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日合拍的《絲綢之路》曾經(jīng)在國內外引起過不同尋常的反響。不可否認,2 9年前的《絲綢之路》確實是一部力作,它的拍攝作為一種國家行為,在規(guī)模上代表了當時所能達到的紀錄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參與攝制的日方組NHK電視臺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家被允許進入中國腹地進行紀錄拍攝的資本主義國家媒體,而中國政府為保障拍攝的順利進行采取了一系列高規(guī)格的措施,例如開通鐵路專線,甚至是出動軍隊。 2005年中央電視臺耗時兩年重新拍攝完成同名專題片,后命名《新絲綢之路》。
終于看完了,雖然節(jié)奏慢,可是不想快進,怕錯過什么。推薦看看,里面很多意外的鏡頭,絕對意想不到。這個系列也是歷史的一部分,用圖像記錄了80年代,以后應該再出一個新的解說版,給現(xiàn)在的觀眾??上У氖腔浾Z版,如果有日語翻譯版就更好了。很多日語對話粵語版沒有解說。
80年代的中國,比如西安,都可以對照胡武功的攝影作品。西北不能細談,一定看完整個系列才有認識。
應該出一套對應的書,不一定每一集都配對,但是也按這個路線來,和馬可波羅一樣,搞一本游記吧。
1、樓蘭、四千年的睡眠:從小河墓的樓蘭美女到漢代樓蘭國的興盛更名(鄯善)衰亡,中間是千年的空白期,距離樓蘭四十公里距離羅布泊一百公里的小河墓的發(fā)掘還沒有結束,更可氣的是,其實斯文赫定的助手早在三十年代就發(fā)現(xiàn)了小河墓,而那是羅布泊還有水。
2、吐魯番、炙熱的大畫廊:俄國日本韓國德國印度中國六個國家都有柏孜克里克石窟的文物,十五窟的九幅高大的誓愿圖要數(shù)碼還原,何等艱難。德國探險隊二十世紀初來的時候,古稱高昌的吐魯番人已信伊斯蘭教四百多年了,佛教遺跡一旦發(fā)現(xiàn)就被毀至少挖掉佛像眼睛,于是他們覺得把壁畫剝回家才是最好的保護,但二戰(zhàn)時還是毀于戰(zhàn)火,然后俄國人來了帶去了冬宮,斯坦因來了帶到了印度,日本奪走的一部分留在了韓國?;佞X王。
3、草原之路、鐵馬疾風:如風般的民族,看到第三集才知道是按時間順序,這一集講據(jù)說是草原之王突厥的后代哈薩克族,今天新疆西部阿爾泰地區(qū)巴音布魯克草原,冬牧場夏牧場,哈薩克人賣羊給維吾爾族人,突厥人賣給回鶻人,有趣。
4、塔克拉瑪干、西域的蒙娜麗莎:西域南路是佛之路玉之路以及流沙之路,像丹丹烏里克和塔馬溝那樣當滋潤綠洲的水脈終于被沙漠掩埋后,沿河所建的都城伽藍都漸漸被放棄,加上十世紀末伊斯蘭勢力擴張到此地,和田王國創(chuàng)造的藝術不斷被破壞,最終都被塔克拉瑪干的沙漠所掩埋,延續(xù)了一千年的佛教王國迎來了終結的時候。
5、天山南路,青金石的光輝:庫車,龜茲,漢匈之戰(zhàn)的中點,音樂之都、佛教之都,鳩摩羅什,龜茲國王妹妹和落魄印度貴族之子,隨著祖國的起伏而起伏,被前秦將領呂光要求娶龜茲公主,適值三十五歲,佛陀地獄魔王誘惑的歲數(shù),監(jiān)禁在涼州十七年,學會中國話,五十多歲去往后秦,翻譯佛經(jīng)三百多卷,肯定煩惱即道場,藍色天空就是天國,青金石磨成的藍色構成克孜爾石窟的主色調,雖然今日伊斯蘭教盛行,但庫車人依然熱愛藍色涂門,除克孜爾外,還有古城和其他幾個石窟,日本東京清水寺供奉的國寶釋迦像據(jù)說是羅什所背,想起一五年的涼州之行中的羅什寺。20220718去往客車的列車上兩倍速看完。
一口氣看了六集,太贊!從長安到蘭州到武威到張掖到敦煌到黑水城到樓蘭古國到米蘭古城到尼雅古城,如跟攝制隊探險、旅行、發(fā)現(xiàn),紀錄片將絲綢之路歷史和現(xiàn)代當?shù)厝说纳钔昝赖卮┎澹枚噻R頭很細膩很溫暖不惜花一兩分鐘給一個老人、一個小孩、一件物品,很大篇幅展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絲路沿線當?shù)厝松畹膱鼍啊8兄x它讓我能以視頻形式目睹那個年代人們真實的生活,有的場景真的好樸實好美。好多文物在這次攝制才發(fā)現(xiàn),真是一次尋寶之旅,艱難卻刺激,還充滿溫情。
紀錄片的畫面和音樂都很美。
每個地區(qū)的“路”不僅是物理、且精神性地把世界的不同文化和貿易聯(lián)結起來。這種浪漫的動機指導著這部成魔了的紀錄片。喜多郎的電子樂一開始讓人昏昏入睡,后面反倒成為一種進入彼世界的序曲。大量漫長的鏡頭,慵懶的節(jié)奏,觀眾就好像真的一起在旅行,在疲憊中遇見驚喜。
看到第七集講伊拉克巴格達,里面還有摩蘇爾等城市,神奇呆了,那個時期的伊拉克真是各民族,信仰,生活習慣和諧共存啊,也就三十年前。
在日本的文明接受敘事中,飛鳥時代才是全面照搬大陸的“東亞化”時期,而被后世廣泛認為是學習唐帝國的奈良時代,則越來越被看成通過唐這個“二轉手”而與絲綢之路聯(lián)通的歐亞大陸各文明進行交流的階段。日本在前一個時期被納入了東亞,在后一個時期被納入了世界,成為了某種意義上(一廂情愿)的絲綢之路東端終點。這種對世界文明孔道和自家文明來源(佛教,器物)的向往,構成了后世日人對這條商貿路線的想象,其理想程度和浪漫化想象,可能比這條路線上本身的居民和主人更為濃郁,更加美好叻
馬友友的配樂,至今都是最愛
看了兩集,年代太久遠了,一般
粵語。
似乎前半部分13集是中國段的,公映過,后面沒看過。最近聽聞,這部紀錄片的前站,彭加木還參與過。然后羅布泊什么的,想去吧。
雙重意義上的紀錄片:對絲綢之路的紀錄,對80年代中國——尤其是西部的紀錄。
四星:重溫兒時的記憶,如今朝花夕拾,真是經(jīng)典...
因為米原桑找到了這一系列的紀錄片 能在沙漠中饑寒交迫時抓一只鹿剁了包餃子除了中國人也是沒誰了 紀錄片拍著拍著順便挖了個太陽墓
對消逝文明的惋惜悲嘆。讓我極度惆悵的是,無法了解那些被歲月侵蝕被塵埃掩埋已隨風而去的一個個故事...
絲綢之路
需知,這部紀錄片也開啟了建國以來對新疆諸古代遺址考古發(fā)掘的新紀元。尤其樓蘭、尼雅等南道遺址,由于中方與日方皆是首次進入,攝制組全程跟隨,其鏡頭記錄的皆是真實而震撼的歷史時刻。太陽墓、樓蘭美女、佛塔、城址、佉盧文漢文簡牘的發(fā)現(xiàn),舉世矚目。本片之偉大,已然超越其本身記錄的意義~~
中日邦交的詩意,南疆的美好田園,我們對八十年代的幻想,都僅存于此。
比央視剛拍的敦煌好太多
攝制組刻苦求實的精神令人欽佩,深入沙漠腹地尋找古國遺跡,親下坎兒井趟水等等,在那個年代能給觀眾帶來前所未見的紀實拍攝,真的不容易。喜多郎的音樂好熟悉,仔細回憶,原來94版射雕里面也有,記得郭靖帶兵攻打撒馬爾罕,借用了這里的音樂,意境太美。強烈推薦此紀錄片!經(jīng)典!
也可當作社會風俗史料看
HILD10上看的,一幫老美ABC一邊看一邊感嘆,我自豪的同時又有種笑摸狗頭的沖動,當然,我后半段睡著了
喜多郎的配樂有一種穿越的魔力,千年前的中國甚至比1979年還要開放
7星紀錄片,真的太贊了。這不只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部探險片、風光片、歷史教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