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未來與預言——《女裝騎士》、《少數(shù)派報告》、《記憶裂痕》、金融危機以及其他
未來是什么?
我想,大概極少人會去問這個問題。我們總是是說,我們希望未來怎么樣,不希望變成什么樣。
一個很古老但是又常見的現(xiàn)象——怕什么,來什么?;蛘?,我們都遠比我們所認為的敏感,我們都能預先感受到危機的來臨;抑或,是我們偶然的臆想,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事情發(fā)展的方向?
在《女裝伯爵》里面,路易做盡了他應該做的,他必須做的,他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最后,依然無法阻止最壞的情況的來臨。如果當初路易沒有看到皇家之詩,或者看到了沒有相信,或者相信了并不試圖阻止;如果米利安不是堅持知道事情的真相,莉亞就不會死,德蒙、羅賓等就不可能會卷入,而這最后一個國王,也就不會毀了他自己的國家……當然,代價可能會是國王換人,以及多出一對不能相愛的戀人(話說,為啥兄妹不能相愛?排除基因的問題,倫理這種世俗,堅不堅持不過是個人選擇問題),還少了很多炮灰,瑪麗皇后,安娜,杜蘭……
但,沒有也不可能有如果。路易最后驚嘆,事情果然如皇家之詩的預言。
相同的感嘆,讓人聯(lián)想起《記憶裂痕》和《少數(shù)派報告》——愈阻止愈發(fā)生。
這個星期鳳凰大視野播的是金融危機的話題??聪聛?,我們不禁要問,當初救貝爾斯登有沒有錯,如果當初救了雷曼兄弟,是不是我們真的就可以躲過這場金融浩劫。沒有人能夠提供真正的答案。
因為,沒有,也不可能有如果。
好像曾經(jīng)有道趣味心理測驗題:如果你可以知道未來幾十年你會怎么過,你會不會想知道?不記得拿來測什么的了。但我想,我應該不會選擇想知道吧。
未來代表著未知,意味著我們應該保持敬畏。未來,是我們的相信+汗水。
咱們的寶寶同志有句相當提綱挈領(lǐng)的“信心比黃金還貴!”。預言再可怕,也不過是命運隨機甩出的一張牌而已。但真正改變世界的,是相信的力量。
2 ) 榮光與你同在
2020.3.20
看完只覺得震撼,也許對沒有歷史基礎的人來看這部番很困難,但是作為文科生的我也表示番內(nèi)的人物死亡與其意義還是有些無法理解。也許這是一部需要不斷細細品的番吧。
百度了一下,那個時期的那時正是法國大革命前期的萌動,路易十六還未即位,但法蘭西已略顯衰微,看似平穩(wěn)運行的王室宮廷,卻是各種人內(nèi)心的不滿與試探。也正因為如此,路易十五才回居心叵測,不擇手段地掩蓋自己不是法蘭西人,沒有王室血統(tǒng)的事實。而德恩作為本作的主角,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姐姐莉雅,至始至終都貫徹了對王,對法蘭西的忠誠,就如歷史中的德恩的墓志銘一樣,他這一生既未曾得到,也未曾失去,但是他沒有失去騎士的精神,卻失去了他最愛的女人安娜(暴風哭泣)。
一切都在變化,在路易十五傳給杜蘭最后一道密令的時候就變了,從老師知道自己的兒子死的時候就變了,從德恩看到漂浮于河面的姐姐的尸體時就變了,從羅賓親眼看到莉雅親手殺了失控的杜蘭時就變了,四人都在疑惑,當然也不止這四人,他們都在疑惑什么才是忠誠,難道不辱王命,讓杜蘭殺了那三人,獨自將王室之詩帶回國就是忠誠?可杜蘭也最終也死在了自己的忠誠之下。
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立場不同,皇室奢靡,王權(quán)決斷不是人們想要的,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土永存榮光,但真正引領(lǐng)人們的不是更高的王權(quán),也不是戰(zhàn)爭的勝利,而是羅伯斯所說的自由以及平等,而民眾應該去革命,王室之詩不再是王室之詩,而是革命之詩!
最后是對其他地方的總結(jié),op和ed超棒????!我就是因為ed才去看這部番了,劇情也很贊,不要一妄下定論,是真的很不錯,不僅有架空也有史實的穿插,看了會對那個時期的歷史感興趣。再就是作畫時常有點崩,中間部分敘述有點迷,特別是18集沒看懂(我裂開了)但都被劇情的光芒所遮掩了哈哈哈??!總的來說,我覺得值得一看!四星推薦!
以上只是一枚高中黨的個人理解,嘻嘻,不喜勿噴??????
3 ) 歷史的血肉 英雄的挽歌
革命派高頌著革命的詩篇,騎士手握榮譽的劍與之血戰(zhàn),戰(zhàn)斗、忠誠、榮耀刻下了騎士時代最后的挽歌,詩篇的力量對阻礙歷史發(fā)展的人們展開制裁與報復,從王室之詩最終成為革命之詩,預兆一切的不可逆轉(zhuǎn)。不論是什么立場,為了私欲也好,為了公義也好,手握長劍的,又或者捧著詩篇的,都深深地被歷史碾盡,一邊手刃他人的生命,一邊深陷歷史這個巨大的絞肉機。
看完后,只覺得悲傷的心情難以自抑,想流淚,為了歷史的沉重,歷史的沉重是因為無數(shù)的枯骨堆積成山,生命的逝去在散落的時光中成為了最稀松平常的事,人類文明的精粹卻始終在廢墟中閃閃發(fā)光,歷史的巨輪是不會停止的。為了在古舊時光中舉起火把點亮前方的人們,思考時代的意義,留下星點光芒點綴長河的人們,他們?yōu)榱诵叛龆鴳?zhàn),書寫了英雄的傳奇。這些人是無法用“好人”或者“壞人”來片面評價的,如果說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英雄。
4 ) 瑪麗,夫人的典范
瑪麗確實很有皇后的駕駛,一登場就強烈感覺她的冷靜、溫柔、莊重、得體、大方、內(nèi)斂,雖然這樣,不過卻當時卻很難喜歡上她,是因為她沒有什么性格,情感不外露,一副風平浪靜的樣子,不過我想這就是一位皇后應具備的品格,其次她一天到晚抱著個骷髏,又不肯讓骷髏安息,讓我覺得她其實也挺心狠手辣的,結(jié)論就是我覺得她一定有陰謀。結(jié)果,她還真的有陰謀,不過她的陰謀,都是為了那個愛國多于愛她的路易十五。她(不過路易十五也真是慘,居然是個替代...)
看到最后一集,我才深覺她的偉大,對她的敬佩油然而起??傆X得她和路易的婚姻是政治婚姻多于自由愛情的結(jié)合,兩個人似乎平日接觸也不多,不過兩個人卻有患難與共的決心,這也是愛的一種方式?,旣愑弥约旱姆绞綈壑芬祝芬灼鋵嵶詈笠膊蝗绦?,不過瑪麗卻主動喝下毒酒,她是為路易著想而死的,多一人知道秘密就多一分危險,所以她“英勇就義”了。哎~我對她真是敬佩,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卻也愛得如此深沉,默默以自己的方式幫助著路易,不求回報,無私奉獻,很難得~
5 ) 王權(quán)的沒落
開始時去看騎士是懷著對歐洲宮庭生活的好奇,畢竟壯觀的宮殿、美麗的花園、華貴的服飾和優(yōu)雅的舉止足以對人產(chǎn)生吸引力。
不過在本片中要著重反映的并不是上面這些,也不是神秘學、異事和法術(shù)這些觀眾在畫面表象中看見的,它要描述的是王權(quán)的沒落,和民權(quán)的興起。
所謂的《王室之詩》其實是掌控時局的理念與方式,也是歷史之洪流,是歷史之書。如同片中所說的,能夠閱讀者是因為被其所選中,也就是能夠?qū)r局產(chǎn)生關(guān)鍵影響,進而影響詩篇之人。王族能夠閱讀是因為王權(quán)時代尚未終結(jié)。普通人為什么不能閱讀?甚至連移動都很困難?這是因為王權(quán)能夠確立,在于人們對君王權(quán)威的深信不疑,如同杜蘭之前認同的王即法國,法國即王,這種被神化的權(quán)力,使得人們沒有力量去質(zhì)疑和擺脫君權(quán)的“束縛”,但是一旦開始懷疑這種權(quán)力,也就意味著歷史即將迎來轉(zhuǎn)折,普通人如杜蘭和羅賓也可以拿起這本書。歷史終將由民眾來書寫,而不僅僅是記錄下君王之名。
片中開始時《王室之詩》要用王族之血才能打開,在英國篇中達修特看到的斷頭臺下的景象,這些都預示著時代政體變化中的血腥(可以參照后來法國大革命中的恐怖)。當面臨成打的王冠落于地面而無人拾取時,片中有的君王,如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意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來挽救王權(quán)(這也是為什么片中她的那些改革派盟友最后成為石像鬼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打破束縛,而依然忠于王權(quán));有的君王,如喬治三世,試圖為恢復王室進行復辟;有的君王,如路易十五試圖通過一切手段維持現(xiàn)狀。
變革的興起也要求貴族、騎士這些環(huán)繞著君王的階級作出回應,是在君權(quán)已無力承擔國家前進的重任之際(甚至是在起絆腳石的作用),毅然將之拋棄另尋它途,還是依然唯王命是從?波隆佐夫放不下貴族身份,只想進行對貴族權(quán)益損害有限的改革。利雅和羅伯斯庇爾談話時也坦陳對貴族身份的看重,但是她認為德恩是個把法蘭西國家利益置于身份考量之上的人。這樣看來德恩后來走上了變革之途,其實并非全然是利雅精神感召所至。
革命教團是另一種人,他們的首領(lǐng)如圣日耳曼伯爵和達修德了解到變革到來的必然性,然而他們的想法卻是利用變革來創(chuàng)造另一種形式的君權(quán),所以片中他們能移動和翻開《王室之詩》但是卻無法閱讀,因為本質(zhì)上他們并未成為能在歷史轉(zhuǎn)折點施加真正變革性影響之人。
片中的騎士時代也正走向終結(jié),德恩、杜蘭、特拉戈里仍以傳統(tǒng)的騎士形像出現(xiàn),但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當他們發(fā)現(xiàn)騎士精神所需的土壤已不再存在,而是處于禮崩樂壞的變革前夜時,他們也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杜蘭死于對君王忠誠與懷疑的兩難下(當對君王產(chǎn)了懷疑實際就已是背叛,但是他對騎士傳統(tǒng)的堅持不允許他產(chǎn)生這種背叛)。特拉戈里則因為國王進行不名譽的戰(zhàn)爭奪走了諸多騎士的生命(包括他的兒子),而對國王不滿,只是他的解決方法是擁護路易十五的叔父新奧爾良公爵。德恩開始時對維護王權(quán)一腔熱情,但是隨著姐姐給他的影響,他自己的耳聞目睹(包括宮庭中的阿諛奉承和路邊的貧困景像),以及后來在各國的見聞,他終于能夠擺脫王權(quán)的束縛。片中羅賓是個平民,但是向往成為騎士,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他對此時的騎士身份反而產(chǎn)生了反感,劇中后來甚向王族甚至是國王開槍,請注意片中他用的是槍,被譽為最強騎士的特拉戈里最后卻倒在他的槍下,劍不敵槍,而劍是騎士的重要像征,這同時意味著騎士的沒落。至于利雅和曾身為騎士的馬克西米利安.羅伯斯庇爾,則是探尋變革之路化身,盡管這種探索伴隨著死亡和迷茫,但是一旦開始就難以停下。
劇中讓人感動之處很多,路易十五與瑪麗王后的最后一幕讓人動容,國王試圖阻止王后自盡的手與王后赴死的決然;安娜.羅切弗特與德恩的愛情,兩人至死再未謀面的悲劇等等。
整部片子一如卡格里奧斯特羅在片中所預言的是最令人動容的悲劇
6 ) 歷史12時
怎么說呢
在百度看了某某稱之為“神作”的這部動畫 我也靜下來看完了這部片子
雖然只用了12個多小時
不過 從劇情和畫面來看 還是很不錯的 很好的題材 用另一面展示了歷史不能說出聲的字符
片頭曲好聽到爆....然后大學時曾經(jīng)一度被片頭里男主環(huán)抱雙臂蹲下的鏡頭迷惑了很久至今不知何故...<----這人在講什么
又是你哦 秦勇気
精彩,精彩
為私欲者死了 為大義者也死了 理想者預見廢墟中能開出花朵 于是用血染紅了斷頭臺
這片當年沒看完的唯一原因是……我的電腦放不動 = =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縱然王朝已朽爛,革命亦常走上恐怖份子路線。在這部動畫中,主角愛的是國,而不是任何一種立場。最末,他選擇了冷眼旁觀。http://hou26.org/zeta/chevalier.htm#c
“不著寸縷 自天空降生如今又身無一物 長眠墓碑之下……總而言之 活在人世我這一生既未曾得到 也未曾失去……”
歷史白癡于是我爛尾了
因為主題曲被吸引過去的。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jīng)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jīng)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jīng)守住了。從此以后,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xiàn)的人?!短崮μ髸?/p>
堅持著看完拖沓的劇情……感覺總共也沒講啥事情,這片不是用來娛樂的,當歷史劇(?)看還可以,所以原諒我打1星吧!唯一贊賞的是ED。
這個該算成人動畫,陰謀、權(quán)術(shù)、明爭暗斗,而且表達隱晦,不易懂。我還是適合《惡魔人》那種的,直白、直觀,畫面表達一切,說一不二不拐彎。
題材不特別有興趣,情節(jié)也沒什么特別吸引我的,犯困
結(jié)局有崩壞傾向
畫面太靈了!
古橋一浩導演,在刀劍對戰(zhàn)戲上透露出強烈的古橋風格,鏡頭旋轉(zhuǎn)速度快,動作流暢。故事方面循序漸進,對于法國大革命歷史有所了解可能會看的開心,后期結(jié)尾略無力,男主角化身為女性隱居的理由似乎不太充分……
看得很費腦,一些名詞的解釋,含義,好不容易總算弄懂了。只能說,我喜歡 Production I.G
總共分為四部分:法國編(1~6)、俄國編(7~12)、英國編(13~20)和法國編II(21~24)。歷史上Chevalier d'Eon實有其人,前半生身兼外交官、軍人等多職,1777年流亡歸國后被要求穿上女裝度過后半生,動畫就是從這點切入虛構(gòu)了女主角,上演了一出奇幻異化歷史。
這種東西,只有君主立憲制的日本人才拍的出來,一群?;庶h。劍斗場景非常華麗。
和間一起看的。睡著了不知多少回。主要是因為每次間都在我通宵之后來看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