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邁的老人寶祿(劉江 飾)膝下有四子女,然而他們各自散落在天涯,聚少離多。寶祿離奇去世,留下了一道奇怪的遺囑,要求四子女必須在舊樓單位同居九個月,才能夠?qū)⑵渥冑u。就這樣,大哥寶歡(歐陽震華 飾)、二妹寶欣(滕麗名 飾)、三弟寶愉(張穎康 飾)和四弟寶怡(張彥博 飾)紛紛回到了久違的故鄉(xiāng),重新過起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生活。 四兄妹雖然體內(nèi)流著相同的血脈,卻因為種種意外和心結(jié)導(dǎo)致彼此之間感情淡漠,已經(jīng)成年的他們?nèi)缃癯ο嘁?,個性迥異難免產(chǎn)生碰撞摩擦,一時之間矛盾激化,情況十分尷尬。更糟糕的是,一場意外令寶歡發(fā)現(xiàn),住在樓中的并非只有他們兄妹四人,還有一對已經(jīng)變?yōu)楣砘甑姆蚱蕖?/p>
很不錯的一部劇,第一次看還是上高中時,看完再沒有翻煲過,今天一時興起,又把它打開看,不知不覺快進(jìn)跳著看完了全劇,才發(fā)現(xiàn)很多細(xì)節(jié)都忘了,要在劇情里才慢慢想起來。
歐陽震華的演技真的很自然,更打動我的還是兩位老戲骨,樺哥和蘭姨。演員羅蘭女士一生的故事也夠傳奇勇敢了。
唯一覺得遺憾的,還是二寶為了照顧兩個弟弟放棄了去英國讀書的機(jī)會??吹竭@里還是很感慨,她爸爸養(yǎng)家的確很辛苦,但是因此粗暴地拒絕女兒深造,而女兒考取了學(xué)校唯一的留學(xué)名額,還有獎學(xué)金,包含了學(xué)費和住宿費,生活費許諾自己打工賺,最后卻在出門時看到兩個無人照應(yīng)的弟弟而選擇了回頭。雖然是大團(tuán)圓結(jié)局,但是還是為寶欣感到可惜,如果她當(dāng)年能去到英國留學(xué),她的人生未必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不會在聚會上被當(dāng)年不如她卻因為她放棄名額而順位補上的人嘲笑。毫厘之間,相差甚遠(yuǎn)。
最重要的還是覺得劇中父親并沒有因此對她道歉或是表達(dá)愧疚,卻在說知足才常樂,我覺得是在犧牲她的利益,她的人生來換取這種所謂的團(tuán)結(jié)幸福。父親只是說我知道你很難受,但是知足才常樂,不要固執(zhí),卻沒有表達(dá),對不起,我沒有讓你去英國讀書,耽誤了你的人生。
可能我比較介意這點吧。也可能我還沒有做父母,不懂父母的心情,但是更能理解和共情寶欣看重女兒的教育,給菲菲說只要你想升學(xué),不管去哪兒,我都一定會讓你讀書。
我更喜歡她這樣的媽媽。
看到演員陣容就會很想要好好看的一部戲。
果然不負(fù)我望,演員演技精湛,劇呢雖然是有些無厘頭的喜劇,但是劇情在線。
劇中父親老年的愿望希望四個子女能相互扶持,但是四個子女之間又矛盾重重,對彼此怨聲載道,只要相遇必定是吵架。這一切都源于四個孩子不幸且缺愛的童年。
在劇中母親很早就去世,父親在老婆去世后,對老大是棍棒教育加提線木偶式的控制。老大要照顧弟妹,要被迫學(xué)做腸粉,而且一旦有怨言或者反抗,就是一頓毒打,最終因為父親一直打罵得反對老大上藝考,當(dāng)演員。不堪重負(fù)的老大最終離家出走。卻因此被弟妹怨恨不顧家。
在老大離家之后,家里的重?fù)?dān)全都壓在老二身上。愛學(xué)習(xí)好強的她爭取到了學(xué)校去英國讀書的全額獎學(xué)金名額。卻只因為父親強烈反對,要她留在照顧兩個弟弟而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在幼年時期就要承擔(dān)家庭壓力,導(dǎo)致她的性格要強固執(zhí),不懂得示弱,不知道如何表達(dá)感情。讓人難過的是,老二因為學(xué)歷不高,只能去工廠工作,認(rèn)識自己同工廠的老公,卻因為掙得不多,只是工人,而被弟弟嫌棄。
父親需要養(yǎng)家十分忙碌,老四的身體又不好,由于老三成績很好又聽話懂事,所以對老三多有忽略。導(dǎo)致老三從小就缺乏親情,自私敏感,金錢至上。
而父親因為老四有哮喘對老四的溺愛,以及在老四幼年時期鋼琴表演失誤之后錯誤的引導(dǎo),害老四膽小懦弱,一事無成。
父親的遺囑中寫了一句話,讓人感慨萬千,“我們那一代人只識謀生,不識如何教育子女。” 老父親臨終終于認(rèn)識到了錯誤,卻已經(jīng)無力回天。好在劇中歐陽震華演的老大借著父親去世的契機(jī),把大家聚在一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31集,終于解開了大家多年的心結(jié)。
父母那一代人,大多為了家庭十分勞累,也大多都不知道如何去疼愛子女,教育子女。劇中的老父親可以說是家里長輩的代表,除了給孩子吃飽穿暖了,就只關(guān)心孩子是否能夠成材。只是劇中的人尚有這個契機(jī)去療去童年的創(chuàng)傷,我們真實的人生中卻又有什么機(jī)會能讓我們放下心中的那根刺呢?
PS:最后再次真心感謝演員精湛的演技,成就了TVB一部有血有淚的電視劇。
【一屋老友記】真的是歡笑的喜劇,有歐胖的戲總是叫人笑不停,絕不輸給臺慶劇,每一個人都可愛至極。我特意百度了一下真的有寶姓,是成吉思汗一支。其實一家人熱熱鬧鬧的住在一起真的很開心,如果我們一家人出去玩也要開2輛7人車吧。弟弟妹妹和歐胖的宿怨是認(rèn)為歐胖離家出走不管不顧他們,認(rèn)為這是自私的,但是弟弟妹妹這樣的對他又何嘗不是自私。原諒我對TVB的淚點低,可能,TVB承載了我所有的喜怒哀樂,與夢。#我的第54個劇評
看第1集我就黑人問號了,照顧弟弟妹妹成了大哥大姐的責(zé)任,沒“盡責(zé)”就被埋怨一了輩子,這根本是父母該干的事吧。大的能照顧小的是懂事,但不能照顧也不能怪人家一個孩子吧。 然后轉(zhuǎn)念一想,我的父母輩也是這樣過來的。
媽媽是家中老大,用她的話說各種吃大虧吃小虧的事全是她來,受到的疼愛也沒有小還的多。當(dāng)年還要知青下鄉(xiāng),家家要派一個孩子去,只要有一個去了,其他孩子就不用去了,家里派了她。當(dāng)年我媽16歲,啥生理衛(wèi)生知識都是零,條件差,落了病。我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說過下輩子要做她的媽媽反過來照顧她,而她說,想要我做她姐姐,她做我妹妹,因為小的都是最幸福的,她從來沒體會過。 又想起我舅媽,她也是老大,有次家族閑聊往事,她說小時候只要下雨就得背著妹妹上學(xué),滿地泥路,路還滑,她那時也才是個初中生,可是妹妹很小,萬一摔了一身泥更麻煩,回家做飯洗衣喂更小的孩子吃飯更是天天如是∶不干?沒想過,想都沒想過,呵呵,害,那個年代誰家不是這樣,哪有今天這么幸福。 只能說上一代人盡皆如此。養(yǎng)不了就不生或者少生——這是今天才有的想法,那年代壓根不存在,以今天的眼光評當(dāng)年的思想與大環(huán)境就意義不大了。感嘆一句時代進(jìn)步是好事。 我媽50年代人,舅媽70年代人,也算能對應(yīng)劇中演員的年齡。這是一個特定年代所誕生的特定矛盾,先天因素已不可更改,唯有過好此時此刻的生活,才是這部劇想傳達(dá)的東西。
越看到后面越覺得套路,梗太老套路太多新意太少,這一家人都太討厭??聪氯ズ秒y啊。。。歐陽胖胖都憔悴了,阿滕也要畫起老氣的眼妝,胡定欣早就不是小妖女了,就這樣告別了我的青春時代~
這種劇打發(fā)時間真好。沒人想看什么蔡×貝 陳×琳
什麼都不想說。如今很少有這樣的精品港劇了。港劇你這個本該成鋼的鐵。XD
一家人就系應(yīng)該齊齊整整吵吵鬧鬧,冬天打個邊爐都特別窩味。連呂慧儀都覺得佢好可愛。
難得今年能看到一部這么對味的香港喜劇,給多一星。
我是所有人的寶寶大隊長,唯獨是你一個人的怪獸
三媳婦傻萌傻萌的
2016暑假看電視
好久沒看港劇了,看到有人推薦又是童年男神歐陽震華的劇,就開開心心地看起來了,本來以為有鬼的題材會恐怖,一點都不恐怖,劇情是走溫情路線的,宣揚家和萬事興,兄弟姐妹要團(tuán)結(jié),我小時候看的TVB是這樣的主題,長大了還是沒有改變,挺好的
多少年沒看過TVB了
“我是所有人的寶寶大隊長,唯獨是你一個人的怪獸”_日式小清新,濃濃港味情
終于看完了大結(jié)局,特別走心的電視劇,包含了各種元素,有笑有淚,好喜歡胡定欣。
好看啊,好笑啊。被上身的時候最能看出來各人的演技了。
看得很舒服啊
歐陽正華真的老咯,滕麗名依舊那么美
全部都係老戲骨,超級好睇??!
TVB近來最好一部,吵吵鬧鬧的一家人,歐陽震華挑大梁,胡定欣戲份略少,最后兩集有點爛尾啊,之前有的鋪墊后來都沒再提了,個別配角也就這么消失了……沒什么勾心斗角,挺好笑的一部劇,不少梗都能猜到,被肥歡最后的求婚戳中:我是全世界的寶寶大隊長,卻是你一個人的怪獸
????
開頭劉江演的父親等四兄妹吃飯沒等到就去世的時候還挺難過的,我大概年紀(jì)大了受不了這種場面。。這一家人講話毒辣處事刁鉆,非常不對路,但一致對外時這種刁鉆又?jǐn)Q成一股,讓外人相當(dāng)無奈,比起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我大概更羨慕這樣的家人吧,tvb就是要吵吵鬧鬧才行,雖然知道最后一定是大團(tuán)圓。。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