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廖凡演技炸裂以及論我的心理陰影面積
電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據(jù)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編的電影,由劉奮斗編導,莫小棋、廖凡、任達華主演。講述的是一一個無情的皮條客王耀(廖凡飾) 與純情少女麗川(莫小棋飾) 之間發(fā)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電影的一開始,是湛藍的海和金黃的沙灘,遠遠的一個小男孩在數(shù)著數(shù),數(shù)到107以后就跑遠了,遠處的海浪由遠及近拍打著岸邊,而王耀,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長眠于這個海灘之下,這一片段是開始也是結束。為什么用這個方式呢?片中,王耀和麗川一起埋在沙灘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麗川呼吸急促,掙破上面的沙礫,爬了起來,又扒開王耀上面的沙礫,而這次,沒有麗川能救他,麗川的骨灰被他抱在懷里,永遠長眠在這沙灘之下。
王耀是一個探索者,他用皮條客的身份度量著人性,也度量著身邊的人,然后他看到了麗川的真心,卻不愿相信,他太過聰明所以從未愛過誰,除了麗川。王耀就是外表如同海水一樣冰冷,內心如火焰般炙熱。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極度自負的人,不相信麗川的真心,所以一次次傷害她,最后麗川選擇自殺他才悔悟,然而也沒有什么用了。這樣的結局是他罪有應得,而麗川無辜又不無辜,無辜的是遇到了王耀這樣的神經(jīng)病,又愛上了他,不無辜的是一次次放任王耀對她的傷害,最后又選擇自殺來結束一切,事實上報應的只有自己。為王耀,何其不值。
最后,廖凡的演技太神,給我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心理陰影。。。
2 ) 退避三舍
我絕非批評主義者,觀影評說,只關乎個人喜惡。
爛片不少,粗制濫造或是沉悶不得其義的,看后頂多小郁一下。而這一部,看了卻堵得難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本來N同志推薦的電影大多不錯,多半聰明吊詭,另類生香;該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因尺度問題未在國內公映,據(jù)說在外國獲了獎,我卻實在不敢認同。一部胡作非為打著愛情名義胡鬧的死矯情的電影。
一個小混混,靠在高級酒店進行性敲詐為職業(yè),招惹了一偶遇的純情白衣女孩,轉臉女孩愛上這個小混混,愛得天翻地覆也恨得死去活來。趕也不走,被他騙去做性敲詐的誘餌,然后自愿地去做誘餌,男人性格扭曲又猥瑣,從精神上折磨傷害她。她打胎,淌著血走出醫(yī)院,他卻在身后惡魔般嘲笑。后來她報復,他像瘋子一樣痛打她。任打任罵她卻癡纏不放。最后她嫁給他的好友,在新婚之夜放一浴缸水割腕自殺,血水肆流。男人被警察因性敲詐抓走,出獄后去女孩家拿到她的骨灰,去他們在一起的海灘埋入沙里,殉葬。
我盡量地交待也寫得不明所以,這混亂不堪……我所記得的只是男人死命扇女孩的耳光,那女的還哭著喊著糾纏。還有一個鏡頭,男人問一個嫖客為什么出來,答曰孤獨,然后作出一副心有戚戚的感同狀。真真裝矜得想叫人上去踹兩腳??!
羊愛上狼的故事。充滿嗜血的虐和罪。起初看名字還比較期待,海水火焰,極端的善惡,愛恨,美和毀滅,應該震攝人心。可是……
不是不懂愛情,只是這里面哪里有一點點愛的影子?男人對女人殘暴的輕辱,女人犯賤似的自虐追隨,整篇只有性而無愛。煽的是哪門子情?
不是沒看過情色,不是所有和性有關的文藝片都算情色,所有的裸露和交合都與情節(jié)無關,仿佛是刻意而為的性,女人的身體很美好,撕咬間卻讓人感覺丑陋害怕。
不是沒看過虐戀,《鋼琴教師》里的虐愛夠扭曲夠變態(tài),卻有悲劇中獨有的潔凈和殘缺,讓人不得不深究人性過程和陰暗。同是悲劇,這一部卻叫人看著莫名其妙,完了想罵粗口。
不是沒看過莫名其妙。曾看過電影通篇只有兩句對白,然后不同的人物,地點,穿插情節(jié),即使是這種故意的另類混亂也有跡可循,不似這橫生的頹廢和亂倫,硬生生的。愛得莫名,死也死得古怪。
也不是沒看過頹廢,只是別頹廢得這么羞辱這么賤。哪怕像安妮的書,淺薄的故事,頹廢是鮮血滴上白色的花,然后看著它慢慢凋謝腐爛的傲慢心悸。它不,拼命地想給觀者痛感,胡扯的脆弱,矯情的陰暗。
…… ……
也許我是女生,也許我看不慣,實在不喜這種性本惡的叫囂和完全沒有美感臟兮兮的性,看著有些寒和惡~~
王朔那廝……我自以為看書的口味并非難調,還算包容,且不說王朔現(xiàn)已過氣,當年正紅時,他的書我也幾乎繞道的?!稛o知者無畏》,《千萬別把我當人》……看著就很雷人做作的書名,透著沒事兒討打的痞氣,一張斜翻白眼的相片走哪貼哪兒,起勁兒地逮誰罵誰。我且用一個“賤”字形容,他老人家素來憤世嫉俗,又無畏得很,相信也不會太介意后輩口實。倒是那篇《致女兒書》我看了,雖江郎才盡反映平平,我卻認為比較真實動容。一個大男人終肯低頭承認錐心的缺失,肯剝下嬉笑怒罵自覺慚愧,在自己女兒面前正視這虛空和掙扎,掏心扒肝地傾訴,很可貴了。老實說,王朔俗,想來也不會俗到如此粗糙,聽說原著不錯,那就是劇本改差了。導演裝矜得無可救藥,一部偽文藝行為藝術情色片,耐著性子快進看完,莫名其妙,揪心地憤怒。
不得不說,真是一部爛片啊,刪得毫不留情。
3 ) 與原著無關的一個香港故事
王朔小說里那個男主人公再無惡不作,奸淫擄掠,這個故事也是個純情的故事。改變后的電影里面,這個女孩兒愛得再深,穿得再白,這個電影也是個色情的場面。并不是電影不好,只是其實他跟原著無關。如果你試圖用這部電影去重溫王朔的小說,那又是白費工夫。
廖凡一改警察形象,沒了《像霧像雨又像風》中那幅萎縮狀,搖身一變,惡棍一枚。平心而論,他帥多了,他的形象果真比較適合這種相由心生一目了然的變態(tài)。女主演胸很大,她稍微一脫,漆黑的電影院中大家就心領神會了,臺詞念得很清楚的同時還很沒有感情,除此之外,并未留下過深的印象??傮w來說,如果不考慮原著小說,電影還行。若將之與王朔的文字連在一起,那只能說又是一部至多深及腠理的片子
那本小說早已是過時的事情了,可是美女愛上流氓的故事還是不斷的上演。只是此流氓不同于彼流氓。王朔總是把故事寫到床上為止,后面的事情留給博大的頭腦,還紙張一面潔凈。而這部電影的角度是從脫衣開始拍,讓人無法不懷疑這名女子的青春到底是裝出來的還是裝出來的?
小說中有一個場景我終身難忘,當吳迪舉報了他們的當晚:
——————我摟住她,她推開找,下了床,拿枕巾擦干了臉上的淚,鼻子堵塞地說:“讓我再好好看看你?!?
她打亮臺燈,俯臉凝視我。她用手輕輕擦去我臉上的淚水,仔細地把我看了又看,凄凄地笑,關滅臺燈。屋里又陷入一片黑暗,她走了。那最后一閃而逝的是張什么臉喲!那樣嬌好、美麗,又充滿深深地絕望和慘淡。那天晚上,我們都感到了巨大危險的迫近和前所未有的恐懼。 ——————————————
那一句讓我再好好看看你,遠勝一萬句我愛你我恨你我想你我等你我要殺了你等等等等...而這句話并沒出現(xiàn)在電影中,我很遺憾,沒有看到我等了很久的鏡頭
小說中還有一個場景,說吳迪自殺“手腕切的口子肉翻得象小孩嘴唇”。電影中只是將這名大胸女子至于浴缸中讓其更加性感,死得也很性感,卻沒能拍到這樣既具沖擊力的效果……不過也許這個效果本身并不適合視覺。只是我,曾經(jīng)長長久久的想象過那個場景,從小孩嘴唇中汩汩的流出鮮紅的血……
這一切都沒有出現(xiàn)在電影中,但這不能說明電影不好
這是一個在香港發(fā)生的變態(tài)故事,一位風塵女子愛上一個變態(tài)流氓
4 ) 與愛情有關,與執(zhí)著有關。
看這部片子之前,我被朋友鄭重告誡,里面有很多sex,我看電影不多,帶顏色的根本沒有幾部,從小媽媽就是我嚴格的廣電局。
但是看后,我不覺得這是情色片,相反性卻是必須包含的一部分,當語言,紙筆不能夠傾訴時,身體是我們最后防御和進攻,身體的交流是我們最純粹,最坦白的交流,甚至包括他們在做愛時的掙扎,纏綿,疼痛和不舍,實在是傾訴了,包含了太多值得回味的東西。
當一個生活里不會容納愛情的人遇到了一段執(zhí)著的像火焰,純潔的像海水的愛情,他第一個選擇是逃避,而逃避卻分為許多種,皮條客遇到了麗川,他最自然的方式就是他的社交方式,用最下流的,最粗鄙的方式去蹂躪她,讓她走,讓她心傷透。
她越是純,她越是受傷,她越是信任,她越是難堪。
麗川在嫖客房間內驚慌失措,但是他卻坐在外面穩(wěn)如磐石,麗川被扒了個精光,被他抱走時還關切地問:發(fā)生什么事情了,怎么這么晚才來?盡管那時,她已經(jīng)虛弱的站也站不住了。
這樣的愛,顯然不符合我們的世俗標準,但是我還是能感到強烈的愛情存在,近乎神經(jīng)質的追求,放棄所有尊嚴的乞求是愛情;用盡力氣的逃避,謾罵和暴力,試圖來否認和踐踏愛情,卻被另一個男人的出現(xiàn)而露了馬腳,他是愛她的,只是她死后才知道。
當我們依然青春,依然會因為空氣的濕潤而皮膚潤滑,因為夏夜的到來而心跳加速,我們應該放開自己烈火一樣的青春去做一些看似瘋狂卻執(zhí)著的事情,因為任何一件執(zhí)著的事情,都會讓我們強烈的感到自己生命的力度,深度,韌度。王朔看似一個痞氣十足的北京混不吝,但從他的作品里卻總能感到他是一個最呆的人,他的呆就在那點對尚未泯滅的理想主義的追求上,那么純真那么美,在嬉笑怒罵之下有這么一點堅硬和閃亮,如果不在平時日把它收好了,鋒芒畢露會兩敗俱傷。
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與愛情有關,與執(zhí)著有關。
5 ) 別了,白衣飄飄的年代
推薦理由:片子雖說改編得不好,但還是有點小聰明在里頭。另外,那張一男一女背部全裸的海報,著實漂亮。
片 名:《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導 演:劉奮斗
主 演:廖凡、莫小奇
出品時間:2008年
讀 家:石頭花園的歌女
明明是一部導演定位很明確的情愛殘酷物語,為什么我看著就忍笑忍得全身都痛呢?
一見鞋拔子臉廖凡同學用力裝出的那一臉好勇斗狠我就樂,大哥您根本就是靠譜住家男一枚,干嘛扮浪子呀?簡直替他累。
另外,他的胡子和話劇腔也怪讓人郁悶的,——那一型的唇髭,蓄得不好,只有平添猥瑣。
朔爺?shù)脑兑话胧腔鹧嬉话胧呛K繁尘笆前耸甏谋本┏?,故事說美女愛流氓,愛到自毀,愛到去死。
今次導演將故事整個移師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以文藝之火煨之,更兼配以猛料:幫派糾紛、影院謀殺、懸崖性愛,甚至不惜讓女主角流產(chǎn)之后一路飆血走下病榻,然而這些情節(jié)欠缺邏輯上的必要性跟必然性,觀者看來也就只是平平而已。
老實說,身處活色生香的現(xiàn)時代,我等經(jīng)歷過艷照門之類洗禮的觀眾,哪一個不是百毒不侵油鹽不進?
想要單單靠猛料來震撼我們,已然是不可能了。
朔爺?shù)男≌f我一向都很信任,但改編出來的電影有時還真說不準。
好比說《陽光燦爛的日子》是部好片子,不過那也是仗著原著《動物兇猛》更有勁罷了。電影充其量拍出小說的七成力道,也還得是因為姜文本身就是一純爺們兒,好歹做到了“畫鵠不成尚類鶩”。
然而這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大概稱得上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典型了。
在我看來,本片最大的敗筆在于改變了女主角加入男主角那個性詐騙團伙的動機。
原著中,她的加入純然是復仇性質的,是為了體驗在愛人面前一點一點將自己葬送的快感,是為了目睹他在震驚和負疚當中所受的折磨。而電影里,女主角的入伙竟是男主角逼良為娼的結果。
嘖嘖,那場戲真難看得叫人不愿意回想:男人滿臉舊社會滿臉黃世仁,女人滿臉解放前滿臉白毛女,只不過,這一次債主挾持的不是借據(jù),而是對方一往而深的愛情。
真太失敗了。
要知道,流氓也好,浪子也好,大佬、殺手、小癟三也好,其顛撲不破的動人之處,在于他不期然流露的極其吝嗇的悲憫之心。
片中這一位兄臺徹底拋棄了道德底線,站到階級對立面去了,他像是個很酷的男人了不錯,然而,故事的張力也隨之消失了,換言之,這故事沒勁了。
所以,當女主角尋死覓活地要愛他,我們這些通常最易動感情的女性觀眾卻全然無法代入,因為首先得處理腦海中那個揮之不去的問號,“那男的憑什么呀?”
并且,要看您二位從肉體到靈魂這么莫名其妙地瞎折騰,我還不如看《巴黎野玫瑰》呢還不如看大島渚看金基德呢。
而論痛感,論傷痕,論殘酷,同類國產(chǎn)片里頭倒是《愛情的牙齒》和《頤和園》來得更有說服力一些。
當然,電影我還是一直看到了劇終,大部分是出于對女主角的尊重,因為她漂亮。
像她這樣臉與胸俱佳的姑娘,的確有站在光天化日的崖頭直白一脫的資本。
她跟廖凡在廚房里那一段吻戲也很妙,兩個人又嚼又咬又飆淚又搧耳光,一分鐘里愛意跟恨意全都出來了。
而這時恰到好處響起一支探戈,點題似的,難道不是么,有一種愛情復雜一如探戈,帶著纏綿帶著敵對,一半是在勾搭一半已在逃遁。
愛情放之四海而皆準,在香港或是在北京也都一樣,但姑娘,到底不是朔爺筆下的姑娘了。
曾經(jīng)有一個年近半百的社會中堅告訴我,他最懷念他快意恩仇的阿飛時代,其中一個女朋友有那樣細碎如米的白牙齒。
呵,縱使相逢應不識,難得他還記著姑娘那一口小米牙,如此,也算是流氓中的精品了吧。
然而八十年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那樣多情的流氓也已隨之隱退,并自有新興的族群取而代之。
相應地,今時今日的妞兒,頭發(fā)留得再長裙子穿得再白,也不是那些個走在北京城的街頭曾經(jīng)被流氓套磁的姑娘了。
2008-11-18
6 ) 不要把犯賤當成真愛
很明顯這部電影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里的“火焰”那部分。“海水”的那部分并沒有在該影片里存在。雖然是改編,但實際上已經(jīng)跟原作天差地別了,就如同海水與火焰的差別。我本人極喜歡王朔,不忍心看他的著作遭此作踐,所以寫出一些電影和原著之間的不同之處,希望看過電影而沒看過原著的人能夠區(qū)別對待兩部有著本質差別的作品。
當然這并不是暗示電影很爛,這部電影還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激情戲再多一點話,那么這無疑是一部優(yōu)秀的色情片。而王朔寫出來的則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色情跟愛情的區(qū)別就像嫖娼和行房之間的差別:嫖娼通常是按次收費,你得先交錢才能辦事交一次錢辦一次事,嫖客與妓女之間是一種不計前嫌的貿易往來。而行房是你不用先給錢,但是當每個月你發(fā)工資的時候得把工資交出來,雖然這是一種變相收費,但是丈夫與妻子之間體現(xiàn)的是一種有錯必糾的人文主義關懷。
然而影片的導演就像是根本搞不清楚外面的小姐與自己老婆之間的差別,用自己扭曲了的愛情觀把一段悲壯的生死之戀篡改成了一部莫名其妙的禁播影片??赡苁菍а莨室庀氡憩F(xiàn)愛情的殘酷,但是殘酷的有點匪夷所思。在電影里很難找到女主角愛上男主角的真正原因,姑且算是一見鐘情吧。而小說里卻明白描寫出了女主角是對男主角身上哪些特質著迷的:男的很能侃、很放肆,聲稱自己跟100個女的睡過覺,外號“老槍”。只有這些鋪墊才能讓之后的發(fā)展順理成章。電影則顯得很牽強,男主角沒什么臺詞,兩個人在幾個片段中傻笑了幾次之后就確立了肉體關系。可能是導演故意想表現(xiàn)愛情是盲目的吧,在一起感覺對了就行了。
這些差別其實都無傷大雅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他們確定了關系之后,最核心的差別出現(xiàn)了,也就是電影跟小說之間的本質上的差別。電影里的男主角為了繼續(xù)開展自己的性詐騙計劃開始教唆女主角充當賣淫女,并且對其進行了欺騙,說在她跟嫖客發(fā)生關系之前就會破門而入將她救出,結果卻是男主角故意拖延時間等嫖客強奸她之后才出現(xiàn)。當她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之后先是瘋狂了片刻,然后又投入到了男主角的懷抱。我不知道這是該片導演與他太太的生活歷程還是導演太喜歡松島楓的故事了,所以才編出來這么一場戲。
松島楓的所作所為是可以被認定為真愛的,因為那是為了男友的理想自己心甘情愿作出的犧牲。假如真的有一個女人被自己的男人騙去賣淫之后仍舊重回他的懷抱,那么這就是純粹的犯賤了。但遺憾的是,該片導演卻錯誤地把犯賤當作真愛來歌頌了。另外我想說,按照我國女性目前的愛情觀價值觀,告訴我一個女的為了得到一套高層小戶型或一個新款愛瑪仕讓自己老公去賣肝賣腎,我還是說不定會相信。
小說里的描寫則合乎情理。女主角是因為親眼目睹了男主角跟另外的女人睡覺,徹底感情崩潰了,進而演變成了人格上的淪喪。她與男主角分手之后自己選擇當賣淫女。這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愛情本來就是自私的,沒有人會允許別人分享自己的所愛。當她發(fā)現(xiàn)她其實根本控制不了她的愛人不被別人分享的時候,她干脆放棄了。她放棄之后發(fā)覺再也找不到真愛了,于是自甘墮落。這一切男主角其實是不知道的。當他知道她在賣淫之后,她已經(jīng)成了自己朋友的女人,并且是“合作伙伴”,他已無力勸阻。之后他開始毆打那些嫖客,下手比平時要狠得多。
雖然女主角無論在電影還是小說里都是淪落風塵的下場,但是性質是全然不同的。就好比一個男人對一個陌生女子圖謀不軌,但是把雞巴放到人家的下體跟放到人家的嘴里性質是絕對不一樣的。雖然都射了,但是放到別人下體,法律上我們稱之為“強奸”,要被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放到別人嘴里,可能只是算做“性騷擾”。
所以說,本片的導演不但分不出來犯賤和真愛的區(qū)別,連強奸跟性騷擾的區(qū)別也分不出來。從這本質的差別上其實就可以把電影跟小說當成兩部不同的作品。但可氣的是電影的片名卻偏要顯示出與小說的關聯(lián)。電影名字應該叫《一半是犯賤一半是強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地方有區(qū)別,例如結尾,小說中女主角自殺的時候身邊播放了一盤錄音帶,那里面記錄了她曾經(jīng)與男主角一起時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電影里則沒有描述這個細節(jié)。其實這也是很重要,畢竟沒有快樂哪來的痛苦呢,所以說電影里的愛情故事是如此莫名其妙。還有小說里的女主角并沒有懷孕,自然也不會流產(chǎn)。小說里的男主角也沒有自殺,而是繼續(xù)敘說著“一半是海水”的愛情故事。
整就是個喜劇片,有幾次看他們那么賣力地裝逼演出,我差點笑岔氣。哎,文藝痞子的愛,豆瓣小清新的你傷不起?。?/p>
應該比89版更貼近王朔的想法吧 那種歇斯底里
都市皮條,淫窩亂搞。表演端著弄,攝影逼格高。紅的黃的滿眼是,好變態(tài),好喜歡。
裝逼男意淫之作
裝逼進行曲
莫小棋的胸為這部影片增色不小,影片風格挺喜歡,尤其在暴力方面,真實暴戾。女子的愛情如根,一扎下去便不斷地往深處里生長;男人的愛如葉,換了一套又一套,不愛了飄落在地似垃圾,但落葉終究是葉。
裝B必看!
女主角波兒真大
全版DVD應該已收 :)~~
想了半天那個詞,終于想起來了:擰把
看到最后,終于明白了電影想講的故事:王耀與鄭重本是一對你是風兒我是沙的好基友,有個叫麗川的女孩莫名其妙的闖進來,死纏著王耀不放。王耀與鄭重對麗川進行了嚴酷的肉體摧殘與精神折磨,但麗川充分發(fā)揚了甩不掉、罵不走、打不跑的小三精神,最終成功的三人一起死翹翹。
說你愛我,假的也行
47分15秒時,那女的腳丫動兩動,特別可愛,哈哈哈
爛的驚動了黨
一個瘋男人和一個瘋女人糾結無比的裝B愛情。
我愛妳!滾!:)。。
比起綠帽子是有了點進步.
不如干脆跟原著撇清關系
真是個好故事,廖凡演的這個混混有深度;但電影拍得疲軟,只表現(xiàn)出“是什么”,沒整明白“為什么”。人物的內心世界混沌不明,混混被弄成了變態(tài),風格化的攝影只好蛻化為做作的扭捏。結尾處我猥瑣地以為廖凡會把骨灰唏哩呼嚕地吞了,那么電影還能向cult方向邁進,將變態(tài)進行到底,可惜沒有。
愛的如此糾結到底,不後悔就行了,相愛不等於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