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賭徒》所詮釋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藝術(shù)
自從我們降臨世間,每個人都準備好要墮落,也有人準備好要改邪歸正,我們生之為人,自從墜地起,除去求生的本能,我們就已經(jīng)準備要墮落了,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饕餮、淫欲,七宗罪,最常見的罪過;我們更多地趨于走向另一種回歸,更多地理性、自制、意志、禁欲等等...,自從我們從最根本的求生束縛中解放出來,就總是在不斷染上各種依賴,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nèi)在情緒的,有的沉淪更深,有的回歸正途。
《賭徒》該劇中應是尼采藝術(shù)的兩種體系日神主義和酒神主義,我們總是生而現(xiàn)在就幻想未來,我們總是生而現(xiàn)在卻沉浸過去,我們明知注定無法改變的結(jié)局卻總及時行樂或終日靡靡消沉,我們明知開始的美好卻總固步自封或沉浸幻想,日神主義和酒神主義都是沉醉,但他們兩個是相互貫通在一起的一個整體,極致過后就是另一個的開始...。
影片開端親人間生死離別前的那段父子對白——
其父:我想知道,如果我沒留遺產(chǎn)給你的話,你還有多少價值,誰想要將眾人踩在腳下,很難懂嗎?你有什么想法?談談你的計劃
吉姆:我會盡我所能,您可以安心地去。
其父:你現(xiàn)在是一家之主了,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
死亡不可怕,最難割舍是牽掛,最擔心的是突然地離開,還來不及道別,始終脫不開的是精神的眷戀,我們繼承前者的恩德和訓誡,將之傳承。圣經(jīng)中有曰:“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jīng)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借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保R太福音15:4-6)。
接下來的篇幅來描寫吉姆本內(nèi)特駛向那難以自拔的嗜賭之路,以及進入關(guān)于移動的地下賭場的情境,通過關(guān)卡,換過籌碼,由地下的“安?!币脒@片“叢林”,穿云過霧,七彎八繞地將觀眾們帶入這嘈雜的充斥著欲望的深淵。
當本內(nèi)特理解到自己的嗜賭成性已經(jīng)在逐漸傷害到自己身邊的人時,他應該已經(jīng)意識到嗜賭并非是只是影響自己,即便是他自身已愿意墮入其中。可是既然他已有不錯的工作,不錯的收入和名氣,他到底感觸的是什么?是生來即注定死去的深度迷失?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圣經(jīng))。請細細體會他所講及表達的東西,這些已經(jīng)在他與籃球生之間單獨對話中已經(jīng)很明顯,在他與女友爭吵時已經(jīng)很明顯...。
因其嗜賭,那位籃球新星的學生、網(wǎng)球前五的學生、他母親、他的戀人已因此受牽連,當他把從母親那里要來的錢,輸個精光,與菲利普斯的爭吵,至菲利普斯的離開。
當開始實施打假球的圈套準備開始還債,他已經(jīng)在操縱賭局,并不是他故意唆使籃球新星的學生打假球,而是那也是籃球新星的想法,進入職業(yè)球員,掙錢,為母親和妹妹籌手術(shù)費,養(yǎng)活家人。憑借他的能力,你可以想象到,他在三個債主中間游走,借來賭資,最后幫了他人。我想他從嗜賭到最后的賭局都是在證明他的一個想法,人生在世,這本身就是賭注,你想要得到的與你在為其準備的所有這些。
最后的一部分的篇幅也是描寫關(guān)于進入移動的地下賭場的情境;最后的賭局,當本內(nèi)特從錢袋里拿出那些現(xiàn)金時,在場的人們瞬間安靜了,表情驚訝,于旁人看來是豪賭,就連在場的莊家頭目和被借貸的大頭目都為這場豪賭震顫了一下,非黑即紅,要么墮入無盡深淵,要么險象環(huán)生,與其說豪賭,倒不如說背水一戰(zhàn),感受絕境逢生的快感,最后男主酣暢淋漓地從黑夜跑步至黎明,一直到愛人的院落前,當叩響那扇門時...,它給予我們無限美好的遐想,其實至此,已經(jīng)象征了日神主義的開始。雖然尼采的藝術(shù)推至極致就是虛無,尼采的哲學推至極致就是上帝已死,存在本身就無意義。但是個人理解,尼采的哲學完全是將“個體“推向極致,他忽略了“個體”雖是獨自存在,卻也不是單獨的存在,我們必須通過愛他人來愛及自己,通過愛自己來愛及他人。存在就是因為情感的關(guān)系而存在。大概這是家族、民族甚至人類社會傳承與弘揚的意義...。其實愛他人或愛自己都是本能,愛自己的極端就是毀滅,而愛他人的極端就是繼承和延續(xù)。圣經(jīng)中有曰:“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保R太福音19:19)
我們用愛證明存在的意義,用存在來詮釋愛的意義。
不要為生命憂憂虛吃什么,喝什么,為身體憂虛穿什么。生命不勝于飲食嗎?身體不勝于衣裳嗎?《新約·馬太福音》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新約·馬可福音》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缎录s·路加福音》
片尾意義是趨于美好的,如果吉姆·本內(nèi)特一直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那結(jié)尾就是個悲劇,如果吉姆·本內(nèi)特的家人及戀人菲利普斯受此牽連,那只能說用死亡和犧牲來喚醒吉姆·本內(nèi)特的自我;或者如果吉姆·本內(nèi)特的家人及戀人菲利普斯受此牽連置死,吉姆·本內(nèi)特癲狂;再或者如果吉姆·本內(nèi)特的家人及戀人菲利普斯受此牽連置死,吉姆·本內(nèi)特復仇后自殺或癲狂或未完復仇即被置死微笑離去呢;所謂悲劇的極點就是喜劇,就吉姆·本內(nèi)特而言何嘗不是另一種新生的詮釋呢?但這大概不是我們所想看到的!
通篇之后,我所看到的是對開頭的點題,我們不以身份、地位、金錢來判定人的價值,那種判定應不是最純粹的,我們無論怎么去駕馭名利?其實我們也是被名利所駕馭,欲念想要將眾人踩在腳下,吾輩皆為其奴隸,但是如果沒有愛,我們價值的存在感又在哪里呢?那不就是推至極致到虛無了么?
所以少發(fā)那些消極負面抱怨的帖子,你沒有那么苦逼。放下那些可悲和該死的情緒,多些祝愿,讓我們在痛與快樂的交織中有期待地生活,我們需要正能量!
可能還有人問,為什么去賭城下了注,應該贏了很多錢,他向韓國的債主又借了15萬,向放高利貸大佬弗蘭克的借了26萬,他總共欠款15+26+6+26=73萬,黑人放貸者說過一句的有人在賭城下了八分局,20萬賭球,20萬*2=40萬,韓國佬的15萬本奈特直接給了籃球生,6萬還給黑人放貸者,去賭場下注40萬,40萬*2-26萬(韓國佬)-15萬(韓國佬)-26萬(弗蘭克)=13萬,最后扣減利息大概是10萬...,這個解釋應該合理了。
總體來說,更像是一種自我救贖,也可以說是尼采的“醉生夢死”。
該片片尾背景音樂——《another wave from you》給人一種沖破枷鎖和束縛,奔向廣袤、美好、最真切、最純粹生命原野的感覺。
2 ) 僅獻給真正的賭徒
影片開頭即是一個爺爺臨死前對于自己親孫子極度失望和無奈,爺爺是一個精明成功得商人,人情世故深諳世事,知道一個晚期賭徒給予其再多的錢財也如同扔入大海。所以他沒留給自己孫子一分錢,卻是留給他一次機會。
教授才華橫溢且出身于富豪之家本該有著豐富多彩得人生和繼承家族產(chǎn)業(yè)成為一家之主,卻為了籌錢還債而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生活得毫無生氣,教授是典型得晚期賭徒(賭博上癮是需要漫長得過程,誰也不會一上來就嗜賭成性)剛離開爺爺?shù)迷岫Y就迫不及待直奔賭場,并用身上得一萬元迅速贏至八萬,并一把輸光。此時賭場得吸血鬼慢慢向他靠近(注:賭博不能自拔會使人傾家蕩產(chǎn)但是高利貸得出現(xiàn)會加快蕩產(chǎn)得速度數(shù)倍,甚至于透支,他們與賭場相輔相成榨干賭徒及其家人朋友得每一滴血,沒有高利貸得賭場是很難為繼得,高利貸也依靠賭場賴以生存),黑高老大搭訕,吸引誘惑教授就范。。。。。必定會輸光得教授獨自竄縮在朝氣蓬勃得大學校園里顯得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贏了為何不走?畢竟他一上來就贏,如果收手就不至于如此,我只能說一旦你踏入賭場就會有這一天(除非你是極少數(shù)有超強自控能力得人,但如果你不是就不要輕易嘗試),賭博有非常神奇得魔力能讓你不能自拔,即使你曾經(jīng)贏了錢,但你最終也會還回去,連本帯利得換回去,每一個賭博成癮得人都是曾經(jīng)贏過大錢的人,就如同片中的教授,曾經(jīng)贏過250萬美金,在一個26萬美金取現(xiàn)都需要預約并會起銀行工作人員警惕得時代可見這是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賭徒不光是想贏錢,更需要得是開牌時得感覺,當一張大牌發(fā)到你手上時那種興奮那種熱血涌入大腦得感覺會使人鬧分泌大量荷爾蒙,這種美妙可以說不亞于XX高潮來臨得那一刻,但贏錢得最終結(jié)果就是輸光,就如同生命得最終目標就是死亡一樣,這是誰也無法避免變得自然規(guī)律!!
教授知道自己該不該賭博?他后悔嗎?他想戒賭嗎?他知道這樣下去的后果嗎?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他已無法自拔,以至于當母親近乎絕望得把26萬交給他以后,他沒有還債,繼續(xù)賭博至最終洗白,他無數(shù)次想要自殺(也許他是基督教徒他害怕下地獄也許他下不了手),因為只有結(jié)束了自己得生命他才能不去賭場,就像每一個身無分文得賭徒一樣!他已病入膏肓,大腦已啟動了自毀程序,因為在潛意識里,大腦知道即使贏再多得錢最終結(jié)果也是一樣,所以讓這一切都盡快過去吧。。。
影片最后,教授把兩大債主都約到輪盤前,孤注一擲,擺在面前得只有兩種結(jié)果,翻倍或者輸光,如果翻倍就能還清欠款,但如果是后者那他必死無疑,他是用自己得生命做最后一搏
也許很多人不明白他最后其實什么都沒有得到覺得這部電影毫無意義?但通過最后他拒絕了贏來得十萬美元我知道,作為一個賭徒,他獲得了一個賭徒最大得成功,他戒賭了,他獲得了重生,迎著陽光他蹦向自由,奔向自己得愛情,奔向了新生活。
3 ) 不是賭博,是一次次對命運的質(zhì)詢
可能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看成一個資深成癮的賭徒的戒毒過程,包括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一樣。
但其實,賭博是對命運的一次次下注,一次次翻倍2萬美金,4萬美金,16萬美金,為什么還不離場?我告訴你為什么,因為每一次下注都是在向未來尋求自毀。
意義不在于錢的數(shù)字本身,在于什么時候會輸光,在于什么生命、生活、命運什么時候會毀滅?是對人生的終極質(zhì)詢?我要真正的工作,真正的房子,我要真正的人生的意義,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請你告訴我人生的終極會是什么樣,0 還是1 ?
最后,在韓國城的最后一把。我覺得男主的腰間會有一把槍,如果開紅,那操蛋的人生就毀滅吧。
輸過的人才會懂。
謝謝
4 ) 生活在邊緣
如果你未曾在邊緣生活過,那么你未曾活過。
影片是在講一種人,這種人對于生活的狀態(tài)和目的有著明確的追問。他們望向的地方是哲學的,質(zhì)疑的,經(jīng)過不斷地反復地深思的。他們的表達是文學的,曲折的,跳躍的,瘋狂的。
如果未曾死過,我們?nèi)绾沃郎臉啡ぁ?br>
把那些束縛我們的恐懼,經(jīng)濟,道德,財物,當做無物,用生命的極限去測試他們的邊界。然后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們走到過生命的邊界。從邊界向外望去,我們對自己說,自由可以走到這里,這里之外是活著的自己所無法感知到的,帶著敬畏的心,我們完成了對自己信念的虔誠追尋。
有一位朋友曾經(jīng)割腕,她沒有因此而消失,她說她想要體會痛是怎樣的感覺,我當時無法理解她,只在之后的每年不時想起她。賭博,作為一種自知的人的故意墮落,完成的是賭徒作為一個個體對于荒誕生命的追問。如果我們的生命僅僅可以依靠一種無意識的猜測就能獲得自由或者束縛,那么我們的生命實在太淺薄,從而完全不值得活著。當任何一個賭徒意識到這種荒誕的隨意之后,對生命本身充滿了被欺騙后的報復心——我曾如此用詩歌贊美過你,竟然你對我的意義僅僅是紅黑之間的押注。我何必再這樣斯文地活著,成就了你,再去欺騙更多的人。
荒誕是荒誕得以延續(xù)的魔法藥,斯文是斯文毀滅的催化劑。
如果尚有什么能夠挽留一顆倔強的心,那可能僅僅是對于美好即將破碎的尚存的惋惜。賭徒教授為了挽救自己的女學生而做出了他最為不愿意和不屑做的事情,去授意另外一個學生去打假球。教授對自己生活的絕望并未帶入他對于青春年少學生的責任里,如果你活著,你要真實地活著,這是他所希望他的學生能夠承諾的。這里并非有什么人生的義務,一個教師對于學生的義務,不是的,一點也沒有。賭徒教授所播撒的觀念是對于所有人的,對于所有人的期望都是如此,這是多么不言自明的一個信念,并非因為我們愛著什么人,所以我們這樣告誡他們,我們喜歡無條件地告誡所有人。
生活,不是在消磨時間,而是在體驗時間。如果在一個孤獨的城市,做著世界上并非唯一的事情,我們的生命的價值在哪里?我的每天的獨一無二的體驗在哪里,這是我要的生活么?
可喜的是,賭徒教授選擇的是痛苦,而不是歡愉。他選擇的是押上全部去擁抱希望,而不是尋找讓人回味的快樂。不是毒品和性,讓他上癮,而是賭博。帶著一絲對于希望地追問,他質(zhì)疑著整個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制度化的,僵死的,無趣的方式。他并非完全絕望,所以并不去享受給大腦帶來寬慰的舒緩的快樂,而是那種高度緊張,孤注一擲,無所顧忌的正反對決。生與死,只在一念間,既然荒誕,那么就讓我的孤注一擲到我所堅信的根本沒有理由的那個正反面的一面,紅與黑間隔的輪盤,黑色既然是我毫無理由的堅持,那么就讓我堅持到生命可能的最后一刻。
他不是在探討自己怎樣活的問題,他是在探討僅有的一條生命,在只有自己一個大腦的情景下,如何成為兩個人。那樣短暫的生命,如果我們只做過一種人,我們的損失何其大。如果一直是穩(wěn)定的優(yōu)越,那么我如何去理解世界。如果我一直積極,如何去理解腐爛。
主人公不一定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創(chuàng)作小說,他可能會為里面的人物把善惡的邊緣模糊掉。如果我們不是所有人,那么怎樣理解造物主的用意。只有體驗過所有的熱情,倔強,責任,以及荒誕,逃避,萎靡,我們才得以接近造物主。人是用來去理解的,而不是去評價的。生則如秋葉一般,枯黃中夾雜著綠色的殘留,楓紅中伴隨著不愿隱去的青澀,葉脈向末端伸展,直到融入到極其細微而看不見,獨一無二的混合體,夾雜著永遠難以言說的色塊和紋理的獨特,在不斷地劇烈變動著,伴隨著它的進一步凋零,我們欣賞著生命。
自由意志說你可以隨便抉擇,命運告訴你如果不是一個天才那么你該去死掉,有些人會說,給我一個色子,讓所有的一切在它面前都變成最愚蠢的力量,統(tǒng)統(tǒng)地,一起的。
5 ) 你認為的他 其實不過是你對自己的判斷
賣手表那段 其實就是整個影片 或者說整個棋局的KEY —— 我們對所生活的世界的認知來來自我們給之貼上的標簽 在任一領(lǐng)域之中 你在別人眼里只是是或者不是某種人—— 男主爺爺眼中的他沒有價值因為他不是商人 學生們不能理解他因為學生只從他教授的一面來理解 除了看到他更多面的女主 而籃球生看見的他的內(nèi)心 不過是籃球生自己的心理活動—— 正因為把握了這一點 他認真的跑到那個最有挑戰(zhàn)的社會邊緣地帶里玩票 然后在那些專業(yè)人士眼里從無名之輩變成一個傳說 而那圈子之外 他仍然是叛逆的兒子 也仍然是憤世嫉俗的教授 沒變過
無法從男主的人生角色來解讀本片 確實也就不懂他那句 我不是一個賭棍。 這不過是他給自己選擇的一片戰(zhàn)場 為何做出這個選擇 因為只有這 才是他們家族未涉及的領(lǐng)域 因為他爺爺是成功的商人 他母親是社會名流 而他自己在學術(shù)領(lǐng)域早就找不到任何成就感 要獲得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所有他認為自己在乎的人的認可 這里的成功 是最大的挑戰(zhàn)。 所以說 這片子無關(guān)賭博 無關(guān)賭棍 而是一個含著金鑰匙長大的男人 曾經(jīng)無數(shù)榮譽的滄海之后 對自己的更高挑戰(zhàn) 這就是他所說的實實在在的活的感覺 而事實上 這是與無數(shù)賭棍本質(zhì)的區(qū)別 —— 賭場里無數(shù)真正的賭棍 往往是事業(yè)成功后 無法再找到人生新的目標 于是用這種最簡單的方式來刺激自己繼續(xù)生活的欲望 而男主恰恰不是這種人—— 黑人最后對男主所說的那段想要洗白的話才是賭棍的寫照 —— 男主的這番挑戰(zhàn)的關(guān)鍵就在于 他最好的利用了這些所有的賭棍 眼中看見的那個賭棍角色 作為對比的是 籃球生眼里看見的他 其實不過是籃球生自己。
他沒有要那十萬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錢 最后 他贏了贏的并非是錢 而是他給自己的一個目標 ——成為一個全新領(lǐng)域里的精英 就像他的爺爺 他的家族 甚至從前的他在學術(shù)領(lǐng)域一樣 成為那片領(lǐng)域之中的贏家 說到底 這其實是一部中年危機電影 一部極其難得的中年危機故事 是一個男人對自己救贖的典范 甚至不差于基督山伯爵 不遜色于刺激1995
車上的胖子夸他那句 GOOD BOY 好小子 因為他做到了比胖子告訴他的那個靠賺到更多錢對人高喊FUCK YOU 不屌你更高層次的榜樣 因為他在那些真正的賭棍圈子里從一個無名之輩 一戰(zhàn)成為了一個傳說中的賭圣 而他內(nèi)心真正興奮的價值所在正是——其實我只是路過 來隨便玩?zhèn)z把而已
往往那些吊炸天的真相 和境界高低無關(guān) 而是因為來自另一個世界
6 ) 我不是賭棍
看完電影,五味雜陳。
現(xiàn)實世界的人生縮影都在電影里,雖然短暫,但已足矣。
馬克看起來是個十足的賭棍,即使他已經(jīng)取得了在常人眼里不俗的成就,才華橫溢,是文學院的教授,算是不錯的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社會的最低層人賭場發(fā)牌員也看不起他,叫他不要賭了,他怒吼著"看什么看,發(fā)牌”,韓國人知道他的賭技的,但這家伙居然這么不知進退,不懂見好就收,以致每次還是輸光走人,欠下一屁股債,連進賭場的資格都被取消了。非州黑哥專門做高利貸的,也很欣賞他的才華,但卻鄙夷的說你寫個小說能掙幾毛錢?還得起我的賭債么。在黑老大胖哥的眼里,馬克還是有潛力的,在賭場上能贏到250萬美金,已經(jīng)可以隨便說“去你媽的”的地步了,但你敢不敢玩命。周遭的人都用鄙夷的眼神去看他,這人簡直是無法理喻的,有毛病的,已經(jīng)可以了,你究竟要什么?
馬克才華橫溢,至少他自認為是。他認為首先要問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連自信心都沒有,干脆點不要做了,不要浪費時間。聽進去的學生很多,果然少了很多。他鼓勵學生,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為了理想,要學會放棄,要不顧一切的為之去努力。然而每個人都有不為人道的心酸(籃球王子的腿傷和家境,女孩的啟蒙家庭背景和文學淵源,似乎都不具備成功的捷徑與可能),能懂他的人不多,不過也有兩個,不是完全的懂,但至少沒有反對他,女孩甚至鼓勵他去賭城玩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家人,借錢給他的人都勸他放棄,周邊的人都用鄙夷的眼神唾棄他,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為此,他的祖父臨死都沒有給他留下一分錢,是何等的殘酷,死了錢也帶不走,也不愿給他分一些,母親在他危難的時候救了他一次,但結(jié)局是眾叛親離,母親也離開了他,他孑然一身,車子也被人拖走了。
美麗的女孩愛上了他,即使他一無所有。是女孩把他破爛的心柔化。但他沒有答應女孩,他要成功,他已經(jīng)無路可退,到了破斧成舟的地步,在生死攸關(guān)的那一刻,他連看都沒看,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到了穩(wěn)贏的地步了,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磨礪,多少次的失敗、跌倒以后。
他已經(jīng)拿他所有的去努力了,玩命的努力,能不成功么?
我不是賭棍,眾人皆啞然,雖然影片的最后他依然沒有錢,但他已經(jīng)奔跑在成功的路上。
敲開了窗臺前寫作的女孩的門.......
最不科學的地方在于他的債主愿意不斷借錢給他
賭徒絕望的最后一搏心理都是:要么輸光死光,要么徹底翻身贏回,也不要多,就剛好還清所有臺面輸?shù)木托小?.8
豆瓣只給了6分,但這部悲觀主義者花樣作死的慢哲學片前半部萎靡的太過真實,總讓人覺得馬克隨時就能給自己來上一槍,郁悶得讓人罵娘,后半部終于凸顯出那個號稱什么都不在乎的賭徒內(nèi)心尚有余溫。最后從一切糟糕、過去、絕望中奔跑而出的畫面,絕望的黑暗中燃起的點滴重新開始的希望完全戳中淚點。
有錢人家的小孩真的很空虛哈,尤其再被文藝毒害一下,什么問題都沒有的時候一定要去找問題來抑郁絕望和想自殺
一朝好賭,一世沉淪。
打分低的都是沒賭過的............
我睡過去了百分之九十,醒來問問身邊哥們,居然情節(jié)完全猜對,失眠的人應該去看,睡得可香了
他這么賭法 不可能贏 但似乎他控制不了自己 結(jié)果就是負債累累 錢不重要 玩的就是這種感覺 牛逼 最后終于領(lǐng)悟 再次放手 成全自己
燈光鏡頭很有舞臺劇現(xiàn)場感,馬克沃爾伯格把一個憤世嫉俗的形象演繹得很豐滿。他自己坦誠這是他最難演的角色。劇情后半段開始越來越差,除了主演之外已經(jīng)沒有任何亮點。這部電影如果沿用最早小李子+馬丁斯科塞斯的組合,可能會完全不同…
7.0/10 分。要想看《賭神》這種類型的,還是趕緊放棄吧。
“正好是6就是blackjack”——掌握基礎(chǔ)知識之后觀看了這部電影。美式仕途經(jīng)濟,黑幫街溜子也要賺錢買房子,大家都在假裝活著嗎,一個虛無主義者的花式作死。
181025在家養(yǎng)了大半天我很喜歡的類型,大概因為我也是賭徒?
有點可看性。
過目即忘的電影。
看完刪……這故事我看不進去
有人賭是為了錢,有人是為了刺激,還有一種人,憑借其天賦敏銳地發(fā)現(xiàn)世界本就是一個笑里藏刀的賭場,人生不過是場只輸不贏的游戲,有心不玩這個游戲,卻又不知如何逃離,于是痛苦不堪地拿頭亂撞,沒想竟給他撞出了隱藏的路來??粗沁\氣好,實際不過是以賭入道,不經(jīng)這千辛萬苦,也沒有最后這一悟。片子好得有點出乎意料,男主內(nèi)心獨白那一段頗有些人間即地獄,如夢幻泡影,我自尋我靈的意思??此浦v述賭徒,實則說的是我到底是誰的問題,而且看起來也算給出了答案,把女主理解成男主心王就是那個意思了,雖然很可能是創(chuàng)作者的套路。西方的有些哲學思辨,答案可能早就存在于東方了。
人有病,天知否?這不是一部酷電影。
寫劇情簡介的人看過電影么
老套而有效的手法 前期的不斷壓抑積攢換來了最后心跳的聲音 有點文藝片的味道 不溫不火
故作高深矯揉造作,馬克你還是多演些動作片喜劇片吧,不要浪費你的肌肉。插曲很贊加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