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判秀被戲院開除后,為了兒子的學費而不得不去行竊,不料卻失風被抓,被盜的主人正巧是朝鮮語學會的代表柳正煥。判秀陰錯陽差地獲得在朝鮮語學會工作的機會,處在母語被禁止的時代,兩人于所剩不多的時間中,必須在日本帝國高層的監(jiān)視下完成屬于朝鮮的字典……
歷史的細節(jié)充滿了人性,歷史的細節(jié)充滿了意外;歷史的深處充滿激情,歷史的深處充滿可能。
電影《教授與瘋子》是一部講述牛津詞典第一版編寫過程中,主編默里教授和志愿供稿人邁納精神病患者之間的故事。一部電影讓他們從歷史的深處活過來了,我們的命運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結(jié)局,不管被安排了怎樣的遭遇,你總還能做點什么?
默里教授一位語言資深教授,懷揣著激情和夢想承擔了《牛津詞典》的編輯工作,犧牲了家庭,日以繼夜辛勤工作,但卻深陷筆與墨的風雨中,一個 Art 可以困擾團隊很久,始終得不到完美的引用。整個詞典在 A 這里就編輯緩慢,而上面又在施壓,希望推動進度,打開市場。
在這艱難的關(guān)頭,上帝送來了拯救,一位志愿供稿者給他們源源不斷地提供了思路和索引,拯救了詞典編輯工作。然而這個神秘人卻是一個關(guān)押在精神病院的殺人犯,美國人醫(yī)生邁納,他早年在戰(zhàn)爭受過刺激,精神分裂,在一個夜晚錯殺了人,被判終身監(jiān)禁。
片中最精彩的情節(jié)就在于一個精神病患者看似正常實則不正常的展現(xiàn),內(nèi)心痛苦的折磨與精神的恍惚,還原出了一個真實的人性。
命運是如此殘忍和無奈,有時必然要承受不可避免的苦楚。但命運也會給你留下一道光給你帶來意外的安慰,一個真實的病人卻因為機緣巧合可以參與到這場歷史性的工作中,從事《牛津詞典》的編輯工作。我有時在想為什么劇情片最值得回味,或許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細節(jié)、歷史的深處,關(guān)乎人性的共鳴,關(guān)于命運的真實。
“我們其實在退步,語言的發(fā)展比我們的進度快多了。我們這門偉大的語言,已經(jīng)擴展到了世界各地,它磨亮了武器,亮出了刺刀,向我們宣稱它永遠不會被馴服。我們不厭其煩地爭論詞語的范圍語氣和意義,結(jié)果只能讓我們敗倒在它面前。我們現(xiàn)在一敗涂地。”
“一切都由我定義?!?/p>
“像這么多,才能撐起一門語言?!?/p>
“每一個單詞的存在都有其根據(jù),古詞或新詞,過時詞或常用詞,本土詞或外來詞,詞典必須收錄每個單詞。每個單詞的細微區(qū)別,詞源的每次變遷,以及每個英語作家寫過的說明性引用,要么全寫,要么不寫,那意味著要閱讀所有材料,引用跟那個單詞演變歷史相關(guān)的一切表述?!?/p>
“呼吁英國,美國和各殖民地,說英語和讀英語的人們,閱讀書籍,摘取章句,編纂一部配得上英語的新詞典。
我們生活在今天,知道地球的起源,了解人類和動物的由來。我們知道沸水有多熱,一碼有多長。我們的船長知道如何精確地測量緯度和經(jīng)度,但我們卻沒有海圖和指南針指引我們穿過廣闊的語言之?!,F(xiàn)在是時候給予這門偉大的語言應(yīng)有的尊重和敬意了。如同對其他科學標準那樣。將你找到的單詞寄到牛津,讓我們所有人一起加入這場偉大的征程,通過巨大的郵政網(wǎng)絡(luò)連接彼此?!?/p>
“這是漫長的征程,但我們能托起這門語言。你們這些志愿者,就好像梯子上的橫檔,讓我們得以把英語托到天堂的門口?!?/p>
“一個這么有教養(yǎng)的人,怎么會退化成一頭野獸呢?”
“醫(yī)生,我不是因為有勇氣才來的?!?/p>
“醫(yī)生,我會好起來的。...我會好起來的?!?/p>
“每一個我們使用的單詞都因自身的含義而變得美麗?!?/p>
“我累了。我的初衷是想創(chuàng)造出史無前例的作品,梳理詞匯系統(tǒng),讓世人都能理解并使用他們,對此我發(fā)誓不會做出任何讓步。事到如今,此時此刻,我的決心比以往都更加堅定?!?/p>
“讓能幫上忙的人在詞匯的汪洋中廣撒漁網(wǎng)。我愿拋出釣線,為您釣取遍尋不見的相關(guān)引文,只要您一聲召喚。您真摯的朋友,威廉 邁納?!?/p>
“讓我們用筆墨代替本身溝通吧,直到有一天我們有幸相會?!?/p>
“在思考Art這個單詞時,我想到我們這個時代一位偉人說過的話:
一切偉大而美妙的藝術(shù)作品,都源于第一次凝視黑暗,卻沒有縮回黑暗?!?/p>
“我們將驅(qū)散黑暗,直至世間只剩光明?!?/p>
“讓我教您吧,這是自由,梅里特太太。站在書脊上,我能飛出圍墻。乘著文字之翼,我去過天涯海角。我閱讀時,才沒有人追趕我。在閱讀時,我才是那個,追逐的人,追逐上帝的腳步。我懇求您,和我一起追逐吧?!?/p>
“她是誰?”“不能愛的人?!薄霸绞遣荒軔郏绞菒鄣蒙?。”“我的心病入膏肓?!薄案鶕?jù)我對愛的了解,心病往往成為解藥。”
“頭腦,比天空遼闊,因為把它們放在一起,前者能輕松包容后者,還能包容身邊的你。頭腦,上帝同重。如果把他們稱一稱,一磅對一磅。它們?nèi)绻袇^(qū)別,就像音節(jié)不同于聲響?!?/p>
“就讓我這個瘋子活在妄想里吧?!?/p>
“Leave! Leave! Leave! Leave! Leave!”
“這里是牛津,我們不能失敗?!?/p>
“正義的代價會非常高,寬恕很便宜,但不得人心?!?/p>
“我們還可以最后一搏,James,但你最好準備,賭上一切?!?/p>
“幸運的是,那些可惡的家伙,堅信君權(quán)至上,如果他們不遵守那些愚蠢復(fù)雜的規(guī)則,那么他們整個世界都會崩塌。所以我們利用這點來對付他們?!?/p>
“多少新詞取代了舊詞,多少新詞伴著我們想象不到的新事物一起出現(xiàn)。沒有一種語言是一成不變的,James,任何源自生活的語言都會改變。你已經(jīng)賦予了它的心臟,后來者會繼續(xù)這項事業(yè),因為你為他們指明了方向。但是它永遠無法完成?!?/p>
8.3 這部片中能看到《肖申克的救贖》的影子,也有很多經(jīng)典的閃現(xiàn)出現(xiàn)在腦海里。 它像是傳統(tǒng)的傳記片,又沒那么乏悶。史詩般的沉重感吸引著觀眾一頁頁的翻閱下去。像字典的密集,追溯著發(fā)生過的曾經(jīng)。
說實話,故事相當有吸引力,可惜導(dǎo)演的把控棋差一招。 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人物,有些并沒有表現(xiàn)得很出眾,甚至你不會覺得精神病院的醫(yī)生是個壞人。不會覺得牛津大學里的老學究們固步自封又玩弄權(quán)貴有多么可惡。 只記得,默里深邃的眼眸中有悠遠的歸途和無比的堅定。邁納PTSD后內(nèi)心的掙扎矛盾和內(nèi)疚。伊莉莎大女兒的那一巴掌有多疼。 歷史長河中的有些人,或許和結(jié)果無緣,卻用自己的生命給遠方的人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一直很喜歡語言文字或者詞典誕生的故事,特別是這類"編詞典系"和"瘋子天才"的電影沒有抵抗力。更何況是牛津詞典,我最喜歡的英語詞典~ 雖然現(xiàn)在朗文 柯林斯 韋氏什么的很多優(yōu)秀的詞典但是最喜歡最初的牛津最舒服。
語言真的是一個國家地區(qū)的密碼~很神奇,每種語言都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隨著學的語言多了 就越來越有體會。
像熱門短評說的,這類重要事件電影確實意義重大,很多人不感興趣但是拍出來還是很必要。希望大家也可以來影院支持,見證偉大的誕生~ 一段被封禁過的傳奇…
“站在書脊之上,我可以飛躍眼前的圍墻,借文字之翼,我可以抵達世界之巔,這是自由,只有閱讀時的人生后無追兵,閱讀時,是我在追尋上帝的腳步?!蔽以诳措娪皶r也正是這樣的感受?。?!
教授和瘋子兩個人見面對話的單詞我一個也不認識…倆人演技太好了~西恩潘演的著實讓人心疼。整個故事太感動…我真是太容易哭了T﹏T,友情 惺惺相惜 好感人! If love, then love. 監(jiān)護讓人感動,詹姆斯莫里博士的妻子的理解也感動。 100年后真相才被世人得知。
本想寫個短評,越搞越多,我怎么話這么多。
做為詞典從業(yè)者,幾年前我就在關(guān)注這部電影了,每季度給公司新人做new staff orientation時,我都要提《編舟記》和《教授與瘋子》,然后感嘆這電影命運多舛,拍都拍完了各種訴訟糾紛、遲遲不見上映,連原著作者都懷疑自己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這部電影。
還好今年終于面世了。
不過終于看完之后,我非常不想把它和《編舟記》歸為一類,反而覺得它和《天才捕手》更像兄弟篇?!毒幹塾洝肥钦娴脑谥v詞典業(yè)者的工作與生活,lexicographers,而《教授與瘋子》和《天才捕手》一樣,只是以詞典/小說出版業(yè)為背景,講的是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兄弟情whatever情,關(guān)乎傳奇。
我最不滿意的是愛情這一節(jié)。我把原著翻來翻去,有這么兩段交待邁納與梅里特太太的交集(兩人1879年末第一次會面,當時邁納45歲,梅里特太太年紀不明,不過梅里特先生那一年如果沒死應(yīng)該是41歲,暫且認為梅里特太太和梅里特先生年紀相仿)。我很想知道從這兩段文字,電影編劇是如何循章敷衍出這糾結(jié)的情感?不能因為年紀差不多就不能不相愛吧?If love...then what 這樣的橋段和臺詞簡直惡俗。
如果略去所有這些原著中沒有的跌宕(牛津大學出版社在這部一拖幾十年的項目里確實不太高興,然而在這部電影里可悲地成為徹頭徹尾的反派boss)與情感糾纏,依照我同為詞典從業(yè)者的同事的話,這么boring的主題怎么會有票房?其實我們也并不知道,以外行人的興趣而言詞典的話題是不是真的boring,因為我讀原著的時候是真的只對講述詞典編纂的部分充滿興趣……
我猜大家看的版本的字幕是一樣的,糾正一個小小的錯誤:
Romance languages 可不是什么浪漫的語言,指的是印歐語系的羅曼語族,貼一下維基百科:
語系語族語支是語言學研究里的概念,全球幾千種語言被劃分在一百多個語族中,
咱們漢語是歸在漢藏語系,有興趣的不妨查看漢語及方言的系族支分布,或者直觀地看中國的語言地圖分布。
最后我還想提一下另一部詞典相關(guān)的韓國電影《詞典》,這部就連詞典業(yè)、出版業(yè)統(tǒng)統(tǒng)沒關(guān)系了,純粹的抗日愛國劇,二戰(zhàn)日據(jù)時代的一幫有志人士為了留存朝鮮文字偷偷摸摸收集方言要編成詞典,然后死了一大批人,期間還有朝奸出沒。貌似還是依據(jù)真實史實……
《教授與瘋子》觀后感
一、《牛津英語辭典》第一版編纂過程
1.理查德·特倫奇(RichardTrench)與“眾源方式”
1857年,特倫奇提出《新英語詞典》的編纂設(shè)想,在特倫奇的號召下,語言學會正式啟動了“閱讀計劃”,號召義務(wù)讀者通過閱讀已有英文文獻來記錄“非同尋?!钡脑~匯。
到年底時,已有76位志愿者完成了121本著作的閱讀和引語摘錄。
語文學會正式通過了《語文學會對出版〈新英語詞典〉的建議》,將文獻閱讀范圍限定于18、19世紀主要作家以及更早期所有作家的作品。
2.赫爾伯特·柯爾律治(HerbertColeridge)與“眾源方式”
他起草了《編纂語文學會的新英語詞典時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則》
,奠定了大詞典的編纂基礎(chǔ)。
他將“閱讀計劃”中所涉及的書籍分為三部分:
(1)1250年到1526年第一本英譯《新約全書》問世期間出版的書籍;
(2)1526年到1647年彌爾頓去世期間出版的書籍;
(3)1647年到1858年該詞典項目正式啟動之前出版的書籍。
這三個時期在他看來分別代表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早期現(xiàn)代英語(Early Modern English)和現(xiàn)代英語(Modern English)
3. 弗雷德里克·弗尼瓦爾( Frederick Furnivall) 與“眾源方式”
(1)他排除了只重古典作家的偏見,將報刊出版物納入“閱讀計劃”的書目,認為報刊同樣是有價值的語料來源。
(2)于1864 年建立的早期英語文稿學會( Early English Text Society) ,旨在為大詞典提供早
期和中古英語的文獻作品。
4. 詹姆斯·默里( James Murray) 與“眾源方式”
(1)起草了對整個“閱讀計劃”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請求廣大英語使用者為語文學會的新詞典閱讀書籍和選取摘錄的呼吁書》?!逗粲鯐犯缴狭隧毑殚啎康那鍐危y(tǒng)一了選詞標準,規(guī)范了卡片的體例和引證的格式,使得資料收集工作有了質(zhì)的改變。
(2)默里對分編者和次分編者的責任做了明確規(guī)定: 前者主要負責將引文卡按字母順序排列,將同一詞條按不同詞性分類,對引語例證進行初步的語義分類; 由于新的卡片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來,分編分類安排好引文卡片后,次分編負責評估新卡片信息并對原有的安排進行適度調(diào)整。
二、感悟
1. 眾源方式與計算機檢索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總的來說,字典的編纂工作可以分為上層和下層。上層是對于方向的把控,如,那些詞匯能夠被收錄進詞典當中?詞匯來源應(yīng)從哪些著作中尋找?應(yīng)該如何對詞匯進行提取、分類和編纂等等。下層是一些“機械勞動”,憑借全民投入的優(yōu)勢,暴力地進行書籍覆蓋、提取。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也很有可能存在重復(fù)操作的問題,但是只要人基數(shù)夠大,不同水平的人夠多,基本能實現(xiàn)覆蓋,在沒有計算機、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這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2. 眾源方式與百度百科條目編寫有異曲同工之處。
百度詞條等編纂,允許每個人自創(chuàng)詞條,再由工作人員審核,允許每個人進行更新修改,隨著時間的累計與修改人數(shù)的增加,一個龐大的知識庫便建立起來了。
3. 電影情節(jié)中默里與邁納醫(yī)生的呈現(xiàn)與傳統(tǒng)史學研究有相似度。
以中國古代史研究為例,在計算機并未發(fā)達,計量、大數(shù)據(jù)、e考據(jù)方法并未產(chǎn)生的時候,傳統(tǒng)學者通常會進行史書的閱讀,如《資治通鑒》、《新唐書》等等,他們往往憑借超群的記憶力,將書中內(nèi)容牢牢印在腦海里,留待研究時候的提取。
【編字典系】電影又一部,編字典絕不僅僅是編字典…… 除了天才、瘋子,也許甚至還必須得 "上頭有人"。。。人間沒有象牙塔,也不要輕信智人任何華麗虛妄的語言。
這片從對白到腔調(diào)到表演都長在我的點上,從一半開始嗚嗚哭鄰座朋友也不知道我在哭什麼
盛世才會編字典,瘋子才敢編字典。歷史充滿了美麗的偶然。
72/100 擲地有聲的傳記電影,對“政治正確”的正面進攻,除了東木,梅爾吉布森也仍然是一員保守主義大將。
站書脊之上,飛躍眼前圍墻;借文字之翼,抵達世界之巔。隱藏在牛津大辭典編撰背后的友情與畸戀。雖然是雙男主戲,但感覺輕重顛倒了,西恩·潘的故事線明顯有更多發(fā)揮余地。枯坐數(shù)十年、做同一件事的人總能贏得我的尊敬。
故事和表演都頗有質(zhì)感,感情充沛又不至于過分煽情。
看完想買本詞典
把生命盛放在熱愛的事情中,自然會呈現(xiàn)出真實。If Love,then love
詞語的勝利最后依靠明君 那究竟是誰的勝利 / 這是一部可以篩好友的電影
站在書脊之上,我可以飛躍眼前的圍墻,借文字之翼,我可以抵達世界之巔,這是自由,只有閱讀時的人生后無追兵,閱讀時,是我在追尋上帝的腳步。
淚點很私人,而如此私人的淚點被電影的每一分鐘精準打擊后,除再也無法對電影品質(zhì)進行理性判斷,我在放映廳哭得形象也不要了……邁納力求教伊萊娜識字,說出“那是自由!”時,我開始狂哭……對孤僻而笨拙的童年靠閱讀消解、成年后又與文字工作難分難舍的我來說,所有關(guān)于語言文字的作品都打動我。它們無關(guān)謀生、功名,所謂階級越遷,它們就是我的救贖,是我要托舉到天堂入口的。
從《詞典》《編舟記》到這部講述OED的編輯“傳奇”,對這路電影真的很沒抵抗力。在大時代的喧囂紛擾背后,讓負載著國族傳統(tǒng)的詞典不再束之高閣,穿透世代鄉(xiāng)愁、跨越歷史時空,我們是否還會為一紙馨香所感動?當然在熒幕上著力呈現(xiàn)的,是那些被人淡忘甚或無人知曉的參編者,他們的皓首與執(zhí)著,抗爭或沉默,在今天的語境中更像是一曲演繹“舊世界”文明薪盡火傳的抒情挽歌,調(diào)子里始終回旋著那句“It lives on”吧。又不由想到陸老神仙和那本《英漢大詞典》,以及那些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的編詞典的人了。
能把背單詞拍得這么浪漫也是服了,看得我差點把紅寶書翻出來再背一遍……
老人愛看老人老事,真高興又看了一部根據(jù)歷史真人真事拍攝的好電影。《教授與瘋子》講述了一百多年前“牛津英語詞典”編纂過程中的奇人奇事,由兩位六十歲左右的老戲骨梅爾吉布森和西恩潘精彩飾演,即是藝術(shù)的享受,又是知識的擴展。據(jù)說其中瘋子的案件資料英國政府封存了百年才解密;1998年被寫成小說出版,風靡全球;去年拍成電影,導(dǎo)演是一位伊朗出生的新秀。
靈魂與靈魂的交相輝映從陰間照出了救贖之路。AA叔和狐貍當了反派,Ioan貼了胡子當助手,Dillane叔的精神病院院長怎么回事,前面不是明明挺助攻的分明是個友軍嗎,后面晚節(jié)不?!鞫髋说尼t(yī)生真實虐哭了我
3.5 源于真實的故事本身當然很感人的,但是電影如能拍得更精致更大氣一點就好了,畢竟這是一項宏偉的、跨世紀的、甚至是有生命的、長期的大工程;對于醫(yī)生的描繪,電影也顯得有些過于同情、過于正面了,畢竟對于牛津字典的重要詞條編纂者的真相,英國人封存檔案多年,這種矛盾兩難情緒,正可以體現(xiàn)痛苦掙扎背后的悲劇力量;喜歡那些關(guān)于文字關(guān)于閱讀的描述“記錄每個字的生命,我們從字的起源開始,第一次是什么時候使用,從那時起,文字在我們之間代代相傳,它們的含義會有自己的流變,編織著自己的路,留下它們的軌跡”,“閱讀是自由,我可以乘著書飛離這個地方,文字的翅膀帶我到世界盡頭”
很佩服國外這種紀念典型事件的電影,這種電影有種很重要的意義對于一個國家,它可以宣揚出很多值得留念的精神,這部電影做到了我覺得,相信中國應(yīng)該也有許多類似的事件但此類電影卻很少,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可能觀眾會不買賬,但它留下的意義卻是一個國家的財富。
邪惡的牛津,狗血的感情……就沒有人有膽量拍一部乏味的偉大電影,沒有惡人,沒有花邊,只有一個人面對無限的孤獨
兩個世紀前的人性和文明之光已經(jīng)如此耀眼。sean penn 演技燃爆。
if love then love,看哭了,當年沒看到現(xiàn)在電影院看也是極好的,有空補起原著。以及覺得還可以拍成電視劇更好,那些關(guān)于語言詞匯和書的故事太有趣迷人了從A到Z太多可寫了,每個主要人物的情感變化,醫(yī)生閃回記憶里的前世今生,教授和醫(yī)生兩邊生活的故事線,兩者交匯后的一切,相信小說里的描寫厚實得多,他們真實的人生也不短雖然最后都不幸病逝了,教授一生只編到T,在那個時代做了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情……電影兩小時體量太小了,當今還是電視劇才是王道啊~my heart is so s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