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冬天的訪客
阿倫·瑞克曼有多牛,看看他拍于1997年《冬天的訪客》就知道了。
由肖恩·比格斯代夫出演的母親艾絲蓓,和?,敗丈椦莸呐畠焊ダ饰魉梗涎萘艘粓鰶]有硝煙的母女冷戰(zhàn)。
失去老公的攝影師女兒,其實已人到中年,16歲的兒子亞歷克斯與新搬來的鄰居少女塔妮,在雪野中不期而遇。其實,塔妮早鐘情于他,成天想找機會勾他,只是他渾然不覺。
問題是,這個凜冽雪后的一天,母親迭迭撞撞地來到女兒家,偏招女兒不待見。看著滿屋都是女婿生前的遺照,老太憤怒了,喋喋不休又連哄帶騙,終讓一直避而不見的女兒一同出門散心。
電影超然又有趣的是,這樣的冷天,一對相伴如初的老姐妹,無所事事又無聊至極,居然忍受著嚴寒跑到大街上斗氣。幸而一張報紙讓她們找到了出口,一個老太刊登的去世訃告,她們趕緊搭公交去參加葬禮。而另一對逃學的中學男生,來到冰封的海邊徜徉,一塊數(shù)落著各自媽媽的不是,結(jié)果惹出刺激物燒灼小弟弟的糗事。
當然,慪氣最甚的仍是這對母女倆,氣喘噓噓的老母,看到了這對逃學的男孩,攀談起來,女兒趕緊拿起相機拍起來。她倆有著某種融通的可能。
回到屋子的亞歷克斯與塔妮的萌動愛情,并不順利。屋子充滿著舊日光景的不快和殘次。他和媽媽都需要解脫和忘懷。失去的值得留戀,但不能妨礙現(xiàn)實的生活,更不能成為快樂的阻掣。
電影從另一種角度,詮釋出別樣的英倫風情,蕭瑟、冷清而彌漫著淡淡地溫情。這霧樣的國度,總是要穿過迷障才能看得清未來。
2014.9.28
2 ) 過 客
大學二年級的影評,沒想過牛豆瓣連這部片子也有!
回憶一下……
過 客
——《冬天的客人》觀后
有時候想,看電影比看書是一種更直接的體驗,或者說是更容易的進入吧?;顒又乃普娴漠嬅妫苋菀装炎鲱^觀望的自己忘記,一不小心就漂進了演繹的空間里,或者浮在它的天空里的一朵白云上俯瞰,或者窩在主人公房子樓梯下的一個角落里張望,象個無惡意的幽靈。
《冬天的客人》,一下子讓我進入。
干凈的鋼琴聲,一下子把耳邊的許多東西都濾去了,于是心一下子變得空盈起來,于是電影一下子占滿了整個承載,象個古怪精靈的魚滑進水里,這是音樂制作的“詭計”;白茫茫的大雪吞噬著整個大地,空氣是極為干凈而清新的那種,于是我的呼吸如同被牽引到這一片雪地里,忍不住貪婪的大力吮吸這舒適的冰涼;于是人一下子就進入了電影空間的某個點,這是畫面導演的“狡黠”。
蘇格蘭的海邊小村落,四個不同年齡段的人物在同一天里經(jīng)歷各自的那份不尋常,他們也偶爾相遇,但他們都有各自面對的完整的過往。故事從一個倔強而可愛的母親的行走開始,她一定是擁有和她的生理年齡不匹配的心態(tài),于是她的倔強和可愛不斷表露總是讓人會心一笑。但她終究還是一位母親,就算她并不擁有蒼老的心理年齡,她還是自自然然的以她的方式表達她對女兒的愛,那是一份喚起、一種期待。終于知道不管怎么樣,人都不應該倒下,因為有一雙目光含著永遠的支持,那就是母親。
母親和女兒是相似的,都是矛盾而又倔強的。母親希望女兒去忘卻、去療治傷痛,她明明知道離開意味著分離、意味著無盡的思念,她還是不停地問她是否離開的問題。其實她想得到一個什么答案呢,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也許兩個都想,又或者兩個都不想。一方面她希望女兒重新站起,而另一方面她又知道自己忍受不了離愁的煎熬,她在這矛盾的兩端走來走去所表現(xiàn)出的倔強,讓人感傷的淚珠就那樣在不經(jīng)意間滾落了。
女兒是一個新近喪偶的女攝影師,那是一個憔悴的美人。我想說,她的確把她對她丈夫的那份美得讓人唏噓的愛戀表達出來了,盡管她的愛戀對象在觀眾的眼里更多的是一些照片的存在。女攝影師有一種別樣的美,絕對不是四平八穩(wěn)的那種。一種沉郁的氣質(zhì),透過蒼黃憔悴的面容,在瘦削的眉角間展現(xiàn)出來,象一曲看過墜日看過落紅之后的憂傷挽歌,而那無疑是更吸引人的。我可以想象媽媽所喜歡的那個長發(fā)姑娘活力四射的樣子,但我也可以理解她的改變。她需要改變,她渴望從外部先打破一些形式再來消解內(nèi)心的積壓。她的心里,一定在她的愛人離她而去時,就砌起了一座城堡,緊緊閉著,不愿讓任何回憶飄走,也不愿讓任何現(xiàn)實進入。她一定滿足于這樣一種封閉,完全只是面對一種傷痛,而不用去理會真實的周遭。其實她清楚地知道真實的周遭有著除卻傷痛之外的許多許多東西,包括生活,包括責任,包括活力。
女攝影師在這樣的封閉里一下子蒼老了很多,于是女兒和母親之間好象有一個奇怪的錯位,于是她們在很多時候因為這種奇怪的錯位而變得平等,于是她們在這樣的平等中更自然地表達了各自的愛憎。我很喜歡這樣一種交流方式,她們無疑是深愛著對方的,但表達出來的愛意,絕對不是那種文質(zhì)彬彬矯情的問候,而是互相大聲的要求與苛責。在那表象的相互責備中,關(guān)愛卻似跳動的火焰,熱烈地燃燒不已。
脆弱的不只是女兒,母親在極力想證明自己的年輕,因為她害怕失去。在她一開始出現(xiàn)時倔強的步伐里;在她那段關(guān)于“熱愛冬天”的表白中,都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她渴望平等,她也需要幫助,但她不需要不平等的幫助。她要求她女兒直呼她的名字,這樣的幫助她才能接受。她把手伸給她,不是一個母親向一個女兒乞求幫助,而是一個有困難者向另一個有困難者伸手。她們是要互相幫助的,她滿足于這樣的互相與對等。
也許無論滄海桑田,讓女兒內(nèi)心震顫的,那份永恒屬于母親。女攝影師終歸還是被她母親拉出了那個封閉,讓她的責任、她的關(guān)注、她的愛,如同退潮后海灘上的貝殼,一個個美麗的破沙而出,自然而靜悄悄地泛著光。她終于還是抓住了母親和男孩交談時和諧的美感;她終于還是在遲疑了片刻之后理解了她的母親,把手伸給她時直呼了她的名字;她終于還是在回來的路上輕快地對她母親說她將要掃掃房間修修屋頂,在來年春天……我知道,在她說這句話時,一定有一大片的春雨已經(jīng)象魔術(shù)師的星棒瞬間劃亮,在剎那間淅瀝而下,在她和她母親的心里,溫暖而美麗地滋潤著。
同樣的天空下,時光依舊是那樣流淌,可是你一定會驚訝這四對人所遭遇的不同。就好象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在雪地里留下腳印,但那腳印也是不一樣的,那是屬于他們自己的那一雙。
因為先知道了電影的名字,所以電影一開始,我就睜大了眼睛看每個出現(xiàn)的人物,暗自揣測這是否就是那個“冬天的客人”。直到最后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僵化,其實也許每個人都是冬天的客人,誰都不會是冬天的主人,冬天不會永遠屬于誰。過客,每個人都是過客,冬天的過客。其實我想,這才是媽媽真正喜歡冬天的原因。她相信她的女兒終歸是會站起來的:就好象那兩個老婦,當其中一個拖住另一個的手,告訴她“我不會讓你站不起來的”,她相信她的力量足夠趕走她的無助,更尤其是那份對死亡的恐懼……頹廢、迷惘、無助、不被理解都是一時的,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片尾的女中音,象牛奶緩緩浸過心扉。我微笑著接受她給我的慰藉,象一個最虔誠的植物學家經(jīng)心打理偶得的一片樹葉,也許別人并不認同它的珍貴。
還是要靜下心來好好面對一些東西。我想起如調(diào)皮孩子奔跑般的大二,太多的惶惑與蹉跎充塞在里面,讓我心虛得沒有勇氣去面對。還是要細細地計算夢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盡管這樣的差距是讓人心驚肉跳的。還是要學會埋藏一些不理解和孤獨感,讓它們象黛玉葬下的花。
我不會過分為每一段歲月哭泣,正如我已經(jīng)理解一個人無法阻止雪花的融化。
3 ) 不為人知的冬季某日
對瑞克曼的映像還停留在哈利波特里面,沒想到他也是一位有才的導演,只是作品不多。
有些電影會不斷的用構(gòu)圖的攝影技術(shù)吸引著你往后看,而有一些則相反,它之用干凈簡單的場景,簡單的構(gòu)圖,簡單語言和人物說故事。
此片當屬后者,純凈的天空,潔白的大雪,冰冷的海風,刺骨的憂傷,四個不同年齡的人物在這個寒冷的冬日,各懷心事。母親急于拯救自己新寡的女兒,新寡無法走出孤獨的失落,兒子初嘗戀愛的懵懂,與鄰居家姑娘準備偷食禁果。。。。再外加兩過場戲的頑童和去趕葬禮的老太。
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心結(jié),無法釋懷,也無法擺脫和走出來。
憂傷的基調(diào)隨著簡單優(yōu)美的配樂向人絮絮道來,最后老母親給頑童糖吃,烤著頑童生的火,她暖了。新寡給頑童摸了頭發(fā)找回了被愛撫的感覺,她暖了。兒子和鄰居家姑娘互相尊重與理解著,洗了凍僵的雙腳,他們也暖了。頑童偷到了香煙,老太趕上了葬禮。
不得不說頑童和老太很好的緩解了全片故事的節(jié)奏感,讓故事沒有那么緊湊而連貫,反而更好的體現(xiàn)導演對這種隨性的故事節(jié)奏的把握。呼之欲出,卻欲言又止。娓娓道來,越發(fā)吊人胃口。
一切都發(fā)生在這一個冬季的某日,默默的發(fā)生著,變化著,彼此無人知曉。。。
4 ) 院子里松軟的一片安靜,一點微光,整個世界就明朗起來。
周日從圖書館 借來這碟 Winter Guest。
周一的英國 就已是漫天大雪。
客廳里一群人狂歡Party,我一個人窩在房間里 慢慢的看這碟。
這是小鎮(zhèn)的樂趣。這是冬天帶來的。
相機,那尾不屑Lady的棕貓, 一邊滿嘴Fuck,一邊滿嘴Mummy& Daddy的逃課學生,拍拍作響的蓬松大枕頭,被尺子測量然后分隔的Mar's bar,閃亮的鄉(xiāng)間公交,還有總是 適得其反的單戀。
冬天的小鎮(zhèn)上,每個角色實在不擅長釋懷曾經(jīng)的美好,所以才各自表現(xiàn)出了勇敢,狂躁,悲傷,膽怯。
他們都有自己的心事,而當他們踩著湖面一步步走,站在湖心,就把心事化解開去。
5 ) 我可以摸摸你的頭發(fā)嗎?
The winter guest 1997
Emma Thompson/Frances
詩歌一樣的電影,陰郁冷清的風景,有趣的蘇格蘭口音,動人又朦朧的感情,八個人一天的故事。
一開始就是老太太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冰封大地上,一路艱難到了女兒家,可沒想到女兒卻不待見她,不愿意見她。接下來的爭吵中大概明白了女兒認為母親控制欲強,而女兒在她丈夫去世后想離開這個傷心地,移民澳大利亞。
母親走了這么遠無非是想問女兒兩個問題,“你要去澳大利亞嗎?你會待在這里嗎?”她一直問,一直問,可憐但裝作冷靜的,帶有某種期盼的詢問,質(zhì)問,最后站在雪地里固執(zhí)地等待問題的答案。
母親看不得女兒頹喪下去,但女兒選擇振作的方法是離開。對母親來說,這是個兩難的選擇,她舍不得女兒離開,也不愿意女兒一直萎靡不振。于是她們爭吵,然后外出散步。
女兒讀中學的兒子,某天上午遇到了一直觀察他的鄰居女孩。相識始于一個惱人的雪球,不自覺地被吸引,帶女孩回家,在即將做些什么的時候發(fā)現(xiàn)屋子里到處都是父親的照片,仿佛他一直看著他。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父親?!?/p>
兩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一直拌嘴,本來無聊的一天因為一場葬禮有了波折。她們一起分享蛋糕,坐很遠路程的公交車,選擇靠窗的位置。在其中一位被死亡嚇壞了的時候另一個會伸出手說“你抓著我的胳膊,我保證你不會摔倒?!?/p>
兩個逃課的小男孩,在海邊生了一堆火,抱怨學校,抱怨父母,抱怨工作的意義。是很可愛的煩惱和抱怨。
散步的母女遇到了這兩個孩子。母親和小男孩坐在一起烤火,女兒用相機捕捉到了動人的畫面。一切的變化來自小男孩的一句“我可以摸摸你的頭發(fā)嗎?”像是春天冰消雪融的起點,第一塊冰有了裂縫。
母女倆走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再次問起那個問題,迫切需要一個答案。她讓女兒喊她的名字,女兒讓她抓住她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兒說“我打算整理一下工作室,在春天也許粉刷一下墻面?!蹦赣H終于笑起來,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兒子送鄰居女孩離開,詢問之后可否再見,兩個老太太挽著手繼續(xù)走著,海邊的小男孩抱著貓走向海的更遠處,消失在朦朧的海霧里。
最后鋼琴聲響起,故事結(jié)束,片尾則是更溫柔的歌曲。
清冷開場,卻以極溫暖的方式結(jié)束。是可以融化寒冷大海的溫暖故事,和一杯熱茶,熱水澡,屋里的暖氣,海邊的一堆火一樣溫暖人心。因為在那樣的開場里,你本沒有期盼如此溫暖充滿愛意的結(jié)束。
看完電影,明白這完全是Emma喜歡的,拍起來會覺得有趣的電影。Emma說過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很享受,因為是和母親一起拍的,導演是她的好友Alan,電影風格也是她喜歡的??梢钥闯鰧а輰巧膼垡?,電影里的Emma,那種頹喪煩悶的美著實動人。很喜歡Emma母親Phyllida Law的表演,十分細膩地表現(xiàn)了一個倔強可愛關(guān)心女兒的母親,一些小動作,表情都非常好。
人心的改變總離不開自然和他人的連結(jié)。在自然中可以體悟到生機與凋敝,意義與無意義,甚至一切。在與他人的連結(jié)中獲得愛,獲得關(guān)懷。母親需要女兒,女兒也需要母親,人需要關(guān)懷,需要連結(jié),需要愛。拋開過去的憂傷,在溫暖的春天迎來新生。
總之是一部可以治愈人心的電影。
一些臺詞:
Will I see you again?
You’ll not fall while I am here, that’s my good girl.
Don’t go to Australia . You’d miss me in Australia.
I am going out to clear the studio. Maybe paint the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spring. That’s good.
Ps:
以前看湯女士的作品是單純欣賞,完全沉迷她之后會更多關(guān)注她?!抖諄砜汀返谝淮慰粗挥X晦澀,但現(xiàn)在我有了熱愛角色和演員的心,自然一切都不同了。湯女士真好。
我也想摸摸她的頭發(fā))
艾瑪湯普森在里面的短發(fā)簡直驚艷 感覺自己的周末和工作日 被分割成了兩個時代:周末里 我總是曬著太陽 烤著暖氣 吃一些熟悉的食物 看一些九十年代的老片子(啊 九十年代的片子都算“老”了 現(xiàn)在回想 我在小的時候總以為我長大后的世界就是這些九十年代片子里的人的樣子 但我長大了 世界沒變成這樣 反而變成了我工作日里的那樣無聊
導演是個哲學家。。。。臺詞句句給予現(xiàn)實沉重的還擊。。。。
很冷感,很細膩。幾對人物的關(guān)系,內(nèi)心的敏感,釋放感情的方式,都那么美。教授有著多么哀傷唯美的情懷?。≡晞尤耍⊿ean Biggerstaff誒,你現(xiàn)在可比小時候萌多啦!
老得快走不動的大媽,不知所措的中年寡婦,情竇初開的小伙子,頑皮的小學生,每個人都要想辦法度過漫長的蘇格蘭冬日。故事好多可以發(fā)展的去向,沒交代的前后文,但有啥關(guān)系呢,不過是平凡的一個冬日
Alan大叔一定森森地愛著艾瑪嬸【不是愛情那種】,能把作假小子打扮的Emma拍得這么美
好美??!靜謐、渺遠,坦然。音樂美,雪的海灘美,男孩的游蕩美,老閨蜜的旅行美?!澳阌X得大海是無邊際的嗎?大海是有邊際的吧。如果沒有邊際怎么辦?又能怎樣”“背對著海岸,范尼,別回頭看”。湯姆,你走進大霧中,你還回來嗎?和愛情、友情、親情,以及死亡的對談,以及我們該如何生活。
二刷,簡直太美了!【我的玻璃心】蘇格蘭口音太可愛了,emma真是經(jīng)得起大特寫的美人,略上點妝就美得要人命
導演執(zhí)導上其實略平庸,和同類話劇改編的《八月鎮(zhèn)》毛病很像,但能選擇把這樣的動人的戲劇故事搬上銀幕,并且讓艾瑪湯普森和菲麗達勞兩位優(yōu)秀的演員發(fā)揮出足夠精彩的對手戲,想必艾瑞克已經(jīng)足夠滿足。看完好想再看一遍艾瑪?shù)摹段缪缰琛?。資料館銀幕
Alan Rickman和Emma Thompson的合作總是讓我看到一首每秒24幀的詩歌。寒潮的夜晚躲在被窩里看蘇格蘭海邊冷色調(diào)的巖石、冰面、沙土,以及每個角色冷若冰霜的臉龐,帶著不同的憂愁,最后幻化在海風里。就像David Gray那首歌,"Snowflakes are falling now you’re my long lost friend."
越老,越難以直接傾訴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當然,如果兩個人都行將就木,那另當別論。
這里的冬天真干凈,你唱起歌來真好聽
他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take me with you寫了歌詞,這是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也是送給母親生病的朋友鄧肯的禮物。他自己的母親也在電影后期制作的時候去世了。透過鏡頭你能感受到AR的世界非常純凈,想他時我更愿意看這部沒有他卻處處有他的影片。
配樂真的太美了。老太太剛出來的時候我還以為是Emma Thompson扮老年裝,真的超級像,結(jié)果一查就是何棄療阿姨的媽媽~但始終這是一部很悶的文藝片,我只是為了看阿姨的,阿姨表演狀態(tài)一如既往地好。
最適合冬天的片,很是喜歡。滿足視覺上的清冷,內(nèi)里是法蘭絨的軟暖觸感。從偏執(zhí)又慈愛的母親身上看粉紅少女心,從新近喪父的女兒身上看平和的絕望,從桀驁不馴的少女身上看勇敢,從相互攙扶著參加好多葬禮的老婦身上看陪伴,從一起逃學尋找意義的小男孩身上看朦朧的探索……Sean太萌了!
AR和ET就是文藝男女小清新。光聽口音就知道了,木有字幕果斷的基本上完全聽不懂。Emma跟老太太吵架能聽懂,一胖一瘦倆老太太說葬禮還湊合,倆小孩子就囧了。【Emma太美了太好看了太動人了】相當文藝晦澀的故事和主題,故事和影片都相當切題。【Directed by ALANRICKM
終于找到這部資源,略糊畫質(zhì)和兒時碟片常見的譯制片楷體繁體字,加上本片那種朦朧的懷舊感,反而在深夜給我一個真誠的棲息地幾個故事分別描寫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又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串聯(lián),代際間的映照體現(xiàn)出時代下共有的困惑;最最敬佩的是文本,功力實在深厚,而且有著不炫技的平實所有的場景仿佛一場夢,海岸和燈塔,懵懂的情愫,古典樂配蕾絲邊,我愿沉醉在這霧氣氤氳中
看了10分鐘就有種真像舞臺劇的感覺,結(jié)尾滾字幕,果然是舞臺劇移植。艾瑪湯普森和自己媽媽演對手戲,尾段海灘那幾場確實不錯。
我是偏心,有喜歡的演員,再悶的片子也看得進。但這部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兩個老太太吃蛋糕的情節(jié)感動死我了。
take my arm,I can hold you
給5星,不是推薦,是對這部電影由衷的喜歡。我欽佩演員們的表演,而他們又有那樣的美貌,他們一點也沒有浪費上帝的贈與,卻給他們的美貌添加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艾倫對母女沖突的節(jié)奏把握的非常非常好,從媽媽出門走路去女兒家,到兩人一起外出,越來越聒躁的媽媽,拉住女兒伸出的手時,我哭的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