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本片講述的是美國一所高中女子排球隊在新賽季開始前突然遭遇明星球員離世的意外,失去了主心骨的隊員們意氣消沉斗志渙散,這時外冷內熱的主教練(海倫·亨特 飾)率領大家走出沮喪心情,頑強拼搏贏得州冠軍的感人故事。
首先感謝live like line這篇影評,讓我更清楚了解了故事的全部和這部電影的意義!
這是近期的又一部給5星的電影,事實上我不是到處散星的人,反而經常被人罵差評師甚至更惡毒的信息都收過,但電影,和書,和音樂,和畫,等等藝術作品一樣,它們其實也在盡一切努力去傳達它的精神和展現它的靈魂,so,if we get it,它就值得一個5星的評價
To me,全片的精華不在于各個排球比賽片段,也不在于對Line的思念與回憶,而是那真誠的擁抱,電影開初Line給教練的擁抱,還有后面在進軍決賽路上,所有隊員給教練的擁抱,that's what makes the miracle!
至于電影的細節(jié),演員的演技,留給杠精們吧,不是說不重要,如果所有這些元素都能如此完整完美,這部就不是一部以100分為基準的電影了,must be Oscar!
總之,nice nice!Sweet Caroline~hands~touching hands~reaching out~touching me~touching you!
電影是基于真實故事改編的。這個真實故事,要給5星,是一個從傷痛中振作起來繼續(xù)前進的故事。
電影拍得一般,基本是還原了故事,其它方面都很一般,只能給3星。但是我有感情分可以多給一星,因為學生運動競賽類的電影真的不多,我又比較喜歡,在美國一些機場也常見到高中、大學的女排隊員外出打比賽,因此加1星變4星。所以還是推薦看的。演員表現一般,女主角Kelley演得太用力了一些,而且排球比賽精彩欠奉。如果兩位小主演的排球功底再好一些就好了,或者能夠有更多精彩畫面。演員中還有Helen Hunt,我喜歡她的《Mad About You》。綜合下來,電影給3星,感情分加1星,歷史故事給5星。也就是說,電影我覺得一般,但是故事原型還是很讓人喜歡的。
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2011年,Caroline Found,昵稱 "Line" ,是Iowa州的Iowa市西面的一所公立高中的 Iowa City West High School 的女子排球隊的隊長。上一年剛剛以不敗的戰(zhàn)績奪得州冠軍。Caroline是全州聞名的明星球員,不但球打得好,也廣受愛戴。不幸的是,有一晚,她偷偷騎電動車去醫(yī)院探望因癌癥治療而住院的媽媽,發(fā)生車禍離世。她的悼念會有從整個州來的4000名學生參加,其它學校的打排球和不打排球的同學都來了。
新賽季開始后,少了主將的排球隊士氣低落,第一場比賽就大比分慘敗。球隊教練指定Caroline的好友Kelley承擔起隊長的職責。
Caroline的離去讓所有認識她的人都悲痛不已。大家想來想去,懷念活力十足的她的最好方式,也許是“Live Like Line (像Caroline一樣活著) ” ,像Caronline一樣每天都熱愛生活,每天都積極向上,每天都正能量十足。整個排球隊也希望為Caroline再次嬴得這一年的州冠軍。這個信念支持起整個球隊,重新振作,一起逐漸從痛苦中走出來,慢慢找回了歡笑。接著球隊一鼓作氣,連嬴14場,進軍決賽圈淘汰賽,然后又經過連場苦戰(zhàn)打進了決賽。在決賽中,她們艱苦地擊敗了最強對手,相隔8公里的同個城市的Iowa市高中,從而蟬聯Iowa州的州冠軍。
看到Kelley和隊友們從悲傷和痛苦中振作起來,并一起努力奮進,在球場上,不論順風逆風,都十分頑強,全力以赴,令人感嘆。而場邊的觀眾們都穿上“Live Like Line ” 的T恤,仿佛Caroline仍然在身邊,鼓勵著大家,要用積極快樂的態(tài)度去面對任何困難。
影片本身拍得一般般,而片中最動人的片段,個人認為是片尾出字幕時,真實歷史影像出來的那一段。Caroline和Kelley以及隊友們的生活片段、比賽片段一幕幕地閃過,伴隨著《Sweet Caroline》的歌聲,這時候,真的是一字一句,淚流滿面一起唱的:
Hands, touching hands, reaching out ~~~
Touching me, touching you ~~~
Sweet Caroline ~~ Ba Ba Ba ~~~
Good times never seem so good ~~ So good ! So good ! So good !
在今天,無論是Iowa City West High, 還是Iowa City High, 都已經不是Iowa州高中女排的一線種子隊了,但這個故事依然相當振奮人心積極向上。正如有人所言: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關心,不懼怕袒露內心,那么即使是最傷感的悲劇依然能激勵我們。
首先說說電影。我最喜歡的電影題材就是體育勵志,幾乎看過所有的體育題材的電影。這部“奇跡賽季”從電影技術本身中規(guī)中矩,沒有像“榮譽之路”“卡特教練”那樣制作精良,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一種別的體育電影從沒表達過的東西。那就是熱愛生活、樂觀生活!從死亡、失去摯友,到笑著贏得比賽;教練從害怕社交、從不參加party到在幾千人面前講話、鼓勵人們結識身邊的人;父親制作T恤“像凱若琳一樣生活”,種種這些都很清楚的表達了這部電影導演想表達的東西。如果這種表達能夠有一點點的改變某些自閉的人,那就夠了,那就是一部好電影!我一直都說,只要一部電影里有一部分棒的地方,那他就是一個好電影。比如劇情好、或者景色好、攝影好,或者演技好,甚至一首歌、一個笑料、甚至一句能打動你的臺詞,那他就是一個好電影,你就不虛此行。那些劇情一流、場面一流、又道具精良、演技爆表、價值觀又正的完美電影是少之又少。如果總是拿那些電影來衡量其他電影,那就只能說明你是一個杠精了。
OK,再說說由這部電影引發(fā)的對中國教育和體育的聯想。劇中的運動是排球,在美國每年都有正規(guī)的系列化的學校聯賽。劇中是高中聯賽,各個學校都參加,每個學校一個賽季能打二十多場比賽,然后是州決賽,然后再打全國聯賽。而排球只是極小眾的一個比賽,而美國還有棒足籃冰四大運動呢,每項運動都有完整的校園聯賽體制。而劇中僅僅是高中,還有大學的NCAA,還有中小學的CAAU。這些比賽不是無關痛癢的,而是代表著青年比賽的最高榮譽。每個學校都很重視,都有專項資金籌備校隊參加比賽。因為美國人非常清楚體育對他們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競爭力、意味著進取心、意味著團結、意味著榮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各個學校的體育館設施都非常好,到了比賽日全校甚至全程全城都來為主隊加油。那些大學的橄欖球隊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職業(yè)球隊。每年3月的NCAA比賽,收視率甚至超過了NBA(追夢赤子心里講的很多)。因為大眾覺得大學的球隊更接地氣、更親切、更能代表家長代表自己的小鎮(zhèn)。而這些校隊的球員不是完全脫離了文化課只搞體育,而是真正的學生,既要修學分又要訓練。只不過成績會差一些而已。所以正是在這樣的比賽環(huán)境中,大學源源不斷的向職業(yè)體育輸送著人才。而這些人體育出眾,學歷還一點不低,所以即使他們的職業(yè)生涯結束了,仍然可以有一技之長,可以做其他的工作。因為,他們受過教育!
反觀中國教育體育的現狀,一旦發(fā)現有體育特長,從小就被拉進了體校、體工大隊、各種青年隊。好像除了認字和算數之外就沒再學過別的東西。所以就造成了學校里上學的都是體育不好的,體育好的由于過早被選了出去所以幾乎沒怎么上過學。學校聯賽?呵呵。從2002年第一屆CUBA開始,到現在你數數,有幾個打到了CBA?兩個手就數過來了吧!國內有哪個媒體曾經報道過高中、初中的比賽,連CUBA也很少報道吧!那些各區(qū)舉辦的這個杯那個杯的比賽有什么意思,只能說耽誤這些熱愛運動的孩子的青春。日本的棒球甲子園聯賽、灌籃高手里描寫的籃球全國聯賽、臺灣的高中籃球聯賽,決賽在小巨蛋舉行!再看看我們的學校聯賽,最后只成了學校政客、體育局政客的工具。就因為這一點,我就必須讓我的孩子出去上學。因為熱愛運動的我已經被這個社會毀了,不能再讓下一代的夢想繼續(xù)被磨滅!
在電影中的校園里,只要是你的興趣,你可以在任何一個領域里發(fā)展,那里都給你提供了能無限激發(fā)你潛力的大舞臺,只要你有本事,你可以從小鎮(zhèn)打到全國!從高中打到NBA!對于一個孩子來講,有希望,就足夠了!
看到2/3,就打了3星,一個合格的運動題材中學生電影而已。其中還有一星還是一個曾經的高中排球女將的情懷。
直到最后,切換真實鏡頭,完全復刻的場地,所有人的著裝,大家穿著live like line的藍色,唱著da da da。
多想再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唱歌。20年前,也在這樣的場地打過這樣的比賽,有一群這樣的隊友,有這樣一個蛋疼的教練。我們沒有州冠軍,我們只是市冠軍。最后一場比賽之后,也是這樣的哭泣不是因為輸球,而是我們的排球生涯結束了,我們再也不會在一起打球了,真的好想好想她們。
有一個短評說排球隊為啥沒有替補二傳,哈哈哈。因為這就是真實高中水平啊。我們隊就沒有替補二傳,我們全隊除了自由人只有一個替補,哈哈哈,可能主力死了她會上吧。排球的方面挺希望再拍的細節(jié)一些,比如,訓練時候沒人來,那網子不可能架起來的,因為那都是隊員要做的事。難道教練架網子嗎,哈哈哈,平時網子不拆籃球隊不罵人嗎,體育課在哪上,哈哈哈。比賽鏡頭其實拍的挺好了,畢竟是協作性很強的運動不像籃球拳擊那么好拍。不過這個教練氣場是真不行,真人肯定不是這個氣場。
樓上的說的很對,一個電影有那么一點點打動到你,其實就很不錯了。這一點來說,可以打5星了。
有機會我要去Iowa city坐一下那個椅子。
重視體育,重視競技,重視規(guī)則,重視長遠。運動才飛揚,運動才培養(yǎng)人
澄清幾點,也懟下評論區(qū)里并不是非常了解排球規(guī)則的人:1. 這部電影講的是美國高中女排球隊的故事,并不是職業(yè)隊的故事,評論區(qū)里那么多看身材的,不知道你們看這部電影是為了什么?恐怕你們不是戀童癖吧?這樣的身材在高中算正常的了2. 我想糾正下“一想發(fā)呆就讀書”的評論,“而且決賽最后一球是自由人發(fā)的是什么鬼?!泵绹徘蛞?guī)則是不一樣的,美國排球規(guī)則自由人就是要發(fā)球的,導演并不是沒有在排球上面用點心,而是你并不完全了解排球規(guī)則3. 評論區(qū)有人說看完沒有感覺,那是因為你們不打排球所以看完沒有沖擊力。我打排球也不久,在校隊目前只打了三年,校隊去年在香港和其他五所學校競爭拿下第一名,那種感覺是無法描述的。比賽全程看得我雞皮疙瘩,因為我能感受到那種壓力和刺激感。結尾唱Sweet Caroline是真的感動哭了,值得一看。vballer
從win for line 到live like line,創(chuàng)傷治愈的運動勵志題材永遠都是我的軟肋。多一星給高中排球隊女生美好的肉體。
(4.0)運動勵志在美國本身是流水線的活兒,如果必須插入死亡這要求就高了。兩者關鍵情節(jié)點的設置位置會有沖突。幕后班底挺一般的。
真人真事改編的青少年勵志故事,影帝影后的加盟讓細節(jié)之處頗為動人。故事整體顯得略扁平,拍攝技巧也是中規(guī)中矩。
WK
體育題材,沒有過多糾纏于塑造一個偶像,陽光少女們真摯友誼和勵志燃情很感人
故事是好故事,但改編劇本太垃圾了……
Reach out.體育片總是這么勵志,一個人從挫折中站起已經不容易,而一個隊伍能挫折中爬起并攀到高峰,真是不容易,片子節(jié)奏把握還是很好的,關鍵點都交代得很清楚,畢竟是真實事件的改編。
副線不能說完美,但結尾Sweet Caroline一響起……就真的沒有抵抗力了
一顆星給電影背后的真實故事、一顆星給青春Q彈的迷人翹臀、一顆星給渲染氣氛的電影原聲,雖然多少還有點不習慣角色全是白人的美國電影,但還是很羨慕美國日本的校園體育文化吶,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體育勵志片~
自由人發(fā)球真是美國獨一家,NCAA也是這個規(guī)則
金發(fā)元氣漂亮女孩!.. :q
3.5 Erin Moriarty長得真的超像當年的Alison Lohman;高中和大學的時候真的好喜歡打排球,大學的時候真的幾乎每天打,那也是我的青春年少時光;現在的排球顏色真好看!
飛機上看的。感動的沒睡著。
我只想說,一個隊里難道沒有替補二傳,而且決賽最后一球是自由人發(fā)的是什么鬼。劇情還成,真人真事也很令人感動,但是導演能不能在排球上面上點心?。颗鹘堑疤鄣膫髑蜃藙菘吹梦彝耆薏怀鰜?,只想笑呃捂臉……
這種片最讓人感動的往往是最后真實的那些照片視頻
I'm a sucker for these movies.
感覺真人改編運動題材的套路都已經形成了。
6.5分。這一類真人改編的運動類電影基本套路總還是有的,但本片拍得更有一些小妞電影的味道。這也能理解,畢竟主要還是講一群女高中生的么。但比較大的問題是運動本身這塊內容沒拍好,排球比賽的刻畫太少,而且也不夠燃,看得不是很過癮。在運動類電影中算是較為平庸的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