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84年出的黑貓警長
看了出品時間才知道,原來是配合83年嚴打的,巧合的是正好就是1984年出品的,歌頌專制國家警察所謂的高大形象的?,F(xiàn)在看來里面到處充斥著血腥暴力,黑貓白貓等警察,既有執(zhí)法權(quán)又有審判權(quán),處理案件時全都秉持有罪推定,從嚴從快從重。也沒有看到是依據(jù)什么法律條文,有罪無罪全憑黑貓自己的一張嘴,而且動不動就對人手槍射擊,警棍伺候。童年記憶中的幾部80年代的動畫系列片,都有種種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現(xiàn)在看來就是這部片子問題最大。
2 ) 黑貓警長相關(guān)紀念展2021
“黑貓警長相關(guān)”紀念展2021,紀念《黑貓警長》導(dǎo)演戴鐵郎爺爺1930—2019.9.4逝世在杭州逝世兩周年。展期:2021.8.1—9.4。
黑展字〔2021〕1號
森林公民們:
擬定于2021年8月1日——9月4日在中國浙江杭州進行“黑貓警長相關(guān)2021”展,主題“黑次元”?,F(xiàn)征集主題原創(chuàng)作品。
主旨:致敬經(jīng)典、繼承創(chuàng)新。
創(chuàng)作時間:包括但不限于時間。
創(chuàng)作地點:包括但不限于地球。
創(chuàng)作年齡:無民事行為能力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在監(jiān)護人知情下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各次元(音樂、舞蹈、戲劇、雕塑、陶藝、文字、裝置、事件作品等)。
需提供作品影像,附一個字(包括但不限于漢字)以上的作品說明。作者姓名(花名),年齡,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地點,聯(lián)系方式。
作品將在“黑貓警長相關(guān)2021”展及“黑貓警長相關(guān)”公眾號呈現(xiàn)。
嚴禁抄襲。
3 ) 黑貓警長
這是一部將電視劇版《黑貓警長》重新剪輯,結(jié)尾加以修改的電影。劇情上沒有太大的改變,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依然是一位智勇雙全,富有強烈正義感的黑貓,一只總將“保衛(wèi)森林公民安全”的好貓,在這期間還帶有一絲絲時代感的“雷貓”
影片大部分還是用的以前的素材,從畫面中看少了很多電腦制作的成分,人物的著色,與場景的設(shè)計都可以看出是手繪來完成的,尤其是場景中,還有水粉的印記,但結(jié)尾電腦制作的部分卻很不理想,圖像放大后像素還有所失真,還是沒有以前做的好。影片還重新請了配音演員,中間的一些音效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傮w看過后,并沒有很好的感覺。尤其是中間的臺詞,也忒搞笑了點,像“不走尋常路”“我悲劇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一廣告。這與同是電視劇動畫改過的《葫蘆娃》來說,真是讓人失望。
對于《葫蘆娃》的印象要比《黑貓警長》深一些,感興趣度也高一些。重新剪輯過后的《葫蘆娃》從音樂,音效,感覺都要比這一部好。
4 ) 陪伴童年的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帥氣極了。有警察叔叔的勇敢,果斷,理智。
既能個人勇武,抓捕壞人,又能指揮作戰(zhàn),團結(jié)協(xié)作。
現(xiàn)在社會上挺身而出的警察,真的像黑貓警長啊。當時覺得黑貓警長威風(fēng)凜凜,序幕時候,還有點害怕的??????
致敬黑貓警長,還有致敬像黑貓警長一樣的警察叔叔
5 ) 那是貓的拉風(fēng)歲月
作為一個愛貓之人,常常為貓在銀幕上的形象之扭曲而不平,要么是一只名叫Tom的貓追了一輩子老鼠Jerry,但是死活也擺不平,顯得愚蠢無比,但是老鼠倒是機靈無比,在中國,甚至能正氣凜然的開飛機坦克去;要么就是成為邪惡角色的寵物,跟著也成了邪惡的象征;有時候,干脆直接成為邪惡角色,要滅絕人類,來場貓狗大戰(zhàn);想當個一介平民吧,還是個饞嘴肥胖的加菲貓。貓不就不像狗那么服服帖帖嗎?不就是有些個性嗎?大家都喜歡聽話的主兒,可憐貓在銀幕上當了太久蠢蛋和壞種,這個時候,我總是想,我們需要從過去來“撥亂反正”,在當年,在森林王國里,有一個勇敢的、機智的黑貓警長帶領(lǐng)著一干貓?zhí)絾T們懲治邪惡,維護治安,《黑貓警長》的主題曲中唱到,“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雖然在那部動畫中,貓也更像一個威權(quán)象征物,但是萬民致敬之情起碼夠拉風(fēng)嘛,貓的榮光何日再來?!
回頭看看,我總是感覺當年的《黑貓警長》有些Cult味道,很多東西堪稱超前和少兒不宜,看看如今的一些動畫稍微有些屁大的敏感內(nèi)容就被抨擊,我都懷疑要擱著今天,《黑貓警長》還能不能上演。看看第一集《通奸搬倉鼠》吧,堪稱暴力無比,貓戰(zhàn)警們沖入搬倉鼠的鼠窩,展開一場大屠殺,對鼠輩們又是槍擊,又是棍打,還有直接往墻上地下活活砸死,后來的國產(chǎn)動畫似乎都少見如此生猛場面。而《吃丈夫的螳螂》更是意識超前,母螳螂在新婚之夜,按照習(xí)俗,為了家族繁衍吃掉了公螳螂,接著是一陣公眾的聲討和喊殺,要是按照現(xiàn)在眼光詮釋下,你完全可以從愛情是種內(nèi)耗啊,文明沖突論啊,大眾盲從啊之類分析一番,而當時那種對愛情哀婉的描述都表現(xiàn)的很有文藝味道,這要是拍成真人電影版,那該會多么Cult?多么文藝?我還記得當時這個故事還確實把我嚇著了,小孩子看這些容易代換到現(xiàn)實中,看著螳螂吃螳螂的故事,難免感覺上有人吃人的味道(最慘烈的吃貓鼠那集也有類似效果),當時真是有看恐怖片的害怕。《吃紅土的小偷》引入些法制化程序展示,雖然這是總體上在黑貓警長一言九鼎下的折扣法制化,但是,在當時,這也算對孩子進行了些現(xiàn)代公民教育,比動畫里面生硬的講五講四美三熱愛生動多了。
從人物塑造看,黑貓警長是個兩面體,一方面任勞任怨,勇敢無私,對森林公民利益極力維護。另一方面,在動畫營造的價值體系中,他又帶有威權(quán)下的權(quán)力高度集中性,哪怕開始森林公民們的呼聲是A,只要黑貓警長說B,大家也馬上轉(zhuǎn)向B,黑貓警長對敵人更是有“秋風(fēng)掃落葉般的無情”,這也是當時的時代特色了。所以,動畫中的森林王國給我以一個威權(quán)軍政府王國的感覺,當然,在動畫中,有了黑貓警長這樣的“明君”,一切看起來頗為美好。黑貓警長的形象塑造上其實頗為生硬,但是對于孩子又顯得無比簡單,容易理解,所以當時他也是包括我在內(nèi)不少孩子欣賞的貓爺們兒形象,而且他在幾起案件中理性思考,引證科學(xué)資料等做法還是頗有現(xiàn)代風(fēng)格,當戰(zhàn)友慘死后,他的憤怒讓他的形象顯得又鮮活不少。到了今天,對于反面人物的看法已經(jīng)不像過去的“壞人”的簡單定義那么簡單,所以回頭看看“一只耳”這個角色,會感覺他的形象更加生動和具有現(xiàn)實代表性,他其實就是一個在黑道求生存的小角色,沒有大志向,有些小精明,被黑貓警長一槍搞掉一只耳朵后,有了一種類似被閹割的心理挫折感和仇恨感,而他在后續(xù)如食猴鷹、偷吃紅土三獸組、吃貓鼠等更加強勢的犯罪集團明前,顯得卑微而渺小,更有那種小人物的掙扎感,他充滿了求生的本能,這點上頗有《越獄》中T-bag風(fēng)范,但是又沒那種狠勁兒,所以他很能代表現(xiàn)實中不少類似人物,有些卑微,又常常想做些大事;有些狡詐,又常常外強中干,你可以在很多犯罪片中看到類似人物,常常成為引出真正Boss的引子,最后又悲哀的死去。
《黑貓警長》在我的童年是部看了很多遍的動畫,五集故事其實在情節(jié)上對于一個孩子已經(jīng)非常有張力和豐富,特別如螳螂那集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是延續(xù)至今。畢竟,這片也打上了濃重的時代烙印,很多價值觀上還是封建的,很不現(xiàn)代的。而其風(fēng)格上的黑暗和暴力元素讓我今天很難說好與不好,起碼今天按照我的口味,這樣的風(fēng)格我還是看著歡心的,當然,我還是希望這樣的風(fēng)格能放在更多針對成人的Cult動畫中,結(jié)合現(xiàn)代的東西,那整出來應(yīng)該很值得期待。有時候想想,如果按照好萊塢風(fēng)格,黑貓警長該是如何,或許是這樣的吧:黑貓警長本是FBI警探,一日搗毀走私集團時,將小頭目耳朵打下,與“一只耳”積怨,“一只耳”叫來黑道教父“柯里昂家族”的吃貓鼠們復(fù)仇,他們派出食猴鷹,殺害了黑貓警長的愛人白鴿衛(wèi)士(好萊塢拍片嘛,要特別講求政治正確性,這個貓和鴿子談戀愛當然允許,要不什么意思,歧視不成?),黑貓警長憤怒不已,摘下警徽,渾身掛滿各式武器,獨闖龍?zhí)?,最終與敵人同歸于盡。當然,這是設(shè)想而已,黑貓警長畢竟已經(jīng)成為我童年中國特色的記憶,而如今,貓還繼續(xù)當著蠢蛋壞種,讓俺對《黑貓警長》那只強勢的貓還是頗為掛念的。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c348313de8428daf6039ee2.html 6 ) 天貓下凡----黑貓警長
伴隨著那童年頗令人激動旋律,我又看了一遍黑貓警長,是在海綿寶寶的盜版碟附贈的(囧)。現(xiàn)在的盜版碟還真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本以為我再也不會看見此片了,就像小時候那江湖中傳聞的葫蘆娃第二部動畫錄像帶(那時候只有錄像帶···)忽忽悠悠就飄在我的眼前,人生有時就是這樣吧,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都來···咳,就像黑貓警長本來應(yīng)該在第一季就打死的一只耳卻一直活蹦亂跳到最后一集。
黑貓警長作為正義的化生,其冷酷無情,公正勇猛正像一只貓對待一只老鼠那樣,用我們初中政治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歘!歘!歘!歘?。ㄒ簦篶hua)這樣的形象正像人民心中打黑除惡一心為公與黑勢力勢不兩立的青天警察局長(不知道黑貓是不是局長···)以動物物化為人物,賦予其在大眾心中相應(yīng)的人格不失為國產(chǎn)動畫一大特色。在這隨便一個東西萌化(意淫?)即成美女的今天,將人物化作動物的影片已經(jīng)像日益干涸的清流一樣的了。
作為一部以動物為主體的動畫,動畫片一方面給兒童帶來了懲惡揚善的快感(教育?)一方面也給當時的我們普及了珍貴的動物知識,這是在日常的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中沒有的。比如在第四集(?)中螳螂姑娘新婚喪偶事件中一方面像我們介紹了螳螂是益蟲,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螳螂在交配之后雌蟲吃掉雄蟲的知識,可惜這一點在當時我就早已知道了,所以第一次看的一點懸念也沒有,不像別的小朋友還緊張的問爸爸媽媽:是誰殺的呢?
唉,往事隨風(fēng),動畫還是那個動畫,人卻不是當年的人了!管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貓就是好貓!那變成飛空艇的摩托,安裝火焰的導(dǎo)彈無疑也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科幻的種子。被禿鷲吃掉的小動物,白貓的死,無疑也在無數(shù)小朋友心中留下了生與死的質(zhì)問!
小時候心中正義的化身,可比現(xiàn)在小孩看的柯南了。其中,吃丈夫的螳螂那集印象最深~~
森林公民向你致敬
屬于在外國動畫還未大規(guī)模侵略的年代,膜拜童年最后的國產(chǎn)經(jīng)典。
記得最清楚的是螳螂姑娘吃掉她的丈夫。
神作
啊啊啊,黑貓警長!
竟然只有5集?
黑貓警長
才5集嗎?小時候看感覺有50集。
1984年拍攝,黨衛(wèi)軍制服,公檢法三位一體,森林衛(wèi)士——首都衛(wèi)士……
眼睛瞪的象銅鈴,射出閃電般的機靈。耳朵豎得象天線,聽著一切可疑的聲音。磨快了尖利的爪到處巡行,你給我們帶來了生活安寧腳步邁得多輕捷,露出偵探家的精明,虎視眈眈察敵情,留下威武矯健的身影
很小的時候看的,那時候在兒童屆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現(xiàn)在不大記得了。
球形閃電可是我童年的心理陰影??!
小時候都恨不得自己是黑貓警長,趕緊捉住那只狡猾好運的一只耳。
原來只有5集哇~~~怎么感覺小時候電視臺一直在播了?坑爹呢
我還記得一只耳- -吃丈夫的螳螂印象很深
喜歡耳朵被打掉的鏡頭,歌也好聽,好懷念那時的動畫片。
5集的時長,伴我不只五年的時光。
經(jīng)典的個人英雄主義
我承認..我其實就看過其中幾集...印象最深刻的是螳螂吃掉了她新婚的丈夫..難道話說現(xiàn)在對婚姻的恐懼來自童年時動畫片兒的記憶么...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