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愛情故事
1904年的一天,都柏林街頭,一個女子駐足街頭好奇地window shopping著,街上一個男子目光無意中掃到了該女子,產(chǎn)生了奇妙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他立即上去與該女子搭訕。于是一段傳奇性地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這位姑娘就是諾拉,她一頭濃密的黑發(fā),外貌一般,來自農(nóng)村,不識多少字。與大作家喬伊斯完全是門不當(dāng)、戶不對。她只是一個賓館的服務(wù)員。她為了擺脫家庭的壓迫,逃離了老家戈爾韋,只身一人來到大城市。
喬伊斯也渴望著逃離老家,他厭惡都柏林。這兩人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共鳴。盡管是一個大男人,喬伊斯也有很多畏懼的事物,他害怕打雷、害怕亂跑的公牛,而農(nóng)村姑娘諾拉無所畏懼、身上散發(fā)著一股野性。這也正是喬伊斯所缺乏的特質(zhì),他外表柔弱,書卷氣。從小出生于書香門第,畢業(yè)于名校(三一學(xué)院),受著正規(guī)傳統(tǒng)的約束,使得喬伊斯的內(nèi)心渴望自由,要擺脫死氣沉沉的愛爾蘭,渴望自我放逐。諾拉正好滿足了喬伊斯的內(nèi)心缺憾,她大膽主動,率真,勇于主動追求真愛。后來兩人便大膽地私奔了,經(jīng)歷了貧窮與坎坷。
本片只是選取了喬伊斯人生中的一段,講述了諾拉與他相識、戀愛,直到喬伊斯第一部作品《都柏林人》出版之前的故事。前半部著力描寫兩人傳奇般的戀愛故事,分分合合、糾纏不清、若即若離的感情生活,后半部描述了出版小說的不易。
諾拉是喬伊斯一生的真愛,即使感情上出現(xiàn)裂痕、后來總是重歸于好,從此一輩子再也沒有分離過。
本片沒有很大的高潮,卻在細(xì)節(jié)處一直高低起伏著,看似緊張的關(guān)系,瞬間卻和解。
影片最后一幕非常優(yōu)美,夕陽西下,喬伊斯挽著諾拉的手漫步于海灘邊,落日余暉照的天空及周圍一切都是一片泛紅,兩人曾經(jīng)共同演唱過的傳統(tǒng)歌曲響了起來,歌聲回蕩在我們的心中,雖然經(jīng)歷了重重困難,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最終還是出版了。
他們就這樣一直走了下去。平平淡淡地結(jié)尾。
通過喬伊斯的感情故事也讓我們看到,當(dāng)今社會強(qiáng)調(diào)門當(dāng)戶對,金錢至上的觀念,將摧毀多少對戀人。完全是變了質(zhì)的愛情。
在我高中時,就讀了喬伊斯的小說,我喜歡他的意識流小說,盡管不被大家所接受。他背后這個堅毅的女人值得敬佩。
《都柏林人》中那篇《死者》真的很贊。靈感就來源于諾拉的親身經(jīng)歷。
喬伊斯,即使你一生只出版過四本書,你始終是不朽的作家!
帥哥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喬伊斯,完全不符合喬伊斯的長相及氣質(zhì),喬伊斯是個長臉,瘦瘦高高的。而susan lynch扮演的諾拉則完全符合我心目中諾拉的形象。
1904年的都柏林街頭,一切且有可能!
最終成就了一對絕配!
2 ) 大作家的繆斯真不好當(dāng)
諾拉如果是生在二十一世紀(jì),我想她會成為作家吧。
她給喬伊斯寫的第一封信像詩一樣美,可喬伊斯這個性格懦弱的小文青禁不住旁人幾句冷嘲熱諷,就相信諾拉是從書上抄來的。諾拉只能告訴他一個明擺著的事實:Even writers have to use the same words as other people.
諾拉是個命苦的女人,小時候父親是酒鬼,媽媽帶著她離家跟uncle(應(yīng)該是舅舅吧?)一起生活,被舅舅打(因為跟新教男人交往,在當(dāng)時的高威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交往是大逆不道)之后離家到都柏林工作。
遇見喬伊斯之后的生活也多半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喬伊斯好不容易找到份教書的工作,工資都幾乎用花在喝酒上。(他的眼病是不是根源于此?)
喬伊斯是個自卑多疑偏執(zhí)的瘋子,據(jù)說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都有些精神異常,也許這樣就說得通了。他那么沒有安全感,總覺得妻子在背叛自己,這樣的男人真讓人抓狂。所以如果他活在今天,還會有一個諾拉跟他廝守終生嗎,雖然這個假設(shè)沒什么意義?
片中音樂很美,歌聲動人。soundtrack值得收藏。
3 ) 相見如不見,有情似無情
(2005 1月8日,blogcn.com的博文,可惜后來這后平臺垮了,害我到處遷徙,以前寫文真是太感情泛濫了)
NORA坐在車站等車,在搖動的車廂里,她回憶,窗下仰望她的男子哀傷僵直地立著,她在樓上透過一扇窗戶看他。父親打她,她跌倒在地上,……她離開家,來到都柏林。
一身舊衣服,戴著帽子,商店的櫥窗里有一頂漂亮的帽子,她在櫥窗里看見自己。一個年輕人在和人說話,他看見她,于是走過來搭訕。認(rèn)識她的時候,她在旅店做招待,客人對她蠻橫無禮,將錢幣一個個塞到她手里,帶著輕佻的笑容,那是她不喜歡的生活,而渴望等新生活從何而來,她也不清楚。他是 詹姆斯?喬伊斯,他知道她的名字,便說到易普生。他筆下的同名的NORA,出走之后又回來。而她,逃走后,就堅決地不想回去。她怎么象娜拉,她簡直是女權(quán)斗士的姿態(tài)出場,眉宇之中都是桀傲不遜。
第一次約會她失約了,他給她寫信傾訴衷情,他說,寫下這些,不過是讓她記得他。他寫得很好,一如他的笑容,他們攜手走在樹下,也許是春天,綠得那樣濃密。在晚間,經(jīng)過一條巷子,他們便靠在墻上接吻,因為他說,撫摸我,也許是他一直渴望有人撫摸他,摯深的,深到靈魂里去,她毫不羞澀,舉止間有些浮浪,有著結(jié)實柔韌的身軀,濃密的眉線、齊整的牙齒,喜歡咧嘴大笑,當(dāng)她抿起嘴唇倔強(qiáng)而生動。他們之間存在著嫉妒、猜疑,種種的困擾,一直持續(xù)在生活里,也許甜蜜的成分很少,越來越少,她在公園等他,等到天黑才來,在陌生的地方,她不愿意認(rèn)為自己到達(dá)了,解脫了,她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但是,她沒回去,她守在他身邊,一直流浪。
喬伊斯曾在他的私人筆記《逃亡者》中說:
“靈魂和身體一樣,也許有貞操。女人獻(xiàn)出它,男人取得它,都是愛的舉動。愛情渴望另一個人的幸福之心事實上是極不自然的現(xiàn)象,因此極難重復(fù),因為靈魂無法再度成為處子,也無法有足夠的精力再度將自己投入到另一個靈魂的大海中……”
他以為NORA是最靠近自己靈魂的人,因此他要求她的靈魂,他將她的故事寫進(jìn)書里。那是一個下午,他郁悶地在餐館喝酒,她來了,告訴他自己在看電影,那情景使她想起自己的愛人,但是他死了,她眼里蓄滿淚水,臉上卻沒有太多的表情,肅穆、安靜,她說她竟然不知道他已經(jīng)死了,她把淚水努力收回去。這個故事是他后來寫成的“死者”,代表著對這個生的世界的迷惑,但她卻不閱讀那些東西,也許,小說本身的建構(gòu)含有扭曲的成分,它偷走了她真實的生活,她自己,以及曾經(jīng)、正在愛的人。但她珍惜它們,當(dāng)他憤怒地將手稿丟進(jìn)爐子,她把它們搶出來,一切轟轟烈烈燒完了的話,他和她怎么成就傳奇。
27年之后,NORA并沒有獲得妻子的名分,當(dāng)初他們是私奔,既然是因情出走,對于俗世名分看得是淡的,更有人說契約對于一顆自由的心靈是不重要的,很多人認(rèn)為她淺薄、輕浮、招搖,但是她是喬伊斯的伴侶,影響他的寫作、生活。
在“一個青年作家的畫像”里,喬伊斯寫道:“一直臘月急暮,陰沉的白日突然傾覆下來,他透過教室窗戶的暗方格向外凝視,只覺極度飢餓。他真想有『愛爾蘭燉肉』可吃,蕪青、胡蘿卜、洋芋泥和肥羊肉塊,舀出來配上濃辣的面粉調(diào)味醬,真是他肚子最需要的美味?!盢ORA給我的感覺很象這食物,豐滿而溫暖地直接抵達(dá)內(nèi)心深處,使人深切地滿足。她是地母型的女子,因此喬伊斯在她面前的怯懦、內(nèi)向,缺乏自信是那樣坦白,他以為他們應(yīng)該把自己最隱秘的部分坦誠相見,而她只是將他擁入懷內(nèi),帶著寵溺的表情,撫摸他。陰沉的白日傾覆下來,他們躺在寬大的床上相擁而眠,求得短暫的和解。
Susan Lynch因此片獲獎,她演得自然流暢,她并不漂亮,卻在一出場抓住我的視線;而喬伊斯,是老家蘇格蘭的伊旺?麥奎格,也許你看過“星戰(zhàn)前傳”,他演歐比王。在這里演喬伊斯,比作家本人英俊,他身上有種陰郁而孤獨的氣質(zhì),時不時顯露出來有點駭人,當(dāng)他醉酒時被兄弟拖回家在地上瑟縮一團(tuán)的時候,瘋狂而可憐……但是導(dǎo)演顯然不著重這部分,倒是讓他在里頭唱了4首歌,非常好聽,NORA彈琴,他聲情并茂地唱歌,然后樓下聚滿了看客,他客氣地在陽臺上欠欠身子,伸出頭,笑容淡淡的。有時因為無端地嫉妒,他低低地看了一眼和NORA眼神無助而散淡,手里拿著一個大酒瓶,瘋狂地對著嘴喝下去,負(fù)氣而絕望地喝下去,存心喝死,卻一言不發(fā)。他以為她辜負(fù)他,企圖逃離,卻終于一次次回過頭來找她。也許,常人看,他們是對怨偶,怨偶應(yīng)該分開,永不相見;也許,只是,愛得過度,有些不近情理,激烈地,神經(jīng)質(zhì)地迫切需要靠得緊些再緊些,就象他們初次約會的姿態(tài),他伸出臂彎,她要挎緊他,一直,走下去。
很喜歡這片子,還有音樂,在NORA看電影時,鋼琴和小提琴伴奏著,江河日下的哀傷,一點點沉下來。起因,只是,迷 伊旺?麥奎格,連他最老的片子都拿來看,“猜火車”我都看得悶死了,也許我已經(jīng)過了憤怒的時候,疲了。
james joyce嫉妒狂;這片大約得R級。尺度這么寬,難道和Ewan同學(xué)是co-producer有關(guān)?andrew scott只在開頭出場一次:一個側(cè)面,一個遠(yuǎn)景,一句臺詞,還是voice over。
Ewan的愛爾蘭口音喔
一個出身普通沒條件受高等教育但心靈強(qiáng)悍的女人,和一個細(xì)膩敏感智力超群但有陰暗思想和幼稚恐懼的男人,其實這是平等的兩個人的愛情故事。-- I need you for everything. -- I need you for everything, too. 演員到位,手法傳統(tǒng),配樂優(yōu)美
這可惡的俄配動不動就nie。。還畫外音,還沒字。。。。。女主也不好看
歌太好聽了 在男主身上看見脆弱又作死的自己
好不知所云的片子……
讓觀眾眼睛懷孕,讓人心里長草,也是種技能
那歌的確好聽,這么多年依然記得
2010上海電影節(jié)
不在電影院我肯定會看不下去OTZ 影片里的歌都很好聽……
對喬伊斯這個人完全不了解,只知道他寫了本看上去很恐怖的書.電影選了他一段人生,但似乎主角又是他的情人.對背景太不了解,有點影響對劇情的理解
愛爾蘭美如畫!?。?!不枉我專門開了prime會員看!!&編劇簡直讀透了諾拉傳和喬伊斯書信集,這兩個人真的是超出正常人想象的都一地雞毛了還能歲月靜好&Star of the county town真的是愛爾蘭情歌一番!From Galway to Dublin Town!
106/18 愛情渴望另一個人的幸福之心事實上是極不自然的現(xiàn)象,因此極難重復(fù)。
哀之。坐在位子上久不愿動。然后就去吃燒烤打麻將了。。天亮回家還在想著這個電影。。這種情況下依然贏錢了。。
簡直是文青拍出的八卦片標(biāo)本。。小伊萬還是制片人之一喔,自己當(dāng)波士這玩的尺度就是寬,從PE,doggy到自摸都來上一遍,順道還不忘過把歌星癮
其實我的第一感想是:Ewan哥哥居然演過詹姆斯喬伊斯誒,不過真演得不賴就是了。
This is where 'the dead' came in
喬伊斯和諾拉的愛情,電影本身平平無奇,延續(xù)八九十年代英國遺產(chǎn)電影范兒,但幾個原聲都很好聽
★★★☆
匆匆的流光碎影,在雞零狗碎的吵嚷聲中,夫妻二人奔波于歐洲各地,卻未拍出真正沁人心脾的影像。好像導(dǎo)演也只是在追逐喬伊斯小說的“意識流”技法,拍了一部傳統(tǒng)的家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