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轉】陳墨:《清宮秘史》評說三題
【作者簡介】陳墨,男,漢族,1960年出生,安徽省望江縣人,文學碩士,二級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兼職博士研究生導師?,F(xiàn)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電影史研究。著有《張藝謀電影論》、《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半間齋影話——陳墨電影評論集》、《陳凱歌電影論》、《影壇舊蹤》、《流鶯春夢——費穆電影論》、《中國電影百年閃回》、《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電影十導演論》、《黃建新的電影世界——成人的游戲》、《張藝謀的電影世界——青春的呼喊》(新版)、《陳凱歌的電影世界——少年的詩篇》(新版)等。此外,還有《劉心武論》、《新武俠20家》等。
2 ) 七十二年回頭看,歷史功過任評說
20201021電影資料館,映前由蘇濤博士做了差不多10分鐘的簡短介紹,時間雖短,但信息量特別大。介紹了此片的制造公司永華影業(yè)公司的來歷,和主要作品,以及此片朱石麟導演的人生經歷。聽過蘇濤博士的介紹之后,再看這部影片,就多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理解上也更深刻了!
首先,制作方面,雖然場面雖不大,但場景、服裝服飾華美精致,就是光緒的腰怕是嘞得太緊太細了。
其次,表演上也是可圈可點,周璇算不上演技派,但就是放在大銀幕上,有明星范兒,吸引觀眾??傮w在此片,她的表演也不拉胯,和光緒時的喜悅諄諄善誘,和慈禧時的據理力爭,都表演得很到位,況且還能聽到周璇的歌,要啥自行車,還得說一句,男裝扮相也是太迷人了!
慈禧的扮演者唐若青和吳茵也太像了,我一直誤以為是吳茵,然后翻看兩人照片,才注意到唐若青嘴型更大一些,臉型更長一些;
別看光緒結局不好,但是演光緒的,可都得是大帥哥,光我有印象的,如舒適、狄龍、李光潔,這幾位年輕時候,可都是外形氣質都十分迷人的男演員。
然后,結構上,以光緒選后妃起,節(jié)選其人生亦是歷史重要時刻,進行拍片,既符合了中國人線性敘事的習慣,又能集中重點切中要害。雖然沖突多集中在光緒珍妃慈禧之間,時常讓人有家長里短的家庭倫理劇之感;但講時局政治的,也算扣人心弦,給康有為等人傳風報信,用的蓮藕的方式(很巧思?。缓罂祚R加急,路過慢悠悠的慈禧派的傳令官,讓人真是捏了一把汗。
至于瑾妃善良、康有為面見皇帝,子虛烏有,但無傷大雅,且增加人物關系戲劇沖突。
還有光緒逃難時,說得好皇帝,也并非為蔣家王朝招魂,實屬當時文人對光緒的真實看法,要是無限上綱上線,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最后,這部歷史片,被大家一不小心看成了“喜劇”片,先是光緒不得不聽從慈禧的要求,把代表能得后位的玉如意給日后的隆?;屎螅饩w直接扔給了隆?;屎?,引起大家的笑聲;到小德張嗆聲光緒,那還不容易的時候,大家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最后,當天真的光緒問慈禧你沒騙我吧,慈禧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然后說了句我要是騙你,將來就讓我的墳讓人給刨了,大家就徹底不控制自己,全場哄堂大笑了。
3 ) 吐點光緒珍妃的槽……
光緒的老師翁同龢在日記里表示出了對皇帝性格的擔心:光緒皇帝的脾氣其實是易怒暴躁的,經常動輟踢打杖責身邊的太監(jiān)。新政期間也完全不考慮實際狀況,一連發(fā)幾十道圣旨,并且前后矛盾,不知所云。
《瀛臺泣血記》完全就是戲說,《故宮退食錄》已經把它吐槽透了,換句話說就是德齡寫給外國人看的一本清宮獵奇小說。瞧瞧結尾的光緒之死,典型地詭異,光緒嘴角的笑德齡你見過?慈禧都沒見過的說。
德齡寫的《清宮二年記》倒是好的,然而辜鴻銘對作者的評價,就是她雖然可嘉,但太天真。德齡居然異想天開或許會影響慈禧的政治路線,實在是比較好笑。
這妞兒盡管在清宮只呆了兩年,但走后居然能寫出一堆書(大都還都是小說),YY精神著實可嘉。
推薦《宮女談往錄》,里面崔玉貴對珍妃的評價倒很中肯:珍妃不是美玉,也弄過權,也賣過爵。但死前嗆得太后說不出話,把自己的生路全掐斷,還是能看出這個25歲年紀的女人見識蠻不簡單的。
崔玉貴說這話你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是信了。他因為太后把珍妃之死歸咎于他,一輩子都咽不下去這口氣,悲憤全化成食欲了,據說一頓飯能干掉一大盤海參燉蹄髈。
實話說,光緒在我看來是個庸君,珍妃就是個普通妃子,沒跳出舊式妃嬪的圈圈,缺了錢會給光緒出賣官的主意,擅寵了會管光緒要珍珠衫……這在后宮里但凡有點腦子,光這兩點早不知死多少次了。對于“后妃不可干政,不可擅寵”的祖制,我不信珍妃的脖子就比其他妞兒硬多少,除非她是慈禧那種開了外掛的,能原地滿血復活的,可惜她沒開。慈禧對她反倒只是杖責,只貶妃號,已然夠客氣了也么哥。
再說慈禧,沒點手段能撐大清快五十年?而且這五十年不是康雍乾的五十年,而是清末風雨飄搖的五十年——沒點真本事能撐下來?而且沒被大臣和太監(jiān)架空仍舊握有實權,她倒是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光緒和珍妃的故事之所以源遠流長,我覺得一是有人為了抹黑慈禧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二是近代媒體已經開始在炒作這條嘰歪路上蹣跚學步,三是人們喜好八卦喜歡帥男美女的愛情故事并且富有對皇宮的偷窺欲……君不見大清一倒臺,寫回憶錄的就有如過江之鯽,太監(jiān)出書,宮女也開始出書,光緒珍妃就是書中的???,盡管這些寫手連他們的面可能都沒見過。
哎哎,至于袁世凱如果照光緒的旨意辦了,歷史會如何改寫……我比較傾向于歷史不能假設。就算可以假設,袁世凱若真跟了光緒,袁世凱也就不是袁世凱了——這也是個狠角色,不是譚嗣同,不是康有為,不是政治理想主義的弱智。
以前我們看過茜茜公主,其實那個妞兒現(xiàn)實之中挺可憐的,電影騙了一批人,又讓另一批人成為了真正的歷史愛好者。
清宮戲也跟羅密施奈德似的賺了許多妞兒的眼淚,很多次我真心覺得那是瑪麗蘇式的代入式閱讀……最好,我們不要去深究銀幕上或者書本里的珍妃光緒是什么貨色,最好,我們要去探討為什么珍妃和光緒的形象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今天這個樣子是誰最想看到的?而又為什么會是他們想看到的?
據說瑪麗安托內特和路易十六已經被教皇追認為殉道者,為什么幾百年前熟悉他們的一些人并不這樣認為……這中間一定發(fā)生了什么。
清宮軼事,亦然。
4 ) 當時明月當時風
買了很久,很多舊上海的片子,終于看了。才發(fā)現(xiàn),比想像的好得很多。
很地道的表演,很真實的情節(jié)。沒有我預想的港臺腔,也沒有歪曲史實——尤其是很多故事在史料中有記載,戲說得不多。
雖然有些臉譜化,到底無可厚非。
周旋,舒適。
賞心悅目。
5 ) 《清宮秘史(Sorrows of the Forbidden City)》:只“史”,不“秘”【華語百佳(037)】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10/sorrows-of-forbidden-city037.html清宮秘史 Sorrows of the Forbidden City (1948)
清宮秘史 Sorrows of the Forbidden City (1948)
本片是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協(xié)會華語電影百佳的第37部。
電影故事很普通,沒有什么看點,它只是把史書上的一些內容搬進了電影里。劇情我就復制一段百度百科上的吧:
清德宗光緒十五年二月,北京皇宮體和殿里鼓樂齊鳴,香煙繚繞,冊封皇后的儀式正在隆重舉行。由于慈禧太后的擺布,光緒所鐘愛的珍妃未被選中,而與皇帝素不相識的隆裕被立為皇后。翁同龢教習光緒學經解義,并灌輸啟蒙思想,使光緒萌發(fā)維新變法之念。光緒駁回了工務處秉承太后旨意動用海軍經費建造頤和園的奏折。太后震怒,否定御批。此后,珍妃每天向“海軍儲金罐”內投入十塊龍洋,以明心志。甲午戰(zhàn)爭敗績,光緒憂心如焚。翁同龢被太后開缺回鄉(xiāng),他向光緒推薦康有為,輔佐推行新政。戊戌年(1898年),光緒裁撤一些無用衙門和昏庸老臣。太后徑調榮祿任直隸總督,雙方矛盾趨于激化。太后在宮廷內外布滿心腹,以鉗制光緒的行動,并密謀于九月初五挾持皇上去天津閱兵,企圖廢帝,將維新派一網打盡。光緒接連下了兩道密諭,令康有為等從速應變,維新派首領夤夜決策,密奏皇上。光緒隨即密召袁世凱,委以重托,派他去天津刺殺榮祿,
6 ) 借古諷今,以史為鏡!
本片較真實地重現(xiàn)了光緒年間光緒、珍妃與慈禧的宮廷政治歷史。由永華影業(yè)公司出品,1948年上映。在解放后初期成為政治批斗的工具,后又被卷入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之爭,也因此成為了新中國第一部禁片。
關于慈禧,慈禧一生只有一個孩子,與咸豐帝所生,名叫載淳(也就是后來的同治帝),同治帝十九歲時,親政不到三年就離奇地死于“天花”,而慈禧也繼續(xù)了她長達四十多年的“垂簾聽政”,如果說同治之死與慈禧一點關系也沒,恐怕不太可能。為了追求權力,對待親生兒子尚且如此,對待侄子兼外甥的光緒帝的態(tài)度可想而知。她從來也沒將光緒當做過一國之君,連手下的太監(jiān)也狗仗人勢,不拿光緒當一回事。
在影片開始時,光緒選后,明明是自己所鐘愛的珍妃,卻無法立為皇后,被迫屈服于慈禧的意愿,選了一個自己并不愛的人(慈禧的侄女,隆裕,據說奇丑無比)作為一國之母,但顯然光緒對那個被安排的皇后甚是冷淡,連大婚之夜也留宿在珍妃的房間中不愿離去。而慈禧也以手中的權利逼迫光緒與皇后圓房。
光緒有個好老師翁同龢(關于他最著名的就是平反晚清冤案之首——“楊乃武與小白菜”),影響了光緒對人民、國家的一些看法。雖然歷史上認為翁同龢對于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要付上一些責任(曾經因與李鴻章的私怨而克扣北洋水師軍費),但我認為戰(zhàn)爭的失敗只會加快變革,而短暫的勝利勢必更加麻木腐朽的政權,而在之后翁同龢在戊戌變法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讓我對這個七十老人贊嘆不已。
正如影片所述,歷史中的珍妃也是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她關心國家大事與百姓疾苦,深刻地認識到大清王朝的岌岌可危。她主張光緒維新變革,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拯救大清王朝。倔強的她據理力爭,即便是面對位高權重的慈禧時也不愿意低頭。慈禧也是對她恨之入骨,在戊戌變法后就囚禁了珍妃,在八國聯(lián)軍打入北京時,強迫珍妃投井,將其殺害,清王朝宮廷中屈指可數的有識女子——珍妃就此香消玉殞。
再說義和團,我對他們了解不多,之前大部分是來自中學歷史教材,當時覺得挺讓人尊敬的,以為是純粹的為了抗擊外國的侵略者的平民隊伍。現(xiàn)在了解更多才知道,就像現(xiàn)在的極端民族分子,仇視一切外國人,并以極端的手段報復,以牛鬼蛇神之術迷惑百姓,愚昧地制造國際矛盾。當時清廷對義和團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收編加以對付洋人,一種是管制并安撫洋人。盡管光緒與一些開明官員在當時力諫約束義和團,但昏庸的慈禧堅持地選擇放任義和團行為,也由此為八國聯(lián)軍侵華埋下了伏筆。
影片結尾以光緒在逃難的過程中遇到百姓感激而告終??v觀光緒一生,政治上:有機會成為開明之君,卻太過天真,不懂得韜光養(yǎng)晦,更不懂得培養(yǎng)自身的勢力,在戊戌變法時,甚至將全部希望壓在自己都了解不深的袁世凱身上,賭輸了也沒法彌補,被慈禧囚禁十年居然也未想到脫身之法。愛情上:是個專一的人,也有幸碰到了一生最愛的珍妃,但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本來二人約定了不走,但卻被慈禧騙走了,而將珍妃一個人留下來面對慈禧的迫害,最后得知真相后,余生郁郁寡歡?;橐錾希郝≡2皇撬矚g的人,但婚姻卻已是既成的事實,他的無情與冷淡更加扭曲了隆裕的人性,隆裕最后選擇了與慈禧一樣的道路,為了奪取權力,在慈禧死的前一天,買通太監(jiān)將光緒毒死。
最后還有一件事要提一下,也比較離奇,慈禧垂簾聽政時期的同治與光緒都沒有一個孩子,這大概也于慈禧有關吧……
50+39Vidéo FDI (基本依史實、不如慈禧如何逼珍妃投井似乎無法辨識,義和團是群愛國的誤國者、慈禧當時其實殺了幾個反對義和團的重臣)
朱石麟 周璇 唐宛青 舒適 一部求仁得仁的談整支說到被正志纏住的電影.聚焦在母子媳三角關系上可能想淡化,也暗喻家即國.成就卻在港導拿手嘅節(jié)奏,層層推進,無線TVBB狗血式劇情來源,但無劇大敗在沒那一份從容,急而不亂,罵人卻不失禮儀.映後談美女影評人特別提出朱石麟導演對女性的關懷,可惜我忘了她名字.
太可怕了那個慈禧,說話那麼直白還那麼狠命,感覺是在便秘.額讓我看不下去啊眾人都在欺負周旋扮演的珍妃.看的生氣,太早的片子把人物都演得那麼搞笑
35南特電影節(jié)。大銀幕上看朱石麟的清宮戲,服飾室內布景繁復炫目,演員字正腔圓。67年國家大批《清宮秘史》,朱石麟被活活氣死。http://i.mtime.com/aaaaaa/blog/5800609/
【中國電影資料館展映】將清末光緒帝、慈禧太后、珍妃的正史、野史、民間傳說故事匯集改編的清宮戲。雖有宮廷內斗爭風吃醋情節(jié),但毫無狗血色彩。甚至以編年形式嚴肅地構建了內憂外患的晚清氛圍。批判趨炎附勢者與義和團的愚昧。角色設定各有善惡分明的臉譜化,但演得都很好,北京人洪波的李連英尤其出彩,幾位南方演員也學了北方口音。舒適的光緒、唐若青的慈禧大量臺詞念白清晰、自然、堅定,周璇歌唱得好演得也好。布景用心,昆明湖投影足以以假亂真。中國百姓易滿足,也易煽動。義和團和此片遭受的批判命運都是此片令人慨嘆的注解
歷史故事線大體上是實的,但野史細節(jié)和民間傳說成分多,臉譜化十分明顯,戲劇質感(幾乎都是室內戲,有幾處北平實景轉場),像舊時話本。開創(chuàng)了清宮野史秘聞之先河,大大地影響了李翰祥那一批清宮戲。建國后毛指出:“《清宮秘史》是一部賣國主義的影片, 應該進行批判”。中宣部的周揚、胡喬木等部長們并沒有積極配合,胡喬木副部長說:“‘少奇同志認為這部影片是愛國主義的。’不能批判!”后來毛又批評了胡喬木,胡喬木等不得已承認錯誤,被迫通知停止《清宮秘史》的放映。1965年于杭州,毛在一次講話中又一次說到:“《清宮秘史》有人說是愛國主義的,我看是賣國主義的,徹底的賣國主義。”7.6
對清末那段歷史不了解,不過舒適演得真好,電影語言也很成熟了,就是節(jié)奏有點太平淡。這皇帝當得也太憋屈,身邊的人除了珍妃和那幾個維新派的大臣一一個都陰陽怪氣的,氣死我了……
以慈禧、光緒母子矛盾串起晚晴十年間的歷史大事件:建造頤和園、甲午海戰(zhàn)、戊戌變法、義和團、八國聯(lián)軍。輔以珍妃的婆媳矛盾激化情感脈絡,宮闈之內的秘史戲說,這種取材視角可能是中國獨有的。故事節(jié)奏相當緊湊,角色選角恰當,除了三個主角外,洪波的李蓮英、羅維的袁世凱都很具代表特點。雖是在香港搭的內景,也能用投影的方法做出窗外之景,實屬用心上乘之作。收尾處戛然而止,帝后逃難路上遇到百姓主動獻上食物,還在講皇上是個好皇上,這可真是「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容易滿足的」。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容易滿足的?!?967年朱石麟被氣腦溢血身亡。演袁世凱的就是讓李小龍揚名的羅維啊~~~
“現(xiàn)在外國人都支持你這個皇帝,反對她(慈禧太后),你不要跟著她走,外國人打進北京來,會讓你來收拾這個攤子,外國人支持你,他們可以幫你把權力奪回來?!边B這話都說的出來
基本還是個課本劇的二元結構路子(還是說歷史課本受了這部片兒的影響……),光緒珍妃這就洗成了白蓮花啊,雖然想象力也不過封建大家族婆媳撕逼的戲碼。小李子太有戲了。朱石麟自然圓熟講究,但是這種指向太明確的歷史劇著實不如情節(jié)劇趁手啊??催^后來的《董小宛》真覺得這戲還欠火候。
本片雖然是清宮題材,但卻是朱石麟擅長的家庭倫理劇。雖說此片和巴金的《家春秋》相似,在新舊勢力之爭的描述上仍然缺乏更深層次的歷史反思(這和朱石麟成長於五四運動的背景有關)。但在人物塑造(如光緒帝的開明軟弱,慈禧太后的專橫跋扈,李蓮英的陰險奴才相,皇后的攻於心計,珍妃的精明倔強),都有一層通俗劇的外衣,這種典型化的形象亦影響了後世不少同類型的作品。而此片以跌宕起伏的張力取勝,如一場“光緒選妃”的戲,就簡潔有力描寫出慈禧,光緒以及珍妃三人之間的角力關係,確立了這種家庭與政治的家庭倫理劇格局。諸如珍妃女扮男裝拍照,光緒雨夜召見袁世凱以及珍妃被慈禧逼迫投井等幾場戲都有劍拔弩張的戲劇張力,可惜結尾卻因為投資方要求,增加了一場老百姓愛戴光緒帝的結局,大大削弱了悲劇意味,頗為可惜。
資料館記憶。周璇人美歌甜,她的珍妃一心憂國憂民,可惜被老妖婆慈禧給扔井里了,舒適的光緒好帥,看完卻是憤慨。
表演上,當年絕對是大制作,幾處風景還是北京實拍,光緒的服裝稍欠缺,雖在南國,然演員都是京韻京腔,慈禧的戲劇口音尤其明顯,只有袁昶的廣東口音出戲,義和團演武一段也很有京劇把式。情節(jié)上,加了密詔康有為調兵和離京兩段,全抄《我史》,不得不說康圣人的影響還是大。構思上,最后加了逃難而得農民云“皇帝是好皇帝”光緒亦云“人民是好人民,而我就要失去了”一段,在48年是否為國民黨之挽歌,已昭然若揭,如此曲終奏雅之手段,夏衍改祝福時已得之。據傳導演得姚氏雄文后驚懼而死,此則后人漫不加察,習非成是,電影于54年批紅樓夢時已得主席點名,何以主席欽點尚不如“文痞”棍子耶,若果真如此,蓋揪出了后臺而已。
唐若青的話劇腔是這部片子的大敗筆,慈禧哪有那么大的嗓門亂吼叫,當總體鏡頭運用的很流暢。周璇演的不錯,但最后逃難的戲太扯。其實本片的警醒作用十分巨大。
新還珠在六十多年后還拍得還不如人家,導演們吃屎了嗎?
永華真有錢啊,48年,這景搭的也太優(yōu)秀了。感覺李翰祥受這段經歷影響挺大,傾國傾城還有之前的一些宮廷戲有太多這個片子的影子。有沒有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看一下的?手法也是很成熟了,感覺攝影其實應該蠻不錯的,想起金庸在長城折騰的那兩片子,明明晚一些,方方面面被碾壓啊。姚克的劇本是真扎實,居然還能給批判,見鬼的年代,怪不得當時邵跑跑一聽中南海跟他借拷貝,能嚇一大跳,擱誰能受得了啊。
略想當然,也有點紙片化,但戲劇的大矛盾是刻在骨子里的——光緒與珍妃的個人悲劇和清朝與中國的社會悲??;學黃金時代好萊塢學的有模有樣,無法直接拍攝的大場面的轉場頗具巧心。
誰能告訴我這片子當年為什么被禁?
竟然很歡樂主要也是人多的緣故......那大特寫那推軌還卡卡的那音樂鋪的周璇那臉腫的那眼袋那演技演的....義和團怪力亂神那一pa拍的超好!然后李蓮英是真出彩!唉這種題材還是最喜歡李翰祥那種俗到極致的魅力,還不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