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孩子應(yīng)如何教育?
《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帶給我滿滿的童年記憶,看到影片的題目就點進去了,本來以為是歡快的動畫片,沒想到卻是用夸張的手法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拔苗助長不可取,最好的方法是勞逸結(jié)合,給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必要的,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至于這個度的把握,就要看各個家長了。這是一個不錯的影片,有歡樂的父子互動,有悲傷的急于求成造成的孩子的冷漠,有重逢、沖破枷鎖最后相聚的感動,值得一看。
2 ) 這是一部給成人看的兒童動畫
其實我是為了給小侄子當槍手寫電影觀后感的作文才看的,小侄子因為培訓班太多了,連寫學校作業(yè)的時間都不夠,我也是個作業(yè)槍手慣犯了??赐觌娪安胖?,這是有多諷刺。
我是分了三次才勉強把電影看完,因為電影真的是一坨屎味兒的榴蓮,不是被逼無奈,沒人會看一眼的。電影的質(zhì)量就不說了,粗制爛造,還不如小作坊里面生產(chǎn)的地溝油。電影的故事也是三觀扭曲,涉嫌抄襲拼湊。
若只是討論某些情節(jié)來說,還是很有諷刺意義的。電影中的小頭兒子和家長的種種事跡,何嘗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家長和孩子的真實反映?,F(xiàn)實中有不少家長的價值觀原本就是扭曲的,他們只是寬于律己,嚴于待人罷了。
但是生活就是這么無奈,因為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就是扭曲的,所以也沒有什么立場去責備電影的主創(chuàng)或者某些家長了。
只希望自己走到為人父母那個位置的時候,還能夠記得自己作為孩子時所討厭的家長行為。
3 ) 小頭爸爸和隔壁老王的終極對決?
其實我想說,這部動畫能在國產(chǎn)電影普遍5分以下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得到4.2的高分,說明它一定也有過人之處。
雖然劇情不比皮克斯、迪士尼的動畫有看點,但好歹贏在了接地氣上,說到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的現(xiàn)實問題。
盡管豆瓣上對這個《一日成才》罵聲一片,不過槽點確實多一會我慢慢說,但我和小智看完后,覺著好像拍的也有那么點意思。
其實《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應(yīng)該是我們這些80、90后們的集體回憶。
但十多二十年過去了,3D版《大頭兒子一日成才》的圖一出,我乍一看,這一家三口都變了樣。
這小頭爸爸倒是寶刀未,老越長越帥,大頭兒子也開始自帶眼線了。╮(╯▽╰)╭
BUT后來才知發(fā)現(xiàn),原來上圖左邊這男的是傳說中的隔壁老王……而下圖右邊這個才是我們熟悉的小頭爸爸。
隔壁老王在電影中的設(shè)定很Feng狂,是個科學怪博士,時常大放闕詞。比如有這么一幕,他對著小頭爸爸劈頭蓋臉就是這么一句,“我比你更適合當大頭的父親”,頓時雷的我外焦里嫩。 ̄? ̄
難道劇組不知道坊間一直流傳著,大頭兒子不是小頭爸爸親生的流言蜚語?還搞出這么個隔壁老王的角色,這是要搞事情吶。
除去這一點,電影本身倒是個蠻反應(yīng)社會現(xiàn)實的好故事,甚至很多臺詞像是在說給家長聽,像是在教育家長。
一開始就渲染了一個和現(xiàn)實非常接近的大環(huán)境。
爸爸工作忙得昏天黑地,媽媽和所有其他家長一樣,都在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分奪秒的”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
各種興趣班上得就像趕場子,一場接一場,課是一節(jié)接一節(jié)。
所有一切都要從娃娃抓起,領(lǐng)先起跑,這包括奧數(shù)、書法、音樂、舞蹈、跆拳道、圍棋甚至MBA。
圍裙媽媽的設(shè)定就是家里唱紅臉的那個,激進地、努力地把孩子推向“成功”,而通向成功的路就是好好學習。
大頭兒子于是乎也就沒能幸免,深陷在這股興趣班的漩渦,天天活得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zhuǎn)。
在圍裙媽媽送孩子去補習班的路上,還能給孩子端出一碗紅燒肉的橋段,我就不吐槽了,但大頭這個年紀了還要媽媽喂飯吃?這就是中國媽寶男的起源么,說好的獨立自主呢……
默默說一句,我家孩子3歲后都是自己吃飯不用喂的…… ( ̄ˇ ̄)
邊喂還邊說,只要你好好學習,想吃什么媽媽都給你做。這句話的潛臺詞難道是,你不好好學習的話,我就不給你做好吃的了?
果然,在圍裙媽媽的心目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為啥學習最重要,這是她的推導過程:
孩子成績不好 = 考不上好的大學 = 找不到好的工作 = 會失業(yè) = 被社會淘汰
70歲時再暮然回首,人生那就是一個大寫的失敗loser!
所以別的小朋友會的,大頭兒子一定得會。
這樣才會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這個邏輯雖然我不太能理解,但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有一點我想給圍裙媽媽開脫,那就是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jié)處看出她還是很愛孩子的。
孩子在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前,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聽老師話,孩子上課時,圍裙媽媽都會坐在外面等,這一形象多像我們今天的父母、長輩。
媽媽逼迫他學習也不過是為了他能有一個更好的人生。但是方法得不得當呢?我們另說。
小頭爸爸,始終是個討喜的爸爸,電影中一直扮著白臉。偶爾還趁媽媽不注意帶著兒子出去放放風,做做游戲啥的,但期間也不乏灌輸,“只有學習好,長大以后才能成功啊”的概念。
但圍裙媽媽一直不太同意小頭爸爸的教育理念,發(fā)現(xiàn)小頭帶兒子偷偷出去玩后,說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開心能當飯吃嗎?誰家的成功是靠開心來的。
聯(lián)想到后面,影片借老王之口說出了,本片對快樂的定義:能帶來的榮耀、快感和真金白銀,才是真實的快樂。
這些臺詞分分鐘讓我跳戲,不免覺得,這電影不是給孩子看得,而是在抨擊我們現(xiàn)代人物!質(zhì)!主!義!至上的追求。
繼續(xù)回到電影情節(jié),圍裙媽媽“培養(yǎng)”孩子的工作似乎是白做了,報了那么多課外班,大頭卻被班上老師直接貼上了差生,朽木的標簽。這讓圍裙媽媽深受刺激。
所以當王博士拿著所謂的一日成才的眼藥水出現(xiàn)在家長們的視線中后,她才會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王)成功——做試驗品。
下圖,圍裙媽媽這個抱大腿的形象,代表媽媽,代表家長,他們在成功面前低到了塵埃里……
成功,是這部電影里出現(xiàn)最多的詞,就連被隔壁博士老王改造后的大頭兒子的別稱都是,成功之子(邪惡的聯(lián)想到老王叫王成功……你們get到我的點了嗎)。
我們短平快的思維,也反映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中,天才速成,一日成才,都變成了家長們的追求。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成功是沒有捷徑可走,但假設(shè)可以一日成才,又有多少家長抵制得住誘惑?
被改造的大頭兒子智商爆表高達1000,變得六親不認只想做研究。他成了最成功的人,諾貝爾獎全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數(shù)理化全能,破解宇宙奧秘,造福全人類。
然而他卻不要父母了,忘記了他們。大頭認為,和老王博士在一起他的未來會更成功。
當然,電影得是Happy Ending,小頭爸爸注意到他很久沒有笑過了,他知道兒子不開心,失去了自我,所以他不能讓兒子跟著老王就這么走了。他不顧一切得去救了兒子,最后,成功救回,闔家歡樂……
擺動的彩球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電影中只有小頭爸爸向孩子誠心誠意地道了歉,他承認他把自己的焦慮強加在兒子的身上。
他說他希望孩子學得越多越好,得到最好的未來。當他學得不如別的孩子的時候我們開始焦慮,擔心他笨,擔心他比別人差,擔心他失敗。
但最后他發(fā)現(xiàn),快樂成長其實比什么都重要。
據(jù)說,很多小朋友在電影院里看得又哭又笑。能戳到孩子們敏感神經(jīng)的點又是哪些瞬間呢?他們是不是想到了自己。我不知。
最后再來說說這個媽媽形象設(shè)定,簡直就是背鍋俠,做錯了事卻沒任何補償行為,有困難指揮小頭爸爸上……這么黑圍裙媽媽真的好么,雖然這可能是因為電影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
電影毛病確實挺多,但故事本身也還算發(fā)人深省。5分還是可以有,就看你從什么角度看了。
不過,話說回來,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能快樂長大,但快樂和成功難以平衡,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社會競爭愈加激烈,家長們多多少少都有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的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失敗的人生,孩子如何存活在這世界上?
幾周前,我看了一本書,《幸福的孩子會成功》,或許家長們可以從中找到既能讓孩子幸福成長,孩子又能取得成功的平衡點。
最后,父母們不要太焦慮,兒孫自有兒孫福,適當放手才能成就他們的美好人生。
此文發(fā)表在下面的公眾號上
4 ) 千萬別帶孩子看這部國產(chǎn)動畫片??!
好壞,與我們而言,只是一部電影。好壞,于孩子而言,卻是一個世界。
我把《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2:一日成才》給看了?。?br>
呃……文章寫到這,已經(jīng)覺得尷尬了(⊙﹏⊙) 難道都沒人發(fā)現(xiàn)這部由央視動畫出品的巨(he)作(he)連最起碼的三觀都不正嗎?!
三觀不正
槽點滿滿
在劇情、人設(shè)、畫面、配樂方面,《一日成才》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它卻讓很多人以為——這就是中國動漫!怒摔!
01 圍裙媽媽
使勁作死又沒擔當,就是圍裙媽媽給小編留下的印象。
作為一位母親,她不顧孩子意愿,強行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博士做實驗。
作為一名妻子,絲毫不尊重丈夫意見。自己犯下錯后,打發(fā)丈夫去救兒子,自己沒有任何彌補的行動。
如果丈夫和兒子都沒回來,她好像就可以和隔壁老王在一起啦~~( ﹁ ﹁ ) ~~~
好吧~~“一家三口”的設(shè)定,需要有人扮演“壞人”的角色,否則劇情如何推進?這個黑臉只能是圍裙媽媽來唱。
可是,作為兒童經(jīng)典IP,作為陪伴中國整整一代人成長的卡通形象,這樣去塑造一位母親,對孩子而言真的好嗎?
孩子們會不會覺得“媽媽就該這樣”?
02 情節(jié) 畫面 配樂
情節(jié)
影片結(jié)尾,王博士在成功之島給小猴子們上課,揚言可以把猴子塑造成齊天大圣,遭受到了猴崽子們?nèi)酉憬镀さ膬礆垜土P。這種……強行黑的屬性是知道去看這部動畫片的人都肯定沒智商,是嗎?
成功之島已經(jīng)造出來了,王博士到達自己的島上,為什么還要狼狽的給猴子上課?【彌天大霧
至于圍裙媽媽大早上隨身帶著紅燒肉,在大街上喂兒子吃肉這種情節(jié),小編就不吐槽了。真是親生的啊!在大街上吃紅燒肉,光是想想我的內(nèi)心都有點小激動Σ( ° △ °|||)︴
畫面
成功之島只給了一個遠景,沒有近景。是不是有點糊弄人?
小編本來滿心期待著終于出來個大場景呢!沒想到只能遠觀……真的很想請制作人員去看看玄機科技出品的國漫是什么水平!
場景
人物
《一日成才》沒有一個場景或者人設(shè)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把胍暰拮鳌钡脑壕€大電影,不過如此而已?果然,認真我就輸了!
自虐
音樂
仿佛只要有一首魔性洗腦神曲就足夠不思進取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一對好朋友,快樂父子倆……”O(jiān)rz
歌詞更牛(zha)!“成功是個無底洞”活拉拉把我一滿懷信心的有志青年給聽絕望了o((⊙﹏⊙))o 只有學習好,長大才能成功?放屁!每個人的成功,都是因為開心(≧?≦)?
配音也有點奇怪,鞠萍姐姐尖銳刺耳的配音……主創(chuàng)團隊是覺得好聽嗎?
感情騙子
《一日成才》的賣點是情懷,是對已有IP形象的認可。如今的市場,再好的動漫作品也沒有能力被全民熟知。大眾不知道《秦時明月》、《畫江湖》,不知道《狐妖小紅娘》、《王牌御史》、《中國驚奇先生》,卻知道《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試想,如果同一個故事,主角不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而是一對新塑造出來的父子,就憑這樣的制作水準,票房會怎么樣?
(假裝經(jīng)過了認真而嚴密的思考、推理、研究過程……)
票房撲街!
制作方簡直就是“感情騙子”!用我們的童年感情——騙錢!
如果我說以上這些都可以忍!你是不是都被我感動了!
真的,我都能忍!
但是,“三觀不正”也能忍嗎?!
03 三觀不正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發(fā)現(xiàn)了《一日成才》三觀不正?!!
大頭兒子經(jīng)歷了四個狀態(tài)↓↓↓
1
---頑皮 學習不好
大頭兒子第一個階段非常頑皮,學習不好,老師不喜歡他,同學笑話他,就連同學的家長也在背后說可憐圍裙媽媽有個笨兒子。
2
---成功之水1.0
在試用了成功之水1.0以后,大頭兒子變成了小愛迪生,酷愛發(fā)明。但是卻也引起了一些麻煩,因為天才也有缺點??!
3
---90%的完美 成功之水2.0
在誤服了成功之水2.0后,大頭兒子變成了90%的完美人。只有10%的智力沒有被開發(fā)出來。
4
---100%的完美
王博士發(fā)現(xiàn)剩余的10%之所以沒被開發(fā),是因為被情感占據(jù)。只要大頭兒子沒有了情感,就能成為100%的完美人類!于是,王博士泯滅了大頭兒子的情感。他和父母之間沒有了感情。
本片想要表達的主旨是:讓孩子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墒?,圍裙媽媽最滿意的是第三個階段,90%完美的兒子+10%的情感,而不是第一個階段的“笨兒子”。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王博士把大頭兒子10%的感情也抹殺的話,本片就直接結(jié)局了!大頭兒子誤服成功之水2.0,成為了天才!好!鼓掌!啪~啪~啪~
影片的最后,大頭兒子可以控制“小機器球”飛翔,他依然是得到了“成功捷徑”的人。而飛起來的小機器球,就像是一只大白……
如果這是一個選擇題,有多少人選擇第一個階段,多少人選擇第三個階段?大部分父母會為子女選擇第三個階段吧,而不是“頑皮和學習不好”。
這就好像,我得到了許多非法的錢財,是不對的。但是,只要最后洗白,就好啦嘛~~被這樣的價值觀亮瞎狗眼??!
老套的劇情,可以接受。不能被接受的是“披著兒童外衣的大人電影”。這部電影是給孩子看的嗎?我更愿意把《海洋之歌》這樣的作品推薦給小盆友。
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如果看完這篇文,你還是想不開要去看《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2:一日成才》的話。那么主創(chuàng)團隊小編還是多少介紹下吧↓↓↓
上圖中1/3的人承包了我的童年……提起《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你能想到什么呢?他們說↓↓↓
或者 你還想起另外一些東西 ↓↓↓
小伙伴們~還能回憶起當年的心情嗎?
童年的我們,不會去質(zhì)疑真的假的,不會懷疑其是否存在,就是單純地向往、崇拜、羨慕動畫里的主人公們,想像他們一樣去冒險,去經(jīng)歷神奇的事情!
后來,我們長大啦。一切都變了……
知道孫悟空是神話,不是男神;
知道一個藤上結(jié)幾個瓜也不會長出葫蘆娃;
知道走路不要再往道路兩邊看了,我不是數(shù)碼寶貝選中的孩子;
知道即便涂上夜光手指尖,在黑暗的房間里也不能變身成美少女戰(zhàn)士……
后來,我們長大啦……
可是、我依然非??鞓?!
單純的快樂,復(fù)雜也快樂!理想的時候快樂,現(xiàn)實的時候也快樂!放假的時候快樂,工作的時候也快樂!如果因為長大了、壓力大了、責任大了……就變得不快樂↓↓↓
你484傻
o(*^@^*)o
中國教育制度下的兒童電影大多被工具化。實際上,兒童電影應(yīng)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和人生階段的特點。
或許是為了回避“刻板、教條化”的固有印象,現(xiàn)在有許多兒童作品“另辟蹊徑”,充斥著色情、以強凌弱、拜金主義、討厭勞動、暴戾、迷信,以及用低級逗樂的形式,來博取廉價的歡笑。而這些更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過于教條和過于“跳脫”都不可取。給孩子們看什么樣的電影,關(guān)系到他們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兒童系列作品的產(chǎn)物輸出和發(fā)展趨勢,理應(yīng)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5 ) 我以高二狗的身份認為它很好看-。-
唯一讓我驚訝的是大頭兒子居然在做正弦定理、倍角公式。。要知道我才剛剛學,著實驚呆了
=。=我覺得吧內(nèi)容是可以接受的
我看電影要求不高,只要內(nèi)容向上便于理解就可以
也不知道自己正常不正常,還算能接受吧。。。。。。。。。。。。。。。。。。。。。。。。。。。。。。。。。。。。。。。。。。。。。。。。。。。。。。。。。。。。。。。
6 ) 不要把天才妖魔化
陪孩子看的,今天影院居然滿場。個人而言實在不喜歡這種主題,對于天才來講,學習/工作和玩本來就是一回事,應(yīng)該是樂在其中才對,干嘛搞得像吃藥一樣難受,沒人逼他去做那些天才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應(yīng)該是自己喜歡才會那么投入,要是不喜歡做的話智商再高也可以天天在家睡覺或者繼續(xù)以前那種玩啊!作為天才的父母應(yīng)該接受孩子眼界變高視野開闊的事實,干嘛非要把孩子拉回懵懂的狀態(tài)試圖找回只應(yīng)屬于低幼時期的快樂,難道天才是種罪?不要把天才妖魔化。
另一方面,如果王博士的發(fā)明成功了,這個社會人人無需要通過努力就能成為天才,那社會生產(chǎn)力一定大大提高,離咱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實現(xiàn)就不遠了,這是一件大好事才對,家長們犯得著如此驚恐?
沒有隔壁王叔叔的戲份,還能看?差評!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2:寶強、馬蓉、宋喆
還是不錯的 看不慣整天喊著老王老王的傻逼 知道個梗了不起了是吧 連惡搞和原著都分不清的弱智真的看連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智商都沒有
如果下一部能寫大頭兒子的身世之謎與隔壁黃叔叔的秘密,我絕對買票支持!!
這文字預(yù)告真厲害,神tm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難道是腦袋比以前更大了?看在鞠萍姐姐和劉純燕的美好回憶,給個兩星吧。
給孩子看的電影,孩子們看得很開心,中國需要更多自己的動畫片,支持!‘大人評論家們’跟著填什么亂!
一“日”成才,王叔叔很開心
當小頭爸爸遭遇隔壁老王??
哈哈哈,豆瓣3.5,大快人心!
電影開場半小時后:我是誰?我為什么要坐在這兒。。。。
早上陪兒子看的,挺好看的
我一直沒明白很多人把動畫片叫動漫,動畫和漫畫完全就是兩個概念?!缎麓箢^兒子和小頭爸爸2一日成才》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貼近現(xiàn)實生活,很多大孩子或小孩子都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著補習班才藝班等....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怎樣的生活?說此片不好的要么是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要么就是故意來噴的,尊重別人的辛勤勞動
感覺沒有小時候的那么好看了。
為什么這種爛片還在拍?為什么還有這種短時間粗制濫造出來的東西出來圈錢?讓我們記住這些主創(chuàng)人員的名字。。。
還別說,我覺得這一部還可以,比第一部那種說教+主旋律的玩意強多了,很中國式家庭特色,望子成才的故事,模式copy哆啦a夢,神藥讓兒子一夜之間變成天才,隨后引發(fā)拔苗助長式的亂象,最終回歸還是親情層面,沒有太濃重教化意味,能看得下去
跟著我肚看3D...
比CCTV版還弱智,寶寶倒是看得歡喜。
隔壁王叔叔呢
爛到?jīng)]朋友,誰花錢看誰腦仁疼。
現(xiàn)在這年頭連隔壁王叔叔(王寶強)的孩子都不是親生的,試問還有誰家的孩子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