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系列一般的作品了
奪寶奇兵第二部是圍繞安卡拉圣石而展開的故事,故事一開頭是舞會場景,然后主角印地安納·瓊斯和另一個人交易,結果中毒,這里有一段激烈的打斗,精彩紛呈,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開頭部分與后文的圣石幾乎沒有必然聯系,不過為主角提供了一個通行的女演員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年代的特色,電影的女主換成了一個與前作毫無關系的人,這讓我有些反感,而女人在這部電影里似乎只有一個人作用:不停地大吼大叫,增加恐怖氛圍??偟膩碚f,中心內容不夠突出,地下礦洞的打斗戲成了為數不多的亮點。
2 ) 致敬吧——向年少時錯過的那些好片
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電影了,依稀記得的鏡頭只有哈里森爺爺猛甩皮鞭的帥氣模樣和餐桌上那段令我驚訝的蟲蛇大餐。今天難得在朋友家里把童年的記憶完善,所以也就拙筆行文寫一篇影評了。
因為是老電影,雖然整體節(jié)奏不慢,但某些橋段設置以現在的眼光看來略顯“幼稚”。請原諒我對于這樣一部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電影的不恰當評論,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電影工業(yè)是在向前發(fā)展的,伴隨著觀眾審美情趣的升級、對故事合理性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影工業(yè)也蓬勃發(fā)展著。
一直都知道印第安納瓊斯是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有著勇敢、睿智、幽默感以及在電影里才擁有的好運氣。這樣一想,那些偉大的電影人,可以將自己腦中的想法借由文字、影像將其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件令我想想就興奮不已的事情。
不敢透露太多的劇情,加上是影評菜鳥,所以行文無序,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了。電影里另一個比較深的印象是劇中正邪勢力之間的禮貌謙遜。雖有莫大矛盾,但在表面上還算禮數周到、該宴請就宴請、該安排住宿就安排住宿,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暗殺發(fā)生。我覺得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上流社會”的默契,請再次原諒我的用詞不當。但一方是博士與歌星,另一方是宗教領袖,都是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上流社會”的語境描述應當有幾分準確。
最終的結局是那種不出意外的圓滿,無論從大的社會正義的角度,還是小的私人情感層面,都是天作之合,不容有誤。
還有一點,那就是最開始里的反派頭子,是星爺電影《家有喜事》里面的老爸。這樣一想,電影里初設的上海灘背景也是貼緊了中國元素的。
3 ) 無題
以前很少看這種文化帝國主義作品咯,非常有年代感但是對第三世界妖魔化太嚴重了啦hhh
我福叔又沒演技又一臉蠢樣但就是看不厭啊hhh兩星給福叔,一星給探險者協會_(:з)∠)_
劇情轉折各種突兀,討厭女主角。喜歡關繼威!
礦車,熔巖深淵,火燒解魔血,人偶巫術
論一雙好皮鞋的重要性hhh
第一部表情包重現失敗哈哈哈哈哈哈
片尾村民們突然就換上了新衣服hhh
壞事的大象哈哈哈哈哈
看著好玩的無腦英雄片hhh
“應該放在博物館里”
4 ) 備忘
邪教獻祭那個場景設計,想像一下西游記里的各洞妖怪。另外,人的信仰 ,宗教或邪教是怎么樣用儀式和形象建立控制的。比如,義和團。不是你多高深,而是你深度了解你的群眾。
動作高潮段落多次運用平行交叉蒙太奇,制造最后一分鐘營救效果,盡管老套,但挺管用。
后段落在吊橋上的打斗,想起西區(qū)柯克的《西北偏北》拉莫什山那段。
美國牛仔又一次拯救了世界,這次是印度農民得救了,不知印度人看完心里什么滋味。上帝總是偏愛美國人。
5 ) 冒險片
講述了寶藏獵人印第安納瓊斯這次為了非洲部落里丟失的神石與邪教組織搏斗,最后搶回石頭的故事。還是老樣子,故事講述節(jié)奏很緊,觀眾不容易出戲,即使2019年了特效以及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所以說傳奇不朽,就是他并不是光靠“硬技術”來迷住觀眾,就像羅伯特麥基在《故事》這本書里說道:新奇的技術手段就像是調色盤里更豐富的顏料,但再多的顏料也不等同于精湛的畫作。每一代女主都像007里面的邦女郎一樣,很具特色,非常迷人
6 ) 奪寶奇兵
將“美式007”的風格進行到底,直男癌指數超過第一部。雖然這部中的印度邪教與“納粹”相比有嚴重架空的感覺,但瓊斯冒險的驚險程度卻絲毫未減,反而在孤立無援遠離現代世界的邪教領地越發(fā)的增強。乘救生艇高空絕處逢生,吊橋遭遇追兵等驚險橋段堪稱經典。但人物塑造無法細琢,畢竟直到現在一些電影仍然偏愛這種臉譜型的冒險人物,女性基本淪為陪襯,異國的形象不是作為丑惡的就是急需救援的,多為獵奇的元素出現在片中以襯托白人的優(yōu)越感。看慣了現在的中國元素再看這個可能會有不適。不過僅僅作為冒險娛樂電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是在當時的年代。(注意:片中那頓晚宴非常重口味,尤其是和我一樣受不了軟體動物以及密恐的觀眾請注意?。。?/p>
丟寶貝的長老對博士說,“你去找到它,把它帶回來?!?“你丫誰啊,玩去吧你。”按理說博士應該是這個反應。不是的。博士默默地就玩命去了。看點在這兒。
女主過于賣蠢和聒噪,拍惡心的動物尤其是蛇還有惡心的食物是導演的惡趣味吧。風格和第一部差不多,也算是弄清楚了導演的套路,整個劇情就非常魔幻,后期非常跳戲感覺是在玩動作游戲。
9.0/10 分。重看,重制版藍光。三年后的第二部。第一部是起源,第二部則是一個單獨的故事。這一部簡直是歡樂搞笑,加強了喜劇的成分。。。開頭就非常精彩,解藥和鉆石在地上被踢來踢去,氣氛和節(jié)奏真的非常好,跳下飛機的橋段真是腦洞大開。印地安納·瓊斯,堪稱考古界里的007。上一部是蛇,這一部里又來了一堆蝎子蜈蚣啥的。。。凱特·卡普肖飾演的美國女歌手,那份神經質真的是讓人過目難忘。雙方之間電光十足,大大加強了喜劇效果。。。整體來說,雖然格局不如第一部,但喜劇效果卻強于第一部,特別是男女之間的火花四射,讓人開懷大笑。。。在政治正確的今天,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真的是好有遠見,越南人關繼威飾演的中國小男孩,父母被小日本炸死了,戲份如此之多,居然還是正面角色,哈哈。
【B-】蠻緊湊有趣的可以給個四星,就是配樂實在太多了多到讓人煩。頭一次在好萊塢電影當中看見亞裔童星(而且長得還不錯),略吃驚。女主角居然是斯皮爾伯格的老婆……略吃驚。
不及1
第二部,感覺很漫長,用了很長的時段來渲染祭祀儀式和地下鐵道的追逐,從道具布景看出來,導演的用心,一看的是斯皮爾伯格,這部虐點恐怖和邪典,對怪奇宗教和驚悚元素有加大劑量,但是逗趣依然很多,一些橋段和服裝道具,成為后續(xù)被致敬的經典,女主被關起來的橋段后面被《千星之城》致敬,我依然覺得成龍的電影也有類似的影子。很多故事背景都靠近了現實,英國殖民歷史,對印度的刻畫,對中國孩子的保護和跟隨的意味,以及對印度孩子的解放,都有某種潛意識效果 女主出場加入的很奇怪,人設虐顯拉跨只會OMG 高潮部分還是很激昂的
在這一部中,瓊斯博士終于從考古學家正式成為了超級英雄。拯救孩子,叢林冒險,異域巫術,礦井追逐,斯皮爾伯格像個貪玩兒的孩子一樣,在本片中填入了自己的一切幻想,而實現這種白日夢的基礎自然是前者對于諸多類型模式的強大整合能力。
最喜歡國外的動作冒險片了,希望在中國也能拍出來,不缺題材不缺自己的特點,這么長的歷史隨便挖挖都是,前提還是要上頭批準23333
在這一部《奪寶奇兵》中,斯皮爾伯格依然試圖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時他對神秘主義更加著迷,尤其是對東方世界的向往(血祭、蠱術甚至是中國功夫),這為公式化的地宮冒險套路增色不少。P.S.我覺得老斯在他珍愛的《閃靈》中領悟最深的表現方式是女演員一被嚇到就拼命尖叫。
這部惡趣味的程度可能是四部里最好的……墜機漂流和隧道礦車兩段原本是第一部的不過因為預算和篇幅問題挪到第二部了。《斯皮爾伯格傳》里還提到這部片子的惡作劇簡直就是“宅男面對?;〞r候的本能反應”哈哈哈哈哈。以及關繼威這個角色是斯皮爾伯格對“陰陽魔界案”公關危機的一個回應。片子里的中文是什么鬼……
1.續(xù)集最大的驚喜之一就是關繼威飾演的中國小鬼頭 Short Round,本以為開頭在上海打個醬油后面就沒戲了,結果卻算是個男二角色,長得可愛又機靈能干,還幾度在危難之中解救印第安納·瓊斯博士,實力圈贊;2.女主威莉的飾演者凱特·卡普肖就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妻子呀!百度百科:1990年兩人的女兒薩莎出生,同年兩人結婚,婚后育有索耶和戴斯特兩個孩子。此外,兩人還領養(yǎng)有非洲裔美國人西歐(1988年出生)和麥凱拉·喬治(1996年領養(yǎng)) ……斯皮爾伯格與夢工廠電影公司簽署的協議里,有這樣一節(jié)條款:即使在電影拍片階段,也必須每晚給斯皮爾伯格固定的時間回家與家人共進晚餐……3.第二部拍得更魔幻了,封建宗教迷信也更強了,喜劇橋段也增多了,但整體觀感于我反而沒有前作驚險刺激了。彭高皇宮宴會那段挺搞笑,隧道追逐戲可比之前作的追車戲……
這部是小時候看了最多遍的一集《奪寶奇兵》,到現在印象最深的還是湯里的眼珠子那段,哈哈~這集實在是替歡樂了,哈里森福特太Hot~
【B+】本來開場那段充斥著好萊塢傳統刻板歧視的東方獵奇歌舞已經讓我十分反感了,沒想到斯皮堡又用一場出乎意料的混亂來把我的觀感拉回來。舞池內慌亂的顧客,被反復傳球的鉆石與解藥,在地板上找尋目標的二人,從中引發(fā)的打斗與逃避,以及無數個從天花板而降的毫無道理的氣球,在極致的混亂中提取充足的趣味性,斯皮堡沒讓我失望。至于第二部的影像基調則更加邪典了,從布景到祭祀的掏心設計,當然最恐怖的仍然是那場“饕餮盛宴”。最后半小時全程高能,場景與類型反復跳躍,達到了好萊塢大片所能觸及到的一種心跳極致。上一部拍了一段牛逼的曠野飆車戲,那這一部就拍更加牛逼的礦車追逐戲,可供后來者反復拉片使用。斯皮堡的大片功底總讓我狠狠過一把癮。
本片當地的飲食文化相當惡劣~廚藝有待大幅度提高,急須學習!
舊影補標,四星減半……羅杰·伊伯特居然給了滿分,贊此片屬于“前臂抓傷”類電影:約會觀影,驚悚連連,高潮不斷,以至于被抓得前臂上都是道道。不過,此溢美之詞看起來更像在描述劇情?女主的叫,巫師的抓,瓊斯的痕,挪到了后背,拜賜于地下祭祀煉獄場,弗里茨朗+詹姆斯邦德冒險場景的混合體;勇救童工的部分專供好萊塢,007通常不會干這種事兒;東方小孩的原形疑似來自B級大師薩繆爾富勒的鋼盔;軌道車當然是屬于基頓的將軍號。
辱印影片,印度憤青應抵制
臥槽這不就是SB魔幻武俠的套路么,連布景都這么像
這個系列最喜歡的一部,神奇的地域!
8/10。重溫。開頭瓊斯挾持歌星與上海黑幫用酒桌的轉盤做交易,想以金幣結算的黑幫不情愿地交出鉆石,這個氣氛凝重的靜止場景只有轉盤在運動,誤喝毒酒的瓊斯交易失敗,隨后華麗的歌舞表演、滿地氣球、沖鋒槍和兒童駕駛的龐大汽車,混合成了刺激豐富的動作材料,游樂園式的結構不斷加深這種刺激:瓊斯一伙乘坐飛機椅子的靠墊迫降,落下懸崖,沖入激流;皇宮飲宴中生吞毒蛇的大臣和充滿眼球的湯;當瓊斯與歌星在宮中調情,出現分歧后各自回房,瓊斯的鞭子將暗殺者吊上電風扇的驚險搏斗伴隨著不知情的歌星在瓊斯屋外呼喊;成堆昆蟲的石室、血腥的邪教祭壇、礦車和吊橋,不斷出新的場景讓觀眾同時欣賞到卡普拉式的愛情喜劇、鬼怪片和令人捧腹的逃生行為(瓊斯腳著火,喊著要水滅火結果洪水向他撲來;瓊斯得意地消滅兩個敵人,卻看見一大群敵人而落荒而逃)。
魔宮果然充滿古怪,統治者是個小屁孩,貴族們吃水蛭、巨蟒、甲蟲、猴腦,皇宮內部更是機關重重,誤打誤撞間,他們目睹到血腥的邪教獻祭儀式……這一仗注定艱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