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滾吧青春
很多人臭批這部電影,說劇情不對。
阿信的朋友面筋死的太dramatic,而之后的黑老大又仁慈的太容易。
要我說,這些評論者的淺意識是受不了男主覺,
太過英??!腹肌太過囂張。
哈哈,開玩笑,但是我看很多影評感覺醋意十足
我是外行,點評全憑直覺。
這部電影,成功的文藝了一點,又商業(yè)了一點。
文藝在許多鏡頭仿佛是日本電影,各種清新小畫面。
商業(yè)在,里面囊括勵志,黑幫,愛情等諸多元素。殘酷而不太沉重。
還很有教育意義,電影阿信和,面筋同為青年,
一個因為有夢,終于出淤泥而不染。
一個沾染毒品,回頭已經(jīng)沒路。
潛臺詞,看你還敢吸毒不?。?br>
劇情合不合理,拍攝有無硬傷,在觀看的一瞬間,意義不大。
只要觀眾看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反正看到了,那就是青春!
和青春漸行漸遠的我通過這部電影,某一刻似乎又感覺到了年輕時代,
青春就是跑一跑就強壯了,跳一跳就長高了,
青春是流汗,充滿體能,卻無處釋放的苦惱。所以整天在家坐不住。
青春就是,又美,又英俊,什么破衣爛衫,滿臉都是泥也遮掩不住的光彩。
讓每個曾有過青春的大人,看見你都喜歡,都渴望培育你,成全你。
青春發(fā)生最美好的事,就是有了一個自己的目標,年輕人獨有的目標,第一次自己努力,不靠爸媽,自己經(jīng)歷漫長的,平凡的,痛苦的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最完美的是,成功時,所有人都在為你歡呼,你的朋友,你的敵人,你的父母,你的老師,曾經(jīng)看輕你的人,覺得你不行的人,都在為你鼓掌。
這就是完美的青春故事。
2 ) 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
對于運動勵志題材的電影我還是很有興趣的,不過看了這部片,混雜了童年立志青春期叛逆懵懂愛情和江湖義氣的故事卻并不給人太深刻的印象——哪個段落都不深刻——更別說震撼了。
劇情類片子,有劇,就老老實實完整地講一個故事;有情,愛情友情親情,可以全有最好著意刻畫其中一項;這兩件事做明白了,片子基本不會太脫軌。
阿信的故事里,小時候喜歡練體操但被母親阻止,因為先天小兒麻痹造成長短腿是一個原因,家庭狀況欠佳父親早逝母親獨立撫養(yǎng)兩個兒子的生活壓力也是一個原因。阿信有個乖巧可愛且對他崇拜的弟弟,弟兄倆和母親一同依賴一爿水果店過活。親情這邊已經(jīng)足夠縱深展開著力刻畫了,無論是父親早逝的遺憾,母親隱忍堅強的個性,懂事的弟弟,還是表面大喇喇其實對他們無比深愛的母親,都能創(chuàng)作幾個溫馨感人的故事成就一個小男孩先苦后甜的體操夢想。但是,導演沒有這樣做。
友情呢?有從小一起玩兒大的兄弟,有待他又嚴格又寬愛的教練,街頭打架的小混混雖然手毒但并不心狠,更何況小混混的父親年輕時也是個體操運動員,天啊,這條線根本就可以上演一出黑白共榮惺惺相惜的戲碼啊。跟童年好兄弟死撐到底,跟街頭混混先打后好,讓兇狠的黑幫老大也露出溫柔勵志的情緒,多好的梗啊。但是,導演沒有這樣做。
那就說愛情吧。人生低潮期偶然結(jié)識了傳呼臺的妹妹,幾輪電話過后二人互生情愫。妹妹曾經(jīng)是游泳健將,但卻意外失去雙腿再也不能游泳了。他們對夢想的堅持對勝利的渴望,于是妹妹鼓勵他,讓他擺脫陰影再次走上運動場。愛情也是不錯的線索呀。但是,導演也沒有這樣做。
導演把每種感情都扯了個頭,露了下臉,之后就半生不熟地一鍋燴了。
于是我們看到,前段童年故事里,兩個萌萌的少年和能干的母親只是吃了個晚飯。到了中斷——耗時最長的一段,兄弟情誼變成一次次街頭打架斗毆,以為自己錯手殺人然后集體逃亡,結(jié)果還偏偏弄錯了。沒殺人,倒送了自己的命。可是,勵志了嗎?我沒太看出來。對小混混及其黑幫頭目的父親的刻畫也很敷衍,他們化敵為友,操場跑兩圈就實現(xiàn)了?黑幫老大自己年輕時也練體操,然后就突然出現(xiàn)在比賽現(xiàn)場為他加油了?從時間分布來看,導演在這個段落耗費的鏡頭最多,但不得不說,對江湖幫派氣的駕馭,對《艋舺》式兄弟情意的駕馭,導演并不如鈕承澤來得自然到位。片子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說兄弟情誼,但說得并不精彩。至于蜻蜓點水的愛情部分,哎,基本就是個虛幻的加油聲而已,甚至最后阿信落寞地放下電話女孩在比賽現(xiàn)場感動到淚流滿面,導演也沒有給兩人安排一點溫情戲碼。
所以,我真想問問,導演你究竟要干什么嘛。
3 ) 簡單純粹的體育精神《翻滾吧 阿信》
簡單純粹的體育精神《翻滾吧 阿信》
阿信不停重復那些動作,他對著窗口都在想著自己跳馬的動作。
——我想到了我自己的體育生涯。從十歲開始練跑步,400米和800米兩個項目,一直練到二十歲。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繞著操場跑、跑、繼續(xù)跑、每天不停地跑、春夏秋冬不間斷地跑……我不似阿信,我不喜歡我的運動項目,我只是被教練逼著。直到有一天進入了大學,我把釘鞋扔進了垃圾筒。但是十年,800米所帶給人的堅持和忍耐,到達終點必須沖刺的精神,像刀一樣刻進了骨頭里,有時候自己都不曾意識得到。2年前,我跑了第一個10KM,然后半程馬拉松,上個星期跑了上海的全程馬拉松。跑全馬之前沒有好好的訓練,跑到16公里的時候就覺得不行了,我想算了,我就跑個半程算了。但是到了半程和全程的岔路口,沒有一絲的猶豫,我不由自主地邁向了全程的通道,我意識到,堅持完成比賽,這是本能。前半程我跑了2個小時,而后半程我跑了3小時45分鐘,腳底起了四個水泡,可能已經(jīng)被我踩破了,四肢的肌肉已經(jīng)無法支撐這樣的強度了,連意志力都不能控制身體走下去了,但是到了離終點最后的200米,我邁開步伐沖刺,超越了所有人,我對自己喊,加油,左!不知道是哪里來的體力,我意識到,沖過比賽的終點,這是本能。那個時刻,世界沒有其他人,沒有其他事,只有我自己,和終點。所以,我喜歡上跑步,消耗自己的體能和精神,讓一切都坍塌都崩潰,讓靈魂和意識可顯現(xiàn)。有的人說,練體育的人頭腦簡單,是的,因為復雜都已經(jīng)坍塌崩潰了。
阿信離開體操隊,開始混社會,他很能打,惹了很多事,最好的朋友菜脯落得被人打死的下場,他開始悔悟。他對流氓老大黑松說,我想翻身,我想練體操。
——人生很長也很短,容不得犯下幾個錯誤,有的人連犯錯誤的機會都沒有,一步走錯,一生就可能就步步都錯了。我們總是鼓勵別人說,沒關系,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但是未必。就像阿信他不停地給599的拷機電臺女孩子打電話,女孩子告訴他,她以前也是個游泳運動員,她讓阿信加油,因為他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的夢想在奮斗,而是在為很多的夢想在奮斗!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才想到,她是不是殘疾了,果然。她的桌板上掛著她拿著金牌的照片,但是失去雙腿的她已經(jīng)無法再游泳了,但她依然在最后辭去了接線員的工作,她留言給阿信說,她也要為她的夢想去奮斗了。也許我們能犯的最大的錯,就是錯過了我們的人生!如果你還沒有錯過,那就去為你的夢想而奮斗吧!
阿信躺在病床上,鏡頭俯拍著彭于晏臉,他嚎啕大哭,哭得整個臉都變形了。
——我想到生命中某些相似的瞬間,拼命地哭沒有任何顧忌,拼命地哭所有的精神都崩潰……然后,一個新的世界,開始建立。
我想,如果我的眼前有這樣一個人,我不會去安慰他,我會給他留下一個安靜的空間,我會為他高興。所有的新世界都是建立在舊的廢墟之上,新的自我也是如此。
《翻滾吧 阿信》是部好片子,這還與我自己運動員的背景有關,特別有自己的感受。體育的精神,讓人回歸到一種簡單純粹的狀態(tài),就像最后比賽是小樹對阿信說的,要贏別人很簡單,難的是要贏自己,往往太多的時候,我們看不到那個真實的自己了。
4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599
好多男性朋友都曾和我說過,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好幾年以后,見慣了各種中分小煙熏微卷小豹紋高跟鞋,晚上夢到的卻總是在前排搖晃的馬尾辮。
可能,每個人心里都住著搖晃的一個馬尾辮、笑起來牙齒很漂亮的隔壁班男生、總是害羞的599吧。
阿信每次耍帥的翻完后空翻之后總要雙手交叉,一臉壞笑的耍帥,那個笑容,總覺得就是樓上大我一屆愛好街舞的學長,要不然就是班里最后一排的留級生,再不就是隔壁班的體育委員嗎?
一場游戲一場夢,我也曾經(jīng)坐在機車男后面,頭發(fā)在空中飄舞,在舞池里放肆接吻,在人群中黯然落淚。
沉寂很久的大學群,今天忽然有人說要聚會,結(jié)果我和平常班里最不屑于參加各種班級活動的男孩子最積極,大家都說,時光改變的太多了。上學的時候只顧各自,在外面混了幾年后才知道同學情誼有多珍貴。
主題不夠真摯不要緊,我們都要懷著一顆真摯的心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2011已經(jīng)快到末端,最后這句話送給自己。
人生,本來應該就是一個人走,能找到的那個人,也是相互扶持走彼此的路,而不是兩個人走同一條路。
5 ) 穿回你的Androni點上你的萬寶路
不為彭于晏,不為青春勵志片,唯一的理由只因仔。電影真的不出彩,所以只能給這個分。
看到她那一年,她16歲,打著少男系女孩的頭銜出場。那時她是林宛儒,笑起來很害羞的樣子,有細長光潔的小腿,最討厭穿裙子。當吳宗憲問為什么帶胸罩可以用懶懶的聲音無所謂的摔出一句:可是我有奶啊。
再然后她是林仔仔,沒有非死不可的日子有無名。那些文字透露出她的叛逆,那些照片訴說著她的成長。在她戀愛的日子里也同樣上演著我的故事。
漸漸她不再是只屬于網(wǎng)絡的仔,在Mv看到她,在雜志內(nèi)頁看到她,在電視廣告看到她,這一刻她成為林辰唏。
感覺好奇怪,明明是一個如此陌生又遙遠的人,卻感覺是一個認識了好多年的朋友,看著她成長,從一個青澀小女生蛻變成華片一姐。關掉了無名,開始用微薄和非死不可,說話不再是那種懶懶的調(diào)調(diào),也開始穿當年她無比討厭的裙子和高跟鞋。
你好 林辰唏!再見 林宛儒!
五年的時間太漫長,能改變的東西也太多。今天有人問我五年前和今天一樣嗎。80%還是和當初一樣,不愿意改變的人到底是固執(zhí)還是自私。
6 ) 臺灣電影最好的時代
好多東西都是輪回的,我們把時尚的輪回叫做復古,那么電影的輪回就是復興.臺灣電影迎來了復興,48屆金馬獎讓我們看到臺灣電影全盛時期的到來.
臺灣電影經(jīng)歷了漫長曲折的道路,終于再次迎來了曙光.早些年看臺灣訪談節(jié)目采訪臺灣電影人都是個個賣房賣車的堅持拍電影,決心可見一斑.記得有一部豆導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挺真實的反應了臺灣當時電影人的生活.記得以前金馬獎一些臺灣電影人得獎感言總是會提到熱愛電影的人,堅持做電影的人還有有電影夢想的人,當然他們一定也是這么做的,所以用曾志偉的話說臺灣電影可以給港片做榜樣激勵香港電影.
近年無疑是臺灣電影票房和口碑雙贏的時代.從《海角七號》到《艋舺》再到現(xiàn)在的《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臺灣電影在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票房奇跡.
《翻滾吧阿信》有著和所有臺灣電影一樣的特征——本土化.語言,舞廳,服裝都是臺灣人獨有的記憶,所以《翻》作為一部勵志電影那份感動應該是給臺灣人的.就好比臺灣人讀不懂崔健,跳霹靂舞,?;晟?,回力鞋給我們帶來的感動是一樣的.所以當《翻》在臺灣獲得好評的時候,內(nèi)地觀眾可能體會不到那份執(zhí)著.臺灣電影很強的地域性可能會限制我們?nèi)ダ斫怆娪爸械臒嵫序v.我們也知道倒立不讓眼淚流下來聽上去是多么的堅強,為朋友挺身而出是多么仗義,堅持夢想是多么的不易和偉大.但是我必須要說2個小時對這部電影來說似乎有些長了,我沒能看到想象中的熱血沸騰更多的是溜走在社會整天打架的混混,也找不到勵志的激情,那么簡單點一句我想練體操太難當做一個鼓舞人心的轉(zhuǎn)折點了,至少前面的鋪陳不夠好.個人認為阿信具備一部勵志電影的所有內(nèi)容,親情,友情,師生情,曖昧之情,但是沒能很好的掌控時間的分配,當然我把這一切都歸結(jié)為地域文化的差異,因為我看到了臺灣電影帶給我們的更多是驚喜,這些驚喜多過香港電影和內(nèi)地大片.
這樣的體育題材的勵志臺灣之前還有一部《聽說》,但是主線是愛情所以我們很容易體會到,因為愛情這個東西是不存在地域性的.所以《聽說》更像一部愛情片.還有一部更像是紀錄片的《態(tài)度》也燃燒了我很久的熱情,因為籃球也是沒有地域性的.《翻》在愛情和勵志方面下的功夫不夠深刻,僅憑借真人真事的原材料是不足以感動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大陸孩子的.當然內(nèi)地電影中《老男孩》也是難得一見屬于那一代人的勵志電影.其實對于勵志電影的詮釋是最好的應該是美國人,在這個崇尚個人主義,相信奇跡發(fā)生,堅信絕地反擊的國家,勵志是他們的強心劑.《阿甘正傳》《奔騰年代》《卡特教練》《弱點》《叫我第一名》等等一系列的勵志電影,可能不算各個精品但都拍出了那份我們要的熱血沸騰和鼓舞人心.
金馬獎之后看到第一部臺灣電影就是《翻》,借它說說對臺灣電影的小感慨.香港電影和內(nèi)地電影沒有懸疑的在走下坡路,當然香港和內(nèi)地有優(yōu)秀的導演,演員和投資環(huán)境,所以走出低谷是早晚的事.我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內(nèi)地觀眾紛紛涌入電影院看電影了 ,都變的懂電影了.當然這是好事,但是對電影人來說可能太突然了,所以內(nèi)地電影市場看似形式一片大好的背后我們的電影變的太缺乏誠意了.為什么每年那么多部電影卻沒能讓大家記住幾個.也許我們更需要一部像《翻滾吧阿信》這樣的臺灣電影來激勵一下,不光激勵我們還有我們的電影.
PS:《翻》原聲音樂《完美落地》很好聽.
又一套蠢片,發(fā)霉過期的劣質(zhì)三明治。老掉牙的勵志故事,中間突然轉(zhuǎn)為艋舺體電影,又突然掉入惡俗的煽情勵志,SB,真人改編也沒用……可惜了一場《戀戀風塵》!
竹聯(lián)信哥少年基斗翻滾篇 ~
真正有影!
彭于晏?。?!啊~~~~~~~愛你~~~
太墨跡,片長都趕上指環(huán)王了。
機車上的追夢人,舞池中的杜德偉,電信樓下的一場游戲一場夢,都是加分的點,我相信導演是有舊時代情懷的,這部比當年的艋舺不知道好看多少
這是一部讓我勵志到、被震撼到、被感動到的電影。彭于晏是位敬業(yè)的好演員,運動員刻苦,努力,有夢想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的很到位。我支持這部電影。
混社會那段不錯 可惜大陸版有刪節(jié)。熱血不足,節(jié)奏緩慢。真人改編電影的不足是,放不開手腳,很多時候抒情過度。如果剪成90分鐘,應該是個好片子。
一場澡堂戲,陳漢典立即變?yōu)楹门栌?,地下有知柯宇綸情何以堪?
彭于晏,彭于晏~
這部電影講的是:小帥哥小帥哥小帥哥?。。。。÷都∪饴都∪饴都∪饴都∪饴都∪猓。。。?!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大帥哥大帥哥大帥哥大帥哥大帥哥大帥哥大帥哥?。。。?!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p>
漢典演的很好~但是會不會轉(zhuǎn)折的太快了?????
就像三井壽誤入黑道然后改邪歸正哭著回教練身邊說:“教練,我要練籃球”的體操版吧。電影雖然由真實事件改編,但是幾個段落落差太大,中間又沒有很好過渡。故事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弱了點。順便一提,彭于晏是三井的話,陳漢典就是崛田德男,正好絕配。
是一種不一樣的回憶 尼瑪臺北的影院安靜的一逼啊
為彭于晏的敬業(yè)點贊,非專業(yè)體操人士能拍成這樣真是非常不容易,劇情有簡陋之處也可以一筆帶過了
日,本以為是個勵志片,誰知道竟然是江湖片??!導演,有點體育精神好不好!
我好像喜歡上彭于晏了
不錯的電影,對彭于晏刮目相看,那小身材···
看看身材~
故事很好!演員也很好!就是,導演和編劇把細節(jié)再完善一下就完美了!有些地方說不過去啊,黑老大兒子怎么突然就和阿信交朋友了,就算他爹是練體操的也不能馬虎一下就說過去了啊, 599的聲音難道阿信沒聽出來么?他好朋友是怎么戒毒的?開頭也有點馬虎,為什么他就突然那么要去練體操就是因為看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