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武術界名人黃麒英自兒子黃飛鴻小時候起就嚴格訓練其習武,可惜黃飛鴻少年時代年輕氣盛,經(jīng)常用三腳貓功夫在外惹事生非,武學上一直無大的長進。直到某次較量中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且受到侮辱,黃飛鴻才發(fā)誓要拜蘇乞兒為師好好習武。由于蘇乞兒懶于收徒,加上對黃飛鴻的人品很不信任,他開出了種種苛刻條件。為表決心,黃飛鴻一一應允并努力將它們?nèi)紝崿F(xiàn),終以真心將蘇乞兒打動,令其將醉拳傳授給了他,黃飛鴻漸從一名莽撞的少年成長為一個見義勇為的年輕人。
在成龍壯觀浩繁的電影作品中,《醉拳》和《醉拳2》兩部影片無疑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78年,《醉拳》和《蛇形刁手》這兩部同由袁和平導演、成龍主演的電影作為香港功夫喜劇片的經(jīng)典之作,不但確立了這一電影類型的基本模式,而且也奠定了成龍在香港影壇作為武打喜劇明星的地位。從《醉拳》開始,成龍在銀幕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象,并由此正式走上他的成功之路。此后的成龍,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兼任導演、編劇,都獲得了對影片的署名權 ―― “成龍作品”。1994年出品的《醉拳2》,不但上映時好評如潮,而且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年世界十大佳片之一,加上隨后上映的《紅番區(qū)》也在美國創(chuàng)下不俗的票房成績,標志著“成龍電影”開始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時,《醉拳2》和《紅番區(qū)》作為第一批在中國大陸獲準以膠片形式上映的“成龍電影”,也標志著其對內(nèi)地市場的成功開拓。
雖然兩部《醉拳》拍攝的時間相隔久遠,但在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上卻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和連續(xù)性,相比之下,前一部注重表現(xiàn)黃飛鴻學習功夫和本領時的進步,比較外在;而后一部則更重視表現(xiàn)黃飛鴻人物內(nèi)在思想的成熟。在《醉拳》里,成龍扮演的黃飛鴻頑皮好動,不愿意認真練功,卻喜歡打架冒險,富于正義感但是缺乏對自我的道德約束。這樣一個“功夫小子”的形象,在今天看來并不能讓人完全接受,但卻與當時功夫片的整體風格相關,因此,可以說,《醉拳》與當時其它的功夫片相比,既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但仍帶有一定的世俗功利和享樂主義的傾向。而《醉拳2》則堅持80年代以來“成龍電影”逐漸形成的導人向善、弘揚正義的母題,和《醉拳》相比,對人物做了很大修正。成龍扮演的黃飛鴻盡管保留了一些少年天性和無傷大雅的缺點,但對自我的道德約束則明顯大大地增強了。影片還有意加強了父親黃麒英的形象,增加了滿洲武舉人福民祺這一人物,作為黃飛鴻的精神引導者,他除了向黃飛鴻講忍讓、講寬恕、講正直這些個人行為準則外,還要黃飛鴻深明國家和民族之大義。因此,和《醉拳》相比,《醉拳2》里明顯增加了更多積極的因素和成分。
這兩部影片和成龍的其它作品一樣,都沒有涉及男女感情問題,“成龍電影”里的主人公始終是單獨一人,沒有確定的女朋友,即使有女友,兩個人對手戲的設置也基本上無關乎情感的交流與劇情的發(fā)展,所以在“成龍電影”中基本上沒有很煽情的感情戲和親熱戲,避免表現(xiàn)細膩的男女感情已成為“成龍電影”很明顯的特征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成龍所扮演的角色已經(jīng)在觀眾心目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他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一些社會下層的小人物,像是鄰家大哥,親切和善,永遠有未泯的童心和消耗不完的體力,身手敏捷而充滿喜劇色彩,秉持樸素善良的道德觀和社會價值觀,但沒有,也不懂得微妙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無法處理需要較高思辨能力的復雜問題。但也可能正因為如此,觀眾對成龍的崇拜和喜愛也是很獨特的,在觀看“成龍電影”時,我們除了可以通過主人公去宣泄心中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之外,還能感到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并隱隱地帶有一種心理優(yōu)越感。
從《醉拳》到《醉拳2》乃至更為晚近的作品,“成龍電影”作為功夫喜劇的內(nèi)核是一以貫之的,但在內(nèi)涵和形態(tài)上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醉拳》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確顯得有點兒簡單粗糙,在一定程度上有拼湊和粗制濫造之嫌,其中的打斗場面和后來的影片相比也缺乏趣味和新意,節(jié)奏也相對較慢。但到了《醉拳2》,“成龍電影”已經(jīng)歷了一個逐步走向現(xiàn)代化、都市化和國際化的過程,因此,《醉拳2》的故事背景和《醉拳》相比就顯得更接近于現(xiàn)實生活和都市生活,劇中人物也開始具有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在影片的節(jié)奏、風格和鏡頭語言上也更具有現(xiàn)代電影的特征。同時,影片的內(nèi)容也能夠超越華語圈而被更多的不同語境下的觀眾所接受。
1995年,作為和《紅番區(qū)》一起以膠片形式在中國大陸上映的第一批“成龍電影”,《醉拳2》有意加強表現(xiàn)對香港民族身份的回歸與認同。影片選擇了抵御外侮、維護民族尊嚴的主題,英國人開始在影片中破天荒地成為反面對象,他們盜運中國國寶,尤其是從滿州人手中搶走中國皇帝玉璽的情節(jié),更是含有對香港百年命運的影射,而玉璽最后的失而復得,也象征了對日漸臨近的“九七”香港回歸的致敬,其中既含有面對“九七”巨變,香港人在文化心理上迫切的歸屬感,同時,從市場意義上看,與大陸官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契合使得“成龍電影”成功地開拓了內(nèi)地市場,也使得此后的每一部“成龍電影”都能夠非常順利地在內(nèi)地發(fā)行上映。
與觀看其它的娛樂電影相比,觀眾在觀看“成龍電影”時,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影片的內(nèi)容之中的情況較少,而更多的時候是維持一種“出戲”和“入戲”的微妙平衡之間,也就是說,觀看“成龍電影”和觀看歌舞片的效果極為相似,這不僅是指“成龍電影”本身在武打動作中融入了很多舞蹈的動作和節(jié)奏,比如《醉拳2》最后一場打斗戲里成龍就有很多霹靂舞的動作。而更重要的是,觀眾在觀看編排精巧的打斗場面時,和觀看歌舞一樣,他們是抱著一種純粹欣賞的心理,希望看到的是充滿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動作設計,看到成龍非凡的身體素質(zhì),甚至愿意看成龍富于喜劇色彩的弄巧成拙,而無需像觀看劇情片那樣對影片的主題和內(nèi)涵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片中打斗場面設計的目的也并非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是具有一種獨立觀賞價值的視覺奇觀。正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觀眾是抱著這樣一種超然于電影之外的看客心理,所以大家在觀看“成龍電影”時從整體上說,大腦是輕松的,心情是愉快的。
《醉拳》精彩片段:http://v.yinyuetai.com/video/2892054
《醉拳2》精彩片段:http://v.yinyuetai.com/video/2892324
最近一直在下龍叔的電影,想下了珍藏用,醉拳2是我重新溫習的第一部電影 也是最喜歡的電影,包括那首我癲癲又叨叨好比浪濤。
從孟波認識成龍,就喜歡上了這種電影風格和成龍,之后成龍電影只要內(nèi)地上映都會去影院支持,看著他老,伴著自己長大。
重看電影,除去搞笑外看懂了以前沒看懂的民族大義,而且更感嘆往后真的不會再有這類武打片了,沒有演員,沒有武指也不會有會拍的導演。
時代遠去,英雄老了,他是最棒的。
與醉拳第一集相比,醉拳2的劣勢有:
1、主角成長不明顯?!蹲砣分鹘菑耐媸啦还У饺諠u成熟穩(wěn)重,是經(jīng)過一次次不同類型的闖禍后,吸取教訓成長的,而《醉拳2》則不斷從主角父親或后母嘴中強調(diào)不要闖禍凸顯主角的頑劣,但問題主角一開始抱打不平,有民族情結,對其他武師的挑釁用體面的辦法解決,均比1的小男孩起點高出不少,屬于強行提升。
2、幫助主角成長的角色沒有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1里面主角的成長都有傷害幫助他的配角,但2的劉家良單純被奸人害死,主角老爸是出手太重激起主角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本能反抗反應,沒有1那種層層推進的感覺。
3、工具人太多。出場角色例如劉德華、劉家良,其實刪除也可以把故事圓上,跟上面第二點提到的缺點類似,雖然劉德華的角色在醉拳3是主角,但后續(xù)鋪墊沒有交帶,劉家良的背景也是一句說話帶過,雖然都是為主角成長服務,但相比1對配角的刻畫,也是遜色不少,雖然1除袁小田的刻畫外也好不了多了。
4、打斗功夫吃老本。醉拳1的功夫為袁和平精心設計,其中最精彩、最吸引、最有創(chuàng)意的屬因主角沒學成醉八仙而自創(chuàng)的何仙姑拳,到了醉拳2,亮點以及逆境逆轉的關鍵依然放在何仙姑拳,最后取勝居然是單純的酒精對主角的痛感麻醉后的蠻干,唯一比1出色就是成龍已經(jīng)成熟的雜耍式動作還有搏命的特技演出。
其實和警察故事系列一樣,我從小都是先接觸第二部,印象也十分好,但現(xiàn)在了解越來越多電影背后的事以及重溫第一部后,發(fā)現(xiàn)續(xù)集通常難以超越第一集這句話真不假,因為有巨大成功的第一集,必然開創(chuàng)很多經(jīng)典點子,續(xù)集照搬來對一路過來的觀眾來說缺乏新鮮感,但對新時代初接觸的人卻是在前面基礎上修補加強,觀感更好,可以醉拳2在某些方面做得還沒有第一部好,也是遺憾。
最后十多分鐘的高潮戲可列入影史動作藝術的巔峰了,雜耍、節(jié)奏、空間、道具、蒙太奇,每一個點都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些年的東南亞動作片只是在某個點上突出,整體還是薄弱,很多時候不過是觀賞身體奇觀。
功夫片巔峰之一
這里面我居然最喜歡梅艷芳的角色,雖是后媽,卻疼黃飛鴻疼得不行,關鍵這角色還是即笨笨的又可愛的感覺!
終于補上老經(jīng)典,不過對成龍實在不感冒,倒是梅姑亮眼
成龍功夫喜劇的巔峰,梅姑實在是太萌了。
梅艷芳表演得真好
成龍拍過的所有古裝動作片里,這是最好的一部;梅艷芳和狄龍作為配角光芒四射。
最迷人的部分還是民俗的市井人情耍貧嘴,梅艷芳真的好可愛啊
真他娘的好看
終于知道為啥那么多人不待見十二生肖了……基本上跟這部講的是差不多的故事瓦。成龍還老了。而且還沒有梅艷芳那么出彩的角色。
梅艷芳演成龍的媽媽,這個梗我可以笑一年
“他今天搶走你的玉璽,如果你不制止,他們就要拆你的長城,那我們子孫以后想看國寶,恐怕只有到外國才能看到?!苯裉煸倏催@部電影格外感慨,那時候的港人真的有家國情懷。
經(jīng)典之作,那時候的港劇基本上部部經(jīng)典
比成龍大8歲的狄龍演爸,比成龍小9歲的梅艷芳演小媽。成龍和劉家良唯一的一次合作,一個張揚,一個正統(tǒng),武打理念多有碰撞,整體打斗風格和78年的第一部發(fā)生很大變化。片尾成龍vs盧惠光的對決還是很有看頭,醉拳vs無影腳,先招式后氣勢,展現(xiàn)了“形醉意不醉”的醉拳精髓。梅艷芳的角色較出彩,增加了喜劇感。主題曲:世上只有爸爸好
★★★★ 醉拳三部曲數(shù)這部最好
我以為是續(xù)集呢
雖然不喜歡成龍 但是這個片比醉拳三好1倍至少
中國大陸
雖然老派,但是有老派的成熟。梅艷芳的喜劇感真是絕了!狄龍也是戲路極廣,年輕時楚留香,上了歲數(shù)心軟阿伯,看片尾花絮,成龍從梯子上掉下來,狄龍拍他大腿,仍是老派長輩的樣子。劉家良開篇那段打真是精彩,現(xiàn)在找不到這么俠氣的中老年男子了。
與其說這是《醉拳》的續(xù)集,其實它更向徐克的《黃飛鴻》靠攏,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黃飛鴻》的影子,尤其是那仁者的大俠形象以及家仇國恨的劇情,雖然劇情還是同第一部一樣簡單,但它肯定不如前者來得輕快,為了多擠幾位明星,連人物的塑造都很流于表面,醉拳的招式也不及前者豐富,粵語居然還是配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