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衷于懷舊,偶爾把自己回憶里的閃光點找出來,再看一番,心想著會不會有別樣的感受什么的。
記得很久之前(可能是初中了)在哥哥買回來的一本雜志上看過,最近突然想起來又回來看看了。那時候看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也不會理解為什么女孩不能面對現(xiàn)實,而執(zhí)著地想要把自己活成另外一個人。所以當(dāng)時對它的定義是“矯情做作非主流”?,F(xiàn)在才理解其中的含義,突然覺得有些可笑,我們總是對自己無法產(chǎn)生共情的人或者事物下定義,那便是“矯情”云云吧。
不是很能理解微電影的一些改動,比如故事中所謂的第三主人公是王義坦的前女友,而電影里卻改成了愛慕左左的男生(忘了叫啥了)。可能是為結(jié)局反轉(zhuǎn)做鋪墊吧,亦或是影象上表現(xiàn)出兩個女孩,會破壞整體氣氛,讓人想到一些爛俗的情節(jié)?
看微電影之前我以為導(dǎo)演會把故事中左左那些古靈精怪拍出來,比如咸牛奶,比較不能接受顧客砍價,結(jié)果卻因為找錯錢反而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很有趣的細節(jié),可是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權(quán)當(dāng)是導(dǎo)演自己的深意吧。
我最覺得可愛的是左左關(guān)于“殉情”的玩笑,當(dāng)然這也是文中很重要的轉(zhuǎn)折點。以及他們的首飾店,這些在原文都是很重要的標志,我看的時候總在想,看著小店里的情侶打情罵俏倒也是蠻有意思的。正因為有這些美好在,所以才顯得結(jié)尾的感慨與震撼。
說了這么多,也只是一個剛剛邁入社會的少年的一點感慨。我是一個懷舊的人,有時候想想過去也沒什么好,可能是回憶的朦朧感給他加分了。所以也沒什么權(quán)力對左左的做法評頭論足,只是作為作為過來人的身份說一句,該緬懷的就緬懷,該放開的就放開吧。
左左,窗外的雨停了。
一看就知道不懸疑,但還是頗讓人動容。。。愛情這個東西吶,真是讓人....費解....
演員..演技..原版小說更好
謎底揭曉前百般不搭,揭曉后順理成章
我自己的作品我能不力薦給個5星嗎
一般
我不在了就變成你 小清新校園短片 沒有旁白只有旋律倒不錯
小短片 看看熱鬧而已
還不錯啦 雖然更喜歡短短的小說
愛 居然可以那么深
愛一個人,然后混淆了彼此??v然是兩個男生,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