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孫五元自認是美猴王,卻因拿不出金箍棒在玩具世界飽受嘲笑。機緣巧合之下,孫五元只身一人進入了西游世界,并偶遇被趕回花果山的孫悟空。一心想要金箍棒的孫五元死纏爛打,孫悟空無奈提出條件:孫五元要拜其為師,學成后就把金箍棒給他。不料牛魔王暗中挑撥,唆使五元偷走了金箍棒,并將其搶走?;琶μ踊赝婢呤澜绲奈逶l(fā)現,世界已被牛所統(tǒng)治……
《西游記》的故事,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而直到今天,“西游”ip仍是許多影視劇導演們最鐘愛的題材。像2015年的《大圣歸來》,去年的《西游伏妖篇》和今年年初的《西游記之女兒國》,都是在借助西游這個傳統(tǒng)故事的基礎上去盡情展現影視工作者們想象力的作品,從中我們也不難察覺到,人們重拍和翻拍“西游”,也開始體現出了一種求新求變的趨勢。
而正在公映的動畫片《大鬧西游》就是其中一部。這一次導演馬系海提供了一種全新且獨特的視角,帶領觀眾去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西游冒險”。影片講述了一只叫作孫伍元的玩具猴子,為了找到傳說中的“金箍棒”證明自己“齊天大圣”的身份,進而意外地穿越到了《西游記》的世界之中。這個“孫伍元”其實不僅只是電影里的角色,更像是每個渴望探究西游世界的觀眾心中的一個虛擬化身。 以“踏著前人的足跡去尋夢,最后夢想成真”為主題的動畫作品早已有之,像致敬美國西部片的《蘭戈》,回憶街機情懷的《無敵破壞王》都是如此。而《大鬧西游》是國內第一次將《西游記》做如此改編,不光具有特別的意義,還顯得特別新奇,其中的懷舊元素與革新元素相互碰撞,巧妙融合,擦出了十分有趣的火花:牛魔王帶領著千軍萬馬去花果山征討美猴王的章節(jié),是對原著的致敬,是為了能將觀眾瞬間帶入故事的必要手段,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孫悟空給觀眾留下的那種精瘦干練的傳統(tǒng)印象,在《大鬧西游》的世界觀里被“瓦解”和顛覆:他以胖得看上去似乎連路也走不動的“吃貨”形象出現在觀眾眼前,其實這個設定并不是導演的率性而為,實則另有深意:他和一直潛藏著“英雄夢”的孫伍元形成了某種對照,換個思路來想,這個“英雄夢”也可以解釋成我們對一件事的追尋,堅持和執(zhí)著,如今人們一直在提倡“不忘初心”,何為“不忘初心”?你會在本片里看到更為生動和貼切的比喻。 本片對于原著的另一大改動,就是在人物關系方面加入了一些溫馨化的處理:貨真價實的孫悟空和玩具猴孫伍元均“無父無母”,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也產生出了一種父子之情,這是任何西游題材影視劇之中都不曾涉及的,而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之間的關系也顯得更質樸平實,這也算是導演對于西游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另一種全新的開發(fā)和挖掘方式吧,相信家長和孩子在觀影過程中一定會帶入各自的角色,了解溝通和彼此陪伴的重要性。 作為一部良心國產動畫,《大鬧西游》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是十分精細,為本片擔任3D制作的是曾打造過《動物世界》的制作團隊,在3D技術的渲染下,影片里飛沙走石、天崩地裂的打斗場面足以能夠帶給觀眾無以倫比的視覺沖擊,而如人物面部和頭部的毛發(fā),周圍的草木,物理效果也能讓人感到滿意。曾幾何時,我們還在羨慕好萊塢怎么可以拍出像《功夫熊貓》這樣的動畫電影,如今《大鬧西游》的問世,讓人頗感欣慰。 俗話說“電影是造夢機器”,《大鬧西游》不僅是一部給孩子們造夢的電影,也是一部給成年人們造夢的電影,它傳達出的關于勇氣,責任和擔當的核心主旨,適合每個年齡層的觀眾去解讀,去消化,當然它也就具備了“合家歡”功能,在這個中秋節(jié)上映,還真的是挺應景。影片的最大價值,不僅是故事精彩,特效場面震撼,而是它所表達出的價值觀,正如影片結尾孫伍元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后,它即使沒有金箍棒,也不是什么齊天大圣,但在西游世界的冒險之旅,卻讓它完成了心靈的蛻變與升華。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經歷無數風雨,獲得心靈上的感悟,彌補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也許比什么都重要。在分享價值觀這方面,《大鬧西游》做到了“寓教于樂”。
陪兒子一起看的,覺得腦洞開的挺大,剛開始還有點懵,那個八戒版的孫悟空真是有點毀三觀的感覺,不過好在畫面精美,3D建模也做得很不錯。不過兒子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完了還一直跟我說真好看,要知道他早前看歐美日動畫經常會中途退場的。所以那些說不好的大人,這部動畫片不是拍給你們看的,小孩子愛看才是王道。影片結尾說還有續(xù)集,希望是真的。
據說《西游記》目前是中國電影人最鐘愛的IP,在某報紙上看到過一則報道說,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十年來,根據西游故事改編的影片多達40多部。想必這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完全統(tǒng)計”吧,加上各種網大可能數量不止于此。
作為如此強大的IP,西游系列相比早前各種改編翻拍增加了更多的難度,因為想要摒棄掉從前別人拍攝過的風格作品,也是一件很難的事,畢竟已經有太多人拍過這個題材,如何在老話題上推陳出新是目前西游題材影視作品最應該思考的事。提前看了近日即將上映的動畫電影《大鬧西游》,盡管借用了《西游記》這個超級大IP,但是對于劇情上的創(chuàng)新改編還是值得褒獎的。
在龐大的玩具世界里,有一只藍色的玩具猴子名叫孫伍元,他經常以“美猴王”的稱號標榜自己,但是每一次卻都因為拿不出金箍棒而被所有玩具嘲笑。此處可以看到這個玩具猴子是一個有夢想的玩具猴。
一心想要借走金箍棒的孫伍元對孫悟空死纏爛打,孫悟空在無奈之際提出了條件,讓孫伍元拜他為師,學成后才可以駕馭這個金箍棒。就這樣,師徒二人開始了從師學藝的向上生活??墒虑檫h沒那么順利,練習功夫的過程很艱難就不說了,后來也是各種機緣巧合居然把金箍棒被牛魔王騙走了,而后牛魔王派遣百萬大軍兵臨城下,師徒二人陷入了險境。整部電影的劇情跌宕起伏,并且與之前各種西游記的版本都不同,而是把孫悟空與牛魔王的戰(zhàn)斗擴展為了兩方勢力團伙的戰(zhàn)斗,十分精彩。
單純從劇情來看,《大鬧西游》是一部規(guī)矩又不失亮點的劇情,摒棄了從前西游記的老套劇情,而是融入了十分具有現代感的元素和故事情節(jié),既做到了與時俱進,又把這部電影該有的喜劇元素和歷史元素全都展現了出來,增強了故事的可看性,也透過孫伍元這個人物形象傳遞出了一種向上和追逐夢想的價值觀。
除卻劇情的亮點之外,該片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獨具匠心的,孫悟空不再是苗條的瘦猴子,而變成了中年發(fā)福的孫悟空,這讓孫伍元都很費解,更是讓大銀幕前的觀眾覺得有趣。還有便是在水簾洞內搓麻將,這個畫面也是太美讓人不敢想,誰能想到堂堂西游記中居然能有此番場景呢。而這些都是《大鬧西游》的創(chuàng)新之處,實屬亮點。
相比口碑佳片《大圣歸來》的制作,《大鬧西游》也是沒有被打敗的,制作堪稱精良,所有細節(jié)的處理、人物形象的塑造、場景的設計等都很精細,拋去西游情結之外,這依然還是一部可看度極強的優(yōu)秀動畫電影。前期點映場放映之后,無論是業(yè)內人士還是普通觀眾,都對這部影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絕對不輸《大圣歸來》”是很多觀眾的心聲。
這部適合全家老少一起觀看的電影《大鬧西游》,既能讓中年人和大朋友們找到懷舊的西游情結,又能讓小朋友在其中找到不一樣的樂趣,孫伍元的積極向上心懷夢想的精神也值得讓家長帶孩子一起去觀看和引導的。作為選擇在中秋節(jié)上映,堪稱中秋節(jié)檔期的一股清流之作,劇情的歡樂和人物的情懷絕對是中秋節(jié)觀影的首選。
敢于正面battle中秋檔的各種大片,《大鬧西游》還真是有著強大的自信心。就像片中的孫伍元一樣所說“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不自量力的人,那該有多無聊啊?!逼械娜宋锶绱?,片子本身更如是。
中秋沒有其他更想看的,西游記雖然翻新了多少遍,但也有其被翻新的價值——其實我就是猴迷??傊戳舜篝[西游,覺得想說點啥,微劇透慎x
emmmmmm一開始有各種既視感(其實除了一開始后面也時而出現),玩具總動員感的背景,孫五元大概是五塊錢買回來的意思吧x,大集會很酷炫超越了玩具有無敵破壞王感,不過其實這些都還好,反而的確畫面和3d是蠻不錯的。進入書中世界很棒惹,雖然這段炫技鏡頭稍顯冗長,但是猴子出場前的鋪墊嘛。
然后就是最大的問題了,整個劇究竟表達了什么,師徒之情?相信自己應該相信的人(這特么要是唐僧想告訴孫悟空的他自己臉疼不疼)?不要甘于平庸要讓世界不無聊?或者,文藝點的,妖精也有佛性?
其實牛畫畫的模樣挺有范的,胖猴子雖然很大一團但是和牛比還是好嬌小啊有點可愛,在牛說這是我最滿意的作品和猴子說我也就是只石頭猴子的時候是有點奇妙的觸動的。
總之這些是好橋段(大概)。
這部影片之前放出的預告,西裝加袈裟的唐僧究竟為啥是那樣,也是個好橋段。
但是這些橋段能體現的,想表達的,最后卻在影片的總體里支離破碎了。
有點遺憾。
不過雖然最后猴子沒好好發(fā)揮畢竟要讓位主角但是還是好強好傲嬌啊超可愛的,而且從全場占比90%的小孩子的反應來看小孩子看得很爽,還是蠻推薦去看的wwwww
亂想可能超劇透慎x
一開始看到五元小盆友嘲笑胖牛加猴子因為“為師之道”而困惑加上之前看到的預告我以為該片是這樣的:
取到西經的四人心里還是沒有成佛,但是以前刺激太多了所以打打麻將的平淡小日子也美滋滋,但是一邊打麻將一邊扯皮有天就又扯到了三打白骨精。
猴子到底意難平啊。但唐僧想的是什么,唐僧想的是,我那時候是凡人,但是也是為你好,這也是師傅的苦心?。ǖ鹊冗@里是不是也其實是在黑唐僧,其實我不想啊wwwww),你有火眼金睛,但你要學會在本事之外體諒別人,找好方法。
不過當然他倆溝通不順,猴子哪受得了,跑回花果山暴飲暴食去了x(話說為什么啊笑死我了)
另一邊,孫五元小玩具是個自詡齊天大圣身材超棒小猴兒,看不起胖牛。胖牛以孫五元是殘次品反擊,天經地道嘛(其實并不)。
但是孫五元心比天高啊,他就要當美猴王,不當不答應!
于是他碰到胖猴子了。
而因此,胖猴子也碰到了那個善良的白骨精小玩具。
然后,一系列危機,誤會,等等常規(guī)發(fā)展。然后,猴子明白了作為師傅其實就是怎么都看徒弟不滿意(跟那些猴急又心高的爸媽一樣(我真的不是黑唐僧)),但是這也是愛,這個認知的基礎上最后最好雙方都能相互理解,于是回西天繼續(xù)打麻將,整只猴都不但體胖而且心寬了x
孫五元鍛煉了自己,而且知道了就連火眼金睛都無法看穿的是心,也學會了體諒別人,和胖牛和解。
emmmmmm這拍出來大概也是兒童片就是了。但是邏輯思想上也許,大概,能更統(tǒng)一一點???
最后的吐槽x
菩提真的好神秘(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雖然很強但就是你在搞事吧你)?。?!
猴子真是又強又傲嬌,居然因為唐僧這么糟蹋自己,鄧搖x
為什么孫五元也這么能吃?為了表現是親師徒嗎?
中間那段教功夫真功夫熊貓既視感,雖然角色地位是反的。
老牛真是到處西游作品當大反派……
世界線改變的地方有點沒想到wwwww西游記真實存在,猴子真實存在,這世界觀我喜歡
千年牛市!千年牛市!猴子你們取完西經還是讓老牛統(tǒng)治世界吧誰不想要千年牛市?。。?/p>
票藏在屁股里面還讓別人去掏……就算你只是一本書也x
“老家伙總是半夜三更要你去他房里我倒要看看到底教了你什么”……??????老牛你這話不能這么說注意一下影響啊話說這里是都是菩提門下的設定是港版西游記嗎x
窮老牛一大家子柱小山對猴子一只猴住大洞不滿引起了一切!影設貧富差距,不行不行x
大圣的熔巖鎧甲橋段怎么用都很帥,不過除了孫五元也想看猴子穿,他那只有虎皮裙上衣也沒有很寒酸啊x
總之,去看看玩玩嘛,猴吹如是說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一千個創(chuàng)作者的心里,也可能會存在著一千個不同的孫悟空、不同的“西游”傳奇,更何況,在不同的時代里讀者/觀眾的審美觀等不斷的發(fā)生變化,也就需要截然不同的作品。就說“西游記”這個傳承了幾百年的大IP吧,吳承恩本身也是在眾多的神話、傳說里吸取了靈感、故事,創(chuàng)作出集大成者的古典名著《西游記》,而近年的影視改編則相當的熱鬧,不斷的衍生出新的故事,或可能性,如這部即將在國慶檔上映的動畫片《大鬧西游》,便是從《西游記》衍生而來,但又寫就了普通小人物的成長傳奇。
影片《大鬧西游》可以說是“番外篇”,講述玩具孫伍元雖然自認是美猴王,但因為拿不出金箍棒而在玩具世界里備受冷嘲熱諷,他一心想要拿到那根可以證明自己的金箍棒,而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西游世界,并遇到了傳說中的孫悟空、拜他為師,但在牛魔王的暗中挑撥離間后孫伍元偷走了孫悟空隨身攜帶的金箍棒,他回到了玩具世界卻發(fā)現這世界已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孫伍元只有再度進入西游時空……
千古文人俠客夢,而又有多少人在童年時沒有做過英雄夢呢?從小就想要當上火影改變忍者世界的漩渦鳴人,或者這個自認為是美猴王的小玩具孫伍元,多多少少有著童年時的影子,盡管在別人的眼里這種夢想是那么的可笑,但在他們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憑借著勇氣、能力等戰(zhàn)勝了對手,也證明了自我。影片《大鬧西游》便是借著《西游記》里孫悟空與牛魔王的恩怨的外殼,講述著小人物的成長、逆襲的傳奇。這不僅是打破了傳統(tǒng)的西游故事的桎梏,更是從兒童的視角為這樣的傳奇、英雄夢系上了想象力的翅膀而在西游的世界里翱翔,甚至可能會隨著孫伍元的認知成長而自我成長。
而作為一部當下創(chuàng)作的動畫電影,《大鬧西游》自然也少不了賞心悅目的視覺特效沖擊,既有五彩斑斕的主畫面,也有細致的皮毛特寫,而高潮時的孫伍元、孫悟空、牛魔王的生死決戰(zhàn)局面時,能力的層次感、畫面的沖擊感、場面的想象力,在剪輯、配樂的配合下,讓人看得很燃,無論是兒童觀眾還是成年人,稱得上是老少咸宜。
近期來,關于影視業(yè)步入“寒冬期”的說法屢見不鮮,觀眾方面對于影視消費的選擇也更趨于理性化,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更用心的推出好的作品,至少也是一部讓人看的不至于一邊想要吐槽想要退票的作品。而對于這部《大鬧西游》來說,未成年人很可能會被這個色彩鮮明、想象力豐富的西游世界所吸引,甚至在孫伍元的追尋英雄夢中獲得共鳴,而成年觀眾則不至于覺得沉悶單調。
給那么低的分,是認真的嗎?我堅持這是一部起碼能給9.8的動漫,全程看完,很平靜,一點小搞笑,一點小悲傷,動畫唯美,不浮夸不做作,故事情節(jié)也不錯,小朋友看也不燒腦,核心價值非常好,什么是為師之道!就是喜歡這種感覺,配音都很和諧,看過哪吒之魔童降世,與這部相比我只給1分 非常喜歡這部動漫里面的角色
孫悟空是齊天大圣,不是齊天大猩猩。。。確實夠鬧的
美術一星,技術一星,沒了。人物莫名其妙,劇情純屬扯淡,節(jié)奏亂的可笑。又是蠢貨領導下的動畫工作室的作品,參照追光。你們這幫豬頭導演能不能別再強奸這幫手藝還不錯的動畫民工了?結尾預告還有2,那就祝2賠的更多些吧。
我就說一個,40分鐘內猴屁股加放屁作為笑點用了8次。全面崩塌,誰看誰上當
一個類似于西游外傳的故事 當孫悟空也成了師傅 借鑒博物館奇妙夜的概念 但顯然導演的想法超脫于現實 構建一個他自己想象中的西游世界 這里有五百斤的孫悟空 純?yōu)楦阈幔亢孟穹逝植]有影響其靈活性 如果最后玩具猴能悟到真正的強者不依靠外物或許立意會更好 不過現在關二爺亂入也挺搞笑的
就不怕六老師告你全家?
這片應該跟追光動畫(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是穿同一條褲子的,畫面精美,小藍猴子造型不錯,場景更是優(yōu)秀,可見這片美術概念以及后期制作水準都到位,但故事還不如追光動畫啊,故事幼稚笑料低俗,哪兒跟哪啊。前不久有一部《小悟空》,今日又是這部,都是小猴子跟大胖子師父在一起,都是功夫熊貓帶的節(jié)奏。不過這片畫面比小悟空強,打斗場面cos龍珠,小藍猴最后變身超級賽亞人,2.5星
一般我對觀影活動的電影都很手下留情的,但這部看到好多其他動畫的「影子」(并非致敬),劇情設計上略低幼,且有一些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一些包袱有點尬,對于我這個笑點低的人來說,看到結束也沒能笑出來……
片頭3D效果無敵!劇本還不錯,不過總會把它和 大圣歸來 對標
幼稚園校報落選腦洞
看了點映,故事還是差那么點味道,但還是比較通順沒大毛病,而且最重要是視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場景的精細程度和打斗的流暢及觀賞性都還是可圈可點。還有個遺憾是是精美的場景少了點中國風,倒更像阿凡達的感覺
把藝術和藝術家黑成這個樣子好嗎?
西游記占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半壁江山?。?!
國外的動畫都評分挺高,國內給低風,有點過分了,至少都是6分以上合格的
目測7分打底,看完只能給3分
動畫制作部分精良,電影開始的點也是新奇的,但是到了進西游記的劇情里開始變得俗套了。大概就是很久以前一直用到現在的那種俗套任誰誰都能做編劇的劇情,一個平平的主角有個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的需求,遇到一些改變一生的人與事后又同出一轍的做錯了事情,馬上要去挽救這個錯誤之后被自己感動到升級打敗boss的結局。就一句,被編劇害慘的制作ok的沒靈魂的動畫。
真想把后來所有拍西游題材的導演、制片人全部綁架了,讓一只發(fā)情的大公猴全都日一遍。也許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猴子有陰影才會放過西游吧?。?!
和追光動畫《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一樣看到了國產動畫在三維電腦技術上的進步,《大鬧西游》也嘗試讓口型對上臺詞(雖然做得不太理想),但形象設計、故事編排依然差強人意,藍色的孫五元、肥胖的孫悟空,實在喜愛無力。場景背景物件以及動作流暢度、3D效果比較不錯,但某些鏡頭里的花草沒風時還一直飄動,實在有夠欠講究。
美術可以,故事低齡臺詞尷尬,美工像這么用感覺好浪費哦。結尾還要拍2,求放過美猴王,六老師快來呀。2019.5.14 2/10
看得下去。這種電影很多地方創(chuàng)作者都是在揣摩觀眾的興趣努力迎合,而不是為了做出一部好電影。不過,故事還算完整,畫面很不錯,各種學習借鑒痕跡,創(chuàng)意還是不足。
與其花錢買軟文抱怨觀眾只認成人向,不如多看幾遍千與千尋。低幼向、成人向從來不是觀眾評判動畫好壞的標準,千與千尋的故事是宮崎駿為10歲小朋友創(chuàng)作的。爛就是爛,別賴低幼向。還有、放過西游記,孫悟空是熊大熊二cos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