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冰冷一直縈繞在這個影片中,透過教師的言語講述已經逝去的歲月,冷靜而直觀。對處于童年時代的孩子們無疑是一種打壓與克制,孩子們被綁上白絲帶目的是為了洗滌罪惡、凈化心靈,卻不想成為束縛孩子天性的枷鎖,隱隱作痛,讓人不得透氣。時處于世界大戰(zhàn)之前,周遭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不寒而栗。
沉靜肅穆的長鏡頭隔著走廊房門瞠視怪力亂象叢生,大量留白沉默逼仄出不寒而栗,平靜田園里暗流涌動波云詭譎,暴力和惡行滋生的封閉空間;父權當制,神權壓頂(聯想伯格曼父親),階級分明,當彼時白絲帶若干年后變成黃臂章,一切可以解釋。
影片《白絲帶》透過一段發(fā)生在德國小鄉(xiāng)村的往事,剖析了一戰(zhàn)爆發(fā)前夕德國社會“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氛圍,揭露了德國上層的統(tǒng)治階級對勞苦大眾的奴役與剝削,表現了德國青年一代的覺醒與反抗,以一個暗流涌動的村莊隱喻了納粹大革命已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的德國社會。
影片中,作為德國統(tǒng)治階級代表的男爵、管家、牧師、醫(yī)生一個個都是殘暴兇狠、色厲內荏的反動派,他們無惡不作: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代言人男爵以及管家,不顧農民的生命安危,強迫雇農從事過度的農耕作業(yè),非法占有農民絕大部分的勞動成果,在有雇農因公殉職后,他們沒有表現出哪怕一丁點的同情憐憫之心,在他們眼里,一個雇農的性命遠不及一畝菜園子來的重要;上流人士的代表醫(yī)生是個人面獸心的畜牲,任何女人甚至包括他的親生女兒在內,在他眼里都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供自己發(fā)泄獸性的玩物;神權代言人牧師是個色厲內荏的偽君子,滿口仁義道德,企圖以“白絲帶”扼殺青少年追求自由與進步的天性,用宗教這種精神鴉片愚弄廣大人民群眾,進而維護自己那岌岌可危的父權與神權尊嚴,但在孩子們堅決有力的反抗面前,牧師卻毫無辦法,甚至變得驚恐萬分。
令人欣慰的是,在反動階級的剝削壓榨下,新一代的德國青年已經開始覺醒,開始反抗。影片中,村子里的孩童們自覺團結在神父之女克拉拉周圍,展開了一系列針對統(tǒng)治階級的武裝暴動,他們懲罰了醫(yī)生極其私生子,鞭打了男爵的兒子,殺死了神父的寵物鳥……給予了反動派強有力的反擊。在孩子們有組織有計劃有信念的反抗面前,反動派們毫無還手之力,“紙老虎”的本質盡顯無疑:醫(yī)生帶著他的情婦以及私生子倉皇而逃,牧師驚慌失措不敢面對現實,男爵自始至終都無力應對來自覺醒一代的反抗。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老師作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充分展現了小知識分子的兩面性與妥協性,他企圖以一種改良主義的道路來調和統(tǒng)治階級與勞苦大眾、老一代與新青年、守舊與革命的矛盾,他不斷周旋在孩子們、警察、反動階級之間,天真的認為憑借自己的道德勸誡就能化解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但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談判博弈,革命是暴動,是階級斗爭,是一個階級革掉另一個階級的命。在孩子們鐵一般的意志與決心面前,在反動階級腐朽黑暗的本質面前,老師所主張的改良主義道路注定會被歷史的洪流所拋棄。只有革命才能救德國,只有國家社會主義才能救德國。
就在革命青年們苦于革命事業(yè)得不到廣泛的群眾支持之時,一戰(zhàn)適時地爆發(fā)了,這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混戰(zhàn)使得德國百姓更加認清了統(tǒng)治階級的反動貪婪本性,戰(zhàn)敗后,德國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大片領土被割讓,大量的資源被外國列強奪走,巨額的戰(zhàn)爭賠款也讓德國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梢哉f,一戰(zhàn)結束之后,德國國內的社會矛盾已經尖銳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納粹大革命的爆發(fā)一觸即發(fā)。
上世紀20年代末,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fā)點燃了大革命爆發(fā)的導火索,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yè),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苦不堪言,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期以來堅持“國家社會主義”、倡導“德意志民族偉大復興”的納粹黨逐漸得到了廣泛的群眾支持,經過多年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奪取了全國政權,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德國。
奪取政權后,為應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德國學習蘇聯老大哥好榜樣:在經濟層面,將大量的企業(yè)收歸國有,由政府統(tǒng)一調配全國的經濟發(fā)展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尤其是軍事工業(yè)。在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實行納粹黨一黨專政,向廣大人民群眾灌輸“希特勒就是納粹黨,納粹黨就是德意志”的理念,把希特勒塑造成德意志民族的大救星,向人民群眾許諾德意志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藍圖。在軍事上,嚴格保證“黨指揮槍“,要求黨衛(wèi)軍與國防軍做到絕對接受納粹黨的領導,指哪打哪,要求軍隊加快機械化建設步伐,打造一支有著鋼鐵意志的長勝之師,做到“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與此同時,希特勒與斯大林也保持著不錯的個人友誼,兩國簽署了《互不侵犯協定》,蘇德關系進入蜜月期。
為了實現德意志民族的偉大復興,單單發(fā)展國內經濟是不夠的,還必須得收復一戰(zhàn)中的失地,保護德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完成德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為此,在將德國建設成一臺高效運轉的戰(zhàn)爭機器后,納粹撕毀了包括《凡爾賽條約》、《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在內的所有條約,發(fā)動了歐洲大戰(zhàn),德國先進的裝甲部隊橫掃歐陸,向著建立“第三帝國”,實現德意志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步步地邁進……
還在用像《白絲帶》這種方式拍電影的,已經太少了。至少,手頭上我們能指出的無非是以下幾位:阿巴斯、侯孝賢、錫蘭、羅伊?安德森、拉斯?馮?提爾,還有兩位已經決定息影的大人物:貝拉?塔爾、阿基?考里斯馬基。
這是一種什么方式?不好說。但我們卻隱隱地感覺到了它們令我們喚起的情感:那是對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黃金時代的緬懷,那一批現代主義大師: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塔科夫斯基、布列松、伯格曼、黑澤明、庫布里克……正當邁入巔峰,而新浪潮的那幫小子還剛初出茅廬,正羽翼豐滿,要與大師們分庭抗禮。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只是《白絲帶》的黑白攝影和故事的一戰(zhàn)背景給人造成的錯覺,這些元素都讓我們仿佛回到了電影藝術的輝煌時期。
這其實只是表象而已,像《修女艾達》這樣的影片雖然同樣滿足以上兩點,卻并不會令我們喚起緬懷的情感。更為內在的,是邁克爾?哈內克的拍片方式——精妙的敘事、精致的處理、鮮活的人物以及故事承載的思想內涵,都讓《白絲帶》的影像“蒼老”了近半個世紀。
這就是昨天我在百子灣的電影資料館看到膠片版《白絲帶》時的感覺。一種閃著光的黑白影像投射于屏幕上,就像被余燼掩埋的火堆,一閃一閃地透出光來。
故事開始,響起的那個略帶滄桑的畫外音,把我們帶回了一戰(zhàn)前的德國北部。這個畫外音聽起來就像是一個講故事的人,目的無非是把我們帶進接下來將要展開的故事背景中。但很快,我們發(fā)現,他并不是一個無名者,而是這個鄉(xiāng)村學校的教師(雖然旁觀者大于參與者)。
用小說來喻,“我”作為敘述者,既可以只講訴我能感觸到的(片中畫外音部分),也可以脫離自身視角(片中非畫外音部分),電影鏡頭的客觀性雖然限制了第一人稱敘事的實驗,但畫外音很好地平衡了這一矛盾。故而,《白絲帶》用了一種古典式的,讓人物回憶來講述故事的方式,來與故事的背景和黑白影像保持諧和。
鄉(xiāng)村醫(yī)生因為兩棵樹間綁著的一根線而墜馬了。自此,意外不斷向這個村子襲來。哈內克用了層層揭示的手法。娓娓道來可以營造一種舒緩節(jié)奏,但在哈內克手上,卻走向了冷徹的黑暗,因為他揭示出人物內心的黑暗心理,讓人不寒而栗。
醫(yī)生墜馬和農婦慘死是并接著的,但等到男爵的兒子被打卻通過一次秋收來過渡,這不是戲劇的法則,而更接近于生活的常態(tài)。
同樣的殘酷性沒有體現在直接的暴力上,任何煽情的行為都被省去。丈夫去探望死去的妻子,那個悲痛的畫面被半堵墻阻隔;牧師的兒子被鞭打也將觀眾隔在了門外。哈內克不尋求任何像同情、憤怒等感性的體驗方式,他要的是如匕首般的力道深深地刺進觀眾的心里。
這就是空白的力量,它混雜了各種絕望的情緒。那位丈夫絕望地自殺,被吊死在小棚屋,被去取水的兒子發(fā)現,他沒有嚎叫。那個將高麗菜毀掉的兒子回家來莫名地撞見父親的葬禮,他也沒有言語,默默地跟上人群。
醫(yī)生與女兒的亂倫,經過助產婦的提前提醒,是被小兒子撞見的,女兒向弟弟的解釋(穿耳釘)更像是在向觀眾掩飾可恥的行徑。她根本不必向還幼小的弟弟解釋,因為他不會懂,這就不再是生活的發(fā)展,而是戲劇的發(fā)展。同樣,助產婦與醫(yī)生間的虐戀也是用了一場極度戲劇化的方式結束,那也許是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深處的黑暗。
雖然副標題是“一個德國兒童故事”,但兒童在本片里是隱藏的,他們在影像的黑暗中行動,我們見到的是圍繞在男爵、醫(yī)生、牧師、農夫等人物身邊(家庭)的隱性暴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成人世界,但這是一個被兒童腐蝕的成人世界,它被弱勢力量所動蕩,失去了穩(wěn)定的常態(tài)(想想男爵、醫(yī)生、牧師、農夫這些身份所代表的社會次序)。而這群孩子,將踏上戰(zhàn)場,并在戰(zhàn)爭結束之后更加有用武之地:他們即將成長為納粹。
而這正是作為奧地利人的哈內克所要探討的,這樣一個殘暴的群體在德意志這個國家是怎么養(yǎng)成的。
我們了解現在的德國,我們也了解納粹時期的德國,但對于上個世紀初的德國鄉(xiāng)村,我們就所知不多了,至少我們所看到的德國電影,對于這段歷史涉及甚少。邁克爾·哈內克的這部獲得戛納大獎的《白絲帶》,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德國,這是一個深入其鄉(xiāng)村核心的德國,這是一個尋常而又矛盾糾結的德國。導演用一把銳利的手術刀,將一個個純潔的或者罪惡的,壓抑的或者躁動的,平靜的或者痛苦的靈魂,冷靜地一層層地解剖給了我們看。
影片應該說拍得相當的成功,黑白的色彩強調了整片陰郁而壓抑的氣氛,影片一開始醫(yī)生的意外,就將觀眾吸引到劇情之中;隨之而來的種種懸念,推進著故事的發(fā)展;當迷霧層層揭開,邏輯歸于清晰之時,影片又嘎然而止,一切又都歸于迷霧之中。一個尋常的德國小村,卻又危機四伏;一群平常之人,卻又恩怨糾結;一群天真的少年,卻又在善與惡的漩渦中掙扎。一雙雙深邃的眼睛后面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一棟棟幽暗的房舍里面,也潛伏著罪惡的靈魂。觀眾就如影片中的教師,一樣是個外來者,打量著這個小村,層層深入到這個小村的肌理之中,了解小村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其實這些關系對于村民來說,都是心知肚明的。這種間離的效果,讓我們只能等待教師的緩緩敘述來了解情節(jié),聽從導演剝繭抽絲般地將密閉著的村莊,慢慢地在你面前展開。
這是一個德國的小村,一個一戰(zhàn)前的村莊,平靜壓抑,但罪惡卻無處不在。這樣的村莊,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只要條件適合,人性中的善與惡都會發(fā)酵,都會長出各自花朵,或燦爛明艷,或惡臭撲鼻?!栋捉z帶》對于這個小村村民的人性刻畫是很出色的,潛伏于人內心的人性,主導著這個村莊的生活。人性,只有人性,讓這個村莊充滿了血雨腥風,象征宗教純潔的白絲帶也無法約束,甚至連親情也沉溺于這深不不可測的人性泥淖之中。
看完這部影片后,翻看了一些評論,很多都將這部影片看作是探究納粹起源的民意基礎,我認為有過度詮釋的意味。不知道導演是否有此意,但至少在影片中是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我們評價電影,只能從電影中所給予的東西出發(fā),而不應該作過度的聯想。如果一部電影在電影中不能說明的問題,而要在影片之外來告訴你,這樣的電影會是一部好電影嗎?回到此片,有人認為,電影所描寫的正是納粹崛起時支持納粹的德國民眾,在電影中這些人正是成長期的少年,在父權的壓制之下成長起來,在壓抑而沉悶的鄉(xiāng)間長大,宗教對于他們的約束已流于形式,人與人之間復雜關系,讓他們崇尚以暴力來解決一切問題,對于父權的尊崇,也讓他們習慣于對于領袖與元首的崇拜。其實歷史是無法倒推的,從罪惡之果就可推導出罪惡之花,影響歷史的因素不止一個。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會是歷史之因。在歐洲,像這樣平靜壓抑又充滿罪惡的村莊有無數個,有的更為惡劣,為何納粹的民意基礎未在那些社會那些國度里產生?對于父權的尊崇,東方似乎更為強烈,但希特勒仍然只在德國出現。如果歷史能夠這么簡單地看待,德國上世紀初的村莊導致了二三十年代納粹的出現,那么我們問一句,蘇俄的蘇維埃主義又導因于俄國小鄉(xiāng)村的哪一種氣氛之中?有時武斷地推導,可能會得出荒謬的結論。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3272031.htmlDas wei?e Band – 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 (2009)
繼續(xù)看金棕櫚獎獲獎影片。本片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
電影講述了一個老人的回憶,回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自己生活的村莊中的怪事。影片的情節(jié)很瑣碎,主要講述了如下事情:
1.村莊的醫(yī)生騎馬時被一根隱蔽的繩子絆倒,受了重傷住進了醫(yī)院。
2.在村莊大地主男爵的指派下,一個農婦工作時因意外身亡。
3.男爵的菜地因為農婦兒子的報復,在一個慶典日被破壞。
4.男爵的兒子在跟隨村莊中其他孩子玩耍時失蹤,并被毆打。
5.男爵管家的孩子因為不喜歡剛出生的男嬰,在深夜打開窗戶凍病了男嬰。
6.男爵的農莊在深夜被人縱火。
7.因為全家被男爵開除,農婦老公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殺而死。
8.醫(yī)生與產婆有私情,但是醫(yī)生康復回家后就開始厭惡產婆,不與她發(fā)生關系。
9.不能解決生理需要的醫(yī)生,在深夜猥褻自己的女兒。
10.神父的女兒被父親訓斥時裝作暈倒,在恢復后殺死了神父鐘愛的小鳥。
11.產婆的智障兒在跟隨其他孩子玩耍時被人弄傷眼睛。
12.男爵兒子吹奏笛子時,被管家的兒子搶走笛子被推下河中。
13.醫(yī)生一家與產婆的智障兒同時失蹤,而產婆則慌張的去往城里。
以上是電影中發(fā)生的主要事件。此外,片中還有一些次要情節(jié),如回憶者與未婚妻的交往、兩個單純男孩的天真行為、兄妹情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將要爆發(fā)的背景。
通過電影的情節(jié),本片描繪了一個充滿復仇、怨恨、殘忍、冷漠的村莊。在這個村莊中,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而且村民們都有著極強的報復心理,甚至連孩子都近乎殘忍的成熟且相當具有城府。簡單概括,這個村莊就像電影的名字一樣處處充滿著“白色恐懼”,是一個人人都想逃離的恐怖之地。因此本片的主題是,通過電影的描寫將人性惡的一面展現出來,包括嫉妒、報復、冷漠、性欲、叛逆、殘忍等等人性的劣根。此外,本片還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德奧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展現出來,從更深的層次揭示了戰(zhàn)爭爆發(fā)的起因。
當然,本片主題如果要延伸的話,還可以理解到納粹青年們的童年生活,不過這就扯遠了,因為電影故事與納粹根本不沾邊。這一點也是很多人理解本片的重點,不過在我來看這就屬于過度詮釋了。電影只是要表現德奧農民在那個時代的精神與生活狀態(tài),表現出德意志民族的一些特性,僅此而已。況且,納粹黨的成長與壯大還有著許多其他主要原因,如二十年代末的經濟危機、第一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的萎靡、德國民族主義的崛起、魏瑪共和國的軟弱等等等,所以將本片的“白色恐懼”與納粹聯系在一起時相當可笑的。當然,不能否認片中的孩子們都是二十年后納粹德國的中堅力量,只是這些孩子成長在農村,能有多大作為?
既然如此,我們就看一看德意志民族日耳曼人都有些什么特性。首先,這個民族的男人很強勢,醫(yī)生可以猥褻自己的女兒、神父在家中彷如上帝;家中的所有女人都害怕男主人,無論是回憶者的未婚妻,還是神父、管家的老婆,她們在男人面前都是唯唯諾諾的樣子。其次,這個民族的孩子都很聰明但冷酷,只要他們想做的事情,任何威脅都不能阻礙他們,無論是父親的皮鞭、耳光,還是宗教上的懲戒。第三,這個民族崇尚暴力,這些從片中的事件都可以看到,只要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他們都要用暴力解決、用極端的方法傷害他人,而從來沒有通過溝通來解決。第四,這個民族雖然信仰虔誠,但是他們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信仰上帝,比如男孩自殺后的舉動以及神父面對回憶者的指控,這兩人都依照自己的想法從信仰上給了自己寬慰。第五,這個民族對于階級的差異非常認同,這從男爵對在村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以上就是電影著重表現出的德意志民族特性,可見電影描述的與我們對德國人的理解是相差不大的。
針對以上的這些民族特點,就可以知道德奧迅速開戰(zhàn)的深層次原因了:德奧兩個皇帝一句話,普通大眾能不聽嗎?何況這個民族的人都充滿暴力基因,還都是由男人掌權的社會,而且在宗教上還可以給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當然,這些都是我的推測,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德意志民族的特點是使得德奧兩個國家迅速開戰(zhàn)的原因之一。
影片拍攝方面的亮點不多,只能說影片的風格與劇情很協調。因為電影黑白的畫面、寂靜的場景、緩慢的鏡頭、固定的機位,以及荒涼的村莊景象都使得電影冷冰冰的,給人一種徹骨般的寒冷感覺?!鞍咨謶帧币磺斜M在不言中。
因為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且演員都是孩子,所以對演員們就不多說了。對于他們我只有一個整體評價——本片所有演員恰如其分的詮釋了每一個角色,這使得電影看起來非常真實,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影片中那“心慌慌”的恐怖氛圍。
總結一下。本片是一部有著很深隱喻的電影。雖然它看起來非常沉悶、拖沓,而且情節(jié)也不吸引人,但是在了解到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后,就會驚訝于影片的深邃??傊酒且徊靠梢詭Ыo人眾多思考的好電影。金棕櫚獎的獲獎影片,終于有一部我比較欣賞的了。
序列:0721
The.White.Ribbon.2009.Blu-ray.720p.x264.DTS-MySiLU
2012-02-18
很強大但很悶的電影是存在的……
誰來這樣拍一下天國的60年代
[看過2010-02-21] 悶,反情節(jié)的另一種拍法。漢內克最好的片子還是《Cache》……|20221101資料館重看:可以到9分。確實厲害,堪稱拍出人類學意味了,“第三帝國前傳”,民族心靈史啊這是!跟這部一比那《喬喬兔》就是個渣……當年怎么會覺得悶呢,壓迫感驚悚感都特別強啊,看來還是必須大銀幕看!當然要刨點分就是還是概念先行了,而且人物化的敘事人嚴格來說也有用得不是特別到位的地方。
黑白畫面長鏡頭無配樂主線隱秘,Michael Haneke把擅長的暴力刻畫藏得密不透風卻又遍布四處,全片因此有了克制冷靜甚至壓抑死寂的氣氛。此外電影有非常出色的故事和主題,絕對值得解讀。
剛看完本來想默默坐到字幕完。前面一個女的說:我覺得中心思想就是男的有毒,一切的(不好)都來自于男的。另一個男的附和:對父權制……馬上溜了,好想對他們說少看點書吧;)
當一種觀念變?yōu)橐庾R形態(tài),便會產生對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快也變得無人性。它并不強調是誰做了這些罪行,而是一種集約化,像副標題“一個關于德國孩子們的故事”,背景是一戰(zhàn)前夕。(哈內克本意是指代整個歷史,而不僅是納粹),那些孩子唱著巴赫的圣詠,懲罰那些背叛他們所受教育的人。影片開頭牧師的兒子走在橋欄桿上,對救他的老師解釋:“我給上帝一個可以殺掉我的機會。他沒做,所以他對我是滿意的?!苯Y尾眾人合唱“我們的上帝是一座堅固的堡壘”,實在是高明的反諷。再說攝影,15:12,窗戶打光與寇德卡《吉普賽人》里的葬禮場景相似,26:50至27:52,隨著小男孩環(huán)繞房間到受罰,在畫外音中我們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30:23田野上三個農夫借鑒了桑德的攝影集“二十世紀的人們”,26:30,人物臉部特寫又傳承自伯格曼。
長期以正義和純潔的名義,要求人們壓抑人性里的某些東西,這股能量遲早會在內部扭曲靈魂,把人變成怪胎,尤其是孩子。引導一個靈魂真正成為高貴,絕不是懲罰,批評,灌輸能夠做到的,它需要在友善活潑的環(huán)境下自由成長,在感動中領悟。
不悶啊。答案從一開始就呼之欲出,且看他把多重線索一一收攏,空鏡、旁白都用得漂亮,慢慢把一個村莊的罪惡鋪陳開去。表面是代際沖突,背后是一戰(zhàn)前德國的宗教和家庭秩序——沒錯,最恐怖的東西常常來源于秩序(白絲帶的隱喻)。結尾名為開放實則封閉,圣歌蔓延,只有罪而沒有贖罪,有禱告而沒有判決。
納粹的童年,19年后他們20多30歲,他們最重要的人生正正伴隨第三帝國盛衰。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里說,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歪曲著理解一下,跟白絲帶的內涵極搭調。對納粹和暴力史了解的缺陷不妨礙為其鏡頭語言傾倒,哈內克是我的菜。黑白片兒真可以隨時拿來當攝影課學習。要說是悶片的話,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看的時候不光情緒,季節(jié)和時辰都沒到位。
【B】哈內克是怎么做到把那么多小演員都調教的如此出色的,太厲害了,而且這片怎么又被大家說悶啊!為毛我又一次感覺不到!是我逼格又變高了嗎!
影片中最為核心的就是孩子們對父權的反抗,影片所有家庭幾乎都有一個極端暴力的父親,極端的父權導致了少年團體的誕生,以反抗父權甚至發(fā)展成為對整個社會層面的反抗。
金棕櫚大銀幕打卡。從一戰(zhàn)前夕一個充滿怨恨嫉妒冷漠暴力的德國村莊,輻射到整個德意志民族。從一系列懸疑事件深掘人性的惡之花,痛苦的由來與轉移。劉瑜說:“當一個人追求快樂的權利被剝奪時,別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樂?!倍旰螅@群孩子找到另一種宣泄情緒的出口。
在這么一個斷網的夜,我看了它,它是如此的沉悶和沉重,以致于我這么一個沒有文化的人,白白的浪費了倆小時磨尖了我的屁股。盡管如此,我還是沒搞懂導演那大海一般深不可測的心和思想……
#重看#四星半;沉靜肅穆的長鏡頭隔著走廊和房門瞠視怪力亂象叢生,大量留白沉默逼仄出不寒而栗,平靜田園里暗流涌動波云詭譎,暴力和惡行滋生的封閉空間;父權當制,神權壓頂(不斷聯想起伯格曼父親),階級分明,當彼時的白絲帶若干年后變成黃臂章,一切都可以解釋了;去年杜蒙《小孩子》有類似(哈內克對杜蒙相當認可)。
以善之名行惡之實,專制之花結暴力之果,哈內克的刀又準又狠,對民族及個人罪惡根源的挖掘入骨三分,一如魯迅。
觀影盤點期,看過留腳印~
@小西天。三星半。以封閉村莊為模型書寫的父權批判寓言,村長(世俗權力)、男爵(貴族權力)、牧師(宗教權力)、醫(yī)生(知識權力)交織出父權的不同維度,又在各自的家庭中成為滋生暴力的罪惡之源,象征純潔的白絲帶被扭曲成象征恥辱的紅字。群像戲寫得很工整,甚至咆哮都均勻分配。文本有不少處理巧妙的地方,比如前半部分男爵夫人練琴指點長笛一場與后半男爵夫人的兒子因削蘆笛而被其他孩子霸凌,兩筆寫出男爵夫人的處境和出走的必然。以鄉(xiāng)村教師(人文主義者)為敘述者和偵探串聯片段是敘事特色,但也因此,被指認為兇手的孩童在故事中徹底失聲。再加之結尾一戰(zhàn)爆發(fā)歷史節(jié)點的強調,理念先行之感過重,效果未必好過通常的多視點敘述。
相比起《藝術家》那種的為了致敬而致敬的黑白片,《白絲帶》的黑白片則完全是為了主題和劇情服務,寧靜神秘的敘事讓人充滿探究興趣,后勁很大以至于看完陰影很大。推理占很大成分但不是最重要的,少年們成了法西斯的第一代,電影是講妖孽的萌發(fā)。
如果彩色制式,會否變成“紅絲帶”?電影技術可以“復古”,被侵犯的童真如何回去?靈魂一旦沾上邪惡,白色——純潔的象征,只是用來掩蓋更大的罪惡,將被鮮血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