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孝道二片》
《孝道二片》
偶爾看見這二部片子,觀故事梗概,似乎都有個“孝”字為先導,好奇之下,湊在一起看看!
他們分別是
1、香港導演畢國智 Kenneth Bi的《控制》(老實說,我真的是孤陋的,這位導演及其作品《海南雞飯》耳聞,但也未睹啊,其他就一概無視了)。
2、韓國導演安權泰的《強哲》。
東亞文化的同根同源,使得孝道風氣一貫。影片的編劇采用此為說故事切入,一直存在,從武俠片的替X報仇、槍戰(zhàn)片的X命難違、倫理片的雙親之情,濃濃郁郁,長久不斷。
本片在地域上有差異,鋪陳故事入高潮倒是都采取涉黑、涉暴、涉兇。
《控制》科幻了些,《強哲》寫實了些;
《控制》腦多了些,《強哲》情多了些;
《控制》想控制住觀眾,《強哲》想強折觀眾嗎?
整體而言,前者插入式廣告明顯,玩弄邏輯思維、推斷判定形式,講故事弄些舊的新花樣;
后者平鋪直敘,多展示韓國男人的剛強硬折,但為了展示這個東西,編故事方便起見,就拿黑社會開涮了,還順帶嘲諷下日本黑社會。其實看來看去,似乎就是高利貸組織者。
其他更多的,也沒啥了吧!
總之,東亞文化“孝”字做文章,混雜些觀眾喜愛的科技元素、暴力兇殺元素,湊合出了二部影片!
2 ) 生命不是還債,勇敢的活著,用正確的方式
影片是劉亞仁和鄭有美主演的,其中還有一位韓劇專業(yè)戶,那就是強哲母親的扮演者。她在各種韓劇中出演過各種母親,奶奶,令人印象深刻。
強哲是一個小時候獨霸學校的痞子,長大后他伴隨著父親的離世所長大,親眼看到好兄弟變成真正的痞子。再后來母親得了癡呆癥和身體機能疾病,全身都要動手術(被鎮(zhèn)里人稱為海倫凱樂)。他不堪重負。從而向黑幫借錢,由于他之前看到了黑幫殺人因而陷入了更深的黑幫爭斗,最后母親的肝臟求了兒子,這也與母親在癡呆時候說的話呼應了:“兒子,我一定在死前把欠你的債都還清了再離開,結果她真的做到了?!?br> 影片很感人,演員的表演都很到位,尤其是鄭有美。她雖然戲份不是最多的,但她的表演卻最令人難忘。我最喜歡的就是強哲能打的特點。很多電影就是這樣,不愿意打架的人其實都是最能打的。這樣看起來才有意思。強哲好朋友宗秀的父親在片中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但正是由于有他的過場戲才更讓人體會到父愛與生活的意義。讓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應該堅持下去的。他在孩子年幼時傷害了他,但在未來的日子里一直在努力地修復著他們之間的父子關系,從未改變,最后終于宗秀吃了父親做的飯。之所以好吃不是因為父親真的放了調料,而是在孩子記憶中父親做的飯菜的味道是不放調料的,他不知道父親早已經(jīng)廚藝精湛了。
生生活活的一輩子真的需要快樂,每個人能認識彼此不是只有緣分這么簡單,我覺得還有很多前世的姻緣才會換來今生的相遇。更何況父子、母子這樣更加親密的關系。這樣的關系之間沒有債,沒有誰對不起誰,誰欠誰的一說,都是最親密無間的人,何談這些。
黑幫這條路走下去一定是死路,這個觀點也是電影所表達的。痞子和真正的黑幫的區(qū)別就是義與德。小混混是不可能走到最后的。
強哲真心幸運的遇到了自己的愛人,一位熱愛旅行、懂得生活的姑娘。她的故事到最后也沒有揭曉,但是我們觀眾更期待她和強哲未來的故事。會不會亡命天涯呢?
3 ) 短評裝不上
雖然沒能吸引我一氣呵成的看下來 而且里面的黑幫也有點過于敷衍不真實 但是完全沒法阻擋我對導演想表達東西的理解 爺爺就是老年癡呆患者 所以我真的特別理解對于強哲需要忍受和承受的是什么。 看完了思考了一毛錢的至親去世和得病后我的心態(tài) 那估計是現(xiàn)在再艱難的生活都比不上的痛苦吧。如果那時很艱難的話 一起走的想法肯定是會有的。影片結尾有些人會覺得不真實 drama感太大 有些人會覺得太容易了 可是如果決定活下來 并且得到了媽媽的心意 放下之前的一切是最好的選擇了。
拍攝手法還可以再加強 劉亞仁演的用力過猛 提起老年癡呆真的沒辦法再愛海淑一點 因為真的無限制對他有耐心和愛太難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有開心的事情就請盡情享受。
干了這杯青檸水 去聽seminar!
4 ) 短評裝不下
故事其實老套,但是觀影時候真的覺得強哲的人生令人絕望到窒息。清貧的單親家庭,糖尿病癡呆的媽媽,但是強哲還是樂觀積極努力地面對每一天。人家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強哲已然與很多人區(qū)分開來,雖然幾次對媽媽說不如我們一起去死,但是最后還是想著救活媽媽。對于黑幫戲份的描寫,只能用強哲的話來說,最多只能算地痞?,F(xiàn)實已然很艱苦,幸好這是影視,幸好給了強哲幸福的機會。順怡女士說,人活在世上,人生中總會迎來一兩次春暖花開的好日子的,所以不要哭了。
5 ) 強媽太帥,黑幫太弱,導游太文青
號稱釜山凱倫的強媽是劇中演技最好的一個。喜歡她說我叫金泰熙的樣子,有一點何賽飛的味道。
韓國黑幫太挫,幫內一個靠譜點職業(yè)殺手都找不出來。日本黑幫老大是個聽老婆話的好男人,居然放過了行刺未遂的強哲。
都說高福利養(yǎng)閑人懶人,套在本劇真是一點不假。活該你們如此墮落?。?!據(jù)說日本山口組先是被來自中國的東北幫打趴,爾后東北幫又被福建幫打趴,至今已淪為儀式感的存在,小弟們定期穿黑制服大玩cosplay ,一旁有警察巡視,如此而已。是不是很像明代的倭寇之亂?背后的大boss是中國商人汪值,大幫兇是中國海盜徐海。
韓國導演多左翼,特點就是理想大于常識,永遠活在過去的印象里。劇中強媽有糖尿病要換胰臟,有一個修女模樣的人居然對強哲說便宜的供體都來自中國,怕有病,要好的當然得韓國本土的。
親,你知不知道中國物價飛漲啊。我認識某土豪在新加坡動手術換了胰臟(推測供體來自周邊國家),理由是國內供體稀缺,幾年都排不上,比不上東南亞價廉物美貨源充足。
生活的絕望和希望從來不是這樣表現(xiàn)的。強哲拿黑社會的錢為媽媽續(xù)命,靠日本黑社會解決了韓國黑社會,母親的肝臟又救了兒子。大難不死的小強追隨首爾小姐離去,深藏功與名。
最后說一下我最愛的小劉的顏吧??催^張玉貞和密會,又看了早期的西洋古董果子店和少年莞得,加上這一部,不難發(fā)現(xiàn),他鼻子和下巴都更突出了,側臉從原來的直面型變成了凹面型,好在還保留了個人特色,只是更俊朗更有男人味,散發(fā)出濃郁的荷爾蒙的味道。
但我真的好為他擔憂啊。今年五月的中國行里看他一直托著下巴,不知道是不是擔心會掉下來。須知天然帥哥不常有,塑膠花朵不常開,希望他是打的玻尿酸,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等過兩年消退了再打就是。
6 ) 強哲的少年時代是菀得
剛看完《強哲》,再看《少年菀得》,覺得菀得分明就是強哲的少年叛逆期啊。
假以時日,菀得再長大5年,也會變得像強哲的名字一樣,強:堅強面對生活;哲:有智慧去明辨是非。
當然,這么說不只是因為主演都是劉亞仁。
兩個角色的故事和背景有差別,但是細想起來,其實兩個角色很相似。
菀得和強哲都處在社會底層,家里經(jīng)濟條件較差??醋》?,強哲的家庭條件可能好些,但是也沒有任何積蓄,不然強哲不用打工那么辛苦。
菀得一直在單身父親的撫養(yǎng)下長大,因為父親的殘疾感到自卑,有點兒孤僻。強哲的母親生病前,父親也許在家,但是他也曾對母親抱怨過:“父親有什么值得想念的,只會讓您流淚!”可見,強哲的父親應該是個不靠譜的男人,不光讓老婆流淚,也不會讓強哲感到驕傲。
強哲在家鄉(xiāng)打工,不是技術工,而是力氣活兒,在中學時期,學業(yè)成績肯定不會好,即使不像菀得那樣倒數(shù)第一,也得是差生。
兩個人都身手利落,菀得學習搏擊,要比強哲身手好,但是強哲也不弱,看他一個撲救加翻滾,從卡車前面救下黑幫老大,身手就相當敏捷。
面對強敵的時候,兩個人打架都有一股子狠勁,眼神有殺氣。
喜歡女孩子,喜歡的也是距離自己比較遠的好姑娘,一個是班級第一名,一個是首爾小姐。
追求女孩子,也都是表相老實,臉上總是一股羞澀的表情,但是很敢去表白。菀得還小,所以選擇用寫情書的方式,強哲長大了,就更直接,往女孩子腳下扔冰塊。
菀得一開始沒有朋友,后來前座的男生總是找他說話,雖然那個男孩子有點兒討厭,但是時間久了,也許就能成為菀得的朋友,變成強哲身邊那個不斷惹禍的唯一朋友。
菀得的轉變,班主任老師是個轉折點。
強哲如果有這樣的叛逆期,轉折點也許就是媽媽。從電影的很多細節(jié)上看,強哲的媽媽,應該是個熱愛生活,性格細膩,很會照顧人的溫柔女人,還有點兒浪漫。
強哲會被媽媽的愛感動,就想菀得終于理解了老師和父母一樣。
兩個電影連接起來看,就是一個底層少年的掙扎求生記。
《強哲》的黑幫戲部分有點兒過了,一波三折有點兒超現(xiàn)實,強哲死里逃生也就顯得太勉強。但是,這個結局是我希望的。
這個少年那么艱難地、正直地長大了,他配得到這樣光明的結局和溫暖的未來。
非常好看
釜山萬歲!
演技被劇情帶垮的典型例證。想來那時劉亞仁走在準影帝的路上,可惜劇情太過松散導致看得十分無語啊。
那部很多人傳說中看得哭暈過去的《思悼》我是感動,但沒有哭;可沒想到亞仁電影作品里最被詬病的這部,卻讓我流淚,看得很投入,難過地很真誠。背負著難以承受的苦痛卻還選擇以正直善良微笑面對的少年…工廠崩潰那段戲太壓抑,沒有出路。怒加一星,評分太低。英文譯名很棒,tough as iron~
母子情深蠻不錯的 金海淑和亞仁對戲看著還是很過癮 亞仁真的很適合這種草根出身被逼到絕境的角色 從菀得再到強哲到善宰 但故事太平緩缺乏新意 很多地方用逆光很美很溫暖 不過整部戲就像是所有的梗大集合一樣 略遺憾
母子情幾度戳中淚點,一直擔心主人公的結局,引人入勝的電影我必須給五分。
五味陳雜。比菀得差的多了。感情倒是真摯的。
溫暖
為了AIN跟金大嬸的演技四星,要不然劇情真是硬傷啊到最后那是個毛啊……真的就像他們說的,元素太多太亂了……
去年看完老手思悼看的這部。生活艱辛不如意的強哲,在劉亞仁的演繹下雖善良孝道,但是也痞味十足,不管怎么樣,陽光積極的面對生活是每一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所該做的。
里面的愛情是亮點,還蠻清新不沉重的
五星全給劉亞仁演技。
劉亞仁似乎對這樣的社會角色有更多的關注 四星給劉亞仁和題材以及鄭有美 哈哈 為什么不在一起呢
再難再卑微,也要活下去。
要多孝順才會為了一個血糖34.4還糖不離口且老年癡呆的媽媽放棄自己年輕的生命 還是在初嘗愛情的滋味之后?中了兩刀撞車飛出都沒死 還是用媽媽的肝救回來的 因為善良就吸引一個漂亮女文青不離不棄 母子之間的那些感人因為矯情的臺詞幾乎毀滅殆盡 要是沒有劉亞仁的顏值和天然無辜臉撐著 也就是部爛片。
這是一場兒子和媽媽之間的愛情,鄭有美的皮膚真是好
如此艱難的困境下主人公還能堅持走正途并竭盡全力地愛護母親,這三觀太正了!
不要哭,人生總能遇到一兩次春暖花開的時候,不論你是爬上燈塔還是面向大海,總會遇到的。喜歡電影的英文名,tough as iron,讓人想起那句歌詞,“心如鋼鐵也成繞指柔”,可惜電影既沒拍出鋼鐵般頑強的意志,也沒有拍出如繞指柔般的溫情。劉亞仁演技真差,也不喜歡金海淑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表演。
如果最后是悲劇的話就5星了…我這什么心理…
寫得不夠慘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