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較不錯的是 少班主壯壯的燈謎和訓徒,這兩段傳統(tǒng)活的新編是比較不錯的,還有張鶴倫的創(chuàng)意是比較不錯的。 2小岳岳河南話真是太可笑了,高欒和皇上皇后,這兩段挺失望的,高巒的蛋糕那個段我猜出來了,桃那段的沒有什么新意,但是他是這幾段里唯一一個有底的段子,還是挺令我欣慰的,師傅就是師傅。 3孟周,這段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們應該表現(xiàn)得更好。餅四,題材很新,但是表演風格還是一如既往,作為開場也是比較不錯。 4剩下那幾段群口表演的什么東西?。课?真的是特別的差。九字科群口是個老段子《五官爭功》,馮鞏他們都演過,我感覺這應該是主流的東西,這個段子的核心就是最后上升到抒情上,他們又把抒情給去了,我覺得這個真是挺差的。另一段群口也不咋地,針對龍字科招生,他能說這么多,我覺得就是現(xiàn)實意義大于這個表演意義了。 5那快板是很不錯,在高老板帶領下,基本功也很扎實,但是那段戲曲最后沒看完,因為他沒有包袱,我覺得應該恢復到去年的是一個相聲劇的一個狀態(tài),而不是單純的戲曲作為壓臺。薪火相傳和少馬爺?shù)暮懿诲e
優(yōu)點: 以相聲表演為主,插入談話與歌舞,形式上有創(chuàng)新,內(nèi)容上有張馳。岳云鵬孫越的活兒在這整場晚會中還算可以。 缺點: 1.全為老段子,沒有新意。哪怕老作品稍微加點新料也成,但連這都沒有?!断嗦曈行氯恕贰兜略贫沸ι纭返淖髌范急冗@臺晚會的作品新,有料。
2.老段子就老段子,說好了也成,但開場燒餅的活兩人一個比一個急,聽得太累(可能其風格一貫如此);堂良的活節(jié)奏舒服,但沒有高潮,沒有爆點;郭麒麟壯壯部分活比較老,無笑點,場上人評價越高,越當觀眾、粉絲是傻子,這評價部分都多余;高欒部分還是開箱演的那出,無爆點、笑料。后面又是《五官爭功》的翻版,馬先生訓徒那一場也是沒有記憶點,郭于相聲節(jié)奏、高潮點倒是該有的都有,可能是聽得多了,也沒有任何記憶點和笑料了。
3.貝殼廣告太多太頻繁。 總結(jié):德云是飄了嗎?能主動去追這臺晚會的基本都是粉絲,但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他們作品中的誠意,不說拿老作品糊弄觀眾、粉絲,老作品也沒完滿呈現(xiàn)哪!
整臺晚會就德云團舞給我逗笑了,孟鶴堂表情動作完美,后面明顯有人沒管理好表情,手臂揮舞起來也沒力,千人百態(tài),哈哈哈哈。
天津人不管多大歲數(shù)見著馬志明老爺子都得尊一聲“少馬爺”。相聲界有個聽起來像是小說里老九門里才有的規(guī)矩:少馬爺不能收徒。若是收了,甭管徒弟歲數(shù)多小,最資深老藝術(shù)家也得敬這徒弟為師叔。輩得亂成一鍋粥。所以向來內(nèi)斂穩(wěn)重的少馬爺不干這事,“馬派傳人”四個字已是足夠代表了老馬家對郭老師的認可。曾經(jīng)自嘲“非主流”的郭老師江湖地位徹底紅到根,盈眶熱淚難掩。 相聲界的師承體系是這門手藝行業(yè)從未改變的獨有特征,體制內(nèi)外演出團體的藝人莫能其外,除非“博士相聲”那種自娛自樂選手。業(yè)內(nèi)三大門派:侯家、馬家和常家。地位最高的馬家始于上上個世紀,少馬爺?shù)臓敔攺?891年開始說相聲。郭老師本屬侯家,但是入門沒幾年師傅去世了,之后介入到了侯門兄弟的家族內(nèi)斗,導致侯耀華不認他。好在郭老師得了侯門長子長孫侯震追隨,算是對外言說不落下風。常家,老爺子常寶華在世的時候?qū)蠋煵槐?,但是由于常老爺子收了侯門兄弟爭斗中與郭老師不對付的侯耀華,所以不可能跟郭走的太近。這樣說來其實唯一能把郭老師師承血脈接過來只能是不收徒弟的馬家,天津春晚這一折可謂是郭老師的絕處逢生。 郭老師說他的表演繼承了馬派,也自嘲觀眾可能會覺得不太正宗。我認為這種不正宗是郭老師自己營造出來的。由于父親是泰斗馬三立和自己沒有遇到像何遲和梁左這樣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少馬爺一生所求大體是傳揚父親的余韻,創(chuàng)新十分有限。而郭老師太平歌詞和灌口等方面突破有點像尼采《悲劇的誕生》里說的那種制造“不和諧音”?!氨瘎∩裨捤鶈酒鸬目旄?,與音樂中不諧和音所喚起的快感有著同一個根源。酒神沖動及其在痛苦中所感覺的原始快樂,乃是生育音樂和悲劇神話的共同母腹?!? 當我們可以忍受音樂中不和諧音時(里爾克認為此處是一種恐怖)美就產(chǎn)生了。
小記節(jié)目清單。
1. 開場曲《相由心聲》 - 表演者:燒餅、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楊九郎
2. 相聲《幸福的幸?!?
-表演者:燒餅、曹鶴陽【二胎主題】
3. 相聲《綜藝咖》
-表演者:孟鶴堂、周九良【新歌《三打白骨精》雛形】
4. 相聲《一段小相聲》
-表演者:岳云鵬、孫越【編劇本人】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薄靶W知識真豐富?!?/span>
----------------------
5. 歌曲《空白格》 -表演者:秦霄賢、張九南
6. 相聲《舊曲新唱》
-表演者:張鶴倫、郎鶴焱【編劇本人】
7. 相聲《打燈謎》
-表演者:郭麒麟、閻鶴祥
8. 群口相聲《三爺教子》
-表演者:石富寬、于謙、孫越、馮照洋【編劇本人】
----------------------
9. 舞蹈《德云團舞》 -表演者:孟鶴堂、周九良、尚九熙、張九南、何九華、張九齡、王九龍、秦霄賢
10. 群口相聲《智能時代》
-表演者:張九齡、楊九郎、高九成、王九龍、張九南【卸載APP主題】
11. 相聲《節(jié)日游戲》
-表演者:高峰、欒云平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五大角嘛,對嘛。”“嘿好?!?/span>
12. 相聲《薪火相傳》
-表演者:田立禾、高峰、魏文亮、于謙、楊少華、郭德綱
----------------------
特邀嘉賓:馬派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馬志明
“天下無徒不宗馬”、“離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等于是無根之木;沒有創(chuàng)新的藝術(shù),就是不流之水?!?/span>
13. 相聲《鷸蚌相爭》
-表演者:馬志明、郭德綱
14. 相聲《富貴人生》
-表演者:郭德綱、于謙
15. 花板聯(lián)唱《花板鬧新春》
-表演者:高峰、楊進明、史愛東、李云天、張鶴君、梁鶴坤、王昊悅
16. 群口相聲《云鶴九霄》
-表演者:孔云龍、閻鶴祥、尚九熙、秦霄賢【龍字科栽培師弟主題】
17. 京劇《楊家將之砸御匾》
-表演者:郭德綱、陶陽、陳書桐、賈懷胤、高翔、欒天亮、邱廣勇、王志鋼、夏一凡
END
1、天津衛(wèi)視的節(jié)目制作水平軟硬件都有待提高;
2、燒餅捧不紅是有原因的;
3、孟鶴堂再不努力有退圈的危險。
4、岳云鵬很牛,就算相聲不好笑他也能把你弄笑。
5、郭麒麟很穩(wěn),少年老成,未來可期。
6、張鶴倫一但脫離了小園子風格就渾身不自在。
7、老郭其實也不適應電視相聲;
8、少馬爺頂著壓力出來為老郭說話,不容易。
9、京劇,老郭是認真的。
10、最后說一句,德云社現(xiàn)在如日中天是事實,但原創(chuàng)性不足也是事實,說老段子都游刃有余,但新作品普遍水平上不去,你老拿幾個傳統(tǒng)段子幾個老梗出來說,一次兩次可以,次次這樣行嗎?
天下無徒不宗馬。不是空穴來風。
原來相聲真的不適合上電視,哪怕是德云社上到了天津電視臺的晚會上。
祝各位新春快樂!整體質(zhì)量不如去年,段子比較老,廣告比較多,感覺沒有很用心去編排設計。雖然但是,聽上一場德云相聲春晚,咱天津人也算是過年了。生活很苦,有你很甜,新的一年咱繼續(xù)樂呵兒!
九郎他們這個仿《五官爭功》的群口《智能時代》還可以。
有一半的年輕人不認識,臺柱子幾個水平也參差不齊,我比較喜歡孟鶴堂說的。
感覺看小劇場更有意思一些,好多包袱想甩沒甩看著真憋的慌,而且我嚴重懷疑剪切嚴重,好多地方,感覺銜接不上。而且觀眾在小劇場里,怎么起哄都不覺得奇怪。但是,在這個相對正式的舞臺演出里,有些反應總讓人覺得不合時宜。不過,這次晚會說孟鶴堂是德云社實力ace沒人反對吧,好家伙,開場曲,跳舞C位,相聲,商務。。。齊活了。
侯氏相聲傳承,馬氏相聲認證,一統(tǒng)江湖了吧。
經(jīng)典是幾百幾千年后都有用,流行是當下才有用,反正有用就可以了。過年躲開其他綜藝,"正經(jīng)"衛(wèi)視上聽郭德綱一家子規(guī)規(guī)矩矩,就挺有用。只不過錄制水平太低端了。
哈哈,團綜唱歌了
不好看。
桃接過馬志明傳承的時候 我都哭了 想買個快板玩一玩
精彩在戲外
馬志明和郭德綱唱了一段《鷸蚌相爭》,指向明顯啊。再這么斗來斗去,只能讓別人得利啊
好家伙,直接把德云社搬過來了。
看了兩遍。第一遍是跟爸媽一起看的??吹媒蚪蛴形?。第二遍是在給家里大掃除的時候看的。一邊走來走去搞衛(wèi)生一邊聽聲音。
都是老段子
這群人說起晚會相聲也犯尬,但還是比春晚上來得好。馬文順先生親自給老郭蓋了章很感人,可老拿主流相聲界做假想敵的,不是吃一碗飯的沒有必要,姜昆也多少年沒提老郭的事兒了。
2021-02-10 春節(jié)前夕的 晚上 在天津衛(wèi)視上看過這個電影。五分! 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了馬志明向郭德綱授印。
主持人太不專業(yè),看提詞器太明顯了,男主持念廣告都需要提詞器。好多被截掉惡心了,廣告太多,岳云鵬最佳
我居然比較喜歡云鶴九霄 打燈謎就太普普通通了 最好最放得開的應該是鋼絲節(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