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宮廷劇,向來評價都是莫衷一是的,不過《金枝欲孽》作為鼻祖亦是個中翹楚倒是不容置喙的。初看金枝時 ,年紀尚幼,只覺黎姿好靚,工作之后,再看金枝,方覺其中滋味。劇中的悲歡離合又何嘗不是道盡了人生百態(tài)。
一,皇帝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他一直是三千佳麗一生追逐的對象,不是為著這個人,而是這個人所代表的榮華富貴。劇中皇帝的后宮戲份極少,出現(xiàn)時大多的鏡頭都是對著妃嬪好色癡漢似的笑,后宮的斗爭幾乎沒有參與。這點個人以為是很符合真實的。試問一天到晚忙工作的男人們,有誰不想回到家之后做甩手掌柜。更何況一國之君,國家大事焦頭爛額,回到后宮又夜夜做新郎,自然不會去關(guān)心紅綃帳中的軟玉溫香是如何奮斗上來的。
因此,皇帝的恩寵注定是淡薄而虛妄的東西,就像你我心中那無止境的欲望。爭來奪去,發(fā)現(xiàn)受傷的最終還是自己。曾經(jīng)少年夫妻的皇后,遲暮時費盡心力的保住權(quán)柄;昔年寵冠六宮的寵妃,失寵后被棄之如敝屣。可是皇帝還是那個皇帝,毫發(fā)無傷地等著人前仆后繼的去討好。后宮何嘗不是欲望的漩渦,那座四面被紅墻圍住的鬼地方,其實最終除了迷失自己,還能剩下什么?
二,皇后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色衰而愛馳?;屎鬅o疑是寂寞的。但是屬于皇后的往日勝景卻不難想象。如妃曾說過,年輕的皇后何嘗不是艷冠后宮。而且,皇后并不是皇帝的嫡妻,是繼室。從秀女到皇后,伴隨一路榮寵的生死搏殺是可以想見的慘烈程度。只是,少年的夫妻恩愛早已如年華似水而去,空留下名分?;实鄣木骰蛟S無能為力,可是皇后的權(quán)柄卻不容他人覬覦。不管想不想爭斗都不得不爭斗,而且一開始就不能停下來,皇后自己也說過,皇后可以死,可以廢,但是不可以退。
皇后的機心與狠毒有目共睹,實在遠勝其他妃嬪之上。全劇皇后與如妃的斗法,長期如妃在明,皇后在暗。直到如妃被斗垮,后宮眾人才領(lǐng)略了皇后的厲害。我們不妨回到最初秀女入宮之時,看看到底皇后做了什么?
新晉秀女入宮,侯佳玉瑩才貌出眾,可惜美貌無腦,誤闖陳妃寢宮禁地,遭宮女戲弄。沖撞如妃衣衫顏色。闔宮上下都知道玉瑩只是繡花枕頭,這些皇后作為六宮之主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在暢音閣撞衣之后,如妃并未怪罪玉瑩,所以皇后判斷可以利用玉瑩。(也有人說,玉瑩并沒有撞衣,其實是撞衣了。如妃肯定是知道眾人會避忌她衣衫的顏色,而作為死敵的皇后自然也知道。所以改來改去以便在后宮眾人中立威,最后穿了和皇后相似顏色的衣服更是炫耀自己的權(quán)勢。)
再看皇后是如何利用玉瑩這步棋的,在換藥事件后,皇后借故探望小格格,故意引誘如妃扶持玉瑩。如妃中計,開始栽培玉瑩。就算玉瑩得蒙盛寵,想要一個無腦的答應(yīng)得罪皇上并不是難事,最后在將禍水引向推薦人如妃?;屎蟮娜缫馑惚P很高明。接下來玉瑩爾醇斗法,玉瑩落敗,孫白楊借口玉瑩有傳染病要遷往延禧宮養(yǎng)病。生病答應(yīng)遷宮沒有皇后的首肯肯定不行?;屎鬄槭裁匆獛陀瘳??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玉瑩想要東山再起就只能依靠皇后,而她的美貌就是日后皇后對付如妃的利器。
玉瑩之后,爾醇上位,如妃一派勢力見長?;屎箝_始盤算玉瑩復(fù)出平衡爾醇。這時需要給玉瑩找一個幫手,最好的幫手就是安茜。一來安茜是六宮中最玲瓏剔透的宮女,二來安茜曾被如妃逼迫與太監(jiān)對食,自然深恨如妃;三來被罰在辛者庫做粗活的安茜和延禧宮中的玉瑩交好。兩個如妃的敵人如果聯(lián)盟自然是對付如妃的利器。但是安茜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她的奶奶,安茜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奶奶團聚共享天倫。只要有奶奶在,安茜就會小心謹慎,不會樹敵。自然也不會為玉瑩的復(fù)出奔走。
皇后的運籌帷幄和心狠手辣這時顯露無疑,她痛下殺手除掉安茜的奶奶,再施以恩惠讓安茜感恩。結(jié)果也如皇后所料,安茜積極籌劃玉瑩復(fù)出。話分兩頭,如妃這邊廂,寶嬋因鐘情孔武,在宮中偷竊遺失白云觀的玉牌,爾醇趁機向德嬪之流散播謠言?;屎罅⒓磳彆r度勢意識到爾醇不是如妃的人,先發(fā)制人的夜審寶嬋,企圖栽贓如妃。不果,就痛下殺手將寶嬋溺死。最后推波助瀾將爾醇送進養(yǎng)心殿最終皇帝疑心如妃。最后靠著酒醉牛乳這一招扳倒如妃。
如妃倒臺,爾醇封貴人?;屎罅⒓撮_始防范,撤換了爾醇的主治御醫(yī)孫白楊,換上了自己的心腹,架空昔日如妃黨孫白楊的權(quán)利。然后讓玉瑩正式復(fù)出。并同意讓玉瑩與爾醇同住承乾宮。這正中皇后下懷,讓一對死敵同處一個籠子里撕斗,自己坐收漁人之利。而火逼金行,鳳凰泣血這一局也凸顯當(dāng)時留下安茜的正確性。最后安茜加入獲封安貴人,三人纏斗不休,皇后完全掌握了后宮的權(quán)柄。直至最后,復(fù)寵的如妃留下來繼續(xù)和皇后爭斗,那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作為開山之作,金枝中皇后的設(shè)定成了宮斗劇中的標(biāo)配。讓人疑心千百年來后宮之主是否真的這么心狠手辣?閻崇年的《大故宮》提到過清朝有皇后尊號的28人,但是只有3人是從皇后做到了皇太后。而且是母后皇太后,即新帝不是由她們親生,作為先帝的皇后而尊為太后。玉享尊榮,卻少有權(quán)柄。她們分別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哲哲(掌權(quán)的是孝莊),清文宗咸豐的皇后慈安(掌權(quán)的是慈禧),清德宗光緒的皇后隆裕(清朝幾年后就滅亡了)。可見正位中宮,其中的辛苦和艱難也是后人無法想象的。
網(wǎng)上又看了一次《金枝欲孽》,又牽動了一些情愫。
論壇上翻開了陳年的帖子,繼續(xù)就《金枝》暢所欲言。
這是4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一臺戲,4個女人也因為塑造地有棱有角、有血有肉而被討論得最多。有人喜歡爾淳,工于心計只是她的表面,重情重義才是她的真性情;有人喜歡如妃,敢愛敢恨,戲中唯一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人;有人喜歡安茜,穩(wěn)重端莊,是男人心目中的好女人;還有人喜歡福雅,清透的女子卻愛得不顧前途與生命??戳撕脦妆殡娨晞。行┫敕ǔ墒炝?,有些觀點轉(zhuǎn)變了,不變的是始終喜歡玉瑩,不需要在人物中作出選擇。
若按統(tǒng)計表來看,玉瑩的支持率最低,很多人不明白她何以如此冷血和不擇手段,更讓人難解的是孫白楊放著這么多好女子不要,偏偏鐘情于這個為前途可以出賣一切的女人。有朋友發(fā)出感嘆:隨便福雅還是香浮,隨便爾淳還是皓雪,哪個不比玉瑩好!
不得不承認,再一次看這部電視劇多半是沖著玉瑩,沖著最后竟然是苦命鴛鴦的一對可人兒。
[關(guān)于玉瑩]
不知是因為黎姿而喜歡玉瑩,我喜歡黎姿,也喜歡玉瑩。這樣一個女孩子,是如此獨立如此執(zhí)著,把自幼的屈辱深深藏在美麗的外表和高貴的身份下,活得是那樣艱難卻又是那樣堅強。如果說她“裝腔作勢”、“心狠手辣”,那也是出于自保。連徐公公也不得不承認“玉瑩乃國色天香”,若她不韜晦,不強權(quán),她能在宮中立足嗎?能擔(dān)負起出人頭地、為額娘爭氣的使命嗎?只會落的連皇上面都沒見到就被爾淳一干人害死。
你說玉瑩陰險,說她不擇手段,這些都是能夠看得到的,她會把對爾淳的憤恨大聲表達出來,敢作敢當(dāng);爾淳呢,人面一套,人后一套,連玉瑩大發(fā)雷霆時候的她都盡量做得溫文爾雅。一個人可以兇狠,但卻容不得虛偽。黎姿在這點上拿捏的很到位,她演的角色多是如此,《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胭脂水粉》里的明蕙,我的感情天平傾向于她是本色真性情;爾淳的扮演者佘詩曼因為周芷若的形象而被我打入冷宮,感情上無法接受她的表里不一??贪逵∠笤斐闪宋覍τ瘳摰钠珢邸?br>
[關(guān)于玉瑩和孫白楊]
孫白楊一屆宮廷醫(yī)生,自問紅粉從中游刃有余,卻不想陷入在對玉瑩的愛戀中,一個他根本不能去愛的,皇帝的女人——更糟糕的是,這個女人,似乎愛權(quán)勢榮華還勝過愛他!
玉瑩丟了和額娘的畫像,因為是母親所留在身邊的唯一信物,命定只能畫得出鐘情之人的白楊告訴自己,這只是為她的孝心幫的一個小忙而已。下筆可以如此肯定,仿佛已在心中描畫過了千萬次。不知道日夜為自己打點的身邊人面上是否有痣,卻能清晰記得她笑時眉眼的每處線條變化。
孫白楊一向處變不驚,他為人謹慎圓滑,說話語速都永遠不疾不徐。只不過是碰翻了一杯茶,就可以讓他如此緊張,急忙探手入懷確認無事的,也不過是一個荷包,一個只是她作為答謝禮物送的荷包而已。因為太在乎,所以緊張。
“這一盤糕點,將是下官今生最難忘的糕點?!碑?dāng)事情敗露時,白楊反而被摑了一掌,玉瑩沖他大吼“值得嗎值得嗎?”,哭的梨花帶雨。像極了《英雄》里,飛雪對殘劍的那一聲撕心裂肺:為什么不躲,為什么不躲開?注定感情要受磨難。
很多人不明白孫白楊何以迷戀玉瑩,其實,玉瑩和白楊是一類人,他們有太多的共同點。“我們是一樣的人,我們注定是絕配”,白瑞德對郝思嘉說的正好可以用于玉瑩和白楊。
玉瑩離開家,白楊拋棄家,兩人都不會選擇沒有溫情的家;白楊要讓泉下的母親安心,玉瑩要讓沒有地位的額娘放心,兩人都為了母親在打拼;玉瑩在白楊面前毫不掩飾她的真實想法,白楊在這樣一個自主的女孩子面前極力不動聲色卻早一步淪陷。兩個人,注定相愛,習(xí)慣了孤單的人,相愛的方式必然是彼此傷害。
當(dāng)外面已是濃煙滾滾,玉瑩終于能在白楊懷里痛哭失聲。白楊開口卻欲言又止“你坦白回答我一個問題”,話沒出口她已猜到了:那一夜,你是真情抑或是假意?在煙霧彌漫中靠近,吻去他所有的不確定。感情是不需要理由的,你不能以一個人的各種成分含量來衡量是否值得去愛。白楊不是張無忌,他不在脂粉堆中作選擇;愛是感覺,是日久生情。
這感情注定是無望的,所以才可以肆無忌憚。
許是和自身感悟有關(guān),無望的感情總是特別催心,是看到互相明白對方心意的兩人卻依然為自己的理想奮斗時的由衷。孫白揚和玉瑩,他們愛得很痛苦。玉瑩為福貴人送行,遇到百楊,她說“如果沒有愛過,就抬起頭朝我看”時,孫白揚還是無奈地抬起了頭,看了玉瑩的眼睛。那一刻,兩個人都是痛苦的。而在我看來,卻是無比幸福。因此我從不抱怨為什么相愛的人不能夠在一起。
離開的人是因為心中有愛,留下的人是因為心中還有恨;玉瑩和白楊實際上離開了的,他他們緊緊抱在一起,肢體相纏,永不分開,今生再無余恨。就讓離開的人去完成我們海闊天空的愿望,珍重。
容易把戲里人物和扮演者混為一談,林保怡的歌是不是也唱出了玉瑩和白楊的不了情?“何謂愛?無非凄風(fēng)苦雨關(guān)。為何燒到猛火里,我都不介意伴隨,這生醒了又再醉?!?/div>
4 ) 不忍重聞的結(jié)局
這部劇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一點,記憶中就是雪景、夜景和烏鴉,回憶起來頗感壓抑。
后來大了一點,看過一些不入流的小說后,重新翻出了這部劇,一集一集地追完,爾淳、玉瑩、福貴人,一個個真是養(yǎng)眼,但這個時候要我把這部劇奉為經(jīng)典,感覺還差了點東西,直到我看到最后兩集。
所有人的命運被牽了起來,又被沖散。
玉瑩和孫白楊葬身火海,爾淳不知道自己永遠痛失所愛。烏鴉叼走了孫白楊燒焦殘缺的扳指,被他的父親偶然撿到,父親了悟不住哽咽??孜浒寻曹鐜С鰧m,卻救不出圍困在宮墻內(nèi)一輩子的如妃,他欣喜于他終于能帶著愛人離開煉獄,卻不知安茜在他那一聲睡吧后溘然長逝,爾淳看著這一切忍著不出聲哭成淚人。
悲劇總有現(xiàn)實意義,也更叫人記憶深刻。
我悵惘于這一結(jié)局。
5 ) 不愛宮墻柳
不愛宮墻柳,只被前緣誤。
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無從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隨君往。
1.爾淳--孤獨的煙花
一個很早就失去了自我的女人.只為了報答徐公公的"恩情"而活著.
老天對爾淳是有愧疚的.她的尋找多年的親生姐姐就在眼前,卻不知道;她最愛的男人愛上了她的敵人,自己卻有了別人的孩子;她一心要報答的徐公公,卻是拆散她們兩姐妹的元兇.
聰明,秀氣,溫柔,癡情又有何用?煙花般的女子,被人玩弄的一生.
她是唯一一個安全逃出紅墻的女人,但是,她多么希望能和白楊在一起,無論宮內(nèi)還是宮外,無論生還是死.
她是寂寞的.什么事都須藏在心底,好不容易有個可以說說話的姐姐,也很快去世.她的孤寂是個無底的黑洞,什么也抓不住.
2.侯佳玉瑩--永生的曇花
如果說爾淳是孤獨寂寞的,那玉瑩又何嘗不是?
名義上父親是個大官,可自己的母親只是一個受人排擠的小妾.讓母親幸福,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可她蒙受的恩寵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曇花一現(xiàn).她堅信的友誼只有那么匆匆的一段,曇花一現(xiàn).只有她的與白楊的愛情,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玉瑩是最不應(yīng)該屬于皇宮的,她的率真,注定了她留在宮廷是個悲劇.
3.安茜--堅毅的藤蔓
在紅墻里,她無疑是最聰明的女人.她明白在宮里的生存原則.
在宮里這么多年,她學(xué)會了一個字,忍.但她不知道,原來聰明也是一種罪.
當(dāng)?shù)弥约何ㄒ坏囊粋€親人因為自己而被皇后害死,多年的憤怒突破了最后的防線!像負重多年的藤蔓,轟然斷裂.她選擇了一條不歸路:放棄了自己的愛情與友情.
玉瑩恨她,孔武疏遠她,小碌子為她而死.復(fù)仇這條路沒有對與錯,但安茜卻走得很辛苦.
最后的最后,她被箭刺中,卻不讓最愛的男人知道.她平靜地伏在孔武的肩上,聽他訴說著他們的未來.今生已無緣,但愿來世......
4.如妃--浴火的鳳凰
一個敢愛敢恨,聰明大氣的女人.
她是一只美艷的鳳凰,浴火重生的鳳凰.
機關(guān)算盡卻失去了自己的小格格.當(dāng)全世界的人都不再關(guān)心這個曾經(jīng)毒辣的女人時,孔武走進了她的世界.她是愛他的,但明白他愛的人從始至終都是安茜的時候,這個剛強的女人毅然地從孔武手中掙脫.拿地起,亦放得下.
她的一生,注定了要在這紅墻里終老,就像她自己說的,從小在這宮廷里長大,學(xué)會的只有爭斗,只有計謀,出了皇宮,她什么也不會.
鳳凰,奴困在紅墻中的鳳凰!
5.福雅--浸毒的玫瑰
福雅,她的出現(xiàn)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她愛白楊.為了自己的愛,她放棄的金錢,地位,寵愛,甚至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七年來,為了得到白楊的關(guān)心,她不停得喝著毒藥.好一份沉甸甸的浸著毒藥的愛情.
喧鬧繁華的紫禁城是不屬于福雅的,徐公公步錯了棋.
福雅的選擇是對是錯,福雅究竟幸福不幸福,我們或許沒有權(quán)利評判.但臨終時能躺在心愛人懷中傾吐心語的那一秒,福雅沒有遺憾了.
......
在<<金枝欲孽>>中,每一個女人都是一個悲劇,她們之間無休止的戰(zhàn)爭并不是她們的錯.包括皇后.如果非要拉出一個有錯的人,我覺得應(yīng)該是皇帝.三年一屆秀女,為的是滿足花皇帝的花心,卻害了多少白頭終老也未見到丈夫一面的女子.而宮中發(fā)生災(zāi)難的時候,最先不顧妻子兒女逃往避暑山莊避難的也是皇帝!
抑或,皇帝也是遵循傳統(tǒng),恪守規(guī)矩而已,亦無對錯.
6 ) 心生凄涼話爾淳。
幕落的時候,是她黯然神傷,不可抑止的淚流滿面。
她著實很少落淚,如她這樣一個工于心計城府深深的女子,定然早已學(xué)會了緘默不語漠然處之,如她這樣一個冰雪聰明蘭心蕙質(zhì)的女子,定然懂得在這深深后宮之中,把情緒天馬行空的涂寫在臉上著實最為愚蠢。
這樣一個女子,沉郁內(nèi)斂,不擅——其實是不輕率去言語述說,她躲在是非之外冷眼觀望,凝眉出神,風(fēng)起云涌她不動聲色靜觀其變,該去爭奪的時候卻也不示弱,她的悲傷是淡然而安靜的,她低調(diào)行事,不激烈,不極端,她仿若那一場場不眠不休落著的雪,清冷,寂寞。
這樣一場激烈卻不曾燃起硝煙的戰(zhàn)爭中,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如她這樣小心謹慎之中不失落落大方的女子,如她這樣冰雪聰明清雅如菊的女子,如她這樣可以機關(guān)算盡卻不事張揚的女子,無疑是最為風(fēng)光的。然而君只見她人前風(fēng)光明媚,巧笑嫣然,卻不見得她一轉(zhuǎn)身后一臉不曾改變過的凄傷與落寞。
而這個叫爾淳的女子,在“金枝欲孽”中才最叫人心生淺淡的卻也清寒的凄涼。
這樣的女子,大抵是不討巧的角色。從始至終,她始終是一個復(fù)雜而幽深的角色,而不是人們念想中的完美女主角——一個身世迷離撲朔卻凄涼重重的寂寞女子進了人心悱惻的后宮,她該是純?nèi)坏纳屏寂c溫婉,仿若一張干干凈凈的白紙,她該是經(jīng)歷坎坷曲折最終與她的“白馬王子”“共此一簾幽夢”……然而這樣的故事是一個太過溫情馨香的童話,“金枝欲孽”不是玄之又玄的夢境,亦不是仿若晴日陽光樣明媚的童話,“金枝欲孽”很現(xiàn)實,現(xiàn)實的甚是殘忍,所以——爾淳——這樣的角色,她從不是一個徹底的善良而溫婉的公主。
她的眼睛中始終隱匿著深深的懷疑,她是個太過冷漠的人。
然而,在她的好姐妹沅琪給陰謀算計成了這一場勾心斗角的戰(zhàn)爭的犧牲品的時候,她義無返顧的追了出去,眼望著沅琪無望的哭喊著,眼望著昔日那個純真無邪的沅琪妹妹眼睛中的悲哀與怨憤,轉(zhuǎn)過身去,是為了一己之私而不擇手段的日漸陌生的淑寧姐姐,她的淚水已然落下。
同樣的,當(dāng)她驚得沅琪的死訊的時候,那樣的震驚與悲慟,他人以為她在假扮演戲,風(fēng)言風(fēng)語,冷嘲熱諷,她卻也不多言語去解釋一句,全然沉浸在生死別離的嘆惋與內(nèi)疚之中,幾乎是剎那之中落下淚來,是剎那之中。不是淚落千行,亦非淚流滿面,也無哭天喊地,卻也夠了——靜觀其變的爾淳,淡漠冷清的爾淳,其實也是至情至性的女子,她少有落淚,然而她的淚卻是如此透明如此干凈。
心思縝密如她,自然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終于為沅琪報了生死之仇。然而,在幽深無邊的黑暗之中,月光幽藍,她卻形影孤寂,神色黯然的把玩著沅琪生前戲耍的小石子——她說:“后宮的日子真的好難熬……不過你放心,不管有多難過,我都一定熬得過。”那個時候,她的神情落寞而隱忍,叫人心生凄涼。
爾淳終得垂青,這一場勾心斗角的戰(zhàn)爭她終究沒有落敗,然而她的神情依然淡漠依然憂郁,只因她始終念著那個與她若即若離的孫大人——姐姐福雅托孫大人送給爾淳的放了薄荷葉的清香的香包,即使是貴為天子于她索要,她也一口回絕,不懂得的,道是她故作姿態(tài),懂得的,才道這樣一個為爭斗而生任憑擺布的女子,也有屬于私己的一方庭院深深。然而,現(xiàn)實始終殘忍得面目猙獰,爾淳終究還是恍然懂得,孫大人于她,僅僅是出于他的善良仁厚的天性,他念著的,始終是那個燦若玫瑰的玉瑩。
侍寢之夜,她一個人在簾幕之中靜默等候,想起的卻是那些過往的斷章,孫大人為她醫(yī)治頑疾,為她帶來的橘子色走馬燈的明明滅滅,幾近舍棄生命的去在一個月黑風(fēng)高的深夜救她于危險之中,香包的薄荷葉清涼清爽的淡香,她一臉真摯卻無上哀傷的與姐姐福雅道:“我想問問他,若然我不是皇上的女人,他會喜歡我么?”……然而爾淳的花開甚遲,花落卻是如此迅疾,簾外已然來報,天子駕臨,她卻一臉破碎的哀傷,光線黯淡下去,只見得她的眼睛中那么清澈的淚——她仿若一個迷宮樣幽深,轉(zhuǎn)過身已然隱匿起屬于她的一方憂愁,在天子望去,她的笑靨,依然嫵媚,依然溫婉。
天子的垂青,始終是爾淳的義父所求。
爾淳要的,或許只是一個可以與她一道,一臉清澈明媚的放風(fēng)箏的姐姐,一個耐心的教她如何剪紙的姐姐,一個她可以不再隱忍心事與之坦然言語的姐姐。爾淳要的,或許只是一個因生怕她長夜無眠而送她一盞走馬燈的男子,或許只是一個寂寞凄清的不眠之夜,走馬燈在黯黑之中仿若流螢的溫暖燦然。
而爾淳終究與心之所想的擦肩而過。
著實,冷冷深宮,她的姐姐福雅遠遠的望著她,靜默的念著她,然而爾淳卻終究不知,這個近在咫尺人淡如菊的納蘭福雅,竟然是她找尋多年深深想念的姐姐。爾淳僅僅是一個任憑擺布的黑白棋子,她只道那張“伯牙碎琴”的箋,真真正正的斷決了她與姐姐從此天各一方,生死別離,只有她憑欄遙望,寄予哀傷。
從前她在偌大的紫禁城尚有一個不爭權(quán)勢超然脫俗的姐姐福雅相伴,然而“金枝欲孽”中的現(xiàn)實仿若一個冗長得沒有盡頭的冷冬,清寒,凄冷。福雅不惜一死以望她的爾淳妹妹可以離開這個充斥著陰郁的爭斗的紫禁城,卻也不忘告知于她:你的姐姐尚在人世,你要為你的姐姐,與尚未出世的孩子活下去。
而爾淳卻道:你們一個個為什么就這樣離開我?
從爾虞我詐的犧牲品沅琪,到為報仇而傷的淑寧,從爭之不得只能放手的孫大人,到自盡而亡的姐姐福雅,從葬于火海的宿敵玉瑩,到生死未卜的安茜……昔日姐妹也好,往日宿敵也罷,皆是一一離開,爾淳從始至終依然是一個人的形單影只,煢煢孑立。
當(dāng)擺局弄勢的人故去,爾淳這個任憑左右的黑白棋子也茫然若失,冰雪聰明如她,卻始終也不知道她僅僅是她的義父明哲保身爭奪權(quán)勢的工具,終究識不破這一場從始至終的陰謀。
而此刻,冰雪聰明又如何?機關(guān)算盡又如何?城府深沉又如何?于孫大人,她爭之不得適時放手,她尚未出世的孩子的父親固然榮華富貴,掌握權(quán)勢,卻非她所深戀之人,義父不在,參與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又非她天性所想。
爾淳道:“往后,再沒有別的什么事,什么人值得我為他落淚了?!闭f這些言語的時候,她真正的放下了那個與她若即若離的孫大人,眼睛中有淚卻堅忍的不落下來。她說,這是她最后一次哭泣。
然而,在離開紫禁城的馬車上,她依然淚流滿面。她的淚,還可以為她迷茫不定蒼白無望的生命而落。
離開紫禁城,又當(dāng)如何?溘然逝去的,不曾離開的,皆把心之所望寄托于爾淳之上,在他們想來,爾淳是斷了線的風(fēng)箏,飛往胭脂紅的宮墻之外,從此遠方如微藍空際清朗純澈。而眼望著坐在馬車上泫然欲泣淚落千行的爾淳,她當(dāng)是“金枝欲孽”這一場殘忍的戲中最可憐的那一位,爾淳的過去已然了無痕跡,爾淳的今后卻依然行蹤無定。
——叫人怎能不嘆惜一聲,心生凄涼?
其實我更喜歡林保怡...從大時代里的滔滔就非常喜歡他
這兩天重新完整看了一下,甄嬛傳簡直是東施效顰。金枝里的明爭暗斗都是為了自己,或親情,或友情,或地位,幾乎沒有人是為了皇帝的愛。每個人物都有兩面性,立體飽滿。反觀甄嬛傳,手段惡毒,非黑即白,還在做夢皇帝的愛,高下立判啊.
我最愛玉瑩,她的無奈的成長和心狠手辣其次如妃,誰都是被逼去害人,為了保衛(wèi)自己和自己所愛
喜歡玉瑩,她不是傳統(tǒng)的那種好人。她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野心。曾經(jīng)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曾備受冷遇。感受到落魄時別人的幫助,也在最得意的時候被最親近的人背叛。她事母至孝,執(zhí)著倔強,是一個愛恨極致,單純與心機并存的角色。
比《甄嬛傳》高在它認真寫著人生的失敗。
一場誰都沒有開掛的宮斗才叫真正的宮斗。
這是萎靡不振的TVB2000年后的第一佳作,那種氛圍和曲境不是宮心計那類破片子所能比的?;匚队崎L,悲傷卻典雅。
對話十分精彩,情節(jié)有細膩的亮點,也有馬虎敷衍的過場??傮w說來香港的歷史劇還是不夠大氣,不能深究。
姜還是老的辣,如妃就是如妃,哪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鄧翠雯的氣場,黎姿+佘詩曼+張可頤三個都比不了。
應(yīng)該是TVB不可錯過的電視劇了
不愛宮墻柳,只被前緣誤?;ㄩ_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無從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隨君往。
只記得剛拍拖,男朋友專門拷了晚上一起看,最后黎姿得獎很震驚,大概那時還不知道什么是演技,只會看人設(shè)。如妃要皇帝親手抱死去的小格格記憶非常深,如妃說這樣皇帝記憶才會深刻,才會覺得對不起她。沒想到七年后,小三也用這招對我前夫也就是當(dāng)時帶我看劇的男朋友。簡直戲如人生
比起多年后的同題材《甄嬛傳》,一樣是女性之間的自相殘害、體現(xiàn)男權(quán)至上的封建落后思想的主題,卻能夠跳脫甄嬛式的算計和無德的小聰明,結(jié)局之悲涼,彷徨,有人生的思考和豐富的感情沉淀。我特別厭惡描繪女性之愚蠢、低等、狹隘、惡毒的作品,而這部我看的有點感動
清宮戲,皇帝是最可憐的那個。
宮斗劇才一開山既已是巔峰了,沒有一部此類題材能夠望其項背。電視臺別老拿什么《宮心計》《大清后宮》之流和它比,那是抬舉它們了。
此劇比甄嬛傳低分實在是太屈就了,喜歡結(jié)局,悲壯大氣。太醫(yī)孫氏父子互怨互懟又互相守護,以各自的方式愛對方卻不被對方接納理解,好像自身的家庭關(guān)系啊~ 站隊爾淳姐妹,孫白飏你是真眼瞎
鄧萃雯明明是最美的,林保怡是又流氓又MAN……
其實最可憐的是皇上 沒有一個女人真心愛他
名副其實的經(jīng)典。金枝欲孽的格調(diào)和境界在于它并不是講宮斗,講的是人性本身的掙扎;講的不是三角戀多角戀,而講的是舍棄與成全。這一點之后沒有任何宮斗劇學(xué)得出哪怕百分之一。
沒有人贏的戰(zhàn)爭,心都千瘡百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