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偉大的平淡之作。
一定要在七點前。
隊長給老婆留言的時候,從哆哆嗦嗦故作從容到嚎啕大哭,用莊重的敬語說著最后一句【我愛你】后放下手機。如果用你的性命換取陌生人獲救的機會,你愿不愿意?隊長一開始樂呵呵地說【只要不辭職就是好消防隊員】,比起新晉兵他顯得又痞氣又不務正業(yè)。救人時雖然威猛英勇,但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很盡職并無其他。相比海云臺和感冒,我也并沒有覺得摩天樓有任何讓我特別動心的地方,甚至有種【是不是除了大場面大特效劇情卻顯得弱】這種想法。
可實際上我想錯了。與其說我想錯了,不如說是我漏想了薛景求。毫不猶豫地說,我覺得是薛景求獨自一人撐起了整部片子。全片除去隊長最后爆破的劇情,可以說感動我的地方少之又少。許久未見的金相慶帶著他那殺人回憶時同樣的八十年代小生臉,加上首次挑戰(zhàn)災難片的藝珍,說真的我對這二位的確是失望了。
熟悉我的都知道我對藝珍愛得深沉到不行,甚至已經(jīng)不止是癡狂的程度??赡芤彩菒壑盍?,從無防備都市開始就漸漸覺得藝珍戲路過于窄,妖女的角色怎么看怎么不適合。好聽地說是藝珍勇于挑戰(zhàn),誠實點來說則是選錯劇本。我非常希望藝珍能夠成為夠格的萬能演員,所以就算在看過了都市極度失望后也仍舊選擇了摩天樓,但還是很可惜。并不是因為橡皮擦香氣天意白夜行的女神形象太過深入人心,而是除了這些設定,藝珍真的不會把握。這次的角色雖然也是干干凈凈的職業(yè)女性,干練帶著調皮對于藝珍而言應該很容易,可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就是逼不出正確的感覺。發(fā)生火災后通片的眼神除了恐懼便無他,慌慌張張地甚至有些膚淺,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氣質類演員吧。全片藝珍最得我心的地方就是困在地下抬頭往上望的時候,那是唯一一個讓我感到入戲的瞬間。
而金相慶比起藝珍而言要好一些,作為男主角至少還是有男主角的樣子在??墒窃谘扒蟮墓猸h(huán)下再怎樣的演技可能也會暗淡,就像在隊長邊上的物業(yè)總指揮顯得有些浮躁。雖說如此,金相慶還算是平均水平的演員,摩天樓里貼心勇敢的形象還是很得人心。薛景求就不得不夸了,前段演技雖說不差但也不至于突出到可圈可點,可是給老婆電話留言那里我真是服氣。糾結又決絕,痛苦又解脫,甚至都能演出摁下按鈕時候的決心,太對得起老戲骨這個稱呼了。就像我問的,如果用你的性命換取陌生人的獲救機會,你愿不愿意?太多人包括我肯定都不愿意,但在片子里消防隊長卻肯定是愿意的回答。所以說薛景求這個角色實際上是非常假大空而且瑪麗蘇的,但他卻能演得如此內心如此動人,我刮目相看。要是沒有薛景求和特效,這片子也就是剛及格都不一定。特效多少能加點分數(shù),可薛景求才是最讓人夸贊的部分。
非常傳統(tǒng)的災難片人物和故事,特別是老套的經(jīng)歷生死在一起的情侶們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劇情漏洞也不是沒有,可是都馬馬虎虎地算是能掩蓋過去。雖說特效達到了讓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的程度,但可惜要是劇情能夠再深刻點就能夠名垂千古了。配角們演技都很平均,小姑娘明確地掌握了童星們的精髓,會哭。配角里面最喜歡那位清潔工阿姨,不僅完美傳遞了母親的情感,還捎帶著展示了災難演技。
車仁表太炮灰不做評論。
片子本身還是有些想要用心講卻沒能講好的橋段,比如說一直祈禱上天的中彩票大叔和拿狗當兒子的貴婦。我能感受到導演和編劇試圖告訴些什么道理,可最終還是差一步。不過總的而言也算是災難片的小里程碑了,火包電梯融化了膠鞋這樣的場景也算是記住了,還是成功的,和基本相隔一年上映的感冒水準相差不大。
不過圣誕節(jié)上映...唉...也算是個獨特的營銷。
最后幾句話再嘮叨嘮叨藝珍吧。我放不下我喜歡藝珍的心,也在慢慢了解藝珍實際并不算強的實力后依舊期待著新作。最近的海賊上映后一定會第一時間觀看并評論,哪怕我知道那樣的角色可能還是會讓我失望。這就是愛啊。
2 ) 評價摩天樓
南朝鮮的娛樂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發(fā)達到一定程度,不遜于好萊塢,才能拍出這種制作精良的商業(yè)片。而我朝的娛樂圈似乎還停留在推幾個鮮肉騙騙粉絲錢的階段。你可以堆特效但特效只是手段,而劇本和導演才是靈魂。韓國導演都是憤青,仇富仇官黑政府已經(jīng)成為韓國電影的名片??赡芤彩且驗檫@種寬松的氛圍,人家才能拍出優(yōu)秀的電影。孫藝珍很美,不多說了。。。
3 ) 工藝學生的蜜汁作業(yè)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韓國電影《摩天樓》,這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電影,但是特效技術現(xiàn)在看還是覺得很棒。整部電影通過講述一座摩天大樓發(fā)生致命火災體現(xiàn)出當代社會的人情冷暖。
不得不承認,韓國電影一直走在亞洲電影的前端,他們的劇情很注重真實性。從素媛到熔爐再到辯護人,再到現(xiàn)在的釜山行。我們都能看到韓國電影的靈魂——人性光輝和脈脈溫情。韓國的電影可以改變韓國政府,而我們的政府可以改變電影。
人性,一直是災難片所要闡述的一個主題,無一例外。而之所以這個備受災難片導演的親睞,是因為它最能暴露人的本質。在災難來臨時,面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危險,人類自己能否犧牲自己而拯救他人,或者為了自己不惜把別人當做自己求生的墊腳石,是善良或者丑惡,都會暴露無遺。就好像該片里是怎么干的:
官僚不死,有錢人不死,他們的狗都不死;
什么人死?以為躋身上流社會的暴發(fā)戶死,以為是個小官僚的中級管理員死,有兒有女的人死……
但還是會有好人的好報的,就好像身懷六甲還幫助他人的孕婦,努力掙錢供兒子上大學的清潔阿姨,勇敢溫柔的女經(jīng)理......
當然,除了故事性,他們的特效做的很棒。韓國的電影特效技術一直在進步,特效的水平,越來越接近好萊塢制作水準,帶給觀眾震撼的觀影感受。從電梯門由于空氣擠壓而爆炸開始,到烈火噴發(fā),地面龜裂,樓層塌陷……無一不顯示特效的制作高水平。
對于災難電影最重要的一點-----真實感,在本片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對于災難片來說,真實感猶如靈魂,是得到觀眾身份認同的首要前提。一個缺乏真實感的災難片,即使充滿精彩的特效,新穎的劇情,豪華的演員陣容,也不能稱為佳作。我們全宿舍是大中午一起對著一臺小筆記本看的,但也被電影所帶動,幾個小女生一直在叫。
作為工藝班的學生,除了電影本身的劇情與特效,我也更加注意到電影里的場景裝置藝術。就好像細分很足的中餐廳“秦”,在布置上,燈飾用了中國風的紙燈,餐廳中央有一組兵馬俑馬車,四周也擺滿了兵馬俑,與餐廳名十分之呼應。當然這些工藝品也隨著劇情發(fā)展灰飛煙滅。
這是我對《摩天樓》這部電影的一段小影評,希望大家喜歡。
4 ) 你知道,活著實在比什么都重要
之前在地鐵里見過無數(shù)次本片的預告片,于是整整看了三十幾分鐘就只為等待災難場面的到來——這樣看來,前面的各種溫馨各種和諧就顯得異常驚悚,因為你知道后面會發(fā)生多么恐怖的事情。
再說,本片差不多齊集了韓國TOP10的男女演員做主演,和各種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電影電視劇中的熟面孔做男女配角及雜角,加上韓國的牛逼特效,下此血本效果肯定震撼。
然而結局仍是較好的不傷大雅的的幾乎大團圓,該活下來的都活了,不該活的也活了,不該死的當然也犧牲了——結尾處是生的希望與各種催淚大集合,你知道,活著實在是比什么都重要。
PS,平安夜的音樂有時真的才是最寂寞最悲傷的音樂。
5 ) 一桶摩天爆米花
看完《摩天樓》,見許多影迷抱怨消防細節(jié)漏洞百出。從主創(chuàng)角度來看,此處該不該拍的嚴謹,是個有趣的討論。筆者的意見,首先,追求細節(jié)逼真是個成本和收效折中考慮的議題,考證要花費不說,真實性還會縛住編劇手腳,讓很多刺激創(chuàng)意無從發(fā)揮。想想雷德利大神的《普羅米修斯》花了高價請科學顧問,還是被死忠科幻迷挑出無數(shù)業(yè)余,不過這無傷大雅,因為大部分觀眾看不出?!赌μ鞓恰返挠^眾中通曉消防知識者肯定是極少數(shù),考慮娛樂至上,倒也不必苛責太多,若是片頭加一句本片故事純屬虛構就能少很多罵聲。
再者,影片搭建世界觀時也沒往寫實上靠,一座矗立市中心的高塔,眾星拱月,一覽眾山小,是猶如911前的世貿雙塔、吉隆坡雙子星那樣的著名地標,但用途卻是豪華公寓,十分有超現(xiàn)實感。而故事雖發(fā)生在首爾,卻極少提到具體地名,倒有點像美國漫畫中高譚市、大都會、星城等架空世界,明知是國境內,卻又仿佛封閉獨立,若說那世界有一套獨立的消防規(guī)則,就跟漫畫世界有獨立的善惡觀和物理法則一樣,也說得通,是風格柔化了邏輯硬傷。
影片自然是模仿好萊塢災難類型,《火燒摩天樓》就不多說了,搏斗火舌有幾分《云梯49》的印象,幾段電梯逃生讓人想起《生死時速》和《雷霆殺機》,跳竄掙扎在起降機上隱約是《泰坦尼克號》,不知是否(來得及)有《少年派》的靈感。特效在亞洲首屈一指,數(shù)碼火焰、開裂地板、粉碎的玻璃通道,基本持平制作最精良的美劇。情節(jié)直白,臺詞淺顯,但并非照虎畫貓,你若習慣了好萊塢的套路,自認為能猜到每個角色的結局,甚至想排一排死亡順序,多半會碰一鼻子灰。處處惹人反感的權貴階層逃出生天,提倡“讓領導先走”的官僚也沒被革職,影片不動聲色的蘊含了一縷現(xiàn)實主義批判,全不是劫后余生的大團圓。
《摩天樓》的三幕結構很清晰,鋪墊長達半小時,但并不催眠,倒有點《真愛至上》多人物互相牽連兜兜轉轉的趣味,加上背景是圣誕佳節(jié),平添一份節(jié)日氣氛,筆者看時,真有幾分期望災難不要降臨,以眾人各自找到真情歸宿、惡婦小遭懲罰作結,也不失一部浪漫佳作。第二幕由多個逃生序列組成,雖然原創(chuàng)性不足,但張弛有度,用動作片的手法演繹災難,不時叫人手心捏汗,還有韓式幽默冒頭。角色大多比較扁平,連幾位主角的身份性格也可以用幾個短語概括,都是粗線條,因此沒能進入一流災難片“與災斗,更與人斗與己斗”的升華,只是串聯(lián)驚險場面,跟《海神號》等類似。不過比起《海神號》一竿子捅到底,本片眾生相足夠多姿多彩,多線遞進也在很大程度催生了張力,娛樂效果挺棒。第三幕的最終營救有些不盡人意,此時被困者的命運已成定局,少了心理波折,又有些過火的英雄主義,遙控器掉的太早,泄掉了最后一絲懸念。但最后弄塌大樓的魄力仍令人側目,911猶在眼前,我們會有很久無法從好萊塢獲得這種視覺體驗,多虧了韓國電影人。
《摩天樓》無意傳遞什么拷問人性的內涵,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不裝逼,知道觀眾要什么,就盡力呈現(xiàn),力有不逮之處,也不遮掩,對于西方展示普世價值的手法,也不避諱,又能保留韓國特色,沒有像《龍之戰(zhàn)》那樣糟蹋了本國文化,所以讓人很有好感。反觀我們全盤中國特色的“災難大片”《超強臺風》等等,只能哭笑不得了。
文/方聿南
6 ) 過猶不及.....
在電影的工業(yè)基礎上,韓國的確進步很快,而且水平在亞洲估計也算是一流了。
記得看《降魔》的花絮,在3D以及化妝上,都有韓國工作人員參與,哎,我大天朝還自詡泱泱大國,雖然我一直不太喜歡泡菜國,特別是電視劇,要多狗血就有多狗血,不過有的事情不得不服。
電影主要的優(yōu)點都在于技術上,逼真,不山寨。
對于災難片,最重要的就是工業(yè)基礎,模型,美術,CG,等等,只要故事不是太爛就能過關,畢竟觀眾就是想到電影院看奇觀的。
其他部分,特別是表演上,不同的演員水準參差不齊,真懷疑是不是電視劇演多了,表情夸張的都像早期的瓊瑤劇,馬景濤都要退避三舍。
電影討厭的部分,就在于電影犯了泡菜劇的錯誤,瞎煽情,音樂,表演,鏡頭都向著這個路數(shù)走,結果煽情煽過了,一點都不難受,就覺得惡心。
我就不明白為什么隊長一定要自我犧牲,當時引爆器掉的時候,就可以同期召喚同事再送個來,而且那么大的決定,怎么沒有備用方案,也可以遙感引爆啊,我覺得人命比所謂的物質財產(chǎn)更重要,那段時間完全可以疏散附近的所有居民,消防員的命不是命啊,什么WTF東西。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犧牲而犧牲,這不是烈士,這是傻逼。
過猶不及,深深的泡菜味撲面而來。
災難電影的偉大就在于他讓人們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讓災難里的人性光輝熠熠發(fā)光。韓國人拍了美國人的雙子塔倒塌瞬間的場面,場面和情節(jié)刻畫都很不錯,而且現(xiàn)場真實感十分強烈,吸引觀眾入戲。
1、《火燒摩天大樓》翻拍+911意象;2、狗血、雞賊和BUG不論,韓國電影人在類型片道路上比我們走地扎實、堅決、坦然;3、孫藝珍,真甜。
某些片段比不個人英雄主義會死啊,火災現(xiàn)場,裝備說脫就脫,誤導群眾啊。最惡心的是,Boss私下搞小動作,還真的讓“領導先走”,不是讓人吐槽的么。老老實實拍一部災難片不行么。
韓國人真兇殘啊,這里死人的類型都多少種了。雖然套路,但也算各方面都照顧到了,韓國的商業(yè)電影真是越來越成熟了。玩災難的同時還不忘罵罵政客
薛景求把消防員的使命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部電影也堪稱為經(jīng)典。
特效真心不錯,難怪我國的商業(yè)大制作都會請韓國影人參與,確實有兩下子!一比較就感覺咱們的(逃出升天)有差距了!
還是日常黑政府+不死小女孩+逆行英雄的基本盤,但模式裝得不成熟。人物出場拖沓,喜劇元素穿插不恰當,男女主角面目模糊。沒有設置一個長線的杠桿,令得營救過程偏雜亂,節(jié)奏帶不起來。最后的犧牲毫無必要,為了煽情而煽情。
這才叫大片!每一幀都完美復制好萊塢模式很勵志好嗎!雖然此類型片已經(jīng)看得要吐了,但同樣是黃種人,人家拍得出我們拍不出,沖這點也要給高分。前戲鋪墊到位,多線交叉流暢,新手交作業(yè)可以學學,雖然全程好萊塢感,但死法及特寫融入了韓國式CULT,結束也定格在悲情一瞬這點很好。隊長演技贊。
如果文藝片代表一個國家電影藝術的水準,那么災難片就代表一個國家電影工業(yè)的水準,絕對的硬指標,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在這個水準上,韓國電影領先亞洲。另外孫藝珍的笑容真是無與倫比啊。。。
災難版《真愛至上》,工業(yè)水準非常成熟。大難臨頭,方知真情可貴。無私謙讓不一定活到最后,但搶先逃命一定死得最早。
我在忠武路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電影特效手里面。特效拿著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山寨,再見。
要員平民信徒各個階級,孕婦老人小孩各類層次,父女母子夫妻戀人同事兄弟各種感情,勇敢堅強成長信念自私犧牲各樣人性,幾乎所有災難元素的大亂燉,還有一只狗。但,火災好像不應該這樣救啊。
經(jīng)歷死 才知生可貴。
不為別的,就為了人家韓國把這么大個災難片自己完成了。特效不輸好萊塢
看了幾部韓國的災難片,只有一個感覺:不經(jīng)意的一個小細節(jié)沒有及時完善,都可能會引起一場大災難,如果一開始解決了水管無水的問題,后面一系列情況都能得到緩解。火勢也不會蔓延這么快!
1.即便存在諸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因素,但在如此精湛的場面中,主觀視為不合理中的合理;2.親情、愛情,人性、宗教,權勢、責任,無一不面面俱到,實在過癮;3.劇情難免反反復復,不過緊張依舊,韓國大片的崛起。
#影評#俗套也好,亂煽也罷,甚至我一個曾是消防戰(zhàn)士的朋友指出一堆常識錯誤,結尾該死的沒死,不該死的死了。但場面一級棒,韓國電影現(xiàn)在越來越厲害了,單是技術角度就沒得說,三顆星全給特效,順便羞臊一下草泥馬的超強臺風
建筑學必看~垂直城市策略無疑為解決城市土地緊張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應對機制,但是如何防災,以及在災害發(fā)生后如何應對始終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影片虛構了一座容納1700戶居民的雙塔巨構建筑——Sky Tower。特效相當牛逼,直追好萊塢,劇情雖然商業(yè)主流,但不失為一部好片,5星推薦。
絕對合格的商業(yè)電影,大可不必在某些細節(jié)問題上太過苛刻。國內的類型片若是都能達到這個標準,廣大影迷就可以燒高香了。PS:孫藝珍依然美得如同幻象,那笑容足以令萬年冰川為之融化。
金三胖手中的蝴蝶微微一顫,你們就自己搞塌了一幢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