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吸取任何教訓。”——黑格爾
正如影片開頭赫然閃現(xiàn)的預言,在人類發(fā)展的壯闊長河中,生命的延續(xù)與文明的繁榮屢次被病毒打斷,從曾經(jīng)的霍亂、流感與鼠疫,到近年爆發(fā)的SARS、埃博拉、新型冠狀病毒,人類也在愚昧和無知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今天,如果要挑一部完整記錄從發(fā)現(xiàn)病毒、傳播途徑、治療手段、控制方案一系列具體過程的電影,或許這部電影可以給你答案——
導演: 沃爾夫岡·彼德森
編劇: 勞倫斯·迪沃萊特 / 羅伯特·羅伊·普爾
主演: 達斯汀·霍夫曼 / 蕾妮·羅素 / 摩根·弗里曼 / 凱文·史派西…
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
上映日期: 1995-03-10(美國)
片長: 127分鐘
影片以槍林彈雨中一只猴子驚恐萬分的特寫為開頭,聚焦三十年前非洲扎伊爾雇傭軍營地一次突如其來的怪病,美國派士兵抽取血液樣本帶回研究,并承諾盡快派飛機前來藥品補給。當人們歡呼雀躍迎接這一來之不易的空投時,下沉的燃燒彈在這片被雨林包圍的空地上炸開了花。
時間快進至1995年美國底特律,男主塞姆是陸軍傳染病研究中心的一名上校,妻子也在極度傳染病研究室工作,塞姆愛狗,個性強,與妻子爭吵不斷卻深愛著她,雖已離婚仍渴盼著關系的破冰。此時非洲扎伊爾怪病再一次橫空出世,塞姆與全組成員任命前往扎伊爾。
此次流行的莫塔巴病毒與三十年前的那場瘟疫系出同源,患者初期癥狀像流行性感冒,兩三天以后全身出現(xiàn)紅斑,不久變成膿包并伴隨潰爛出血,紅斑變成膿包就像烤糊的玉米粒,嘔吐腹瀉眼耳鼻牙床出血直至內臟腐爛,染上兩三天足以讓人一命嗚呼,死亡率高達100%。
當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病毒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人類幾萬年才能完成的進化歷程,從亞顯微粒子的細胞到人體免疫防線的全面崩盤,繼而危及到整個公共衛(wèi)生安全體系,在全球網(wǎng)絡突觸敏感而緊密的今天,病毒、人與社會的三級關系脆弱得像張玻璃紙。
拓撲學的連鎖反應成為可能,影片講述的正是一只扎伊爾熱帶雨林生長的白面猴,因人類的獵奇行為被捕捉上了游輪,莫塔巴病毒隨著宿主的遷移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共和國落地,伴隨人類行動軌跡開始泛濫,并逐漸進化成可在空氣中傳播的新型高傳染性流感。一座美國小鎮(zhèn)的寧靜被病毒打破,是繼續(xù)采取生物防御方式將方圓一英里內的居民及空氣中的病毒全部燒死,還是積極尋找宿主研制抗體,拯救千萬人與水火之中?
影片將人物行動主線置于大環(huán)境下個人與政權對抗的邏輯中完成,塞姆和助手聯(lián)合抵抗政權領導的命令,尋找病毒宿主;而復線則聚焦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塞姆和前妻愛情的失而復得,是影片緊湊的懸念敘事中一條關于人物心理狀態(tài)轉變的暗線。影片結局成功研制出抗病毒血清則使雙線合并,既是一次人道主義的勝利又是一次親密關系的回歸。
這是一場關于“未知病毒”的寓言想象,在瘟疫席卷的亂世下私欲、人性與政治手段在媒介的推波助瀾下暗潮涌動,并以摧枯拉朽之勢將眾生之相鋪開給我們看。
一、人道主義與政權交戈的“跑毒”博弈
1967年的那場大火并不是無奈之舉,摩根弗里曼及軍方早已知道這種病毒,并且研究出E-1101的抗體血清,但因莫塔巴病毒適合作為生物武器來維護美國在全球的軍事主導地位,于是軍方用隱瞞裝作無知,軍營地的士兵被當作戰(zhàn)爭的犧牲者,在國家利益面前他們必須為戰(zhàn)而亡。
影像反照現(xiàn)實,歷史上人類利用生物戰(zhàn)劑自相殘殺已有很長的歷史。一戰(zhàn)時德國特工安東·迪爾吉爾潛伏進入美國,在華府建立實驗室并制造炭疽孢子。迪爾吉爾試圖在美國的馬群和驢群中傳播疾病,以打擊協(xié)約國的牲口供給。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各國開始討論全面禁止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結果是于1925年在日內瓦通過了《禁止在戰(zhàn)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zhàn)方法的議定書》,不過該條約只禁止生物武器的“使用”,并不禁止研發(fā)和制造。
電影晃到1995年,歷史再次重演,軍方依舊為了保護生物武器,夸大病毒嚴重程度,向國會遞交提議,將松灣鎮(zhèn)2600多名鮮活生命炸尸填埋。而塞姆在發(fā)現(xiàn)這一切之后,偷直升機,跋山涉水,尋找那只被放歸森林里的白面猴,公然違令與上級對峙。
《極度恐慌》可以看作是一次直擊美利堅靈魂的個人英雄主義宣揚,塞姆義無反顧地挑起拯救加州小鎮(zhèn)的重擔,甚至愿意為其獻出生命,經(jīng)典好萊塢模式滿足了個體潛在的英雄情結與夢境抒寫。
但如果真切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恐慌氣氛中,當一個個真實存在的鮮活個體與國家集權利益相沖撞,當吹哨人變成政權操縱輿論焦點的眾矢之的,這場“跑毒”博弈下還存在敢于發(fā)聲的勇士,他們舉刀向強者,將人道主義置于肩頭誓死捍衛(wèi)生存、呼吸、被救濟的權利,政權妥協(xié)于人權何嘗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呢?
二、媒介恐慌與曖昧報道下的烏合眾生相
高層在沒有任何確實信息的情況下批準提議。于是軍隊對松灣鎮(zhèn)進行封閉,對媒體報道嚴格管控。媒介對受眾有著重要影響,當媒介對事件要素的呈現(xiàn)不充分時,對社會公共事件的曖昧性報道使得受眾產(chǎn)生比事件本身更大的恐慌。這就是媒介恐慌。
這種主流媒體的缺位失語對社會容易產(chǎn)生短期的破壞效果。研究表明,普通社會民眾最有可能產(chǎn)生“集合行為”,在自身安全高度不確定下,出于防護本能,于是游行暴動便開始了。
在媒介的發(fā)展史上,類似案例不在少數(shù)。1949年厄瓜多爾首都發(fā)生的外星人鬧劇,以及2010年3月格魯吉亞廣播電視臺播出的“俄羅斯入侵”的假新聞,都在不同程度上誘發(fā)了公眾的恐慌心理,對社會穩(wěn)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受多種因素影響,媒介的社會活動并不是對社會活動的真實再現(xiàn),但由于這種加工、選擇、結構化活動是媒介內部進行的,人們意識不到這一點,而往往將這種“擬態(tài)環(huán)境”作為真實環(huán)境去感知,自發(fā)相信媒體發(fā)布的一切訊息。
結合當下現(xiàn)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擁有敢于當刺頭的媒體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仡?003年非典時期有著很強的輿論報道與引導,《南方周末》率先對國家疫病防控中心的結論提出質疑,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在社會公共事件發(fā)生時,媒體不僅是國家機器的喉舌,還應該勇于刺破懸置于事實與普羅大眾面前的窗戶紙。
三、上帝之眼與懲戒神喻下的生態(tài)意識
影片開頭借巫醫(yī)之口說出上帝懲戒的神喻,一語道破瘟疫產(chǎn)生的根源。除此之外還多次展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中猴子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人類是如何獵奇并破壞自然穩(wěn)態(tài)的場景,生態(tài)意識在敘事中逐漸浮現(xiàn)出來。
當影片中所有人為了利益殘殺動物,撐起一張黑暗的天羅大網(wǎng)時,小女孩的出現(xiàn)是唯一的光亮。只有小女孩愿意平等對待她的動物朋友,給予它應得的水、食物與安全等基本生存保障。
或許小女孩代表著人與自然良性關系的一種期望,瘟疫之后,人與自然的命運共同體亟需找尋一種穩(wěn)態(tài)模式前進,現(xiàn)代社會的阿喀琉斯之踵仍需人類自我修復。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被山壓著的不只是遭受病毒侵蝕的人,而是被裹挾在這個時代里的每一個人。
亂世眾生相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個具有鮮活血肉的生命。就像喜劇之王里周星馳說:“天亮以后會很美。”
正如影片的結局。事實上,它已經(jīng)亮起來了。
記得初中時家里買了一臺錄像機,自己在音像店里買過兩盒正版錄像帶,這部片子和獅子王,此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看了很多遍,劇情緊張,演員到位,關鍵是給當年信息封閉的我們帶來很大震撼,原來還有這么恐怖的病毒...當前武漢疫情蔓延全國之際,重新看來,才知道電影里那恐怖的病毒傳染劇情不是虛構,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愿大家在疫情過去以后都能更加珍惜生命和自己!
1995年達斯汀霍夫曼主演了一部類似個人英雄主義題材的電影,叫《恐怖地帶》,故事講述的是人類的獵奇行為導致的非洲扎伊爾的動物病毒被帶到美國的城鎮(zhèn),當這個病毒呈爆發(fā)趨勢,美國軍方開始封鎖小鎮(zhèn),并由總統(tǒng)下令,要將整個小鎮(zhèn)及其居民夷為平地,所謂舍小家保大家。
達斯汀在里面飾演的男主叫Sam,他是CDC的一名上校,愛狗,個性強,跟妻子吵架,但實際上很愛妻子。Sam起初發(fā)現(xiàn)這種極具傳染性和致病性的病毒時,就對頂頭上司發(fā)出警報,說應該提醒人們注意安全防護,因為它幾乎沒有潛伏期,病毒在四五個小時之內就會幾乎侵占人的所有細胞,然后以腐爛,紅疹,七竅流血的方式溢出,尋找下一位宿主。但CDC負責人(摩根弗里曼飾演)以發(fā)出警報可能會引起恐慌,需要大筆預算,病毒在非洲,不可能進入美國等理由沒有警報。
原始病毒的宿主是只猴子,它被人設套抓住,用船從非洲帶到美國,先后將病毒傳染給在船上對它喂香蕉的水手,走私販賣它的人,寵物店的老板。之后病毒病毒便隨著這些人的軌跡開始泛濫。而實際上摩根弗里曼及軍方早已知道這種病毒,并且研究過血清抗體,但是因為病毒是武器,所以在病人出現(xiàn)時,CDC并沒有搬出抗體血清,而是隱瞞裝無知,將它作為全新病毒來對待。但是紙包不住火,尤其是Sam,一直是個刺頭,他公然抗命,沒有去做領導給他安排的非緊急事務,轉而去追查病毒來源,來到小鎮(zhèn)去做隔離研究,試圖找到0號病人及病毒宿主。軍方在此時為了保護他們研究出的生物病毒武器,而夸大現(xiàn)在這種病毒的可怕,向國會遞交提議,將城鎮(zhèn)里的2600多名感染者炸尸填埋。
高層在沒有全部信息的情況下,批準提議。于是軍隊對城鎮(zhèn)進行封閉,對媒體報道嚴格管控,而那些進去搶救的醫(yī)生護士同患病的人群,也沒有得到任何撤退的通知,而可能變成炮轟下的塵土。Sam在發(fā)現(xiàn)這一切之后,偷直升機,跋山涉水,尋找那只被放歸森林里的猴子,躲避軍方追捕,跟軍方對峙,爭分奪秒地提取抗毒血清,用對講機說動前來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飛行員和炮手,最終避免掉一場人道滅絕慘禍。
其實故事里有很多Bug,比如病毒在飛機上的傳播,小男孩吃了感染者的餅干并沒有事,那只運輸猴子的船上只有一個水手患病,沒有變成恐怖游輪,Sam一個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如此神通廣大。但是我的個人看法是,看電影或者看書,如果揪著細節(jié)不放,就丟了全局,就好像一個好人做了一件稍微不好的事,容易被貼標為惡,不好被幾何倍地放大而忽視了好,而一個惡人做了一件善事也容易變成善,我們很多時候分不清善惡,分不清主次,還會得意于自己的洞察力,像前幾天舉報韓紅基金的那位先生一樣。這自然不是說差不多就得了,或者我們要放棄精益求精,而是理解,包容,欣賞會讓我們減少吹毛求疵,不再那么求全責備。舉個小例子,Tina做飯,不管是什么,我都喜歡吃,為什么?因為如果我說不喜歡,說鹽少了,油多了,菜色不好,她說一句,你能你做,那我是自討沒趣。同樣的話也可適用于此。
這么說更不是要我們不批評,而是批評時想一想,如果換做是我,我會怎么做。我會像電影中的Sam那樣直言不諱嗎?不怕被穿小鞋,被上級懲罰嗎?我們需要更多敢于跟上司頂撞,敢于披露丑惡體制的Sam,但是我們寄希望與他人,這個勇敢的人不要是我,別人做到了我們給他助威,為他叫好,沒做到我們可能還得意,預料早就如此,更加重我們沉默當看客的意識。我們也需要那些不盲目服從,尊重生命的飛行員,需要不打擾及尊重一切生命體,這是電影的主流,是它所要傳達的價值觀。世界上從來都不乏惡,不乏丑陋,但是如果眼里只有這些,看到不順眼的就批判,恐怕自己會活得很痛苦,也很孤單。但是相反的,如果每個人,科研,教育,媒體都在某種程度上集體暗啞,對惡置若罔聞,那又等于是縱容惡,縱容不好,正確的,直指人心的批評指責是改進的標桿。只是如何平衡就是關鍵。
電影中,當沒有任何官宣而封鎖城鎮(zhèn)時,城鎮(zhèn)居民會莫名其妙,也可想而知人們的恐慌與謠言,外媒則對此猜測,說可能有幾到幾十人的感染。掌握信息的人不公布,隱瞞,不掌握信息的人干著急,做不了判斷,決策就變成了拍腦袋和拍磚。
Sam最后拯救了那個城鎮(zhèn),給前妻也注射了抗體血清,一句題外話,看美國電影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有類似感受,哪怕再英雄的個人,他們也很多將家庭放在第一位,現(xiàn)實中,他們將自己家人孩子的照片擺在桌子邊,而不是領導,最大的領導,明星掛在墻上是一樣的。Sam在為城鎮(zhèn)居民找解藥,但是實際主線還是他在為自己的妻子去找抗體,這種即即有集體主義理想,又混雜著個人主義的情感,溫情默默就總會讓人更感動。當然,拯救這個城鎮(zhèn)的顯然也并非他一個,還有為他駕飛機的新兵仔,沒有執(zhí)行任務而將炸彈丟到海洋里的士兵,是將將軍逮捕的多愁善感的摩根弗里曼,是那個冒著生命安全去誘抓原宿主白臉猴子的小女孩,還有每一個沒有放棄生命的人,等等。
說說那兩個沒有執(zhí)行任務的士兵。歷史與現(xiàn)實都是將服從作為軍人的天職,我們看《朗讀者》可能還記得里面凱特溫斯萊特因為在集中營里的殺戮被審判,但是她只是個執(zhí)行者,她顯然是集體與體制的替罪羊,是平庸之惡。不服從是死,上了戰(zhàn)場當逃兵,那是大罪,但是服從,就可能會誤殺平民,就會被冤死的魂靈纏繞。在我看來,這是個死結,世界不可能沒有軍隊,也不大可能會永遠和平,但是如果打仗了,而服從是硬指標,是不是要絕對執(zhí)行?這本不該成為話題,因為那些不聽話,不服從的士兵可能早就在訓練初期被淘汰出局,剩下來的軍人士兵都是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者。
但是我還是很想提醒一下,不要忘了思考,不要淪為轟隆的機器,冷酷無情的殺手,不要被人當成棋子,雖然本質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機器運轉的一個部件,但是起碼要知道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思考之后再去做,最后也很可能陷入無盡的自責,但起碼是自主選擇。越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有大量老兵,這些老兵大多都患病,要么放縱吸大麻,要么噩夢連連,為什么,是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越南可能是不義的,是PTSD。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以戰(zhàn)爭為目的的軍隊在很大意義上就是在泯滅人性,是阻斷思考,是將人作為武器來訓練,好在現(xiàn)在的軍隊可能很多都不是為了戰(zhàn)爭,而是為了救災,為了維護治安,為了訓練人的意志,這些自然另當別論。
而服從看上去是執(zhí)行力的問題,但實際上是領導力的問題,電影里最后最高統(tǒng)帥被下屬弗里曼奪權,他威脅,"看誰敢碰我“,還是有旁邊的士兵,用槍指著他,將他逮捕押解。這種場景其實是很觸動我的,觸動的是善念,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人性有灰暗,但是豈不正是這種灰暗在襯托人性之光?士兵若能分辨善惡,就會跟隨正義,而撇開惡毒。但是問題往往是惡不會說自己惡,而是偽裝的大師,因此希特勒一場演講就能為自己圈下那么多忠實的粉絲,并非粉絲們不愛正義,是很多已經(jīng)放棄了思辨。
說幾句與與病毒有關的話。非洲可能是現(xiàn)今病毒種群最多的地區(qū),因為那兒物種豐富,寄生在其他物種身上的病毒對其原始宿主而言并非一定是傷害,當然原始宿主也可能被折磨得撕心裂肺。但如果人類行為介入,試圖傷害或切斷病毒的原始宿主,病毒為了活命,自然要尋找新的宿主,因此人類甚至不是自己行為的唯一受害者,當我們追獵,掠殺,販賣,以及煮食那些病毒的原生宿主時,病毒也會做歇斯底里的逃亡,逃亡的方式可能是通過原宿主的口水,涂抹,血液,皮毛,屎尿,甚至空氣,等等,任何接觸此類物質的動物都可能是病毒的下一次寄生對象。
更不要說,人類行為導致的氣候變化,而后導致的古老冰川融化,永久凍土溶解,那些被埋住的,遠古的,我們完全陌生的古老病毒都可能復生。有些像科幻,某種神秘的力量被喚醒,要對人類展開報復。這些病毒很難對付的原因是,它們看不見,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很少,加上如果變異能力強,狡猾,它們會是十足的變形金剛,戰(zhàn)斗力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這些只有我們人類億萬分之一大小的東西會在何時入侵人類,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預言,但它們一定會來,這絕非危言聳聽?!堆摺分凶髡邔2├枋龀缮衩氐牟凰僦?,它神奇地消失不代表它不會卷土重來,只是可能它們還沒有被逼上梁山。書中的最后一章有一段極具警示作用,我抄錄如下:
“從一定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它開始對人類這種寄生生物做出反應,人類的泛濫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壞死點遍布全球,歐洲、日本和美國猶如癌癥的爛肉,擠滿了不停復制的靈長類動物,人類群落無限擴張可蔓延,很可能會給生物圈帶來大滅絕。也許生物圈并不"喜歡"容納五十億人類。也可能是一百年間人類的極度增殖突然產(chǎn)生了海量肉類,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個角落,面對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種生命體,很可能無法保護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護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統(tǒng)察覺了人類的活動,開始發(fā)揮作用。大自然在試圖除掉人類這種寄生生物的感染,說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過程的第一步”。
我??春芏嗳嗽谠{咒病毒,它們當然可惡,但是我們想除掉病毒,病毒未必不想鏟除我們,而且面對人類,這個龐大的可供寄生的群體,我們在明,它們在暗,要是它們攻擊我們,總要比我們去惹它們或攻擊它們要簡單得多,它們沒有反攻,我們該感到無比幸運,所以善待它們的原宿主吧,這些原宿主在為我們抵擋,但當人類一步步逼迫它們的原宿主無路可退之時,它們可能只有反攻了。那時,我們只能寄望于科技,時刻準備著。然后自求多福吧。
挺好的 就是小時候看有點嚇人
“人類統(tǒng)治地球最大的威脅是病毒”自從這幾天患了新冠,對這話無比認同
一貫的不喜歡這種一人定乾坤的套路
小時候的cctv6 那推薦介紹詞我能背下來
這分數(shù)是不是有點低了?這么精彩的災難片,劇情完整,邏輯緊密,細節(jié)考究,演技滿點,節(jié)奏緊張毫無尿點。而且居然是95年的老電影,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瘟疫類災難片!
滿滿的套路。主角必須頂撞上司,必須單獨行動,主角團必須死人,但主角的親人一定不會死,政府一定有陰謀,大boss孤注一擲,主角最后一刻拯救世界。和Hot Zone一比較,這片便不值一提了。
多年前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的 挺好
此時,有一批保密的染毒血清被送來,但山姆等一群人研究發(fā)現(xiàn),這批血清能救治1967年的疾病,卻對如今變異后的病毒毫無作用。不久,山姆的妻子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中時,政府也作出決定,準備投放炸彈摧毀整個鎮(zhèn)子,以此消滅病毒。
細節(jié)的安排穿插很有匠心,可惜最后美式英雄主義照例泛濫。
災難片永遠震撼人心,直擊你的心靈
在一群大咖里,猴子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影帝,不管是回眸一笑的嫵媚、憑窗凝視的深情、被人背叛后的憤怒,都闡釋得太到位了!難怪電影海報把猴子放最中間……
1995年的傳染病能拍成這樣2011年的傳染病怎么能拍成那樣…!學院派小黑太萌 I like your face too,Dustin Hoffman
1995年VCD時代當“災難 / 科幻片”看,2003年同樣被再次提及……又17年過去了,沒想到2020年,當年的“科幻片”已經(jīng)可以當紀錄片看了,只是電影背景可以放眼全世界,不在是某個美國的小鎮(zhèn)上
大膽~潑猴~快讓大夫老爺我扎一針兒,本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僅僅是人,連猴都算上,只要是小白臉兒一準兒沒好貨~
小時候看的,重新回味一遍,很好看
在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的時點,看此片別有一番意趣,講道理美帝95年的疫情防控邏輯已經(jīng)比較先進了
分分中過呼吸啊,劇情緊湊
誰去救救非洲人民和Kevin Spacey呢?
劇情有點危言聳聽,但導演反病菌擴散過程拍得十分逼真,叫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后段刻意夸張霍夫曼的英雄色彩,使得影片落入窠臼,從而削弱了科幻驚怵片的味道。
很老的片子了?,F(xiàn)在看來劇情有些套路,不過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