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太自戀了,太自戀了
“發(fā)生了什么?”
“我也不清楚,可是世界是我們的了……我們做到了……”
電影主角9號對他新交的女朋友如是說,并結(jié)束了電影。
我看吐了。
本片的前身是導演Shane Acker的畢業(yè)作品,曾經(jīng)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提名還是啥的,據(jù)說當時是很讓人驚艷的。
我在巴黎的時候,剛逛完巴黎圣母院,就看到“9”的海報,也確實驚艷了一把——這灰暗的色調(diào),幽靈般的熒光9,粗糙但是眼神空曠的機器人……當時我就告訴自己,此片必看……
然而,人當然是會失望的。
人物造型雖然新穎且ms深沉,場景雖然讓人強烈想到終結(jié)者,不過里面也有很詭異很陰暗的設計在里面,很得我心。
但是……也就這些優(yōu)點了。
以下含劇透…………
主角9號,在他無辜純良的外表下……隱藏了一顆極其自私自利而且巨自戀的心。
莫名其妙就激活了怪獸。損失了戰(zhàn)友還可以解釋為無心之失。但是……在創(chuàng)造他的上帝已經(jīng)告訴他,他們9個所擁有的靈魂,其實只是他,為了挽救太容易被壞人操縱的真正的機器而造的!……所以……他們只是……補丁?。?!
補丁之于有漏洞的系統(tǒng),就是補丁讓自己被下載,被解壓,被安裝,修補系統(tǒng),對吧?
就如系統(tǒng)——機器怪物一直嘗試的,下載解壓安裝吸取這9個靈魂碎片,它就有機會會成為獨立的,強大的,有能力的機器,然后這個世界的杯具就可以就此結(jié)束。9號等其他機器人也應該服從造物主的安排,自動犧牲,完成拯救世界的人物。
但是……但是……超級自戀的主角9號不服從命運的安排,就如他不愿服從1號統(tǒng)治者的安排一樣——其實1號是最繼承了“造物者”的思想的——小我服從大我嘛……9號成功了,9號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命,犧牲了自己的5個同伴,甚至毀掉了造物主唯一的心血和希望,有機會拯救世界的系統(tǒng)——怪物機器,,,,,,把整個世界置于無可挽回的毀滅境地……只是為了……………………獲得7號的愛?。。?!獲得這個“世界是屬于我們的”殊榮?。。?!
問題是,兩個機器人的結(jié)合,能拯救世界么?他們能像亞當夏娃一樣重生人類么?不能啊………………
我真的不能接收這個世界觀。。。。所以,2星。
2 ) 引人深思
電影的故事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人類制造的機器向人類展開了進攻。建筑被毀、社會也分崩離析。最終,機器將人類屠殺殆盡。另一小隊人馬卻開始了與機器的戰(zhàn)爭,保護著人類最后的文明。一部引人深思的電影,其實每個機器人就代表著不同性格的人類,劇情緊湊,帶著奇幻的色彩,整部片子的色調(diào)有點壓抑,把世界毀滅后的場景烘托的不錯,適合獨自一人無聊時靜下心來觀看。
3 ) 9哥就是個大陰謀家
電影開始,9哥只是個新來的無名小卒,但它心中的野心計劃已經(jīng)開始。
在它面前的阻礙有,作為團隊領袖的1哥,作為自己大哥和情敵的2哥,作為政府武力的胖哥(忘了它是幾號了)。
其余的人,藝術家6哥,工人階級5哥,知識分子雙胞胎,憤青7姐,都是沒有政治立場,可以直接利用的群眾。其中7姐作為團隊唯一的女性,必須搞到手。
個中過程我就不分析了,自己體會。結(jié)果就是,借刀殺人,障礙物全部灰飛煙滅,化作春泥更護花。敵人也被打敗,群眾全部臣服自己,美人在懷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新生活……
4 ) 老科學家的拯救計劃
看了《9》,感覺不錯。不過很多人在噴結(jié)局……其實看懂了會發(fā)現(xiàn)劇情是很完滿的。我們分析一下老科學家的拯救策略就明白了。
先從最開始來看。
老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大機器人,并轉(zhuǎn)移了自己的智慧給它。因為如果轉(zhuǎn)移靈魂老科學家也會死。但不曾想只有智慧的機器人是無法判斷善惡的,被政府拿去制造武器,被邪惡和殺戮所控制了。于是大機器開始毀滅有機生命(全世界放毒氣),它制造出的所有機器都聽命于他。在機器的強大力量下人類完全無力回天。
老科學家深感自責,同時也想明白了原因。于是制訂了拯救生命的計劃。這個計劃包含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自己的靈魂(分散成9個布偶)
2.神秘圓盤(這個作用也很神奇,目前無法解釋)
3.大機器人的能量(也許意味著智慧)
然后我們來猜想一下這個計劃:
步驟1將自己的靈魂用布偶保留下來,分成9份應該是為了保險(完成計劃至少需要兩個),一個被毀了也能完成計劃。
步驟2通過圓盤重啟大機器
步驟3大機器吸收靈魂時,一個布偶趁機奪回圓盤,反過來取走大機器的智慧(不被喚醒就無法取出來)和被它吸走的那份靈魂。并封存在圓盤里。
步驟4影片結(jié)尾的儀式,靈魂+大機器的智慧,在神秘圓盤的力量下帶來新的生命。
所以說影片的每一個情節(jié)都是在完成這個計劃,包括9啟動大機器也是計劃的一部分,最終計劃成功生命回歸大地。
補充說明:
1.圓盤的功能過于神秘,為什么靈魂升了天生命就能回歸等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完全可以看做圓盤的超自然力量所致。
2.老科學家的最終目的是讓有機生命重回大地,而非人人類回來。
3.當靈魂被分開,每一份都是完整的靈魂,只是會突顯出原來那一整個靈魂中的某種特征。靈魂就想水,一杯水被分成九份,其中的每一份都還是可以看成獨立的一部分。所以其實只需一份靈魂+智慧就可以完成計劃。
4.最后的雨象征意味很強,已經(jīng)不是一場簡單的雨,而是生命重回大地的象征。
PS:個人覺得如果學《Wall-E》在片尾字幕里加上生命重新開始的過程就更容易明白了。
5 ) 9個小機器人
科幻懸疑冒險動畫,講述不久的未來,人類制造的機器向人類展開進攻,最終機器將人類屠殺殆盡,另一小隊人馬卻開始了與機器的戰(zhàn)爭,保護著人類最后的文明。末世情節(jié),雖故事一般,但制作精致,發(fā)人深省。
從1號到9號賦予每個機器人一種特質(zhì),痛批科技泯滅人性,結(jié)局正必勝邪,但犧牲也客觀存在。不夢幻不矯情。 9個小機器人都含有老科學家的人性碎片,由于人類的滅絕,他們成了地球上僅存的人性!風格怪誕黑暗,諷刺了人類盲目追求科技的進步,同時也歌頌了人性的偉大呀。
6 ) 沒有了想象力,要技術還有什么用?
兩年前,在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展上,這個短片被評為了一等獎(打敗了一個紐約大學(NYU)的學生拍攝的震驚全場、被老師同學們廣為傳頌的、得過戛納短片一等獎的片子)。根據(jù)當時的流傳(不一定準確),片子的導演Shane Acker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生,之前已經(jīng)參與過了《指環(huán)王》的后期制作,而這個短片是他的畢業(yè)作業(yè)。短片一開頭就是一個史詩般的大遠景,配合上當時電影院人滿為患的氛圍,儼然就是《指環(huán)王》駕臨的架勢,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就是講了9打敗了(躲過了?時間久遠,記憶力不濟了)怪獸,找到了其他人,然后大家一起圍了個圈圈進行某種邪教活動……這個片子贏得了滿堂的掌聲。
今年年初,我像往常一樣打開了一個從蘋果網(wǎng)站下下來的電影預告片,忽然那個熟悉的麻布小人沖進了眼簾,還開口說了話!我趕緊上網(wǎng)去查,才知道這個片子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并在一幫大牌明星的簇擁下從一個山寨學生作業(yè)變成了大電影!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就只剩下自慚形穢了。
今天,我看完了以飛快的速度從電驢上拖下來的《9》,拜讀了豆瓣上的夸聲一片。像我這樣一個動畫專業(yè)的外行都能看出來這個片子的動畫做得太牛了!這個加拿大的小制作公司的水平已經(jīng)跟皮克斯不相上下了。
歌功頌德就到這里。
中國電影人現(xiàn)在很滿意于自己擁有的設備,韓三平四處向人夸耀中影公司在懷柔的制作基地多么多么好,設備比好萊塢的都要先進(我實在是無法不聯(lián)想到當年遠超日本、甚至遠超日本的老大哥美國的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艦隊)。設備來的最容易,給錢就可以了,人們對設備的崇拜背后就是對技術的崇拜,我本來以為只有電影文化匱乏、整日在超英趕美的中國人才這么想,原來在電影文化的發(fā)源地美國也一樣。本片在強大的動畫技術背后,只有一片空虛。
就像去年的《WALL-E》一樣,《9》也講了一個老掉牙的科幻故事,歌頌了一個早就成了廢話的主題。事實上在這一點上本片還不如前者,至少前面那個機器人很可愛,整個故事也坳得很圓。而這個片子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從種種跡象來看(時長、情節(jié)),這個所謂的長片其實只是之前那個短片的加長版,所以看看原來的短片可能更能明白這個片子的本源。那個短片的故事可以講就是導演心中的一個概念,那個概念是什么可能他自己也不一定能說明白。一個人沖破艱險到達了一個終點,而那個終點是一個宗教儀式,眾人一起升天。再回想到長片中,當那個蜘蛛精紅眼機器人復活時,它披著一面深紅色底的大旗,結(jié)合那個氛圍,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納粹的旗幟,再加上那個殘害科學家的軍官的形象,以及四處的骨骸,還有一下子殺了所有人的毒氣彈(原子彈),這個故事的主題就非常清楚了:人類如此自相殘殺,只會把自己引向毀滅,而拯救的辦法,就是回歸人性,將那個科學家的靈魂合九為一,人性的靈魂化作雨水,使大地獲得了新生。注意,那個科學家到底是誰?不就是造了那九個(機器)人的上帝嘛?。ㄎ疫€困惑的是為什么只有五個人升天了?那豈不是只有九分之五的人性而已?不過反正這個片子早就已經(jīng)放棄了把故事講圓這件事了,追究這個也沒什么意義。)
“想象力”是眾多好評中共同提到的東西,我實在是想不出來這個片子的想象力在哪里。片中有哪一樣東西是新的?
若論鋼鐵對肉體的蹂躪,《終結(jié)者1》已經(jīng)做到了最好了,連張一白都能搞出個《密岸》來。而且在消費時代的今天,鋼鐵早就偽裝成了可愛的Ipod,與人類主人其樂融融得生活在一起了,人們哪里還會想到將近一百年前的戰(zhàn)爭機器?
若論片中的末世風格,我們看的還少嗎?二戰(zhàn)之后,人們對核戰(zhàn)爭的恐懼使末世電影成了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這兩年隨著金融危機,好萊塢像流水線一樣生產(chǎn)末日電影,《終結(jié)者2018》《2012》《神秘代碼》,再加上這個《9》,好萊塢真會開玩笑,全都拿數(shù)字說事,直接指向數(shù)字滿天飛的華爾街。
再說說里面的那些怪物,實在是太沒有想象力了,就是一些嚇人元素的拼湊,連直接代表恐怖的符號——骷髏骨都搬出來了,設計得甚至不如當年《玩具總動員》中胡迪在壞男孩床底下發(fā)現(xiàn)的那些怪物玩具。片中唯一還有點新意的人物造型就只剩下主人公了,但也沒什么吸引力,對于看慣了《守望者》那樣的漫畫的觀眾而言也許會很有愛,可我是看多啦A夢長大的……
整個影片的風格就是蒂姆伯頓降臨,也許把它叫做蒂姆伯頓的又一平庸之作可能是更符合它的定位。
想象力是什么樣子的?西方的天神非得有了翅膀才能飛,要么就坐輛車,再不濟就找個會飛的扛著他;敦煌壁畫中的女神說飛就飛了,不需要理由。動畫片是人類想象力的最佳載體之一,在當年沃特迪士尼的動畫短片中,米奇把唱片喂給了一頭牛,米妮在牛的后面搖它的尾巴,牛就像唱片機一樣從嘴里吐出了一串串樂符,這種首次將兩個不相干的東西化為一體的想象力是多么難得。今天,他的繼承者們很少再給我們看到這樣的驚喜了。
沒有了想象力,技術再好有什么用呢?
最后再加一句,那個蜘蛛紅眼機器人在我看來是最可憐的,年紀輕輕就被迫與主人分離,孤獨的生活使它養(yǎng)成了變態(tài)的性格(以及審美品味),而它終其一生就是要收集全9個靈魂讓自己的主人回來。這么一個可憐又善良的小孩卻被當做怪物而殘忍得殺害!再看看那個9都做了什么?讓別人都去完成使命了,自己卻帶上馬子以及兩個啥都不懂的奴仆偷偷溜了出來,還在最末說了句“世界是我們的了。”這可是典型的謀朝篡位??!
不比邁克爾·貝、斯蒂芬·索莫斯等動輒上億的斥資,《9》用它低廉的成本成功的詮釋了真人戰(zhàn)爭電影所未能傳達出的自人而生的關于文明和破壞的注解。玩偶型的人物形象不禁讓人想到成功之作《僵尸新娘》,事實上蒂姆伯頓也對本片不吝贊譽之詞,討巧且個性化的numbers亦為影片吸引眼球的成功要素~
朋友的摯愛,導致我的喜歡。雖然沒有瘋狂地愛上,但是感覺還挺不錯!—— 2015.09.09:當我知道《機器人9號》的上映日期是 2009.09.09,我就產(chǎn)生蠻大的沖動在 2015.09.09 這天給小朋友們放映這部《9》,今晚終于如愿以償了。
期待有點太高了
這不是動畫片,這是預言。
殘敗,腐蝕,破舊。世界末日。還好有最后的人性。(ps. 原Shane Acker導演的短片9: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xNDMzNTY4.html)
場景真牛逼但故事能不能再有始有終一點這特么可好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了還……巨無霸成功的話是不是就進化為科學家的機器體世界重新走向文明哪怕是機器文明反正生物都死絕了,這可好,剩一對苦命鴛鴦加啞巴雙胞胎,誰知道這傻逼9號啥時候再惹出什么事來~
拍得還不錯,蠻有深意的,就是正反兩面的機器人都太難看了。
幸存的機器人在慶祝一切都結(jié)束的時候,那是多少美好的一段場景,突然災難再次降臨,一切瞬間化為虛有,我最受不了這種不安、揪心的劇情。"我的作品有令人絕望的缺陷和潛在的危險,僅僅是因為缺乏人類的靈魂。你們從降生伊始就充滿人性,你們就是我靈魂的分割,你們將與這個專職一起保護未來。"
充滿想象力的、令人著迷的機械設計和世界觀設定,搭配無甚新意的套路化故事未免太不科學。然而,將故事解構并重構之后,一部暗黑系神作誕生了。也許有過度解讀的嫌疑,可真的很有意思。
灰暗,心悸,撲朔迷離,似曾相識的風格……果然有Tim Burton的身影,就是導演的幽默感差了點,幾個笑點讓人覺得乏味又煞風景
could have been more complex
充滿想象力。WHAT HAPPENS NEXT?I'M NOT SURE.BUT THIS WORLD IS OURS NOW.IT'S WE MAKE IT.
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說是tim的它真的不是。
機器人造型和劇情都很有創(chuàng)意,但是搞不懂最后為撒子要靈魂升天,而且靈魂升天了還下雨。。。whatever,喜歡。
挺一般的,這個故事比較老套,而且講述得并不好
這兩年看過最勇猛、最智慧、最精彩的科幻動畫,非常萌的黑暗氛圍和末世情結(jié)。不否認它故事的俗套和情節(jié)的不完美,但在人設和制作上有足夠的亮點讓我喜愛它
制造出九個機器人最終對抗邪惡機器的故事,領導者的決策未必是對的,細節(jié)處理不細致
愛死了美指,恨死了大俗故事。為什么機器人就一定要打怪獸,為什么機器人就一定要像人一樣思考和感情。come on 如果就是一張張批著機器人皮的人類,找個活人來演多省事兒。。有點兒新鮮的沒有。。。無聊。。如果不是愛里邊機器人的形象和美術就給他一星
很好看,差點就有給5星的沖動. 雖然整體的故事沒有脫離末世的俗套, 但構思和動畫彌補了一切, 終究人類的生命就如同這些麻布的皮囊, 靈魂之間的抗爭并不只存在于科學家一個人. 一般的影片結(jié)尾帶來的都是希望與新生, 可惜這部片子結(jié)尾這樣落下反而顯得蒼白了一些.
整體的設定。。。太過模糊和陰暗了,不過優(yōu)點的話就是雖說是老掉牙的機器人話題,但是角度有所區(qū)別,也算是推陳出新了的,可惜是留不下什麼印象的片子,看過也就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