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34,正好單身未婚,電影里每一句臺詞都像是說給我聽,每一個糾結都是我的糾結。日本社會比中國包容,在國內受到的歧視更多,例如別人不問不會說年齡,不會主動說婚姻狀況,不敢輕易跳槽。我可能會像小麻一樣,別人覺得你好幸福呀!以前是堅定的,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覺得人生有必要這樣嗎?自己的生活與他人何干?,F在想努力去嘗試,萬一合適呢,結婚又有什么不好呢,自由,平等,時而安靜不語,時而喋喋不休,生活并不一定非要怎樣或是非不能怎樣,自己的選擇自己付得起責,從不期望婚姻是瑪麗蘇,也不悲觀到婚姻是一地雞毛。
和朋友一起在森林里野餐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這幸福感和青春的流逝年紀的增長親人的離去和新生命的降臨一起緩緩流淌,不動聲色的轉換著一個接著一個的四季。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最大的力量或許是愛與美,美的一個分支是美食。美好的食物會讓你想起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人在一起時會想要吃最美味的食物,無論那是加了檸檬片的火鍋,工作附近的豬肉炸串套餐,還是奢侈的190日元一個的番茄,琳瑯滿目的調味品,家里寄來的最最新鮮的土特產,不會改變,不會淡忘。
明天要和一位在瀘沽湖認識的朋友一起吃午飯和晚飯,我要帶她去吃我喜歡的常吃的一些好吃的東西。希望她能夠在回憶起在北京出游的這幾日里,會想起啊,哪個胡同里的紅燒肉真好吃呀,哪一條胡同里的小面兒真是讓人想念啊。
明天我是紅色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電影《小好、小麻、佐和子》(すーちゃん まいちゃん さわ子さん 2013)。
我想寫這部電影很久了,但是一直沒動筆,它和很多個人私藏的冷門佳作一樣,靜靜地躺在我的硬盤里。今天特意騰出一天空閑時間,再次翻出來從頭到尾細細地看了一遍,不能說是感同身受,但感觸良多一定是有的。
影片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講述了三個都市大齡未婚女青年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狀態(tài)。雖然三人的戲份比重各有差異,但是每個故事都精巧玲瓏,細膩溫婉,云淡風輕地描摹出都市生活的三個好閨蜜各自質樸而又真實的一段人生。橫向比較的話,最接近咱們國產的小妞電影這一類型,但是卻完全看不到互撕或者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那種狗血情節(jié),甚至連愛情都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但就是這樣一部劇情單薄到幾乎白紙的電影,卻深入人心,精準地把握到都市單身女性面對孤獨和適婚所帶來的壓力時所應有的狀態(tài)。不經意間,你就會被這種悠緩的節(jié)奏、輕淡的敘事和一股柔和的力量戳中心窩,猶如經歷了一場熨帖周身的心靈之旅。
電影開場先用三個短暫的鏡頭交待了三個女性的職業(yè):
森本好子,也就是小好,是一家咖啡店的正式職員??Х鹊甑拿纸?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Fr?ulein,查了一下是個德文單詞,意為單身未婚的女性,從后面得知老板也是個單身女性,有一個上中學的女兒。母女的關系很微妙,她們以姐妹相稱,直呼其名不用敬語,在女兒看來,她不是合格的母親,但作為女人,她是合格的。這個隱喻為影片蒙上了一層寂寥的氣氛,十分貼合主題。
小好心思細密,有著近乎完美的強迫癥,比如排隊點咖啡的時候,心里反復想著,要一次性把東西點完??爝f員敲門都不忘關緊窗戶,這樣的細節(jié)隨處可見,某種程度上也映襯出她生活的孤寂。從接到母親電話詢問男朋友和存款這類代入感很強的日常對話得知,她已經持續(xù)了很久的單身狀態(tài),東京這樣的城市,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樣,大齡剩女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接著出場的是岡村麻子,也就是小麻,典型的office lady。作為一個年齡逼近35的辦公室白領,導演選取了很多身邊人的言語來表現她的境遇。比如上司嫌她皮膚變差引起身邊同事的恐慌,感慨自己到了30歲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呢?雖然說者無意,但聽者有心。小麻被上司帶去給房地產客戶賠禮道歉,被客戶調侃說是不是等著釣個金龜婿。上司的諷刺則更加直白:我們那時候20多歲就結婚了,過了30歲就要孝敬父母了。這應該算做常識吧。應對工作中無法避免的麻煩,她早已熟稔于心,表面阿諛奉承內心卻不忘詛咒客戶和上司這兩個中年油膩男,到了鞠躬的時間趁機伸個懶腰。
在論資排輩的日企,像她這樣的基層小領導最在意的是銷售指標和公司裁員這類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職場攀爬通道。在遭到同事、客戶和上司的輪番打擊后,她也只能按耐住內心的怒火賠笑臉,一邊告誡自己這不算什么一邊安慰自己。小麻與一個有婦之夫保持著情人關系,工作上的委屈和年齡帶來的壓力讓她更加急于得到對方的答復,然而每次她想從他那多得一小時,卻總是輸給以女兒腮腺炎為借口而無法赴約的男人。
時間是怎么樣爬過了我皮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這句歌詞一語道明了年紀對一個女人意味著什么,皮膚也許是最明顯而又強烈的信號。她去了護膚所,醫(yī)師告訴她有些事情不必過分堅持,于是小麻去了婚介所登記,她向歲月妥協(xié),把自己交給另一種生活。雖然現實不如人意,但是她以成熟女性特有的冷靜和隱忍,去擁抱未知的人生??v觀全片,這一特點,在三個女人身上均有所體現。
林佐和子,是個自由職業(yè)者,從事網站設計等插畫類工作。她和癱臥在床的外婆以及母親三人生活在一起。點外賣的時候偶然遇見了接管父親餐館的小學同學,因為雙方都年紀比較大了,一來二去互相中意彼此打算結婚。但是對方提出要去醫(yī)院開生育能力證明,佐和子勉強應允,也要求對方去開健康證明,就這樣,唯一可能把自己嫁出去的機會也不了了之。之前還羨慕可以隨時出去隨時回來的小貓,自由自在,擔心自己結婚后只剩母親和外婆倆人,而今又回到了三個女人相依為命的狀態(tài)。偶爾回來探親的哥哥一家人,臨走前都不愿去看望隔壁近在咫尺的外婆,佐和子雖然介懷但也無能為力,這點像極了《女人步上樓梯時》中的高峰秀子,家庭對正值風華青春的所她帶來的羈絆。
交代完身份職業(yè)之后,三個閨蜜一起外出野餐,可能現實和影視劇中塑料姐妹花見多了,電影中她們三個的關系自始至終都保持著牢固的友誼,親密無間。她們坐在草地上吃著小好制作的日料,談論著各自喜歡的結婚對象理想的年齡,互相嘲諷著:結果大家還是都慢慢變成老姑婆了。外出野餐是她們常有的聚會和生活方式,并且首尾呼應。
影片選取的生活視角很細微,但都十分貼合實際。閨蜜間互相慰藉,不分彼此,一個都不落下,在小麻步入婚姻的殿堂完成自我生活的蛻變前后,小好都為她提供了堅實的臂膀和精神依靠,尤其夜間坐在小好自行車后座依偎在她單薄嬌小又柔軟的身軀上,兩個女人齊聲釋放的吶喊劃破孤寂的夜空。友情的陪伴或許不需要你告訴朋友真正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她也能即刻明白你的難過和苦楚。
小麻與過去的告別是相對果斷的。我清晰地記得她曾說了這么一句話:
我有時候在想,我所放棄的那一種人生,也許是有未來的。
她擔心自己成為母親之后,現在的自己會悄然不見,于是叫上了小好一起去拍孕裝照,讓小好幫她記住自己現在的樣子。
吃火鍋的時候,小麻問,是不是通情達理的女人都很膚淺啊。與之交往的那個男人,那么在意時間,卻把表落下。她故意將表調慢一小時,浸入水中,塞進冰箱,這種徒勞的儀式感似乎在向過去自己備胎式的存在徹底決裂,那冷藏起來的一小時,不過是換不回來一段可有可無的感情而將真心和依靠交給另一個合適的陌生人罷了。大家都只是玩玩,何必認真,所以所謂的愛情,不過是一頓快餐。
很快,那些名片夾和競爭對手都成了過去,沒有交代工作的后輩,也沒有了布置任務的上司,徹底變成一個無業(yè)的主婦。當小麻坐在地鐵的孕婦座位上看見穿著西服的職業(yè)女性,仿佛看到過去的自己,完成一次物是人非的時空置換。跟過去的自己說聲再見,很快就會誕生另一個自己。
與小麻的屈服于現實相比,小好則顯得很執(zhí)拗。她跟店里唯一的男經理中田互有好感,但也許是太久沒有戀愛了,變得遲鈍,被主動出擊的同事套走了自己喜歡的人。每天上班面對著中田和未婚妻同事,這種滋味對她長久的形單影只無疑是雪上加霜。她會因為同事指甲太長被老板批評而跑去安慰,但對方根本不在乎這份卑微的工作。她會因為和中田的偶遇而喜不自禁,會因為他的夸贊而高興一整天。偏執(zhí)的小好從不會表露自己的情緒,她把所有的孤獨和寂寞全都融進了工作和愛好上,也因此被老板提拔為店長。
三十來歲,已經過濾掉了大部分青春的激情,留給自己的生活空間也越發(fā)狹窄,在世俗的身份確立觀念上,家庭才是這個時期女人的重心。但是小好始終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也許她沒有期待某個人的出現,她想過改變,變成這種人,變成那種人,但那些都是別人,不是她自己。
一位求職者對她說,你的時間算什么,不過是找不到男人所以閑得在這當店長吧。
對于這種挖苦,小好淡然視之。似乎唯一有力的發(fā)泄是在咖啡店的黑板上像寫日記那樣寫下一行簡單的標語,來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
美味的食物,讓你想起重要的人。 伸個懶腰偶爾在浴缸里深呼吸。 寂寞意味著不得不單獨面對。 工作即幸福。
從期待、失落、煎熬到面對,最后變得內心強大,這一過程是層層遞進的。
她在街上踱步,內心自言自語:
這種寂寞的感覺,我經歷過好幾次,如今讓我感到寂寞的是什么呢?就這樣下去變成老太婆,既沒工作也沒錢,連個依靠的人都沒有,我會孤苦伶仃地死去嗎?我至今的選擇都錯了嗎?這樣想著,不禁顫抖起來。
這是一種需要讓人仰望和高攀的孤寂,不會迎合任何人的偏見而犧牲自己內心的堅持。對于自身以外的人,都同等看待平等相處,寬慰下屬,安慰自己喜歡的人,但從不強求,寧可自己一人用精致的日料填滿和排遣孤獨的掙扎,也不會輕易把自己交付出去。
這是一個性喜孤獨,優(yōu)雅地無以復加的靈魂。
正如小好所說:
活得越久,就越能注意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對于遙遠的未來,現在一切都無法定論。
工作、愛情、柴米油鹽的穩(wěn)定生活,無論選擇什么都會年華老去。
可以活得不夠精彩,可以活得像一座孤島,但千萬不能認輸、不能庸俗。
看片名就知道是三個大齡單身女青年如何“斷舍離”的故事,但就是這樣緩慢溫馨又帶點傷感的電影我總也看不膩。說來覺得真木陽子有點像何靜啊,當然比何靜好看多了。
1、真木陽子的胸越來越大了,目測G杯,絕對大過綾瀨遙了。2、里面每個女人的衣服都搭配的很精致啊。3.全程柔光,不要小清新啊
柴崎幸演的角色向往婚姻,于是后來遇到了《坡道上的家》;真木陽演的角色留戀職場,之后便迎來了《問題餐廳》……怎么講,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吧
生活在時間差里的《小好、小麻、佐和子》分別對應著飄渺的將來、疲憊的現在和遙遠的過去。在她們期許、僥幸以及混亂的心態(tài)背后實際上是現代人普遍的境遇:無從預判的未來,無法改變的現狀以及無力追回的年輪。這種迷茫之下的傷感被御法川修以輕松俏皮的簡筆畫勾勒了出來,只可惜他的男性視角并沒有在三位女性的困惑當中尋見不同的答案。我們看到時間最終沒能在冰凍的保鮮盒里逐漸暫停而是從脫韁的狀態(tài)中悄悄溜走,因此本片真正的悲劇性誕生在一年后:人在迎接新生的愿望里反而停止了成長。盡管女性作為影片敘事的主體,但人至中年大抵如此。
怎樣的選擇都有好風景,最怕自己總是不斷懷疑自己。不安は盡きないけれど、でも、遠い未來のために今はお決つけることはない。
本片沒有多大野心,簡單鋪陳,娓娓道來,私人日記般貼心。小清新不膩口,治愈系無淺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關照女性,每一鏡皆傳遞著“尊重”?!禛IRL》也好,本片也罷。近年來日影的“女子組合拳"打得振奮人心。不像國片中洋溢著“物化、社會化”的氣息,鼓吹大男子主義的無知。
小清新但是不矯情,有點心靈雞湯但是不膩口,重點是看到染谷將太演正常人我是多么開心啊。。。
怎么辦,染谷在這里這么正常我恨不得打十星。(住口?。┻@種題材不是親身經歷過的話很難有感觸的吧,我個人覺得表現得還不錯,重點是染谷在這里面多可愛?。ú翜I),十星!十星?。。m然結果還是打了四)
無論選擇的是哪種人生,都有各自風景。比預料中要好。真木陽子演技漸長。
這三個人,好像都是我??吹叫『谜驹诮诸^突然回過頭,人潮涌動但沒有一個人向她走來。“寂寞意味著,不得不單獨面對”。不是不快樂,但也在想,“我所放棄的那一種人生,或許也是有未來的?!?/p>
30是一道坎兒,站在線的兩端,大女孩們真實的心境描摹。女王少有溫柔平和的一面。
沒有目標,一直向前走,只能不停的認清不想要什么,卻不知該守護什么
溫暖的傷感,動容的平凡。
霓虹國已經把剩女題材上升到了存在主義的哲學層次,而我們的剩女題材還處于被N多高帥富求交配的瑪麗蘇初級階段。只是這片子太電視劇節(jié)奏了,是電視劇我就給五顆星了
很舒服的女性電影,雖說只有一個電視劇的格局。探討的主題總歸不外乎那老三樣,似乎是女性永遠逃脫不了的恐懼:年華老去、結不結婚,生不生子。不過,人好看,衣服好看,街景好看,屋子好看,物件、器皿……樣樣都好看。
里面出現了好多吃的。
好溫情的電影啊~~片尾曲好聽!!カサリンチュ - あるがままに
都市單身女性的問題根本就是無解的,不管你選擇拋棄另一種有未來的人生,還是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鼓起鴨嘴做辛酸狀,都要為了享受現狀的自己付出代價。這樣電影的好處在于色彩光線調整的很舒服,所以心情很輕松。不過讓柴姐這樣從大逃殺里殺出來的猙獰肉食女去演那么森女的角色,爛木頭不信啊不信啊
也許女性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物種也說不定。まあ、そんな感じ、友達は大切なもんだ。
三十歲 早已褪祛青春懵懂的悸動 熄滅了桀驁不羈的昂揚斗志 也往往逐漸淡泊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無論當下如何 不妨走完這一程再回首 不管當初如何選擇 都要能不念過往 不懼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