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騙騙小朋友還行
如果想讓人感動、感悟,就先把邏輯搞清楚吧,整個事件毫無說服力,海嘯發(fā)生的時候還出著太陽,在海嘯來的時候直升機的吊索竟然垂直不動,當年偶在浙江遭遇云娜的時候廠房的水泥煙囪都被吹飛了哦,在海面上還吊得那么穩(wěn)?還有直升機的鋼纜會因為掛了2個人就斷掉,在每個振奮多秒的關鍵瞬間還有那么多煽情的話要說,真是受不了。身為漁民在退潮后的小浪里就要死掉,要是我都游到岸上了。開篇在講愛情故事,短暫的海嘯,倉促的結尾,不明白還有人會哭?
我還是比較欣賞《后天》的風格,那個要砍掉自己身上的繩子讓隊友活下來的人,從發(fā)生險情到做決定也就幾秒鐘。
總的來說此片人物線索過多而每個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感情線索都不深刻,加之邏輯牽強,我覺得還不如超強臺風呢。
2 )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很接地氣的韓國災難片海云臺
《海云臺》因為之前沒有仔細看影片介紹,還以為是描述2004年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印度尼西亞海嘯的故事,去影院看了之后發(fā)現不是,而是一部韓國的災難片。
剛開始的畫面是一艘遠洋漁船駛向印度洋,卻被突如其來的海嘯卷入,直升機在空中救援,因為時間有限,不得已舍棄了一位最信任和尊敬的長輩,妍熙的爸爸。接著畫面一轉,就是2009年夏天,在美麗的海云臺,是一群過著寧靜日子的民眾,以及海壇浴場上眾多的游客。
影片用很長的篇幅絮絮叨叨了三對男女的愛情故事,穿插了一位母親對兒子最無私的愛的親情和其他人的友情,這段時間的人物關系令我模模糊糊甚至昏昏欲睡,直到金博士的觀測越來越明確,越來越扣人心弦,瞬間,大海浪在戀人的爭吵中,在母親為兒子買鞋,奶奶送孫子上幼兒園,海云臺的開發(fā)籌備會議中發(fā)生。
我不想說電影的前也不想說電影的特技做的有多糟糕,史鐵生說:“每一個有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當看到渺小的人類面對巨大海浪的驚恐,驚慌的奪路而逃,海上救援隊員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救助別人,畫面的紛雜繁復,抨擊我們的感官和感受,驚恐,感動均有之。
一個國家任何時候,對大自然的力量都不可小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至高無上最重要的。我欣賞并且欽佩金輝金博士的專業(yè)判斷以及不斷的為人民請命,我對那個漠視災難降臨并且不聽金博士勸告的局長領導深惡痛絕。
另外,海云臺過著寧靜日子的民眾,因為城市規(guī)劃開發(fā),不得不出讓自己的店面,想到我們城市的規(guī)劃拆遷,禁不住感慨,為什么城市規(guī)劃不能從老百姓的實際利益出發(fā)呢?人民乃國之根本。
如果不是災難的發(fā)生,沒有人意識到親情,愛情,友情的寶貴??赐觌娪?,我想我們永遠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珍惜身邊和手里的幸福。否則,說不定哪天,我們就Game over了。
3 ) 悲不起來的漏洞災難片
悲劇不是這么容易就能塑造的. 海嘯過后居然主角都沒死, 還算過得去的CG動畫不說, 但是劇情基本沒按常理走. 想怎么編就怎么編, 塑造人物一多, 就都得有鏡頭, 劇情只好給他們安排讓海嘯拐彎,別傷害到這些主角. 畢竟,觀眾不希望看到喜劇演員消失在海嘯中就沒了后文.
可是觀眾不是傻子.
那樣巨大的連樓都能刮倒的100米海嘯, 竟然讓拍拖的"兄妹"倆躲在電線桿就避過了. 電力沒中斷不說, 漏電造成大規(guī)模死傷不說, 那個老伯半個身子都泡在水里竟然在一堆電死的浮尸中安然無恙. 挺離譜的吧.
有著海外航船的萬值, 從一米半不到的地方掉到水里之后就不會游泳了. 輕易地就被涓涓溪流所淹沒.. 我這還真想不通了.
大浪打來, 不斷不說, 連車都只是翻了個身而已, 人也沒沖走. 老婆婆和群眾演員簡直就跟幽靈一樣, 導演愛讓他們出現就出現. 不愛就忽略.. 這個也比較難理解.
關于那個美女學生和紈绔子弟的船是如何逃過海嘯, 電梯的水是從哪里源源不斷的進入, 那個單親媽媽的無敵三星手機是如何在完美防水的情況下, 透過滿格的信號給他老公甜蜜蜜, 我就不再多說了.
導演不僅想用CG吸引眼球, 還想賺觀眾眼淚. 這個難度很大, 所以當那么多人物無緣無故地死去活來, 只有救生員那壯烈的犧牲還算給悲劇情節(jié)挽回了一點分數.
4 ) 韓式海嘯
一直以為只有本日這樣的島國才會各種自然災害的危機,在電影中總是能不斷看到日本如何被地震、臺風、海嘯、火山侵蝕,日本人在烈火、巨浪中逃生。沒有想到韓國現在也開始有日本的憂患意識了,拍出韓國首部災難大片《海云臺》,雖不是精品但還行。
《海云臺》中的主要人物有六個,一對事業(yè)成功離異的夫妻,男的是氣像學博士,電影中負責對海嘯分析角色像一個官方角色,有正義感顧家的中年男人。一對海灘度假相遇的輕年男女,男的是海灘帥氣的救生員,女的是具有野蠻女友性格的女大學生,他們二人負責放出輕松愉快的氣泡,倆人在營救過程中不忘小小浪漫一下。另一對是相戀已久準備談婚論嫁的男女,男的在一次海難中逃生,女的父親在海難中喪命,倆人雖有心節(jié)但在經歷了海云臺后海嘯后終于修成了正果。
電影通過幾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展示海嘯對海云臺的席卷,災難帶給人心靈和肉體上的創(chuàng)傷。不論《海云臺》是否抄襲了日本災難片的模式,至少電影看起來有血有肉,還具有韓國人的幽默、喜感,電影的CG畫面可能要通過電影院的觀看才能顯分展示,很可惜我在家觀看,這一部分很難有震憾的效果?!逗T婆_》中那個帥帥的消防員戀愛談的不錯,救人時就是一個共產主義式灑狗血表現,相當的假。
我在想,中國什么時候才會有自己的災難大片,以往的中國災難大片,給人印象總是假大空。假,CG畫面假的如同兒戲,電影觀眾又不是三歲小朋友,弄個車模船模的騙誰啊。大,任何災難情況都少不黨和人民解放軍英勇出鏡,人民解放軍是最可愛的人,但總不能把解放軍樹立成神吧???,電影人物形態(tài)空洞,電影中的人物好像沒有七情六欲,完全一共產主義圣人 。
5 ) 韓國你就不能正經八百的拍個災難片嗎?
本來我是想給三顆星的,因為看了一個小時讓我都忘了這是一部災難片,還以為是普通的韓國輕喜劇呢 幾次有關掉影片的沖動!善始善終的優(yōu)良傳統讓我不得不繼續(xù)看下去。但是后半部分非常好,說實話后面的部分著實把我感動了一把,幾乎所有的親情都用到了,母子親情、夫妻親情、祖孫之間的親情、戀人之間的親情。就是前半部分介紹人物關系鋪墊用得時間太長了。
好了,說說老套的吧。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竟然如此渺小,愛是如此偉大。人類在災難面前做的任何努力,看似都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就像紅絲巾飄起的那一刻,說明人類還是有希望的,面對廢墟人類還是有樂觀的一面,家園會重建的。
6 ) 比較一下,中、日、韓同類型的3部電影
同樣類型的影片,同樣的題材,同是亞洲國家拍攝,看過《日本沉沒》和中國特色的抗震救災影片之后,就有比較了??偟膩碚f,我還是喜歡日本的那一部??!
說一下心得體會:
就像這個國家的民族特性一樣,日本的這一部電影,畫面拍得很漂亮,干凈、考究、精致,演員也是,不管是什么階層,都穿著大方得體,行為舉止恭順有禮,符合人物的身份??催@部片子就像吃了一頓日式料理一樣,每樣小菜都做的那么清爽可人,令人看著很舒服。
韓國的這部,不知道為什么,從人物的穿著打扮到言行談吐,還有城市建筑包括那大海,給我的感覺都是烏糟糟的,就像吃韓國的辣炒年糕,什么滋味都混在一起了,雖然味道也很濃重,風格很鮮明,麻辣的你掉眼淚,但感覺怪怪的,說不出什么滋味,好像有點不消化似的。尤其是看到了一些韓國電影的經典元素:老太中年男子都適用的土得掉渣的爆炸頭、好久沒看到的潑婦似的揪著頭發(fā)打架的女人們、有虐待傾向的莫名其妙的野蠻女友、小丑似的小混混、倒在玻璃小杯里的劣質燒酒。。??赡苁且郧绊n劇看多了,說實話,看多了真讓人有些倒胃口~
但就算這樣,也比大陸拍得應景主旋律電影強!人家好歹讓我感動過,讓我爆笑過、讓我不爭氣的啪噠啪噠掉眼淚??赡隳??拍這部電影,一是政治任務,二是宣傳任務,三是教育任務,這樣意圖太過明顯的電影,有什么意思?一看見那些演員的說教臉,一看見那些義正嚴詞的“父母官”們就倒胃口~
所以吃不到精致的日式料理,我寧愿選擇可能會吃壞肚子的麻辣燙,也不要這份如同雞肋的“中式營養(yǎng)大餐”:P
和slut and cousin一起
本來3顆星就夠了,但是想到去年去電影院看的國產災難大片《超強臺風》,我又給本片加了一顆星。
搞笑片
一開始就沒想看,要不是電視播,實在無聊的話我才不看,給到三星不錯了,本想給差評,但湊貨下做人也別太刻薄了呵呵!
我曾經在海云臺吃過活章魚,霍霍霍
好爛
劇情處理的比后天還要好,韓國人擅長的悲喜劇結合。
韓國電影史上首部真正意義的災難片 ,也算把韓國商業(yè)片的煽情永遠一個調性的傳統發(fā)揚光大的一個作品吧.....
我愛河智苑。
英國的《水嘯霧都》跟開自來水龍頭一樣 《海云臺》總算是開消防栓了 《超強臺風》最狠 在小孩澡盆里拍
哈哈哈哈,抄爽了
唐山大地震能拍出這樣的么?
直升飛機上割斷繩索自我犧牲的情節(jié),抄襲"The Guardian"(驚濤大冒險)。處理得太拖沓,完全不感人、不震撼。
拜托CCTV6別再放災難片了——尤其是在周末晚上。
活一個死一個
活著就好。
很多不解的地方 為了賺人眼淚設計的橋段很做作
前半部的愛情喜劇很不錯 災難部分的特技過于夸張和駭人 很多地方的合理性令人質疑
特效花了大價錢,但故事支離破碎,毫無感人之處——有的人物是為了死而死的
如果不是打著災難片的牌子煽情的這么厲害,也許我會給它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