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有愛可以重來
你犯了一個錯,傷害了一個人,也許你心存愧疚,試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彌補他,本片本質上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但問題來了,你到底能否彌補什么,你是為誰去做這件事,也許你并沒有想清楚。本片透過一個科幻題材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過去的無法彌補,你只是為了你自己。
過去的事情無法彌補,羅達以為為教授打掃房間就能讓他高興,但最后仍無法讓教授走出生活陰影。羅達以為把票送給教授,就能讓他跟死去的妻兒團圓,但最后證明也是徒勞的。
那么羅達錯了嗎?是的她錯了,她本以為是在贖罪,但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她本以為是幫助他人,最后證明只是在解脫自己。當地球2號的羅達出現(xiàn)在面前時,一切都絕望地失敗了。教授沒有找回家人,羅達也沒有贖罪,一切都回到零點。
不要通過贖罪來美化自己,過去的無法挽回。能做的只有勇敢地面向明天。
2 ) 我開始覺得某人的路子似乎不錯。
觀看《另一個地球》,這部用紀錄片式的鏡頭語言完成的劇情/科幻片,里面有相當多的鏡頭樣式非常符合《莎樂美》故事,例如快速變焦,畫面慢動作而聲音正常。我分明能夠看到整個片子很有可能不是用同一個機器拍的,因為畫面質量不一樣,而我想很有可能這個片子是用自然光線和用非電影級別的攝影機拍攝完成的。這部圣丹斯最佳劇情片獲獎作品再次證明,拍好電影并不需要一臺好機器,需要的只是一個好故事——我不敢說這個故事很好,因為把宇宙奇觀和人的贖罪要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影片在劇作上并不能說做到了完美,但其表現(xiàn)手法和鏡頭語言,在極大程度上非常符合主題,所以就是巨大的成功。后來回家一邊吃飯一邊查資料發(fā)現(xiàn),這是兩個有才的人的強強聯(lián)手的作品:導演編劇攝影剪輯的Mike Cahill和演員編劇Brit Marling是在某年電影節(jié)上認識,之后合作了不少紀錄片之后才迸發(fā)出這部純屬虛構的作品?!议_始覺得某人的路子似乎不錯。
3 ) 也許在另一個地球 存在另一個自己
電影有幾個情節(jié)挺妙的:
女主說第一個登上別的星球的宇航員是俄羅斯人,他要在一個很狹小的空間度過幾十天。上到另一個星球的時候,他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一直一直不停,一開始心情煩躁,很小的空間加上這讓人煩躁的聲音,他更加煩躁。后來他想到:自己未來還需要和這聲音相處幾十天,要想辦法應對。(很妙的是:的確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如意,但是相處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制勝關鍵),他把這聲音想成是一首美妙的旋律,試著去愛上它,與它相處。(心境不同,事情的結果和方向也不同了)
當你看不見也聽不見的時候,你會如何和世界交流?feel!感受。只要一天靈魂和意識在,這份感覺是不會變的。forget!也許是最好的靈魂救贖。
靈魂超脫 審視自身 會看到什么?
最后,當女主角得到上另一個地球的機會,后來突然跑去男主的時候,一開始特別費解,為什么!原來,她的救贖方式,是想到另一個地球也許他的妻子和兒子在那里,她希望他可以去看看。對于他,是再見到妻子和兒子的一個hope!ending很妙。
有一句話很喜歡:如果你換一個位置看這個地球,也許會有顛覆性的事情。
不過有一個情節(jié)是讓我難以平靜的:男主在表演完然后和女主回家,然后他們ml,然后男主敞開了心扉,開始迎接新的幸福。這么快?這樣就可以fall in love?男人對于愛情的抽離遠比女人容易啊。是現(xiàn)實,但是也許我目前還未能理解。
4 ) Another Earth:受難者先有善意想象的意愿,施難者才能自救
昨晚宿舍集體活動到電影院看了場電影。,票價4歐,晚上9點開始,但開始之前你不知道到底會放什么,所以可以稱為驚喜場。票價也便宜些,當然肯定不是大片。買票之后被要求在票上寫一部電影的名字,當然是制定范圍內的,就是猜,tristan讓我隨便寫了個 Another World,然后就入場了。開始放映前,在門口要我們競猜的小伙子上臺抽獎,結果把我抽中了。獎品是一張電影海報和一張瑞貝卡的碟,老電影。tristan說他來了不下10次,沒有一次中獎,這次給我猜倒中獎了,很神奇。inumal問我是不是星期六出生的,如果這一天出生會很幸運。誰記得呢,我以前抽獎從沒中過。然后電影開場,是美國片,有點像一年前看過的 單身男人 耶魯大學的文學教授,同性戀,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同性戀電影,比斷背山要好,鏈接在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29660/ 。這個說的是耶魯的音樂教授一家人,一場車禍妻女去世,開車的女孩被判了4年,4年后她仍然非常愧疚,負罪感讓她想離開,重新開始。而且電影非常厲害的一點是天上真的懸著另一個地球,每天都在頭上頂著,而且可以中獎(又是中獎?。。。┏俗钪骘w船到另一個地球上去。生活在別處的另一個版本,是不是?接著往下看。她出獄后沒有去嘗試找好工作,而是自我懲罰地在一家家政公司做事。期間她嘗試過各種方法,想死去,那個罪感壓得她根本不能生活下去。有些錯可以改,但有些錯沒有改正的機會,她犯了后者。后來她試著接近教授,發(fā)現(xiàn)他活得非常潦倒,就嘗試著找借口成為他得家政工,每天去給他收拾房間,那房間真的很亂,常年的垃圾堆在那,酒瓶子,堆得滿滿的。后來當然大家自己可以猜到,她幫他慢慢恢復了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勇氣,他愛上了她,兩人那個了。后來女孩真的中了獎,可以去另一個世界了,教授知道后為她慶賀。就在這晚,誠實的女孩把4年前她意外帶走教授家人的真相告訴了蒙在鼓里的教授,教授知道真相懵了,把女孩趕走。后來女孩擔心教授出事,又跑到他家強行爬窗戶進去。教授見到她仍不肯原諒,仇恨差點使他掐死女孩。女孩絕望地不知所措,就把去另一世界的票給了教授。教授真的去了。結尾很絕,女孩在回家路上碰到跟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另一個她,不是那部法國片雙面維妮若卡,這一幕是在結局才出現(xiàn),毫不做作,戛然止住,真是一個驚喜?,F(xiàn)在分析一下片子。我是一部關于想象力或者詩歌的贊歌。犯了不可挽回的過失,失去的永遠失去了。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余生不能在酒瓶間過去。怎么辦呢?其實施難者和受難者如果能重新開始,忘記或者壓住這段悲痛,生活仍然是有指望的。但是顯然受難者如果能首先解脫,一個有良心的施難者才能跟著解脫出來,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所以即使女孩想自殺或者到另一個星球去,她也很清楚自己是在逃避現(xiàn)實。她自殺被人救起就再也沒有這個念想,而是嘗試接近教授,教授知道真相后不原諒她,于是她手里那張去往另一個星球的票對她來說也就廢掉了,我們暫時把另一世界視為一個想象力的世界,但是這一想象力扎根于現(xiàn)實,無論它在頭頂多少距離,你仍然需要站在這個地球上才能看到它。教授有個望遠鏡,但是他老早就閑置不用了,成了擺設。女孩將望遠鏡擦亮,實際上是引導教授重新恢復他的想象力。夠了,4年了,你該從沉溺中解脫了。教授后來接受女孩的票去另一星球,實際上具備了寬恕的意愿,他有了想象另一種生活可能的意愿,他準備重新開始一段生活。女孩沒有去另一地球,她留了下來,然后影片安排另一個她下來看望她,這一刻真是神奇啊,你可以說整部影片是一個夢,夢想一個完美世界,可是導演清楚這個夢必須醒著來作,女孩成功地將教授送往另一星球,另一星球——那一烏托邦里的完美鏡像——將一個理想的她回饋回來,那么教授呢?他會回來嗎?這個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了,關鍵是他去了,一個飽受4年痛苦的人嘗試往高處去了,他當然仍然在人間,無論技術多么高明,導演關注的是人間,這是影片的感人之處。這部片子如果拔高一下,用來審視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間的仇恨——當然其中的多數是由故意造成的比如希特勒之于歐洲、日本之于亞洲,所以會更棘手——我們能得到的啟示同樣不少。總而言之,這部片子確實夠得上是驚喜。不僅因為我中了獎,更重要的是影片本身帶來的沖擊力。
總結一句話,套用夫子,欲自立也欲立人。和詩歌何其相似:關注那些看似于己無關聯(lián)的,同時讓與自己有關聯(lián)的獨立出去。
5 ) F-O-R-G-I-V-E
看之前大概看了一些介紹,有預感電影并不那么容易懂。和老婆一起看的,兒子1歲了,在旁邊玩,不得不看著他,所以看得并不仔細,甚至是斷斷續(xù)續(xù)。
最終的結果是,沒怎么看懂。然后趕緊找影評,希望能看懂。但是不得不說好幾篇影評都是典型的helpless,當我再看了一遍之后,我甚至想說好幾個影評都是基于錯誤的理解而寫出來的。
先說說主要令我們疑惑的點:
1、清潔工老頭是誰,有什么作用
2、女主的身份
3、女主和女主見面說明了什么
4、女主給男主敲桌子、講宇航員的幻想,男主給女主演奏鋸琴讓女主產生了空間站的幻想,表示著什么?
我和老婆曾經有過的猜想和誤解:
1、看到一大半的時候,總覺得老頭其實是男主,因為女主在他手上寫那句逼出老淚的“FORGIVE”的時候,我理解的是女主讓老頭FORGIVE她……年邁的男主來到Earth1尋找妻兒,卻看到妻兒已逝、一蹶不振的自己,所以他“看自己看得惡心”以至于燒瞎了雙眼、燒壞了雙耳。
好吧這個理解真的說不過去,老頭的人種和男主都不太像,只是臉都比較小、五官都比較緊湊,同時潛意識里真的覺得這樣設定會顯得比較有意思。
2、女主其實是來自Earth2的。同疑惑1,也是隱隱地希望是這樣設定,在結尾處峰回路轉。但是隨著結尾越來越近,不得不放棄這樣的猜想,因為如果這樣設定的話電影根本無法自圓其說。
3、女主和女主見面說明了什么?本來沒有這個疑惑的,看到這一幕(女主頹廢,女主2光鮮、用不解和打量的眼神看著女主1),第一反應就是Earth2的女主畢業(yè)于MIT過著愜意的生活??戳擞霸u,有人說女主2其實也是撞了人在絕望和無助中來到了Earth1,才使我開始生出了對這個問題的疑惑。
=====================================================
再看一遍后的理解(只說對情節(jié)的理解吧):
真正幫助電影點題的,是清潔工老頭,所點到的,就是FORGIVE。
老頭把自己埋藏在日日重復的清潔工作中,不言語地蜷縮在世界的小角落里,甚至于天天看到自己看得惡心、不想聽到自己的聲音。積攢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對自己的痛恨,卻一直無法原諒自己。而且老頭認為女主知道為什么自己會如此折磨自己,因為他感知到女主也是跟自己一樣——無法原諒自己。
所以女主的一句FORGIVE,催得老淚流淌。女主的FORGIVE是告訴老頭的,也是告訴自己的。女主渴望原諒,犯罪的對象John健在,所以女主最渴望的是John的原諒,當然女主也希望補償、希望自我救贖,但是最最希望的,還是被原諒。
女主還有機會去爭取John的原諒,老頭則只剩下自我原諒的可能。一句FORGIVE,勸慰老頭原諒那個曾經犯下罪孽的自己。
而女主無疑比較幸運,她可能最后都沒有得到John的原諒,卻贈與了John找回所失的可貴機會,所以女主也有了自我原諒的充分理由、笑著從清潔工的休息區(qū)下班回家……
女主1見到女主2,意味著徹底的絕望嗎?至少在電影的情節(jié)中,其實不是。
電影中講到一個理論,Earth2是Earth1的鏡像,不一定完全同步,但是基本的行為會一致,比如如果Earth派兵攻打Earth2,Earth2也會有同樣的做法。
所以女主1要去Earth2,女主2也要去Earth1,只是女主1是因為無法原諒自己、自我拋棄而無處可去所以選擇去Earth2,而女主2則很可能是因為一生順遂而獲得了完成夢想的機會(女主臥室的布置、女主熟練裝配男主家的望遠鏡、女主在海邊玩的星球魔方,都標識著女主是一個執(zhí)迷天文學的理科女)。
女主2穿著光鮮、面容鎮(zhèn)定,看到頹廢的自己的時候則帶著迷惑、帶著陌生的打量,說明兩人根本就渡過了不同的4年,而擁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至于為何是女主2而不是男主2來到了Earth1,大概是因為兩個地球雖然互為鏡像卻也不是完全一致(影片中的理論)。
基于此,結尾實際上是說明,男主去到Earth2,真的會見到因為女主1的過錯而失去的家人。這并不是絕望的。
然而我仍然認為影片賦予了絕望的感受。雖然我不確定是不是故意的。為何會這樣認為?因為“另一個地球”,現(xiàn)實世界里根本不可能存在,而整個影片中,除了另一個地球外,所有的一切都現(xiàn)實到不行。拋開另一個地球的設定,影片結尾所帶來的希望,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犯下的過錯,可能真的很難再有彌補的機會,而這種無法自我救贖、無法被原諒的痛苦,將持續(xù)一生。
男主和女主給彼此帶來的關于宇航員、空間站的幻想代表著什么?我曾經懷疑是他們從Earth2到達Earth1之后殘留的記憶被喚醒。其實沒這么復雜:女主用宇航員的幻想安慰了男主的心靈,而男主的演奏則反饋了這個安慰的結果——讓女主在音樂中感受到了那個習慣了孤獨、在孤獨中獲得了寧靜的宇航員(女主幻想中的宇航員是男性)。
所以這一段,只是說明二人彼此慰藉,心靈相通,尤其是說明男主從女主的身上獲得了一種快樂。
最后附加一個感受。來源于女主的弟弟在告訴女主被錄取為前往Earth2的機會的獲得者的消息后,叮囑女主“這次一定要給我回信”。
從影片開始,一直到這個地方,影片對女主出獄之后生活的交代,讓人不得不認為女主的家庭冷漠、她不在的四年家人仍然安然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家人的冷漠恰恰是女主想要逃離Earth1的原因之一。
然而看到這個地方,我才意識到,弟弟一直給在監(jiān)獄的姐姐寫信,姐姐卻從沒回過信。家人呈現(xiàn)出一種距離感、一種貌似冷漠的氛圍,其實是因為女主無法得到原諒、也無法原諒自己,因而將自己與這個世界隔絕起來。
借這個地方的交代,再一次回到了這部電影的真正主題:FORGIVE。
完。
6 ) 另一個地球?同一個自己罷。
最初那顆藍色的星球降臨,是劇作家創(chuàng)造給女主的。換句話說劇作家是這個世界的上帝。所以請不要用物理角度去分析。那顆星球里不是新的世界而是同一個世界,那個Rhoda不是另一個Rhoda而是同一個。沒有同步不同步,只是同一個人在遇見那顆藍色星球后會有不一樣的故事。
悲痛,罪惡感,是Rhoda無法面對的,忘記FORGET也不是真正應該做的,應該做的事是去面對它,面對自己。正如電影中earth2不是一點一點在變大嗎?那是一個過程,面對自己,get close to me myself.
當結尾天空中藍色星球消失的時候,It‘s time to face herself.到底她自己能不能原諒自己,John能不能原諒自己?到底是罪惡感去接近John從而去討好他,還是真的接觸到John的內心愛上他?到底是讓他去追一個無法釋懷的過去還是面對一個讓大家互相開心的女主呢? 當結尾天空中藍色星球消失的時候,兩個世界合并在一起,重新回到同一個世界。一切都是已發(fā)生的事實無法改變。
so,it's a story about "face",and a story about love.
很屌的一部電影,影片的最后一秒,那種絕望像極了EVA補完后的世界。整個電影基調詭譎緩慢,有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感,值得一看。
Forgive。人心念力太強,出離人心越遠越好。最近有一種空曠遼遠的感覺好像越來越強烈,籠罩著我的小宇宙。我站在城市孤島的礁石上,每日望向天空……生命,除了人之外的,我都想去了解。
軟科幻,甚至偽科幻。孤芳自是脫離人民群眾的典型,典型的反BGM主義。典型的自編自導通病,陰沉,節(jié)奏緩慢。沉重也不是用虐觀眾來表現(xiàn)的。
并不是嚴格意義的科幻電影,只是借用了一點點科幻概念,更多的是描述人的心理。但是真的是太贊了,鏡頭,色彩,音樂,都很精彩。女主角的美本身其實并沒有太大的特點,屬于標準美女,但是被導演表現(xiàn)的非常好,有一幕中她坐在窗前,在輕輕飄動的灰塵里沉思,實在震人心魄的絕望的美。
輕科幻的,贖罪,平行世界
覺得是可以和《憂郁癥》相媲美的片。教授給羅達演奏那段,羅達向教授坦白,都很不錯。Brit Marling飾演的女主角太美了。她什么都不用說,什么都不用做,站在那里就是一場故事。
有一幕,她用敲擊聲來解釋宇宙之迷,充滿愛的眼神真是令我羨慕,還有一幕中她坐在窗前,在輕輕飄動的灰塵里沉思,讓我的心也跟著靜下來。
前2/3部分很不錯,最后一部分把救贖和逃避在心理造成的沖突與地球二號的聯(lián)系通過畫外音描述出來使影片的余味大減,主題也因此流于表面。實在不待見男女主角的肉體關系...
因愛受傷,以愛療傷!
劇情不錯,只是表現(xiàn)力還欠缺一些……
導演的處女作,真的挺不錯了~很小清新的鏡頭阿,女主角美呀。雖然劇情過半終于還是沒能免俗,但還是有被打動到。沒特效,照樣可以拍好科幻片(雖然這應該只是借了科幻的一個設定而已)。畫面質感很像是DV拍的,投資也少,可以給獨立電影人很多啟發(fā)喔。有幸和導演合影了嘻嘻
沒有寬恕,何來解脫?即使從一個地球到另一個地球,也僅是徘徊在沒有救贖的輪回之中。
生活在別處
太沉悶了,看不下去。
科幻你妹= =
我從沒想象過,還有另一個地球,我站在我之外,看著自己,看一切悲歡離合
【憂郁癥】毀了一個地球,同為科幻劇情片的本片又創(chuàng)作了另一個地球,卻同樣讓人絕望。這其實是個救贖的故事,在另一個星球,有另一個你,有第二次機會,結果都是同樣的痛失。時而情緒化的小清新,時而粗獷的肩扛攝影,才女Brit Marling編演俱佳,明年和艾倫佩吉的【The East】之后肯定能火!★★★★
講的是一個女孩兒成功把一個男人一家都送上天的故事。
知道這片的問題在哪嗎?在一個很有挖掘潛力的主題下,它卻抓不住你的內心,甚至沒能很好的抓住角色的內心
一部關于自我救贖的偽科幻片。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配樂很獨特,部分配樂很驚悚,快速變焦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