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女兒學校作文要求寫所謂的家族口述,我隨口一聊,居然聊了半天。因為我從記憶中的溫州老家80年代開始說起,發(fā)現(xiàn)溫州人這一路走過來真的跌宕起伏無比精彩,同時最難得的又因為高度的自信帶來的不斷反思批判,基本上不會把責任推給別人。放眼周邊甚至全球,能做到這樣的群體不多。
比如,我大學時溫州就已經(jīng)遍地外地人,從而引發(fā)了很多偷竊,我記得當時親戚們表達憤慨時最后通常又都會無奈加上這一句: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打工仔的工作交給溫州人誰愿意干啊。我一直覺得這種態(tài)度背后蘊含了溫州人對人性乃至經(jīng)濟的深刻理解,現(xiàn)在看看其他區(qū)域的各種亂象,還是會對我老家表達一下佩服。
溫州人第二個特點就是不抱怨,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不寄希望政府體制。還是在我高中時期,全國下崗特別厲害。我還記得有一次同學聊天說起他父親昨天下崗,也沒吵,第二天就去外面轉(zhuǎn)看看可以做點什么。這事放在今天沒啥,在當年很多地方是引發(fā)了激烈的動蕩的。而且那時機會少,能做的不多,我記得有些老師家里擺水果攤,我同學父親后來是找了拉板車的活。
一眨眼到了21世紀,溫州人從過去只喜歡實業(yè)無人做股票,居然變成了人人買房,這給大家造成誤解以為溫州人特喜歡倒騰。其實這也是誤解。10年前溫州人出來買房的很多都是家庭婦女,她們實在閑不住要干點事,從溫州各個很僻的縣城,坐上各路大巴和火車,然后鉆進各個上海本地人看不上的樓盤(90年代末2000初還是挑房子的階段),說著一口鄉(xiāng)土蹩腳的話,買下房子。誰也沒想到房子漲這么快。我一直覺得她們是看準了大勢,但當年買的房子真心不好,都是上海賣不出去售樓處把廣告發(fā)到浙南,認定那里人錢多人傻。當然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什么是真傻假傻了。
啰里啰嗦扯了這么多,是有感而發(fā)。溫州這幾年經(jīng)濟下行,用老家人一貫的自我批判精神解釋,是因為溫州人沒有轉(zhuǎn)型,高房價把自己玩死了。這事怪誰?還不是怪自己(當然,其他原因也很多)。溫州人以一貫的積極樂觀和傻逼精神,開始了新一輪的折騰。
這事連我爸也不例外。他已經(jīng)70多歲,當年一直覺得外國進口的B超用椅憑啥上萬,決心自己造。為這有一天晚上還特意到我上家公司的辦公室一起研究了辦公用椅。因為外企的椅子都相當不錯。我上個東家采購的椅子差不多5000元一把。老爸和我一位侄子合作,利用溫州便利的模具廠房上下游資源(有點華強北可以快速整出一臺iPhone 18的意思),開發(fā)出自主品牌的椅子。我坐了感覺已經(jīng)有老外椅子90%的功力,可惜一直銷量一般。前幾天我爸來上海,興高采烈地說剛從義烏開完會順便來上海。京東在義烏搞了個小商品眾籌宣導會,強哥派了一堆干將告訴大家可以采取眾籌的方式擴大銷量增加影響力。老爸現(xiàn)在又開始了學習眾籌模式。
另一邊我的侄子更沒閑著。他在2年前開始從實業(yè)轉(zhuǎn)型進入影視行業(yè)。這是非常高大上的行業(yè)。我女兒聽說我們家族的兄弟也進入浙江橫店板塊,非常激動。
當年意大利米蘭的櫥窗里剛擺上一雙新款皮鞋,萬里之外的溫州人馬上拷貝出了一雙。可能只有70%的功力,但憑著勤奮好學不言敗的精神,產(chǎn)品越做越好。最后全國人民都開始這么做了,反倒已經(jīng)沒人記著溫州人做皮鞋的歷史了。再抬頭看,中國GDP居然已經(jīng)世界第二。我們就生活在歷史中。
所以我爸的椅子可能只有80%醫(yī)療用椅的功力,侄子投資的片子可能只有同樣在愛奇藝上首發(fā)的無證之罪的xx%的功力。但我真心希望這些初試鶯啼的片子,見證一個新的歷史...
....發(fā)現(xiàn)居然是盆友演的??
就像吃雞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殼上還有雞屎的感覺……
女主角的圓臉好漂亮好自然,演技在線,良心的好作品,喜歡柯若溪?。?!支持?。?!
看了下預告,網(wǎng)劇差不多的樣子,美女還不少
影片唯一的亮點就是那兩個被綁起來畫貓臉的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