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2.5分
對這部影片很有印象,當初吳鎮(zhèn)宇用《追影》和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在中央六叫板了半天,噱頭我現(xiàn)在還記得,只不過兩部電影一個是造勢太夸張讓人不喜歡,一個口碑和票房都崩了所以最后兩個都沒看,這是無意中又看到這部電影想起了當時的事,所以看看
影片跟現(xiàn)在的《西紅柿首富》差不多(可能還不如《西紅柿首富》)其實更像現(xiàn)在微博上沒什么營養(yǎng)的小條漫,塑造了幾個人設(shè)就開始飆段子,劇情基本上為零,當個段子看看還行,當個劇情電影也就太過于抬舉了,不過段子看看還挺有意思的
消遣娛樂打發(fā)時間可以不帶腦子用二倍速看看
“無厘頭”是什么意思,香港人當然比我更有發(fā)言權(quán),這本來就是他們那旮的土話。不過對于從小看港片長大的內(nèi)地影迷來說,“無厘頭”已經(jīng)成了特定的形容詞,我們不需要細究詞源上的濫觴,甚至不需要上溯到許氏兄弟那么遙遠——對于絕大多數(shù)內(nèi)地影迷來說,“無厘頭”就是周星馳的喜劇電影。
同樣,在我的字典里,“無厘頭”也是和周星馳劃等號的,所以當我在談?wù)摗盁o厘頭”時,完全依照周星馳喜劇電影為模本。
學者們評析“無厘頭”,往往會冠以“后現(xiàn)代”的帽子,什么惡搞、戲仿、拼貼、解構(gòu)、狂歡之類的,這種源自香港市民階層的“俗”文化,有了“后現(xiàn)代”的這桿大旗,亦能拉扯起學院廟堂的虎皮了。但是,我以為,上述所謂特點不過是無厘頭的表面特征,其實不需要什么學理分析,智商比麥兜高點的人都能看出來。關(guān)鍵在于,有了這些表面特點,不見得就一定是無厘頭。
譬如近些年風靡神州的“山寨”熱潮,按照我的理解,“山寨”就是惡搞和戲仿,初看跟“無厘頭”是一回事。但是,僅僅只有惡搞和戲仿的“山寨”,并非就是無厘頭——表象之下尚缺少靈魂。
例如《追影》一片,山寨明星臉一大堆,山寨成龍山寨劉德華山寨李連杰排排坐,不過除了硬胳肢出觀眾的幾聲干笑,從頭到尾都莫名其妙。本來我期待房祖名跟山寨成龍的那場對手戲能有些火花,無奈山寨成龍大喊一嗓子他那畫的像四腳蛇的服裝logo是龍之后,就悄無聲息了。你看看星爺,他的無厘頭作品為什么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掩蓋在無厘頭乖張外表之下的,乃是小人物的打拼、弱勢群體的心酸以及物欲橫流時代堅守理想和真愛的艱難。少了這些,星爺?shù)碾娪霸缇捅谎谏w在電影史的塵埃之下了。
要用無厘頭的手段突出上述這些真、善、美的主題,那就少不了辛辣的諷刺。要描摹小人物,那就要諷刺大人物;要堅守理想,那就要諷刺拜金主義;要追尋真愛,那就要諷刺虛情假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笑中帶淚、玩鬧之后有感動,本就是無厘頭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喜劇之王》為什么感人?龍?zhí)籽輪T和三陪女的愛情背后諷刺的是那些為富不仁、狗眼看人低的勢利小人;《少林足球》為什么感人?落魄教練和少林弟子的身后又把作惡多端的權(quán)錢勾結(jié)揶揄得狗血淋頭——總的來說,所有假、丑、惡現(xiàn)象都是星爺無厘頭電影里的諷刺對象。所以說,無厘頭看似披著解構(gòu)價值、躲避崇高的后現(xiàn)代外衣,其實內(nèi)里還是弘揚宏大價值、甚至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若仔細分析一下,無厘頭其實一點也不新鮮、前衛(wèi),細摳的話連三綱五常也能找得出來。
但是《追影》在諷刺什么呢?諷刺李連杰用“壹基金”騙錢?這是文不對題;諷刺劉德華唱功不佳?在暴紅的曾軼可面前,Andy有足夠資格去做她(他)的聲樂老師了;諷刺成龍開服裝店不掙錢?人家打算掙錢了嗎?再說了,就算真不掙錢,與老百姓何干?都《尋找成龍》了,誰還記得賣衣服的事?山寨來山寨去,山寨到后來,《追影》自己也被山寨了,故事凌亂不堪、情節(jié)故弄玄虛,坐在電影院里基本上就是打發(fā)時間了。
諷刺還意味著要擔責任,星爺在97前的港片里,還能時不時的拿敏感事件開涮——譬如《整蠱專家》里吃了“謊言豆沙包”以后的那段精彩獨白,這種辛辣諷刺現(xiàn)在不可能再有了;同理可證,《國產(chǎn)零零漆》里有偉人題詞的那把菜刀也是曇花一現(xiàn)。而《長江七號》之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亦是星爺對內(nèi)地民工生活的不熟悉,諷刺得不到位,無厘頭也就索然無味了。
但不管怎么說,星爺還是在艱難的諷刺著?!洞笤捨饔巍纺欠N對宿命和兩性關(guān)系的深刻諷刺做不到,簡單的小人物勵志性諷刺絕對不會少。兩相對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追影》就是棵空心蘿卜,外面繡了兩朵花不假(起碼吳佩慈的背挺好看),里面卻是空無一物。
于是,《追影》迅速的綜藝化了,整了一屋子的山寨周杰倫擺嘻哈手勢,晃的我都想找吳宗憲了。說是向武俠先輩們致敬,用的鏡頭不夠典型,一般人估計都看不出來——這其實也是無厘頭的命門之一,若要戲仿、惡搞,被拿來開涮的片段或人物一定要經(jīng)典,這胡金銓、張徹本來時下電影觀眾知道的就不多,你拿來照貓畫虎一番,根本沒有效果。
此外,無厘頭手法的運用,還切忌沒有新意。噱頭滿大街都有,但要令人耳目一新,斷不是件易事。無厘頭的噱頭,“第一次使用會被認為是創(chuàng)新,第二次使用是重復(fù),第三次就會應(yīng)和觀眾的審美經(jīng)驗,使觀眾厭煩?!薄?】依照這個標準,《追影》雷人有余,創(chuàng)新太少——山寨的山寨,就不是山寨。
像周立波那樣在《我為財狂》里拿四代核心說事,《追影》肯定過不了總菊的剪刀(多半也是出于這個顧忌,謝娜山寨奧運點火儀式的鏡頭也被放在了正片之后);我也沒指望吳導(dǎo)演能拍出《是,大臣》和《水》那樣的政治諷刺作品來,但就算要尋寶,拉來劉伯溫的《燒餅歌》,怎么也不如惡搞一番《印第安納?瓊斯》或者《達?芬奇密碼》靠譜吧?實在要武俠山寨,那得罪下《黃金甲》或者同公司的《夜宴》效果也應(yīng)該更佳。
山寨不是沒有內(nèi)涵,山寨不是沒有追求,往大了說,“任何經(jīng)濟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從山寨開始的,忘記山寨就是忘本……我們的國家建國初期就是山寨蘇聯(lián),我們以前的XX思想,就是山寨的XX思想,我們的XX理論就是山寨的XX理論,我們的XXX,也是從山寨X起家的,可以說,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薄?】可見只要山寨得到位,你不想諷刺也難。
再說句充牛掰的話:藝術(shù)都源于生活,真要不懂該怎么諷刺,就多看看《新聞聯(lián)播》吧——當然,這句不算諷刺。
【1】康寧《喜劇電影的精神內(nèi)核》,載《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2】韓寒《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摘自韓寒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cbzk.html(刊載于《北京晨報》09年8月3日)
一個無厘頭的故事,講一個樸素的道理,有章法的鋪陳,荒誕地追影,這個故事有一個真實的核.在這個世代,愿意花錢來拍這樣一部電影,它的意義大過它所追逐的光影.
鎮(zhèn)宇,下次拍片能選個靠譜的劇本先嗎
至少認真的將來一個故事里,雖然很爛啊,不過還是有一些小亮點的,讓人不禁為之一笑啊
我居然在電影院看了兩次。。。
香港電影就是這樣.不需要藝術(shù)氣息,,有錢賺就夠了..
導(dǎo)演是不是應(yīng)該加入笑點很奇怪小組
哎。。實在是各種沒邊。。
山寨而已,千萬別當真。笑笑就好了。
哥笑了
古裝版快樂大本營
其實還蠻有創(chuàng)意 蠻好玩的
支持下老魏。。你至少可以跟零零狗比
九頭身美少女呢太傻比了,但是房祖名還挺可愛說
噱頭做得太足 大把票房夾帶著惡評如潮 因為期望值高了 吳鎮(zhèn)宇是在努力的 但好點子×N≠好電影
看得我想哭 謝娜房祖名也就算了 真沒想到吳鎮(zhèn)宇也是個弱智 全他媽是弱智 多少年都沒看過這么爛的片了
空洞無聊、混亂不堪、囧不忍睹,從任何角度看都不新鮮,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堆山寨明星,就算是山寨也不能難看成這個樣子。
吳佩慈 二分
片頭的斗琴和送花那段還行。
太山寨了,和靈靈狗沒法比
金酸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