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以為是《白鯨記》的改編版本,后來看影評說其實是根據(jù)單獨的一本書《捕鯨船埃塞克斯號的悲慘命運》改編的——兩書之間顯然密切相關(guān),梅爾維爾的moby dick應(yīng)該成書在前吧。片子的海景拍得逼真,海洋的偉力表現(xiàn)得恢宏而不過火,捕鯨的場景細致可信,人與自然搏擊的劇烈矛盾在大副面對白鯨而放下三叉戟的時候得到了化解,漂流大洋的恐懼與希望間張力平衡到位。朗霍華德的功力自不必說,大副還是像雷神,其他演員也都好,cg過硬,看完后再看《白鯨記》,足夠打四分了。
他高舉長矛,身邊饑餓難忍的同伴高喊「扔出長矛!殺了它!」但是當(dāng)男主有機會刺殺大白鯨的時候卻猶豫了。與他曾經(jīng)一見到鯨魚就興奮殺戮不同,他需要說出「那不過是頭鯨魚」給自己打氣。
他等了又等,最終沒有出手,為什么?
我想,是因為他看到了它眼睛旁邊那半截長矛,看到了它身上滿是傷痕。
那時,他們已經(jīng)在海上漂流了70多天,經(jīng)歷了恐慌、饑餓、脫水、甚至互相殘殺……他們是一群拼了命想要活下來的人,或許正是這種純粹的「求生欲」讓男主共情了。
那頭跟蹤他們、多次攻擊他們的白鯨,或許只是想保護自己和族群,不再受傷害。生存面前,每種生物都要拼盡全力,憑本事活下來。人類只不過是聰明一點,但并非不能被打敗。
當(dāng)一個人有能力做出傷害的事情,卻收手,我想這就是「善良」,一個能震動靈魂安寧的東西。
小李子的獲獎帶熱了電影《荒野獵人》,人們議論最多的是小李子,而不是《荒野獵人》說敘述的那個美國的蠻荒時代,也忽視了電影本身的思想性和反思特性。而就在2015年,還有一部反映恰好也是1820年的真實歷史故事的電影《海洋深處》,沒有太耀眼的明星,也就是《雷神》里面的錘子哥海姆斯沃斯,也沒有形成熱點,但故事本身卻比《荒野獵人》更加撕扯人們的神經(jīng),這就是說的埃塞克斯號捕鯨船的驚世悲劇。
說起捕鯨,在中國這樣的大陸國家大約是件相當(dāng)陌生的事情,人們可能知道的是現(xiàn)今還只有日本還在捕鯨,本人關(guān)于捕鯨的所有認識都來自于小時候看過的一個小人書《捕鯨記》,那本小人書至少讓我知道了捕鯨是怎么一回事。不過那說的50年代的事情,今天大約在中國再也不會這樣的故事的續(xù)集了,鯨魚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珍貴的動物,如今即便是鯨魚自己沖上沙灘,動物保護組織也會不遺余力的幫助它返回海洋。
生物學(xué)告訴我們鯨魚并不是魚,他們不僅呼吸空氣,還像人類一樣懷孕,產(chǎn)子,還要用奶水喂養(yǎng)小鯨魚,它們是原來是地道的陸生哺乳動物,只是由于自然的變遷,它們陰差陽錯的成了海洋的霸主。可自從人類掌握了航海技術(shù),能夠馳騁海洋以后,鯨魚這種動物就有了一個十分可怕的敵人。
就像電影《荒野獵人》所說,1820年美洲還是個蠻荒的年代,那時候人們捕殺鯨魚只有一種目的,就是獲得鯨魚身上的鯨魚油,鯨魚油是唯一用途能用于點亮油燈,除了在那之前很久就已經(jīng)存在的火把,煤油燈、煤氣燈、電燈都是那以后幾十年才被發(fā)明出來。那時客觀上講是人類已經(jīng)將近海的鯨魚捕殺的差不多了,捕鯨者們只有去更遠更危險的水域去尋找獵物?,F(xiàn)在人們都知道鯨魚體型巨大,捕鯨必須有大型的船只和訓(xùn)練有素的團隊,當(dāng)然還要有充足的資金,也就是必須有一個商業(yè)捕鯨公司來運作這些,這些就是這部電影前面所交代的背景信息,也只有這些才會發(fā)生電影里的那些事情。
說捕鯨的事,跟我的常識來自于小人書,熟悉美國文學(xué)的人,也許知識就會來自于《白鯨記》,作者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對,他就是電影開頭出現(xiàn)的那個向老者買故事的那個年輕人,他已經(jīng)好久沒有創(chuàng)作靈感和創(chuàng)作題材了,盡管自己已經(jīng)很窮?!栋做L記》其實也是來源于這個故事,故事描寫亞哈船長與白鯨斗智斗勇,最后與白鯨同歸于盡,展現(xiàn)了人類戰(zhàn)勝自然的豪邁和激情。就像鯨魚油給普通人帶來了光明,也改善了捕鯨者的生活,這部捕鯨題材的小說也改善了作家梅爾維爾的生活困境。電影注明他買故事的時候是1850年,而距離“埃塞克斯號”船難過去已經(jīng)整整30年了。
事實是捕鯨船埃塞克斯號與鯨魚斗爭被撞沉,船長和大副還有好幾個人都活了下來,他們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海上漂流,遭遇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和磨礪,煉獄般的經(jīng)歷讓他們?nèi)}其口,就像電影最后作家所說,這是經(jīng)過和精心的改編和修飾才變成了一個與天斗與海斗與鯨魚斗正能量故事。而這個電影就是來還原這個不太好講的真實故事的。
其實電影里那個脾氣不好的老人就是同一個故事里的幸存者之一,他對年輕的講述的捕鯨故事就是他30年前親身經(jīng)歷的真實故事,只是《白鯨記》隱去了在遭遇船難后,沒有死光的那部分人的真實經(jīng)歷,這些故事既不浪漫,也不美好,他們甚至令人反感和惡心,他們也只有在200年后豐衣足食、精神飽滿、自信十足的社會才會被提及,就像前面提到的電影《荒野獵人》的故事那樣。如今拍成電影,將一些故事隱藏于鏡頭之下,看起來只是順帶提及,貌似客觀而真實,在一部電影里,有人看到了捕鯨,有人看到了風(fēng)景,還有人把這部電影當(dāng)成災(zāi)難片,有人說他的音響低音炮都要被震壞了。其實我看到的是無奈,這是個穿了這么多馬甲才能夠說的故事,這其實是一部說吃人的電影。
其實我看到關(guān)于正面寫“埃塞克斯號”捕鯨船的詳細報道,來自于中國的一份叫《南方周末》的報紙,在2014年5月2日的報紙上,刊登了作者為段牧云的長篇報道《抹香鯨的報復(fù):美國埃塞克斯號捕鯨船海難紀實》(注)。
當(dāng)然,一件快200年前的事件,該文的作者跟赫爾曼?梅爾維爾一樣,不可能親自去采訪而寫這個報道,這個文章也來自于作者讀過的史料,估計還有《白鯨記》,這里面詳細描述了這個事件。2014年是個自由民主熱潮在中國泛濫的年份,媒體和論壇上出現(xiàn)最多的詞是選票,讀了那么多無關(guān)的文字,我發(fā)現(xiàn)作者其實是想說,這些生還者在決定吃掉誰的時候,是采用了民主抽簽的辦法。后來據(jù)評論者考證該文內(nèi)容應(yīng)該部分來自于《鯨魚的報復(fù)》這本書,作者Nathaniel Philbrick,應(yīng)該也是這部電影的故事來源之一。
沒錯,《海洋深處》這部電影其實是說生還者靠吃人其他人活下來的故事,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盡管說起來很扭捏,甚至遮遮掩掩,可畢竟是說出來了,就像這部電影的表達方式一樣。
好萊塢海難片的熱潮始于卡梅隆1997年拍攝的電影經(jīng)典《泰坦尼克號》,對了,就是那部把小帥哥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帶到觀眾面前,就是那個在差不多20年后憑《荒野獵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的小李子。災(zāi)難是悲劇,總能令人思考點什么,況且這部海難電影還在全球席卷了18億美元的票房,由于是這么賺錢,于是很快就有大批的海難電影生產(chǎn)出來了,2000年就有《完美風(fēng)暴》,《珍珠港》連續(xù)上映。其實要不是有《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奇跡,這些電影的劇本可能沒準早都不知道就變成廢紙丟哪里去了,如果沒有《泰坦尼克號》,1995年的《未來水世界》已經(jīng)讓好萊塢老板們對海上題材的電影噤若寒蟬了,這部電影投資了1.8億美元,但只賣了這個數(shù)字的零頭,巨大的道具船兩次沉到海里,還毀了一架飛機,發(fā)生了傷亡,主角凱文?科斯納也從此一蹶不振,因1990年《與狼共舞》帶來的職業(yè)輝煌也就很快煙消云散了。
《珍珠港》看劇本故事應(yīng)該是個空戰(zhàn)題材的電影,不知道最后怎么拍成了海洋題材,這個電影從頭到尾都是講飛行員的故事的,因為海洋災(zāi)難片的熱銷,強化了海難的段落,約會的地方變成了海港,打架的地方變成了海島和沙灘,沉船和救人的地方變成了海港,于是就不知不覺的變成了,海難電影,讓人不能不佩服電影導(dǎo)演和制片人的魔術(shù)之手,吼吼。
由于這么多年觀眾都看爛了海難題材的電影,所以200年后再去拍一艘不算大的捕鯨船的翻船災(zāi)難,結(jié)果像《白鯨記》,那怕是不足以吸引觀眾來看,但吃人就不同了,吼吼,李安導(dǎo)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沒多久啊,其實也是說吃人的啊,只是大家只看到了老虎,記住了人與自然,還環(huán)保,貌似是一個美好的旅程,其實大伙早忘了忘記了電影結(jié)尾為啥少年派對不相信他的故事的保險公司的人說著說著就流出了眼淚,他的旅程其實很悲慘。
(本段有語言暴力,敬請留意!不喜請自行跳過)
不過少年派畢竟還是吃的仇人,《荒野獵人》追殺的是仇人,可一條捕鯨船被自己追殺的獵物抹香鯨撞沉,這特么到底應(yīng)該恨誰???人家鯨魚在幾千公里外招你惹你了?你去取人家的油要人家的命掙錢,難道人家掙扎一下都不行么?關(guān)鍵是你們?nèi)祟惸撬移拼植唤Y(jié)實,當(dāng)人類的船撞冰山、遇風(fēng)暴沉沒的時候,只能怪運氣不好,還有誰讓你們喜歡說“上帝也不能讓它沉沒”,其實不是都說上帝萬能么,大家都是上帝造的,沒弄死鯨魚,只能說上帝那會兒不想管你個弱智傻逼。在海洋里,鯨魚才是上帝的寵兒,就像6000萬年前到2億年前只有恐龍才是上帝的寵兒一樣,如果你堅信那時候就有跟你長的一樣的上帝的話。誰說上帝這次不是為了讓人類證明一下自己的冷血、愚蠢和殘忍呢!
《海洋深處》開頭,就像通常的美國電影一樣,這個打工者離開了自己的溫暖的家,外出掙錢謀生養(yǎng)家,他的職業(yè)技能是捕鯨和管理捕鯨船,但他后來發(fā)現(xiàn)聘用他的捕鯨公司并沒有讓他做船長,而是用了一個毫無經(jīng)驗的船東家的富二代作船長,于是矛盾和沖突也就自然產(chǎn)生了。盡管沒有我所期待的那么強烈,畢竟這是商業(yè)合作嘛,大家還要一起掙錢,況且船東派自己人看住船自己家的船也并沒有什么不妥,那年頭海盜猖獗,經(jīng)常有船被海盜開跑的事情。經(jīng)過網(wǎng)友考證《荒野獵人》里獵人主角格拉斯的真實經(jīng)歷就是做過海盜的。不過美國人并不覺得做過海盜有什么可羞恥的,要不他們也不會拍《加勒比海盜》系列,而且還拍成冒險喜劇片。美國人的祖先跟中國人不同,沒有《三字經(jīng)》《道德經(jīng)》約束他們,他們可能會想,不就是殺點人搶點錢嗎!這就是文化的隔閡。90年代其實還有一部場面不小的海盜愛情動作片《割喉島》,說的是女海盜的故事。我是很喜歡那上面的音樂的。如果僅看電影,很多人也許會覺得當(dāng)海盜是件又浪漫又自由又光榮的事。
這個電影故事就是這么不溫不火的發(fā)展,當(dāng)很快就進行到走出風(fēng)暴倆人放下分歧都同意去更遠的海域捕鯨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知道這部電影到底想說什么故事了,而故事的重點并不在他倆的沖突上,甚至都不是人與鯨魚的沖突上,我想起了2年以前看過的那篇報道的全部內(nèi)容,
這部電影的是生命本能與良知的沖突。關(guān)鍵是那篇報道拿這個故事說實施民主的重要性的,你特么沒病吧?你選舉和人出來然后把他吃掉,我不是說吃人惡心,剝皮挖心處理內(nèi)臟剃肉下來送到嘴,這個過程你可以腦洞大開自己腦補,我是說這么野蠻的行為你說是民主的結(jié)果,是自己打臉還是讓別人來打臉呢?如果民主了就可以按本能做一切事,那我還是覺得不能隨便吃人的專制比較好。
這部電影后面的情節(jié)我就不復(fù)述了,跟報紙上報道的內(nèi)容也差不多,最后經(jīng)過與天斗與地斗與鯨魚斗,到最后是與饑餓的本能斗,有幾個人活下來了,其中一個就有電影開頭那個向作家收錢講故事的老人,他那時只有14歲,還是個少年。顯然電影上講的故事不是他都知道的事,因為后來那幾艘救生艇走散了,船長和大副也走散了,其實沒有人知道全部的事情。抽簽決定吃誰后還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人人都是爭相獻身,最后搶到手槍的哥們對自己開了一槍,破壞了選舉結(jié)果,盡管程序不正確,但還是搶到了優(yōu)先獻身權(quán),就像中國電影里大家搶著要去炸碉堡一樣。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雷鋒扶老人過馬路簡直都弱爆了啊!
以下引用一段關(guān)于本片的評論:
該片對于十九世紀的社會概況,包括捕鯨業(yè)的狀態(tài),工商會的整體流動交代得非常完整,可以說該片的開頭非常到位且有力,但后續(xù)的各項事件描述卻非常的繁多,也許觀眾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體會,這其中包含了對于生命尊重的議題,也包含了對于人類極限的道德觀挑戰(zhàn)。
該片巨鯨的特效部分令人驚嘆,且它的出現(xiàn)會讓觀眾很快地往思考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平衡關(guān)系的方向去,但缺點則是太過濫用巨鯨出現(xiàn)時的特殊音效,使得該片的焦點又被再一層的稀釋掉,制片組想創(chuàng)造出劇情轉(zhuǎn)折的想法,但對于這類的觀感切換還是稍嫌太過突兀和雜亂,這應(yīng)該是該片最為可惜之處。
《海洋深處》具有令觀眾目不轉(zhuǎn)睛且非常壯麗的場面,也擁有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般對于人性方面的哲學(xué)性思考議題,如果又從片中少年變?yōu)榘装l(fā)蒼蒼的老人的Thomas的角度去看,更可以看見人性的脆弱面,該片最精華的內(nèi)容絕對不是在于畫面的精彩度,而是在于剖析世界中的那微妙的平衡議題(yam新聞評,來自搜狗百科,引用完)。
“包含了對于生命尊重的議題,也包含了對于人類極限的道德觀挑戰(zhàn)”,這么委婉的文字說的就是“吃人”的事情。對生命的尊重自然也包括對鯨魚生命的尊重,當(dāng)影片拍出那個作為幸存者的小孩爬進鯨魚的體內(nèi)去取油脂的情節(jié)時,這也許就是說的尊重的問題,還有《荒野獵人》格拉斯鉆進馬腹里取暖,但人們?yōu)樯嫠葧r,所謂對生命的尊重,包括對他人生命的尊重也許只是一句蒼白的空話而已。很多人也許都還記得幾年前獲獎的紀錄片《海豚灣》,血水染紅了海豚灣的海水,人們捕殺鯨魚的時候,捕殺海豚的時候,在叢林里獵熊的時候,是否想過它們的感受?
近年好萊塢拍攝了很多后毀滅時代,(遭了核彈或者外星人什么的)最后人們因為禁不住饑餓而吃人的電影,《末日危途》《幸存者》《瘋狂麥克斯》都是描寫本能的邪惡和人性的光輝的斗爭,這些故事都發(fā)生在未來,甚至不知道在哪里,最后都是稀缺的人性戰(zhàn)勝邪惡,懂點電影的都是知道,這樣的電影的結(jié)尾,都只是創(chuàng)作者“希望如此”而已。
還有當(dāng)人類將炸彈、烈火、毀滅和殺戮帶給其他同類的時候,是否想過其他人的感受?那些被殺滅的對象,僅僅因為“專制”“落后”“封閉”而慘遭屠戮時候,那些施暴者或許應(yīng)該思考,拋開那些高大上的借口,你所做這些也許僅僅是出于饑餓的本能。我佩服好萊塢那些敢于反思的美國人,但在現(xiàn)實的本能面前,所謂文明和反思,也只是“沐猴而冠”式的一個文明表象罷了。(完)
注:《抹香鯨的報復(fù):美國埃塞克斯號捕鯨船海難紀實》,刊載于《南方周末》,該文的網(wǎng)絡(luò)鏈接為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321一開始會為了這部片子走進影院全是因為其中船難的情節(jié),在看完《少年派》之后就對此類影片有著莫大的熱情。然而與《少年派》當(dāng)中借一段從真實事件中虛構(gòu)出來的歷險故事來講述信仰的偉大所不同的是:《海洋深處》講述的并非信仰,而是人性。<圖片1>人類社會開始于階級的出現(xiàn):上層階級在社會中所擁有的是對于下層階級的絕對制約權(quán)甚至是奴役權(quán)。可是,這樣的特權(quán)一旦脫離了這個社會,當(dāng)人類只是作為少數(shù)個體在自然的偉大力量面前其實是同等渺小的,所謂“特權(quán)階級”不過是人類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更加諷刺的是:人類社會的所謂進步其實是建立在人心無限的貪婪與欲望的驅(qū)使之下。人因為想要跑得更快而發(fā)明了汽車,想要飛上藍天而發(fā)明了飛機,也為了賺取更大的利益而開始了對于自然資源不遺余力的開發(fā)。可是,當(dāng)階層與利益相沖突之時,當(dāng)尊嚴與生命被放在天平的兩端要你做出取舍之時,人性會如何進行選擇?<圖片2>獵殺白鯨的失敗并非想表達當(dāng)時的人類科技不夠發(fā)達,或者運氣不夠好,等有了更好的設(shè)備之后再來一次或許就能成功的投機主義思想。白鯨其實隱喻人類發(fā)展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誘惑!雖然成功獲利頗豐,然而失敗之后失去的卻是人類存在的本質(zhì)--生命!人類貪婪的本性常常讓我們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看不到隱藏在利益之下的巨大危機而挺而走險,最終成為了一個全然不顧及群體利益的玩命之徒!<圖片3>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人類發(fā)展道路上需要時刻謹記的原則:雖然社會與科技的進步給了人類越來越強大的力量去獲取所需的一切,但如果在前進的征途中被欲望沖昏頭腦而失卻了本心,那么人類所面臨的將是巨大的失敗與自然界的懲罰。對于自然,人類永遠都應(yīng)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永遠都不應(yīng)該忘記當(dāng)我們作為世界中弱小一份子為了生存而拼盡全力的那個開端,我們始終是人而并非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唯有如此,人類社會才能得以延續(xù)。
埃塞克斯號海難與漂流事件,是人類在絕境中為生存而進行的一場殊死搏斗,雖然有“人吃人”這樣的慘劇發(fā)生,但細察這一過程,不能不說這一船人的確并非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有組織、有紀律、有航海技術(shù)的海員隊伍。在遠離文明的大洋深處,手里拿著槍的波拉德船長并沒有與自己的表弟聯(lián)手干掉小艇上的另外兩個人,而是大家抽簽,在生與死的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漂流八九十天,能夠有人生還,絕非偶然。
1820年11月20日,在南太平洋遠離陸地的大洋深處,一艘美國捕鯨船被一頭憤怒的巨大抹香鯨撞沉。船上20名船員,分乘三只捕鯨小艇,開始了漫長的海上漂流,他們?nèi)淌苤鴺O度的饑餓焦渴,和令人瘋狂的絕望,日漸衰弱,不斷有人死去。三個月后,最終遇救的人,竟然是靠著吞食死難同伴的尸骨活下來的。
這是19世紀最著名的海難之一,時至今日,這段由生還者記述的海難經(jīng)歷,依然令人震撼。
*昔日的捕鯨大國*
今天在美國,只要說起捕殺鯨魚,無人不義憤填膺,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百多年前,美國曾經(jīng)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鯨大國。
18世紀的北美,隨著工業(yè)發(fā)展,和城鎮(zhèn)的興起,對照明用油、機械潤滑油的需求越來越大,歐洲也正經(jīng)歷著工業(yè)革命,當(dāng)時沒有石油生產(chǎn),鯨油成了搶手貨。富有彈性的鯨須(Baleen)被當(dāng)成塑料使用,社會上流行的婦女束腰緊身胸衣用鯨須來做,需求量很大。捕鯨業(yè)成了利潤豐厚的產(chǎn)業(yè),大西洋沿岸麻省的楠塔基特島,由于接近漁場,地理位置優(yōu)越,成了捕鯨重鎮(zhèn),富得流油,是美國最富有的城鎮(zhèn)之一。
到19世紀初年,捕鯨船經(jīng)過長期的改進,可以直接在船上煉鯨油,成為海上加工廠,船也越做越結(jié)實,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這些船能走得很遠,每一次航行時間平均為二至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隨著船的遠航,許多以前人跡未至的海域也有了航海圖,航海設(shè)備也越來越精良了。美國的捕鯨船遍及全世界,航行在最遙遠的海域。
作家梅爾維爾受到這次海難的啟迪,寫作了小說《白鯨》。
楠塔基特島是美國捕鯨業(yè)的大本營。島上有七十多艘捕鯨船,埃塞克斯號是其中之一,這是一條舊船,很小,只有87英尺長,排水量238噸,但它一直很幸運,沒出過什么大事。這次經(jīng)過航行前的修整,裝備了充足的供應(yīng),于1819年8月12日從楠塔基特島出發(fā),踏上計劃為期兩年半的航程。船長是28歲的波拉德,大副蔡斯22歲,二副是喬伊,船員中有標槍手、舵工,最小的是14歲的尼科森,一個充滿好奇心和自豪感的男孩,他第一次出航,是個小勤雜工,全船原有21人,后來有一名船員在半途中不辭而別,去向不明。
出發(fā)三天之后,8月15日,埃塞克斯號遇到強風(fēng)暴,船在排山倒海般的驚濤駭浪中震顫顛簸,吊在船側(cè)的用于捕鯨的兩只小艇被狂風(fēng)巨浪卷走,船尾的小艇也被巨浪擊裂,上桅帆受損,差一點就沉船。
暴風(fēng)雨終于過去了,一看五只捕鯨艇中僅剩下兩只能用的小艇,而捕鯨作業(yè)至少需要三只小艇,現(xiàn)在究竟是回頭還是繼續(xù)向前,發(fā)生了爭議,船長波拉德最終采納了大副和二副的意見,同意修修補補繼續(xù)向前,他們還需要至少兩只備用小艇,還好后來總算遇到一艘失事的捕鯨船,買下了一只尚可修復(fù)使用的捕鯨艇。
*海上生涯*
1820年1月,埃塞克斯號沖破重重困難,繞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航行了五個月只捕到一頭鯨,船員心情沉郁,沿著智利的海岸線北上,漸漸進入溫暖的南太平洋海域,開始依然一無所獲,直到到達秘魯?shù)暮0毒€后,才陸續(xù)碰到鯨群,經(jīng)過兩個月的捕殺,他們煉出了450桶油,大約捕到11頭鯨,平均每五天干掉一頭鯨,所有的人都累得七竅生煙。
追捕的目標是抹香鯨,它的鯨脂質(zhì)量最好,能提煉出非常干凈明亮的燈油,其方方的大腦袋里儲存著極好的鯨腦油,利潤很高。
捕鯨是非常危險的行業(yè),在碰到鯨群時,他們把三只捕鯨艇放下海,盡快地悄悄劃向鯨群,靠近時,標槍手高舉錚亮的標槍向著巨大的鯨魚狠狠投去,一定要穩(wěn)、準、狠,經(jīng)常要投槍十幾次,標槍后面掛著捕鯨索,中槍的鯨魚拖著帶繩索的標槍拼命向前沖,小船被拖著在海上狂奔,鯨魚龐大的身體翻騰掙扎,隨時有可能掀翻小船,海浪喧騰,泡沫飛揚,小船在巨浪中上下顛簸,直到血染碧海,鯨魚慘死在自己的血泊中。這一追捕過程一般為幾十分鐘到若干小時。
從捕鯨艇劃到大船的距離一般為五海里,小艇把沉重的鯨魚拖回大船后,用三天的時間將鯨油剝離,他們切割下5英尺寬的長條鯨肉,然后把6英寸厚的很硬的鯨脂從肉上切割下來。吊在船側(cè)的沉甸甸的鯨肉一晃動,整個船都跟著劇烈地搖晃,他們把鯨腦切下來放在甲板上,挖出一個洞,一兩個人鉆進去把鯨腦油取出。接下去是用切成塊的鯨肉油渣做燃料,將鯨脂熬成油,濃煙滾滾,滿船腥臭,到處是血,是油,船員們在煙熏火燎之中連日輪班工作,一個個都快累散了架。直到把油裝進桶里,把甲板沖洗干凈,等待著他們的是下一輪的驚險追捕。
1820年5月,埃塞克斯號與一艘來自楠塔基特島的捕鯨船相遇。家鄉(xiāng)的船帶來了新漁場的消息:從秘魯海岸向西去,一千多英里外的大洋深處,漫游著許許多多抹香鯨。為了帶回更多的鯨油,埃塞克斯號決定向那片人跡罕至的遙遠海域開拔。
他們在南美大陸做了短暫停留,裝上果蔬淡水,開始向西航行,航程中,他們在一片盛產(chǎn)海龜?shù)娜簫u???,冒著酷暑,捉回數(shù)以百計的平均重達八十磅、甚至四百磅以上的大海龜,因為海龜可以不吃不喝不動,活很長時間,且肉質(zhì)醇香,被當(dāng)成沒有飼養(yǎng)成本的鮮肉供應(yīng)源。
進入11月,埃塞克斯號駛?cè)脒h離南美大陸一千多英里的海域,一船人盼著碰到鯨群。
*驚世海難*
1820年11月20日早8點,瞭望哨的人看到一股股噴水柱,三只捕鯨艇又一次放下了水。大副蔡斯帶領(lǐng)小艇投出漁叉擊中了抹香鯨,巨大的鯨魚疼痛難禁,大尾巴一陣猛甩,撞擊船舷,使木板開裂,海水涌入,他們只得當(dāng)機立斷,切斷捕鯨索,放了鯨魚,把小艇拖回大船修理。
大家正忙著干活,蔡斯無意中望出去,在離船頭不遠處的海面上,靜靜地浮著一頭巨大的抹香鯨,恐怕有85噸重,不過因為鯨魚向來溫厚,從不會主動襲擊航船,誰也沒太在意,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竟在一瞬間發(fā)生了,它向著捕鯨船全速沖了過來,蔡斯高喊著命令舵手轉(zhuǎn)舵,話音未落,碩大的鯨魚頭已經(jīng)重重地撞到船前側(cè),船被這突如其來的猛撞拋起,船員們前仰后合,整個船就像撞到礁石上,幾分鐘之內(nèi)震顫不已,像狂風(fēng)中抖動的樹葉。
大家都被撞傻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鯨魚從船底重重地擦著龍骨穿過,撞掉了船底木板,然后出現(xiàn)在右舷旁,頭靠著船頭,尾靠著船尾,看來它也撞暈了,一動不動。蔡斯立刻想到從甲板上用漁叉去叉它,但又一轉(zhuǎn)念,它的鯨尾就在船舵旁邊,任何刺激都會使它在掙扎中摧毀船舵,在這遠離陸地上千海里的大洋深處,那可使不得呀!
意識到發(fā)生了惡性事故,蔡斯命令大家準備水泵抽水,向另外兩只小艇發(fā)信號。這時一個站在船艙口的人忽然大聲驚呼:“看??!它又一次沖過來了!”蔡斯急轉(zhuǎn)身,只見那頭巨鯨已在短暫的一瞬間回過神來,游到550碼之外,以加倍的速度沖了過來,卷起白色飛騰的巨浪,蔡斯試圖改變航向,避開撞擊,然而船速遠不如鯨的速度,它又一次重重地撞到船上,整個撞毀了船頭,把238噸重的船撞得倒退。然后再一次從船底穿過,破浪而去,消失在碧波萬頃的南太平洋上。
震驚之余,不容多想,黑人管事邦德沖進正在下沉進水的船艙,搶救出船長和大副的兩只箱子,里面有指南針、航海象限儀和導(dǎo)航書,這是航海者的眼睛,箱子里還有手槍。在大船傾覆前他們把小艇從船側(cè)拖入水中。
另外兩只小船看到桅頂上的信號,趕了回來,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波拉德船長立刻下令截斷桅桿,使船身可以正過來一些,命令大家從正在下沉的船上趕緊打撈出食品和淡水,那是今后生存的命根子,他們用板斧在甲板上鑿出幾個洞,搶出成箱的硬餅干、干面包,二百加侖淡水,一些工具,還有一些以前抓來準備當(dāng)肉吃的活海龜,為了讓大船替小艇遮蔽一點風(fēng)浪,他們把三只小艇拴在一起,系在大船旁。大家一直忙到夜幕降臨。
第二天,為使這三只小艇能應(yīng)對今后的漂流,他們用大船上的圓木做成桅桿,撕下船帆為小艇剪出風(fēng)帆掛上,用木板把小艇的船舷加高了半英尺多,為的是減少涌進的海水,這是關(guān)鍵的一步,每只小艇上裝了60天的口糧,65加侖的淡水,還有兩只海龜,備有蠟燭、燈、引火盒、小斧子、漁叉、漁鉤、鏟子、矛等。
下一個至為重要的問題是應(yīng)向何方航行,向西南去馬奎薩斯島距離最近,但也有1200英里之遙,波拉德船長認為乘著貿(mào)易季風(fēng)向那邊去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只有走那條路線可以使他們在斷糧之前到達目的地。另一條路線是向東南去南美洲,路要遠得多。
大副蔡斯和其他領(lǐng)導(dǎo)寧愿走遠道,因為當(dāng)時他們?nèi)徊恢礼R奎薩斯島一帶的情況,傳說中那里住著吃人的土著,他們覺得到那種地方去還不如死在海上。他們的意見是:沒有貿(mào)易季風(fēng)就先向南走一個月,約行一千五百英里,進入一個風(fēng)向多變的海域,然后利用這些風(fēng)設(shè)法向東,如果“一切順利”,再走一個月就到達南美洲了,他們的淡水和面包可以維持兩個月,當(dāng)然希望在航程上遇到其他海船,然而實際上所謂“一切順利”幾乎不可能。
后來的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按波拉德船長的路線,很可能所有的人都能生還。畢竟這是海難漂流,不管走哪個方向誰也沒有十分的把握,危難當(dāng)頭,不是爭吵的時候,作為少數(shù)的波拉德船長讓步了。
*知向誰邊?*
經(jīng)過兩天的準備,1820年11月22日,三只捕鯨艇踏上了茫茫前路,最大的希望是遇到一艘海船,如果兩個月以后,他們還在海上漂流,恐怕就很難生還了,船長、大副和二副各負責(zé)一條船,各人都有一把槍和一些彈藥。
大副蔡斯的船被鯨魚撞過,本來就搖搖欲墜,11月25日又裂了一道縫,修理一番,依然不斷有水滲入,糟糕的是一些面包被苦咸的海水泡了。同時他們還得不斷往外舀水,搞得人筋疲力盡。11月27日夜里,波拉德船長的船在黑暗中不知是被鯨魚還是大鯊魚撞裂,海水進入,趕緊點亮燈,三條船上的人一起搶修,雖然漏水止住,但部分面包也被海水泡了,吃了咸面包的人渴得要發(fā)瘋。
一天,成群的海豚在船舷邊嬉戲跳躍,船上饑腸轆轆的人實在渴望吃一口新鮮食物,千方百計卻抓不到一只活蹦亂跳的海豚。大家餓極了,決定干掉海龜,連腸子帶肚子吃個一干二凈,汁水豐富的鮮肉下肚,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到12月3日,總算吃完了海水泡過的苦咸面包,第二天夜里,一陣風(fēng)暴襲來,二副喬伊的船忽然消失在黑暗中,他們點起燈四下張望,看到遠處海面上閃現(xiàn)著一點燈光,那是喬伊的回應(yīng)。此后這樣的聚聚散散更加頻繁,三只勢單力薄的小木船,在變幻莫測的大洋深處,保持在一起漂流實在太難了。
在海上漂了18天,大副蔡斯把日漸減少的硬面包鎖在箱子里,子彈上膛,警惕地守護著這點命根子,那天下午成群的飛魚在海面掠過,居然有一些撞到船帆上,掉落到船上。太棒了!簡直是天賜的美食,人們撲上去,吞食抓到的活魚。
持續(xù)不斷的焦渴比饑餓更可怕,像酷刑一樣分分秒秒都在折磨著每一個人。到了12月中旬,管理嚴格的蔡斯把自己小艇上的面包供應(yīng)減半,信風(fēng)過去了,海面平靜,波光粼粼,可是南半球的夏季來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暴露在驕陽下的人們無處躲無處藏,有人跳下水去泡泡,竟然發(fā)現(xiàn)附著在船底的一些甲殼動物,立刻剝出肉來吞進肚里,其實失事的海員常常能夠抓到一些海魚維生,遺憾的是他們進入了一片極為荒涼的海域,由于自然原因,這里全然沒有可吃的生物。
蔡斯那條撞壞過的船,此時漏水越來越厲害,人們已是極度虛弱,還要千方百計修船舀水,大家都越來越?jīng)]力氣劃船,放眼望去,永遠是天水相接,哪里是盡頭?。?br> *?。⌒u*
1820年12月20日,在埃塞克斯號沉船一個月之后,絕望的陰云籠罩在漂流者的心頭。忽然間,一聲呼喊:“陸地!”一陣狂喜,簡直像是眼前出現(xiàn)了天堂,遙遙望去,一個周圍布滿了礁石的小島就在前方,他們非常小心地向小島劃去。
盡管這島荒涼多石,大家依然滿懷希望地仔細搜尋,在幾乎放棄的時候,發(fā)現(xiàn)海邊低地上落潮時有一眼泉水。島上只有一些頑強的樹種艱難地存活,船員們不顧一切地尋找任何能夠下肚的東西,吞食鳥類、鳥蛋、螃蟹、貝類、獨行草、海草……見什么吃什么,不到一周的時間,島上的一切幾乎都被刮光掃盡,原來棲息在島上的鳥類被襲擾驚嚇,紛紛撤離。
1820年12月26日,在島上盤桓了六天之后,他們再一次推船下水了。船員中有三名非楠塔基特人表示情愿留在島上,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這樣小船可以減少三個人的負重,他們留在船上的口糧當(dāng)然十分寶貴。另一方面,這三個人在有泉水的小島上,用大副蔡斯后來的話說:“存活下去的可能性遠比我們到達大陸的可能性大得多?!?br> 船長和大副一直用航海儀器定位,他們當(dāng)時認為這個島是迪西島,實際上是在迪西島以西七十英里的漢德森島,他們漂流了近1500海里,竟然比出發(fā)時離南美大陸更遠了。不過無論如何,在島上這不足一周的時間,給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船員們喝足了泉水,吃到各類野味水產(chǎn),木桶里面灌滿了水,晾干了衣服,修理了小船,捉到一些鳥兒,捕到一些魚,都曬干了帶上,現(xiàn)在該離開了。
*吃人*
這一帶的海上風(fēng)向變化不定。時而狂風(fēng)巨浪,時而驕陽似火。半個月以后,1821年1月10日,本來就一直有病的二副喬伊終于扛不下去死去了。由標槍手漢德里克斯接替了他,負責(zé)一條捕鯨艇。第二天在一場暴風(fēng)雨中三只小艇失散,船長和漢德里克斯的船后來重聚,可是大副蔡斯的船卻從此不知漂向何方。
由于二副喬伊病了很長時間,無力嚴格掌控口糧發(fā)放,在他去世時他的艇上只剩下兩天的口糧了。船長波拉德不得不將自己艇上的口糧分了一些給他們,很快兩只船上的口糧就吃光了。從1月20日到1月28日又有四個人相繼死去,活著的人被瘋狂的饑餓驅(qū)使,一致同意: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分食死難同伴的尸體維持下去。
1月29日夜,海上一片黑暗,漢德里克斯的小艇和波拉德的船失散了。像許許多多的海員一樣,艇上的四個人永遠地消失在大洋深處,從此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們。剩下船長波拉德的小艇孤獨地漂流在海面上。艇上的四個人都來自楠塔基特島,都還很年輕,彼此知根知底,是親戚、朋友、熟人。船長的表弟柯芬才18歲,他的朋友拉姆斯代爾更年輕,還有另一名船員雷。他們靠“吃人”挨過一天又一天,到1821年2月6日,連死人肉都吃得精光,他們餓得六神無主,蓬頭垢面,似人似鬼。
在極度的饑餓之中,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念頭不斷地在這四個人的腦子里面盤旋……終于,16歲的拉姆斯代爾開了口:我們還是抽簽吧,看誰命該去死。開始,船長波拉德不予理會,可是一共四個人,他的表弟和船員雷都站到了拉姆斯代爾一邊,令他別無選擇,那就抽簽吧。結(jié)果,死亡簽落到了柯芬的手中,身為表哥的船長曾經(jīng)對家里人信誓旦旦地說過,要保護這個年輕的表弟,此時他嘶啞地喊了出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你要是不喜歡你的簽,我會斃了第一個敢碰你的人。”那個可憐的極度虛弱的男孩子猶豫了……但接下去,靜靜地,他把頭靠在船舷邊,說:“我喜歡它像喜歡其他的簽一樣?!?br> 此刻他們面臨著另一個艱難的抉擇,由誰來執(zhí)行槍決?只能再度抽簽。結(jié)果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差事落到了拉姆斯代爾的頭上,盡管這是他的提議,此時他卻不干了。他懇求柯芬:讓我去死吧!但被柯芬拒絕了。既然大家機會均等,他決心接受命運的安排,拉姆斯代爾終于舉起了那支千鈞重的槍,對準了自己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柯芬請求給他幾分鐘安靜一下,留下一個口信請他們帶給遠方的母親。他不想讓任何人為此而愧疚,臨行前不忘說一聲:“抽簽做得很公平?!比缓笃届o赴死。
五天以后,2月11日船員雷也在苦難中死去,再一次成了存活同伴的食物。小艇上僅剩下船長波拉德和拉姆斯代爾兩個人,啃食著同伴的尸骨,奄奄待斃,一息尚存。
又是20天過去了。
1821年2月23日一早,美國捕鯨船王太子號正沿著智利的海岸線北上,瞭望哨上有人發(fā)現(xiàn)前方一個十分奇怪的漂浮物,在海浪中忽上忽下。船長齊默利·柯芬滿懷好奇地用望遠鏡跟蹤,很快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只捕鯨小艇,船帆被太陽曬得褪色,也不見有人在劃槳。他向舵手下令:轉(zhuǎn)舵向前。在靠近小船的一瞬間,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鎮(zhèn)住了,目瞪口呆。
第一眼看到的是骨頭,人的白骨,散落在橫坐板和船底上。船的兩端有兩個蜷曲著的人,皮膚潰爛,眼珠從凹陷的眼眶中凸出來,胡子上是僵硬的鹽和血塊。手中抓著破裂的骨頭,吮吸著骨髓。他們甚至沒有注意到有船靠近,看到救援人員一反常態(tài),不是欣喜欲狂,而是驚懼不安,緊攥著手中的骨頭不放。
他們把這兩個看起來十分可怕的人抬上了大船,有了食物和水,生命又慢慢回到了他們的身上。
從1820年11月20日沉船到1821年2月23日遇救,他們的海難漂流經(jīng)歷了整整三個月零三天的時間。此刻他們?nèi)徊恢渌瑔T是否還在人間。
*大副蔡斯和他們的船員們*
回頭再說大副蔡斯的船,1月12日的那場狂風(fēng)暴雨中,他們與另外的兩只船分散了。
1月15日,一條大鯊魚尾隨著大副的小船,一次次發(fā)起攻擊,船上的人餓暈了頭,開始還想把鯊魚抓過來吃,最后發(fā)現(xiàn)他們連投擲漁叉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好盡力將鯊魚趕走。
1月20日,黑人彼特森死去,船員們海葬了自己的同伴。2月8日,他們在海上漂流了兩個月18天了,如大副所言:“可怕的死亡顯然在等待著我們,餓到了極點,我們講話和思維的能力都越來越差了,我們是人類中最無助的可憐人?!痹跇O度的絕望中,船員科爾瘋了,抽搐痙攣、喊叫呻吟,上午10點鐘時他再也說不出話來了,大副后來回憶道:“他毫無知覺地躺在船底上……我們給他蓋上衣服,聽天由命吧。他躺在那里呻吟不止,非??蓱z,一直到下午4點鐘,他是在我所見到過的最悲慘嚇人的驚厥抽搐中死去的。”
在大家為科爾準備海葬的時候,蔡斯終于說出了最難以啟齒的話:還是留下尸體做食物吧。沒有異議。
2月15日,死人肉已經(jīng)吃光了,最后剩下每人一小份兩塊面包,他們四肢腫脹,疼痛之極。
終于挨到了2月17日,前方似乎出現(xiàn)了陸地的跡象,蔡斯盡力說服安慰完全絕望的尼科森,他只有15歲,還是個孩子,躺在那里等死。說到底,苦到極處,死比活著恐怕還來得容易。
*終于獲救*
1821年2月18日早上七點來鐘,一聲“船帆!”的呼叫聲驚醒了蔡斯,盡管虛弱至極,他竟然立刻站了起來。盯著那幻覺般神奇的帆影,神情恍惚,欣喜欲狂。甚至絕望的男孩子尼科森也忽然有了生氣,一骨碌站了起來。帶著求生的渴望,他們拼盡全力向大船劃去,一直追了三個小時。
終于大船上有人看見了他們,向他們靠攏過來,三名幸存者被抬上了大船,一個個樣子十分可怕,船長從后甲板上看到他們的慘狀,熱淚奪眶而出。在近90天里,他們在海上漂流了約兩千五百海里。救援船是印第安號商船。蔡斯的小艇比波拉德的船早五天獲救。1821年3月里,在智利的大港瓦爾帕萊索,兩只捕鯨艇上的五名幸存者重聚了!
這里駐有美國領(lǐng)事館,依然虛弱的船長波拉德惦記著滯留在迪西島上的三名船員,經(jīng)過領(lǐng)事館的安排,一艘就要起航去澳大利亞的英國商船薩里號的船長允諾幫忙,他們可以略為調(diào)整一下航線,繞道去海島上救人,補償費為300美元。然而當(dāng)薩里號到達迪西島時,發(fā)現(xiàn)那里根本沒有人來訪過的任何痕跡,幸虧船長雷恩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向西面70英里的漢德森島駛?cè)ァ?br> 留在孤島上的三名船員都還活著,靠著一點點野果、貝類、海鳥、鳥蛋之類勉強維持著生命。最缺的是水,因為那個小小的泉眼從他們留在島上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被海水淹沒,下雨時一些縫隙里存下的水是他們的救命水。在找水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巖洞,里面有八具并排躺著的人的骷髏架子,他們在震驚之余,不禁悲從中來。
1821年4月8日,在荒島上幾近絕望的三名船員忽然聽到了槍聲,當(dāng)他們將信將疑、跌跌撞撞地來到岸邊的時候,眼前竟然是一艘海船。只見一只小船從薩里號船上放了下來。但水面上布滿了尖利的珊瑚礁,無法行船。三人中唯一會水的查貝爾跳入水中,游到了小船旁,被拉上了船。他用一根纜繩拴在自己的腰上,游回同伴的身邊,把兩個同伴帶到小船上。盡管身上被珊瑚礁劃得到處是傷,埃塞克斯號的最后三名幸存者獲救了。
經(jīng)過他們的指點,雷恩船長在荒島上發(fā)現(xiàn)一個釘在一棵樹上的錫盒,里面有一紙波拉德船長寫的短箋,簡述了失事的經(jīng)過。還有一封留給妻子的信。船長寫道:“在此留下這封給我妻子的信,無論誰發(fā)現(xiàn)并善意地轉(zhuǎn)交這封信,都將得到一個不幸的人的感激?!?br> 埃塞克斯號的20名船員中,生還的共8人,在漂流中死去的12個人中間,有7位被同伴吃掉。
不久這三名海島上的幸存者各返故鄉(xiāng),他們不是楠塔基特人,也沒有記載說他們再度回到海上。另外五名幸存者,在返回楠塔基特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一個個重返大洋。
喬治·波拉德船長成為捕鯨船“兩兄弟號”的船長,不幸的是他的船又一次在海上失事,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域觸礁沉沒。船員們在風(fēng)浪中擠進兩只捕鯨艇,在海上漂流了一夜。這一次要幸運多了,第二天一早他們被另一艘海船救起。然而波拉德船長永遠成了“壞運氣”的象征,不能再進捕鯨行業(yè),從此在陸地上做了一名守夜人,靜靜地度過余生。每年11月20日他都把自己鎖在屋子里齋戒,紀念埃塞克斯號的死難者,直到1870年2月1日,81歲時去世。
蔡斯在大副的位置上做到1832年,成為捕鯨船長,掙了不少錢。1840年后退休在家,生活很不錯。然而步入晚年后,他開始精神失常,不斷地買食品,藏在閣樓上、地下室里。劇烈的頭疼折磨著他,夜里噩夢不止,最后被送進醫(yī)院,于1869年3月7日,73歲時去世。
蔡斯回到楠塔基特后,僅僅幾個月就把這次海難寫了出來,于1821年發(fā)表,他的書為此后許許多多關(guān)于這次海難的文章和書籍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白鯨》的作者梅爾維爾,正是在蔡斯記述的啟迪下,完成了他的杰作。
船員拉姆斯代爾后來也成為一名成功的捕鯨船長??梢岳斫獾氖牵瓦B被他的兒子問及那次海難的時候,他都不置一詞。原因很簡單,不幸的拉姆斯代爾抽到的是“執(zhí)行槍決”的簽,不管多么不情愿,是他親手殺害了自己的朋友,這是內(nèi)心永遠滴血的創(chuàng)傷。
另外兩名楠塔基特船員勞倫斯和尼科森后來也都成了捕鯨船長。其中尼科森上船時年僅14歲,是第一次出海,也是全船最小的船員,他在晚年時寫了一篇關(guān)于那次海難的記述文章,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沒有得到發(fā)表。直到1960年前后,才在紐約州的一家的閣樓里被發(fā)現(xiàn),又過了20年后,才落到一位對這次海難頗有研究的專家手中。
埃塞克斯號海難事件,是人類在絕境中為生存而進行的一場殊死搏斗,雖然有“吃人”這樣的慘劇發(fā)生,但細察這一過程,不能不說這一船人的確并非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有組織、有紀律、有航海技術(shù)的真正的海員隊伍。
在下沉的船上他們沒有陷于混亂,而是分秒必爭,高效率地自救。在令人瘋狂的缺水和饑餓之中,沒有哄搶,而是每個人默默地接過自己少得可憐的份額。在茫茫的大洋中他們一直以航海圖和象限儀、指南針為眼睛指引航向,并較為準確地為漢德森島定位,使三名留在島上的船員最終獲救。就算是“吃死尸”也是集體的決定。在遠離文明的大洋深處,手里拿著槍的波拉德船長并沒有與自己的表弟聯(lián)手干掉小艇上的另外兩個人,而是大家抽簽,在生與死的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漂流八九十天,能夠有人生還絕非偶然。
回顧歷史,19世紀是美國大開發(fā)的時代,一個日益強大的美國正在崛起,捕鯨業(yè)是這一開發(fā)潮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認為:從1820年至1860年是美國捕鯨業(yè)的黃金時代,捕殺的抹香鯨有25萬頭之多。
那頭靜靜地浮在海面上的抹香鯨突如其來地對埃塞克斯號進行憤怒的襲擊,難道不正是大自然對人類無情報復(fù)的生動寫照嗎?
我覺得還可以,能否稱為史詩有待商榷,但必然是優(yōu)秀的俗片,不過時的傳統(tǒng)作品,后半段拍不出新意可惜了??傮w而言,雖然沒看過《白鯨記》,但想來電影的主題應(yīng)該是比原著簡單多了,對人性陰暗面的寬待和對自然的敬畏,郎·霍華德拍電影雖然沒什么創(chuàng)新意識,但好在一直有血肉、有魂魄在,多少會被打動。
??為了鯨魚看得 保護動物大型宣傳片~禁止捕獵! 哈哈制作那么大 是花在片酬嗎
四平八穩(wěn),越到后面越顯冗贅
扎實的音效與畫面效果生動再現(xiàn)了埃塞克斯號捕鯨船的悲劇歷史,將《白鯨記》中船長與白鯨的深仇大恨改編成了最后的和解也算是與時俱進,幾個人物塑造的都不錯,不過感覺還是過于工整了。
雷神索爾的奇幻漂流
水平其實和《極速風(fēng)流》沒什么差,但這卻恰好證明了很多東西——工整可以震撼,也可以平庸,之間只差一條細細的線。
一開始說last survior,又說這個故事從沒告訴過別人。然后兩船人都或者回到了故鄉(xiāng)???還開了一個幾十人的聽證會???聽證會上還說出了真相???影片到底是要表現(xiàn)抹香鯨大戰(zhàn)捕鯨船,還是三船人漂流的艱辛?兩個都搭一下,又都不到邊,最后和鯨對視并放棄搏斗的疑似環(huán)保橋段更是畫蛇添足。
朗霍華還是厲害 這不是一個好拍的故事 但他處理的讓人覺得有寓意卻又不說教~演員也都選的不錯 包子臉船長好久不見!! btw這次不小心買了4D 感覺搖搖晃晃的吹了兩個小時的風(fēng) 被噴了好幾次水...建議這片看普通2D就可以了...(默默去看原著)
美本真是霸占了所有我最近看的片子啊,戲霸!在交換內(nèi)心秘密換取故事的時候,我以為美本要脫口而出:其實我喜歡男人。。。超沒節(jié)操的粉絲
有大大大大大大大白鯨,特效、卡司、表演都不錯。
以一個算真實故事改編算激勵人心,饒了巨鯨一命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害怕也不是環(huán)保,而是搏鬥了那麼久之後選擇將傳奇留著,這隻巨大的鯨魚的存在讓人類知道的是造物主在大自然中自有安排,一種奇妙的體會。
本老師講美音我好想笑,還穿這么多衣服裝胖子我更想笑,雖然留個大胡子,在燈光下特寫眉目還是美的,氣質(zhì)這東西難以改變。沒錯我全程都在說本老師因為劇情已經(jīng)無聊到我不想評論。
我毫不懷疑朗·霍華德能拍出最好的海洋史詩,可最后人鯨對視時錘哥放下了叉子讓我耿耿于懷:這分明就是用現(xiàn)代環(huán)保的視角去篡改Moby Dick的故事啊。壯美視覺效果不輸給“少年派”,拍出了“少年派”想拍但沒敢拍的故事——吃人。
前半段完全錯誤的拍攝和剪輯策略,鏡頭那么碎,視效都白做了;后半段基本是敘事流水賬,本可以展開的人性思考是0。
多么大氣磅礴的冒險史詩呀,維持了朗霍華德電影一貫的優(yōu)點,緊湊、厚重,并且具有古典氣息,有著《完美風(fēng)暴》中人與自然的抗爭,也有著《少年pi》中海上漂流的煎熬與對于生命的極致體驗,要是能去影院看就好了!
除了Roque老師的配樂以外都是什么鬼
繼貝爾和馬修麥康納之后第三位伸縮自如的魔鬼筋肉人:錘哥。
雷神與蜘蛛俠的荒海余生。
這對于鯨魚來說何嘗不是災(zāi)難呢?
史詩巨作,海洋及鯨魚的龐大場景堪比派的奇幻漂流,災(zāi)難場面比較驚險,但是看完之后并不會因為它的電影意義不清而覺得它不好看,是一種歷史的探秘,在很久以前,在歐洲有很多人他們敢于征服大海,挑戰(zhàn)世界最大的動物——鯨,這種勇氣與軼事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會穿越時光,給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