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麥明詩的印象停留在哪?
當(dāng)年的十優(yōu)港姐冠軍?美女學(xué)霸?她在TVB演過不少戲,沒有一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終究還是演技不過關(guān)。
麥明詩演技最離譜的角色,是《使徒行者》里的女臥底。每次麥明詩說話,都不是在看鏡頭,不知道她眼睛看哪,眼神特別游離。男女演員一起的戲份,男演員視線正常,麥明詩視線很怪,仿佛她眼中有不一樣的詩和遠方。
三年前,麥明詩約滿離開TVB,決定不再當(dāng)演員,到律師樓上班,將來打算做律師。
對TVB藝人來說,演員只是一份工作,如果覺得這份工作沒什么前途,又賺不到錢。換一份工作,也沒什么大不了。
三年后決定回來拍戲,因為《逐流時代》的導(dǎo)演和監(jiān)制是戚其義。香港演員,誰不想和金牌監(jiān)制戚其義合作拍戲呢?更何況,這次的角色,跟以往麥明詩飾演的平淡小白花截然不同??柯斆骱兔烂采衔坏膭萘ε?,這種角色,應(yīng)該沒有女演員可以拒絕。于是,麥明詩和公司請了二十天的年假,回來拍戲。
《逐流時代》前幾集,三兄弟三條主線,目前最吸引人的,是麥明詩、黃德斌、麥子樂三角戀這條主線。
先不論演技,麥明詩的出場就足夠吸引。戚其義審美在線,他鏡頭下的香港,輕復(fù)古濾鏡的老舊冰室,濃妝出場的麥明詩,女人味十足的條紋連衣裙。這個鏡頭,刷新了我們對麥明詩的觀感,原來淡妝不好看的女演員,濃妝可以如此出色。
第二次出場,在游泳池。
麥明詩說,這場戲我堅持延后拍攝,因為我想把身材練到足夠完美的狀態(tài)。當(dāng)了幾年上班族,上班會吃一些小零食,所以我胖了不少。
港姐出身的麥明詩,身材本來就很勻稱,減肥之后,更加凹凸有致。
第三次出場,麥明詩穿了一件異域風(fēng)情的低胸印花連衣裙,還戲劇性的跟另一個女人撞衫。
女人之間撞衫,介意的通常是穿得沒那么好看、年紀(jì)比較大的那個。當(dāng)面夸你年輕穿得好看,轉(zhuǎn)過臉就把你踩到一文不值。
三十歲之后的麥明詩,演技更成熟了。也許是離開的三年,在辦公室經(jīng)歷了人情世故,人也開竅了。人生如果有些事做不好,不妨?xí)呵译x開,等你再回來,會有新的感悟。
麥明詩現(xiàn)在的演技,黃德斌的戲,她也接得住。比在TVB時期,演技自然多了。
《逐流時代》的看點,一個是麥明詩飾演的港女Emma,周旋在有錢人之間的上位之路。一個是戚其義鏡頭下的香港,依舊是從前的配方。愛港劇的朋友,就是愛這份獨有的港味。
剩下的,是值得吐槽的點……
三兄弟的選角太莫名。三個人坐在一起,根本分不出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因為三個人看起來一樣老。
黃又南飾演的二哥,在辦公室左右逢源,每個女同事都視他為男神。究竟是我們觀眾眼睛有問題,還是內(nèi)地和香港的審美差太多?這個樣子,也算男神?
三弟,明明看起來最老,還要演弟弟。每天穿一件廉價的花襯衫,古早的搖滾風(fēng)打扮,皮膚又黑,整個人看著很礙眼。
二哥和三弟這兩條線,純屬多余。大概是戚其義偏愛麥明詩和黃德斌,把精彩的戲份寫給了他們。剩下的人,是買排骨送的那塊小豬肉,你不要也不行。
黃又南的官配女友,能把一個特別容易發(fā)揮的市儈律師角色,演得做作到死。演技之差,你從來沒有在法庭上看過一個女律師,可以擠眉弄眼到如此程度。她是不是有表情多動癥?
三弟的官配女友,也是搖滾青年,還是憤世嫉俗的那種。戚其義的劇集,總少不了靠搖滾青年宣泄情緒。但每部戲都是不變的叛逆搖滾青年,他不膩,觀眾也煩了。
《逐流時代》,作為前身是亞視,現(xiàn)在是亞洲心動娛樂推出的網(wǎng)劇,戚其義擔(dān)導(dǎo)演之名。以目前播出的內(nèi)容來看,頂多有六分,功過相抵。
麥明詩的身材和美貌值得一看,演技還算不錯。黃德斌,你可以相信他的演技,飾演魅力老男人,他在行的。從審美的角度,麥明詩在劇中的衣品不錯,值得參考。外景的鏡頭,是我們熟悉且喜愛的香港街景,港風(fēng)十足。其他兩條線,不嫌無聊的話,也能看看。
感覺很好聽!在哪里可以聽呀??
亞洲心動娛樂AMM首部自制網(wǎng)劇 《逐流時代》(暫名),由金牌監(jiān)制戚其義導(dǎo)演,講述大時代的巨輪下的年青一代,如何打破固化的階級,利用各種方法及手段,寄生于上流社會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香港的逐浪青年生活吧……開場的樂隊演奏給人撲面而來的青春之感,音樂元素蠻多的
本劇最大的看點還是黃德斌和麥明詩。
來說說黃德斌,飾演守業(yè)成功的富三代,壓迫感MAX,霸道總裁指數(shù)比黃曉明那些裝貨不知道強多少倍。黃德斌是無線的甘草演員,近些年挑大梁擔(dān)任主力。他的戲路不算廣,但也不算窄。他飾演本劇中的超大BOSS宋遠圖一開始就給人一種非常壓迫的感覺,高大魁梧,面上沒有多余的表情,說的每一句話里面都非常簡潔有力,如果不是在職場見慣這些對白的人,可能看他講對白會覺得很累。
麥明詩飾演的EMMA跟一般的寄生情婦不一樣,面對宋遠圖這只大老虎,當(dāng)個只會花男人錢的花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她也擁有她自身的武器,樣貌+手段。不得不說麥明詩這次的造型真的對比初出道時候提升一個次元。她連跟老板說話的面部神態(tài)都很好把握。
兩個弟弟,坦白說他們這兩個意義其實不大,充其量黃又南的trader是緊緊挨了逐流的車邊,而沒把逐流的神展現(xiàn)出來。導(dǎo)演只是光著把黃又南的風(fēng)流展現(xiàn)出來,而忽略了角色本身的職業(yè)——交易員。其實黃又南飾演宋遠圖兒子,我想會更貼近他的風(fēng)格,畢竟偶像出身嘛。而三弟造型是模仿日劇里面《熱血街區(qū)》的低配眼鏡蛇嗎?可惜皮膚太黑,不像港仔,似泰仔。
剛看完第一集,觀感居然還不錯,可能是預(yù)告太拉低預(yù)期了,反而第一集顯得有亮點,771多年沒拍劇,功底還是在的,觀望中。 第一集其實可以講的地方不多,24分鐘,比較平穩(wěn)的講了三條人物線,愛玩愛音樂的小青年和不守規(guī)則目無法紀(jì)的愛貓女孩、不正經(jīng)愛聊騷的證券行才俊和帶刺的女律師,還有耍小手段的小職員和神秘的女性,最后三個男人匯聚在酒吧,揭示三兄弟的關(guān)系(戚其義劇集典型的三兄弟設(shè)置)。 第一集出乎意料地沒搞什么花活,既沒有戚其義常用的平行蒙太奇交代敘事,也沒有陰差陽錯蝴蝶效應(yīng)的炫技劇情,就是很平穩(wěn)地講了三條劇情,給故事開了一個不太吸引,但沒什么問題的頭。不過戚其義不愧是戚其義,最后的墜樓情節(jié)陡然一驚,死不瞑目的老人和地上染上鮮血的結(jié)業(yè)告示似乎已經(jīng)預(yù)示了故事之后的基調(diào),這是一個過往的情懷被碾壓成碎、人人只向利益看齊的時代。 戚其義的拍攝功底還在,不過本劇的編劇陣容令人擔(dān)憂,兩位編劇雖是老資歷,在無線也有不少作品,但作品口碑似乎參差不齊。 *************************** 第二集,劇情上其實沒什么推進,還是鋪墊人物關(guān)系,刻畫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葉家三兄弟各有其故事又暫無交集。 老三的故事又是充滿了771的搖滾愛好和反叛,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正處于自我意識強盛而生活壓力較低的時期,玩?zhèn)€音樂也不滿足于在音樂室玩,而是要在街道上面對著車水馬龍發(fā)泄自己的激情,男女關(guān)系也頗為開放。這種青春的激情固然使人艷羨,但在某種程度上是應(yīng)該批判的(第一集的砸車救貓也是同理),不知編導(dǎo)報以什么態(tài)度。 老二的性騷擾事件無疑是最為戲謔最具娛樂性的,伴隨著女律師與公司人員的幾番對話,反轉(zhuǎn)不斷:原來在幾位女職員看來,被人聊騷撫摸,丑的就是性騷擾,帥的就是情趣,甚至某位女職員還大言不慚地稱之為港女本色,氣得女律師不知如何處之。以為告一段落,結(jié)果舉報者是一位同性戀者,更為”驚喜“的是,老二的女友居然是一位les。 老大的故事則是一個打工仔的經(jīng)歷,先是厚顏無恥地編造故事將陳伯的是輕輕摘過,再后來就是因為一時失言得罪神秘女人艾瑪,結(jié)果被人擺了一道,成了艾瑪挑起爭端的工具人。這部分的劇情其實懸念最多,可擴展的空間頗大,葉家老大的角色在定位上可能比較接近葉榮添或石泰川,一個充滿干勁和上位欲望的年輕人,行事彈性空間極大,靠結(jié)交和討好大人物上位。 戚其義的故事經(jīng)常會涉及到搖滾音樂、兩性話題乃至于同性戀者,因此上述劇情拿搖滾表演、性騷擾話題和同性戀者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意料之中。音樂必然是貫徹始終的劇情元素,所以暫時不好評判,不過性騷擾和同性戀的劇情似乎有為反轉(zhuǎn)而反轉(zhuǎn)、吸引眼球之嫌。
******************
第三集,三條線開始匯聚,故事確實越來越有看頭了,葉家老大親眼看著平日盛氣凌人的老板羅先生,因為一點爭風(fēng)吃醋的事,被生意上的阻滯搞得焦頭爛額,不得不向宋先生點頭哈腰,大人物的一個舉動隨時就能讓羅先生陷入困境,而這樣的羅先生,在宋家老大看來已經(jīng)是有能力地位的有錢人了。
然而在這場沖突中煽風(fēng)點火的艾瑪口中,事情的實質(zhì)又是另一番模樣:借一場不痛不癢的沖突,不僅敲打了不知分寸的羅先生,順便也可當(dāng)作自己與宋先生調(diào)情的情趣,而重要的一點在于,看似被落了面子的羅先生,其實也是借機會和宋先生攀上了關(guān)系,生意上反而得到了助益,對艾瑪而言,自己也算是多了一位有共同利益的”朋友“。
從這里看,艾瑪確實是一個如她自己所言,是一個看清楚自己位置的人,她是大佬宋先生的女人,雖然靠姿色在羅先生這里拿了好處,但也需要敲打一下沒有分寸的追求者,讓其知難而退。但同時也不妨幫一下羅先生,多一個朋友之余也算是幫宋先生做一下生意(前提是羅先生的地產(chǎn)生意真能為宋先生帶來利益)。
私以為戚其義的劇最有趣的地方便在于劇情中人物的種種事后復(fù)盤,通過不同的視角,一件簡單的事也能折射出涉事者的利益考量與手段高低,這種處理在邏輯上是否合乎情理先不說,但對觀眾而言確實有一種原來另有玄機的驚喜。
這集里葉家老二和老三的故事可以講的故事不多,老二工作上面臨被投閑置散的危機,郁悶之時因一樁傷人案和女律師再次起了聯(lián)系,老三更是就出來打了個醬油,和砸車女孩繼續(xù)培養(yǎng)感情。
***************************************************
第四集,真的忍不住吐槽老二港智和高幗馨那條線的演技應(yīng)該是目前最出戲的,港智的演員還好說,雖然臺詞不夠清晰,神態(tài)動作也沒有很好地表現(xiàn)出一個討女孩喜歡的金融才俊的形象,但好歹那種反差大、不斷吃癟的滑稽感是有的,但高幗馨的女強人屬性和歡喜冤家的定位實在不能讓人信服,神態(tài)動作做作,法庭上那段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明明是一個利字當(dāng)頭、外表尖酸毒辣實則內(nèi)心還是明白是非黑白的角色,被演得這么做作。
老三港偉那條線定位可能類似于天與地里主角青年時期的戲份,目前還是顯得可有可無的,這部分劇情究竟是多余還是必不可少,還是要看后面的劇本。
老大那條線是目前最吸引人的,有商戰(zhàn)和情感元素,編劇逐步揭示這個階層的利益關(guān)系,讓觀眾看到既得利益者如何把持社會資源,公器私用卻美其名曰為有社會貢獻者分配資源,同時在艾瑪和港生的曖昧感情線中看到一個商界毛頭小子的成長和一個女人的左右逢源。
**************************
這次第五六集一起更新,因為每天一集二十多分鐘,很難講出什么東西,也不知道為何這劇選擇一集二十多分鐘的方式放出,如果是兩集拼在一起當(dāng)作一集看,感覺就正常了不少,起碼節(jié)奏還是比較符合771劇的常有節(jié)奏,不然一次只看一集,很容易會有一種內(nèi)容少的意猶未盡之感。
第五六集集中講述了葉家父子面對骨灰位被搶的危機,在經(jīng)歷了法律途徑和私下報復(fù)的雙重失敗后,最后還是靠老大的小手段挑撥離間,搶回母親的骨灰位。
劇情并不復(fù)雜,主要還是刻畫葉家父子內(nèi)部的相處狀態(tài),以及借此事道出艾瑪口中那套有價值才幫忙的價值觀。
葉家老父葉茍,一個像第一集陳伯那樣的舊日價值觀堅守者的形象,講情義與情懷、不認(rèn)同唯利是圖價值觀,但又跟不上新時代的腳步,被騙了后也是用粗暴的方式報復(fù),不想為爭回骨灰位而撒謊,但危機真的殺到自己和兒子身邊時,還是不得不認(rèn)慫。但另一方面這個人物也有開明的一面,和兒子相處時也有像朋友一樣嬉笑怒罵的時候,得知港智女友的問題時也很快接受。
等了十年才等來的771新作。首集來看全實景、復(fù)古風(fēng)、大尺度,算明顯區(qū)別于傳統(tǒng)大臺劇,但制作上其實不太精細(xì)(包括特效和剪輯都不成熟)有網(wǎng)劇感。這次又不是周旭明的劇本、卡司也比較新,后續(xù)待觀望
劇情為了轉(zhuǎn)折強行轉(zhuǎn)折,轉(zhuǎn)折之后又為了持續(xù)給人爽感而繼續(xù)無腦轉(zhuǎn)折,完全沒有邏輯鋪墊,全劇只有車禍那里抓到了我的眼球,其他部分我都是因為情懷強壓著不快看下去的
只有宋生一個人特別突出地高級 剩下都是不如隔壁茄呢啡的卡拉米
四集棄 好枯燥乏味啊
丑男嚴(yán)重超標(biāo),五官畸形皮膚差,女主又是綠茶蓮花,砸別人車,偷別人貓,來標(biāo)榜自己的偽善,辣眼睛,可以負(fù)分嗎
第二十集ok,這才是tvb暗黑商戰(zhàn)
年青一代各種人都有,難道全部都要偉光正嗎?戚其義的片子都是深挖人性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自我意識,不管別人眼里是對是錯,正如沒有人永遠正確。。。他們這群人,都有感情,都有在乎的人,也有喜怒哀樂,但是利害襲來的時候,每個人會怎么選,怎么做?就像萬萬沒想到一開始看起來最物質(zhì)最勢利的麥明詩,反而有底線每次都反對麥子樂的做法。最后他們肯定是分崩離析的。最陽光健康的音樂人反而得癌,但愿意為自己好朋友坐牢,畢竟自己時日無多,朋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現(xiàn)在受了那么大挫折。每個人都有他們各自的選擇和命運,這就是眾生相。如果這都不能接受,一味求三觀符合你們標(biāo)準(zhǔn),那還有什么可拍
我太喜歡這種節(jié)奏了,劇情也突破老套路,女演員漂亮,男演員有味道。
最后,她說:只不過同一杯酒同一個味道。感覺整部劇都是為了說教而說教。
五分題材鼓勵
771一直是我心中港劇第一操盤,可惜很多年沒看到拍的港劇了,在內(nèi)地好像拍了一半的劇投資方撤資腰斬了,想不到重回港劇竟然是亞視破產(chǎn)重組回歸后的首部劇,也許資金有限,這都找的什么演員??!除了黃德斌和十優(yōu)港姐麥明詩算在tvb有名有姓之外,其他主角奇形怪狀,在tvb連臺詞都很難混到的咖嘞啡,怎么撐得起771人性家族商戰(zhàn)的元素。找不到好演員,找點帥哥也行,黃又南演一個人見人愛所有女同事都想被他性騷擾的萬人迷浪子,除非全劇女角色都瞎眼了……
男主巨丑,貶低女性,在豆瓣居然沒被diss?
剛看完第一二集,觀感居然還不錯,可能是預(yù)告太拉低預(yù)期了,反而第一集顯得有亮點,771多年沒拍劇,功底還是在的。觀望中
劇情時好時壞有點跳躍,看完感覺就是,知足最好。
9集棄,無法接受單純通過對白來輸出內(nèi)容的做法,每一集的時長有限,就麻煩編劇專心講好一件事,不要什么都想講最后就變成什么都沒講好。說是逐流時代,除了Emma和Benson在努力往上爬之外,另外兩條線在做什么?音樂夢想,你們有真正付出什么嗎?有努力地去做什么嗎?Alfred和高律師那條線就更扯了,莫名其妙就談起了戀愛。脫離了劇情塑造的金句、諷刺都只是編劇的自我高潮。
簡陋成這樣,故事和人物也寫得比半數(shù)Viutv好
很缺經(jīng)費的樣子…關(guān)系不重要,感情才重要,目標(biāo)一致不做窮人。到底是過于說教。
用盡僅余771劇集的風(fēng)格,劇情鋪排極差,而且演員演技尷尬(知道他們一部分不是新人,可能是我看不慣的問題),這部劇沒什么好說,不過最后一集拍得劇情挺好看,沒錯是拍攝的劇情好看不是劇情本身好看。
28集好似就結(jié)束了,想起《法網(wǎng)群英》,ATV如今也許還有殘留的人脈和關(guān)系去碼盤,但確實沒有足夠職業(yè)化的編排和充足的資金了,這部劇比起《法網(wǎng)群英》也許陣容還是弱了些,但有771壓陣也說得過去了,可從片頭曲、片尾曲,到畫風(fēng),到剪輯,再到最后結(jié)尾的倉促。。。真的都能看出缺錢了。。。太粗糙了~
1星。我都不知道自己看了幾集,反正沒看完,每次都是隔了好久才提得起勇氣繼續(xù)看,我不知道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對導(dǎo)演來說,有多大的影響,但我不相信戚其義如果在TVB會拍出這種屎??吹降谑?,還不確定麥子樂是男主,還在等一個男主出現(xiàn),并不是要求男主要有男主的外形條件,但你如果連氣場都達不到,那主角臉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麥明詩的十優(yōu)是怎么得的?為什么在表演這個學(xué)科上,學(xué)來學(xué)去都是差生。整個劇莫名拖沓、壓抑,調(diào)色更添沉悶,所有人物做什么事都不用顧忌后果,故事邏輯完全沒有,主題曲片尾曲真的特別難聽,連旋律最基本的流暢度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