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命運折斷了你的翅膀, 為什么不借一雙飛翔
電影《第八日的蟬》講了一個讓男人汗顏,讓女人醒悟的故事。
一個注定終生無法成為母親的女人,為了完成救贖走向重生,犯了一次必須要犯的罪。
永作博美飾演的野野宮希和子是一個“小三”。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她們在道德上飽受煎熬,在法律上也沒有名分,但是從未想過離開男人,男人就是她們的一切。小三很少有修成正果的:愛上男人,奉獻身體,孕育生命,被迫墮胎,被男人拋棄,然后自暴自棄。。。。她們?yōu)榱藶榱四腥松釛壛艘磺校罱K還要面臨被無情拋棄的命運。
野野宮希和子懷孕了,但是那個已經有了妻室的男人迫使她殺掉了這個還沒有見過世界一面的孩子。她也因此這一輩子再也無法懷孕了,也許這是上天的懲罰。她是被命運選中的那個人,這一生都無法成為母親。都是因為男人。野野宮希和子之所以在法庭上只是對男人一家表示了感謝但絲毫沒有謝罪的意思,是因為這場犯罪完全因為男人而起。
她不想這一輩子都做一個被命運詛咒和玩弄的女人,她選擇了反抗。你無法想象,在她弱小的身體里里,蘊藏著怎樣巨大的能量與勇氣,可以讓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因之汗顏沉默。
當醫(yī)生告訴她你這輩子都無法成為母親時,當男人的老婆挺著肚子滿懷惡意地對她說“你就是個空殼子”,當那個暴雨的清晨,她在男人溫馨的家里看到那個天使一樣的嬰兒對自己微笑時,她已明白自己悲劇的宿命,就是不甘心而已。是這個嬰兒天使般的笑容一瞬間融化了她冰冷絕望的心,讓她重新燃起了成為母親的信念,哪怕只有一天也好。
與小薰的相遇,是她人生的轉機。那雙澄澈干凈的眼睛仿佛在說:“帶我走吧。”她給嬰兒取了一個溫暖的名字:小薰。希望在有她的未來,她們的生活是溫馨幸福的。
如果命運已經折斷了你的翅膀,你也注定無法改變黑暗的未來,那為什么不借一雙翅膀飛翔很久后再墜落?她只是借了別人的孩子圓一個夢想,不想在黑暗中度過余生。她也不是沒有想到這么做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但她已經無法回頭。
于是,接下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行為都在這個島國上發(fā)生。誰也不會相信野野宮希和子這樣一個弱女子能避開法律和世俗,四處流浪,隱姓埋名4年,隱忍堅強地小心養(yǎng)育呵護著一個生命。
這世上最不需要解釋的行為,就是愛了。而母愛是這個世上最極致的愛,最瘋狂最深沉。即使這個孩子不是親生的,即使她要背負世俗最惡毒的罵名要面對法律最殘忍的制裁,即使弱小的她要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黑暗中摸索著艱難地走下去。
在和小薰相處的這四年里,雖然她吃盡苦頭,但是也的的確確擁有了孩子帶來的那種小幸福,她越來越像一個母親,小薰也越來越依賴她。在逃出天使之家后,她背著小薰一起走在夏夜空曠的森林里,“母女”一起仰望星空哼唱著《小星星》,倆人滿臉都是愛的光芒和幸福的憧憬??吹降娜硕紩J為這是幸福的一對母女,而且比一般母女還要親密。她是用生命在深深愛著這個孩子,她要把最好的回憶都給小薰,陪她一起看大海、星星、櫻花。。。
失去的東西,人才會想倍加珍惜。特別對于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而言。小薰在這四年里感受到的是最真實最溫暖最體貼的母愛。所以,在最后回歸親生母親身邊后,反倒覺得是在陌生人家里。
在母女倆人即將奔赴新的逃亡之旅時,她特意帶著小薰去了照相館,照了她們倆第一張也是最后一張正式合影。她隱隱預感到命運的審判即將來臨,這四年提心吊膽的逃亡,她也已經倦了。所以,她需要一張照片來為自己和小薰這段“母女之情”證明。
在看到忽然出現在港口的警察時,她平靜地讓小薰去路旁等她,因為她害怕小薰知道了難過。她眼含熱淚大聲地懇求警察:“這孩子還沒有吃飯。謝謝!”旁邊是小薰撕心裂肺的哭聲。
她自始至終都是面帶微笑的。她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救贖之旅。
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一個被命運詛咒的弱女子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反抗命運最終實現做母親的夢想的故事。即使最終被法律制裁,被世俗唾罵,她都無所畏懼,因為她已經成功了。起碼她知道做一個母親是什么感覺,如何照顧愛護一個小生命。即使在接下來的人生里面依然是漆黑一片,但是有這道光芒就已經足夠支持她活下去了。
自然,這部電影的初衷不是讓無法懷孕的小三都去偷盜誘拐情人的孩子圓自己的媽媽夢。
而是想告訴那些看不到明天和希望的人,其實,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黑暗,希望的光芒就藏在你的心里。勇敢地砸碎命運的枷鎖,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好好珍惜當下的幸福,即使追求幸福的道路異常艱辛,幸福的時光又那么短暫。
蟬的幸福時光據說只有7天,7天后就是永遠的沉睡。而活到了第8天的蟬畢竟是少數,它也許會很孤獨,但是也許會看到很多很美好的風景,那些7日之蟬所看不到的。而這就是夢想的價值:孤獨絕美。
2 ) 明明是他們的錯,為什么道歉的是孩子?
我無法認同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不好看,而是因為它跑偏了。
當看完這部電影的觀眾,在評論中說,電影里的每個人都沒有錯時,我瞬間感到,我的三觀,受到了強力地沖擊?。。∵坂ヒ宦暰揄懀?
不得不說,日本人的美化技再一次成功地施展了出來。畢竟,連侵略戰(zhàn)爭這種level都難不倒他們,美化些不正常的兒女情長算得了什么。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也在想,是啊,人類的情感,并不是全靠血緣關系來堅固的。但是,這并不代表我能夠接受他們的做法,并為之感動,而不是切齒。
在這部電影中,唯一沒有錯的是孩子??珊⒆釉阱e誤捅出的簍子面前,卻無法逃開,甚至要比其他人承受得更多。
電影里沒有交代這個錯誤的開端是怎么形成的,我所能見的是一個渣男,拿虛設的未來做借口,百般推諉,勸小三去把孩子打掉,造成小三無法生育,并在未來成為泡影后,心灰欲別。
在這離別的緊要關頭,她決定去看一看那個比她的孩子幸運的,得以降生于世的孩子。誰想,這孩子無心的一笑,從此改變了她自己和她的人生軌跡。
4個月大的孩子,不會知道到底誰是她的母親,所以在人生中的頭四年,她生活得還算平常,雖然沒有父親,雖然在“天使之家”住過一段,算不上是最平常。然而,又是一次被攝錄的笑容,矯正了她的人生軌跡??苫貧w正軌后,日子卻沒能再恢復平常。
她的生母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與自己不夠親近,常常失控,大哭或者大叫。她的父親,照舊是渣男的逃避品性。孩子卻用上了自己最大的隱忍。她壓抑著想回小島生活的念頭,對生母不住的道歉,并選擇了不依賴于任何人的獨立生活。
在這種長期的不被認可之下,只是幾句肯定之辭,她便受到了鼓舞,并踏入了新的但卻豪無新意的泥沼。她遇到了另一個渣男,與她的父親用著同樣的借口。
于是,為了使這一圈錯誤不至于循環(huán),她做出了一點改變,她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即便她很清楚,這可能是另一圈錯誤的開始,因為她還不懂得怎么養(yǎng)活和撫育這個孩子。一個注定也是第八日的蟬——同樣無法擁有最平常的生活的孩子。
禁不住問,真的每個人都沒有錯嗎?
渣男沒錯?還是小三沒錯?破壞別人家庭和拐帶兒童這兩條罪狀若擱在現實里,必受千夫所指,怎么放在電影里,你就覺著她楚楚可憐了呢?因為再也無法生育而可憐嗎?她可以去領養(yǎng)其他的小朋友啊,就因為一個孩子對你笑,就可以抱走她的話,一輩子得抱走多少孩子??!真要可憐,也該可憐懷孕期間,丈夫出軌,后來又被小三抱走孩子的生母吧,但就是她,也是有錯的,她把對小三的憤恨牽罪于一個年僅4歲,完全無辜的孩子,使一出悲劇失去了反轉的機會。
可為什么最后道歉的是孩子?渣男沒有現出悔意,生母滿腔都是怨念,小三心里只有感謝,而道歉的卻是孩子??蓱z的孩子,這世上,腦筋拎不清的大人太多了。電影對這個值得深論的問題一帶而過,竟跑偏成一部要命的溫情片。當眾多觀眾被這部“成功”的溫情片打動時,我唯有寫些什么來宣泄我的不滿和不解。
我想說,不管這世上的渣男和小三們的愛情是不是真愛,請渣男們學會尊重自己曾經做過的決定。哪怕這個決定被驗證為錯,也該先處理完這段已受法律約束的感情,再去建立新的感情,并努力把感情的更迭給婚生子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也請小三學會自重,在選擇感情時講點原則,不要自找苦吃之后,又感覺委屈得要死。以最寬容的態(tài)度來看,不要臉不是你們的錯,但傷害到旁的人就不對了。也請所有腦筋還沒拎清的大人,無論你是婚前還是婚后,都請慎重對待生育權,不要讓一個孩子去承擔你們的錯誤。
我真的很討厭錯誤的循環(huán)??赡阋?,錯誤從不會,也不肯孤立而生。
3 ) 血緣能有多重要
看開頭我就在想,即使薰有生父生母養(yǎng)大又如何?那樣的一對男女,男的花天酒地,女的尖酸刻薄不饒人,小薰未必就能健康地成長。反倒是希合子給了她一個雖不富有甚至貧窮落魄但卻充滿溫暖和愛的童年。不管是在天使之國還是后來的小島上,小薰都過得非??鞓贰?br>
12歲的孩子不能單獨留在家里,日本大概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如果在米國,親生父母把一個四個月的嬰兒單獨放在家,大概不會比帶走孩子的希合子承擔的責任少。
4 ) 戻りたい
哭完了來寫劇評,大抵,因為故事而為自己哭的語言,根本就算不了劇評吧。雖然,是個完全和自己無關的故事。
誘拐別人的孩子而產生無法分割的羈絆這種戲碼,已經在MOTHER里感受過一次了。當然上次也一樣哭得稀里嘩啦。但這次不一樣,嗯,不一樣的。
"小學2年級的時候,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她放了成長錄影帶。我缺失掉的童年和歡樂,都被映在里面。"
對,你大概還是憎恨過的,在應該什么都不懂,卻已經被迫似乎什么都明白了的年紀里,你一定憎恨過。為什么?為什么你要和別人不一樣。這個沒有辦法選擇的人生,為什么他們要讓你如此疼痛地度過。到底,你做錯了什么?為什么一直道歉一直道歉都無法得到原諒?
小小的你,一定曾經捏緊了拳頭告訴自己一定要逃離這些疼痛,等長大到又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遇到不一樣的人,換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你就這樣一天天抱緊自己,暗暗發(fā)著誓。
然后你逃出來,你似乎真的已經忘記過往,不用再哭泣或者道歉,你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想過的日子,遇到那個男人。
再然后你就能夠漸漸清晰地看見你曾不明白的那一切了。愛上宛如父親一樣的男子,做出和母親一樣的決定,這不是偶然不是宿命不是天意。而是你其實是如此地想要回去,回到那個,遙遠的似乎已經忘記掉的童年時光里。在那里面,沒有咒罵沒有憎恨沒有哭泣和疼痛,只有無盡的溫柔和歡樂。
真想,再那樣地被愛一次,被擁抱一次。好像自己從來都沒有傷心和疼痛過那樣地,被深深地愛著。
“我其實從來沒想過恨誰,父親也好,母親也好。但其實我一直想在回到這里?!?br>
你終其一生尋找的,也許只是回去的路而已。你希望的,也許只是路的盡頭,她還在溫柔地等著你而已。然后你也可以,溫柔地,愛著你的未來。
5 ) 那些體貼人的導演
這部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一種好電影。
我除了去大電影院看電影,還會跑到離我家2站路的九條去看小電影。大電影院是東寶之類的,十幾個放映廳的那種。九條只有一個舞臺一樣的放映廳,最多也就50來個人。地方還特別隱蔽,搞得我好像去看粉紅地下小電影似的。除了懷舊片,經常是新另類導演的作品。上好班去看不夸張地說,就是一種受罪。這種罪就是在你離開電影院的后幾天甚至幾個禮拜都呆在這個電影里。因為始終有你想不明白,卻想想明白的情節(jié)。你想啊,想啊的,想到嘴巴發(fā)苦,想到精神頹廢。當然也有讓人回味很好的作品,但頻率大多是3部出不出一部的感覺。
可這個片子不一樣。恰到好處的文藝,恰到好處的商業(yè),這片絕對是這個黃金周的癒し系。我一次那么清楚地感覺到,有些片為什么放大電影院,有些片只能放小電影院。因為上了8小時班,擠了1個小時半的車的我們。需要這些個大電影來體恤,溫柔自己。而那些苦澀的,需要被思考,被理解的導演們。往往必須等到有興趣的,并且有一個下午閑的客人。
片子兩個賣點。永作博美和小豆島的風光。永作博美實在是在長了一個聰明面孔。所以前段做傻事打掉孩子的戲我是覺得別扭的。她不是個善于裝傻的演員。沒有檀レイ的柔柔弱弱,所以她的戲從拐走孩子開始到和孩子離別前是高潮。照相館那個舊式絨毛雙人椅上的母女,那張照片談不上笑也談不上哭。就像在說你是我的寶,雖所一開始就不該是我的,可是你是我的寶貝,我愛你。這里很賺人眼淚。讓人覺得不唐突,心里的情感慢慢被醞釀,慢慢被提升,升到喉嚨口,用照片勾一下芡,就能滴下眼淚。這個流程在日常生活中是那么地少。那種沒有尷尬,沒有怨恨,自自然然的流下眼淚的經歷。就跟去看搞笑片,恐怖片一個效果。我們的生活既沒有那么多悲傷,也沒有那么多歡樂。有的只是重復和忙忙碌碌。所以放假的時候該干什么?該笑一場,哭一場,被嚇一場,來鬧一場。然后我們繼續(xù)恢復著重復和忙忙碌碌。
小豆島的山沒有那么高,但剛夠好俯視拍出好看的景。海也波瀾不驚,跟湖似的。路特別有意思,明明從未去過,卻總覺得在那里見過。那種熟悉的感覺像極了小時候回外婆家的路。在路的那端有家,有人的路。太陽穿越云洞,直射海面。這個小島盛產橄欖油和そうめん有千枚田和民俗的各種祭。
一個故事加一個景點。掉點眼淚輕松的走出電影院。這或許是一個成熟導演因該做的事情。畢竟,靠看電影吃飯的人是少數。我們想要得是2個小時沉浸在盡量自然的非生活中。有擰掰力氣的人去擰掰藝術,想放松腦神經的人們還是需要一些體貼的導演。
6 ) 男權社會中的女性
《第八日的蟬》最早是由才華洋溢、產量豐富的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在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晚報連載,之后出書、改編電影、電視劇,感動了無數人,好評無數。
一向認為日本的男權是深入骨髓的,盡管現在都在強調男女平等,但僅影片中顯示出來的仍是很多女性悲劇產生的實質是男權,女性仍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時長147分鐘的電影,講述了希和子和公司上司發(fā)生了婚外戀,在被他說服墮胎后成為了不能生育的女人。悲傷中的希和子在得知上司妻子生了小孩的事實后,潛入他家沖動中抱走了可愛的女嬰,取名為熏,但還是在4年后被親生父母找回。21年后,惠理菜(熏)成為一名孤僻的大學生,卻似乎踏上了希和子一樣的道路……
希和子的悲劇在于相信了一個不值得相信的有婦之夫,還在沖動下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而導致犯罪,但她和熏四年的生活卻成為了她的救贖,她像一位真正的母親那樣幸福、盡力、孤立無援地撫養(yǎng)著“自己”的孩子。
身為女嬰生母的惠津子,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丈夫的外遇、不斷的社會輿論都讓她痛苦不堪,但最大的痛苦應該是剛出生就被誘拐、找回時卻已錯過了最佳培養(yǎng)感情時期的女兒,她的所有只剩下落寞和無助。
從小受到嚴重心靈創(chuàng)傷的惠理菜和已婚男發(fā)生不倫,想來也有為了報復希和子和自己生母的因素,不過事情卻向著惠理菜意想不到的方向發(fā)展了下去,開始了一段尋找自我之旅,更深切地體會、理解著兩位母親。
和小說中的分段敘述不同,導演通過惠理菜的尋找之路,從她立場的轉變使人更認同女人身為母親的偉大,而女人應該比男人還要堅強,用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未知的生活。
所有的別離里面最大的別離,是死別。我們并不知道的是,有些生離,即是死別。
本來只是準備騰空間拖看的 結果永作博美一開場的獨白和特寫就把我吸引到了
“想你輕聲呼喚我的名字/第一次放聲哭泣/你給予我的一切/原來都是愛”
求ost,音樂好聽。這些事家里人從沒有為我做過,都是你第一次帶我做的,是你教會了我很多事情,你讓我了解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快樂的事情…我不會再見你了,我們的關系絕不會結束,但我不會再見你了,相識至今,謝謝你,謝謝你說過那么多次,喜歡我”看過最心酸的分手告白。
永作博美對著警察說:“這孩子還沒有吃晚飯就拜託您了。”的時候 我各種雞皮疙瘩起來了,腎上腺急促的催我哭出來。說實話一看這種婦女養(yǎng)孩子的劇我就各種感情聚集。
就算活下去盡是苦痛,也可能會有從未見過的風光。拿不懂事的孩子做故事支點,這招太狠了,一個讓人感動的好故事,編劇功不可沒,一群實力派的表演也讓人印象深刻?!铩铩铩?/p>
日本小說翻拍的電影感覺都是超級終于原著的?。。?!
永作博美一百分。
女主角壓抑了十幾年的一份感情,終于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爆發(fā)。男受眾(我)壓抑了147分鐘的一份心情,終于在影片的片尾曲出現后得到解放!
涙の後「あなたと過ごしたとき永遠の星となる?!工盲皮长胃柙~を思い出した?!久髅魇窃讠丧楗薨嬷幸芽催^一次的故事,也依然淚得發(fā)抖。
本子不錯,時間線的接點很好。拍得很差,簡直跟日劇沒有什么區(qū)別,除了鏡頭長,全片幾乎都在非切不可的時候才舍得切。很多時空轉換的時候,鏡頭匹配性本可以更好的。印象深刻的是惠理菜重返創(chuàng)傷時刻那個同軸反向鏡頭。另外不能接受后半段片兒的蕾絲化,性別認同這條線做得不好。
永作博美完全就是那個媽媽了,很感人。小女娃也演得很好?。?/p>
除了主要角色基本為女性之外,故事也基本是溫情細膩路線的,而且又有淚點,估計女性觀眾可能更有感觸。道德困境的故事,日本人總能很精彩的拍出這種情感上的糾結。永作博美再次驚喜演出,還有超萌的蘿莉,找了好久才知道叫渡邉このみ
細節(jié)動人片。最喜歡的是惠理菜重返小豆島隱約聽到有人叫“薰”,隨之鏡頭切換到往日希和子與薰嬉戲的那一段?;蛟S因為知道了結果,才會在看著他們笑的時候也覺得惆悵。OST為電影增色不少,悠揚且給人些許溫暖的感覺。本是因為永作博美看這部電影,沒想到MAO表現的挺不錯,嗯,我愛郁郁寡歡型XD
生命的前1000天,母親能給孩子最好的,不是奶,是愛。
永作博美拿不到幾個最佳女主角就沒天理了
節(jié)奏太慢了,看得我抓心撓肝的~~
告訴他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你,要說好多好多次,
獻給女人的電影,結尾那句“薰,媽媽已經追不上你了”無法不飚淚。另外,記住了一位演技女星:永作博美
比電視劇版好。雖然時間短,幾條支線深度都足夠。包括結局,每個地方皆恰到好處。永作博美演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