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宿區(qū)東側……極盡混沌的街區(qū)中心,是霓虹閃爍的歌舞伎町。光線愈強則暗影愈濃,在惡人潛伏著的黑暗更深處,偵探長屋的燈光長明。哈德森夫人所經營的這間長屋,聚集著各種古怪之人。野心滿滿的潔癖偵探、迷惑男人的姐妹偵探、落魄刑警大叔偵探、被黑道驅逐的不良偵探……而其中的壓軸人物,是酷愛落語的天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開膛手杰克引發(fā)獵奇殺人的那一夜,舞臺拉開了序幕。偵探之間的互相欺騙為緯,夏洛克、華生、莫里亞蒂三方牽制的友情為經……神秘?或是喜???無法判別的戲劇就此開演~。
看得出來編劇特別想塑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莫里亞蒂,可惜寫出來還是常見的日式中二反派那一套。平時跟大家愉快地扮好朋友、暴露本性之后突然變得面目猙獰的偽·黑化,毫不隱藏地親自殺人并讓大家知道是他干的,機械降神(催眠)殺人也就罷了,畢竟我對莫里亞蒂這個角色,無論原著還是各種衍生作品中都無感。
可是看到福爾摩斯低著頭向莫里亞蒂說出“我輸了”,我嚴重懷疑編劇在黑老福。
還有這個華生也傻白過頭甚至三觀都不要了,編劇為了塑造一個跟其他作品不一樣的莫里亞蒂也真是煞費苦心,拿主角和配角給他做襯托,結果也只襯托出來一個中二少年。
想當年追番的時候,對于結局一百個一萬個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理解不來,覺得太不合情理,太突兀,太牽強。總之評分拉低。
現如今,我覺得我似乎理解了莫利亞提他講的他的杯子是破的,有個洞。他是被愛著的人呀,可是沒辦法他自己的愛的杯子是破的,有個洞,填不滿的。愛他的爸爸媽媽妹妹,也沒有辦法,他的心的杯子破了,補不起來。
莫利亞提和夏洛克是相似互補的人吧,他在誘惑夏洛克,在深淵呼喚他,夏洛克也是在晝與夜里穿梭,歌舞伎町的兩邊穿梭,所以有了說落語的他,分裂又融合,莫利亞提和夏洛克是真愛吧,相愛相惜,愛著彼此的羽毛。幸好夏洛克有華生,可是莫利亞提呢,無人將他拯救,窮則獨善其身,唯有自渡。
很久沒有追動漫番劇了,最后一次追得瘋狂的大概是2018年的《冰上的尤里》吧,清楚地記得更新的時間是優(yōu)酷周二凌晨3點,是的,我一個上班族可以為了快一點看到更新,半夜起來,而且每一集都刷了無數遍。之后的動漫番劇,可能是內容缺乏新鮮感和吸引力吧,都沒有特別喜歡的。就像本片,很平淡,真的,日本動漫很喜歡各種題材改編,總體來說,作為一部推理劇,其中的推理并不強,降低了可看性;主角夏洛克的特點不突出,缺乏主角魅力;華生就像一個群演,只是劇情需要的工具人,失去了夏華CP的互動。然后,因為福爾摩斯原著里有少年偵探團,所以,動漫里依舊有一群吵鬧的小孩子,跟《名偵探柯南》里面少年偵探團的煩人程度有得一比,小孩子很煩,請編劇下次寫劇本一定去掉。最后吐槽一下,夏洛克的人格分裂,自問自答說相聲解開真相的設定,真的很尬,估計日本人都不會喜歡。要命的是,故事毫無波瀾,毫無懸念,毫無推理,看得我哈欠連連,真的,除了名字,我看不出這番和夏洛克有任何聯系,最后真的沒辦法,棄了棄了。推薦日劇《夏洛克 未敘之章》,還能一看。
雖然從莫里亞蒂開始黑化起,推理劇情就很不足了,但是這也不能導致前面的案件很好地融合了原著劇情和日本本土元素的優(yōu)勢完全喪失。
最后一集,在我眼里其實是很不錯的,因為對于莫里亞蒂這種人來說,沒法融入正常社會,羨慕一個明明和自己一樣高有性格缺陷,但是因為能夠在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碰到了很多能夠阻止他走上歧路的朋友們,福爾摩斯是真的很幸運。而最后福爾摩斯所說的,讓這樣的人格“多體會一些幸運、不幸、快樂、悲傷,就能學到和這個世界的磨合方法”,這句話是真的對于那些為自己有性格缺陷,而手足無措的人,給到了很好的方法。
在B站彈幕上看到很多惡心莫里亞蒂的人,但是我覺得塑造這樣一個人物,更多的,是對那些和莫里亞蒂差不多年齡,心智未成熟,但發(fā)現自己有一點性格缺陷的人以警告,并在最后一集,告訴這些人,趁他們還沒有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之前,試一下多體驗生活的磨合方法。
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這樣同樣性格走上不同道路作為主題,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因為現在大多數影視、動漫作品也好,小說也好,講犯罪懸疑的,很多都會有人格缺陷的犯罪者的存在,但往往沒有能夠給他們正確引導方向的方法?,F在作品大都都是將那樣的犯人繩之以法,告訴這類人他們做事的后果,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人格缺陷患者磨滅了希望。他們可能會強行抑制住犯罪沖動,但是沒有看到過治愈或者減輕的希望。我個人認為,如果福爾摩斯這句話,在小莫黑化之前能夠講出來,就能阻止后面小莫的暴走,對那些和小莫一樣的人也是同樣的效果。
在虛構的日本新宿區(qū)中間橫著一堵墻,墻身將新宿區(qū)分為東西兩側:西側整齊劃一、安寧穩(wěn)定;東區(qū)混亂無序、魚龍混濁。西區(qū)最亂之地名為“歌舞伎町”,歌舞伎町女王哈德森太太經營的名為“煙斗貓”的酒吧就在此處營業(yè)?!盁煻坟垺碧峁﹤商椒?,只要委托人付相應報酬,常駐酒吧的六位偵探就會根據各自的需求接案,最快破案的偵探能獨得所有賞金。這里這六位偵探分別是:夢想事業(yè)有成的潔癖處男京極冬人,講義氣的前不良小林寅太郎、有男人味的妹控的盧西·摩斯坦、小惡魔系少女瑪麗·摩斯坦、原刑警愛賭博的米歇爾·貝爾蒙,當然還有我們的主角,喜歡落語的怪人夏洛克?福爾摩斯。
2019年10月番《歌舞伎町夏洛克》講述的正是這群的怪人偵探的推理故事和日常生活。
作為改編自福爾摩斯這系列的衍生作品,《歌舞伎町夏洛克》包含了很多原作粉絲熟悉的元素,比方說改編自原作的案件和致敬原作的細節(jié)梗,但《歌舞伎町夏洛克》也確實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不像大部分福爾摩斯衍生作品,《歌舞伎町夏洛克》雖然也推理劇情,但其中注入了大量日常戲。在所占時長發(fā)面,推理劇情和日常劇情相比雖然還有優(yōu)勢,但優(yōu)勢并非壓倒性的優(yōu)勢。推理辦案的內容又和偵探們的日常緊密連,大案小案都是案件。破案對偵探們來說有只是謀生之技,爭取最快破案也只是同行較勁,是和吃飯和打牌一樣的日常,可能還算不上一種興趣。連福爾摩斯也不是沉迷推理的主兒,破案也只是在為自己的藝術尋找感覺。
《歌舞伎町夏洛克》也并未完全以福爾摩斯為中心角色,它更像群像劇。主角夏洛克·福爾摩斯無疑是同行里無人能比的天才偵探和絕世怪人,但他卻并非時刻在線。配角確實沒夏洛克的智力水平,但他們在歌舞伎町里卻和夏洛克一樣擁有著當怪人的權利,他們各自的怪異,也自然各有各的故事。
從整體來說,《歌舞伎町夏洛克》大膽地對各類元素進行了顛覆和混合。故事舞臺從英國倫敦換歌舞伎町,是工業(yè)城氣息變成了“娛樂之城+犯罪之城”的氣息。劇情上是日常和推理并重,喜劇和嚴肅結合。角色塑造方面看點很足:夏洛克從偵探變成落語愛好者,還愛炒飯配桃子、辣油配白酒;哈德森太太是雌雄同體的猛男美女,在歌舞伎町有相當的發(fā)言權;更妙是莫里亞蒂從反派搖身一變成了能自出自入夏洛克家門的16歲少年,還和夏洛克有一段超越年齡的交情(雖然夏洛克不承認)。
日常戲的加入和角色的新設定都很有新鮮感,《歌舞伎町夏洛克》明明制作也不錯,為什么那么冷呢?
原因可能是在經典推理題材的加持下,觀眾期待的更多是推理為主故事的作品,但因為有日常戲的加入,稍微沖散了推理戲,元素過多,觀眾會感覺主題難以捉摸,劇情東扯西扯,觀眾會覺得進度不行。
當主線重新上線后,觀眾會發(fā)現故事讓他們慢慢上頭了,那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描述偵探日常的《歌舞伎町夏洛克》一直和觀眾平淡生活保持了某種近似但略快一點點的節(jié)奏,平淡但非寡淡,很容易讓觀眾跟上,所以在這種敘事下久確實感覺到溫水一般的舒服。后期故事也已完成了一眾角色的塑造,觀眾對角色產生感情,特別是對入獄的莫里亞蒂,觀眾更開始擔心他未來,開始好奇他的過去,此時哪怕是一點點的主線出現都足以勾起觀眾的神經線。
另外,聚集在“煙斗貓”的那群人或許能在動畫觀眾的潛意識里引起某種共鳴。因為前者和后者實際上都是少數派,某個程度上都社會的非主流人群,有著他人不是很理解和認同的興趣。在東區(qū)里,人人都怪,于是怪被包容了,在包容的環(huán)境下怪人呈現出真誠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京極平日也摳門,不愿意接沒錢賺的案子,但他也當過一會小孩子的正義伙伴的夢想。小林沒什么夢想,但也為了協(xié)助有夢想的漫畫家逃債背叛了組織。盧西總是借錢借沒完,做大量兼職都還不完,是工具人,但也是女俠?,旣惢ㄥX如流水,從未沒想過為姐姐節(jié)省用錢,但會想為姐姐找回父親。內在可能有殘殺性格的莫里亞蒂被眾人擔心。房東太太滿身肌肉還會被認為是最美麗的人。福爾摩斯也有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你說東區(qū)混亂嗎?是,但它又分明比規(guī)范成熟的東區(qū)更真誠、有趣和讓人羨慕。
《歌舞伎町夏洛克》可貴的地方正是浮夸中帶真性情,辣眼睛但也暖人心。
愿不入成熟世界的怪人們有自己的一方凈土。
編劇是不是非常討厭華生 ,干嘛偏偏寫的他像舔狗一樣。他想著夏洛克的好,可夏洛克滿眼都是小莫。為了夏洛克什么都敢,而且作為老好人童年遭遇也不好,他把夏洛克當神一般看待,可夏洛克只有小莫,甚至挨了槍,還是自己躲避倒下來的飛機(此時夏洛克在想著已經變成殺人魔的小莫)。小莫跳樓,華生躲了起來,夏洛克也只是為了小莫的離開變得不正常。這一切又不是華生的錯對待夏洛克是照顧,對華生就是上去扇了他。憑什么讓他去拯救夏洛克?誰來拯救他??華生現在滿心都是愧疚,他甚至覺得自己害了小莫。停停停,這不是瑪麗蘇,這是偵探劇啊??!
憑什么編劇讓華生這么不值得,還讓華生去改變心理想法,該改變的明明是夏洛克。放棄吧,他真的不值得。我寧愿編劇寫他離開了西側。
氣死我了啊啊啊啊啊啊
后半季差一口氣。重點放在莫里阿蒂的黑化過程上,因為角色轉變過大,所以比較艱難。順帶讓夏洛克也崩壞有點不值得,夏-華-莫三者的關系平衡沒做好,明顯是偏心轉的,而且艾琳就完全插不上腳了。另一個有點喜歡的點是trans夫人,以一集一換裝征服了觀眾,甚至成為了bilibili的又一個梗。|24集的半年番!11話回歸了主線,揭示了莫里阿蒂的誕生緣由。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小莫和阿夏的斗智斗勇了。東西區(qū)的設定還有很大的展開空間。案件致敬道爾的方式很棒,把開膛手杰克作為中期boss也是很有想法。明年見了,莫里阿蒂,期待和你一起看這世界燃燒。
意外的OK,雖然夏洛克不帥但是感覺整體氛圍很有趣。將夏洛克的藝術特長改成類似雙重人格對話的落語,將房東太太改成開著BAR又負責接委托的人妖大叔,然后又捏他了很多其他霓虹偵探做陪襯,很是期待后面的可能混戰(zhàn)。第一集作為推理動畫來看略簡單但是好像有致敬原版案件的要素,如果后面都是這種單元向那就太好了。PS,中間切換部分用色彩暈染加文字的感覺太有了!
看第一集就覺得表現手法絕了,超好笑超有意思?。。?!
新編,有點新意,看幾集還行,后面就千篇一律了,莫瑞亞蒂被捕以后就沒趣味了。
落語推理,見基行事,發(fā)際線很英倫,妙不可言。
保守點先打4,不得不說這個設定太合胃口了,監(jiān)督是bitch社的,劇情和有趣程度大有保障,畢竟是一個能把bl社情片拍得合情合理的厲害人物(順便期待一下光明正大的談戀愛情節(jié),雖然龍?zhí)桌镆呀浻辛?。。。)?/p>
借著各種偵探推理ip的光,打著基腐黃毒的擦邊球,劇情以胡編亂造為主,混亂且粗糙。
老套的感覺,人設案件都挺平庸,節(jié)奏像趕工,估計會爛尾
本來落語推理+歌舞伎町六偵探的設定蠻新奇的。結果整個劇情的走向從莫里亞蒂被捕之后逐漸崩壞,主角人設沒一個立得住的。我就沒見過這么沒有互動感和搭檔感的福爾摩斯和華生,結果全劇都在說華生改變了夏洛克很多啊balabala……最后密室里還要來一次強行賣腐,有事嗎您?啊說到華生,我完全不想承認這個不停自我感動自我攻略的工具人+大圣父是華生啊拜托!最后幾集真是崩得不能再崩了。莫里亞蒂自殺不就是為了破壞夏洛克的“茶壺”嗎為什么最后又來個強行煽情的peace and love讀信環(huán)節(jié)?真就“我莫里亞蒂雖然殺父弒母,甚至想殺妹妹,教唆他人犯罪和自殺,但我只是個缺愛的16歲孩子啊”?明明到第十二集完結還是一部不錯的番,結果最后變成這樣。最后幾集隨便拉出來一段都可以載入“人類迷惑行為大賞”史冊了吧?
為什么大家不等看完就急著打分呢?拘泥于打卡式的閱片,最后豈不是什么都沒看。
突然進行落語推理,看了第一集感覺蠻奇妙的
在夏洛克,有何貴干?
第一集信息量過大,配合彈幕食用還蠻愉悅的,落語推理簡直耳目一新!聲優(yōu)廚也肥腸滿意~愛了!
本土化改編得不錯,落語推理的想法也很有意思,但整體感覺挺平的,過多的元素堆積也沒有特別驚艷的地方。棄了。
不知道為什么怎么感覺這季番好多這樣制作不錯看著很平淡的,是我審美疲了么?
一開始看了兩集就繼續(xù)追下去,第一集是血字的研究,第二集是紅發(fā)會,感覺對經典故事的再次演繹有點意思,當時就知道故事主線是開膛手杰克和莫里亞蒂教授,中間各種小梗頻出也是挺有趣的。但萬萬沒想到故事越到后面越是無聊繁瑣,而自第十二集之后就徹底放飛自我一發(fā)不可收拾,不用兩倍速就看不下去,到最后幾集甚至公然賣腐。我對推理部分本來就不抱有任何幻想,但好歹正正經經把故事講完整吧?全員工具人是怎么回事?夏洛克、華生、教授集體傻逼化又是怎么回事?角色自己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倒是看得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想打死制作組??!
大總攻聲音簡直不要太好聽!??!簡直太太太太太太好看了?。。。?/p>
2.5 前半部還過得去,后面就???了。黃賭毒BL番劇式夏洛克。
是我喜歡的畫風!加上staff陣容!愛了!追了??!而且沒想到居然真的用的福爾摩斯的梗!總攻大人的落語,笑死我了!!
萬萬沒想到最喜歡的竟會是OP和ED曲,OP爵士風頗有《大川端偵探社》氛圍,兩首ED抒情是太美。老實說制作還行,有《代號D機關》風格,算PIG社水準(結尾前本打算給四星)。但劇情猶坐過山車。開膛手杰克露臉前(大概1-10集):一集一個改自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故事,幽默推理;杰克登場到區(qū)長競選(11-19集):車開始爬坡,劇情嚴肅緊張精彩起來,艾琳的故事、華生和夏洛克的關系、煙斗貓的偵探群像、莫里亞蒂的過去……某人突然黑化(20集之后):爬到頂的過山車發(fā)現前方軌道居然消失了???直接墜入崩壞深淵??!老實說茶杯破缺這心理動機也說得過去,但這畫風和氛圍真不適合表現如此黑化,又不是《心理測量者》。另外,雖然改編還算巧妙扣著原作,但推理真不算出彩。沒想到居然能追到完結,沒想到PIG能投入人力做24集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