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Years Thailand》是一部合拍片,共邀請四位泰國導(dǎo)演來設(shè)想祖國十年后的樣子。四位導(dǎo)演分別是Aditya Assarat、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Chulayarnnon Siriphol和Wisit Sasanatieng。雖然每個人只負責(zé)拍攝一個篇章,但最終的成片卻讓人對泰國當前的政治局勢展開深思。自2014年起,泰國進入軍事獨裁時期,不同政見、公眾表達和思想的多樣性都受到了限制。國內(nèi)興起了一種狹隘的全新民族主義,推崇所謂的思想正確與行動正確理念。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十年后,泰國將變成什么樣子?
【寫在前面】
我絲毫不會否認我是個膚淺的人,關(guān)注到泰國完全是因為喜歡泰國的小鮮肉。
會關(guān)注到這部電影,起先是想搜索關(guān)于泰國的歷史,誰知卻被電影簡介里的“2014年起,泰國進入軍事獨裁時期”所吸引。確實,從我關(guān)注著的泰娛的愛豆的時不時的言論中,有所感知,看到這句簡介,才若有所悟。
我不是一個有深刻思想的人,因此,對于很多東西,都有著非常膚淺、片面的、感性的認知,卻不能從理性的、更深刻的層次去描述和表達。我深知這樣是不好的、不對的,但我接受這樣的自己,并不恥于自己現(xiàn)有的水準,即便全能自戀仍然是我身上的嚴重標簽。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多年以后我拿出來看這篇觀后感,也不會想著要刪除它。
片段1:
「故事」
影片黑白的色調(diào),偏灰,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壓抑的氣息,像是那種在江南梅雨天里忍受著潮濕看不到盡頭。故事發(fā)生在一個藝術(shù)館內(nèi),里面正展出當時一位有名攝影師的作品,一位警官身穿制服也在參觀,并征得工作人員的同意對一些照片進行拍攝。很快,他要求見攝影師本人,工作人員答應(yīng)聯(lián)系,但也很快謹慎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些照片有什么問題嗎?警官隨即給出答案,原來是有人投訴。攝影師來了,另一位戴著配槍、身穿便服的警官進行了詢問。被投訴的作品似乎有兩幅,有趣的是,其中一幅僅僅是在大橋上經(jīng)過的女學(xué)生對著鏡頭開懷大笑。之后,被投訴的照片無奈還是被迫撤下。
「感受」
電影中似乎要呈現(xiàn)出當下社會對言論和思想的過度的扭曲和禁錮,在電影里借著一個小點四兩撥千斤地體現(xiàn)了出來。
然而,電影中的小人物更加地吸引我。
受理的警察對于藝術(shù)家好言相勸,告訴攝影師展現(xiàn)的作品要慎重,因為民眾很可能誤解而由此被誤導(dǎo);但他也因不停受理這樣的投訴而感到厭煩想要回到清邁。我想他去受理這些投訴僅僅是因為身在其位,必須要做出行動,并不意味著他對那些投訴的認同,也許他對當時社會上的現(xiàn)象也并不認同。
藝術(shù)家無奈撤下,因為知道反抗只會招來更大的災(zāi)禍。
藝術(shù)館外的某一處棚子里,一位藝術(shù)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身穿制服的警察在一旁靜靜看著,而身穿便服的警察去走上前去相問,之后便離去,藝術(shù)家卻有些許氣憤,在畫作上隨便潑上顏料,表達者自己的不滿。
開車的小司機年紀還小,和服務(wù)員小女孩兩情相悅,想到自己可能要跟隨師傅回清邁了,便鼓起勇氣約了小女孩,并為她拍照留念。在他的鏡頭里,太陽撥開了云霧,女孩純真的笑臉留在他的手機中。這最后的鏡頭,導(dǎo)演是否想表達,社會的未來,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未來依然可期。
片段2:
「鋪墊」
沿著地上散落的毛線球向前,躺到在兩張辦公椅上休息的職員,桌子上散亂的紙和老舊的電話,差點讓我以為這是家快要倒閉的公司。
職員接到了一通電話,無奈、疲憊地起身。濃重的黑眼圈、對周圍環(huán)境迷茫地掃視,差點讓我以為他是一個癮君子。大概是因為一夜加班未歸,沒有辦法洗漱,只能夠往身上噴點香水來掩蓋異味。環(huán)顧四周,青年彎著的背、粗重的呼吸都顯示出他的疲憊和無奈。
臺詞終于出現(xiàn),很有趣,主角總是在暗示我們他是在試圖融入身邊的圈子但不被其他人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身份。
「正題」
一路上,他走過辦公區(qū)域、進入電梯再下到地下停車場。在那里,有奔跑的腳步,伴隨著略微嘈雜的聲音,這讓人覺得主角身處其中,但又置身其外。點燃一根煙的青年并不跟著奔跑,終于有人和他進行對話。畫面漸漸轉(zhuǎn)移,突然出現(xiàn)的貓頭讓我有一瞬間的驚嚇,但又恍然有所悟,難道這是一個獸人反過來統(tǒng)治人類的世界?周圍不斷出現(xiàn)的貓頭人身的奔跑者也印證了這樣的想法。
青年也跟著奔跑出樓群,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他在這嘈雜的環(huán)境中,氣喘吁吁,似是體能不足以支撐,耳邊的聲音依然嘈雜但不夠真切。又一個貓頭人身的職員,過來給他一袋石頭,告訴他大家要一起攻擊他們發(fā)現(xiàn)隱藏在他們?nèi)后w中的人類。原來,青年之前在身上噴的,不是香水,而是動物體味劑。
所有的獸頭的人身集體發(fā)出叫聲,青年也一起進行嚎叫。伴隨著越來越激憤的嚎叫聲,手中的石塊被扔向了那幾個人類。青年的頭腦依然混沌,但他還是扔出了手中的石塊,但隨之四處觀察,倉皇離開。毛線球橫飛過畫面,是在嘲笑ta們不管如何,也僅是貓而已?在群情激憤中響起的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著實讓場景充滿了調(diào)侃色彩。
青年逃離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衣衫破爛、幾乎全身赤裸的雌性獸人,并脫下自己的外套為她披上,帶她進入了相對安全的移動屋內(nèi)。他為她清洗傷口、認真穿上襯衫,為她提供水,一切的一切都體現(xiàn)著人類應(yīng)有的“人性”,他甚至問她是否要喝咖啡。然而這只是個開始。通過他們的談話,雌性貓人出于,放走了自己前男友的獵物——一個懷孕的人類女性,因此被他陷害,身上被噴上了人類的體味劑,才遭到了追殺。她說過“狩獵并不依靠眼睛,最重要的依據(jù)是’體味‘”,是否反映出只限于單一的標準而不進行思考,最后的行為終會有失偏頗。
青年聽了她的經(jīng)歷,誤以為對方具有“人性”,同時又渴望見到世界上僅存的“人類”,自曝自己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剩下的人類,卻發(fā)現(xiàn)被騙了。他們的談話被監(jiān)聽,打開房門,隨之出現(xiàn)的是成群的獸人及嘈雜的叫聲,他們迫不及待要處理這個人類青年。他被敲暈了。女性獸人邀功,但卻因紙杯上寫的“快逃”被認為是叛徒被槍殺。
這樣的故事,讓我感慨,身處群體中,有自己的觀念和原則,不一味地隨波逐流也很重要。有時為了群體放棄了自己,并不會換來群體的接納和保護。
片段3:【我完全懵了的一段】
一把推子將男孩的頭發(fā)推去,隨著年老女性夸張地為男孩吹去碎發(fā),那濃艷的妝容和過于夸張的表情讓我想起《千與千尋》中的錢婆婆,就怕她一口下去要吸男孩的腦髓。而在故事的最后,我感覺,這個老婦人對孩子做的也無異于此了。
「詭異的音樂,詭異的鏡頭」
操場上類似運動會的場景:老婦人和男孩相繼在方框中拍照。禪修室內(nèi)戴著面具的大師戴著男孩們禪修,一根根從上向下墜著的燈管,令場景更加詭異。操場上,學(xué)生圍著不同的樓層進行跑步等體育鍛煉。
老婦人又出現(xiàn)了,旁邊還有一個戴著木頭面具、身穿軍服的人坐在椅子上,像是君主,也像是之前的僧人。老婦人拿出手機,界面上是暫停鍵,沒有看到她是否真的按下,之后畫面轉(zhuǎn)到了她帶著孩子們在一堆巨石圍成的圈中做著某著祈禱儀式。
——這是在暗示,身穿“軍服”的被老婦人當傀儡控制著?
場景切換后出現(xiàn)的圖案卻是類似于摩天輪和太陽向四周發(fā)射的光線的合體。前方的廣場上,有一隊青年在表演樂器,,后方有女生站在臺階上,燈光的處理就像恐怖片里的鏡頭;幾位學(xué)生從場景右方進入,走到老婦人那里,愉快地接受粉色頭巾的授戴,后方面無表情的人嘴里喊著“做得好”,接著廣場上的年輕人們圍著燈光管搭成的“篝火”慶祝。
——這是在暗示,年輕人因為一直活在某種體系中,被洗腦了?
畫面轉(zhuǎn)到白天。戴著粉色絲巾的男孩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和他們不同的真實人民生活,而老婦人也通過類似監(jiān)視器一樣的東西看著同樣的東西。她拿起手機,再次按下暫停鍵,屏幕里真實世界的人所有的動作都停下了。她滿意地觀察者,突然發(fā)現(xiàn)草地上有一具面向下躺倒的軀體,她面露疑惑。緊接著,就有人開著類似于救護車的東西,來把軀體抬走了。有趣的事,在抬軀體的過程中,貌似被“暫?!钡娜藗儯瓉磉€是可以動的。公園中的老婦撇了一眼搬運工,旁邊的兩個婦女也轉(zhuǎn)動著眼珠子看著。
——這是在暗示,“人民”假裝自己被控制,從而避免某種麻煩?
軀體被搬運回了“城堡”。童子軍們一擁而上,扒去他的衣物,在他頭上綁上黑膠帶,旁邊有座衣服堆成的像“寶座”一樣的山,暗示著,已經(jīng)有千千萬萬的人和他經(jīng)歷了一樣的事情。后來他被帶到“禪室”中,通過頭上的黑線連入某個空間,最后被發(fā)射向太空???
緊接著出現(xiàn)了動畫3D真人版的一大群孩子和那個老婦人,他們都戴著紅絲巾,身處宇宙空間,金字塔的形狀也同時出現(xiàn)。那些赤身裸體的人也漂浮在宇宙空間中。畫面中同時出現(xiàn)了許多圖案和符號,但我并不能明白它們的含義。最后所有的圖案匯聚成一個圖案,出現(xiàn)了面戴木頭面具的那個人的形象。
恍然間,畫面又回到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中的老婦人在看著這樣的宇宙中的畫面,她非常滿意,并用手機加快了圖案轉(zhuǎn)動的速度。宇宙中那些赤身裸體的身體,慢慢穿過了最后的圖案,身體被切碎,四散到宇宙中。。。
廣場上升騰起煙霧,禪室中的燈光也慢慢亮起,滿地碎片,正是原本連接著圓環(huán)的赤裸身體的碎片,燈光明滅不定,最后還是暗了。
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依然在公園中活動,隨著手機訊息聲音的想起,他們停下動作,一看,界面上赫然就是老婦人的照片。之后在空無一人的相框旁,面戴面具的法師灑下圣水,同時也灑到了衣服堆成的山上。戴著粉紅絲巾的人,雙手合十,老婦人竟然還活著,也雙手合十。一些粘膩的液體被潑向他們,掛在他們臉上和身上,他們都漏出了滿意的笑容。但也許它們并不是活著,他們已經(jīng)離開,被潑的粘稠液體也許是就是僧人手中的圣水。
——我懵了啊,我懵了,難道意思是,整個現(xiàn)實世界都是被老婦人用手機操控著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是?
之后,他們的形象就像老舊電腦卡住了一樣,變成了無數(shù)巨大的像素,最后像電視的無線倒下了一樣,屏幕只剩雪花。
片段4:
畫面終于回到了現(xiàn)實,很寫實的手法,有種信手拈來的散文、敘事的感覺,鏡頭中有普通民眾在談?wù)撝钪械默嵥?。這樣的敘事方式,讓我整個人輕松了下來。
故事中既有生活不易的中年大叔,也有夸夸其談的條紋青年,還有那工地上勤懇勞作的工人,這才是社會的現(xiàn)實,不是嗎?故事的發(fā)生地點在工地附近,這三組人,偶爾出現(xiàn)在同一時空中,偶爾并不。鏡頭來回切換,我得重新組合他們的小故事。
夸夸其談的條紋小哥,一會兒高談闊論投資,一會兒說自己家里有繼承的歌劇團,后來還在工地上做著類似 “神棍”的事,當然我也懷疑他是不是在撩妹。原來,他想賣面罩給對方。女士試戴了一會兒,最終不知道有沒有買下。離他不遠的地方,挖土機啊、運渣車,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這是不務(wù)實的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兩個中年大叔似乎事多年沒見了,說這自己當下在做什么,。依然還在聊著,說著自己的牙齒不太好,也會邀請對方到自己家去,一起算著已經(jīng)有多長時間沒見了,互相很想念??炊嗔烁瘎〉奈遥喼睉岩伤麄冎g是不是有什么基情~~~我這大概就是腐眼看人基?
工人們在勤懇地工作,偶爾也會停下歇會兒。工地旁傳來的歌聲,引得他們駐足觀望,墻上是我看不懂的壁畫,畫面停留了很久,應(yīng)該是有深意的吧,也許是為了紀念某個偉人?畫面拉到工地旁的棚中,有人在午睡,還有電扇給他降溫,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遠處戴著草帽、穿著長袖、太陽底下?lián)]動著鋤頭的工人。這算是階級差距的體現(xiàn)嗎?大概可能還算不上吧。
無聊至極,扯淡至極,偏偏此處,途生樂趣。
影像一:泰國天鵝絨監(jiān)獄
詩注:嚴力《蘑菇》
誰能 說服自己 在陰暗的處境里 生命不存在了 背著光 朽木懷了孕
影像二:貓和人攻乎異端
詩注:昌耀《林中試笛·野羊》
啊,好一對格斗的青羊,似乎沒聽見我們高唱 …… 請輕 點,遞給我獵槍,獵一頓美味的鮮湯 ——勘探者語 在晨光迷離的林中空地 一對暴躁的青羊在互相格殺 誰知它們角斗了多少個回合 犄角相抵,快要觸出火花 是什么宿怨,使它們忘記了青草 是什么宿怨,使它們打起了血架 這林中固執(zhí)的野性啊 當獵槍已對準頭顱,它們還在廝打
影像三:行為藝術(shù)上生活
詩注:商禽《鴿子》(節(jié)選)
在失血的天空中 一只雀鳥也沒有 相互倚著而顫抖著 工作過仍要工作 殺戮過終也要被殺戮的 無辜的手啊,現(xiàn)在 我將你們高舉 我是多么想 ——如同放掉一對傷愈的雀鳥一樣 ——將你們從我雙臂釋放??!
影像四:阿彼察邦的困惑
詩注:顧城《土撥鼠》
土撥鼠在挖土 有人問 土里有什么 土撥鼠說:土里有土
【臺北金馬影展觀影】兩年前《十年》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全城一片嘩然,這部以政治影射為主題的短片集虛構(gòu)劇情片引起了關(guān)于電影藝術(shù)價值的爭議,到底是政治意義還是藝術(shù)價值導(dǎo)致該片獲獎?這個“十年”電影計劃催生出周邊國家地區(qū)的創(chuàng)作熱情,臺灣、泰國和日本創(chuàng)作人先后應(yīng)邀加入,而《十年泰國》這部更入選今年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注目”單元。由四位導(dǎo)演聯(lián)手創(chuàng)作而成,形式各異而主題均圍繞十年后泰國的未來而展開描繪,均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 第一個故事出自《奇妙小鎮(zhèn)》的導(dǎo)演狄也·阿薩拉,內(nèi)容比較小清新,講述一群青年人在美術(shù)館開畫展而引起軍方干擾審查的故事,感覺不太像未來的樣子,因為目前的泰國正是由軍政府掌權(quán),官員飛揚跋扈、粗鄙野蠻的形象與寧靜優(yōu)雅的美術(shù)館氛圍形成強烈對比,官員的審美標準自然成為導(dǎo)演的諷刺對象。第二個故事走科幻路線,內(nèi)容上依然有小清新的意味(貓奴必看),人與貓互換的設(shè)計新穎,貓人追殺人類的手段與情節(jié)更具有驚悚懸疑感,不過將貓頭安在人身上的形象總讓我想笑場,有沖淡驚悚氣氛的反作用。第三個故事最開腦洞,根本沒啥情節(jié),感覺更像高級的視聽裝置藝術(shù),用極其夸張絢麗的色彩圖案勾勒出未來泰國軍人與皇族共同統(tǒng)治社會的環(huán)境,人民都像是生活在電視機里,被統(tǒng)治者用遙控控制著一切,這一段的美學(xué)風(fēng)格算是讓我最欣賞的,用游戲般的手法暗諷極權(quán)政府的殘暴無情。最后壓軸登場一段由著名導(dǎo)演阿彼察邦執(zhí)導(dǎo),感覺沒啥新意,在他眼中未來的泰國似乎跟現(xiàn)在沒什么差別,不過作者標簽還在,依舊催眠感十足。映后電影監(jiān)制現(xiàn)場交流,談了不少拍攝與泰國電影審查的內(nèi)幕,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寫在前面】
我絲毫不會否認我是個膚淺的人,關(guān)注到泰國完全是因為喜歡泰國的小鮮肉。
會關(guān)注到這部電影,起先是想搜索關(guān)于泰國的歷史,誰知卻被電影簡介里的“2014年起,泰國進入軍事獨裁時期”所吸引。確實,從我關(guān)注著的泰娛的愛豆的時不時的言論中,有所感知,看到這句簡介,才若有所悟。
我不是一個有深刻思想的人,因此,對于很多東西,都有著非常膚淺、片面的、感性的認知,卻不能從理性的、更深刻的層次去描述和表達。我深知這樣是不好的、不對的,但我接受這樣的自己,并不恥于自己現(xiàn)有的水準,即便全能自戀仍然是我身上的嚴重標簽。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多年以后我拿出來看這篇觀后感,也不會想著要刪除它。
片段1:
「故事」
影片黑白的色調(diào),偏灰,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壓抑的氣息,像是那種在江南梅雨天里忍受著潮濕看不到盡頭。故事發(fā)生在一個藝術(shù)館內(nèi),里面正展出當時一位有名攝影師的作品,一位警官身穿制服也在參觀,并征得工作人員的同意對一些照片進行拍攝。很快,他要求見攝影師本人,工作人員答應(yīng)聯(lián)系,但也很快謹慎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些照片有什么問題嗎?警官隨即給出答案,原來是有人投訴。攝影師來了,另一位戴著配槍、身穿便服的警官進行了詢問。被投訴的作品似乎有兩幅,有趣的是,其中一幅僅僅是在大橋上經(jīng)過的女學(xué)生對著鏡頭開懷大笑。之后,被投訴的照片無奈還是被迫撤下。
「感受」
電影中似乎要呈現(xiàn)出當下社會對言論和思想的過度的扭曲和禁錮,在電影里借著一個小點四兩撥千斤地體現(xiàn)了出來。
然而,電影中的小人物更加地吸引我。
受理的警察對于藝術(shù)家好言相勸,告訴攝影師展現(xiàn)的作品要慎重,因為民眾很可能誤解而由此被誤導(dǎo);但他也因不停受理這樣的投訴而感到厭煩想要回到清邁。我想他去受理這些投訴僅僅是因為身在其位,必須要做出行動,并不意味著他對那些投訴的認同,也許他對當時社會上的現(xiàn)象也并不認同。
藝術(shù)家無奈撤下,因為知道反抗只會招來更大的災(zāi)禍。
藝術(shù)館外的某一處棚子里,一位藝術(shù)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身穿制服的警察在一旁靜靜看著,而身穿便服的警察去走上前去相問,之后便離去,藝術(shù)家卻有些許氣憤,在畫作上隨便潑上顏料,表達者自己的不滿。
開車的小司機年紀還小,和服務(wù)員小女孩兩情相悅,想到自己可能要跟隨師傅回清邁了,便鼓起勇氣約了小女孩,并為她拍照留念。在他的鏡頭里,太陽撥開了云霧,女孩純真的笑臉留在他的手機中。這最后的鏡頭,導(dǎo)演是否想表達,社會的未來,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未來依然可期。
片段2:
「鋪墊」
沿著地上散落的毛線球向前,躺到在兩張辦公椅上休息的職員,桌子上散亂的紙和老舊的電話,差點讓我以為這是家快要倒閉的公司。
職員接到了一通電話,無奈、疲憊地起身。濃重的黑眼圈、對周圍環(huán)境迷茫地掃視,差點讓我以為他是一個癮君子。大概是因為一夜加班未歸,沒有辦法洗漱,只能夠往身上噴點香水來掩蓋異味。環(huán)顧四周,青年彎著的背、粗重的呼吸都顯示出他的疲憊和無奈。
臺詞終于出現(xiàn),很有趣,主角總是在暗示我們他是在試圖融入身邊的圈子但不被其他人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身份。
「正題」
一路上,他走過辦公區(qū)域、進入電梯再下到地下停車場。在那里,有奔跑的腳步,伴隨著略微嘈雜的聲音,這讓人覺得主角身處其中,但又置身其外。點燃一根煙的青年并不跟著奔跑,終于有人和他進行對話。畫面漸漸轉(zhuǎn)移,突然出現(xiàn)的貓頭讓我有一瞬間的驚嚇,但又恍然有所悟,難道這是一個獸人反過來統(tǒng)治人類的世界?周圍不斷出現(xiàn)的貓頭人身的奔跑者也印證了這樣的想法。
青年也跟著奔跑出樓群,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他在這嘈雜的環(huán)境中,氣喘吁吁,似是體能不足以支撐,耳邊的聲音依然嘈雜但不夠真切。又一個貓頭人身的職員,過來給他一袋石頭,告訴他大家要一起攻擊他們發(fā)現(xiàn)隱藏在他們?nèi)后w中的人類。原來,青年之前在身上噴的,不是香水,而是動物體味劑。
所有的獸頭人身集體發(fā)出叫聲,青年也一起進行嚎叫。伴隨著越來越激憤的嚎叫聲,手中的石塊被扔向了那幾個人類。青年的頭腦依然混沌,但他還是扔出了手中的石塊,但隨之四處觀察,倉皇離開。毛線球橫飛過畫面,是在嘲笑ta們不管如何,也僅是貓而已?在群情激憤中響起的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著實讓場景充滿了調(diào)侃色彩。
青年逃離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衣衫破爛、幾乎全身赤裸的雌性獸人,并脫下自己的外套為她披上,帶她進入了相對安全的移動屋內(nèi)。他為她清洗傷口、認真穿上襯衫,為她提供水,一切的一切都體現(xiàn)著人類應(yīng)有的“人性”,他甚至問她是否要喝咖啡。然而這只是個開始。通過他們的談話,雌性貓人出于,放走了自己前男友的獵物——一個懷孕的人類女性,因此被他陷害,身上被噴上了人類的體味劑,才遭到了追殺。她說過“狩獵并不依靠眼睛,最重要的依據(jù)是’體味‘”,是否反映出只限于單一的標準而不進行思考,最后的行為終會有失偏頗。
青年聽了她的經(jīng)歷,誤以為對方具有“人性”,同時又渴望見到世界上僅存的“人類”,自曝自己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剩下的人類,卻發(fā)現(xiàn)被騙了。他們的談話被監(jiān)聽,打開房門,隨之出現(xiàn)的是成群的獸人及嘈雜的叫聲,他們迫不及待要處理這個人類青年。他被敲暈了。女性獸人邀功,但卻因紙杯上寫的“快逃”被認為是叛徒被槍殺。
這樣的故事,讓我感慨,身處群體中,有自己的觀念和原則,不一味地隨波逐流也很重要。有時為了群體放棄了自己,并不會換來群體的接納和保護。
片段3:【我完全懵了的一段】
一把推子將男孩的頭發(fā)推去,隨著年老女性夸張地為男孩吹去碎發(fā),那濃艷的妝容和過于夸張的表情讓我想起《千與千尋》中的錢婆婆,就怕她一口下去要吸男孩的腦髓。而在故事的最后,我感覺,這個老婦人對孩子做的也無異于此了。
「詭異的音樂,詭異的鏡頭」
操場上類似運動會的場景:老婦人和男孩相繼在方框中拍照。禪修室內(nèi)戴著面具的大師戴著男孩們禪修,一根根從上向下墜著的燈管,令場景更加詭異。操場上,學(xué)生圍著不同的樓層進行跑步等體育鍛煉。
老婦人又出現(xiàn)了,旁邊還有一個戴著木頭面具、身穿軍服的人坐在椅子上,像是君主,也像是之前的僧人。老婦人拿出手機,界面上是暫停鍵,沒有看到她是否真的按下,之后畫面轉(zhuǎn)到了她帶著孩子們在一堆巨石圍成的圈中做著某著祈禱儀式?!@是在暗示,身穿“軍服”的被老婦人當傀儡控制著?
場景切換后出現(xiàn)的圖案卻是類似于摩天輪和太陽向四周發(fā)射的光線的合體。前方的廣場上,有一隊青年在表演樂器,,后方有女生站在臺階上,燈光的處理就像恐怖片里的鏡頭;幾位學(xué)生從場景右方進入,走到老婦人那里,愉快地接受粉色頭巾的授戴,后方面無表情的人嘴里喊著“做得好”,接著廣場上的年輕人們圍著燈光管搭成的“篝火”慶祝?!@是在暗示,年輕人因為一直活在某種體系中,被洗腦了?
畫面轉(zhuǎn)到白天。戴著粉色絲巾的男孩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和他們不同的真實人民生活,而老婦人也通過類似監(jiān)視器一樣的東西看著同樣的東西。她拿起手機,再次按下暫停鍵,屏幕里真實世界的人所有的動作都停下了。她滿意地觀察者,突然發(fā)現(xiàn)草地上有一具面向下躺倒的軀體,她面露疑惑。緊接著,就有人開著類似于救護車的東西,來把軀體抬走了。有趣的事,在抬軀體的過程中,貌似被“暫?!钡娜藗?,原來還是可以動的。公園中的老婦撇了一眼搬運工,旁邊的兩個婦女也轉(zhuǎn)動著眼珠子看著——這是在暗示,“人民”假裝自己被控制,從而避免某種麻煩?
軀體被搬運回了“城堡”。童子軍們一擁而上,扒去他的衣物,在他頭上綁上黑膠帶,旁邊有座衣服堆成的像“寶座”一樣的山,暗示著,已經(jīng)有千千萬萬的人和他經(jīng)歷了一樣的事情。后來他被帶到“禪室”中,通過頭上的黑線連入某個空間,最后被發(fā)射向太空???
緊接著出現(xiàn)了動畫3D真人版的一大群孩子和那個老婦人,他們都戴著紅絲巾,身處宇宙空間,金字塔的形狀也同時出現(xiàn)。那些赤身裸體的人也漂浮在宇宙空間中。畫面中同時出現(xiàn)了許多圖案和符號,但我并不能明白它們的含義。最后所有的圖案匯聚成一個圖案,出現(xiàn)了面戴木頭面具的那個人的形象。
恍然間,畫面又回到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中的老婦人在看著這樣的宇宙中的畫面,她非常滿意,并用手機加快了圖案轉(zhuǎn)動的速度。宇宙中那些赤身裸體的身體,慢慢穿過了最后的圖案,身體被切碎,四散到宇宙中。。。
廣場上升騰起煙霧,禪室中的燈光也慢慢亮起,滿地碎片,正是原本連接著圓環(huán)的赤裸身體的碎片,燈光明滅不定,最后還是暗了。
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依然在公園中活動,隨著手機訊息聲音的想起,他們停下動作,一看,界面上赫然就是老婦人的照片。之后在空無一人的相框旁,面戴面具的法師灑下圣水,同時也灑到了衣服堆成的山上。戴著粉紅絲巾的人,雙手合十,老婦人竟然還活著,也雙手合十。一些粘膩的液體被潑向他們,掛在他們臉上和身上,他們都漏出了滿意的笑容。但也許它們并不是活著,他們已經(jīng)離開,被潑的粘稠液體也許是就是僧人手中的圣水。——我懵了啊,我懵了,難道意思是,整個現(xiàn)實世界都是被老婦人用手機操控著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是?
之后,他們的形象就像老舊電腦卡住了一樣,變成了無數(shù)巨大的像素,最后像電視的無線倒下了一樣,屏幕只剩雪花。
片段4:
畫面終于回到了現(xiàn)實,很寫實的手法,有種信手拈來的散文、敘事的感覺,鏡頭中有普通民眾在談?wù)撝钪械默嵥?。這樣的敘事方式,讓我整個人輕松了下來。
故事中既有生活不易的中年大叔,也有夸夸其談的條紋青年,還有那工地上勤懇勞作的工人,這才是社會的現(xiàn)實,不是嗎?故事的發(fā)生地點在工地附近,這三組人,偶爾出現(xiàn)在同一時空中,偶爾并不。鏡頭來回切換,我得重新組合他們的小故事。
夸夸其談的條紋小哥,一會兒高談闊論投資,一會兒說自己家里有繼承的歌劇團,后來還在工地上做著類似 “神棍”的事,當然我也懷疑他是不是在撩妹。原來,他想賣面罩給對方。女士試戴了一會兒,最終不知道有沒有買下。離他不遠的地方,挖土機啊、運渣車,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這是不務(wù)實的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兩個中年大叔似乎事多年沒見了,說這自己當下在做什么,。依然還在聊著,說著自己的牙齒不太好,也會邀請對方到自己家去,一起算著已經(jīng)有多長時間沒見了,互相很想念??炊嗔烁瘎〉奈?,簡直懷疑他們之間是不是有什么基情~~~我這大概就是腐眼看人基?
工人們在勤懇地工作,偶爾也會停下歇會兒。工地旁傳來的歌聲,引得他們駐足觀望,墻上是我看不懂的壁畫,畫面停留了很久,應(yīng)該是有深意的吧,也許是為了紀念某個偉人?畫面拉到工地旁的棚中,有人在午睡,還有電扇給他降溫,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遠處戴著草帽、穿著長袖、太陽底下?lián)]動著鋤頭的工人。這算是階級差距的體現(xiàn)嗎?大概可能還算不上吧。
人在當下想象未來的時候,往往會陷入『皇帝鋤地用金鋤頭』的狹隘,但往往還想對了。??可見人雖然狹隘,但好在還有些自知之明拖底
美術(shù)館的日落??在情感和現(xiàn)實意義上最接近香港版《十年》,是對于審查的批判和無奈,但更柔和更內(nèi)斂;“貓托邦”很刺激很速度很政治,人和貓當然是紅衫和黃衫,掌權(quán)者必須心夠狠;第三個視覺藝術(shù)作品在超現(xiàn)實地諷刺王權(quán),看得人眼花繚亂,想咋屏幕;最后,阿彼查邦 just being 阿彼查邦,放在最后,消解了整個合集的意義。
為拍而拍。第三段倒是讓人覺得哦冊那,不過也就一下。
香港的十年想像沉重淒涼,泰國的不見得樂觀但也不完全悲觀,來得更柔和虛玄。第一部取材今年泰國的一個真實新聞事件,不是《十年泰國》,而是《今年泰國》更恰當。第二部走科幻驚悚路線,據(jù)稱以人貓之爭暗喻紅黃之爭,第三部展現(xiàn)當代藝術(shù)的潮流美學(xué),以裝置製造視覺奇觀,新世界的完成度比第二部更高,但第二第三部的問題都一樣,褪去科幻糖衣,故事頗為二元單薄,所控訴的也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痪虐怂氖椒礊跬邪?,老大哥只有被模仿而從未被超越。一早在現(xiàn)世,不用等十年,也其實沒那麼悲壯,對大部份人來說,失去的過程,與其說是戲劇性的斷臂,不如說是更為微妙的骨質(zhì)疏鬆。第四部淡淡然的,夢在孔敬,或者最為貼近我的十年想像。
《十年》品牌的泰國版(剩下兩版是臺灣和日本)。看的時候全程頭皮發(fā)麻,在泰國的政治獨裁隱喻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相比香港《十年》的青年意氣用事,泰國版本的《十年》要高出一籌。第一段講權(quán)力干涉創(chuàng)作,第二段講獨裁的邏輯,第三段講領(lǐng)袖崇拜和社會同化,第四段是阿彼察邦。
依舊不如香港篇,但比臺灣篇好太多了
無處不在的監(jiān)視與恐懼。第一部最好,雖不是最敘事也不是最故弄玄虛更不是美術(shù)館電影,但人間有真情~阿彼察邦是景觀下的日常滲透著符號化的十年,依然睡夢不醒的十年。
除了第一個外, 其它的都不吸引人。 第三個太形式主義至上了
看上去他們像在罵人,但實在太隱晦,我也不了解泰國,所以看不出他們在罵誰。阿彼察邦片子里那個人兜售的安睡機,就是《愛在孔敬》導(dǎo)致士兵們沉睡的設(shè)備嗎?
看第一部時有點驚嘆,想說第一部就這樣那接下來應(yīng)該不得了了,結(jié)果第二部馬上來了個貓頭,我真的無法接受,第三部剛看覺得哦回勇了,結(jié)果後段飛到不知道哪裡去,而我也跟著他飛到夢裡,害我完全沒精力看阿比查邦,但半夢半醒中還是滿喜歡最後一部的,比較是我跟得上的語境。四部短片都在全面抵抗泰國的軍事政權(quán),這方面是好的,但這樣反而又變成了其實相對單調(diào),只剩下各自爭鳴的藝術(shù)形式。
#Cannes2018-4 四部短片構(gòu)成四位泰國導(dǎo)演對祖國未來十年的新民族主義狂想曲。對一九八四式社會景觀的想象,對藝術(shù)審查的反抗,對白色恐怖的寓言,寫在臉上的政治激進,不過卻是必要的時代發(fā)聲。
#BIFF# 合集片中屬上乘。畫廊那段先暗示審查者有藝術(shù)品位,后引向?qū)τ職獾奶接?,不深刻但很豐富;Catopia驚悚刺激但太簡單;Planetarium是藝術(shù)家之作,有趣、新奇的反烏托邦;阿彼察邦是舊元素新炒,紀念碑、影子、工地、睡眠構(gòu)成的城市之歌。
Aditya Assarat (segment "Sunset"),Wisit Sasanatieng (segment "Catopia"),Chulayarnnon Siriphol (segment "Planetarium"),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segment "Song of the City")
【臺北金馬影展展映】很喜歡第一個短片,在政治壓迫下,藝術(shù)與善良依舊閃耀光輝。貓與人類的黨同伐異稍顯淺顯。疑似反烏托邦科幻過于奇葩。阿彼察邦則再一次成功讓我睡著。《十年臺灣》有短片講空氣污染,《十年泰國》首個短片講述藝術(shù)展覽被干預(yù)撤下作品。映后我與導(dǎo)演聊了幾句,很感慨:我本想通過《十年》系列看到未來,卻看到走在亞洲前列的當下中國。兩星半
#Cannes71# Aditya Assarat那段簡直棒極了,對結(jié)構(gòu)和元素都有極好的使用,非常精巧,算得上是極好的一段美術(shù)館電影。沙贊那庭的那段奇幻[貓托邦]也很有想法,Chulayarnnon Siriphol在玩錄像和裝置,算是個寫集權(quán)主義的科幻……吧(想起了去年的派對把妹指南)不過畫質(zhì)和畫幅都用出了意義。阿彼察邦……
意外有共鳴(你懂的),尤其頭兩個,第三個當螢?zāi)灰曈X裝置來看蠻不明覺厲,第四個完全不明白。
短片合集,質(zhì)量參差不齊。起碼中間倆無聊到不行。
I laughed so hard 展品已經(jīng)比較含蓄了。沒有人覺得意外,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車了。我在畫老虎的心靈。告發(fā)增多,是熟悉的厭惡?,F(xiàn)代藝術(shù)成為納粹制服一般的催化劑。童子軍統(tǒng)轄社會。天文臺在監(jiān)視生活。 反抗者的衣服被堆成偶像。如同顏射。未來的想象中王權(quán)失勢,教權(quán)與軍權(quán)合體。施工現(xiàn)場的電扇,國王塑像和遠方的音樂,精神透支的鏡頭語言。沙贊那庭這次讓我非常失望。
有趣?。∈甑奈磥沓叨?,有普通的愛情,有不換藥的獨裁,有神棍式的科幻,然后,其實十年啥都不會變。被第2個故事驚訝了,男主高樓醒來不斷下行,以為是《寄生蟲》式的階層隱喻,結(jié)果出來西裝革履的貓頭——一個反向又殘酷的《平成貍合戰(zhàn)》。想看劇本,想知道如果當成科幻小說,故事會寫出什么樣。
阿彼察邦那則短片是《幻夢墓園》的某種延續(xù),他對泰國未來的態(tài)度——幽浮于積極(自然)與消極(酣睡)的邊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