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鎖心玉》里,喜歡何晟銘的四爺,《步步驚心》里,喜歡吳奇隆的四爺。這部《君臨天下》,江華的四爺一出場,我就被吸引了,感覺就是貴氣又仁義之人??丛u論說四爺眉宇間有狠厲之感,可能后期隨著經歷增加演繹出來的吧。我目前看到的,他只是一個渴望家庭親情、渴望父母認可、不愿拍太子馬屁的掘強阿哥。
覺得這劇還挺有看頭,帶著點武俠風。至于劇情是否遵從歷史我不在乎,我是來看劇不是研究歷史,了解正史的話可以去圖書館或者上網查閱。其實,看這種劇可以看劇時結合劇情帶著好奇去了解正史,自己清楚正史是什么樣野史是什么故事就行。 以前關于雍正的事影視化少,反而比較容易相信坊間傳聞,現(xiàn)在看的多了也多了些討論,反而覺得傳聞也就隨便一聽,覺得這人還是挺有能力的,要不是他勤政又節(jié)儉,弘歷怎能過的那么悠閑奢侈(加上他爺爺的積累)。 奪位之爭,沒有絕對的正義和非正義,畢竟先皇也有私心,有的皇子并不適合當皇帝可皇上就是偏愛就傳位了。無狠不帝王,沒點手段怎么穩(wěn)固江山,更何況有時候不得不爭。我覺得上位的人,只要不是昏庸無能之人,能穩(wěn)得住江山、讓社會發(fā)展、百姓安居樂業(yè)就行。
阿哥們有點臉譜化,太子滿臉狠相,表演臉部動作有點夸張。大阿哥和八爺滿臉算計,一看就是詭計多端之人。
蠻喜歡苗欣,可惜那是段虐戀。
95年香港亞視推出《君臨天下》在引進內地時,前20集名為《君臨天下之康熙九子》,后20集名為《君臨天下之血濺太和殿》,該劇敘事行云流水,廟堂與江湖人物的各種矛盾沖突激烈,武打也酣暢過癮,全程令人震驚!
金牌監(jiān)制蕭笙繼80年《大內群英》后,再度以清康熙帝正值晚年的“九王奪嫡”題材杜撰古裝野史大劇,品質卻依舊毫不遜色。保留了雍正弒父殺兄、偷改遺詔、逼死母后的野史,卻把這位腹黑皇帝復雜與孤獨的一面,還原得更淋漓盡致。
江華飾演的四阿哥胤禛,為了整治貪污腐敗,殺了康熙的忠臣,被父親責罵??滴跄咎m秋圍之時,他干脆在湖邊恬然而憩,郁郁不得志!別看他惹怒了父親,此人卻在打獵有點能耐,能眼疾手快地獵到了果子貍,他骨子里精明干練!
四阿哥性格乖戾、息怒不形于色,卻從不被康熙和德妃重視,還被太子陷害威逼,反而對權力有一種瘋狂的渴望。尤其他在奶娘常在死后,殺父奪位,鏟除異己,心狠手辣走向腹黑道路!但即便如此,他對苗欣的癡情,卻從不曾改變!
哪怕苗欣前面誤解他是淫賊,他都無怨無悔去狂追,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終于贏得伊人芳心。胤禛盡管對江山和美人都有貪欲,但苗欣為了他去偷看康熙遺詔被捕后,他甘愿去跪求皇阿瑪,雖然賭贏了親情,但他若不真愛苗欣,絕不會去拼!
那時的蔡曉儀盡管有點嬰兒肥,長相卻明艷大氣,五官端正,明眸善睞,鼻若瓊瑤,當時被譽為“小李嘉欣”的她出演女一號苗欣,簡直有不可方物的美。但這位獵戶出身的江湖俠女身上,卻融合了呂四娘和馬爾泰·若曦的悲情!
苗欣看似靚麗動人,卻單純莽撞、心慈手軟,蔡曉儀演得精致到位!她跟雍正一見鐘情,對方卻被太子的春藥強奸她,故而是孽緣。起初,苗欣對四阿哥很抗拒,卻因為兒子弘歷的關系,加上跟對方經歷生死患難,漸漸相依相愛!
她辜負了文覺大師的真情,也被殺父奪位的雍正所欺騙,等待幫坑死了十四阿哥,才被舒蘭告知了殘忍真相。但面對猶如魔鬼般的丈夫,她始終狠不下心去殺之。最終,這樁紅顏禍水的刺殺案中,濃縮了一個江湖女子的心酸無奈!
湯鎮(zhèn)業(yè)飾演的文覺,以儒雅文靜、武功超群的高僧形象示人,卻是忠厚迂腐,割舍不斷塵緣。他愛苗欣并表白,辜負了恭蕙格格的真情,因為雍正亂殺無辜,文覺也跟他和師兄鬧翻,可惜這位高僧功夫有限,哪怕還俗后,依舊殺不了皇帝!
劇中,康熙溺愛太子,喜歡十四阿哥,哪怕順治給了遺詔,都不立四子為皇帝,釀成了大禍;太子胤礽狂妄霸道,他刺殺老爸,仗著溺愛被釋放后,便逼眾兄弟喝尿!最終,太子被藍如風毒瘋了,只怪他中了美人計,咎由自??!
8、9、10三位阿哥拼命爭奪皇位,除了圖謀殺老四,就連被赦免了謀逆,都去搞陰謀。偏偏他們用人太蠢,錯信了兩面三刀的大阿哥,功虧一簣!大阿哥事后坦言他昔日被圈禁之時,唯獨雍正釋放并重用自己,所以他識時務者為“俊杰”!
十四阿哥是宅心仁厚的好人,卻過于胸無大志、優(yōu)柔寡斷,故而他錯失了皇位和心愛的舒蘭!他受康熙命令去查佟國維貪腐,從此得罪了對方孫女舒蘭!等到他率軍兵臨城下包圍紫禁城,又怕傷害額娘和百姓,沒能一鼓作氣跟雍正開戰(zhàn)。
搞復仇政變,卻念著婦人之仁,十四阿哥肯定是要被雍正抓捕的,瞬間被派去守皇陵。胤禵眼見大勢已去,只能玩苦肉計裝病,去廬山召集舊黨。他再度進京搞謀朝篡位,還是因為錯信了文覺和苗欣,暴露了大本營,瞬間全軍覆沒!
舒蘭深愛十四阿哥,卻厭惡他查爺爺腐敗,便跟愛人鬧僵。結果,她被雍正迷奸后,不幸地接受了政治婚姻。她雖貴為皇后,仍活得憋屈!舒蘭屢次為十四阿哥通風報信,最終一起痛飲毒酒殉情,區(qū)淑貞、甄志強都演的感人肺腑!
十四阿哥、舒蘭太善良單純,在骯臟污濁的政壇爭斗里,明擺是炮灰!藍如風這種善于用毒,出賣肉體的魔女呢?看似周旋于眾多阿哥和江湖武士之間,從容不迫,卻愚忠于“五毒老祖”朱復明而犧牲,早早踏上了不歸路!
殺師父的仇人穆旦天,真心愛上藍如風,哪怕她淫賤歹毒,都愿意屢次救她、照顧她。起初,穆旦天毫無回報,還跟納蘭飄雪結怨,不料天長地久,身為魔女的藍如風居然動了情,她甘愿為君赴死,或許這才是她內心想要的風花雪月。
阿詩瑪和十三阿哥不躲在異域過幸福日子,女方去給雍正下毒,當場被圍攻,自縊身亡;她的情郎十三阿哥,只知道躲在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卻輸在頭腦不夠理智,太勢單力??!所以這種人重回紫禁城后,一想叛亂就被輕松秒殺了!
韋公公身為康熙身邊第一高手,卻死在巴漢格隆使用的神秘武器血滴子,足見科技決定殺傷力!從此,巴漢格隆幫雍正殺人,仗著武功高強和血滴子武器,橫行無忌!可他為何只殺了慕容飄雪,依舊被群毆致死,只因“運氣”欠佳?
巴漢格隆不去執(zhí)行危險任務,不會在洞里碰見磁鐵吸走血滴子,才寡不敵眾;而文覺和性音醒悟后,一起去刺殺雍正,照樣被宮廷里神秘高人們殲滅,則讓人痛呼意外!原來帝王早秘密部署了一切,不愁沒有絕世高手們來效忠!
飛鳥盡走狗烹,隆科多沒有遵循死去父親和女兒的忠告,他為了位高權重,拼命鋌而走險,走火入魔!在協(xié)助外甥雍正登基后,他受苗欣為義女,暗中聯(lián)絡八旗的頭目和十四阿哥等余黨,依舊惦記著圖謀不軌!他這種人引火焚燒,當真活該!
年羹堯誤殺了妹妹,依舊無怨無悔跟著胤禛,他總認為對方是當年把酒言歡、患難與共的兄弟,所以他見雍正迷戀苗欣,把貴妃打成植物人,加上功高蓋主找死了。戴鐸則聰明多了,死前給苗欣一封信,揭發(fā)雍正的罪行,魚死網破!
苗欣父親是被誤殺的,但她受不了丈夫的惡毒與欺騙,最終鼓足勇氣去殺雍正,卻發(fā)現(xiàn)皇帝早已安排了一切,并等自己來殺!原來在稱帝后,兄弟都被殺或被囚禁,兒子也恨他弄昏過母后,雍正在重病后淪為孤家寡人,心力交瘁!
結尾,苗欣看似淚流滿面、憤怒行兇,卻依舊心慈手軟。最后,她一劍刺出,卻怎么也不忍殺掉心愛的丈夫,反而雍正順勢一拽寶劍,干脆自殺謝幕!弘歷登基為乾隆皇帝,苗欣則皈依佛門,《君臨天下》塵埃落定?未見得!
本劇秉承了《大內群英》的優(yōu)良精髓,無論是帝王將相、公主千金,還是江湖俠士、毒辣魔女、風塵娼妓,各類人物都身陷重壓,徘徊在錯綜復雜的愛恨情仇之中。劉小群、李綺華、劉枝華等編劇,對每集都設置多個轉折,HOLD住眼球!
野心皇子嗟嘆大志未遂,搞骨肉相殘的政變,害死了親戚與高手,反命喪愛妻之手;純情淑女慘遭歹人強奸,傾世皇妃行刺一生深愛的夫君,背后隱藏地都是權利斗爭的黑幕;目睹血滴子殺人、母妃殺父皇的乾隆登基,爭斗肯定在循環(huán)!
武俠小說曾提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反而到了《大內群英》《君臨天下》兩部大劇中,眾多俠士義女則卷進了廟堂紛爭,黯然逝去!這是我看過第三部雍正被紅顏知己殺害的劇集,呂四娘、甄嬛、苗欣是虛構的,卻各有悲情與苦衷!
回到劇中,雍正數次自稱勵精圖治,勤政愛民,讓大清的國庫比康熙時候增加了三成,卻總想堵住悠悠之口。誰批評和阻攔他就要殺之,父親和兄弟都不放過,這種搞“文字獄”的獨裁者太心狠手辣,也注定被各種野史黑死!
雍正肯定不懂得主題曲《世間情至高》中,“權力是必爭的路,成敗用性命來賭”,“權力令我心傾慕,還是愿你待人好,但當你心缺乏愛時,明白世間情至高!”
亞視能在80年和95年推出兩部武俠版《雍正王朝》,還拍得緊湊酣暢,悲喜交加,難怪能跟TVB在上世紀末稱霸華語劇壇??上н@樣的團隊隨著內部爭斗與衰落,一去不返!唯有本文,為之懷念!
主題曲《世間情至高》
編曲:趙文海
填詞:鄭國江
原唱:江華、田蕊妮
權力是必爭的路
成敗用性命來賭
遇山過山風暴滿途
前路再險惡不愿停步
權力是否必爭路
成敗亦似害人刀
若知你心再沒有人
惟愿你知道情更高
將理想推得更高
只怕太心高氣傲
掌握到優(yōu)勢能去盡求盡去
待人還愿退一步
可會知世事殘酷
可敬的只因有道
終點即使遠求有日能達到
擔心一天入岐路
權力令我心傾慕
還是愿你待人好
但當你心缺乏愛時
明白世間情至高
周末,我在家追劇。我追的是亞視老劇《君臨天下》。這是一部有關雍正皇帝的戲說劇。非常有香港早年武俠劇的風格。嚴格來說,這也算一部武俠宮斗劇。
在我印象里,內地引入港臺的武俠宮斗劇許在八九十年代。我看到的最早的一部應是《大內群英》。劇情具體是什么,早已不清楚了。隱隱約約記得那部劇是與雍正有關。港臺的影視制作方起初拍雍正,幾乎沒有正面的。這多少是受金庸、梁羽生和高陽的影響。金庸是香港武俠圈的泰山級作者。他從《書劍恩仇錄》開始,就沒少黑雍正。在金庸筆下,雍正為了和兄弟們爭奪皇位,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偷換親生骨肉。梁羽生則讓雍正成了四處擄掠美女的大色批,研發(fā)血滴子,火燒少林寺,后來死在了女飛俠呂四娘的手里,還被割了頭。而高陽把雍正如何“謀權”、如何“篡位”、如何修改“康熙遺詔”、如何排除異己、如何心狠手辣寫得有鼻子有眼的。高陽筆下的雍正能把親媽氣得自殺,能臨幸最丑的宮女,能對自己的手足痛下殺手……總之,早些年,港臺劇里拍出來的雍正心理變態(tài)的跟希特勒有一拼,冷酷無情、寡廉鮮恥、陰險狡詐、暴戾殘忍、背信棄義、屠殺成性……可謂龍靴到處,寸草不生;朱批落紙,人頭不保。
然而那時期的雍正在影視劇里多以配角身份出現(xiàn)。主角還是要刻畫得英俊帥氣偉光正的。直到《君臨天下》的橫空出世,雍正才真真正正當了一回男主。至于《甄嬛傳》、《步步驚心》、《宮1》《宮2》里的“四大爺”都是2000年以后的產品了?!毒R天下》里的雍正依然被黑,還是被黑出化境的黑。他幾乎云集了金庸、梁羽生、高陽設計的全部黑梗,并且“借調”了二月河所著的《雍正皇帝》里的個別人物。但,主演江華太出彩,硬是讓這部劇里的雍正成了一個苦情勵志的滿清“于連”。
于連是誰?那可是《紅與黑》里最具有野心和才干,最具備毅力與行動力,靠著自己一個人在等級森嚴的法國社會里殺出血路的孤膽英雄。江雍正也一樣。他雖是皇子,卻生來爹不親、娘不愛,兄弟們個個看不起他。因為不被重視,江雍正好勇斗狠混不吝,做任何事都目的性極強。也因此,他難得康熙青睞。康熙八歲登基,英姿勃發(fā),除鰲拜、平三藩、搞掂臺灣的鄭氏集團,御駕親征圍殲準噶爾的叛亂勢力……這一系列的豐功偉績都建立在他崇尚儒學,善施仁政,天下歸心的基礎上??墒?,江雍正睚眥必報,喜怒形于色,沒有韜光養(yǎng)晦的智慧和容人之量。他又被太子設計喝了春藥鹿血,強暴了民女苗欣,康熙不悅,險些拿刀劈了他。之后,無論他多么努力,始終難在皇室里找到一席之地。
另外,康熙最喜歡的兒子乃是他的嫡子胤礽。胤礽乃是康熙的結發(fā)愛妻赫舍里皇后所生。赫舍里皇后早逝,康熙悲痛萬分,將對妻子的感情全部傾注在他們的結晶身上??v然,胤礽是一個“爛泥扶不上墻”的阿斗,驕奢淫逸,橫行霸道,多次忤逆犯上,還勾搭了老爹的妃子,氣得朝臣們直搖頭,康熙對他兩立兩廢,終舍不得下狠手。在胤礽被廢囚禁期間,康熙別的兒子們都蠢蠢欲動了。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都不是省油的燈。大阿哥是長子,三阿哥博學、八阿哥人緣好威信高、九阿哥十阿哥跟“八爺黨”抱著團,十四阿哥年少有為,頗得父皇母后的器重。江雍正想要脫穎而出,難于上青天。
但是,梟雄的長處是不按常理出牌,且一出就是“王炸”。江雍正四處招攬能人異士,在謀士戴鐸的建議下去五臺山會見已出家的順治,并謊報了生辰八字來欺騙爺爺讓其立自己為儲君;并且利用兒子弘歷迷惑苗欣為自己效命;他使用“美人計”,藥瘋了自己的二哥;為了擴大勢力,迷奸了自己的表妹舒蘭,迫使舅父隆科多與他結盟……這都不算完,他連弒父都干得出來。他親手用鹡鸰朝珠勒死了康熙,要求隆科多篡改遺詔,將“傳位十四子胤禎”改為了“傳位于四子胤禛”。這樣一來,老母雞變鴨,江雍正機關算計地奪得了帝位,成為了九五之尊,君臨天下。
他贏了,他終于贏了。他贏得酣暢淋漓,出盡了胸中憋悶幾十年的惡氣,拿回了曾經被多人踐踏和羞辱的尊嚴??上Ъ姞帥]有結束,當眾兄弟對他繼位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江雍正做出了更加喪盡天良的事情。他用冰冷的語言害得母親投繯上吊;他將八阿哥和九阿哥改名為“阿其那”與“塞思黑”,將他們下入牢獄極盡凌虐,并將他們游街,讓百姓用石頭活活砸死;他利用“血滴子”清除異己,過河拆橋;他把自己的親生兄弟一個個殺死,包括同父同母的十四阿哥。就連親信戴鐸與年羹堯,也逃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縱觀全局,江雍正幾乎殺光了劇中所有配角,讓人看得頭皮直發(fā)麻。若強說他有啥值得稱道的事,算來算去就是兩件:一是獨寵苗欣母子,做到了“從一而終”;二是他勤于朝政,讓大清帝國走向了強盛。然而,對比優(yōu)點,他的殘暴狠毒令人發(fā)指;對比收獲,他所失去的亦是罄竹難書。
眾皇子都恨透了他,沒有人不想殺他。老丈人隆科多與他強娶的舒蘭,從未真心予他,只將這樁婚姻視作利益交換;苗欣的父親苗老三,從一開始就看透了他的真面目,反對女兒與他相愛;親媽德妃嚴厲切責他,到死都偏愛十四阿哥;苗欣得知父親是被他害死,一怒反戈,哪怕昏迷了六年,被他守候了六年,清醒之后也誓要將他手刃。江雍正風光八面的背后,其實是慘絕人寰的孤獨寂寞與凄涼。面對蒼茫人世,沒有人可以傾訴,沒有人能夠理解,亦沒有人能夠支持。
誰能夠理解、支持一個陰鷙梟雄?他弒父殺母屠弟都干得出來,像足了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患者,有高度的攻擊性、無羞慚感,為人冷漠,不懂感恩,做事不計后果,缺少同情心與共情力。這樣的人,不但親子關系容易出問題,在經營親密關系方面的能力也欠缺。若不是編劇硬要讓江雍正充“癡情”,我估計連苗欣都要死在他手里。
我為什么要將《君臨天下》的主人公稱為“江雍正”呢?因為這是戲說的雍正,是靠江華年輕時候風華絕代的顏值與出神入化的演技烘托出來的雍正。觀眾這種生物,無不是視覺動物。你若讓宋小寶來演《君》中的雍正,只怕第一集的收視率都要暴跌;你若讓李健仁來試一試,只怕劇情分分鐘要彎成《喜劇之王》。江華實在是帥,天庭飽滿、闊額方頤,眼帶桃花、清朗風流。他的舉手投足,高貴有王者風范。他若邪魅狂狷,十八歲的少女與八十歲的老婦都忍不住內心怦然一動??墒亲吠甏藙。^眾眼睛舒服了,談感受卻是內心沉郁,唯有嘆氣。
不得不說,此劇實在是不健康。不健康卻香,宛如垃圾食品。短時間的過癮之后,留下的不過一哂。略略了解過清史的人,皆知真實的雍正雖非賢帝,亦非暴君。真實的雍正恰恰是經營父子兄弟關系極懂得“孝、誠、和、忍”,才給康熙留下了好印象??滴趿荒晔辉鲁蹙?,即康熙駕崩前的前四天,雍正被委派到天壇行祭天禮——這種儀式非君王不能主持。康熙如此作風,已是暗示了他將要傳位于雍正。此外,根據朝鮮的《李朝實錄》所留記錄,康熙在臨終前是對雍正托付過大阿哥胤褆與廢太子胤礽的。雍正也不負托付,在登基后盡量善待了這倆兄弟。對于八阿哥與九阿哥,他也曾經封過親王。但是“八爺黨”始終喂不熟,雍正不得不揮出重拳。公平來說,作家二月河所著的《雍正皇帝》是極尊重歷史的。包括年羹堯的下臺,也非江雍正的“卸磨殺驢”,而是源于他居功自傲,專橫跋扈,經常做出超越本分的蠢事。比如年羹堯在給下屬的批文里,沒少使用皇帝才有的口氣。連自己吃飯也稱為“用膳”。在京城見到王公大臣,他毫無禮節(jié),在雍正面前,也屢屢無視禮法。雍正待人,并不算十分過分。但是雍正犯下的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他大興“文字獄”以及過分地苛待官員。
雍正眼里不揉沙子,做事認真且較真。他在批閱奏折的期間,動不動罵人。如“混賬”、“糊涂”、“惡種”、“不是人”、“大花臉”、“濫小人”、“厚顏無恥”、“不是東西”、“禽獸木石”等污言穢語層出不窮。他又完善密折制度,鼓勵官員們之間互相檢舉揭發(fā),恐怖性質與明朝的東廠錦衣衛(wèi)有一拼。雍正搞的“文字獄”,株連甚多。比如“呂留良案”,他將已去世49年的呂留良開棺戮尸,罪名是“大逆”。并將呂氏族人和門生都進行嚴懲,導致一百多人受到牽連,不是被砍頭就是被流放。比如金庸的老祖先查嗣庭出了個科舉考題“維民所止”,就被曲解為“雍正去頭”,落得一命嗚呼。雍正得罪了太多讀書人,使得曾靜之流在民間到處散播雍正的謠言,雍正才成為了后世影視劇里的反面形象。
試問,若雍正果真如此,他有什么資格能君臨天下呢?當時的老百姓還不聯(lián)合起來把這位桀紂之君食肉寢皮了去。
再說一句,他若真是惡貫滿盈,又有什么理由要善待百姓,振興經濟,將老爹去世前留下的國庫存銀不足七百萬兩的爛攤子變成他死前國庫存銀已有五千萬兩的盛世呢!
雖然此劇有港版《雍正王朝》一說,不過整部劇大多是一個戲說的成分,加上各種各樣的武打場面,這部劇歸于武俠劇顯然更好,要以正劇的觀點看反而會失去樂趣 這部劇最大的亮點是把野史傳說連貫起來拍出了雍正從正直到陰險毒辣的轉變過程,盡管很多野史傳說以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經不起推敲,但是這并不妨礙劇情的精彩,室內場景布局的簡陋也并不能妨礙江華精湛的演技,如果說唐國強的雍正表現(xiàn)出了雍正的正直認真處處謹慎,那江華的雍正則是不擇手段霸氣外露。劇中雍正的處境也是爹媽不疼兄弟不愛,一切所得都是自己爭取的,也正是在這種過程中雍正開始逐漸變得失去人性,因為不這么做他就會失去一切,某種程度上這反而更接近封建王朝殘酷的政治斗爭 看畢此劇,想起了很老的一句話,港劇雖然不嚴謹,但是在細節(jié)中總有些大陸劇看不到的真實。這句話可能也是對這部劇比較到位的點評了
另外提一下此劇分為兩部
第一部是《君臨天下之九龍奪嫡》
第二部是《君臨天下之血濺太和殿》
比較之下第一部的劇情更加連貫精彩
我發(fā)現(xiàn)江華演的渣男都有一個定律,就是一個悲慘的身世,總是懷才不遇,再加上迷惑眾生的臉,就算角色再壞再沒有人性也讓人心生憐憫,覺得他這樣情有可原,心里開始替他找理由。三觀什么的,在他偶然暴露的脆弱和無所謂的笑顏下默默崩塌。不得不說,看了他好幾部電視劇,他演的壞人太有魅力,天生反派。
那時候的劇本寫得真好啊,節(jié)奏快,敘事精巧,每集必有小高潮小主題
江華最燦爛的一部??上Я耍F(xiàn)在再也看不到那么醒目的清宮劇了。
最早看的九王奪嫡竟是ATV。情定少林寺真華語BGM之巔。不過劇情真是文化荒漠時代的弱智……權力斗爭外露人物性格偏激。后來江華的九五至尊在人物細節(jié)上更能體現(xiàn)皇帝特質,但TVB也只擅長小格局普通宅斗了。ATV????就在于慘烈的悲劇。比TVB老是皆大歡喜要印象深刻。也更費神。
看開頭還以為是個大制作,到了江華吃藥被迷惑感覺味道不對了,太子是個行走的表情包,夸張得讓人反感。徐錦江出來就徹底棄劇了,保護太子那段,武打動作讓人惡心,升官又降職,簡直是過家家,爛俗片
權力是必爭的路,成敗用性命來賭。
本質是部武俠劇,港人擅長的戲說歷史,在娛樂性上,完爆一眾內地冗長嚼蠟所謂歷史正劇。江華演技飆到極致了,簡直天才演員。湯鎮(zhèn)業(yè)白衣飄飄的和尚也是夠撩人。。因不喜男主被無底線黑化,扣一星。
片頭曲好聽又霸氣,劇情連貫流暢,江華真的有一股王者之范啊,眉眼間的狠厲霸氣貴氣藏都藏不住??墒撬烟迫匮莸拇让忌颇浚晕蚁嘈啪褪茄菁剂?。
江華這系列的胤禛太特么的帶感了,都那么黑那么泯滅天良了我還覺得雍王爺帥爆了還很心疼,江華跟atv早期劇喜歡的那種冷酷暗黑畫風太契合了。
以前沒看過,現(xiàn)在來刷,很多情節(jié)設定很程式化。豆瓣分了兩個詞條,如果是上下部的區(qū)別,那上部可以給4星。雖然現(xiàn)在看來這部老劇前20集還是有注水的地方,但直到康師傅領飯盒之前,劇情相當放飛卻細膩。有被江華帥到,和年羹堯基情滿滿。前十集塑造人物的功力和分鏡表現(xiàn)力相當強。后半部編劇換人了……
里面的權謀情節(jié)太精彩了,還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人父母,真的對待孩子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太偏心了。
劇情特別驚艷,至今難以忘懷
我只能說這破劇太黑化雍正了,最后居然還是被殺的....比大陸版雍正王朝差遠了,雖說有美化雍正,起碼不像這里一樣瞎幾把亂編,到底看歷史還是看武俠,純粹帶歪人
純純民間野史,武林高手決定一切,但故事講得跌宕起伏,這種壞人做主角的劇,看得非常過癮。
江華當年水當當的,猶如年輕時的皮拉德皮特,美男子挑大梁的古裝劇,不迷都不行。
(8/10)小時候鳳凰衛(wèi)視有播。(唉?那時好像不叫鳳凰衛(wèi)視來著……)
為數不多的刻畫反派為主的電視劇
看了開頭,正是木蘭圍場那段,險些以為ATV也向二月河買了版權,看下去還是原創(chuàng)的多,果然是TVB拍不出的大制作,先給四星/之后的表演過了,果然還是唐國強的雍正更得我心啊
戲說康熙朝奪嫡大戰(zhàn)最優(yōu)秀的電視劇,記得小時候看還有副標題《九龍奪嫡》
有被江華帥到,演人渣也讓人心頭一軟,江華你拍戲時是被鬼上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