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某工廠技術(shù)員于正高(梁松 飾)和女工陶愛榮(李野萍 飾)各自帶著女兒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于正高的女兒于小琴(李涓 飾)偷錢,引起了夫妻二人的爭吵,最終小琴栽贓陶愛榮的女兒陶蘭(劉琳 飾)。陶蘭憤怒之下,失手殺死小琴,自己也鋃鐺入獄。轉(zhuǎn)眼17年過去,表現(xiàn)良好的陶蘭獲準回家過年,但是外面這個變化巨大的世界還會接受她嗎? 本片榮獲1999年吉耶國際青年人電影節(jié)最佳導(dǎo)演獎;200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新人導(dǎo)演獎;2000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亞洲女演員(李冰冰 & 劉琳)和最佳亞洲導(dǎo)演獎;1999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導(dǎo)演獎、OCIC特別獎、Pasinetti特別獎、Sergio Trasatti獎。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周圍的人都開始抱怨這年過得一年不如一年,年味越來越淡了。
城市大氣污染嚴重,煙花爆竹禁了;
外地民工返鄉(xiāng),城市唱起了“空城計”,城里人也只能唱起了“空腹記”;
農(nóng)村里也安靜了許多,麻將館里煙霧繚繞,一年來賺的錢就在賭桌上流轉(zhuǎn);
過去需要十天半個月準備的各種特產(chǎn)年味,如今都有現(xiàn)成的商品;
發(fā)紅包都用手機了,拜年都用表情包了,燈籠都換成燈泡的了;
一場場的應(yīng)酬都成了炫耀、攀比的較量,沒人關(guān)心你過得真的好不好;
遠在萬里的人們開個小轎車回來停在家門口,就是想告訴鄰里:我衣錦還鄉(xiāng)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過年成了自嗨,我們再也無法坦誠以待地群嗨了,就像阿桑的《葉子》里的那句歌詞: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朋友之間,即使聚在一起,心早不在一塊兒了;父母子女之間,即使同在一桌吃團圓飯,也不能交心釋懷;情侶夫妻之間,即使再相愛,也會在兩方父母親朋的拉鋸戰(zhàn)中,心生間隙。
年味兒的周期因城市化進程加速也在極速被壓縮,七天假期已經(jīng)讓人忘了元宵節(jié)的意義,急匆匆來,又急匆匆走,我們周旋在各種人和事的中間,疲于應(yīng)付之余,更多地成了走過場,成了虛情假意,心力交瘁之余,也許都在想著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過年?過年到底在過什么?也許通過一部電影,我們能找到答案。
工廠技術(shù)員于正高和女工陶愛榮是各帶一個女兒的再婚夫婦,兩人常為家里的一點小事拌嘴。
有一天,于正高的女兒于小琴偷拿了父親忘在桌上的5塊錢。
第二天,父親翻箱倒柜地找那5塊錢。母親懷疑是父親偷偷把錢給了小琴,父親懷疑母親偏袒她女兒陶蘭。 兩人吵得很兇,提出要搜兩個女兒。于小琴很害怕,偷偷把錢放到陶蘭的枕頭底下,結(jié)果大家在陶蘭床上搜到了錢。母親感到很丟臉,大罵陶蘭。
陶蘭遭到母親的打罵,一時氣不過,懷疑小琴陷害了她,追上小琴理論。
小琴不承認,陶蘭一氣之下,拿起一根木棍砸在了小琴頭上,小琴倒地不動。
小琴被陶蘭打死了,陶蘭進了監(jiān)獄,繼父因為親生女兒小琴的死悲痛欲絕。
17年后的新年前夕,陶蘭因表現(xiàn)良好,被準許回家過年。這是她服刑17年后第一次回家,再有一年她就要刑滿釋放了。
監(jiān)獄的年輕的女警察陳潔今天也很高興,因為這是她當監(jiān)獄警察3年來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年三十。
城關(guān)車站,許多犯人家屬接到監(jiān)獄的通知都在這里等著,可沒有人來接陶蘭。她覺得家里人可能不歡迎她。正巧陳潔回家路過這里,她決定先送陶蘭回家,再回自己家。
在監(jiān)獄里關(guān)了17年,陶蘭已經(jīng)完全不適應(yīng)現(xiàn)在的城市感覺。
陶蘭的老家早已被拆遷,為了幫陶蘭找到新家,陳潔廢了不少周折。
終于到了新家,因為不知該如何面對繼父,陶蘭不敢進家門,陳潔陪著陶蘭一起進了家門。
陶蘭的父母都明顯地老了許多。父親、母親和陶蘭3個人,互相看著又互相看著回避著眼神,不知說什么好。母親想對女兒做出親熱的表示,又礙著父親克制著自己。父親獨自進到里屋,關(guān)上門。母親慌忙跟了進去,見父親躺在床上,和17年前于小琴去世的那個晚上一樣。母親拉陶蘭到父親身邊,陶蘭跪下了。父親勸陶蘭起來,說不要跪了,都在監(jiān)獄“跪”了17年了。
繼父讓陶蘭母女出去,說自己想安靜一會兒。最后,父親終于走出屋,他不想讓這個家庭沉浸在痛苦之中,一家三口之間的所有恩怨全都在慢慢化解。
《過年回家》的故事很簡單,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17年前的怨與恨,在17年后的新年化解。 仔細想想,過年的意義似乎除了辭舊迎新、團聚之外,還被賦予了更濃重的念想——過年就是過坎,就是相互成全。
如果對過去的仇恨和執(zhí)念放不下,我們?nèi)绾文苓^好余生?電影中的繼父也意識到了,他對陶蘭說,本來想著陶蘭要回來,他就要離開這個家了,沒想到卻比預(yù)期中來的快,讓他猝不及防,這樣也好,他就可以賴在這個家了。對啊,不敢正視現(xiàn)實,逃避了十七年,總有人要主動去成全,人這輩子有太多的坎要過,卡在這個坎上,年都過不好,何苦呢?
時間是個好東西,它總是不緊不慢地解開一個個心結(jié),有時侯,我們只是需要一個節(jié)點,這個節(jié)點可能就是過年,過年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提醒你,時間過得飛快,人生需要抓緊;也似乎在提醒你,別家開開心心,你卻無法釋懷,這年你過得最不應(yīng)景。去年,我一個人在深圳獨自一人過年,那時的深圳成了一座空城,我屯了半個月的單身狗糧,躲在出租屋里,看著萬家燈火,五味雜成,胡思亂想之中總歸是圍繞兩點:一事無成耗年華,孤獨寂寞好想家。順便湊成了一副對聯(lián),再來個橫批:過年不開心。
正因為有這次的過年經(jīng)歷,我逐漸懂得了人有時需要找個時間點跟自己和解,自己成全自己,也許這一年過得很爛,欠了人錢,欠了人情,輸了人生,凋零了愛情,這一個個的坎我們也得一個個地過,不然還能怎樣?延續(xù)到下一個新年繼續(xù)老生常談?
人有時候不但要跟成全自己,也要成全別人,相互成全。 父母在,不遠游,一年三百多天在外的子女得多么不孝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子女的婚姻大事,因距離太遠,遠程操控失靈,遲遲不能提上日程,做父母的愧對列祖列宗。于是雙方的心里都缺了一塊,過年回家似乎正是是相互成全的最佳時機,若能成,皆大歡喜,若不成,等來年吧!
新的一年,無論是被逼婚一族、財不順一族、氣不順一族、歷經(jīng)苦難的一族……所有人都想把與自己有關(guān)的恩怨情仇都擋在過去,把希望攥在手心,在過年的同時,跨過這道坎,走向未知的未來。
也許,我們把過年當作一個時間節(jié)點去解開某個心結(jié),與過去虔誠告別,那么年味可能就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喧囂、熱鬧,缺少人情味兒了。
我只知道過年回家最好玩的事是可以認識陌生老鄉(xiāng)拼車回家。因為這里有很多車主都是免費帶老鄉(xiāng)回去的,有的也僅僅是收取油費,所以省錢又好玩,哈哈哈,你們一般是怎么回去呢?是一天到晚不停的刷票,買票,搶票,坐著人山人海的火車回家的呢?我坐過這種火車回家,坐了第一次,就不敢坐第二次去了,所以最后找了坐老鄉(xiāng)的車拼車回去的這個辦法,非常的nice!!!
17年滄海桑田,命運如輪盤般飛速轉(zhuǎn)動,高墻外的世界日新月異。世上已悠悠千年,可是除了山中仙洞外,千年如一日的還有俗世牢監(jiān)。對于陶蘭而言,除了自己從一個明眸少女變?yōu)橐粋€沉默婦人之外,生活的一切都不曾變過,17年的光陰如水般在一二一的列隊聲中靜靜淌過。17年后的春節(jié),陶蘭獲準在過年時回家。此時的她,是迷茫,是欣喜,抑或是感傷呢?我不知道,只是我想她心中應(yīng)該還有對家的希望吧,因為當她在車站看到無人來接自己時,臉上分明流露出失望。她猶豫了。繼女打死親女的父親不想讓她回去,親女打死繼女的母親不敢讓她回去,她回家做什么呢? 可是恰巧遇上的預(yù)警隊長李冰冰不知道這些。讓你回家你就得回家,不然政府對你的教育改造不就白費了。于是這個有些憨有些直的女孩把陶蘭一步步拖向了回家的路。老房子拆了,咱找;公車上人多,咱擠——過年了就得回家呀。遠處的鞭炮聲一陣陣模糊,一陣陣清晰,咚咚咚,啪啪啪,映照著陶蘭此刻的心情伴隨著她們一路回家??墒钦娴搅思议T口,陶蘭甚至連敲門的勇氣也沒有。 故事到這里進入了高潮——無聲的高潮。這曾經(jīng)是一個唇槍舌劍、生氣勃勃的家庭,可是現(xiàn)在,父親老態(tài)龍鐘、神情漠然,母親手足顫抖著作這做那,回家的女兒更是一言不發(fā)。只好獄警開口,好歹化解了尷尬。煮飯燒菜、張羅洗澡,似曾相識的家居瑣事一點點溶解了堅冰,最終母親拉女兒跪在了父親的面前。 最終他們用17年的時間走過了一條救贖與寬恕的路,離家又回家。家是什么,是城市的萬千燈火中屬于我的那一扇窗戶,是一個不管離開多久終究都會回去的地方。
2020看張元拍攝巜過年回家》的電影,看看30年前一個特殊家庭的春節(jié)。這部影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最佳導(dǎo)演,整部影片在設(shè)計上一般,特別是結(jié)尾,缺乏主題深度,父母情感的反轉(zhuǎn)的原因是什么?兩個各有女兒結(jié)合,矛盾輔墊得太少,李冰冰半途出現(xiàn)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陶蘭向父母違心承認五元錢是自己偷的?等等這些Bug將這部作品藝術(shù)價值由五元轉(zhuǎn)向五毛?
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多好的電影啊 多真實的電影啊 中國社會家庭就是這樣
資料館2015.1.28.7pm 強制國家機器(獄警)的在場使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家庭)裂縫的修復(fù)成為可能。但不喜歡其中的歷史觀,失手打死小晴固然是錯,但偷五塊錢的事絕不該認。編劇想在這里上演退一步的戲碼,死者的唯一污點消失、生者可以互相諒解,但這種說辭埋下了某種問題。
旁邊同事哭了個稀里嘩啦,我倒被最后結(jié)尾的倉促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全程都在意料范圍之內(nèi),過于接近真實,連說話的腔調(diào)都似曾相識,甚至感覺真實得有些索然寡味……那句“是我偷的”實在是太厲害了。
這尼瑪就一主旋律?。●R克·穆勒制片,裴開瑞字幕翻譯……李冰冰還不錯(雖然擱這部戲里漂亮得有點過分了),不過編劇能不那么矯情么……音樂可著勁兒學(xué)普萊施納,呵呵呵。
張元不裝逼的時候才華還是有的,余華朱文編劇,趙季平配樂,幾位演員都不錯,結(jié)尾催淚,這是個中國式救贖故事,也是個中國式家庭悲劇。
真的很一般了,估計是監(jiān)獄那套騙了威尼斯的分。
故事不複雜,矛盾衝突很清晰,雖然色調(diào)偏冷,但是故事其實很溫暖。同樣的故事如果放在好萊塢,肯定會加進更多矛盾衝突,公路片的元素會加強,李冰冰的角色會有更多的著色,但是現(xiàn)在這樣的簡化處理將情感推向了極致。
3634 關(guān)于親情,關(guān)于懺悔與寬恕,女刑犯的沉重現(xiàn)實。(原來在家看過一點)
獨特的故事,卻又非常合理,似乎真的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切入點也很好,節(jié)奏不溫不火,在講述對一個特殊個體的關(guān)懷的同時,反映城市的變遷與給集體人群的影響。很喜歡張元在生猛之外的沉穩(wěn),編劇余華也是我喜歡的?,F(xiàn)在的主流城市題材影片總是拘泥于白領(lǐng)愛情,看不到這樣的片子不要總怪審查制度。
沒有多少朱文的影子。其實很主旋律,但是起碼是老老實實講一個故事,我覺得沒有什么不好
還是有點主旋律的嫌疑,但是對于這些簡單扼要的結(jié)構(gòu)和沒什么想法的拍攝手法一直推崇。影片主旨其實想說得很多,但是劇本對于劇情的取舍和導(dǎo)演對于節(jié)奏的有效控制度多使影片更有效的將情感表達推向全新的高度。
表面上是犯罪與寬恕的故事,內(nèi)核卻是中國人對命運和家庭的解讀。兩個成天斗嘴的人湊合到一起去達成表面上的圓滿,可這樣的家庭卻不能給任何人帶來幸福;犯罪、虧欠、內(nèi)疚等最終平息了戰(zhàn)火,男女之間生出來的卻是負疚與磨難產(chǎn)生的“苦情感”。最終與其說是寬恕,不如說是對“家”的執(zhí)著追求。中國式情感
后來我明白,有家可歸,有親人可等待,有一碗親人做的熱騰騰的食物入腹,才是活在人世間的意義。
影片開頭丈夫騎著自行車,妻子笑盈盈地坐在后座,手中拿著剛買的菜,完全一副恩愛夫妻的模樣。哪知一進廚房兩人便換了副面孔,吵起嘴來。重組家庭的矛盾真面目顯現(xiàn)出來,兩個人護在各自女兒的身前,據(jù)守著自己的“陣營”。悲劇發(fā)生的導(dǎo)火索是五塊錢失竊事件。前一晚小琴睡前洗腳為何臨時起意拿走桌上的五塊錢片中并沒有交代,有意思的是她隱約聽到了父母房中的呻吟聲,不知是不是父母的深情纏綿催生出了她心中的破壞欲望。
一個特別簡單的甚至不具有闡釋空間的家庭悲劇,卻被導(dǎo)演拍出了當事人在那個年月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出事之前那個重組家庭充滿沖突的狹小空間;出事之后監(jiān)獄對女主角思想和行為的控制(是,隊長?。?;以及時間對所有人的奴役,原諒或者贖罪都不是你所選擇的,而是把時間“熬”過去的一種結(jié)果。
【中國電影資料館展映】坐牢17年的女囚在女警照顧下回家過年,很新聞聯(lián)播的故事嘛。題材一般,拍得也中規(guī)中矩,臺詞比較書面刻板。結(jié)尾也顯得做作不自然。PS1.趙麗蓉老師以特殊的方式在片中出現(xiàn)……PS2.有時候看老片才能想起來,李冰冰是1973年出生的……PSP.一個木棍輕敲后腦勺就能把人打死……
好片子 歲月的感覺 現(xiàn)在有幾個導(dǎo)演能拍出這個感覺? 都他媽的知道賺錢~~~
五元錢毀滅的家庭,可以窺見不少當時的社會問題。十七年后,年華老去,李冰冰的好心獄警充當破冰橋梁。但陶蘭一句話還是冷到骨子里。于她是贖罪也是苦,于他是釋然又是煉獄。除夕爆竹聲響,旁觀者悄然離去。有家回是幸福的事,快過年吧。
劇本、鏡頭、思維都透出老派的氣息。劇中氛圍是封建主義的封閉。令人不爽,沒看出什么出彩的地方。
為了五塊錢付出了一條生命和17年的代價的故事,只能說還行吧,不深刻,有點做作的結(jié)束了,原來后面又被閹割了,這得算李冰冰演的好的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