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啊,劇情還能勉勉強強說得過去。但是最后都完成了任務了,還要留下做無謂的犧牲,理由是確保群眾更安全,有多少群眾?司令員也是個不合格的司令員,讓八路的精英:特務營的戰(zhàn)士,就這樣白白的犧牲掉了。留著以后打更多的鬼子不香嗎?群眾的生命安全固然重要,但是戰(zhàn)士們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嗎?就拿來隨便造?
整部電影只能懷著愛國主義偉大情懷來看。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精神永遠值得學習和緬懷。
但是,編劇和導演實在是功力太淺,整部電影槽點太多,看完已經無力再吐……不過為了導演還能進步,我就是累吐血了也得再吐點……????
首先這個軍分區(qū)班子成員整體年齡偏大,這一臉褶子不是八路軍中背鍋的大爺就是八路軍的最高指揮官才行,看著跟朱總和彭總差不多了。再有為了讓李幼斌、張光北等顯得年輕,把這臉刮的溜光,看著一臉褶子像老太太似的,還不如留一點胡子茬更真實。另外馬家堡這里明明是一個縣城,卻說是村子,難道是老李不熟悉地形嗎。還有炸坦克有個橋段坦克由城門洞外往里進,當時城里邊還是八路軍控制,前兩個人不會打,抱著炸藥包硬沖犧牲了,后邊的人還傻乎乎的硬沖,就不會躲在城門洞兩側,待坦克露頭了從兩側攻擊嗎,八路軍機動靈活的戰(zhàn)術在這里喪失殆盡,看來是老李老了不會打仗了。??還有護送大嬸出城的戰(zhàn)士居然把自己的沖鋒槍給大嬸了,要知道抗戰(zhàn)時期,這種沖鋒槍十分難得,這把槍一定比他自己的命還重要,他居然會輕易送給一個從來沒開過槍的老大嬸,真不知道是編劇胡編亂造,還是導演突發(fā)奇想。整部電影幾乎沒啥情節(jié),硬生生的塞進幾個掩護老百姓撤離、小女孩死了爺爺、大嬸和小女孩又回來等等情節(jié),先不管這些情節(jié)是否能夠推動劇情,關鍵是這些情節(jié)真實可信嗎?老百姓不知道回來會送命嗎?不可信的情節(jié)硬添加進來還不如沒有的好,都不如在指戰(zhàn)員身身上挖些內容出來。想想同是戰(zhàn)爭題材,蘇聯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為什么經典,因為他真實、自然,編劇、導演、演員都很哈羅少!而這部《生死阻擊》打的挺激烈,卻可惜了這幾位老戲骨了。唉,不吐了,再吐就要吐血了。最后,還是向這部電影的全體演職人員致敬,編劇、導演功力尚淺,但精神可嘉,希望他們不斷進步,再奉獻一部真正經典的抗戰(zhàn)片,我吐完了依然還是期待!
國慶在愛奇異看了電影《生死阻擊》,評論區(qū)彈幕讓我動容,無論影片質量好壞,至少每一個歷史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都值得被尊重和推崇。
雖然故事單線敘事,僅僅講述48小時內的阻擊戰(zhàn),但是開篇戰(zhàn)士們眼神一下就吸引到了我,如此堅毅、如此從容。再加上美術置景方面真實還原,仿佛置身于抗戰(zhàn)時期,我們就是一個個戰(zhàn)士們,承擔著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
李幼斌老師一出場就仿佛“亮劍”再現,果不其然,繼“李云龍”團長之后,“楚云飛”團長,“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騎兵聯隊隊長黑島森田”等相繼出現,還有《小兵張嘎》里的”嘎子“”齋藤“加持,掀起了一波波回憶殺,演員陣容也堪稱抗日片演員的天花板了吧。
在看著一個個老戲骨精湛的演技之外,不禁感嘆歲月匆匆,“亮劍”播出已經16年,老一輩藝術家們用歲月沉淀下來的滄桑,孜孜不倦的詮釋著先烈們的英勇無畏,回想抗戰(zhàn)到現在的新中國,我們中國人用血肉之軀筑成了一道道銅墻鐵壁,捍衛(wèi)者民族的榮辱尊嚴,可歌可泣。
看到電影評論區(qū)彈幕抒懷,也同樣感受到了中國新生力量的崛起,同時也應了那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今天的中華民族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致敬抗日先烈們,是你們讓我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你們讓我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此國慶之際,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作為一個紅色青年,我真的很抵觸這種編劇。布防陣地很多人扎堆一個點防守?一個炮彈就打的沒戰(zhàn)斗力了,山炮一發(fā)打坦克正面把坦克打炸了?編劇難道不知道坦克前面的護甲是最堅固的?在南門炸坦克,為什么要一個個去跑很遠炸?為啥不能等坦克靠近了炸?還有很多浮夸的藝術渲染,真的很尬。王韜在南門門洞里那個“鬼子沖鋒了,進入陣地”那個鏡頭真的很尬。電影不要這樣拍了,消費大家愛國情懷?偉大的烈士們不需要這種浮夸的藝術手法去渲染!因為他們本身就很偉大!致敬革命先烈!
#電影生死阻擊# ~ 電影雖然篇幅短小,內容有點俗套,但是貌似淚流滿面的我依舊(尤其是幾個小片段深入人心,一個小女孩和一只小黃狗在炮火中,身旁全部都是烈士;一個秀才書生,被炸掉了一只胳膊后,面臨“鬼子”的前進,身懷炸藥,從膽小畏懼死亡,到勇敢直面死亡犧牲,以自己的身體作掩護,躺倒在坦克底下…) 因為內心是懂得那些千千萬萬的英雄們、戰(zhàn)士們的奉獻,換來今天的新中國、雖然出生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其次,(僅表示自己的觀點)現象不一定就是事實,目前的和平和安全,是因為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默默無聞的英雄們在防守祖國,他們作為后盾,默默付出,我們也許是通過新聞或者其他途徑看到,雖然身在和平年代,但依舊,還會有人犧牲和奉獻,只是我們沒有親眼看到。得益于每個人都是局部生活,平行生活吧。 最后,國慶節(jié),祝福祖國!致敬英雄,祖國最可愛的人是你們,千千萬萬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奉獻祖國的英雄們!!
我要是你,我就不要!你們就使勁毀!毀天毀地毀情懷?。?!沖著老戲骨,沖著老李!好吧,我錯了,我真的錯了!?。。。。。。。。。。。。。。。。。。。。。。。。。。。。。。。。。。。。。。。。。。。。。。。。。。。。。。。。。。。。。。。。。。。。。。。。。。。。。。。。。。。。。。。。。。。。。。。。。。。。。。。。。。。。。。。。。。。。。。。。。。。。。。。。。?/p>
戰(zhàn)斗場面很大,不過我覺得如果是一場戰(zhàn)役需要死守那沒辦法,一場狙擊需要把一個營放到死地里頭拼么?畢竟日本人帶的行李也多,稀罕的坦克就帶了三輛,毒氣彈也帶著,在山溝里頭能爬多快?化整為零引導敵人層層騷擾,不要說一天一夜,幾天幾夜都打得
故事簡單,不過英雄氣概還是滿屏呈現。
小黃狗超級可愛
【245/166】老實說,這部電影有些消費《亮劍》情懷,打仗跟做游戲似的,諸多不和諧之處…吐槽不來??除了那個衣服臟兮兮的還有點在打仗的樣子。兩顆星致敬情懷與亮劍精神!
李云龍和楚云飛都有,按理說會聚焦期待,但是也容易失望。
6/10.300人特務營阻擊日軍大部隊掃蕩,全體陣亡。雖然只是小股部隊的小規(guī)模戰(zhàn)斗,但勝利不就是靠這樣一次次的血戰(zhàn)換來的嗎。戰(zhàn)斗悲壯而激烈,沒有重武器的八路軍落盡下風,但沒有一個人退卻。作為網大拍的還是可以的,但缺點也不少。具體行軍我不懂,但布陣是不是有點太集中了,給史蘭芽加戲有點扯,小女孩到處亂跑不應該,明明到處都是槍林彈雨,后面老百姓怎么還往村里躲呢?太不合理了。
眾多亮劍老戲骨回歸,還有浩二,全程也基本都在打,戰(zhàn)爭很殘酷,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不怕死的中國軍人
作為一部網大真的是給我驚喜了一下,開始沖著李幼斌和亮劍班底的一些演員才看的。作為網大,服化道一星、演技一星、攝影一星,這一星是好的意思。
李幼斌老了,史蘭芽也老了,張光北的演技一直沒啥進步。
李云龍!你他娘的被綁架啦!
亮劍原版人馬拍了個網大亮劍,可惜遠遠不如亮劍...
整天搞這些人肉炸坦克的煽情戲,沒勁。#20211006
看到導演涼一半
你也要帶著老婆賺這個錢嗎?還是人情社會必須接這個單?老李啊,你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我想說,是否可以讓那些60歲的影星,不再扮演抗日時期我軍基層軍官?
21國慶
嘎子出場就光榮了,老李少了點血性,看了一半撤退了。
如此爛劇本就算你們請李幼斌、張光北這些實力派來演也救不了,結構性硬傷好不好?廣電能不能扶持點能把劇本寫通順的劇組,投錢搞這種項目的意義何在?還有中老年實力派演員就必須淪落到演這種爛作嗎?為什么歐美像邁克爾基頓、梅特爾斯特里普這樣的實力派老戲骨仍然能夠出優(yōu)秀的作品,咱們就不行。難道在咱們國家40、50歲往上就不是人了嗎?就不能創(chuàng)作一些以這個人群為主角的好劇本讓咱們國家這一大幫優(yōu)秀的老戲骨出來演嗎?這個市場不可謂不大,可是你們這幫資本就是只看到所謂年輕人的需求,但是年輕人真的愛看現在那些毫無營養(yǎng)假的要死的玩意嗎?
都有李云龍、楚云飛、孫得勝了,那我打分時候怎么說也要給個面子。李幼斌老婆純純關系戶,全片主要的槽點集中她身上。小女孩的小黃狗怎么一天就變大了那么多?
一個網大,匯集了亮劍的部分陣容,嘗試了騎兵、守城、反坦克、夜襲、巷戰(zhàn)、毒氣、肉搏等多種戰(zhàn)法,全程節(jié)奏唰唰唰,除了大姐和小妹稍有情感戲,基本從頭打到尾。戰(zhàn)爭戲細節(jié)自然無法和院線大作比較,人肉接力炸坦克也不過是《八佰》用過的套路,場景明顯就是找了個影視城,特效更加沒法看。但是這都不妨礙網絡觀眾就喜歡這個套路,節(jié)奏快刺激度高,各種戰(zhàn)法都搞一遍過癮,最后還團滅犧牲煽情,看彈幕里滿屏都是此生無悔入華夏。這就是最成功的商業(yè)套路,還要什么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