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們宅的不是寂寞,是境界
電影結(jié)束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法國美眉哭了,而我這個看電影哭點很低的人連鼻子都沒有酸一下。不難過,平靜死去的Max表情安詳,他胸前掛著那本用來辨識人的表情的小冊子,是為了準(zhǔn)備見他人生中唯一的朋友。他等的人來了,為他流下了眼淚,這一切不是很好嗎?如果Max見到了Mary,也許他又會焦慮又要緊張,也許他的生活軌跡從此就會變得不一樣,對Max來說最好的結(jié)局就是這樣了,帶著因期待而喜悅的心情平和的離開這個世界。他雖然只有一個朋友,但很多人雖然身邊熱鬧,卻未必能在臨終前等到這樣一個用十幾年時間積蓄只為了飛越重洋來看你一眼,為了你一次生氣而甘愿放棄錦繡前程的人。
造物主對Max很好。對Mary也很好。她嫁給了從小喜歡的人,雖然那個人最後到新西蘭跟伊筆友去爬斷背山了,但有多少人有機會能嫁給自己所愛的人,又有多少在因為自己酗酒而導(dǎo)致婚姻破裂之後還能聽到前夫說“我愛你”——沒有用過去式,儘管下一句接的是“但我更愛他”,而且她還有一個十幾年來都想去的人,最後也見到了。
Love yourself first,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但即使是病入膏肓,在世界某個角落,一定還是會有另外一個人欣賞你的古怪,和你一樣喜歡巧克力,分享你的喜悅,分擔(dān)你的痛苦,將你的眼淚抹在臉頰上腦中卻在微笑,只要打開一扇門,沒有的話,就多開一扇——再開一扇。
Mary讓我想起我們小時候,那一群鑰匙兒,而 Max毫無疑問將會是老年版的宅男宅女們,當(dāng)然他有asperger,宅,是天生的;我們沒有asperger也沒有孤獨癥,宅,是強生的。Max和 Marry的年代,asperger還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和研究,在我們這個年代,宅民從非主流眼看快要變成主流。
這部片子不知道為什么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非主流動畫,因為是很明顯的粘土風(fēng)格,所以應(yīng)該是捷克出品,片名似乎就叫做《捷克驚魂夜》,非常推薦。當(dāng)然這部澳大利亞出品的在視覺上比較體諒觀眾,至少鼻子還是鼻子,眼睛還是眼睛。
至于D問到說Mary和Max之間的感情,我覺得那根本沒什么疑問,不就是愛嗎?不然還能是什么呢?——愛有很多種,就像Mary和Max也是很多種人當(dāng)中比較特別的那一種,他們的愛也是很多種愛里面比較稀奇的那一種,所謂“相愛”并不是恒等于“接吻上床結(jié)婚然后生很多很多baby,永遠(yuǎn)幸??鞓返厣钤谝黄稹?,如果這樣去局限這個詞,人類的愛未免太少太單調(diào)了。反正在我的公式里愛之恒等式不是這樣寫的。愛沒愛到,心里知道,如果看電影的人覺得那是愛,那就是愛。Mary是Max帽上的小紅花,Max是Mary點不掉的朱砂痣。就醬
2 ) I was Max once
因為不想成為可恥的人,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不斷地在尋找朋友。我就是這樣,常常為這個過程感到無限的疲憊。其實,往往是那些安靜的孤獨的晚上,對著鍵盤的時刻,才讓我感到無比的自在。如果說我是Max的話,我寧愿就這樣在某個清晨悄悄的死去而不打擾到曾經(jīng)讓我學(xué)會微笑的朋友。
其實,從Max寫給Mary的第一封信開始我就不斷地流眼淚??吹剿诖蜃謾C前面認(rèn)真的敲打的每一個字,那些單調(diào)而寂靜的場景是多么的熟悉。大部分時間,我就是這樣度過,或者說,即使有很多人在身邊,我也常常會有一種很安靜的感覺,似乎只能聽到那些聲音的頻率而已。我仿佛看到我自己,丑陋,肥胖,懶惰,懦弱,卻渴望美好,勇敢與堅強。而同時Max又是那樣的可愛,他會發(fā)明屬于自己的詞confuzzled,他會給市長寫信,他的內(nèi)心深處有著多么可愛而頑皮的一面啊。但是同時,他不斷的在數(shù)有幾根煙頭。我一直覺得,當(dāng)有一天你覺得生活不再精彩的時候,就會開始計算身邊的一切,就如同睡不著數(shù)羊一樣,這只是一種讓自己堅持下去的辦法。那些一個人寂寞的夜晚,如果是日久天長的話,一定會吞沒心中的信念。
我想我之所以像Max一樣也如此的焦慮與厭煩多半是出于對于自己的失望。我們都曾經(jīng)因為自己的小智慧而得意洋洋。但當(dāng)我走過青少年時代,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變得好看,也沒有很有錢之后,我并非自愿但是毫無選擇的接受了“我并不完美”的這個事實。我無法跟任何一個人很自然的在生活中談起這些事情,因為這些心底的痛苦似乎并不適合作為日常交談的內(nèi)容。我每天都如此深刻地感受著自己的不完美,卻無能為力。我發(fā)現(xiàn)原來我可以成為任何樣子,卻不可能成為我所期待的那樣子。就像Max所說的那樣,when i was young, I want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似乎如果有一天我真地對自己徹底失望了,我也會開始和Max一樣過上單調(diào)的生活,因為如果無法成為最完美的樣子,其他的一切都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了。如果我不能像Max一樣遇到Mary,我寧愿一個人靜靜地在某個清晨離開。也許人生不過就是這樣。
這就是我,在孤獨中可恥的人
Max的最后一封信
Dear Mary,
Please find enclosed my entire Noblet collection as a sign that I forgive you.
When I received your book, the emotions inside my brain felt like they were in a tumble dryer, smashing into each other. The hurt felt like when I accidentally stapled my lips together.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 and so am I.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e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 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am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Hazelhof also said that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 like mine, have cracks, 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You are my best friends. You are my only friend.
Your American penpal, Max Jerry Horowitz.
這是第二早有看了一遍之后寫下的補充,Max即使中了頭獎,也還是那個在別人眼中貧窮的人,因為他不是貪婪的人,所以即使擁有了再多的財富,他還是那個只需要巧克力和noblet的人。但是Max臨死的時候,身邊并沒有巧克力,他所有的noblet都送給了那個曾經(jīng)傷害過他的朋友。他微笑,看著那些遠(yuǎn)方飛來的一封一封的信件,手里拿著的不是巧克力,而是Mary最愛的食物,[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只是沒想到原來交匯點卻是路的盡頭。
我想到了所有悲傷的事情,卻感覺很溫暖。
3 ) 《瑪麗和馬克思》:粘土妙塑失意人生(轉(zhuǎn))
這部黏土制作的動畫片被選為09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的開幕片,該電影節(jié)董事杰弗里·杰爾莫對它如此贊譽:“不僅是圣丹斯,我想所有的人都會喜歡《瑪麗和馬克思》?!?br> 凡是都有例外,其實,談不上喜歡與否,而是觀影過程相當(dāng)?shù)睦潇o,不似有人提醒的那樣,會感動得一塌糊涂,要備紙巾。或許,和片中人生坎坷的灰色中年男馬克思類似,本人也在需要感動落淚的時候,流不出一滴淚來,而紐約的馬克思還有幸得到澳洲小筆友瑪麗郵寄來的瓶裝眼淚,本人就沒他那么幸運了。
相較于感動,個人更欣賞導(dǎo)演亞當(dāng)·艾略特用粘土動畫講述故事的方式,他付出5年的心血,使得這個忘年筆友之間越洋通信的故事,閃耀出非同尋常的味道,始終散發(fā)出人文關(guān)懷的氣息。正因為故事涵蓋了人生的晦澀陰郁艱辛孤獨不幸無常和無奈,而且涵蓋得頗有章法,并將成長中和成年后遭遇的種種陰暗面和副作用都呈現(xiàn)得細(xì)膩生動,才能走進很多觀眾的心里,直達(dá)其中最柔弱敏感的部分,形成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共振。
片中那一封封來信,仿佛兩個孤獨靈魂的自我剖白,既梳理自我,也撫慰對方,在筆友的人生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猶如靈魂的鏡子,從而更清晰地認(rèn)識自我。影片的色調(diào)偏暗,昏黃灰色的瑪麗和澳大利亞,黑暗陰沉的紐約鋼筋混凝土叢林,唯一的鮮亮色彩似乎是瑪麗寄給馬克思、被馬克思插在小帽上的紅花,仿佛揭示著溫暖的溝通傾訴是超脫孤獨人生的亮色。
亞當(dāng)·艾略特不只是這部動畫的編劇導(dǎo)演,還是該片所有粘土形象的設(shè)計者,影片將人物和人生呈現(xiàn)的如此飽滿、如此貼近人心,也和大量匠心獨具的分鏡頭設(shè)計有關(guān),特別在表述寫信的過程中,將相關(guān)內(nèi)容畫面穿插其間,或悲傷或失意或自卑或迷?;蚪棺苹虮瘧嵣踔粱?,所有這些串連起了馬克思的人生,也提點著小瑪麗的生活。如果你被這樣一部沒有依靠過多電腦技術(shù),僅以黏土停格動畫精心描繪的他人人生感動,那么就更要給艾略特掌聲。
人們都在尋找能夠慰藉自己孤獨心靈的途徑,而社交障礙的產(chǎn)生和童年陰影不無關(guān)系,在如今快節(jié)奏卻人情冷漠的社會模式里,能獨立處理自己孤獨的人并不多,于是,人們更容易罹患各種心理疾病,于是,關(guān)注心靈的書籍和電影更能博得好感。片中的馬克思患有亞斯伯格癥候群,類似于自閉癥,有社交障礙,事實上,不是馬克思病態(tài),而是這個世界是病態(tài)的,馬克思嚴(yán)謹(jǐn)理性的邏輯思維和世俗不容,從而他這個有著童年陰影、集某方面的天才和某方面的小弱于一身的人,注定成了“怪人”。
片中引用老歌《Whatever will be, will be》做插曲,用以表現(xiàn)長大后瑪麗的失意——當(dāng)我還是一個小女孩時,我問媽媽,將來會怎樣?我會漂亮嗎?我會富有嗎?媽媽說,將來該怎么樣就會怎么樣。我們并不能預(yù)知未來,該怎么樣就會怎么樣……人生還有一個命題,越早完成,就越可能遠(yuǎn)離不幸,那就是盡早認(rèn)識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承認(rèn)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喜歡自己的不完美,片中的瑪麗正以親歷及馬克思的書信人生來完成成長。
這部動畫里的死亡很多,馬克思的媽在他6歲時開槍自殺,瑪麗的孤僻爹被海水卷走,她的酒鬼媽誤喝防腐劑死掉,包括馬克思養(yǎng)的金魚亨利,每一條都死得稀奇古怪,甚至瑪麗自己也幾乎“自掛東南枝”,學(xué)會面對死亡也是人類解決內(nèi)心恐慌孤獨的方式。似乎通過這部影片,艾略特想要說的有很多。
馬克思和瑪麗都喜歡吃巧克力,大抵是因巧克力可以使人產(chǎn)生愉悅感,從而獲得補償和慰藉。當(dāng)瑪麗終于來到紐約見馬克思時,馬克思卻在喝完甜蜜的煉乳后,平靜的死去,那本小時候因看不懂人們的面部表情而自做的記錄小冊子,放在他身前。此時影片響起了舒伯特的《Ave Maria》,在舒緩的旋律中,瑪麗看著她曾寄給馬克思的照片、物品,以及貼在墻上的她近二十幾年來的來信……含著淚的她心靈獲得了成長,而在成長的旅程中,遙遠(yuǎn)的你是我最近的安慰。
P.S.沒有被感動,并不代表本人冷血,而是認(rèn)為誰沒有陰郁人生呢,有些坎兒得自己咬著牙吞著血扛過去,誰也替代不了,人生不是比賽誰比誰慘,是誰的人生就得誰受著,所以大多時候,人得具備自high精神,在生活的泥濘中匍匐的同時,還要不斷調(diào)試心態(tài),否則,神也幫不了你。
PP.S.不過,影片的確給出了一些思考,例如人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相處,如何脫離負(fù)面干擾。
PPP.S.世間無人不孤獨,請相信,你一定不是最孤獨的。
4 )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Max在影片最后的那封信中說: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and so am i.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my warts and all,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however,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Hazelhof also said the everyone’s lives and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like mine,have cracks,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You are my best friend.
You are my only friend.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并非完美而我一樣,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
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么我就要適應(yīng)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yīng)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還說,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么多裂縫。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看完片子突然想起張楚的那首《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歌詞抄在這兒了——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jié) 空氣里都是情侶的味道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jié) 大家應(yīng)該互相微笑 摟摟抱抱 這樣就好
我喜歡鮮花 城市里應(yīng)該有鮮花 即使被人摘掉 鮮花也應(yīng)該長出來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jié) 大家應(yīng)該相互交好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生命象鮮花一樣綻開 我們不能讓自己枯萎 沒有選擇 我們必須戀愛
鮮花的愛情是隨風(fēng)飄散 隨風(fēng)飄散隨風(fēng)飄散 他們并不尋找并不依靠 非常地驕傲
孤獨的人 他們想象鮮花一樣美麗 一朵驕傲的心風(fēng)中飛舞跌落人們腳下
可恥的人 他們反對生命反對無聊 為了美麗在風(fēng)中在人們眼中變得枯萎
依照往年的傳統(tǒng),在圣光棍節(jié)到來之際俺都會向活躍在各條戰(zhàn)線上的廣大剩男剩女們送去節(jié)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今天就把這部電影分享一下,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那些想尋找朋友的,尋找男朋友的,尋找女朋友的,尋找純潔的男女關(guān)系和尋找純男女關(guān)系的童鞋都美夢成真。
當(dāng)然,如果您和我一樣也處于孤單但不孤獨,寂寞但不饑渴,能忍受寂寞但境界還沒達(dá)到能夠享受孤獨的愉悅的那種狀態(tài),那么請跟我一起大聲念一下醉老師這段話——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長大以后,我覺得孤單是很凄涼的一件事?,F(xiàn)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
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跟悲傷、跟慘痛都沒有什么關(guān)系,真正的絕望讓人心平氣和。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充實、救贖。那么,你面對自己,把這種意識貫徹到一言一行當(dāng)中。
它還不是氣餒,不是得過且過,不是“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這樣的狗屁歌詞,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那天偶然想起我過去幾年寫的這三個小說,《孤獨得象一顆星球》《那么,愛呢》《煙花》,吃驚地發(fā)現(xiàn),這里面其實有一個軌跡,從憂傷到怨恨,然后再到絕望。
絕望,就意味著自由。
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名字叫“一個人要象一支隊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顧準(zhǔn)、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xué)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象一支隊伍,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友情萬歲,晚安好運。
5 )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loser
這個世界有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下的winner,而loser恐怕都差不多
自閉型loser,他們有以下一種或幾種的特征,程度輕重視成長環(huán)境而定:
1.不會很好地表達(dá)自己的感情,不善于察覺自己的復(fù)雜情感因而沮喪混亂。尤其無法正確處理異性的相處關(guān)系。
2.不會迅速適應(yīng)環(huán)境來為自己掙得優(yōu)勢,對挑戰(zhàn)會第一時間選擇退縮
3.從小到大,持續(xù)性地為自己的笨拙或丑陋感到難堪
4.有內(nèi)心的一套規(guī)則,對涉過自己底線的行為一直壓抑的憤怒,熊熊如地獄之火
5.有長期收集或者執(zhí)迷的某樣?xùn)|西,在某方面的知識淵博得不可思議。
6.為克制焦慮對甜食有著超出常人的興趣,易陷入超重和形體問題導(dǎo)致焦慮的循環(huán)困局。
7.愛自己的父母,又為同樣是loser的父母感到難過。。
。。。。。。Max是這樣,Mary也是這樣的。
如果我并非李開復(fù)那種明眸皓齒清楚口齒好好努力天天向上的,我對做最好的自己這件事便會覺得遙遠(yuǎn)且永遠(yuǎn)不著邊?;蛘呶矣袝r也熱血勵志一下一切皆有可能,光芒四射的瞬間也可以混充舞臺主角,但會有幻影消失的一刻,好像早晨的露珠蒸發(fā)在夏日太陽下。我的思慮過多,但很少人注意這點;要看命運安排,我才能在什么時候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的個性,再試著接受自己的人生,不再為自己做不到別人能做的,收到別人怪異的目光,而感到抱歉。
享受人生,揮灑現(xiàn)在,我是世界之王?這是做成了阿凡達(dá)的卡梅隆才會說的話。
這時候,如果你,我的朋友,出現(xiàn)了,即便是我們有年齡,閱歷,生存狀態(tài)的差距,有異性之間微妙的感應(yīng)和偏見,但你關(guān)心我的悲傷,坦蕩接受我的奇奇怪怪,對我的寬容甚至超過你對身邊的人,我們來講一些全無用處但是有趣的事情,交流我們共同癡迷的愛好,某些時刻,我們的心的的確確真真正正是相通的。事實上,到頭來我發(fā)現(xiàn),你比我想的還要重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我看了兩遍,第二遍從頭哭到尾。一個看起來似乎萬年loser的阿宅,簡單濃縮的故事,有著超細(xì)膩的心理質(zhì)感。
Max這種人很神奇的一點,是能看清主流價值和情感的漏洞——用純邏輯的眼光看,我們所執(zhí)著的生活顯然是華美的爬滿虱子的袍,輕飄飄全是缺點的鏤空紗。世人都在渴盼返璞歸真,Max才是真正用小孩童真眼光看世界的。
Max中彩票的情節(jié)是神來之安排,Maz不拿去治病購房旅游卻買了一輩子份的巧克力,加上熱衷的玩偶全套,已經(jīng)滿足了他畢生的愿望——我們都知道,普通人的物欲無窮盡。Max將用剩的大筆錢送給照顧過他的老太太。神奇的老太太去狂歡,鑲牙以及嘗試噴氣設(shè)備。這筆看似能扭轉(zhuǎn)Max人生的獎金,最終被不相干的人貪污濫用,繼續(xù)成就著世人眼中的winner。這簡直是人世間的一種典型吊詭。處理你人生軌跡的,可以說是一種本能么?
然后,關(guān)于loser如何剖白自己,引導(dǎo)自己
我將不厭其煩地摘引大家已經(jīng)反復(fù)引用的,結(jié)尾Max給Mary寫的信: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并非完美而我一樣,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
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么我就要適應(yīng)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yīng)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還說,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么多裂縫。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 』
6 ) 這個超級泥巴大爛片(非影評)
今天狀態(tài)不好,本來決心早睡的,但是被這個大爛片意外擊中了。
教訓(xùn),以后睡前三小時不要接觸任何可能激蕩大腦觸動心靈的人類文明成果。
在推崇一切精準(zhǔn),銳利,光滑的時代,我被這一坨小小粘土感動的一塌糊涂,糟糕的是,我寫不出一篇評論,我甚至說不出自己為何感動。
這個爛片看的我好累好累。從馬克思的發(fā)條鑰匙狀的耳朵,到“亨利某世”,獨眼貓,蝸牛,鸚鵡,蒼蠅,瑪麗額頭的胎記,長命的雞,鄰居,乞丐,路人,一切一切不完美的,外表有缺陷內(nèi)心有障礙的孤獨生靈,甚至每一封信,以及隨信的瑪麗與馬克思之間每一份彼此遙寄的名目繽紛的巧克力美食,送給瑪麗的全套諾布利特玩偶。。。每一個小道具,每一個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小物,都因著泥巴而鮮活生動幽默可愛,我想看清它們每一個,我的目光試圖化作相機鏡頭一般將所有細(xì)節(jié)捕獲存儲,無奈時間太快,畫面太小。上帝存在于細(xì)節(jié)中,我當(dāng)真相信了。
影片甚至是灰色的,除了馬克思老頭帽子上的小紅纓,人物偶爾伸出的舌頭,流出的鮮血,成年后瑪麗的發(fā)卡。。。
可是它卻如此豐富多彩,它幾乎包括了生活里所有的元素,那些關(guān)乎成長的,心靈的,情感的,家庭的,鄰里的,社會的,那么寬廣細(xì)膩溫暖深情。。。它又是那么漫長,長到足以陪伴瑪麗成人,甚至為人母,長到馬克思安詳?shù)乃廊?。?!?br>
我累的是除了眼睛關(guān)注以上種種,耳朵還得兼顧從始至終的敘述者,那個生動的旁白。英文不是我的母語,可我能感受到通篇里那份樸實純粹幽默溫厚。特別是瑪麗和馬克思彼此間的每一封長信,伴隨著畫外音的朗讀是一幅幅活起來的幽默畫面。伴隨著畫面的是如出一轍的泥巴味的語言。
按理說,泥巴最不擅長表現(xiàn)的可能就是液體了。但是當(dāng)眼淚從瑪麗或是馬克思深色的泥巴眼睛里流淌出來時,我的心也隨之蕩漾了,多么神奇。
好了,就寫到這里吧,對于這個1小時28分29秒的爛泥作品我還能說什么吶,我只是不能想像這么一個關(guān)乎終生友誼折射人類心靈的溫馨段子,如果是換做閃亮的明星扮演光鮮的實景拍攝,將會是怎樣的平淡乏味?。?br>
稍微抄錄一段馬克思寫給瑪麗最后一封信中的句子吧,我怕我一覺醒來會忘記了。u r not perfect nd so am I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
接受這個不完美的可愛世界,包括你自己,即使是一團粗糙粘土投入了情感也可以成就如此美妙的一個電影夢幻。
兩個孤獨而絕望的人互相安慰,并且神奇地起到了治療的效果?!多l(xiāng)村牧師日記》提出過一個問題:“人能不能給予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也許人很多時候是用幻想治愈了自己,而別人則是幻想的催化劑。不必因此而絕望,可以這樣說:人心中本來就有光明,幻想是光明的一種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形式。
我們?yōu)槭裁葱枰?D?
孤獨是孤獨的,又怎么會有共鳴呢?
PS,娘的,我看哭了。PPS,推薦給所有的人看。PPPS,可以打十星嗎?
個人認(rèn)為影片比《飛屋環(huán)游記》要出色
拍電影是不是和做愛一樣 只有技術(shù)做不出感情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的人生也總是不完美的,這不是一部迪斯尼電影,所以不會有Happily ever after。一部動畫深刻到這步田地,我挺佩服的,挺喜歡的,其實自己也會有那么一時三刻很像Mary也像Max,自卑焦慮又孤獨又低落,倒霉的事兒有時也發(fā)生,所以有點懂有點感動.
只有宇宙和人類的寂寞是永恒的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當(dāng)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醫(yī)生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全部。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yīng)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上帝賜給我們親人,感謝上帝讓我們選擇友人。孤單的水泥世界里,一片汪洋相隔,兩個被生活和苦難折磨的人,終于得以通信、安慰、取暖。時隔N年,瑪麗打開馬克思房門的剎那,似乎一切已經(jīng)確信。他們從自己的岔路上錯過了,用一輩子的時間證明了友情,卻如同查令十字街84號一樣——錯過。永遠(yuǎn)地錯過。
傷心電影,好電影。結(jié)尾告訴我們,網(wǎng)友見面要早。
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配愛自己。要知道,完美不存在于這個世界。
太感人了,這才是真實而又不完美的人生。我想我也是馬克思,但是一直沒有運氣遇到像瑪麗般的朋友。
瑪麗也在想念馬克思。她沒忘記他聞起來有甘草和舊書的氣味,曾點亮過她雨后泥潭般的眼睛。卻不再想攢錢去看他了。
重溫。馬克思在原諒瑪麗的同時,也原諒了自己。每個人都不完美,Love yourself first
網(wǎng)友(筆友)的最高境界。
所以說,一般讓人哭得那么慘的片子大半都是自傳體??吹揭欢褂训亩淘u“我們?yōu)槭裁葱枰?D?”說得真好,我們已經(jīng)有這么優(yōu)秀的2D動畫了。這是09年最讓我感動的動畫電影
God gave us our relatives,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年輕時我想變成任何人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