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鬼魂為第一視角看入侵的創(chuàng)意滿分,期待二刷!
在這個真相的背后隱藏著一個心酸的故事,蘊含著一個普通家庭對戰(zhàn)爭的控訴。當一個人對生仍有留戀,死得痛苦,死得怨恨,死得不甘,死得冤枉,那么是否會真的如電影中的Grace一家那樣,逃避自己已死的現(xiàn)實,寧愿相信只是做了一場噩夢?Grace愛她的兩個孩子,毋庸置疑,她說“I will die first.”的時候是如此真心實意,那又是什么迫使她狠心親手殺死孩子?是丈夫陣亡的噩耗對她的打擊太大,導致精神崩潰,失去常性,還是為了避免孩子落入納粹手中遭受凌辱,又不愿向納粹屈服,這才痛下殺手?無論哪種,都令人感到壓抑與悲傷。在Grace一家最需要的時候,他們所信奉的耶穌和圣母沒有解救他們,當他們死去,靈魂沒有到達所謂的天堂、地獄或是往生。生前的幸福生活因為戰(zhàn)爭而徹底摧毀,死后不但延續(xù)著生時的痛苦,還要與活人分享同一個生活空間,生前沒有被鬼嚇倒,死后倒是要適應被活人嚇,哪來的解脫?抑或是痛苦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陽界與陰界根本沒有宗教中所宣揚的區(qū)別。
2000年很有的名電影,一直都沒有看,也保持著不看評論不被劇透的狀態(tài)。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好好的觀賞這部電影。 盡管看過幾千部電影也看過很多恐怖片。但《小島驚魂》現(xiàn)在看來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在已經(jīng)有很多后來者進行過類似劇情創(chuàng)意衍生翻拍情況下,這部電影依然好看,尤其在那么早的年代拍出來,作為這類情節(jié)創(chuàng)意的先驅(qū),就更為可貴。
影片的幾處疑點和伏筆,在這里整理一下,閑聊隨記并不考究措詞,大家分享撿取有用信息吧。
------------------------------以下有劇透
三個仆人:
三個仆人是很多年以前的鬼魂,肺結(jié)核的時代死掉的。肺結(jié)核的年代應該是幾十年前,三個仆人甚至說了“上個世紀”。他們是早先莊園里的仆人,后來大家知道了,他們的墓地就在莊園旁邊。仆人小心照顧著女主三口,是“前輩”對“后輩”的體貼,希望他們能夠慢慢接受死亡的事實。因為他們?nèi)齻€也是由于某種原因,停留在了邊獄,不能進入陰間,而年輕女仆因為知道自己死亡受到了刺激,變得不在說話。老太太和老頭仆人并不希望女主三口重蹈覆轍,希望能夠慢慢解釋給他們聽。
邊獄: limbo
女主為了管教孩子,騙孩子說:“說謊話就會進入邊獄”,也就是“地獄邊境”,也叫作limbo,中文翻譯叫做“邊獄”是很貼切。有個同名游戲就叫做limbo,也叫作《地獄邊境》。風格同樣是灰暗,陰霾。這個地方是哪里呢? 很多鬼片有體現(xiàn),最著名的就是《寂靜嶺》了。 這里是既不是人類世界,也不是陰間,而是兩個世界中的夾層。所以更容易受到兩邊世界的影響,尤其是會與人類世界相互影響。其標志性的狀態(tài)就是永遠陰霾的天氣和霧霾(北京霧霾不算),而《寂靜嶺》里面是煙灰,那里也是邊獄。 在這里的人是鬼魂,但是并沒有真正的進入陰間,因為和人類世界的陳設一樣,很多人也都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寂靜嶺》 也是如此,還記得《寂靜嶺》1的時候,故事也是整個鎮(zhèn)子的居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而最后女主角帶著孩子逃出寂靜嶺,回到家中,也是和人類世界的丈夫同在一個房間,卻彼此不能見面,邊獄陰霾灰色的天空,人類世界卻是光彩明亮。這就是邊獄。
而邊獄也是通往地獄的橋梁,很多地獄的惡魔,破壞力強的,往往可以進入邊獄,控制甚至吃掉這里困住的靈魂。比如:我想不起叫什么名字的電影了,應該是個恐怖合集里面的短片,講的是一個惡魔控制了房間里死掉人的靈魂,而且還會定期吃掉這些的鬼魂。它會殺死來到房間的每一個新住客,(這惡魔好像是長頭發(fā)的什么樣子)。這些鬼魂既被惡魔奴役,又是它的食物,很悲慘的。而那個故事里面的鬼魂一直在試圖保護主人公不被殺死變成和它們一樣的命運,它們通過嚇唬主人公的方式警告他離開。它們沒有能力對抗惡魔,有一定的人類意識,但是又無法變得像人類那樣和藹可親,偏執(zhí)且有一定的善心。 那些鬼的等級就和《小島驚魂》里出現(xiàn)的這幾位一樣。而惡魔級別的,就更加厲害,也更有惡意。比如《招魂1》和《招魂2》里面出現(xiàn)的那種就是惡魔級別了。那些惡魔進入邊獄,控制邊獄從而影響人類世界。 小島驚魂里的這幾位,女主三口加上仆人,其實是不那么有害的。這也就是維克托一家可以沒經(jīng)歷“房子爆掉,椅子亂飛,莫名抓傷,畫中鬼臉, 鏡子破裂,惡鬼附身” 等事情安然離開的原因。
窗簾:
影片里有解釋。仆人說,是外來者把窗簾收走了??梢韵胂螅5墓砥热纭墩谢辍贰厄?qū)魔人》之類的,靈媒來到家里會想各種辦法證明鬼魂的存在,會試著跟鬼魂溝通,乃至限制鬼魂,做出各種可以影響到鬼魂的舉動。而收窗簾,就是這次靈媒做的事情之一。
因為平時,女主和小孩經(jīng)常關(guān)窗簾的緣故,以人類的視角———也就是維克托以及他父母和靈媒老太太來的人類視角,窗簾總是被莫名其妙的拉上。 鬼魂小女孩半夜總是看到窗簾被拉開,而人類小男孩,卻總是看到床簾被拉上。說到底,這就是“我怕亮,你怕暗”的沖突,你嚇唬我,我嚇唬你,兩邊都害怕著呢。
小女孩畫畫說,靈媒老太太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出現(xiàn)了14次之多。 那是當然的,是因為靈媒老太太是靈異體質(zhì),是靈媒當然要通靈,試著進入邊獄與鬼魂溝通。
靈媒老太太多次進入limbo,所以小女孩能多次看到老太太。至于小女孩變成老太太,實際上也是老太太招魂的結(jié)果,并不是老太太附身了小女孩,而是小女孩在那一刻附身了老太太。 這部影片,以鬼的視角來進行,但以人類的視角,可以想象,幾個人看到老太太坐在屋子中央通靈,突然蒼老的她用小女孩的口吻和聲音說“我就是你女兒??!”,那也怪嚇人的吧!
這是一個人嚇鬼,鬼同時也在嚇人的過程。
維克托:
由時間線可以知道,這些故事和事故的發(fā)生,是人類維克托一家搬來以后的事情。一開始,其實老太太是不在的,而最早出現(xiàn)的是小男孩維克托。 其實小男孩維克托也是靈異體質(zhì),正因為從他來了以后,人鬼之間才逐漸多起了交集。 也是因為人間和邊獄之間的各種異象,人類的男主人也就是維克托他爸,才請來了靈媒,從而加劇了雙方的交集,也加劇了雙方的沖突。
維克托離開的時候盯著大房子的樣子,好像他正以他們家庭的視角作為主角講了一個傳統(tǒng)的如《招魂》一般的鬼故事。
女主殺死孩子:
可以知道鬼魂的時間其實和人間并不是一樣的。比如三個仆人死了好幾十年,乃至一個世紀甚至更久。而維克托一家顯然來自戰(zhàn)后好多年以后。 男主從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的時間,也和現(xiàn)實的時間線不相符。而女主殺死孩子的時間,應該就是戰(zhàn)爭時期。女主說,有一天,突然所有的仆人都走了,他們連招呼都沒打。她還說,當時連納粹德國都沒讓他們進到房間里來。 我相信女主人殺死孩子和戰(zhàn)爭以及納粹德國有關(guān),或許是納粹沖進了房子殺死了仆人,而此時女主用枕頭捂死了孩子再飲彈自盡。
即便情況當時不是那樣危機,那么女主的自殺也和戰(zhàn)爭的陰霾有關(guān),顯然納粹占領(lǐng)這個島之后,他們是去了生活希望,甚至生活的來源。至于仆人離開,我想要么就是他們死亡以后,就看不到人間的仆人了,要么就是仆人也一起死了,但是他們直接去了陰間,沒有因為留戀徘徊在邊獄。而女主恰恰就是因為對人世間的留戀,因為殺死孩子的懊悔,讓她在死亡后期待這是上帝給她的“一次重來的機會”,從而這份留戀讓她們停留在了邊獄。
影片中,小女孩說“我看過書,并不是說謊的小孩才進入邊獄” ,而影片的最后,再次提起邊獄,女主說“我并不比你們知道的更多”。其實真正進入邊獄的方法,就是不肯放棄人間,對人間還有留戀,從而進入邊獄,變成了所謂的“孤魂野鬼”。 這樣的情節(jié)不論中外文化,各種影片或者書籍里都有描寫過。
關(guān)于男主人:
關(guān)于男主人死沒死的觀點。有一種說法是男主人死了,也徘徊在邊獄,被女主遇到領(lǐng)回了宅子。 后來男主人認清了現(xiàn)實進入了陰間。
我更傾向于另一種說法,即男主人沒死,而是受了重傷徘徊在生死邊緣,因為思鄉(xiāng)之情,靈魂進入了邊獄。
1、三個傭人看到男主,表情詫異,因為他們看出男主人還沒死。其中老頭仆人還問,“他發(fā)現(xiàn)了么”老太太說,“沒有,他在不知道自己在那呢。”
2、 男主人提到我在流血。即受傷,正在生死邊緣。
3、男主人說,我要回到戰(zhàn)場上去了。女主說,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猜想,要么是陰陽時間線不一樣,要么就是男主昏迷的時候還是戰(zhàn)爭當中,他受傷了,但他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
總之男主最后走了,是被救活了,還是死了去到陰間,并不確定。但至少他回來的時候,還活著。
最后我要說,影片的結(jié)尾真是精彩,很好的一個反轉(zhuǎn),場景是美國鬼片里常見的“圍坐招魂”,而招魂真的有效果,邊獄的一家三口清楚的看到了“外來者”坐在自己的屋里。小女孩是鬼魂里的靈異體質(zhì),她最先看到陽間的事情,而瞎眼靈媒老太太是人類的通靈體質(zhì),她們之間建立的交流最頻繁。靈媒老太太瘋狂的在紙上亂寫,助手大胡子在把靈媒鬼畫符一般的字體,翻譯出來給人類也就是維克托一家三口聽,詭異而似曾相識。而最后發(fā)怒的鬼魂,也就是媽媽爆發(fā)出鬼魂應有的“氣勢”晃動桌子,撕掉靈媒寫下的字跡,至此真相大白! 原來主角是鬼,可惜他們只是困在邊獄的普通鬼魂,和《招魂》《死寂》《安娜貝爾》《媽媽》《潛伏》《鬼影實錄》《驅(qū)魔人》里的怨靈或者惡魔差太遠了,能做到的僅僅就是拉窗簾,鎖鋼琴,頂多就是發(fā)怒時候晃晃桌子撕紙片而已。
但就這,也把活人嚇得夠嗆??!
影片的最后,媽媽抱著孩子站在窗口,凝視遠方,目光堅定的說“這是我的房子,誰也別想搶走”,兩個孩子也跟著說“這是我的房子,誰也別想搶走”,隱約感知到了,鬼媽和鬼娃子一家三口在怨靈之路成長的氣勢,從level1 升級到了level2 。那么接下來可預計到的續(xù)集,新買房子的一家如果有個靈異體質(zhì),那么人鬼大戰(zhàn)必將升級!
第三代鬼遇到二代鬼
以往恐怖片都是“鬧鬼”,而小島驚魂則是“鬧人”,影片破天荒的從鬼魂角度解讀老宅發(fā)生的靈異事件,看到影片最后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口中不斷碎碎念“This house is ours”,突然明白了為何以往的恐怖電影中鬼魂總是對老宅戀戀不舍,對于這些留戀塵世不愿離去的Ghost來說,其實搬進來的人才是入侵者吧。
說實話我想給六顆星。這根本不能算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驚悚恐怖片,也并不屬于《閃靈》的同類。它驚人且震撼。其中對生的眷戀悔過以及對死亡和孤獨的恐懼讓我看到最后甚至掉眼淚了。同類型的片子里這部算得上是翹楚。
人和怪物遭遇,人嚇得大叫:鬼呀。同樣,怪物也嚇得大叫:人呀。各自落荒而逃。這一橋段被拍成了喜劇,就是《東成西就》同樣的橋段如果處理成悲劇,則是《小島驚魂》。
結(jié)局不賴。前面看得昏昏欲睡
比起直白控訴納粹的作品,我更喜歡本片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更能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的罪孽深入一個時代的骨血。人們之所以喜歡鬼故事,是因為那其中有至死不改的執(zhí)著和留戀,我們寧愿世上有鬼,死后有靈魂,是因為活著的人不愿忘記,不愿這樣純粹的精神和感情無所寄托。
小戶型才是王道!
新版doctor who第一任胡博士Christopher Eccleston演亡夫,還真有點認不出來。演小女孩的Alakina Mann跟孤兒怨中的Isabelle Fuhrman頗有幾分相像,都是那般老氣橫秋。
居然有點反類型片的意思,用傳統(tǒng)的手法一直進行著鋪墊,對觀眾善意的誤導從始至終,直到最后來了個反傳統(tǒng)的起底:人嚇鬼這種事情真是太可愛了;霧靄/晴朗的天氣對比用來暗示兩個世界的不同頗有好萊塢老電影那種黑白/彩色對比的韻味。
Nico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
比希區(qū)柯克式的電影強的地方在于注重了演員演技的詮釋,弱的地方是父親的出現(xiàn),沒有起到渲染恐怖、引發(fā)懸念或深化主題的任何一項作用
看完?第六感?再看這片,索然無味啊。反過來,估計效果也差不多~~
你能很確定自己的存在么?你能很確定自己沒有死在某一個瞬間?你能很確定周圍看到的人都是活著的么?OMG……哲學的存在觀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怖點了!
我們害怕的也許是自己.我們逃避的也許是真相.
除了最后結(jié)局看著還有點感覺(類似第六感),前面都太過冗長??吹奈液翢o耐心。相比第六感,吸引力減低了很多很多。很多地方只是故弄玄虛,很沒有意思。妮可的演戲的感覺,還真是很符合她的長相。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總覺得抬手之間,有點話劇一般的大起大落,在電影里這種演法顯得很不自然
與《x6x》為同一套路 xxxxx 但在運作上卻仍有差距 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可圈可點 “唯己不知”的驚悚感覺 表達很到位 只可惜珠玉已成 次席只能抱憾了
因為聽說是另一部第六感,所以從片子一開始就不停糾結(jié)到底誰死了誰死了姐姐死了還是弟弟死了還是妮可死了還是女管家死了還是啞女仆死了還是大家都死了……結(jié)果……好吧
我覺得這部片子可謂經(jīng)典,那是的我,只覺得這片子的結(jié)尾怎的如此精彩。
從不看鬼片,不過這部電影打破了寡人的陳規(guī)~~~真的非常好看~~~
話說這片名翻譯得實在太次了(▔/﹏\▔) 差點因此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