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影『英雄鄭成功』
2018/4/27/22.41
小時候就覺得這片子很好看,但那時候并不知道鄭成功母親是日本人,所以那時候也并不覺得這個女演員有什么不同。
這段歌曲哪里尋得
琵琶傳信
小時候只是看熱鬧,完全不知這其中的家國情懷啊。今天朝韓首腦舉行歷史性會見。
趙文卓紅袍中袖這件衣服十幾年了,畫面還記得很清楚
鄭成功帶兵打臺灣時睡著了
2 ) 戰(zhàn)爭戲是國產(chǎn)電影共通的軟肋
這張日本版海報碉堡了!又是合戰(zhàn) 又是 水滸三國的?。?!讓人以為片中擁有《天國王朝》那樣波瀾壯闊的城堡攻防戰(zhàn)呢...... CCTV6播放過N遍,片子前中期還是不錯的,明朝的沒落、國姓爺誅殺降清的叛軍的那場戲也很有質(zhì)感,到了后期便因為國產(chǎn)電影共通的軟肋----戰(zhàn)爭戲的粗制亂造草草收場了。
PS 海報中提到的“拯救の日本英雄”??赡墚?dāng)時很崇拜以唐朝開創(chuàng)的漢文化,所以把滿族這支異族看成欺負老祖中的蠻族,在清朝即將擊敗明朝的時候,日本人還想反攻大陸(或者以此為借口那個什么的),助力明朝,所以國姓爺就成了他們逆襲清朝的偶像~我甚至猜測侵華戰(zhàn)爭也有某種“恨鐵不成鋼”的可能。
3 ) 海上馬車夫首嘗敗績
收復(fù)臺灣,澤被后世啊,直接導(dǎo)致外敵入侵延緩了兩百多年。有幾點要說說,一是那個臺灣民主國的藍底老虎旗幟,歷史上確實是那樣的,電影基本還原了歷史。二是關(guān)于那個萬民請命表,清軍就那么看著那個女的一把奪走了,太輕松了吧,想不明白導(dǎo)演怎么搞的。三是如果想了解我們不太熟悉的臺灣,可以順序看,紀錄片《過臺灣》描寫1945年之前的臺灣歷史,然后紀錄片《臺灣1945》這個時間剛好接上過臺灣的,電影《英雄鄭成功》,電影《賽德克巴萊》,電影《臺灣1895》,最后買一套原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的祖父連橫寫的《臺灣通史》。這樣下來,臺灣歷史過往就基本清楚了,起碼不會人云亦云了。最后說一句,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們叫它臺灣省!
4 ) 趙文卓塑造最成功的英雄角色
第一次看這電影是六七歲的樣子,家里面有一臺天線接受信號的電視機,CCTV6頻道放了這部片子,那時候也看不懂這種主旋律電影,也沒有什么歷史知識,就記得我爸在哪混肴歷史問道我說:你知道鄭成功收復(fù)臺灣一共幾次嗎?我隨便答道兩次。然后他來一句你給我記住了一共收復(fù)了七次??。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累計。才知道他是把大明永樂時期的三寶太監(jiān)鄭和,七下西洋的事件給搞混了,還當(dāng)歷史知識教給我??。趙文卓主演話說是挺合適,長相方面就給人一身正氣,這種民族英雄的角色非他莫屬,尤其是需要身穿明朝軍服的將軍,要不前兩年的《蕩寇風(fēng)云》中的戚繼光一角也不會找上他了,其實趙文卓作為90年代就出道的動作演員,一直不溫不火,和吳京一樣欠缺一個機會,不過吳京的大紅大紫機會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而趙文卓不是一個可以自己成就自己的人,做人方面又太過正直。就像張國榮當(dāng)年說的一樣一身正氣不適合在娛樂圈混,時至今日一直沒有功成名,希望以后有人能拉他一把,別可惜了這么一位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功夫明星,片子中表現(xiàn)的民族氣節(jié),忠君報國,為民謀福的精神我看的是慷慨激昂。就是不知道編劇是不是歷史查清楚把時間線弄錯了明明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是順治,可偏偏出現(xiàn)了康熙,成為了整部片子最大的敗筆,這可能就是在豆瓣評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畫質(zhì)畫風(fēng)都進入新世紀了還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聲音方面也處理的不好有些雜音,帶著政治色彩有那么一點的違背歷史原貌,不過能理解也能接受,畢竟公開的不能有民族分裂思想,劇中有兩個場景通過聯(lián)想還挺有笑點,電影開頭趙文卓飾演的鄭成功打敗了一群要求百姓剃發(fā)的清軍,他眼神堅定拔劍架在清軍頭領(lǐng)脖子上說:"你記住,我們絕不剃發(fā)"。兩年后他就主演了清宮劇《御前四寶》中的康熙。??還有電影結(jié)尾的一段戲,攻打荷蘭人占領(lǐng)臺灣建立的城堡,兵臨城下時女一號蔣勤勤飾演的薛良被荷蘭人要挾于城墻上,然后逼迫鄭成功退兵,最后女主跳下城樓,鄭成功下令開炮。這一段劇情貌似三年后的《亮劍》好像學(xué)了過去。還成就了一句經(jīng)典臺詞"二營長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5 ) 海峽之輕
海峽之輕
壹
子夜已至。卻無法入眠,倚在枕上,夜空的繁星猶如鑲嵌在鄭成功鳥龍船上的寶石,眨著冰冷的鬼眼,將神界與人間連成了一片……
一個荷蘭水手端坐在雕花的茶幾前,挺直腰板,虔敬地向延平王鄭成功敘述航游世界的感受,這個中日混血的延平王眼睛半睜半閉,聽到開心處,僵硬的咬肌倏忽松馳了,但稍縱即逝。俯視眾生的王者英氣,從這名俘虜?shù)乃{瞳飛掣而入,穿透骨髓,讓他倒吸一口涼氣,脊背上也寒風(fēng)凜凜。隨后,鄭成功如炬的慧眼從他的臉上移開,穿過云層,投向蟄伏在盛夏躁動中的臺灣城,炯炯之目,像刺破蒼穹的青鍔光帶,凌空而下讓整個城池為之膽顫心驚。
遠行廈門的小行囊放在床前,室內(nèi)一片寂靜,可聞時鐘之舞的匆忙腳步,已經(jīng)是清晨2時了,仍無睡意。順手摸了一張唱片放到唱機里,頓時,夾帶著濤聲涌來的是殷秀梅那優(yōu)美的吟唱——《鼓浪嶼之波》:“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唱不盡骨肉情長,舀不干海峽的思鄉(xiāng)水,思鄉(xiāng)水鼓波浪,思鄉(xiāng)思鄉(xiāng)啊思鄉(xiāng)……”深沉的臺灣海峽在詞作者張黎和紅曙的筆下或如飛揚的羽毛,或如滿天飛舞的蒲公英,輕淺至極。
輕羽如鴻,透明的雙翼馱我上青云。迷失在美麗的臺灣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北向東海,西海岸沙灘平緩,多海水浴場,而東海岸斷崖陡峭,奇石怪巖。流連在阡陌閭巷里,沉醉在燈火闌珊處,一隊頭戴戰(zhàn)盔的兵士疾風(fēng)馳過,蹄聲踏得石板路一片清脆。千家萬戶的門窗上高懸著紅燈籠,高山族王公們的小姐少爺緩緩從大衢小巷穿行而過,殘留著烏龍茶的清香和木棍琴的脆鳴……
尖嘯的鈴聲將我從半睡半醒之中驚起,一看時針恰好指向清晨6點30分,赴廈門采訪出發(fā)的時辰到了。匆匆洗漱,奪門而出,鉆進轎車便直奔機場。
天色晴好,登臨廈門云頂巖,想來應(yīng)如鄭成功當(dāng)年身披戰(zhàn)甲的衛(wèi)士,戰(zhàn)盔在晌午的烈日中飄揚,旋轉(zhuǎn)一道道光怪陸離的虹,令一雙雙濃睡未醒的眼睛一陣眩暈,軍人身份的認同感,突然在這和煦清風(fēng)中有了威風(fēng)凜凜的揮發(fā),神思隨著身體飄了起來,懸在空中。而臺灣似乎早已不是幾百年前的琉球,初來廈門的我竟辨不出金門的位置。延平王坐在天庭之上龍顏大怒,王杖從天庭之上劃下,砸在了不孝子孫的戰(zhàn)盔上,一個找不到城池方位的水兵何以言勇?何以為戰(zhàn)?怒視著軍帽下我那雙迷茫的眼睛,鄭成功終于閉上了王者之眸。
只見海峽上波濤洶涌,鄭成功的航跡模糊了。
貳
永歷十五年,鄭成功的軍帳拂來陣陣海風(fēng)。
夕陽西斜地照了下來,猶如媽祖溫濕的舌尖,舔舐著軍帳頂上那顆紅潤的櫻桃,一抹洇紅從轅門潛入虎帳之中。鄭成功看著案頭的澎臺地圖,輕輕地捋了一把胡須,犀利的目光投向海峽的盡頭。他目光凝望之處,這片大海已經(jīng)沉寂了近半個世紀,驀然之間醒來,悄然地等待,靜靜地啼聽,啼聽巨炮的轟然聲響,等待殖民者萬劫不復(fù)的末日:“臺灣非我親征不可!”“王爺親征,如何破敵?”文武官員的瞳瞳之目直逼鄭成功。
鄭成功自信一笑,拔劍指向地圖:1627年荷軍曾在北線尾島北端建有熱堡,1656年在一次臺風(fēng)中倒塌后便不再派軍防守。每月初一、十六兩日大潮時,鹿耳門水位要比平時高五六尺,此時從澎湖進發(fā),沖破風(fēng)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赤嵌城,并以赤嵌城為基地進逼臺灣城,蠻夷軍隊定會不戰(zhàn)自亂。那時千余蠻夷的頭顱都會滾落在南明水師的戰(zhàn)刀之下。
眾人擊掌,拍案叫絕。光復(fù)臺灣,非鄭成功親征不可。
臺灣海峽怒吼了。一輪杏黃圓月掛在將軍帳上,龍船破浪行,直搗蠻夷穴,那里是三國時的夷洲,抑或隋朝的琉求,年復(fù)一年,月復(fù)一月,日復(fù)一日,滄海改易,桑田變遷,今夜的臺灣海峽仍是舊時模樣,不同的是金門島上一簇簇篝火點燃,月亮的倩影在火中獨舞,空曠的沙地隨之狂歡,一場隆重的祭旗儀式落下帷幕。行將展開的一場大仗過后,在長矛和洋槍的灰燼中,海峽上將再次升騰起龍的氣息。
叁
來到鼓浪嶼的日光巖。在日光寺后半山腰上有一道門,是當(dāng)年鄭成功在山上屯兵時遺留的寨門,門旁大石上鑿有圓孔,乃當(dāng)年南明兵士用以架梁搭屋的梁洞。巨石之頂,是鄭成功水操臺遺址,巖壁上刻著“閩海雄風(fēng)”四個大字。右前側(cè)另一塊石上,刻著鄭成功手書的一首五絕:“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笔贪唏g,鮮有參觀者,興許歷史早就淡忘了這海峽之上的一場大戰(zhàn),滾滾波濤早就淹沒了為江山版圖劈波斬浪的南明水師。
不曾回憶,但禾寮港三個字卻像一束電光閃動的銀針扎在記憶的痛穴上,激活萬千往事。
臺灣城上。荷軍主帥揆一夜醉古堡,不見群狐輕靈地跳躍,卻摟著媚狐樣的女人在帳中尋歡作樂。揆一認為,憑臺灣海峽之“天險”,只要用艦船封鎖南航道??冢c臺灣城、赤嵌城的炮臺相配合,就可阻止南明水師登陸。他斷定南明水師必從南航道駛?cè)耄蔫F艦巨炮正張著饕餮大口,等著吞噬這支南明水師,決勝的天平在想像中已經(jīng)偏向了荷軍。
一只嗜血的戰(zhàn)爭怪獸蟄伏月下,雄睨著臺灣城,末日之門悄然打開。揆一飛揚想象的翅膀,怎么也想不到鄭成功的艦隊會從鹿耳門長驅(qū)直入,并在禾寮港登陸。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門海潮大漲,鄭成功立即命令眾將士按圖迂回而進。南明大小戰(zhàn)艦順利通過鹿耳門后,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登上北線尾,一路駛?cè)肱_江,在禾寮港登陸。
鄭成功拔劍一指,兩萬五千南明龍虎之師撲向了荷軍。
攻城。
嚎叫。
槍炮隆隆。
碧血沖天。
如雨的蹄聲,如雷的喊聲,南明水師一涌而下。臺灣島上,硝煙裊裊。荷軍的赤嵌城和臺灣城被鄭成功圍困,首尾難顧,左右難援,兵敗如山倒,最終只得棄城投降。1662年陰歷二月一日,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簽字投降:“愿罷兵約降,請乞歸國”。
肆
從觀測所的高倍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金門島,巖岸沙岸交錯構(gòu)成了金門多變的海岸景觀。金門島上的居民,也是一樣的黑頭發(fā),一樣的黃皮膚,畢竟都是中國人。
在娘胎中就浸泡著農(nóng)牧文化優(yōu)越感的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視土地同性命,對大陸的土地更是有著深厚的情愫,甚至有人覺得只有大陸上的土地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國土。
于是,成全了西方的殖民者。他們乘著巨大的鐵甲船,不辨東西南北地闖入臺灣,眼睛霍然一亮,被這座美麗的臺灣島驚詫了。那是看了一眼就會終身難忘的寶島:清澈的溪流從山間嘩嘩流淌,碧潭如鏡,搖著長漿的輕舟在碼頭前卸下一筐筐熱帶水果……
如今的臺灣海峽,沒有了車轔轔馬嘯嘯,也不再有槍炮隆隆,30年間再也沒有一縷硝煙。每段殘垣,每棵水草,每只蝦蟹,靜靜地守望著西沉的落日,著迷地冥想著自己杳然的日子。和平的氣氛好不溫煦,只怕這溫煦的氤氳浸銹了鄭成功的寶劍,風(fēng)化了他的鳥龍船,怕他在這溫煦之中迷了雙眼,再也望不到臺灣。
臨別之際,熱情的廈門朋友準備了一種名為“八八坑道”的高粱酒為我餞行。據(jù)說,這酒產(chǎn)自金門的第八十八號坑道,此坑道現(xiàn)已建廠釀酒,所釀之酒即取坑道之名。此酒后勁很足,酒過數(shù)巡,朋友們已是多有醉意。醉眼雖朦朧,意識倒還清醒:我們這代年輕軍人,沒有經(jīng)歷過金門炮戰(zhàn),也沒有經(jīng)歷過八六海戰(zhàn),自然更沒見識過金門坑道打來的炮彈長啥樣子,可偏偏就被這金門坑道里釀的酒來了個當(dāng)頭一棒,頓時眼冒金星,想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遠眺臺灣海峽,逆光下一屢屢輪船的航跡,刺穿了海峽,閃著劍刃般的光帶,怒張地刺向海底,刺向落日,那是葬身的南明勇士喋血倒下時的最后一劍,在湛藍的大海上留下一道道傷痕。
海峽如此之輕。
6 ) 《英雄鄭成功》
電影前半部分,趙文卓把“忠孝不能兩全”演出來了,鄭芝龍和鄭成功在南明朝廷上的反差也很細節(jié)地體現(xiàn)了海盜風(fēng)和儒家風(fēng),可以說前半部分基本符合史實,也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中華文化中,氣節(jié)尤為重要,也很讓人感動。每個時代都有英雄和小人,雖然時代在變,一些行為和習(xí)俗在演變,有些行為不能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評價,但自古以來英雄和君子都是有個人操守的。
康熙皇帝對對手鄭成功的評價是很高的,加入清朝朝廷片段也側(cè)面體現(xiàn)了明君作風(fēng)。
但戰(zhàn)爭部分略顯倉促,以致于沒有體現(xiàn)出這場戰(zhàn)爭的艱難,當(dāng)時的荷蘭,海上馬車夫,加上荷蘭城堡,也是有一定實力的,不至于拿人質(zhì)威脅。
關(guān)于電影角色,薛良這個女性角色有點多余?好像零幾年張文卓和蔣勤勤經(jīng)常合作,感覺是給電影強行配個女主。何斌這個的角色有待評價。
看著那大鼻孔想了半天,原來是趙文卓。打戲還不錯吧,比現(xiàn)在商業(yè)電影的一些好多了-_-||或者是我覺得把對方抽死的打架才是真的打
電影里清朝皇帝說什么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就是我大清收復(fù)臺灣,還給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賞賜,實際上這完全是意淫出來的,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中華民族”的概念,只有華夷之辨。歷史上的滿清在收復(fù)臺灣的過程中不僅沒幫什么忙,甚至第二年還勾結(jié)荷蘭人打下了廈門和金門。
死太早了 否則估計小朝廷就成了
2020年3月18日,看過電影《英雄鄭成功》。所不能接受的——女性(薛良)最終還是成為了犧牲品。
當(dāng)蔣勤勤從城墻上跳下去的時候,沒由來的覺得頭皮發(fā)麻····
這部電影是看了趙文卓的戚繼光之后,重溫了一次他的鄭成功,很喜歡其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夏天作戰(zhàn)時也都穿得很清涼,不像有些戰(zhàn)爭片一年四季都一樣,看的時候竟然沒發(fā)現(xiàn),趙云的演員也在里面
CCTV-6放的,順便看了看,畫面不像2000年的,到像是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
所謂的主旋律影片,意外地感動到我。卓叔扮演的一代儒將,風(fēng)神如玉,出手不凡,感人至深。
電影頻道的時光= =
質(zhì)量上乘的片子,曾獲第七屆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蔣勤勤也憑借其飾演的薛良一角榮獲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提名。說句題外話,但凡跟趙文卓合作,蔣勤勤總是逃不過狗帶的命運。
其實趙文卓就是我心中在再難尋的民族英雄形象,整體歷史風(fēng)味不錯,但許多處尤其女性角色處理上嚴肅不夠。戰(zhàn)爭場面更是一塌糊涂,可惜了這么大陣仗碰上吳子牛這種蹩腳導(dǎo)演??上Я酥挥?7分鐘的國姓爺。
繼續(xù)小成本......
清朝招降鄭芝龍也不過是看中掌握南明軍隊,投降過去沒了軍隊,還能有什么價值,只有死路一條??上аα家恍南胫貧w臺灣生活,卻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當(dāng)時對趙的印象是為什么這個男的嘴這么大……
大英雄,國姓爺,趙文卓蔣勤勤。好似風(fēng)云。
吳子牛的東西啊,難怪。趙文卓太弱
充斥著臆想出的精致但浪費時間的古裝畫面。演的太干澀勉強,劇情既程式化,又有種生拉硬扯的感覺
吳子?!餍?,臺詞教科書…
蔣勤勤演的很賣力,還有一段沐浴戲,趙文卓造型很適合鄭成功
當(dāng)年你還在遙想千禧年的到來,如今已過15年之久,電影藝術(shù)也隨之改變,就像在講述一個很老離我們很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