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背景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策劃了一次劫機事件。而且為主的兩個居然是德國人,這一男一女,純粹是帶著切?格瓦拉的革命精神做的這事。他們因為看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困難,所以自覺自發(fā)地為巴解工作。劫機后,他們帶著飛機上的幾百名乘客到達了恩德培,在那里好以色列政府談判,要求對方釋放巴解的俘虜還有其他的。
對于他們自己而言,他們是“和平斗士”;對于以色列而言,他們是“恐怖分子”。
當然,恐怖分子,無論如何政府都不愿意采取談判的方式,因為一旦談判了,就將有越來越多的“劫持”事件。以色列軍方?jīng)Q定要武力解決,最終通過了,并且成功解放了一百多名以色列乘客。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很多,包括當初俄羅斯解決車臣恐怖分子劫持學校師生的事件(印象深刻,當時電視居然還直播現(xiàn)場)。
當然,換個角度來看,似乎只有那個假裝懷孕兩個月順利獲得離開的姑娘,真正為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當然,更智慧的是,她看到劫機者同意小孩子上廁所,所以才這樣做)。其他的人,真心沒有什么大概率存活。畢竟政府一般都不會真心談判。
以色列總理,對得意洋洋的國防部長說了一段話:如果我們永遠不和其他國家談判,那戰(zhàn)爭就永遠不會停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艱難的博弈。2018/6/29
?6>?,j????T}
最后十五分鐘的營救段落,導演把一段舞蹈和營救行動剪輯在了一起,觀影體驗支離破碎,整個段落我都是快進過去的。實際上本片前半段還是很不錯的,無論是恐怖分子內(nèi)部,人質(zhì),以色列內(nèi)閣,甚至獨裁者阿明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個角色都性格鮮明,豐富飽滿。
國防部長極端相信武力,總理作為政客思前想后,飛機上的機械師膽大心細,每個角色都很豐滿。
唯獨女舞蹈演員與男特種隊員的感情在前期鋪墊得非常不充分,最后這一段就顯得極其突兀,這一段導演明顯是想給電影來個升華,卻畫虎不成反類犬。
看這個評分,本以為是因為這種需要一定歷史背景知識儲備的電影不適合小清新豆瓣眾,起碼前三分之二都還行嘛,比不上《慕尼黑》也和《紅海潛水俱樂部》差不多。
(要補充一句,這三部根據(jù)以色列現(xiàn)代歷史大事件改編的電影可以一起服用,做個比較)。
看到結(jié)尾,就這?那么牛逼的恩德培行動真正對戰(zhàn)場面就這?為了給恐怖分子一點人性,連以軍士兵用希伯來語喊“趴下”加丟閃光彈閃瞎恐怖分子狗眼的真實史實都改了?
其實吧,想拍得非常出彩呢,也難,中規(guī)中矩的《紅海潛水俱樂部》評分也就那樣,而本片人物、線索其實更多,肯定要有所取舍。然而導演一面取舍一面又想面面俱到,結(jié)果哪面都沒講好。
1.首先是恐怖分子,這方面算是拍得最好的了,西德紅軍派與阿拉伯方的糾結(jié)交待了,我覺得女恐怖分子在機場對著壞電話的一段獨白是全片最出彩了,也彰顯了演員演技。
2.人質(zhì)。畢竟人數(shù)眾多,換了我我也不會著墨太多,畢竟就是“工具人”的定位。不過可以重點突出一個人質(zhì)(家庭)和身在以色列的親屬啊,不比用什么以軍士兵和女友的故事好?
3.以色列zf。拉賓和佩雷斯這對事實上的長期盟友矛盾還不夠尖銳,拉賓的多慮和猶豫還能再拍深些,至于佩雷斯,拜托,除了外形有些像,就是個面癱啊。哪里有主策劃的果敢?
4.烏干達阿明,這倒是中規(guī)中矩,畢竟不是主角,也有專門拍他的傳記片珠玉在前了。
5.以軍士兵群像。行動現(xiàn)場領(lǐng)導+唯一陣亡者+未來總理親哥的大內(nèi)塔尼亞胡也是個工具人啊,他的戲份明明該加一下,把舞蹈演員的男友戲份分給他和人質(zhì)家屬就好了。至于以軍小哥,既然想多拍他,那也該多挖深一些,而不只是和女友舞蹈蒙太奇交叉,然后第一個沖進去突突突這么簡單。
其實吧,我的觀感就是從《紅海潛水》姊妹篇到以色列《中國機長》,最后變成猶太《記憶深處》的大型宣傳片,導演也不是不想深刻,但深刻得不夠,故作深刻的部分就是強行說教,這個舞蹈當然一看就是戰(zhàn)爭+屠殺主題了,不過至于占用本就不算長的片長中那么多時間嗎?
最后,這片子定位也有點不清,商業(yè)?紀實?還是啥,對于單純想看爽片的觀眾來說,交戰(zhàn)場景也不夠啊。
1星,拍的不好。很多年前有過一個故事版的《火狐一號出擊》,這部新作品名字一樣,但劇情完整度還不如幾十年前的那部作品,作為一場國際很知名的大營救行動。政府的方案,軍方的執(zhí)行,國際各關(guān)系的態(tài)度,在這部片子里沒有絲毫的體現(xiàn)。 導演反而想用文藝的方式來訴說這場危機營救,先是給反派人物賦予了一大堆的崇高理想,然后再給主角這邊弄出了不少浪漫情調(diào),考慮過現(xiàn)實人物的感受嗎?交火時則用劇場舞蹈來生搬硬套表現(xiàn)這場營救的激烈程度,幾個場景來回切換到爛,蒙太奇成了蒙頭轉(zhuǎn)向。這是一部文藝片,而非歷史劇情片。
電影#火狐一號出擊## 恩德培七日#推薦指數(shù):0。
這電影成功的把一次成功的營救行動演繹成一部垃圾片。
垃圾特征1、明明是敵我矛盾已經(jīng)到了你死我活的時候,非得扯上一個豬隊友的無恥無知的善良;
2、這電影里摧殘人性還銜接頭尾的舞蹈是為了表達什么呢?
3、打了勝戰(zhàn)成功營救了全部人質(zhì)的軍人居然有如喪考妣的表情,導演,你是心瞎了啊。
火狐一號這譯名就挺不靠譜,不是雷霆行動么。沒想到字幕組還能把埃及翻譯成印度,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傻傻分不清楚哈哈哈。
本片最大賣點是真事改編,人類歷史上至少前三的解救人質(zhì)行動。4架c130低空奔襲4000多公里,降落到烏干達機場,干翻一眾恐怖分子(死后還被補了槍,平均爛泥)+烏干達守軍+一名警察,順手炸了幾架戰(zhàn)斗力,帶著一百多名人質(zhì)揚長而去。
交火中死亡三名人質(zhì),突擊隊隊長內(nèi)塔尼亞胡(后來的以色列總理親哥,總理本人也在突擊隊)身先士卒中彈犧牲。
不過本片沒有還原經(jīng)典的一幕-當突擊隊沖入塔樓的時候,用希伯來語大喊“趴下”,以色列人都能聽懂,恐怖分子一臉懵逼,說明學號幾門外語是多么重要啊。
安拉胡阿克巴。
講述以色列特種部隊最著名的霹靂行動,之前已經(jīng)看過紀錄片,所以很多行動細節(jié)已經(jīng)很熟了,但依然覺得非常精彩,特別是把行動全程和舞蹈結(jié)合在一起。關(guān)聯(lián)電影建議看下《巴德爾和曼因霍夫集團》和《慕尼黑》。
德國理想主義赤軍旅革命家小書商,巴勒斯坦國恨家仇民兵團,以色列總統(tǒng)內(nèi)閣和實戰(zhàn)小兵,一場現(xiàn)代舞……“人們要的不過是尊嚴,只要馬桶就能帶給人尊嚴,一個水管工頂十個革命家?!鄙婕敖嵌忍啵恳环蕉紲\嘗而止,有點靠臺詞喊口號之感;但作為《精英暴隊》的導演,三觀還是蠻正的
在觀眾期待了一個半小時之后,營救行動伴隨著脫衣舞?不可接受的白癡導演。
每年電影節(jié),總有幾個導演自覺加入結(jié)尾炫技學派。
劇本完成度不夠,有很多節(jié)點可以把氣氛寫的更緊張。歷史上這是以色列千里奔襲營救人質(zhì)最成功的一次案例,可惜了這個題材。
7.Days.in.Entebbe.2018.1080p.WEB-DL.H264.AC3-EVO
看介紹以為會是紅海行動那范兒的,結(jié)果…對不起打擾了…整個節(jié)奏都很舒緩,史上最有涵養(yǎng)的一伙劫匪,滿腹理想又通情達理,人質(zhì)情緒也挺穩(wěn)定,小孩們甚至出門嬉戲打鬧去了...后方的領(lǐng)導人和軍隊看起來也優(yōu)哉游哉的,可能反而貼近真實?不知道。反復穿插一段舞臺歌舞其實挺煩的,觀感并不舒服。
爛片,我想看的是:雙方動機和籌劃、事件進展的扣人心弦、交火時的激烈沖突,不是對兩個白傻的性格描繪
五星/五星又一個被傻乎乎的譯名耽誤的好片子?;谡鎸嵤录木幍钠?,總是令人心生恐懼,心存敬畏。
丹布和裴淳華太有CP感了!然而居然不是鴛鴦劫匪。奶本太帥了嗷哇啊啊啊啊??!本該是全片至精彩重頭戲的機場突擊營救居然戲份這么少且一筆帶過,雖然中間穿插著象征意義的舞蹈甚為新奇精彩和驚心動魄。以巴問題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心中的痛和惋惜。
劇情我都懂,但是拜托導演下次別在大河之舞里穿插劫機了。
導演想通過舞蹈表達的東西太晦澀,其他該認真表達一下的例如德國左棍的內(nèi)心又匆匆?guī)н^,大概也是自己心虛
許多視角都露了一點線頭,又沒法再扯多一點出來,以致影片盡管鋪了極廣的面,人物的背景仍然曖昧。對比之下,女舞者這條線無論是剪輯還是視角本身都明晰立體,尤其它的舞臺聲音橋接到突襲現(xiàn)場,與現(xiàn)場搏殺的交叉剪輯又拓寬了空間視域。
對恩德培劫機事件進行描寫的一部電影。忘了在小學幾年級的時候,在一本書上看到了這個事,當時就對IDF的千里奔襲印象深刻,此事作為反劫機甚至特種部隊的典范事件。舞蹈很棒,雖然沒看懂什么意思,但和劇情銜接得很好,唯一的缺點是最后的行動所占比例有點少,看的不過癮。最后部分的燈光也很贊
7.3/10 雖然大講他們的心理, 但......
2位德國憤青民粹為了巴基斯坦解放和以色列干起來了。絕對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從熱血到冷靜,隨以明白,但已無退路,拍的很冷靜!推薦
(5.0)作為現(xiàn)代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事件之一,恩德培行動從它的緣起、過程到影響都很有值得發(fā)揮的地方。這次似乎在愛國與人性罕見合一的純動作片方面和民族沖突政治博弈方面沒找好平衡,利落和深沉都不足。明顯地前者被削弱,后者又不夠深入。
除了最后的行動拍的很水以外,其他內(nèi)容都蠻不錯的。最近一年巴以沖突再次升級,看的很令人心寒。拉賓遇刺是我記憶最深的新聞之一,如果當年他沒死,現(xiàn)在局勢肯定穩(wěn)定很多。另外,看到末尾才知道原來犧牲的上校是內(nèi)塔尼亞胡哥哥?。?!
2018.06.13其實拍得不錯,但這個題材太危險,現(xiàn)在的低分實際是意識形態(tài)幾面都不討好造成的。不過我還是蠻佩服主創(chuàng)從恐怖分子的角度講述這個故事的勇氣的,各方觀點(包括以色列內(nèi)部的不同取向)都得到相當有說服力的展示,雖然是非很清晰,但并沒有丑化哪一方的意圖。
2018.02.20@Berlinale,7 Days in Entebbe又一部喜歡的電影,那段現(xiàn)代舞配上營救行動和每個人的內(nèi)心活動太酷了!中立的從人的立場出發(fā)來看待這個事件,但中文譯名有些失焦吧,這不是湄公河行動也不是紅海行動 重點根本不在營救行動啊 重點是每個人在這件事中的why和what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