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 未來復仇者聯(lián)盟》是由日本華特迪士尼時隔三年推出的日本TV動畫。本作講述的是鋼鐵俠、美國隊長、浩克、雷神托爾、黃蜂女組成的最強隊伍“復仇者聯(lián)盟”將“邪惡遺傳基因”產(chǎn)生出的超能力孩子誠等人收為弟子。他們以“未來·復仇者聯(lián)盟”為名,一面與邪惡勢力戰(zhàn)斗,一邊成長為英雄。
漫威1970年代放權讓光文社、講談社和東映搞了本地版《蜘蛛俠》漫畫和《蜘蛛俠》特攝,通過這兩個本地化作品吸收了大量觀眾,為《蜘蛛俠》這個IP的日本市場拓展帶來了很大一波紅利。
2002年山姆雷米版《蜘蛛俠》公映的時候,日本票房高達7000多萬美元,還有龐大的影碟銷售收入。這其中就有很多顧客是通過當年的本地化漫畫和特攝入坑。
此外從1970年代池上遼一版《蜘蛛俠》和東映成功拉人入坑之后,這四十年間日本各出版社和電視臺持續(xù)不斷地引進《蜘蛛俠》漫畫,進度、規(guī)模均遠超中國內(nèi)地。不算One More Day.這些新作,漫威1960年代蜘蛛俠故事的早期選集在日本出了多個譯本。
漫威的失策在于當年沒有同意東映直接把美國隊長也拍掉,只同意自家女英雄“MISS AMERICA”在東映的特攝片出場,使美國隊長痛失與日本觀眾提前混臉熟的機會。
漫威進入日本市場后,初期的電影票房受挫嚴重,逐漸開始重拾1970年代—1980年代初期的放權本地化策略。對于頻繁重啟、CROSSOVER的漫威漫畫來講,路人很難直接進入,尤其是6歲—12歲的日本男孩,這些人再過幾年就可以進場觀看PG-12或R-15級電影了。(上述均為日本分級)所以這些人是重點拉攏對象,漫威為他們定制動畫也是情有可原。
國內(nèi)美漫婆羅門對漫威日版動畫的抵觸,說一千道一萬,不過是碰到了脆弱的鄙視鏈,覺得自己被觸犯了,大為光火罷了。在當前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亞文化愛好者還鬧黨爭,真不知讓人說什么好。
其實我這話沒說完,還有日漫愛好者在哪里叫囂“美漫膚淺沒內(nèi)涵”“看不慣美漫畫風”。實際上大家都是把自己蜷在一角,不肯邁出安全區(qū),拒絕接觸或理解自己不那么習慣的東西。
要賺錢也不能搞這玩意啊
什么亂七八糟的。。。。
我喜歡這個視角,主角是九頭蛇,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在他們的觀念里復仇者就是邪惡反派,到最后被人打醒,世界觀崩塌--原來我們才是壞蛋!可惜他們?nèi)^太正從良太快導致這個故事沒意思了。低幼的打斗番罷了。
#Stucky# 大規(guī)模拉進度條找冬 不管哪個宇宙的冬都冷酷迷人且虐(出場7/8/9/16/17)
漫威動漫混搭上日系,早晚要把影視留下的成本作死
看了兩三集,實在是無法接受這種全是標準日式思維的美漫英雄的設定, 男主隊還好,但婦聯(lián)組人設都改了,就很難受。
美漫日漫什么玩意?
額 造型好看 其他的乏善可陳
漫威進入日本市場后最成功的一部番。首先畫風還是延續(xù)了一貫的美型與細膩,三巨頭沿用了MCU的造型,驚奇隊長甚至還很驚艷;另外設定上也借鑒了很多MCU元素,也結合了很多日本口碑比較好的英雄與起源劇情;雖然正如死侍客串時的臺詞所說,為了節(jié)約經(jīng)費,打斗戲份不是特別多,但該有的還是有;部分漫威粉絲水土不服的問題不可避免,畢竟這還是一部日本熱血番,必要的招式呼喊與聲嘶力竭還是少不了的;另外主角少年的設定別出心裁,接受了人體增強實驗的九頭蛇少年。也許主角群浪子回頭地快了些,對復仇者聯(lián)盟的信任意外地堅定,甚至少年性格的剖析少了一點,但與前作相比,還是把少年熱血與漫威英雄的設定更為有機地結合,更讓人接受了一些。
敬語。
其實除了情節(jié)各種硬傷之外倒是蠻有趣的,用日漫思路做成熟的美漫題材會更能感覺出日系劇情和美系劇情以及價值觀的差異,不錯的研究樣本
日語真的好出戲……
明明是超英,到了日本人手里就呈現(xiàn)出了濃濃的機甲和戰(zhàn)斗服的味道,還有熱血漫打斗時特有的大喊大叫和吼出來的招式名。雖然這些東西在日漫里毫不違和,可跟超英結合在一起,就實在讓人接受不能了
B
迪尼斯的野心也太大了 真是什么都想要一網(wǎng)打盡嗎 如果你看他覺得別扭 覺得明明是又不是 那就對了 這部番劇好像天津飯一樣的存在 中國不存在的中國菜 同理超出我理解的漫威 ps 洛基啊洛基 都是你耍人什么時候幾個小孩也把你拿下了 編劇你這么寫對得起錘哥傷痕累累的腎嗎
把冬出場的劇情看完了,拽死,笑。oc那對兒也很
超級英雄欸
一集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