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節(jié)目第二季是由騰訊新聞打造的一檔明星社交實驗節(jié)目。兩位看似來自不同世界的嘉賓,懷著對彼此的好奇緊密相處三天,建立一段與眾不同的社交關系。放下身份、背景、圈層差異,在相處中重新認識彼此,也重新認識自己。
由騰訊新聞出品的《僅三天可見》第二季正式播出,首期不太會主動交往的陳飛宇就遇上了比他更加“社恐”的毛不易,兩人初次見面的尷尬氣氛堪比相親現(xiàn)場,作為實驗對象,他們需要和對方相處三天,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一段社交關系。
這一季也被稱為“特別實驗季”,集紀錄片、真人秀于一體,主題是社交實驗。節(jié)目組邀請到了毛不易、陳飛宇、白敬亭、呂行、陶虹等十位不同領域的明星嘉賓進行為期三天的社交實驗,關鍵在于打破圈層、背景、身份等差異,和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相處。
節(jié)目還邀請了不同身份的素人嘉賓進行海邊特別社交實驗,地點就在雙人對談小屋里,進行一分鐘對視、雙人對談和兩真一假游戲,這么做的目的在于打開真實的自己,重新認識別人。
與第一季開啟明星社交實驗初體驗相區(qū)別的是,第二季取消了與明星嘉賓相處的主持人的角色,直接讓明星嘉賓兩兩之間進行實驗,沒有引導問題和cue節(jié)目流程的人,嘉賓可以暢所欲言、體會情感的波動,觀眾則可以從旁觀的視角進行思考,從他們的對話、行為感受他們關系的走向。
第一期的主題來自毛不易有首歌的歌詞,“奇怪的是躺在通訊錄里的人每天都在增多”“大部分的人也許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毛不易和陳飛宇的見面和交流生動詮釋了“朋友圈的陌生人”這一概念。
兩位來自不同領域,一位是華語歌手,一位是新生代演員,節(jié)目錄制之前兩人還是只通過兩次微信的列表好友,除了對各自作品的了解,其他關系止步于朋友圈的點贊之交。
第一次見面毛不易來到了陳飛宇的拍攝場地,很明顯對陌生環(huán)境和不太熟悉的領域表現(xiàn)得有些拘束和不自在,陳飛宇也是表示“沒想到遇到一個比我還要更加社恐的男藝人”,于是主動提出“咱倆坐一塊兒”。
從朋友圈走入現(xiàn)實,跨入對方的安全距離,兩人的對話場景是這樣的:“你在干啥呀”“沒干啥,剛化完妝”“你起得早嗎”“還行,還可以”“好呀”“你瘦了好多呀”“你也很瘦”……基本上以問候為主。
兩個不太會聊天的人必須要聊天,要一直尋找話題,如果不主動提出問題、如果對方回答后不再繼續(xù)發(fā)問,這段對話就終止了。
兩人的破冰時刻也就是尷尬開始化解的時間,在陳飛宇看來,是當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產生共鳴的時候,如果對方說“我也是”,恰好自己也有同感,距離就開始拉近了。
后面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環(huán)境——錄音棚,毛老師就比較自在了,對一首歌不同版本的錄制都專業(yè)且自信。兩人相互踏入對方擅長的領域,逐漸主動談論起自己的事情都意味著的拘束的淡化。
陳飛宇和毛不易講述自己曾經向劇組請假,收工后開車前往上海參加活動被私生跟車,看到影視基地外有代拍借助挖掘機和升降機拍照,拍戲回賓館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上被安裝了跟蹤器,他的表情是司空見慣,也是萬般無奈。
最后一次對談回歸到一個普遍的話題:鏡頭前的真實。毛不易談及藝人和媒體之間保持安全距離的問題,就是明星在采訪時被問及安全的問題,其回答都大同小異,而對不安全的問題的回答都有所保留。
反映到這檔節(jié)目中也是如此,明星之間會先認識到彼此的邊界,能夠更好地把握分寸感。毛老師最后對飛宇的評價是更了解了一些,這三天看到的彼此是部分的真實。
三天的相處使得兩人消除了一部分陌生感, 但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是不確定的,也可能錄制結束就止步于口頭的約飯,也可能在接下來的見面中繼續(xù)消除陌生,這種未知建立在這檔節(jié)目的未知之上,因為明星在鏡頭下總要開啟不受傷模式。相比之下結尾素人之間的對談貼近現(xiàn)實,也很有趣。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僅三天可見》是在2019年,姜思達的靈氣和辨識度讓我立刻成為這個節(jié)目的忠實觀眾。
你能感受到那些充滿主觀的觀察和解讀,很少有敢在鏡頭前如此直白評價另一位藝人的藝人,讓人覺得非常真實。他很花心思在采訪這件事上,也能感受到他對某些嘉賓的興趣其實并沒有那么大,但還是扮演好了提問者這個角色,也有某些瞬間共情了,但似乎并不夠。
那時候的節(jié)目,更多的是姜思達對于另一個嘉賓的剖析,通過他的視角的確讓我們更多了解到了那個人,比如當時反差極大的于正,看完節(jié)目甚至對他黑轉路。但姜思達喜不喜歡更重要,節(jié)目充斥著他的喜好和味道,唯獨缺了另一方的視角。那是一個很好的訪談節(jié)目,但好像跟社交實驗沒什么關系,節(jié)目組打出「國內首檔明星社交實驗」的這個概念,更像一個用來包裝千篇一律“訪談”節(jié)目的噱頭。
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季沒有姜思達了,當時看到宣傳片也挺失落,真的還期待了挺久第二季的。
直到第二季上線了,看完第一期,竟然有點想要記錄些什么的沖動。
我甚至猜測節(jié)目組打出特別實驗季的概念,可能是覺得也找不到能替代姜思達這個獨特辨識度的人選吧,索性完全改成另一種形式。
不得不說,失去姜思達的《僅三天可見》,氣質腔調變了,不再有那種電影一樣的藝術感了,但是,節(jié)目內容也不再是訪談了,它好像變成了真正的社交實驗,真實記錄了兩個人的三天相處。
其實第一期整體挺平淡的,沒有多少“犀利”的輸出。但是回味起來,社交這件事就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啊,無論你是否喜歡,你都得與人相處,它就是日常的,平淡的,溫吞的(不過現(xiàn)實也是有很多人的社交生活很狗血啦…
能讓我看下去的,是節(jié)目里放大了很多相處的細節(jié),在平淡下的暗流涌動,讓人真的很有代入感(當然的確也因為陳飛宇實在太帥了)。他倆初見時的尷尬,那種social的場面話像極了我們第一次見陌生人;毛不易在觀察陳飛宇工作時的迷茫感,我們第一次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場合,還是別人的主場,真的連手都不知道該往哪擺吧!兩個人在一塊還總有種不知道要干嘛去的感覺,估計也是真的不熟,我們平時也就吃飯喝酒唱歌玩密室劇本殺什么的,好像也很難跟一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去做什么特別的事。
所以社交就是日常感啊,我覺得這期最好看的反而也是日常感,明星吃火鍋看到一大坨牛油也會拍照,看到對方嘴上臟了立刻提醒擦擦嘴(上頭),去露營一個想劃船一個不想動,實在沒話聊了竟然對視了一分鐘(再次上頭)。陳飛宇說自己最喜歡去三里屯溜達,原來明星就在我身邊,怎么沒偶遇到過呢;毛不易提到自己喝了酒寫歌詞的事兒,朋友看完跟我說,想起了自己熬夜邊喝酒邊寫策劃案的時刻,簡直一模一樣。
毛不易和陳飛宇這對組合選擇的也挺妙,也不知道毛不易呈現(xiàn)出來那種尷尷尬尬的社恐感,到底是怎么愿意來這種社交節(jié)目的。但是節(jié)目改成了雙向視角之后,一個別別扭扭的小傲嬌毛不易,一個漫畫現(xiàn)世的大帥哥陳飛宇,這種雙向奔赴的感覺,就是讓人最上頭的事情啊?。〈蛑缃粚嶒灥钠焯?,實驗出了戀綜的感覺,這種情況估計節(jié)目組也沒想到吧……
但也有一些缺憾,他倆實在是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感覺了,就是這種場面話可能延續(xù)到了最后。不知道他們這三天相處是否真的都是愉快的,陳飛宇最后還一臉壞笑問節(jié)目組實驗成功了沒,有種看好戲的感覺,也許他自己心底覺得不成功?但很可惜的是,節(jié)目里沒能呈現(xiàn)出這些更真實的內容,他們對彼此最真實的看法不得而知。我當時在想,如果是姜思達,也許還是愿意把對那個人的真實評價赤裸裸的展現(xiàn)在鏡頭前吧。
無論如何,我覺得這一次社交實驗的概念,的確更突出更鮮明了。這次改變也是一把雙刃劍吧,失去了第一季的銳利,但是增添了很多溫暖。特別是最近網絡語言暴力泛濫的情況下,鍵盤俠遍地都是,你很難在網絡上平心靜氣跟別人交流,看一看這種現(xiàn)實生活里溫暖的社交,也挺治愈的。它會讓我懷念以前沒有手機,信息沒有那么發(fā)達的時代,你想見一個人,就要去找他,面對面的聊天,所有的交流都是直接的,有溫度的,也不會出現(xiàn)微信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看到下期預告有白敬亭,宣傳片里還有劉擎和陶虹,后面每期的風格變化感覺還挺大的,不知道會呈現(xiàn)出來什么效果,等節(jié)目上線看吧。想給還沒看的集美們提示一下,這一季正確的觀看姿勢,就是不帶任何預設。
(至少劉教授那組應該不會像戀綜吧。。。這也不好磕啊哈哈哈哈
第一次寫repo,挺特別的,謝謝《僅三天可見》給了我這個勇氣和沖動,遺憾的是喜歡第一季那么久,也沒鼓起勇氣記錄點什么。也許,這也是一次我和節(jié)目的社交實驗吧。
[cp]我想了想大概人永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缺失的東西上,對于已擁有的淡然、默認及無視。以及成年生活大家一直在找尋童年缺失的東西。 毛不易問陳飛宇你什么時候覺得你帥的,陳飛宇說我沒覺得我?guī)洠髞硌a充一句,你知道么我聽別人說我?guī)浘拖衲懵爠e人說你高一樣。 他們兩個真互補,相比起對方一個從小更帥富但沒那么有才華,一個有才卻從小不帥富。所以彼此走到某個點相遇,特別是有類似的處境,彼此還帶著真誠,就特別互相羨慕尊重。 我甚至能從毛毛身上看到自己,在農村成績好不漂亮看到親戚小孩漂亮但成績不好。所以第一次見面我們這種都不屬于主動熱情一方,主要是隱隱擔心對方瞧不上我們這不時尚的窮孩子。但一旦得到對方的深刻認可,覺得對方不高傲還心底里尊重你,我們會特別快接受別人。 我想到我和一位超過十年的好朋友價值觀差異,她特別重視人際環(huán)境,就是我周圍人眼睛里我是不是特別的那個。 而我從來沒有這個困擾,我的生命中重要性排序第一名來自于別處。 我想了想之所以我不重視她重視的這點在于,她重視的這點在我從小生長環(huán)境里不缺甚至過剩,就好像空氣和水一樣自然,所以我沒有那么在乎這個東西。我更在乎/把關注力放在 小時候我覺得我缺的那個東西。 #僅三天可見第二季#[/cp]
我以為我不會來更新了~~
最近《開端》熱播,突然這篇筆記就被大家翻到了,每天打開豆瓣都會收到消息,亭亭實火!替他開心??
如果有新入坑的家人們看到這里,希望你能認真看看這個節(jié)目。也許你認識他是因為各種標簽,各種梗,但白敬亭從來不是別人標簽和定義的那么膚淺。他工作敬業(yè),對事業(yè)未來有長遠規(guī)劃;他對待粉絲熱忱,內心豐富細膩;他對時尚潮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在認真經營自己的品牌。
他最近再一次提到,他希望成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演員,他是這么想,也是這么做的。
希望演員白敬亭未來更好,期待看到你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和角色!也希望喜歡他的你們也成為和他一樣優(yōu)秀的人!
再更新花絮…
我愛這個節(jié)目!
Men’s Talk
這一段花絮我可太喜歡了,有開心的聊考學,有父母帶來的感動,有朋友之間的相互信任,有同業(yè)的認可,有對過去的釋懷…
呂導說:“因為你好啊”,男人們集體碰杯了??!
因為零片酬,所以是“友情出演”。
他沒有計較過,我懂他的好。
不想多解釋。
你優(yōu)秀,自然會招來妒忌的質疑。當你優(yōu)秀到別人無法企及的時候,就只剩仰望的羨慕了。
加油啊,陪你一起!
嗯~~事業(yè)心爆棚,你開心就好!
我也挺開心的,你喜歡演戲,我喜歡追劇。
承包這一段爽朗的笑聲!
遺憾沒有陪你渡過那段艱難的時光,但時過境遷,斬開那些成長路上的荊棘,如今你變得強大,羽翼豐滿,過去的事也能坦然說起,談笑自若,真好!
你不是誰的替代品,
你是白敬亭!
獨一無二,不可替代!
————————————————————
更新未播花絮…
老板,你好!
這三分鐘的談話才是精髓吧,直擊內心。
他很早以前就說過不愿意被別人左右,不想成為一件商品,更想自己去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作,所以組建了個人團隊。
過去聽他這么說,印象里他應該就是一個內心倔強、有主見的男孩。但現(xiàn)在看來,我還是把他想得太簡單了。
娛樂圈里各種牛鬼蛇神,資本橫行,各種精彩他應該眼見過不少,甚或也會經歷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腌臜事,但他依然堅持七年目標明確,帶著團隊踏踏實實往前走。聽他侃侃而談自己面對的各種問題,聽他說享受在經營事業(yè)的過程中不斷吸取和學習…我的內心有點五味雜陳:他不是我眼中的小白,他是工作室的boss,未來是會擁有個人品牌的白老板。
我確實沒想到,《僅三天可見》會讓我看到這樣一個白敬亭。
我沒想過他會說他也有人性的另一面,但他希望能展現(xiàn)更多作為公眾人物能給人正面引導的那一面。思想成熟,內心堅定,穩(wěn)重且有擔當。
藝人也好,演員也好,本來以為這是我學習工作之余舒緩壓力的調劑,一看就會心生歡喜…原來是我膚淺了,你如此優(yōu)秀,我不努力一點都配不上喜歡這么優(yōu)秀的你。
怎么突然感受到了一些些壓力…白敬亭這么努力,你好意思躺平嘛,趕緊起來工作了??
————————————————
離開學校,我已經很多年不寫小作文了,除了工作需要??赐旯?jié)目,內心感慨,突然想寫一寫,大概是因為…話癆吧。
演員
不可否認,我是看《明偵》喜歡白敬亭的。聰明、干凈、少年感、注孤生…這些他后來不太喜歡的標簽,確實是我們相遇的契機。
《天盛長歌》里的顧南衣,是我第一次看白敬亭飾演的角色。人設、造型都很討喜,很難不喜歡吧。只不過當時不是為他追這劇,而且…劇情一言難盡,所以后來棄劇了,連結局都不知道。
作為普通觀眾,認可演員白敬亭,是《平凡的榮耀》里的孫弈秋這個形象。第一次看的時候,孫弈秋那窩窩囊囊的樣子真挺讓人著急,彈幕里好多人罵他。孫弈秋和《明偵》里精明的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我覺得,白敬亭作為演員,可塑性挺強的。
今年要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整整半年,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沒有任何娛樂,休息日都在聽課和刷題。這中間僅有的放松時間我二刷了《平凡的榮耀》,每次覺得很難很難,懷疑自己,熬不下去的時候,就想起秋總說:“未到終局,焉知生死”。終于堅持到筆試考完,得到了不錯的成績。
孫弈秋,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感謝演員白敬亭。
等待成績的一個月里終于有時間看了《榮耀乒乓》、《城池營壘》和《8090》。邢克壘當然很帥,但我果然還是更喜歡坦坦。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吧,不是一出生就在終點,獲得一切都必須全力以赴,努力爭取,而且有時候并不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當然,坦坦是有天賦的,還有主角光環(huán)??
最近看《因為有家》,已經四刷了~~我媽說我怎么看起農村扶貧劇了,我說考試勁兒還沒過,要關心時事,哈哈~~
期待新劇《開端》,期待新角色!
出發(fā)照
小白在b站吐嘈出發(fā)照的前兩天,我正好看了一個公眾號寫明星們出發(fā)照內卷這事,挺巧!也挺搞笑。就是以前明星出席活動,可能就妝發(fā)完了隨便找面白墻做背景拍個照發(fā)一發(fā),后來女明星們帶起了在酒店走廊、樓梯拍出發(fā)照的風氣,再后來就變成現(xiàn)在,必須好好選個場景,拍出有氛圍感的出發(fā)照。哈哈,職場內卷,大家都不容易~~
小白,想知道誰最先起的頭嗎?加個V信,我轉那篇文章給你看。哈哈哈??
臺長
被別人介紹和推薦的樣子,像極了職場年輕人,恭敬但又拘謹。想起了在單位負責接待重要領導時的我,哈哈,那是另一個自己。
我們確實不能永遠做自己,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職場里沒有人在乎你想不想做,喜不喜歡,交給你的工作,必須完成。大家都一樣。
懷柔
疫情前出差去北京,每次去之前都跟朋友開玩笑說,我要去和白敬亭呼吸同一片空氣了。但原來,北京離懷柔還挺遠的~~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看看你總掛在嘴邊的懷柔山水,不過,密云水庫同款色鞋子我收了,還有一年四季的懷柔美景都在我的鞋墊上了~~
“哪個我是我”
朋友眼中的你,公眾眼中的你,都是你。
身份不同,呈現(xiàn)的形象自然不同。
朋友眼中你是親近、自然的。
工作中你是專業(yè)、敬業(yè)的。
白鴿眼中,你是獨一無二的。
正能量
好多人都說希望自己成為正能量的存在,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呂行導演說你被這么多人包圍,可能很難享受普通人的生活。白敬亭說,這也得分兩面看,能被那么多人認出來,說明國民度提升了,對演藝工作是有幫助的。
不矯情,真好!
你說你幸運的部分超過了你努力的部分,所以你很少提。但是幸運總會眷顧有準備的人。
“只有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边@句話最近我也一直細細體會。階段性的學習考試現(xiàn)在結束了,但未來還有更多場考試,打破自己的舒適圈,做更多的嘗試,再努力一點,多看書,多學習…今年份的正能量你都給我盛滿了。遇到你,我也是幸運的,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期待
哈哈哈哈哈哈??
你快談戀愛吧,叔叔阿姨期待,看你也挺著急的!雖然你還很年輕,不知道咋那么渴望家庭生活~~但你急,我也替你急一急吧~~開放三胎你都關注了~~哈哈哈哈哈??
最后…
一直覺得白敬亭很接地氣,他的職場焦慮,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劃,他事業(yè)上的很多新嘗試,都特別像一個正常的人類……一步一步自己經營。
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不盲從,有主見,也有能力,他像自己說的一樣,是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演員。
期望你未來能出演更多好劇,塑造更多經典角色,我們屏幕里見,就夠了。
一檔明星社交實驗節(jié)目,用三天重新認識一個人。目前看了三集,都是看的自己有點興趣的藝人,一集是毛不易和陳飛宇,一集是楊迪和阿雅,另一集是胡軍和呼蘭。
認識一個人,不一定時間越長越了解,所以我覺得三天認識一個人,其實挺夠的。壓縮在短期時間內仔細相處,也許會有新鮮的察覺和不一樣的體驗。
上這個節(jié)目的明星們,應該不至于在這種節(jié)目里去“表演”某種特點和建立人設,感覺大體還是真誠的,所以看節(jié)目的過程中,整體是很舒服的,節(jié)目本身也在試圖去呈現(xiàn)一種明星比較日常的狀態(tài)。
我想起有一次去一個朋友組好的局,有一位是我第一次見,其實玩的過程中大家都在觀察彼此。事后那位第一次見的朋友對我有一些評價,我在內心對他也有一些認識和判斷,雖然不是很百分之百準確,但也能有個大概了,可能這也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又或是,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其實都是時時刻刻在呈現(xiàn)著。
同時我也在想,我究竟還認不認識身邊的人了。我們會不會因為認識朋友們太久而產生了一些慣性,還以為他們是我最初認識的那樣,而忘記跳出來重新認識,重新了解到他們的新變化。同樣,身邊的人夠不夠認識現(xiàn)在的我呢?
最近聽到一句話是:把它當一面鏡子”。
這話可以放在很多語境和情況下,所以這部綜藝也可以當一面鏡子:我們在短時間內可以認識一個人,也要在長久的相處中,記得重新認識一個人、認識自己。
毛毛平時也不這么靦腆啊,怎么總覺得陳飛宇眼神不自覺有點侵略性。
其實挺羨慕帥而自知的人,自然而然的自信。
就是看他在驗證自己的魅力,同時調戲老哥哥。感覺很微妙哈哈……
還有的感觸就是,像毛毛說的,家庭背景讓人的價值觀和態(tài)度差異很大。
像龔俊29歲其實比陳飛宇大8歲,但是心智并不很成熟。他經常會對自己帥沾沾自喜、慶幸自己能靠臉吃飯,會在不熟悉的場合畏畏縮縮、不知所措、依賴朋友。也會急于證明自己,強調要吃苦努力,感恩,打雞血,其實側面表明他還是很在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憨憨和樂呵呵的外表是他真實內心的保護色。
他可能從大學開始就是比很多人賺得多,是被羨慕的那種人。但是,他的人生選擇似乎也是被生活推著走,像我們朝九晚五普通的大多數(shù)。
而轉過頭看陳飛宇,他的淡定從容、穩(wěn)操勝券那種感覺很少見。他現(xiàn)在21歲,9歲先演過戲,16歲想當演員,說以后想當導演拍第一部電影是愛情片。陳說這些的時候不是在談夢想,而是唾手可得的未來,因為他有底氣。不論當演員、做潮牌、當導演,一切從自己喜歡出發(fā),沒想過生計問題。優(yōu)越家庭背景長大的人,真的很不一樣。
不是想要說誰比誰優(yōu)越,招黑招粉,只是說,突然發(fā)現(xiàn)即使長大成人后,家庭背景對我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真的很大。
第一集就是兩個社恐的相處太有意思了哈哈,簡直是世另我啊,與其實好久沒有聯(lián)系的朋友圈陌生人的交流,可能比完全陌生人還要尷尬點,但隨著交流慢慢放輕松和自然。陳飛宇和毛不易雖都是藝人,但一個演員一個歌手,有著互相理解和交流的空間,又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不同的領域。半談話類節(jié)目半真人秀,讓我們看到藝人私下相處的真實狀態(tài)和想法,既有意思又有深度
客套的三天見
白敬亭 第二期打卡 呈現(xiàn)的狀態(tài)還蠻真實的 沒有過分修飾的矯情 就是直接的去表達想法 圈子大環(huán)境下 他這個類型顯得有點特別 成為國民認可的演員需要時間 加油吧 另,夕陽下的懷柔水庫很美
很有趣。出乎意料的創(chuàng)意和配對。對之前認為是花瓶的男演員有新的認識——陳飛宇、白敬亭。另外胡軍,私下也非常非常圈粉!
從宣傳片來看,毛不易和陳飛宇這組就,不對勁,終于看了第一期,好家伙,多多少少是尬的,太子不cue皓衣行就沒有話題了,
失望。好的訪談節(jié)目需要有好的采訪者和受訪者,這一季的想法是把兩個本來是受訪者的人捆起來尬聊,專業(yè)性和犀利度大打折扣,內容很容易就清湯寡水。成了資源整合自嗨版的《十三邀》。強烈建議姜思達重新出山。
短評一些人真的完美驗證這個節(jié)目一些觀點了。明星總是會被過度解讀,就漸漸不敢自我表達。其實普通人也差不多,網上上綱上線挑刺的人太多。朋友圈加的人很多。真正的朋友很少。就算是朋友都可能背叛。何況陌生人之間的互相敵意和曲解。完全具象化了一字不差
笑死,倆社恐好搞笑
我只看了白白
主要看的白敬亭的采訪。這是完全不同于綜藝上接梗王的他啊,整體都是沉穩(wěn)對待工作擁有成熟的態(tài)度的人。一開始吐槽出發(fā)照卷起來了,之前都在酒店拍,現(xiàn)在是還專門租場地拍一堆還要當天修片選片發(fā)片。對自己的成績很清醒地認識到運氣起了很大的作用。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下集的開頭,用小白小時候彈鋼琴的片段串起接受采訪時每個問題之后的停頓思考,感覺確實是一個很真誠的人。另外在采訪里表現(xiàn)出來的對戀愛和家庭那么期待,讓我發(fā)覺他應該是真的沒談過戀愛哈哈哈哈哈
好笑,思達不在,憑什么還敢叫僅三天可見,為什么不換個名字???
毛不易陳飛宇,淺,淡;白敬亭呂行,有濾鏡;劉擎陶紅,得體,優(yōu)雅;
什么鬼,跪求姜思達
還是欣賞胡軍和呼蘭這對,開放、隨性、氣場合,另外喝點酒才能吐些真言。
更愛阿瑟了
因為有胡軍看的,結果發(fā)現(xiàn)呂行還蠻可以的。
看白敬亭
最喜歡的還是陶虹VS劉擎的這一期!是成熟的人之間的對話,有意思!
小白請永遠走花路
一次還算有趣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