 不,不行,大家都明白著呢,但就是發(fā)不了聲而已。 很多人都努力過了,很多人也都關注過了,只不過沒見效而已,這不能成為論證“大眾是豬狗”的論據(jù)。 另一點,大眾們強烈反抗的時候,不也改變了很多東西嗎? 新浪查封同性戀的內容,不也是掀起了巨大的反響,最后改變了政策了嗎? 你能說大眾的吶喊沒有用? 鴻茅藥酒出了問題,涼城警方千里迢迢從內蒙古來廣州抓人,然后掀起了大量的呼聲,不也是讓譚醫(yī)生出來了嗎? 你能說大眾的吶喊沒有用? 有用的,真的有用的,輿論的壓力總能改變很多東西的。 即使很多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無數(shù)的人都在吶喊,也沒有改變什么,但是這不怪大眾, 大眾已經盡力了。 即使很多時候,大眾又遺忘了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那也不怪大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已經活得很不容易了,可在生活的柴米油鹽之外,依然有人愿意站出來說點什么,企圖做點什么。 這種人,再怎么樣我都不會嘲笑他。 “反正大眾是豬狗,豬狗有什么好在意的,叫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停下來?!庇械娜苏f。 放心吧,大眾從來不是豬狗,有些東西過去是過去了,可是它終究會留下點痕跡。
如此充滿現(xiàn)實精神且黑暗的電影,讓人在看完之后內心不免感到深深地沉重,影片中的對zhengzhi的、對現(xiàn)實的批判與思考,時至今日依然毫不過時,這部電影就像一針“清醒劑”,扎在世人的心上,權與勢,財與利,相互勾結,相互狼狽為奸,任意操縱玩弄著國家政治,把謊言和欺騙偽裝成真相公之于眾,對真正敢于說實話的人報復打擊,扭曲所謂的真假,愚弄著百姓,這就是權勢,這就是zhengzhi,權利和利益滋生出了無限的腐敗,候選人、商人、報社的主編,相互勾結在一起,商人給候選人經濟上的幫助,候選人許諾商人經濟上的優(yōu)惠,報社主編再為候選人與商人歌功頌德,扭曲真相,污蔑詆毀那些敢于說實話的人,愚弄百姓群眾,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背地里卻建起一個淫亂的場所,在那里隨意玩弄女人,做著各種見不得人的事情,因為權勢只手遮天,而且掌握著這個國家最大的話語權,這背地里所隱藏的真相,想要被揭示出來是難上加難。 韓國人的自黑精神是真的讓我佩服,能把自己國家的zhengzhi情況黑成這樣,想來也是沒誰了,在最后的逆轉開始之前,整部電影給人的是一種黑暗的,壓抑的,無力的感覺,男二是個黑道混混頭領,一直在幫報社主編做事,男主則是一個檢察官,他想要抓住姜候選人的與商人還有報社主編相互勾結、收取大量賄賂的事實,通過這個立下功勞,然后獲得升職,就這樣,男主盯上了商人公司的一個秘書,這個秘書有商人向候選人行賄的資料,不過,這個秘書卻被男二提前一步找人帶走,男二很信任報社主編,把資料交給了報社主編,還說自己留了備份,但是報社主編卻轉手就把他賣了,候選人的心腹廢了他的右手,男二因此懷恨在心,決定伺機將他們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全部揭秘出來,而男主也希望能揭示出候選人和商人以及報社主編之間見不得人的黑暗關系。 男二本來是想自己去揭示這一切的,他派出一個男手下,讓他把錄像裝置藏在手表中,以此來錄下候選人,商人以及報社主編,他們三個人在莊園中的色情,惡心行為,不料這個手下的行為卻敗露了,他不僅供出了男二的計劃,還帶著商人的狠毒秘書及一伙人趕到了男二的藏身之地,男二雖然廢了一只手,但是戰(zhàn)斗力依然很強,不過一人難敵眾人,男二最終被秘書打倒在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秘書背后還有個男主,男主拍暈了秘書,救走了男二,另一邊,男二還拍了一個愛慕自己的女手下, 企圖讓她以情色的方式接近報社主編,也準備了一個手表進行錄音,不過報社主編在和女手下要做完羞羞事后,反手去接電話,將紅酒撒到了手表上,以致手表中隱藏的錄音裝置被破壞。 男主救走了男二,他讓男二把商人賄賂候選人的原資料交出來,男二本來并不同意,男主也沒辦法,只能把男二帶到自己的父親那里,讓他藏好,在男二的真摯之下,男主交出了原資料,然后就由男二出面對候選人,商人及報社主編他們三個人狼狽為奸的事情進行揭露,男二的揭露雖然引起了一陣轟動,但是候選人,商人及報社主編很快就倒打一耙,候選人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收過賄賂,商人開始裝病,報社主編則通過新聞對男二進行誣陷,他在新聞中揭露了男二以前的種種惡行,這些憑空杜撰的話,因為報紙的報道,反而在民眾之中引起了一片轟鳴,報社主編還把男二派來搜集罪證的女手下之死歸咎于男二,其實真相是女手下想要保護男二去威脅報社主編,最后被罪惡的秘書所殺的,但是經不住報社主編這樣顛倒黑白,報紙一出,男二被誣陷成了一個小人,他說的話瞬間就沒人信了,因為男二的失敗,男主也陷入窘境,原本支持他的檢察官也不再支持他,男主被勒令停職,他向長官求情,長官只是跟他說,你要怪就怪你出生的不夠好,即使最后男主下跪也沒有用,這里真的是挺諷刺的,正義向權勢下跪,男主和男二的第一波攻勢很明顯是失敗了,男二越獄逃跑,然后拿著一把斧頭去找報社主編,在男二的威脅下,報社主編說出了真相,男二用錄音筆錄下的這些真相,不過一個人在危險的情況下說出來的話是不能作為證據(jù)的,這一點男二是很清楚的,男二只是砍下了報社主編的一只手,然后又去自首了。 男主則拿著男二錄下的報社主編的話去找報社主編,報社主編表示,這些話是在威脅的情況下說出來的,男主說,我當然知道,不過,如果這些話要是讓商人和候選人知道了,他們也不會放過你的,男主表示現(xiàn)在想投靠他們,只要他們給自己在檢察院一個好的位置,報社主編當然是求之不得,就這樣,男主有了和候選人,商人以及報社主編去他們淫亂的秘密基地見面的機會,男主帶了兩瓶酒作為見面禮。 第二天,候選人,商人以及報社主編在他們的秘密基地的那些淫亂的行為全部被發(fā)到了網上面,無數(shù)韓國人民通過手機視頻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個局內人出現(xiàn)指認了商人,候選人以及報社主編他們的磊磊罪行,這個局內人的身份讓人眾說紛紜,最后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男人從車上緩緩出來,他拿出了男二準備的那份商人賄賂候選人的材料,道出了所有的真相,表示男二說的也是真的,原來,在男主隨身攜帶的酒的酒瓶蓋中是有錄像機的,這個錄像機把商人,候選人以及報社主編的罪行全部拍了下來,男主的投靠也是假的,這是男二想出來的計謀,就是讓男主深入候選人,商人和報社主編之中,借機拍下他們的罪證,以此讓他們認罪伏誅,正義最終依舊到來,結尾是男二越了獄,然后男主去當了律師,開了個事務所,時隔不久,兩人再次見面。 完。
成為曹老師粉絲前看過,覺得就是黑色爽片;成為曹老師粉絲后二刷,覺得還是黑色爽片。 但,專注于曹老師的表演,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細節(jié)控,同時,有一種其他著名演技派也罕有的本事——變臉。 2015年這部《局內人》的禹長勛、2017年《秘密森林》的黃始木、2018年《LIFE》的具勝孝,三個角色像三個人演的。他貌似給每個角色定制了不同的基礎表情,然后再進一步詮釋。最終,演員曹承佑消失,只剩角色本身。 日本漫畫家美內鈴惠借作品《玻璃假面》(我年輕時超喜歡)表達過一個觀點:天才或通過努力接近天才的演員,擁有千萬張玻璃假面,每張假面對應一個角色,跟演員的本來面目完全無關。 曹老師顯然正是這種演員。 鐘愛音樂劇演出的曹老師,不愿接黑色電影,盡管這種類型片是韓國強項,《局內人》他就拒了N次;不愿接瑪麗蘇電視劇,盡管這種類型劇也是韓國強項。因此,雖然在音樂劇方面他基本是韓國的“龍”——韓媒曾在評價他的音樂劇票房號召力時說過“龍也要有龍的待遇”,可在韓國之外,粉絲相對沒那么多。 音樂劇是很拼體力的,再過幾年,曹老師大概會減少投入吧? 像我這樣的外國粉絲,ZQSG地希望他將來能多接影視片。
本文首發(fā)公眾號[魔王看戲]
前言:老實講一開始這部電影并不是我的觀影口味,十八禁、暗沉、還有我不喜歡的男演員,不過魔王看戲的原則一向是不看則已,一看就全情投入。 看完后發(fā)現(xiàn)作為2015年的泡菜國大熱電影,且涉及的又是泡菜國的精英人群——檢察官的題材,其可圈可點之處還是可以羅列出來很多。畢竟有些電影,并不是去為了觀影愉快而看,是為了破局你的三觀。(要強調的是,三個小時的版本才能把故事順暢的講完,兩個小時的閹割版本會產生敘事不暢感。)
而我覺得“破局”正是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命題。
(一)商業(yè)電影篇:一出千年狐貍們的聊齋游戲
電影的31分58秒,局內人一號——偽文青李光熙對“小混混”安的一句“狐貍一樣的家伙”的嘲諷,拉開了這出韓國政、商、文化三界的狐妖們的聊齋游戲的帷幕。 “都是千年的狐妖你跟我玩什么聊齋?”為了使聊齋的游戲具備趣味觀賞性,所以《局內人》做足了商業(yè)電影應該具備的全套設施。從視覺效果看,開篇就是聲勢浩大的記者會,大佬們冠冕堂皇的氣勢宣言,中途還有各種臟話,19禁的限制級鏡頭,韓國政、商、文化三界的利益勾結,以及接近尾聲的越獄戲,都把商業(yè)片的元素湊得滿滿當當。
撇開商業(yè)片的刻意元素,我更關注的是故事本身,那就是這出游戲,誰才是贏家。這個故事在創(chuàng)作者的視角里,他們的國家已經病入膏肓,充斥了背后創(chuàng)作團隊對于自己國家的危機感。
說電影過于灰暗也好,殘酷血腥也罷,但這就是韓國乃至整個東亞圈的社會實際。電影改編至《未生》的漫畫創(chuàng)作者尹太浩創(chuàng)作的另一部漫畫《局內人》,我剛好看過《未生》,曾經大贊過《未生》所描繪的職場內容的深刻與警醒,而這部《局內人》也是沿襲了漫畫家一如既往的現(xiàn)實風格,沿襲了他作品里對社會不同層面的困惑與理想,嘲弄與期望。 整部電影的主要兩大狐貍陣營,也是到中段才逐漸體現(xiàn),被局內人踢出局的拉皮條的小混混聯(lián)手了一個沒背景的政治仕途窮途末路的局外人檢察官,達成的小狐貍陣營,對陣媒體大佬,總統(tǒng)候選人,跟資本家的三人幫的老狐貍陣營,隨著情節(jié)推進,看到權、錢、情色的骯臟不堪都赤裸展現(xiàn),而幾個回合的PK,看似小狐貍陣營一路敗北,以卵擊石,但卻在中后期來了一支漂亮的回馬槍,把老狐貍送往了監(jiān)獄。 劇情跌宕起伏,觀眾看的痛快,但是這場游戲結束后,贏家真的就贏了嗎?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減分之處,一頓商業(yè)情節(jié)內容豐富程度上的饕餮奉獻,并不能補足它批判力度的缺失。 商業(yè)氣息過重就減弱了電影的深刻程度,甚至回馬槍的使的招數(shù)——性丑聞錄影帶的順利錄制與曝光也過于理想幼稚使人難以信服。 而這出狐妖游戲里,兩大狐貍陣營沒有一方能代表正義,對公平與正義的還有期待的觀眾就只能在看黑吃黑,以暴制暴,以局換局的大戲之后當一個“芻狗”。
最后那個回馬槍的暫時勝利,是小狐貍陣營的暫時勝利,不是“芻狗”的勝利。這就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后讓人惋惜的地方,一時的情感的宣泄,也無法補足觀眾情感上共鳴的缺失與對電影立意不夠深刻的失望。 聰明的導演,應該把受盡嘲諷與蔑視的“芻狗”變成電影結局最大的贏家,很明顯,這部電影并不想這樣做。 (二)文藝情懷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莫吉托”
說實話我不知道是翻譯失誤還是原本臺詞是這樣,“莫吉托”第一次出現(xiàn)的語境分明是我們經常喝的一種酒,到第二次的意思仿佛是與馬爾代夫相同詞性的地名,但是無論是什么樣的語境,“莫吉托”在電影里代表的就是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莫名亂入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對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可能也是希望他們的當局不要忘記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有希望才是他們的工作的重點吧! 電影的結尾十分隱晦又悲觀的給出了一個假設,在無論本國還是海外都沒有你向往的美好生活,那個公平正義的理想國,那個“莫吉托”你可能找不到。
(三)細節(jié)把握篇:有意思的細節(jié)
酒桌文化一窺,青瓦臺這個秘書的話真的是說給電話的人聽的嗎?并不是,他擺明了是在跟這個沒背景的檢察官說:你算個什么東西,還要我給你倒酒! 最后檢察官也并沒有喝上他倒的酒。
李光熙的辦公室的字畫,“無愧我心”出現(xiàn)好多次,真是個好大的諷刺。 (四)電影升華篇:做局內人還是局外人?破局為王 電影的局內局外有三重隱喻,也是一種層層遞進的揭示。第一重:局內是同流合污,局外是格格不入。這個隱喻幾乎不算隱喻,是明喻,局內人仿佛古代朝鮮的兩班貴族同流合污,沆瀣一氣,聯(lián)手占領利益高地,局外人草根賤民想分口奶油都必須竭盡全力,在努力靠近的同時格格不入,處處碰壁。
第二重:局內是欲望,局外是仰望。第二重隱喻,我斟酌很久,本來想寫局內人是欲望,局外人是希望,但這其實是樂觀的不成熟的觀點。我原本覺得破壞局內人的欲望要靠局外那些有希望的正義之士,可是局外人根本也非代表正義,那么他的希望就只是他的希望,不是對正義還有期待的我的希望,局外人也有欲望,而他的欲望來自于想打破自己弱勢一方的仰望心態(tài)。所以我后面改成了仰望,局內人居高臨下,便無限膨脹,局外人仰望局內人,然后想打破局面,至于破局之后會不會也成為局內人,則是視每個人的底線而定。總統(tǒng)候選人覺得熱血檢察官有自己年輕的影子,這個伏筆,其實是不是也在埋著什么線,小狐貍打敗了老狐貍,暫時遠離了局內,但日后的走向,誰又說的清呢?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第三重:局內是地獄,局外也不是天堂。電影里有一句臺詞:如果走過地獄路的話,繼續(xù)前進吧!
其實,繼續(xù)前進也不是天堂,破了一個局會有千千萬萬的新局,局內人身處地獄而不知,局外外人也并非就是抵達了天堂,畢竟生活在世,欲無止境。
電影的價值判斷其實是模糊的,導演自己似乎也沒能凝練出來,只在最后來了個善惡觀的模糊處理,那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比起讓局內的大奸大惡獲得既得利益,不如讓小奸小惡的混混以及想晉升階級的檢察官獲得勝利吧,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最后就是電影沒有觀點,我向你展現(xiàn)丑陋,至于你怎么評判這個丑陋,你自己做主。 影終結論的結論就是:做局內人還是局外人?破局為王。 如果你已經身居高位,掌握領域的話語權,那么請清醒一點,凝望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想不被局外人破局,就得你自己先破自己的局,壯士斷腕也好,刮骨療毒也罷,在你的局沒爛掉之前,你自己要先破了它。 如果你還在仰望階層的局外,那么你不要想著跟這批局內人當朋友,破他們的局,然后設自己的局,雖然是場惡戰(zhàn),但是誰讓這世界并沒有你想要的“莫吉托”呢?去打破!去斗爭!去戰(zhàn)斗!所以局內局外只是一個相對概念,比起劃定你是局內人還是局外人更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善于去破除所謂的“局”給你障礙! ————————————————————————
分割線
我開新公眾號了,重新出發(fā)。
微信公眾號名:魔王看戲
歡迎來玩?。。?!
導演剪輯版比影院版長了50分鐘,但是節(jié)奏很舒服,反過來可以想見影院版會有些局促。韓國電影人抹黑自己的祖國又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這次是官商媒體黑社會四大家勾結,民主和正義簡直無法安放。最后李秉憲曬太陽那一幕和李曹重逢那一幕,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
李秉憲真是滿臉鮮血也帥得沒天理,《秘密森林》失去的曹承佑笑顏全在這里補回來
四星給韓國的光腚總局,通過審核不易呀
棄子小混混、熱血檢察官、道貌岸然爛到骨子里的官商媒,三方交鋒火花四濺,對社會腐敗的揭露夠露骨,揭露的過程夠波折,李秉憲曹承佑白允植的表演夠精彩,中段略拖沓了,值四星。
李秉憲再次證明作為藝人, 實力還是最重要的,姜還是老的辣。 韓國黑暗反腐片已經拍的差不多了,以后要靠眾多top演員撐起一片票房。
黑
年度黑樸大媽黑韓國執(zhí)政黨加財閥的大戲。編劇想得出來未來(xian dai)汽車集體,新政(xin guo jia)黨,祖國(chao xian)日報這種名字,黑出翔了。
和男票在影院看完 因為韓語還不夠好中間部分有些臺詞不太理解 出了中字再看一遍。李秉憲憑著這部片子直接扭轉了他在韓國人民心里的渣男形象 在對藝人要求極其苛刻的韓國娛樂圈能做到 只能說演技真的不能更贊 在韓國是19禁。
花了三天時間看了三個小時的導演剪輯版,拍攝工整,金句頻出,是一部有思考有力量的作品。主編講“”公眾是狗,讓他們吠兩天就完了”,政客說“政治這個東西可真是神奇,可以讓人不變老”,舉報者問“人們想看到哪一面的我呢?”,等等。暴力的是兩次切手,一次是用鋸子鋸掉黑社會的武力之手,一次是用斧子砍掉報社主編的輿論之手;黃的是陪襯的眾裸女,權力和權力交媾在一起,不就是這樣赤誠相見的下流欲望嗎,隱喻做得蠻好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寄生在國家的生存、社會的生存、自己的生存三個層面。男演員演技扎實,李秉憲的獨角戲很驚艷;白允植陰險毒辣的主編形象也叫人發(fā)麻;曹承佑的檢察官形象因為偏正面所以演技被低估,他的幾場對峙戲都是他來掌控表演節(jié)奏的,私以為演得極好,而且不用演也立得住的國家公務員的氣質,其他演員真不太有。
大眾都是豬狗,不必在意,過一陣就不會再鬧了。就憑這句臺詞就值五星了。
韓國也是儒家文化盛行的地方,偽君子出的很多。本片中的性接待,趙國謠傳的就有賴總1990年代在廈門紅樓接待各位,2010左右各位富商接待高鐵劉minister。不過說實話,我挺羨慕他們的:)
南北題材拍完之后開始弄政治了。里面荒淫無度的生活很讓人羨慕。
韓影今年的19禁票房冠軍。本質上就是一個“我要復仇”的故事+暴力血腥肉體盛,可惜劇本和十年前的復仇三部曲差了不只一個檔次。韓國商業(yè)片如今的創(chuàng)作能力真是在直線下降啊...
扳倒大頭后,最終還是離開了體制,不然誰知道下個十年自己會是什么樣子。感覺曹承佑越來越適合這種微妙的正派角色了
不得不說去看這部電影的唯一動力就是想一探究竟——為什么一部題材并不新鮮而且由渣男李秉憲主演的19禁可以霸占第一寶座近一個月。結果,雖觀感并不舒適,但看到腐敗的各個社會利益集團的頭目被掰倒時,是真的大快人心。哈…當正義在屏幕那頭得以實現(xiàn),觀眾也得到了代理滿足。
觸目驚心!我是張著嘴倒吸涼氣看完的,相比軟色情的成分,它的政治黑暗面才是真正的“19禁”吧,當然我也不想和天朝做什么瞎幾把對比,每個國家的政治不都那么回事兒嗎,只是這種往絕路上拼了死命黑政府的電影,哪怕再有瑕疵,但看著真是莫名的解氣。
韓國電影總能把自己的政府黑化,讓人看著還是挺過癮的,在這一點我們真是做不到的!
節(jié)奏穩(wěn)健而緊湊,犯罪政治題材比較大膽,官、商、媒體、警察、檢察官、黑社會盤根錯節(jié)。三星半。個人更欣賞《黑金》。
?? ??? ????? ??? ????
曹承佑帥炸啊以前為什么沒發(fā)現(xiàn)!方言和口頭禪都莫名好萌!全是演技派所以演技上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暴力場面直接掩面沒敢看色情場面真的讓人感覺好惡心 劇情很棒 除了我的韓語太渣沒能完全理解臺詞外都很棒 國內這種電影可能就直接不允許你拍吧 這方面真的感覺差韓國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