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國家,被稱作“全球同性戀最想去的地方”。在那里,每年2月的狂歡節(jié),被譽為地球上最性自由的派對。海灘、美酒、帥哥、泳褲、汗水以及荷爾蒙,一切主張取向自由和性開放的美好事物,都在狂歡節(jié)里盡情展現。
澈說的是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有關LGBT權益方面的領頭羊,也是南半球第一個允許同性戀結婚和領養(yǎng)小孩的國家。
但你肯定想不到,巴西又是世界上LGBTQ謀殺率最高的國家。
紀錄片《同行》(Gaycation)的巴西之行,揭示了同性戀在這個充滿矛盾的國度里的生存狀態(tài)。
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歡節(jié),是全球LGBTQ人群的心馳神往的節(jié)日。性少數人群的參與,也使得狂歡節(jié)更具有活力。表面上看,狂歡節(jié)是一個很安全,很包容的環(huán)境。
但狂歡節(jié)結束后,慶典外的世界卻是殘酷的。
在紀錄片拍攝的幾個周之前,25歲的跨性別者Piu da silva,一位著名舞者,被人折磨,射殺。她的尸體在家里附近的貧民窟被發(fā)現,據說是因為跨性別者恐懼癥。截止到紀錄片拍攝,案件中還沒有人被拘捕。
狂歡節(jié)給人一種錯覺,認為巴西的所有人都包容性少數人群,但真實情況是,對同性戀的惡意和反感依然存在。
在巴西,性少數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巴西的收入差距非常大。Ana是一名拉拉,她的收入在巴西處于較為頂端的位置。她坦言,高收入給了她被保護的特權。即使如此,在大街上,她依然不敢牽女朋友的手,因為那樣會引來很多關注和麻煩。她希望將恐同癥歸為違法行為。
在巴西,女同性戀更容易受到侵害。因為巴西生活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在男性社會中,女性被置于服從的地位。如果一個女同性戀有一點男性化,就會被視為侵犯男性的權力。
在巴西,35%的LGBTQ謀殺案是針對跨性別者,因為社會的不接納,使跨性別者處于社會邊緣。
Luana Muni是跨性別性工作者的領袖,是其他跨性別者的偶像。如果沒有她,很多跨性別者都會失去保護。跨性別者租她的房間,如果生病,沒錢付房租,她也不會將姐妹們趕出去。
Luana Muni后來成立了跨性別組織,尋求法律保護跨性別者。她說:“在巴西??缧詣e者仍然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被看作是一個地下世界?!?/p>
另一個女人,卡羅爾,重新詮釋了在巴西做一個跨性別者是怎樣的體驗。她從模特起家, 現在是個演員,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巴西電視頻道上,以一個跨性別者身份演吻戲的人。
卡羅爾從小就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她無法判斷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她只知自己想做女生,直到多年之后,在藥物的輔助下,她才覺得找回了自己。
對于父母來講,卡羅爾轉性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直到現在,她的父母仍然不能接受,仍然不愿意叫她的新名字卡羅爾。
談到性少數群體在巴西的生存狀態(tài),卡羅爾說:“我認為一個人的性別和他擁有什么性器官沒有必然的聯系。不是說你有JJ你就是男生,你有陰道你就可以做女生。性別是超越生殖器的一種存在。在巴西,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會被尊重,反而會被迫害,被殘殺,甚至被逼迫去賣淫?!?/p>
巴西的反同勢力主要來自右翼集團。Bolsonaro是巴西右翼集團的代表,也是巴西反同運動的主要發(fā)言人,他是個極具有煽動力的政治家,被稱作“巴西第一反同分子”。
他認為同性戀行為,是一種行為障礙。他的奇葩觀點在于:“當你的兒子變成一個小同性戀的時候,好好的抽他一頓,他就會改變行為了。同性戀孩子的存在,是因為他們沒有挨足夠的打。”
當采訪人員坦言自己是同性戀,也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挨夠打嗎?Bolsonaro又回避提問,敷衍道:“我覺得你們這些人很荒唐,你們和伴侶在一起,都不能生孩子,我也不想把你掰直,你也甭想把我掰彎?!?/p>
巴西之行的最后一位受訪者是專殺同性戀的匿名殺手,對同性戀恨之入骨。
殺手平日在街上看到同性戀,也會驅趕他們。當被問“你如何識別同性戀呢?” 殺手說:“同性戀在人群中通常都很顯眼??吹剿麄儯揖蜁┐蛩麄?。”
被問到殺過多少同性戀時?殺手拒絕回答。
采訪的最后,主持人暴露自己也是同性戀,殺手說:“平時我們各過各的,但你非要來我這里挑事,我就不客氣了。對我個人來講,我就是完全無法接受同性戀。我想離你們遠遠的。”
主持人追問:“同性戀究竟是哪一點讓你無法忍受?以至于你需要殺人泄憤。”
殺手聊起的自己經歷:“家庭因素讓我對同志非常反感。對一個家庭來說,生了一個不符合期望的兒子,讓我無法釋懷。幾年前,我發(fā)現了自己兒子是同性戀,是捉奸在床,之前沒有一點表露的痕跡。我是在床上抓住他們以后才知道的?!?/p>
殺手的兒子逃走了,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從此再不聯絡。從那以后,他對同性戀開始心中有恨。
巴西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一方面自由開放,一方面局勢緊張。就像巴西的日常生活一樣,這里存在極端的反差。
你無法在短時間內化解一些人對同性戀的仇恨,但你又能看到,那些處于威脅和暴力之下,依然勇敢做自己的性少數們。
特別提醒:好多朋友說收不到澈澈的推送了,那是因為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guī)則,請點擊右上角“…”將澈設為星標,就能保證每次都收到。
- END -
圖 / 《同行》
作者 / 李澈 排版 / Simon
:)猜你還喜歡
點擊文字即可查看
將最積極的能量,傳給最多的性少數
那日在人人影視上面亂翻紀錄片,偶然看到了同行第二季,便點開來看。
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才意識到自己曾經對于性少數群體在這個世界上的處境所接觸到的是多么狹窄和有限,當你真實地看到世界上動蕩的地區(qū)上的孩子,因為自己的性取向而遭受著生命的威脅,看到因為戰(zhàn)亂和刻板的宗教環(huán)境而不得不食不果腹,流離失所的戀人,目光達到更邊緣的地方,光照不到的地方,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悲憫,更加平靜,也更加知道自己處在這個世界的什么位置,你擁有什么,你在意什么,你應該做些什么。
我也是第一次通過這部紀錄片,更加了解跨性別者這個群體。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同為LGBTQ群體,其實這其中也有著看不見的階級和歧視,我對于跨性別群體依然因為接觸較少和視覺上的不適應,而和對于一般的同性戀群體抱有不一樣的接受程度。而通過《同行》中法國篇的一段對于跨性別者的采訪,我也才第一次了解到,其實這個群體是不覺得自己在LGBT群體中的,主流的社會運動也并沒有關照到他們的權益,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并不覺得自己被包容在內。這確實也是性少數群體人權運動中發(fā)展不均衡的一個問題。
同樣是法國這一集,Ellen和Lan采訪了一位在60年之前進行變裝表演的老藝術家,她對于年輕人是否應該被鼓勵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從而表達自我表達了否定。這位優(yōu)雅纖瘦的老人,不疾不徐地說著,畫面穿插著年輕時候的她妖艷多姿的照片。她說,人應該掌握自己的生活,年輕的時候會宣揚自己的性別,但是現在她只覺得自己就是自己。
我想,我越來也越能體會這句話的意味。小時候總是想要大聲表達自己的主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你越發(fā)體味人生的層層不易,越發(fā)了解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讓別人知道你是怎樣的人,而是真的擁有恒定的勇氣去完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完成自己想成為的自己,這其中的堅信和不易,或許小眾的性取向會加強這個難度,但是一個人想要成就自我,最深層級的困難,無非都是一樣的。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過想要的生活。
兩年前在驕傲節(jié)上看到彩虹全球行就覺得意猶未盡,這個全球LGBT地圖的項目果然有了一本正經的制作。第一季只有四個地方,不過點抓的還蠻準的,日本在亞洲傳統(tǒng)和性文化二次元文化共存下的狀態(tài),巴西和牙買加在南美熱情奔放以及天主教原教主義教條下的對LGBT社區(qū)的人身迫害,美國作為最自由民主的國度,在外人看來對LGBT社區(qū)最寬容的地方,還依舊在某些地區(qū)某些宗教某些人的極端態(tài)度,我們也看到了跨性別人群在美國依舊步履艱難, 不過也看到了在美國已經建立起來的彩虹養(yǎng)老院,好有愛啊,好有趣呢。
期待第二季繼續(xù)填充的全球地圖,期待有一天可以在上??吹絜llen page呢,嘿嘿嘿嘿。
就算是在美國,在2016年,同志平權依然面臨著很多嚴峻的挑戰(zhàn)。那些開放的城市,像紐約、舊金山這樣的大都市對LGBT更加友善,可是南部中部以及一些其它地區(qū)仍舊無法接受這個群體。雖然同性婚姻法在最高法院通過了,但是有的州不愿意執(zhí)行。上一屆總統(tǒng)支持LGBT群體,這一屆總統(tǒng)則不然。 日本人不支持也不反對LGBT文化。日本有同志街區(qū),但是也只是整個日本少有的世外桃源。日本有同人動漫影視文化,但是人們更愿意把這當做是另一個次元的事情,而非真實的。但是日本有人在為LGBT進步努力,有出柜的政治家,也有出租朋友協助出柜的商人。日本人本來就活的很壓抑,結果在這一個問題上也是一樣讓人感到沉重。 巴西的LGBT現狀兩極分化,是整個南美洲LGBT文化最繁榮的,同時也是LGBT暴力襲擊事件發(fā)生率最高的。 牙買加狀況也很糟糕。出柜即等于被社會拋棄。
我在中國,我不想成為這個社會的棄兒,請不要讓我成為棄兒。我們有強大的政府,也許比世界上其他各個國家的政府都要強大。我不是害怕它強大,可是要是有一天它強大到想拋棄我就拋棄我,想讓我不能說話我就不能說話,誰來為我聲張?
也許事情已經發(fā)生了,也許還沒有。
跟著Ellen Page了解世界同志生存狀態(tài),從日本到巴西,從牙買加到美國,心情跟著Ellen一起時起時落。和巴西恐同殺手對話那里看的我無法呼吸,和美國反同政要辯論那里也是手心捏得都是汗。那么多可愛又可憐的人,他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利用名人效應和資源去觀察LGBT的生存狀況真是個相當不錯的項目,可惜兩只對LGBT的理論和理解都不算深入,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熱血和爭論,與那些恐同者的對話只是讓人意識到這個世界多么讓人悲傷,卻沒有構建起溝通的橋梁,感覺劇組需要資深同運社工作為咨詢
來中國吧。
看一部別人替你勇敢的紀錄片
艾倫和伊恩一起帶我們走進各國LGBT人群的真實生活,這里有可愛的人們有受難的人們有勇敢的人們有抗爭的人們,而且《同行》最棒的地方不僅僅在于展示各國LGBT文化與現狀,更在于嚴肅而認真地思考這些社會現實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徹底喜歡上Ellen了!太棒了!多么勇敢的一個妹子!最討人喜歡的是,即使站在想殺了她的人面前,她也能堅持去探索對方的想法,去反映一些現象,而不是站在正義的制高點去指責,這種精神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更別提片子本身意義重大。所以,試問哪個女孩不想和 Ellen Page 談戀愛呢?
勇敢的人兒啊,愿你們對愛的詮釋,尊重的理解,力量和無畏能感染所有的人。#我不管我要做Ellen Page千千萬萬備胎中的一個#
和艾倫,伊恩一起探尋世界各地對于LGBT,有時難以想象一個群體會因為TA們的不同尋常而遭受到如此的不公,迫害,甚至被殺。政客想以此為政,恐同者偏執(zhí)地傷害,朋友甚至家庭的不理解是常態(tài)。偶爾的一抹溫暖難能可貴。但不得不說隨著時間,和各個人群的努力,LGBT群體漸漸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1.天啊和服look可愛爆了!去les酒吧、漫畫書店、卡拉OK、京都寺廟、陪男生去向母親出柜,說自己出柜比不能演電影重要多了。2.兩段采訪反同人士很勇敢,佩吉吉說了要把Kate Winslet掰彎!3.牙買加這集看著挺心塞。4.佩吉吉真是一個可愛、美麗、善良、機智、勇敢的女孩紙 ???????
看看人87年的全民偶像在干啥
放棄一種標簽化的認同,而去承擔一種身份政治的義務需要決心與勇氣。這種片子至少會讓我暫時放下牛角尖的批判和憤世嫉俗的嘲諷,而去想自己能壘起哪一塊磚。
What doesn't kill you only makes you gayer.
1、"What doesn‘t kill u only makes u gayer" 2、什么都不說了,佩吉吉在我心中一米八3、看到原本遭受過暴力的女孩,談到自己投身的平權事業(yè),露出笑容,深深感動?!拔乙蚕牒煤蒙?,這也是我的牙買加”,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意識呢4、Gay marrige只是漫長平權路的開始,反污名、歧視、暴力,道阻且長
后悔今天才看第一集個人覺得紀錄片很符合vice一貫較主觀角度揭示問題的風格 有評論說不夠深入但是覺得剛剛好再多就是尷尬抨擊了 只希望觀眾自我反思 作為一枚外圈腐女且并沒有gay友表示非常羞愧于物化與幻化同志但總歸是希望lgbt群體能沒有那么多坎坷或阻礙希望社會真正的認可
求上天賜我一只Ellen!!!
看了第一集 日本的情況其實和中國現在挺像的吧 一方面充斥在網絡、熒幕上的所謂同性故事、腐文化根本沒能讓大眾對真正意義上的LGBTQ群體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反而成了調侃的談資;另一方面,東亞文化根深蒂固家庭觀念也始終是那些怯于出柜、準備出柜或已經出柜的LGBTQ心中一道難過的檻
什么時候能來中國啊啊啊吧
大開眼界!每一場對談都充滿了爆點。妹紙好萌!又好好人!你在我心中永遠一米八!
哭了好多次,看到其他國家LGBTQ群體的真實處境,其實國外的月亮并不圓。無論是性產業(yè)發(fā)達的日本,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巴西美國,還是面臨死亡威脅的牙買加,既看到中國的過去,也看到我們的未來。最后真切的感受到同志在成都,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我們將勇往直前,直至社會進步。感謝艾倫拍這部片
ellen page總攻/拓也君亂入/vice這部紀錄片 太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