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堅持原創(chuàng)的837篇 火與不火,從不是我判定一部劇的標準。
病倒兩周,見識了荒誕,無奈,無助,脆弱,還真的有那么一刻的瀕死感,不能說的,就不多言了。
總之,我現(xiàn)在算是再世為人,半血復活,還在休養(yǎng)階段,所以能搞活的精力,還是主業(yè)工作為主。
拜托了好朋友幫助我把庫存劇評稿件整理,排版,發(fā)出來。
真的很感激,大家還在。
今年韓劇律政主題含量實在太高了。
就單單律師作為主角的,前有《奇怪的律師禹英雨》《為何是吳秀才》《黑話律師》,現(xiàn)在新劇有《千元律師》《開始辯論》《依法相愛》,還都或多或少沾了公益律師的切入點。
加上檢察官題材,還有最近的爽劇《真正勝負》,以及狗血到已經(jīng)不看的《法之帝國》。
扎堆出現(xiàn),類同案件,似曾相識在所難免,案件甚至分分鐘看開頭,猜結尾。
編劇們已經(jīng)把他們能想到的角度,新聞里的熱點話題,可以拿來寫劇本的案件都挖了個底朝天。
即便如此,近期為數(shù)不多的能看下去的新劇里,上述四部都在其中。
真,劇荒的年末。
《依法相愛》是輕松有趣的,我之前就寫過合集,單獨劇評等大結局一起寫。
《千元律師》唯一的理由,南宮珉,唯二的理由,客串的李清娥。
《真正勝負》就是艱難喪氣的當下,最容易激發(fā)追劇熱情的爽劇題材,愛豆出身的都暻秀的少有會演戲的,劇本也算看得下去。
以上總有熱搜起來的看點,所以我第一篇劇評,留給了沒什么水花,但我自己很喜歡的意外之喜,冷門良心劇——
《開始辯論》
01 不為反轉刺激懸念,放棄講好故事的底限
好演員拯救不了拉胯劇本,同樣地,好劇本的舒適度,真的就是一股清流。
單看這部的劇本,我心中應該是這一波,僅次于小鯨魚的一部。
首播之后我預感不會出太多幺蛾子,果然快完結了,依然是能穩(wěn)定講好故事的踏實劇本,演員也都業(yè)務能力在線。
火,不火,絕對不是我評價作品的標準。
主打疑難雜癥的公訴辯護人題材。
簡單點來說,電視劇套路最愛寫的案件主角,一個是沒有能力聘請大律所貴律師的普通人伸張正義之艱難,一個是體現(xiàn)犯罪者的人權,偏好罪大惡極,絕大多數(shù)拒絕為其代理辯護,以上兩種,都只能接受分配指定的辯護律師。
可以是完成個任務的一份工作,可以是沒那么優(yōu)秀的普通辯護律師,可以是多少帶點虛榮心,力圖名譽的過渡。
以上內容,這部劇,都有體現(xiàn)。
男主是大家理想中的正義使者,明明研修院第一名畢業(yè),選擇了拿死工資,和強權資本對抗的同時,也會體恤一些無知無奈的輕微罪責,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絕望的困境,承擔應有的刑罰,但也不至于毀滅整個人生。
女主,則是刻板印象中,唯利是圖的無情辯護機器,專為資本利益服務,在規(guī)則的世界,游走灰色領域,轉黑為白,是人人嫉妒的冷血能力者,也是被人唾棄的“走狗”——
出身非常普通,甚至困窘,躋身勢力圈,被人無視,被利用,被潑臟水,也習以為常,因為自己確實也不無辜。
非常能屈能伸,適應力極強。
我非常喜歡劇本每一集結尾的精彩卡點,總是留一個能有反轉驚喜的氣口和懸念,下一集再補充,進一步推進劇情,豐滿人物。
男女主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人,明明是兩個極端的對比,意外碰撞在一起,又好磕,又互相信任,支持,暗戳戳地CP感在慢慢流淌。
兩個人爭鋒相對,相愛相殺,律師吵架,毒舌又凝練。
明明截然不同,但是隱隱有著相知相惜的共同之處——
你比你想象中的自己,要好很多。
遇到性,遇到愛,都沒有遇到理解來得窩心,尤其是相遇相處很短的人。
我作為觀眾,從一開始就不會討厭女主,甚至越來越喜歡和欣賞,她的機智生存法則,她保有的底限和良知,她無情冷酷背后的干脆利落,專業(yè)。
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機智的茍全。
隨著劇情,我也會越來越心疼男主的黑化一面,那種反轉的反差,貫徹了一整部劇,每次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就是很過癮(雖然我傾向于,不是他)。
我依然堅定地相信,不能以正義之名架空正義,堅持程序正義很重要。
但至少在電視劇里,共情一下藝術化,上升了高度的悲情主角,也真不是什么三觀不正。
未經(jīng)他人事,莫勸他人善。
未經(jīng)磨難,不信鬼神。
我最近真的越發(fā)感同身受,sad。
劇集也不長,起承轉合,和案件內容的豐富度,都寫得很好。
我經(jīng)常也會放棄1.5倍速的常規(guī)追劇選擇,靜下來欣賞某一段的表演,也幾乎沒有一心多用干別的事。
很簡單,就是我看進去了。
這就是國產劇和海外劇平均水平的差距根源。
這也是我心中比較高級的劇本寫作,沒有平鋪直敘流水賬,毫無波瀾;人設也在反轉中,不斷改變,所謂人物的成長弧光。
我甚至覺得高級來形容,我心中就應該是基本操作的寫法,就是因為,確實稀缺。
哪怕是海外劇,也不是部部精彩,都做得到。
人性就是復雜的,生活和案件一樣,也是充滿了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大部分人,都想做個善良的,自由的,簡單的,理想的好人(理想主義者,就太over了),但總是要因為一些事,選擇了沉默,放棄,無視,妥協(xié),甚至參與其中。
成年人,不是要做完美無缺的人,而是要學著為自己的選擇,行為,負責,明白什么是“有所不為”。
再壓抑悲傷的作品,把主角和觀眾虐得生無可戀,都應該要有微光,在殘忍,扎心,強悍,精妙,對抗,碾壓的戲劇性沖突里,始終不忘記,融入哪怕很微小的真善美,怯弱,同情、溫柔、猶豫,掙扎,脆弱等。那是一種無可奈何中被人遺忘和忽視的希望。
02 演技好,總有春天
隔壁的影視劇作品題材很豐富,主角也很多樣,所以有機會給那些黃金配角老戲骨發(fā)揮,也能讓演技好的人慢慢成為主角。
我之前寫過我很喜歡的吳政世合集點評,還有我喜歡的配角撐起的《千里馬超市》。
《開始辯論》的男主,李奎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秘密森林》里的反轉角色以后,他的配角分量也開始升級。
《機智的監(jiān)獄生活》,那么優(yōu)秀的群像劇里,誰會不記得“小迷糊”的愛恨情仇,各路CP,反轉驚喜,最后怒其不爭而嘆息?
全劇最有教育意義的時刻,錯了就是錯了,大概率沒有回頭路。
然后他甚至有了和金泰熙扮演夫婦的男主戲機會,《你好媽媽,再見!》/《Hi Bye Mama》 夾雜兩個愛人之間的普通丈夫,爸爸,演繹得很自然,就是那種溫吞老實的平凡人的情感。
這部劇雖然是平淡溫情向,但很細膩,甚至做了母親后的金泰熙,扮演起媽媽,演技都變好了。
他也還在客串,《voice》都能出到第4季,能被選中去擔起魅力反派大變態(tài)boss的男演員,都是一種肯定,甚至比主角讓人有期待。
還有一些參演配角的劇,作品本身我都覺得差口氣,就不贅述了。
最近還有我前面吐槽大會里提過的,和劉亞仁一起演電影《首爾大作戰(zhàn)》。
雖然不是特別帥,而且也是大器晚成型,能駕馭的角色,真的很廣。
如果我們也能給真正有能力的演員更多空間,豐富的角色和選題,讓他們來扛劇抗主角,是不是國產也能更出彩?女主是鄭麗媛。
《我叫金三順》里的微笑女王,大概是楚楚可憐,又很堅強的小白花天花板之一。不止是男主,男性心中完美的初戀,女觀眾也會非常喜歡的形象。
另一個小白花天花板,是年輕時候的孫藝珍。
鄭麗媛的少女臉,保鮮期不太久,然后就是各路整容,毀容的負面消息。我就不太關注了。
不過等到她2017年在《魔女的法庭》里再次強勢回歸,我才重新關注她,發(fā)現(xiàn)當她本人的性格和角色有適配度的時候,真的很自然,自帶強勢干脆的一面。
看看她的《我獨自生活》,包括她的女演員朋友圈,孫藝珍,孔曉振,大概能get到一部分本人的性格。
我比較喜歡她近年的作品,碰巧都是律政劇,比如生活型職場劇《檢察官內傳》,作品很值得看。
怎么說呢?
有錢,有自由,有趣,有想法,有個性的小姐姐,生活怎么會不讓人心生羨慕?
所謂松弛感,都是方方面面的有選擇的人生帶來的底氣。
接了自己適合的角色,好好出演,認真生活,也不是太在乎外界的說法,包括自己的隱私,都隱藏地很好(她說過只和同行談過戀愛)。
這種真人濾鏡,帶進角色,哪怕每次都是有很多bug的人設,也不會心生反感。
還想提提,里面的配角演員,特意去查了名字,金相浩。
號稱韓國吳孟達,到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哪怕這么熟悉了,這次我都被打動了。
他的那場哭戲,整個人身上流淌著悲傷,雖然戲份非常短,不像隔壁南宮珉鋪墊了那么久,但一樣很動人,很心酸。
真好。
不劇透的情況下,能說的點,就到這里為止。
哪怕故事講得扎實,也經(jīng)不住拆解劇情向的文章和視頻。
我還是堅持覺得,我只想分享,而不是代替你們去感受,更不會先入為主,給你們植入概念。
這部劇,值得一看。
作者:小冒,年讀120+本書,兩大視頻網(wǎng)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50w+,用愛發(fā)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愿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百家號/頭條/騰訊新聞讀書賬號@蕓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賬號@蕓淡風傾。
公眾號/豆瓣@蕓淡風傾,微博@蕓淡風傾_紫薰。
===========================================================================
爭鋒相辯 ??? ??????? (2022)
.
不太有趣的一部劇 懸疑部分設置的也不夠戲劇化 感覺更偏向平庸生活的變化
偶爾做出的沖突感也被毫無引起觀眾興趣的部分沖淡消散
實在不能給出高分 對于韓劇 就應該是差評了
===========================================================================
說實話覺得有點爛尾 ,雖然還是把前十集埋的坑給填了但是真的不太清楚明白這個時間線也說了,但是不夠清楚感覺還是沒把事情給徹底的說清楚,還有就是追了好幾周了五六周了一周更新兩集,到最后都沒有看的欲望了,看到最后感覺男主一直就沒有笑過,一直都很poker face真的讓人很不joy 就很僵硬的一直都是那個poker臉讓人很不爽就是女主還好點但后面知道最后那個爺爺推死了奶奶表情并沒有多悲傷也沒用情緒的大起大落,我感覺情緒太淡還是整容了之后打針了之后哭也不明顯了,男女主雖然我都很喜歡,但是這個結局這兩集也差不多講清楚了但是真的令我感覺很失望沒有達到前面講事情水平,覺得有點失望,后面也沒用講完,可能還有第二季吧就這樣了前面五六集是真好看,濾鏡也很真實很舒服,女主的穿搭非常nice,我很喜歡鄭麗媛的穿搭絕美。
【特別強調,可能含有一部分主要線索的劇透,注重劇情保密的豆友請慎入】
每看一部鄭麗媛的劇,都會懷念一遍金三順里面的熙珍。很難不感慨整容過度給她帶來的容貌遺憾。不過欣慰的是,她的選劇眼光貌似整體還不錯。這部劇尤其讓人驚喜。男女之間的互動并不留俗。在處理案情的間隙,借助對正義的討論彼此接近,這種言之有物的推拉獨有一種魅力。
在我看來,這部劇更主要的優(yōu)點是主線劇情。上上周看到李東必失憶,上周看到水瓶上的電話號碼,我就已經(jīng)有了一種預感。這周正式曝光餃子店老板和李東必作案,讓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這是韓(劇)版的《記憶碎片》吶?!想必當時劇方捂著這個鮮明的噱頭,多半是為了不劇透吧。
諾蘭電影的商業(yè)價值毋庸置疑,但是我向來不太看好它的藝術魅力。因為其中壓根沒看到多少深刻寫實的敘述和思考,不過是一些手法和概念的堆砌。毫不夸張地說,他的每部片子都顯得機械、生硬,也因此粗假大空。典型的美式商業(yè)片而已。 記憶碎片并不是例外。記得我也是點開了兩三遍,為豆瓣上的如潮好評感到好奇才耐性子看完的。沒想到看完之后不出意外挺失望。作為爆米花(院線)電影,這種穿插的模式的確很勾人,的確會讓人有掏錢買票的欲望,甚至可能要看兩遍才能縷清主體劇情。這是它作為一部院線商業(yè)電影的魅力。 但《記憶碎片》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如果把它刻意虛張聲勢的亂序拍攝手法屏蔽掉,僅看主體劇情,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其實完全沒有起承轉合。整個看下來就是幾個不太善良的人做了幾件不正義的事。有誰悔過了嗎?不知道。有誰更加邪惡了嗎?也不知道。正義伸張了嗎?不知道。邪惡泛濫了嗎?還是不知道。失憶是活下去的良藥嗎?貌似并不沒說。記憶是存在的根基嗎?貌似也沒說。 整部片看下來,完全可以用不知所云來形容。為了把所有的問題留給觀眾思考,這絕對不是為他平反的借口。一部作品,只有在它回答了部分問題之后,會讓你思考剩下的。但如果任何問題都沒回答,那就只能相當于啥都沒說了。整部電影都是流水賬一樣的講述,沒有任何中心思想,結果就是故事講得和名字一樣稀碎。更不用提其中摻雜了無數(shù)bug,完全經(jīng)不住仔細琢磨。
反觀韓版的處理,就明顯高明了很多。我覺得其中最為巧妙的一點就是,餃子店老板雖然同樣是借刀殺人,但是他有了一個“正義”的動機--為親人復仇。
這樣一來,故事就從無聊的壞人干壞事,變成了一個正義的人,用邪惡的方式,利用一個曾經(jīng)邪惡、但如今因為失憶變得人畜無害的仇家,去找其他邪惡仇家,為無辜的受害者復仇的故事。
整個故事中,并沒有一個完全正義的人。
女主,在愚蠢無知地包庇一個殺害親人的惡人。她曾是一條權勢的走狗,只有在男主的啟發(fā)下才逐漸良心發(fā)現(xiàn)。
男主,雖然作為律師受人愛戴,但他作為受害者的家屬,有意識地包庇殺人犯,只因為這個殺人犯是他的親人,和他有一樣的冤屈。
餃子店老板,操控他人,慫恿犯罪,干著最惡毒的事,卻因為他受害者的身份,讓人覺得心疼甚至愧疚。
張議員,作惡無數(shù),連親女兒都疏于管教。但他也會在父親死后就出發(fā)自內心的眼淚。
他的父親張會長同樣作惡無數(shù),甚至導致了女主奶奶的死亡。但他偏偏又是那個支撐著少年女主的成長和生活的人。
最諷刺的是李東必。他接著報仇之名,殺了一個又一個假李東必。曾經(jīng)綁上他人的雙手雙腳,如今反被綁架了自己的全部人格與尊嚴。
看到現(xiàn)在,主題已經(jīng)明晰:正義雖然還是存在的,但是它是那樣難以實現(xiàn),甚至教人無奈到變身惡魔。而邪惡之人也并非天生,他在良善之人身邊,也能變得有禮有節(jié)。
《記憶碎片》沒能回答的問題,《爭鋒相辯》里有了一些答案:
最后,會有人后悔嗎?當然所有的人都會悔不當初。李東必后悔作為刑警動用私刑,幾名功成名就者會后悔曾經(jīng)無惡不作,餃子店老板和男主會后悔沒有能力保護好親人,又只能在沒有能力的前提下出此下策報仇雪恨。
最后,正義伸張了嗎?男女主在復雜的糾葛面前,很難做到不左右搖擺。但是,善良的底色,是他們?yōu)檎x付出的保證。
只有描繪了這些基本項,作品才會催生出對一系列問題的反思。比如,如果正義無法用正義獲得,那么邪惡是不是能夠被原諒?當記憶成為負擔,失憶可以作為贖罪的良藥嗎?
這些沒給出答案的問題,催人深省其身,從而對邪惡退避三舍。
----------
最后,總結一下上面滲透的,個人的一些猜測:
(看了后面的劇情,發(fā)現(xiàn)我的猜測還是有些偏差。不過我覺得主線還算是基本正確,不至于太可笑,就不刪了)
1. 兇手是李東必自己,而餃子店老板則是操控他殺人的人。失憶并沒有讓他忘記他身體的“絕活”--水刑。這個細節(jié)同樣讓人覺得諷刺:當年那些旁觀者助紂為虐、息事寧人,導致眾多受害者因暴力審問受害卻無處申冤;如今他們個個混得風生水起,等到他們被同樣被處以水刑時,調查的刑警們竟由于對此毫不知情,導致破案毫無頭緒,進展艱難。邪惡陰險的用心,最終報應在了自己的身上。
2. 男主報案挺明顯是為了讓案件偵破走上正軌。他在第一次被拘留的時候產生了疑惑。而當他在張會長家見到姐夫(餃子店老板)時,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幫助姐夫整理過膠帶,所以上面有他的指紋。不過他此時的想法應該也有一些誤解,他大概誤以為姐夫是親自動手的。不知他會不會因此想要為他頂罪。雖然男主光環(huán)應該能保證他頂罪一定會失敗。
3. 姐姐大概死于(群體?)性侵相關的案件,而且加害方很可能就包括那個試圖性侵女主的會長和張議員。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男主看到女主遇難激動地直接要動手。(老奶奶是倆人的親媽?所以男主才說老奶奶不記得是幸運)不知道會不會是因為姐姐被性侵后,餃子店老板作為丈夫反而被懷疑,被動用水刑,徹底鋪開這場冤仇。
4. 看到李然的回憶,里面有女主奶奶被推下樓頭部流血的場景。這應該只能是張會長的手筆了吧?李然應該就是因為被迫隱瞞這個事實才出現(xiàn)了精神問題。女主得知真相之前,應該會盡力維護這個實際上的仇人。而她幡然醒悟、聯(lián)手男主的動機,大概就是因為事后得知了這個真相。最后自然也會原諒自己的父親,重新擺脫孤兒的身份。
總之,到目前(第8集)為止,所有人物的動機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作為懸疑劇值得好評!
這個劇情悲傷到我想嘔吐,好沉重好沉重。全劇都在崩塌,張山的崩塌,張基道,張炳川的崩塌,殺人者的崩塌,被殺者的崩塌,和面目全非的幸存者的崩塌,也是法律,黑白的崩塌,暗和片頭畫面。全在最后一集盧昔意和殷??〉牧鳒I的對視中釋放。 本來在10集的時候以為會爛尾,畢竟故事盤講的太大了,謎底幾乎一個沒解釋,沒想到最后兩集這么精彩,居然全圓回來了,并且把女主的鋒芒從前前期男主的持續(xù)亮眼中奪回來了,這就是爭鋒相辯吧。
普通人,無權無勢的人要反抗不公要付出什么?30年,做不了自己,余生所有經(jīng)歷和功業(yè),以及好多好多這樣的人,好多好多根上吊未遂的繩結,甚至殺人,自殺來引起輿論,甚至一棒一棒傳遞下去,不斷被刪帖不斷被炸號也要繼續(xù)不沉默下去。這些也許無國界,都是一種境遇。蚍蜉撼大樹,未必不可量。
最后,演技都太好了,男女主哭的層次,大叔死前的回憶,會長的偽善,女警的真實感。最后的當庭一辯,都是棋逢對手。真的很喜歡這部劇里的每一個人物,她他們都是閃著理想光輝的真實的人。
“接下來,我將展開辯護”
成長線好完整,一切似昔又黑白分明。
《檢察官內傳》里的檢察官鄭麗媛,理性美女太適合了!這次飾演律師,在服飾上有了更多OL的搭配空間。努力搞錢升職的女主很有魅力!無論是工作著裝還是休閑著裝,采用了疊穿上衣的手法,讓平平無奇的單品有了高級的層次。
《機智的監(jiān)獄生活》中的“小迷糊”是我的白月光,這次李奎炯飾演國選律師,第一集出場是有點傻乎乎的角色,為了冰棍和老板奶奶討價還價,奶奶還說“你要是律師,那我家狗狗就是法官了!”太可愛了吧!
和女主初次打官司,就被完虐??窗盐覀冃∶院o氣的,都笑不出來了,哈哈哈。
搞錢女主突然反轉,把機密資料給了男主,給整不會了。原來,女主一步步向上爬,另有目的。為了曾經(jīng)的好友,女主暗地里幫助了她。
誰知天道好輪回,女主在升合伙人時,被警察緊急逮捕。差點以為女主涼了,把我小心臟給嚇得。
還好,男主把女主撈出來了,原來一切都是代表的謀權,要把女主趕去國選律師增加履歷。
之后,女主和男主在同一個辦公室開始了同事的生活,你們要是不談戀愛,對不起我啊啊~
李奎炯很適合這樣傻傻的角色,但你敢信之后他為了女主差點打人嗎?
在雨夜,男主拒絕了載女主回家,結果猥瑣的公司理事來找女主,想包養(yǎng)女主。女主先是給了他一個板栗,同時男主攔住了車,把猥瑣老頭拖出來,哇哇哇,暴力美學了屬于是。
在回去的路上,男主給了女主一條毛巾,請問你車里平時常備毛巾是為啥??毛巾都遞出火花了,哈哈哈。
結尾,猥瑣老頭被不明殺手殺死,手上的手表和停車場的車子和男主的一模一樣。是巧合還是?
總之,是很好看的?。?/p>
一開始以為就是韓版的怒火街頭,然而劇情突變,太懸疑了,劇情設計和立意遠遠超出了怒火街頭的層次了。
2022年韓劇秋季檔必看,編劇有腦子,演員有演技,導演有功力,所有表演者&制作人員都交出了優(yōu)秀的幕前幕后答卷。
沒有企圖心,劇情慢慢熬出,味道逐漸濃郁。
鄭麗媛,繼續(xù)拍檢察官律師的戲吧,我就等著看呢555韓國人只有姐姐的我愛看
絕對是今年韓國律政劇中的一股清流。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本劇的英文名 may it please the court,每一個打過moot court的同學在法學院二年級的時候恐怕最常說的就是這句話了吧。接著又深深地被鄭麗媛扮演的盧律師吸引,這位有恐低癥的訴訟律師渾身上下充滿了street smart,能共情不煽情,會反思但不后悔,有野心但沒有被欲望吞噬,真是天生做訴訟的料。李奎炯就不用說了,從秘森開始就看好他,如今演技純屬地已經(jīng)有曹承佑那味了。兩人的感情線推得淡雅又高級,加上無比貼切合意的ost,韓劇的格調國劇有的追了。有時難以相信,傲骨賢妻完結后,陪伴我的是一位又一位有理想又能堅持的韓國律師,是黃始木,是左時白,而美國律政劇又到底是怎么了?
美女自然的老去了,導演用電影的光線拍美女,黑眼圈啥的看的一清二楚,不過這樣才真實,一周工作124小時的人,皮膚怎么可能水嫩嫩啵啵脆??。
出乎意料的好看,本來以為只是兩個律師之間相愛相殺的老套職場愛情故事,沒想到竟然是涉及連環(huán)兇殺的懸疑劇,太精彩了!男主演技非常加分。
這本劇真的太太太可惜了,本子和題材甚至是演技都是五分,但前七集無聊至極,一頭霧水,如果是追劇,真的不會太有耐心,白瞎了這么好的本子和演繹。第一集就是交代女主是多么莫名其妙的忠心,然后莫名其妙去了鄉(xiāng)下。然后就開始莫名其妙每兩集死一個人,男女主就在鄉(xiāng)下開副本找良心,每集末尾都要暗示一下男主是壞人,但是誰都可以嗅出來他不是。從第8集開始,才真的算好看起來了。12集就結束了的劇,第8集開始好看太晚了。女主看著準議員虛偽的表演,想要給他一耳光又覺得惡心的落淚,替自己和男主不值,在會面室?guī)缀跗怀陕暤穆錅I,完成度高,有層次有細節(jié)。太可惜了。這劇該一集死兩個人,第四集開始推男主,第八集開始調查30年前的往事,期間加一點男女主傷害和厭棄,以及回歸。可惜了這個本子。女主疑惑的忠心和男主抹不去的陰郁,可惜可惜。
唉,又兩集就來評論了,經(jīng)過小小姐們和黑化律師提前五星翻車,本來說不會再提前五星了,但第二集還是讓我忍不住打五星,希望男主是惡人,別低走了,求編劇了,演員演的很給力啊
比想象中有趣很多 雖然今年的政法劇很多 從劇情走向和緊張程度來說還是很吸引人的 自從《檢察官內傳》大火之后鄭麗媛好像也在刻意接類似這個題材的臺本 只是從外形上來說花期實在太短 還是無法忘記白月光柳熙真
類型片看多了,看到這種形式的反轉已經(jīng)沒有任何波瀾了。
很喜歡,尤其最后2集。各個階級的人的表現(xiàn),很精彩。窮人總想問對錯,要公平,因為這是窮人唯一能依仗的東西。富人看利益,非常偽善,尤其喜歡扮演有感情,對公平嗤之以鼻,因為富人太知道自己不是靠公平成為富人的了。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點,是關于姿態(tài)。富人為了利益,扮出悔恨的姿態(tài),不相干的人就會代替受害者原諒。喜歡女主,男主也很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人卻是男主的姐夫,他知道自己想要的(道歉)是富人絕對不會給的,于是直播,于是成功復仇(一刀插在對方最在意的地方,從政?下輩子吧。)。太多破碎和痛苦了,但你要怎么選。是玩這場游戲,還是站在一旁。你總得選一個。
麗媛姐真的很好看 衣品也是獨一份的
從微表情、說臺詞的方式上,我感覺是鄭麗媛。但是從臉上幾乎一點都看不出來這就是鄭麗媛。
有搞笑、有感人、有懸疑、有反轉、有人情冷暖。節(jié)奏爽快,人設亮眼,細節(jié)到位,運鏡自如。鏡頭、音樂和劇情合理相融。有的地方輕松詼諧的調調中和了女主遭遇的慘兮兮,很大智若愚又舉重若輕的氛圍。比如女主對搬家公司說“請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我的物品?!边€有女主說自己有“恐低癥”,住在磚瓦房感覺自己的人生就要完蛋了。女主和男主的辯論拌嘴你來我往得很有看點和萌點。男主和搭檔立flag說“我一定讓新來的律師深深地愛上我,深深地愛上我...”然后女主踩著細高跟悠悠然然地走進辦公室。第二集的兇殺案更加讓人覺得“沒錯,這就是我要追的劇了”。第四集結尾的轉場絕了!
看到第八集 上乘
小迷糊演技太在線了
還可,女主人設有點像吳秀才呢。
這個呈現(xiàn)效果還是挺滿意的,文本故事,節(jié)奏,人物,想要傳達的內容依托事件娓娓道來也就不苛求細節(jié)上的差錯了?;旧蠜]有廢線,點到為止又擲地有聲——「因為記得的人消失,真相也會跟著消失」,「開始辯論」這版譯名對應最后一幕顯得稍好。李奎炯太太太能演了。
年度最佳。靜水流深般直抵人性的高級作品。悲傷又極盡諷刺的描摹寫實,讓所有希望都顯得殘忍得不過如此?!霸瓉淼玫金埶∈沁@么容易的事嗎?根本沒資格提原諒的人們,代替被害人原諒了我,對自己的寬容感到欣慰,他們認為我的下跪和流淚是為他們而做,因此洋洋得意。所以那些加害人,才會將反省文交給法官而非被害人,在旁聽者面前潸然淚下。一群傻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