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隆年間,李隆基(馬浚偉 飾)聯(lián)同姑姑太平公主(陳煒 飾)發(fā)動政變,將蠶食法統(tǒng)的韋皇后(米雪 飾)就地正法,擁護相王李旦重回大統(tǒng)。看似重歸平靜的太極深宮,實則暗流涌動……朝堂之上,風云色變,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陣營分化,勢成水火。深宮之中,妃嬪角力,王蓁(胡定欣 飾)與鄭純熙(周秀娜 飾)各自為營,爾虞我詐。有人因高權重位舍棄良心,亦有人為至親至愛放棄一切。龍武軍任三?。R國明 飾)與何離(蕭正楠 飾),女史元玥(劉心悠 飾)與甘若芊(黃心穎 飾),用其真情真性,為深宮綴上一筆浪漫……深宮禁苑,懸案叢生。抽絲剝繭后,揭露出一個個塵封多年的驚天秘密;太極之巔,波譎云詭,高墻掩映下,上演著一幕幕蕩氣回腸的愛恨情仇!
一番居然是劉心悠。白蓮花的人設,尷尬大不行的邏輯。
只有太平和皇后才是配配得上深宮記。
為什么不早與皇后對峙。李隆基本就誰都不愛。
只是皇后深情錯付。幫助他成大業(yè),如何都是好。一旦擋他路,必除之。
她幫他得到王位,扳倒公主,他反糾她手段狠辣。像是很多年后,為了地位,他將楊玉環(huán)推出去一樣。
一切的一切,只有他的地位最重要。而皇后只是深情錯付??杀?/p>
深宮計作為宮心計的第二部推出,其實與第一部完全沒關系,和溏心3一樣是和內地合拍的,但這2部大戲真的很難看,是觀眾的口味變刁了,亦或是電視劇本身存在諸多問題。
不過,平心而論,不乏優(yōu)秀演員的精彩演繹。
現(xiàn)在tvb中生代的女演員,有4位是十分出彩演技與顏值并存并且都擔任過主角,陳煒,田蕊妮,邵美琪,江美儀。排名不分先后。
tvb旗下藝人的演技大多是毋庸置疑的,隨便一個配角都吊打內地一眾小生花旦。
深宮計里有很多藝術家,也有我喜歡的演員 ,但是這劇越看身邊人的微辭越多,實在是不吐不快。
寫臺詞的人是很有文學功底的,話術也是一套一套,就拿立太子時以龍眼的樸實和荔枝的出眾隱喻確實巧妙,但是每個人的臺詞都是引經(jīng)據(jù)典對仗工整,鋪陳排比,華麗輝煌有余,缺乏人性毫無個性,小至宮女太監(jiān),大至權貴帝后皆是如此,原來每個人都是大文豪,那干嘛不去做太傅呢。臻求完美,缺失可愛。參考刀下留人的臺詞也是文鄒有序,卻不會感覺生硬。
傻白甜三個女主,各自愛情不夠甜,友情不夠真,就是演戲而已。
任將軍是一個克己自律,剛正不阿,心如止水的人物,和他的名字如出一轍,但是不是面癱啊,每次看見他橫豎一張麻木的臉,我都好想用木魚敲敲他的頭啊。
一房四司如此團結,互相呵護備至,實屬罕見。
胡定欣用自己的努力從主角的妹妹走到主角的位置,有人說她沒有大家閨秀的氣質卻端著雍容華貴的氣度,我覺得她演的還是很不錯的,不是驚艷型的美女,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韻。陰險但還未奸到出汁,王蓁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很多壞事,機關算盡在波譎云詭的深宮中求生存,除了夫君,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親人??蓱z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初選擇馬明不挺好,又不用爭權奪利謀算人心,也不用害人害己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總之不要給壞蛋做壞事,一旦事情敗露,劇中的幫兇都被殺人滅口。
最出彩及深刻的當屬陳煒的太平公主,這才是一個大唐公主的模樣,由內而外,高貴凌厲,眼神精準,囂張跋扈,讓人不敢怠慢。連淋個雨也那么大陣勢,英氣逼人,霸道十足。和胡定欣的幾場對手戲相當精彩,言辭犀利,意猶未盡。角色扮演的戲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嘲笑皇后無所出,由小及大,由內而外,讓宮人準備的物品器飾充分關懷,實則刀刀割肉,槍槍中的。之后為了趕走太平公主,皇后于幽長過道語言直白的譏諷公主敲鑼打鼓的高唱大戲,公主被激怒予以還擊絲毫不失風度,讓觀眾感受到了現(xiàn)場的劍拔弩張。每次吵架的內容無非是家長里短,兒女情長,你笑我沒兒子,我喝你沒老公。有時覺得也挺幼稚,那些所謂的計謀太不深宮。太平公主如是,皇后亦如是。
皇后三害昭儀,藏書閣失火,紫蘭湯茍且,金鵲樹謠言,太經(jīng)不起推敲,沒有智慧含量,皇宮真是人丁稀少,隨隨便便什么人都可以為所欲為而神不知鬼不覺,后妃只有一個下人,皇帝只有幾個大臣,每天于城墻之上,雙手環(huán)背,仰望長天,之乎者也呼之欲出,聽聞腳步,轉頭相看,來人不是三恕便是何離,我也很想幫項少龍問一句,為什么你們古人都喜歡這樣扯著雙手把背影對著別人。將軍執(zhí)行公務總是獨來獨往,沖動行事,不分是非曲直直搗黃龍。偏偏有人上當,偏偏有人深信,發(fā)現(xiàn)陰謀是為了巧合而巧合,也不知道避諱,古人都被表象迷惑,男扮女裝,男聲女聲也分不清,故弄玄虛有時是班門弄斧。后來昭儀天真的想和皇后共赴黃泉,痛飲孟婆湯水,只是昭儀太實誠,以袖遮面,同樣滴滴入胃,昭儀,你的智商沒有告訴你,你別妄想了。還有元月知道姐姐被害真相直接闖入大殿斥問太平公主,為何要殘害一個弱質芊芊,惹人憐愛的小小宮女,她只不過為了達到早日與宮外妹妹團聚的私人目的,泯滅良心毒害公主,而且事情未成,也并非主謀。換作你是公主,你會去調查劊子手的身份背景苦衷再為她感懷身世,送上厚銀,衣錦還鄉(xiāng)嗎,這個世界上誰沒有苦衷,誰沒有委屈,你也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害別人。就算元月的姐姐不知道食物有毒,別人承諾事成會送其出宮,再蠢的人也會想到其中必有貓膩,好湯何須你來送,阿諛奉承的把戲也輪不到你。太平公主欲斬元月,剛剛好河貍出現(xiàn),公主的行宮有如路邊廁所,來去自如。從這里我就沒在看下去,縱觀全劇,就是一出深宮暗藏蠢人計。純屬對劇的吐槽,與演員無關。
一開場,霸氣十足的米雪,在帝王靈前毫無傷感之意,把惡人演的很純粹。遺憾的是還沒看到韋后撕出一片天地,米雪竟然領盒飯了……
緊接著,太平公主強勢登場,橫眉怒目的向全世界宣告著:“我就是壞人。”也依舊件件壞事都有參與,就是不知道后續(xù)會不會有轉變,還是在狠毒這條路上走到終點……
就目前的劇情來說,能撕的還只有太平公主,別的狠角色還沒浮現(xiàn),只能繼續(xù)觀察,不過服飾妝容的弊端卻已展露無疑了。
以前對TVB宮斗劇的印像是金碧輝煌,雖然艷麗但仍舊透著一股貴氣,可是這次卻感覺很素,衣服配色很不協(xié)調,整體都在透著一個俗字,不知是演員表演用力過度還是真的化妝技術有問題,那明顯的高低眉,真的無力吐槽。
下面付一張繡女進宮的圖讓大家感受下服飾的樸素和首飾的廉價。
很久沒有寫影視劇評論了,聽說宮心計2來了,于是就mark一下,結果看得兩眼出血~~~強烈要求賠醫(yī)藥費!
一、服化道惡俗化
如果說武大頭傳奇是媚俗,那么宮心計2就是惡俗,幾乎把市面上所有惡俗的審美元素都加了進去。
劉心悠那么有神韻的眼神,配了所謂的網(wǎng)紅美瞳再加上蒼蠅般睫毛,活脫脫一個青樓頭牌的氣質,自視甚高卻位卑命賤。
男男女女莫名其妙的紫色口紅,TVB缺錢嗎?林狗說了,一支口紅才200塊,太便宜了。不僅口紅紫,服色也紫,殊不知古代有惡紫奪朱的,這都什么配色?再加上胡定欣本來膚色就暗,簡直就是沐猴而冠。更不用說馬浚偉,穿著紫色的朝服,浮夸的立領,難道這是在演商紂王嗎?哎呀嗎呀!
二、戲劇沖突表面化
宮心計2宣傳稿中就大說特說耳光計數(shù)!雖然我們不能像央視大制作一樣要求歷史人物的嚴謹性,好歹把宮廷深藏功與名給內斂化,結果所有的演技基本都表現(xiàn)在臉上的吃牙咧嘴以及動作上的浮夸。好像不橫眉冷對就不是憤怒,不雙眉緊縮就不是痛苦,不捏拳咬牙就不是下定決心~~太表面化了,這是連續(xù)劇不是話劇,也不是舞臺劇,所有的表情和動作在鏡頭放大中顯得面目猙獰,恐怖不堪。
三、劇情炒冷飯化
幾乎所有主角系都是超越了宮規(guī),配角們對他們無條件忍讓、寬容、服從,劉心悠的角色莫名其妙的動作沒有任何人進行勸導,也沒有任何人進行懲罰,甚至后期還能交到“臨時姐妹”,從傻白甜到腹黑化,一條龍服務,編劇實在太舒服了,復制粘貼。
所有的反面角色基本上都是臉譜化,所謂的計謀就是故意絆倒、制造恐慌、爭寵風波等等,弄得一個個主角偉光正,反派莫名其妙的“惡”。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沒有作惡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的反派是很難讓觀眾去相信主角的“真善美”。TVB劇本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嗎?
從籌備到上映三年有多的古裝大劇《深宮計》終于推出。得到內地視頻網(wǎng)站支持,自然資金充裕,號稱斥資過億打造全新華麗服裝和場景,力圖重現(xiàn)唐朝繁盛。從服飾妝容來看,大紅大綠大紫的配搭確足夠搶眼,但停留于暴發(fā)戶審美水準,艷俗有余,與華麗高貴無關。主角們的大濃妝和粗眉更現(xiàn)代非常,絲毫沒有半點古典韻味。而重要場景之一的大殿地面更像反光CT板,廉價味十足。唯一能看出有大量資金支持環(huán)節(jié)的,就是拍攝鏡頭。單機拍攝下畫面質素有進步,但剪接太多且凌亂,有時明顯看出前后兩個鏡頭同一場景下的道具擺位有挪動。
“不要吐槽tvb服化道,劇情好看演員演技出色不就可以了嗎?” 但,內容真的好看嗎?讓我們先來看看故事中的神奇女俠們~
元玥心地善良,有勇有謀。在森嚴深宮中,甫出場便頂撞上司,完全不用遵守職場規(guī)矩,這,是勇?不過心中的善良使女主自然不會受罰并且還如愿所償。之后她還用銀兩賄賂公公讓自己升職,充分表現(xiàn)個人謀略和機智。在深宮混了多年的老狐貍公公其實也是另一只小白兔,不知怎地就答應了剛入宮的新丁幫忙,可能宮廷工資太低。反正女主怎么闖禍也不怕,總有默默守護的英勇男主出現(xiàn)相救,是不是傻白甜已經(jīng)太明顯大家自己看,最想說的是另外兩位神奇女主。
太子妃的設定是亦正亦邪,既寬厚又有野心。
太子妃夫婦的憂國憂民一面本來是更高的內心承載,卻被寫得直白像叫口號,也沒有更具體鋪墊。對抗反派太平亦幾乎不用親自出招,全靠主角光壞,危急關頭總有前度任三恕出現(xiàn)挺身相護,贏得絲毫不費吹灰之力。一面指責太平殘忍惡毒,一面卻被描寫得手段低劣,耍小心計如中毒栽贓太平。太子軍團眾志成城總能神奇地在關鍵時刻破解危難,令孤身作戰(zhàn)的太平反而看起來成為弱勢受害者。無怪網(wǎng)民認為太子夫婦是假君子,十分討厭,不如“真小人”太平來得痛快。
太子妃的惡念本來可以表現(xiàn)成一種以惡制惡的復雜心境,描寫二娘對她的欺壓以及反抗,如何在野心的激發(fā)中作出選擇,同時不需要排斥內心善意的存在,正如多年夢境,既是對妹妹的愧疚也是心魔是恨,影響了日后人生軌跡。借十五六集的菊花案,本可以展開刻畫,卻偏偏沒能加以利用,更讓觀眾對此案與宮斗劇情的聯(lián)系摸不著頭腦。十七集開始的黑化更莫名其妙,何以太子妃需要與宮女同日而語,宮女提前為她試藥三次本是正常,而貴為千金之軀仍肯在朝堂為證太子清白以身犯險,實屬難得,高高在上的太子妃需要讓低級宮女隱瞞試藥來借此邀功么?
而所謂“真小人”的堂堂鎮(zhèn)國太平公主,像潑婦一般張牙舞爪,奸角不是靠演員死命瞪眼大力揮袖塑造的,既毫無殺氣和威嚴,更智商為零。本來培育御林軍具有爭權天下的氣勢,卻天天只會找太子妃吵架,爭個雞毛蒜皮。以太平權力之大,為先夫懲罰普通宮女一名何需小心隱瞞制造冤魂之說以粉飾。而在得知回心院圍墻被拆后,也不懂轉移宮女,還讓龍武軍發(fā)現(xiàn)。
和第二任駙馬的感情營造全靠演員演繹加持,邏輯完全不通,公主長期冷淡甚至惡言相加,何解失去摯愛發(fā)妻的武氏會對公主產(chǎn)生感情更癡情如此,感情基礎何在?另又突出公主和第一任丈夫的感情回憶,引導不少觀眾腦補出公主不能與丈夫白頭到老才癡迷權力斗爭的想象。然而設想武則天為求攀上帝位對丈夫和兒子的做法,在她身邊成長起來的其女太平公主會是困于男女私情的小女人嗎?她的野心和氣勢全被劇情的瑣屑和婆媽男女情長吞沒。
男主角們就不講了,還是同樣的問題。感覺都是在裝聰明,裝狠勁,裝機智。然而情節(jié)都寫得很蠢很弱誒。
至于cp的塑造有套路和非套路兩種。套路的如元玥何離、三恕若芊走的是瑪麗蘇路線,前者是男方始終默默守護,后者是女方做主動。反正兩對談情都走超現(xiàn)實路線,想救你太醫(yī)署就得有種藥不能隨意開,想看洗澡你就不知怎么會在皇宮御花園的河里洗澡了,也不知是哪個朝代定的規(guī)矩。最后再撒點狗血悲情一下推至高潮(我猜結局一對he一對be)。剩余的太子夫婦明明可以寫成是有共同志向同仇敵愾的亦正亦邪cp,十分帶感,然而談情被寫得像在喊口號,劇情表現(xiàn)成齊心協(xié)力地在耍小陰謀毫無大氣,十足一對小人,不被插足不反目就怪了。
盡管本劇監(jiān)制不認為人物塑造臉譜化,劇情套路化,然而事實就是情節(jié)毫無邏輯可言,又缺少鋪墊和細致描寫,直接蓋章人物性格,隨意為制造劇情高潮加戲,都是臉譜化套路化的鐵證。這部宮斗劇更像是鬧劇一出,通篇充斥招數(shù)十分低劣的斗爭,圍繞著莫名其妙的男女情感糾葛,格局如此之小,太子一黨對國家大義的心系是絕對表現(xiàn)不出來也不是表現(xiàn)的目的。這種小家子氣的劇情,更源于本劇的價值觀:人善天不欺。然而現(xiàn)實中的情況卻告訴我們善良并不一定會帶來什么好下場,之所以選擇善良,是個人的原則,和結果無關。如果希冀于善良能帶來天不欺的結果,是否在屢次碰壁后就能選擇以惡制惡(本來王蓁與妹妹和二娘的故事可以探討這一點,很可惜編劇意不在此)?!叭松铺觳黄邸毕袷翘摷俚耐挘股茰S為功利化工具。然而在另一部小成本但真正的大港劇《刀下留人》可以看到,出于善良的舉動可能會給人帶來麻煩甚至陷入困境,但即使女主最終被斬首,結局亦不是悲涼的。因為善良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是內心堅守的為人原則,無關后果,因此即使遭遇逆境也但求無愧于心。肉身可毀,然而善念的力量可以是永恒的。
當我們說港劇老土時,不是因為造型或題材,而是套路化的劇情,臉譜化的人物,和經(jīng)不起推敲的價值觀。不需要邏輯,不要求思考,也沒有任何余味,但求保持節(jié)奏看個熱鬧便可。因此當內地點擊率節(jié)節(jié)上升,誰還在乎觀眾的不滿,賣個情懷便可。但長久之后隨著觀眾品味逐漸上升,在競爭激烈的內地甚至香港本土市場被淘汰不過遲早之事,如果港劇堅持保留這些套路并當成自以為是賣點的港味。
最后再一提監(jiān)制引以為豪的臺詞。首先交流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是要使對方聽懂,古人也不會三兩句就隨便大量堆砌成語。另成語和俗語的使用隨意得都可以不顧年代了?元明才出現(xiàn)的典故會出現(xiàn)在唐朝的對話中么?你要裝X裝有文化,也得裝全套吧。更有大量如唱大戲一般的老舊表現(xiàn)手法,宮斗戲中的對白押韻很有趣很能調節(jié)氣氛么?表現(xiàn)反派的奸詐需要突然來個眼神特寫閃幾下鏡頭再BGM加上鼓點強調么?從表現(xiàn)形式到內容完全是小家子鬧劇一場的大龍鳳表演,對不起,請別自夸是大劇。
說到古裝劇,豆芽第一個反應就是各種宅斗宮斗。當然,這多半是受了2009念播出的TVB年度大戲《宮心計》的影響。
而它作為當年的TVB臺慶劇拿下了50點的全年最高收視,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現(xiàn)在提起,很多人已經(jīng)忘了《宮心計》在講些什么,但是提起劇中女主劉三好,豆芽相信大家也能回憶個大概。
正如劉三好的名字,《宮心計》全程貫徹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思想,講述了一個傻白甜瑪麗蘇的女主角相信好心有好報的故事。當然最后的結局也的確如此。
如今,時隔9年,《宮心計》又推出了該系列的第二部:
《深宮計》
《深宮計》延續(xù)著第一部的套路——唐朝皇帝登基前的后宮權斗史,情節(jié)圍繞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姑侄間的權力斗爭展開敘述。
劇情一開始,以“唐隆政變”為引。
引出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lián)手政變,絞殺韋后背后的勢力,并將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推向皇位。
在此過程中,由于政見不一,李隆基與太平心生嫌隙。
為了整治李隆基,太平?jīng)Q定拿李隆基的夫人王蓁開刀,讓王蓁在家宴上擔任領舞姬,并設計讓她出丑。
但王蓁和太平一樣,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奇女子。
縱使家宴上,有太平的百般刁難,王蓁也能急中生智的渡過險關。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相較于前一部,這部劇的人設有點意思?
男主不是天性純良被逼上位,而是自己本就有野心。
女主也不是天真爛漫小白花,登場就用心計征服大家。
劇情也因為男女主的人設上來就驚險刺激,斗得飛起。
但是,刺激了前幾集你會發(fā)現(xiàn),女主確實不是以往宮斗劇里的小白蓮,而是一朵扎扎實實全是刺的黑蓮花??!
別人都是人若犯我,我必相還。
這個王蓁是人不犯我,我先犯人試試!
男主身為皇帝,三宮六院自是少不了,有個十幾二十妃嬪不為過吧。
女主貴為皇后,表面上一副賢惠大度的樣子,實則絲毫沒有氣度。
女四一上線,女主就想把她滅了。
先是不想給封號,想讓皇上意思意思封女四才人算了,被質疑以后,還搬出來武則天為例。
好在有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在,分分鐘就滅了女主的氣焰。
女主就這么放棄了?沒有,她一直在戰(zhàn)斗。
故意弄壞了人家有寓意的首飾。
首飾招你惹你了?
在女四那裝完無辜以后,又弄傷自己的臉,去男主那博同情。
從始至終,人家女四都沒想過要和女主斗什么,全是女主自個兒碰瓷倒貼。這碰瓷的力度都不得不讓豆芽懷疑,女主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癥了!
當然,這部劇女主招人嫌的地方,還不止是被迫害妄想癥。
第一,她心眼小。
在女二圣母心發(fā)作幫了女四以后,女主狠狠記了女二一筆。
逮著機會就要把女二送去和親。
往日情分?不存在的。
忠心耿耿?女主看不見的。
第二,她雙標。
劇中,因宮女多嘴,間接導致了駙馬的離世,太平公主為了報仇折磨宮女。
女主揭發(fā)了她。
說是為了替宮女伸冤,一副為了天下蒼生的樣子。
多么的正義啊。
但是,當年自家妹妹搶了自己的親事時,女主可是絲毫沒有手軟。
直接就讓妹妹毀了容。
外出求子時,大師點明,想要誕下麟兒,要心存善念。
女主想起了因她而自盡的妹妹。
但是并沒有什么軟用,因為想到妹妹,她居然笑了,毫無悔意的笑了!
這跟太平公主有什么區(qū)別?
有過之而無不及好么!
第三,她還綠茶。
確實,在這部劇中,女主從來就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很柔弱,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心機,但是她在男主和男二之間周旋的樣子,實在是綠茶到不行。
看起來,女主似乎和男主伉儷情深。
男主雖然貴為皇子,卻唯獨鐘情女主一人,情話說的一溜一溜的。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好好休息”
“我不只要捍衛(wèi)我大唐江山,更要守護我的紅顏”
兩人也很熱衷于為對方打call,互夸起來,都是化身為對方粉絲后援會文案的架勢。
女主對男主看起來也足夠深情, 為了以苦肉計對付太平公主,對自己下手毫不留情。
但是,在嫁給男主主之前,她喜歡的明明是男二呀!
她和男二的感情線,在嫁給男主之前,沒有什么父母拆散也沒有什么小三插足,兩人甜甜蜜蜜順順利利。
但是呢,經(jīng)上頭豆芽提到的妹妹一搶婚,女主不樂意了,費盡心思跟妹妹周旋,只為嫁給男主。
豆芽給你們盤一盤邏輯啊。
這親,是女主娘親生前就定的,女主不可能不知道吧?
也就是說和男二情投意合的時候,女主心里門清著,自己還有婚約在身。
這也意味著,女主早就盤算好了,在嫁出去之前先享受著男二的柔情蜜意,等到時候婚期來了再以父母之命為借口一腳踹開男二。
性別轉化一下,就是拋棄糟糠之妻為權勢迎娶公主的陳世美。
渣,實在是渣。
這還不是最渣的。
在嫁給男主成功當上皇后之后,女主為了拉攏男二跟自己站隊。又跑到男二面前提起昔日舊情。
能講得出這種話的人,豆芽很難懷疑是不是真的有喜歡過別人。
綜上所述,這部劇的女主真的是讓豆芽嫌棄到不行。
之所以沒有棄劇,也完全是因為豆芽想親眼看著女主早日下線。
講真,在這部劇里,大家的年紀都挺大了,但唯獨女主的狀態(tài)不大好,甚至是大她10歲的馬浚偉,皮膚以及精神狀態(tài)都比她好。
除此之外,造型師也在針對她。
導演真的不考慮讓她早點下線休息休息?
如果不是陳煒,我連二星都給不了,開頭斬殺韋后的那段戲真的浮夸到我臉酸。
粵語版臺詞聽起來稍微沒那么尷尬,劇情太弱了。
唉感覺都是老面孔吧,好久不出新人了,但是還是蠻喜歡的這類的,即使服裝調色一般,劇情依然還算吸引人
看了幾集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最近幾年的港劇不提也罷!
太差了。剪輯混亂,劇情跳躍,服化道質感低廉,所有人的演技都不在線,浪費了這么好的陣容。
真的是花花綠綠?? 對這類型的劇還停留在金枝欲孽,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不進則退啊…
服裝是在辣眼睛,赤橙黃綠青藍紫很沒有質感。TVB的劇還是一如既往啊,撕逼超級爽。最后要給劉心悠小姐姐打call!
宮里的勾心斗角,女人永遠比你想象中還厲害。tvb的撕逼還是老味道,雖然服裝依舊很花,但是我就喜歡看這股勁,喜歡看宮里的心計。
這這這也太兒戲了。
看電視演技不是第一位嗎那些對大陸劇演技好一點的劇集都是給高分到了TVB 都來拿服裝說事 有什么意思?
一口氣看了三集,簡直是欲罷不能啊,每次看到關鍵的地方,就結束了,這也是剪輯厲害。不得不說TVB雖然走了許多人,但是現(xiàn)在這個演員陣容也很厲害啊,每個人演技都在線,即使是小演員。所以當看到這些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忽略服化道的問題。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劇的外景都是實景,而非后期。
都是原班人馬的話 感覺收視率會更高 不過好多都是大腕級別的 應該也不錯
留住了港味,卻輸在了革新。TVB數(shù)十年不變的服裝,過度飽和的色彩拍出個五彩斑斕影樓風!不過這些老面孔帶來的熟悉感,幾張臉一湊就是滿滿的戲味真的是值得期待的。鄭純熙這個角色真的是蠢鈍如豬,劉心悠也真的是丑,這個角色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瑪麗蘇味看的想吐,不如皇后壞到底人設看的過癮
雖然只看了兩集,但是很期待啊。一開始就高潮不斷,然后迷詭重重,很期待接下來的演繹。
梅小青真是港劇界的“春晚總導演”,花花綠綠、濃妝艷抹、辭藻堆砌、膚淺浮夸。
四字成語怎么了,自己文化水平不行,卻去怪人家臺詞寫得太溜,中國文化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咯。
這大紅大綠的色彩啊,tvb肉眼可見的窮。多做些豪門商戰(zhàn)警匪槍戰(zhàn)不好嗎?
編劇臺詞寫的很好啊!一看就是上了年紀的人,我爸就是張口閉口都是大一堆成語歇后語啥的
帶劇情的中國成語大會
TVB到達是沒落了,演員都斷層了,劇情不時有bug,演員演技還是可以,還有很多老戲骨撐住,無聊時候可以一看,想要超越金枝欲孽那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