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漂亮主婦
影片很中國化,曲折的劇情,圓滿的結局。
影片主要說了 華梅,廖紅杏,簡勝男和田琬這四個學生時代的好友,正值人生最豐美的年齡,在生活和婚姻上遇到的一系列挫折,但是憑著她們真摯的友情和對生活的熱情,最后得到圓滿的結局。
《漂亮主婦》所呈現(xiàn)的一切似乎都特別樂觀,有我們所不能包容的包容,如池塘對高建瓴的無賴行為,如周紹同夫對紅杏的出軌舉動。媳婦對婆婆可以這樣指著鼻子大罵,小輩對長輩可以這樣沒有尊卑。
愛的偉大,不得不說廖紅杏的丈夫,對紅杏簡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無限的縱容,特別是周紹同幾次會郝帥說的那些話,這樣的男人,有錢,有權,有情,還懂得包容,懂得寵愛,懂得改變,即使紅杏出軌,周紹同更是一如既往,著實羨慕。
婚姻的真諦,華梅對余超凡說的那段話:“女人在婚姻里最渴望得到什么?不是金錢,不是地位,甚至不是愛情,愛情是戀愛時的想象。 女人在婚姻里最渴望得到安全!她的下半輩子都將在婚姻里度過,她無非是想為自己和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像鳥兒有個遮風避雨的窩,一塊屬于自己的領地,婚姻是女人一生的經營。如果她沒有安全感,如果自己的領地被別人占領了,如果她依靠的是座冰山,一點點在融化。她能不恐懼嗎?”
說的真的特別好
最后說下這四個人友情,在現(xiàn)在的社會,人與人的信任到底有多少,即使是閨蜜,有些話也不一定能夠傾訴,現(xiàn)在的社會,男友跟閨蜜好的比比皆是,曾經的好朋友為了彼此利益撕破臉的隨處可見,像她們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真是少之又少,人生中能有一個這么幫襯的足矣
2 ) 這種劇就是浪費錢
我覺得這部劇完全沒有營養(yǎng),甚至還傳達某種負能量。看了真不如不看。
這部劇并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頭到尾糊里糊涂,感覺四個女人腦子都不太清楚,都不會處理問題,也感覺不到有多成熟。有人把晨晨和田婉的矛盾全都歸咎于晨晨,完全不合理。首先,孩子才16歲,還是未成年人,本來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何況16歲正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孩子受傷害,不懂事,有一點過激的反應,父母長輩完全可以用正確的途徑來化解。你田婉既然決定做人家的媽,就要有媽的姿態(tài),晨晨說她跟情夫打電話,沒有的事兒,言語嬉笑就過去了,原諒她,安慰她,不應該和她一般見識,結果田婉發(fā)脾氣,還動手打起來了。
勝男真是太惡劣了,說話又直,思維幼稚,對朋友都可以那樣惡語相向。時間的人本來已經很冷漠,你何必疾言厲色對待朋友?什么時候都是別人不好,怨氣沖天。
紅杏很率直,很大方,也仗義,但是越到后來越失望,原來她也是小肚雞腸,感情用事,主觀臆斷,看得見別人的問題看不見自己的問題。做事沖動無謀,好吃懶做,喜歡享受,只知道索取。
其實這四個里面最喜歡華梅了,離婚之前相夫教子,離婚之后一心養(yǎng)育兒子,心無旁騖,偉大的母愛令人動容。即便是相親也是為了兒子。而且有情有義,性情平和。雖然因為編劇的問題這個人物也不太令人滿意,但也只有她了。所以要想生活盡可能順利,就要安守本分,有德行。
反正也不知道是歌頌什么,批評什么,觀點是什么,態(tài)度是什么,意義是什么,糊里糊涂一部劇,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某種低等庸俗的價值觀,以自我為中心,索取之上,享受至上,金錢至上。希望小孩不要向里面學。
3 ) 主婦唔易做
越來越不愛看倫理劇,不是僅僅是因為劇越來越多、越來越爛,而是因為真的怕看多了就不得不活在小市民一樣的現(xiàn)實里,再也沒有了做夢的力氣。
終于閑下來,看兩集《漂亮主婦》,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永遠就是這樣赤裸裸的殘忍,你看或者不看,它一直就在那里,早晚要面對。
獨立,永遠不能避免的話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絕不僅僅是馬克思一個人的經濟學。做主婦,沒有那么容易。
不一定多轟轟烈烈的,但一定是一份可以養(yǎng)活得了自己的工作。不一定多學術也不一定多高尚,穩(wěn)定如做老師或者自由似開網店,都無妨。即便不是深愛著、愿意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業(yè),也會是撐得起腰桿的力量。一旦失去了獨立,就同時失去了自己。
嫁個有錢人,如同紅杏,就算是明媒正,就算是娶揮金如土,也不過是只被供起來的招財貓,即便他不這樣想、別人也不這樣想,卻擋不住夜深人靜自己便會如是想。相敬如賓會覺得他愛的是事業(yè)、你嫁的是名分,夜夜笙歡則會覺得他對你不過是包養(yǎng)尋歡——怎樣都不對。不對的也許真的不是他也不是你,只是再也沒有了平等的契機,不自信定然多生疑,溫婉賢淑也終會變成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可如若再沒得嫁個有錢人,就或許就真真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沒你有權利去責備他的無能,他也不可能體諒你的付出。如果他賺月入百萬你花掉三五萬勾勾手指,如果他辛辛苦苦三兩千,你再怎樣節(jié)衣縮食,百十塊的開銷也一樣會成為保守非議的蛀蟲。沒有人會聽你為了一個家犧牲了怎樣的青春與夢想,困難的時期,人們能見的往往更多的是“開源”而不是“節(jié)流”。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增值,再怎樣的維穩(wěn)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可翹首欲問的,更多是雪中送炭在哪里?如是,你就這樣成了多余的人,千夫所指。的確,這時選擇做主婦,真的可以省去了保姆、看護、幼兒園等等一系列的高額開銷,營造著溫馨的避風港,可他,已沒有空隙多進來,只能一個人苦苦面對那些個數(shù)不盡的風號浪吼。
身邊總要有那么幾個朋友,不一定多,但一直都在。
開心的時候聚在一起胡侃,憤怒的時候一起罵個痛快,一起瘋一起喊一起哭一起笑,天大的坎都不會過不去,因為并不孤單。有那么一間小店,小到只有那么兩三張桌也無妨,那里有回憶也有未來。不管怎樣的年紀,為人妻為人母,只要再坐在那里,就會好像又回到了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就像我們的貓樣,只是不知道那些年后,它還在不在,你們還在不在,我還在不在??粗鴳蚶锏乃膫€女人互相拋著爆米花,不管眼角是不是有了皺紋,有多少不如意要面對,至少那一刻,她們都已陶醉,我亦同醉。
選擇一座城,除了它的文化它的習慣它的前景,也許更關鍵的是,還要有你惦念的人。一個相愛的人,還有三五知己。交情與愛情,孰輕孰重,其實真的說不清。也許他們本就是兩個維度里的東西,不可比較。只是當真擁有就都該用力去呵護,去珍惜,缺一不可。
永遠都不要太自信,不要太看得起自己,你可能很重要,但也許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
前幾天剛和好朋友談到過這個傷感的話題,今天的劇里,竟然就又一次這樣被印證。真的說不清是劇情太寫實還是現(xiàn)在的人劇看多了,都潛移默化地讓生活從了那些個聽起來都覺得狗血的故事。
以前總聽說女人愛了,就總會讓自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哪怕如此,也會高興地從那塵埃里開出花來。對此,一直是那樣的不以為然。大概二十幾歲就是女人最好的年紀,任憑誰身邊都少不恭維與贊美,所以總覺得被愛是那樣的幸福,也是那樣的理所應當,至少是我。一張不算太丑的臉,一張拿出去也不算丟人的文憑,一顆還算真誠善良的心,總覺得自己條件不差,以為憑此就換得來一份堅不可摧的真心真愛,想想也著實天真。在愛情里,沒有道理也沒有原因,沒有對也沒有錯,一切都是相對的。不會因為誰優(yōu)秀一點就該高傲也不是誰在外面弱勢就付出得順理成章。沒有誰可以一輩子吃定誰,也沒有誰一輩子心甘情愿的付出哪怕曾經這樣天真的想過。因為愛,本就是兩個人的事,只有兩個人才能稱“相愛”,只有“相愛”才有可能天長地久。
不要太自信,哪怕這個家是你在養(yǎng),也不排除他在吃軟飯的男人一樣會出軌,甚至也許,這是某種程度上的必然。他的空虛,他的壓抑,需要釋放更需要尊嚴,所以,也就注定著悲劇。就像華梅的高建瓴,就像太平的武攸嗣,那個懦弱到幾乎唯命是從的男人,竟也會欺騙,也會背叛?她想不到,任憑誰也未必會想得到,可一切就是這樣真實的存在著。那個他是混蛋,可也許并不是不愛了,只是只有當他們發(fā)泄了、犯錯了,才能更死心塌地心甘情愿的當牛做馬、俯首帖耳、無怨無悔。所以,一個女人的魅力與成功并不是在愛情里無限自信的資本,一個男人千依百順的寵溺也未必就是無限深情的寫照——或許當真只有吵吵嚷嚷磕磕絆絆才能跌跌撞撞走過這漫長的一輩子,不離不棄。
不要小看任何人,哪怕是個孩子。
還記得一個笑話:四五歲的小男孩認認真真的對小女孩說,我愛你,是認真的,因為我們都不再是兩三歲的孩子。很好笑,也很諷刺。她們只是小,卻并不是腦殘,更何況現(xiàn)在的孩子,真的比想象中知道的多太多,也聰明太多。
劇中的三個孩子,雖然形象的挑選上不敢恭維,但每一個都會帶來或多或少的震撼。面對父母離異,他可以從容得抱著母親說沒事,至少還有他。面對母親近乎瘋狂的舉動,他甚至可以理性到說出“他是不對,他傷害了媽媽也傷害了我,但他畢竟是我的爸爸”質樸卻動人的話,任憑誰都不會再質疑他去保護那個天下人眼中的“混蛋”,那是斬不斷的骨肉情,誰也不能改變。當他關起門來一個人哭的時候,才恍然他不過才是個還沒上中學的孩子,導演除了賦予他太多的堅強與老成,還留下了這一份真實。而她為了破壞親爹和后娘用盡的招數(shù),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每一句的話里藏刀,每一件事背后的鋪墊,短短兩集事端頻起,內涵都不輸一部劣質的宮斗戲。他親爹想不到這是她的鋪墊與詭計,繼母即便是隱隱知覺也明白說出來誰會相信,這樣深的心機會出自一個剛剛中學的小姑娘。她恣肆著,想一個藏在黑暗里的魔鬼,看著那些仿佛被她操控與股掌之間大人們從親昵到嫌隙,自鳴得意,只是,她也從未得到過一絲快樂。也許是編劇給了她太多腹黑的潛質,但在現(xiàn)實中目睹了蛋糕房里三個沒上學的小孩子認認真真地圍圈看甄嬛,不對,是學習甄嬛的時候,認真的看并討論著,神情認真而凝重,怎么能不心驚。等她們到了中學的年紀,腹黑功力恐怕已然不止于此。再及至職場,只怕我們到時這些老年人,也只有默默被拍死在沙灘上。這不是孩子的錯,更多的應該是悲哀,那些腹黑的功力本有一輩子來學,而傻傻地去看神馬貓和老鼠的日子就再也回不去了,只是現(xiàn)在能給她們看的東西太少,那些斗爭卻過早地強迫映入眼簾,她們還來不及學會辨別,也無力抗拒。而最后一個小姑娘,沒有過人的堅韌與腹黑,卻有著更為平實而又超乎想象的隱忍。貧窮的家境、父母的爭吵、姥姥奶奶的斗氣,讓她習慣了提出任何條件前都那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察言觀色,總要默默地準備好了充分的理由才囁嚅地說出那些本該理直氣壯的條件,被拒絕后還要習慣性笑著說聲本來也不想要,安慰給不了的爸媽也是安慰自己。她默默的承受著,不哭不鬧,因為大人都說,她還不懂。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孩子,因為他們擁有著和你一樣的智商,甚至比你還高。還記得姐家在買車的時候,還會問我那當時才三歲的小外甥女,她喜歡什么顏色。開始覺得很好笑,她懂什么,她今天喜歡了明天說不定又不喜歡了,小孩子哪里說得準??山阏f,丫頭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一共就三個人,怎么能少了她的意見?,F(xiàn)在想想,還真的是很有道理。
更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你以為她很nc,把她當孩子的人。很傻與很聰明往往呈現(xiàn)在普通人面前是同樣的,所謂大智若愚,只因為他的思維跟你都不在一個層面里,你捕捉不到而已。連小孩子都比你想象得聰明得多,更何況已經走過了這么多年頭的成年人?最傻最弱的那一個,可能就是你自己。
一共看了四五集,竟然迸發(fā)出這比劇情多出這么多的感慨,我的確是個憋久了的話癆。這是部沒有太多新意的倫理劇,我已然隱約的感受到了最終大團圓的結局;而我喜歡的女子,雖然終于跳出了悲情女二號的定式怪圈,卻似乎是一如既往的辛酸苦楚、坎坷悲情,不忍多看。
叫一個墨跡
看到中國版 絕望的主婦 這個名頭, 我就點開看了看,結果一看就看完了... 雖然狗血,但是我看電視劇一開頭了就想一直看下去,這不是個好習慣啊...
還不錯的一部電視劇,劇里面四個女主角的感情深厚、互相照顧、相互幫助,情感故事也是太雷人,可以看看。
還行的
為什么我很喜歡看呢~真的好棒啊
挺好玩的,喜歡田琬
沒什么看頭。
編劇有點腦殘
這尼瑪就是傳說中天朝版絕望主婦么,敢不敢穿得更村一些呵呵,拋開硬件這種預算導致的根本問題不談,這部劇活脫脫就是大陸此類倫理劇中狗血橋段的組合,以及坐在海邊咖啡廳里喝果汁就叫姐妹情深了嗎,求編劇山寨之前好好看看原版,有點誠意好不好。
有點矯情的還是
這種家庭倫理劇永遠都是越到后來越看不下去···總是假的要死??墒桥俪切┘傩市实闹?,這四個妞兒真的很棒····即使我如此喜歡劉敏,在看最后一集的時候我也歇了好幾口氣····
劇情還不錯,雖然比不上絕望主婦。
陪看的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2013-2-13
比美版的要正很多啊..
劇情挺輕松有趣的,不過感覺拍得有點粗糙。
不是四個已婚女人一臺戲就叫中國版《絕望主婦》;的確現(xiàn)實中奇葩的人不少,呈現(xiàn)無可厚非,但所有人都不帶腦子,甚至連劇本身都不帶腦子就沒意思了。華梅性格如梅,紅杏的確出墻,勝男強勢,田琬婉約,編劇這名字和性格搭配得還挺“偷懶”;四個老公,一個沒分寸,一個沒主見,一個不要臉,一個不懂“愛”(算是四個里最好的了),結論:遠離男人,身心健康。
贊一些國產老劇,當年真的有好多向欲望都市那個路子拍的影視劇作品,不被“三觀”綁架,不上價值。
分居然這么低
對劇情沒有期待,肯定是拍不過《絕望的主婦》。。。但是,很喜歡王艷和李佳璘~~~唉,從《還珠格格》《上錯花轎嫁對郎》到現(xiàn)在,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