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憲2017年電影:《單身騎士》
他飾演一名勤奮工作的證券公司支行經(jīng)理,憑借自己的努力在首爾有豪車和漂亮公寓。妻子是小提琴手,有了兒子之后是家庭主婦。為了讓兒子接受國際化的英語教育,他把妻子和兒子送到了澳大利亞悉尼。本來想去美國,因為澳洲時差才一小時,沒有槍,天氣好,去了澳洲。
兩年來這個家庭分居兩地,他在努力賺錢,用更高的薪水為妻子孩子租住了邦迪海灘附近的房子。雙方交流不多,多是發(fā)一些孩子的視頻給他看支撐著他的奮斗。忽而晴天霹靂,自己的公司產(chǎn)品出現(xiàn)問題,自己的客戶、親戚、朋友來公司找他討債,他跪著道歉仍被狠扇耳光。在這樣的內疚、負罪感和尊嚴盡失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吞安眠藥自殺。
但是死后他的魂靈卻游蕩到妻子兒子在悉尼的家。觀察他們的生活。看到妻子與鄰居鰥夫的曖昧和溫存,看著自己兒子如他所愿學好了英語??粗拮訛榱双@得澳洲永居重拾小提琴努力找工作,看著他們在沙灘嬉戲,兒子生病時鄰居的幫忙和妻子的以身相許的報答……這些讓他非常痛心和難過。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及生活的不易,他都看不見,不了解也幫不上忙。憤怒之下他想掐死妻子以懲罰她的不忠,但是恢復情緒之后他看到她的移民申請資料里有有他的名字,于是他放下這些牽掛,給兒子和妻子送上祝福,只身踏上塔斯馬尼亞,來到世界的盡頭。
另一面,妻子知道了他自殺的消息癱倒在地上,滿身悲痛的帶著孩子趕回韓國。電影在一個俯視的鏡頭下結束。
這是韓國一個“大雁爸爸”的故事。人到中年,一個人支撐一大家子,忽然事業(yè)崩潰,名譽俱損,家庭破碎,危機重重。
下山時映入眼簾
上山時卻視而不見的
那朵花
李秉憲全片臺詞很少,基本上全靠走路和眼神,你會融入他,感受他。贊李秉憲的大神演技。
身為一個男人,代入感很強。有一種自己被出軌的感覺,看的很難受。就是這種感同身受讓我能夠很認真的看完它。然后和男主一樣的選擇理解妻子。 我覺得好的電影就是這樣,第一次看就能抓住你的心,且看完之后再去想,就會有升花且深刻的東西在腦海里。丈夫偷窺妻子出軌的劇情,就牢牢的抓住我想看下去的心。而看完以后我也對于妻子的出軌理解了。女人也不是生下來就要相夫教子,她們也是獨立的人,也希望有自己的事業(yè)與愛好,真正的愛她不是自以為為她好而去替她做決定,而是在她們在她們身邊,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愛去支持她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樣的深刻升華的東西映在我的腦海。我想男主也是意識到這一點而釋懷,靈魂也得以超脫。 如果上山的時候就看到那朵花就好了。就不會有妻子的出軌了。更不會有因出軌而發(fā)生的刑事案件了。(當然了,出軌還是不好的,也不是所有的出軌都值得被原諒。)
評分低了,或許大部分都是沒有靜心看完,甚至沒看懂,就來評論導致的。應該8.5分以上,屬難得的好劇。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同樣需要靜心看到最后,才能明白之前那所有的伏筆和劇情究竟意味著什么。
特別像我這種有高要求(吹毛求疵)的人來說,劇初發(fā)現(xiàn)的那些槽點和不嚴謹,都在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這都是導演和編劇的安排,甚至讓我不惜立馬二刷三刷一探究竟,去弄明白前面劇情的種種伏筆…… 第一,觀影過程中那些讓你疑惑,甚至想吐槽的設定。 1.男主記個地址,不用便簽,而是手寫到手背上,居然沒有被洗掉。 2.去悉尼那幾天,男主從未換衣服,而且正直炎夏,男主一身帥氣的西服,居然沒有一點熱的意趕腳。 3.男主似乎沒有投宿,隨時憑空出現(xiàn),或者露宿外面? 4.男主去悉尼后就沒有進食,哪怕在出現(xiàn)女二的素食面條店一直坐,也未見進食哪怕一口水。 5.女二進入警察正在勘查的犯罪現(xiàn)場居然沒有人阻擋,如入無人之境。 6.男主去看媳婦兒子居然沒有帶手機。甚至第一次媳婦給他打電話,男主躲在旁邊,我還一度擔心手機鈴聲突然響起來,男主露餡呢! (當然,就是這些伏筆,讓我想到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都是看到結局 才對只之前的這些設定煥然大悟)。 第二.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 1.橋上那個男的,也是亡魂,應該是大橋修建工作者的亡魂。 2.那個老太婆也是亡魂,甚至可能是死了40年的亡魂。 3.男主把地址寫到手上以后就死了,之后喝酒、定機票飛到澳洲已經(jīng)是亡魂在做的事了。(這里我詳細描述一下,因為最后警察進房間的現(xiàn)場,電腦是定格在地圖,悉尼的母子站在門口的圖像。回到最開始,男主寫完地址后,喝了一口酒又通過電腦定的機票,電腦畫面是出票成功。而且我第三次刷細節(jié)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男主喝的最后一口酒本來是一飲而盡喝完了,但是鏡頭一晃,男主桌上的酒杯還是剩了一口酒沒有喝完,和最后的現(xiàn)場一樣。)這應該算是最細節(jié)的一個設定了。 第三.我曾經(jīng)一度懷疑男主飛回悉尼的時候,時間線是回到了2年前。因為他看路牌時,路牌更新時間是15年九月,而男主死亡時間是16年11月24日。而且男主看到的女兒背著行李包,感覺也是剛來悉尼,而且后面女二死了以后也說,自己已經(jīng)在悉尼打工兩年了……但是在經(jīng)過我N刷,確定眾多細節(jié)后,導演和編劇并沒有設定這個時間線,是我想多了。 最后,我想問,究竟什么樣的人看完這部電影,會心痛不已,久久無法平息,到底還有沒有這樣的人?
有情節(jié),慎點。
昨天看了晚場電影,原本以為是再普通不過的劇情片,結果竟是莫名其妙的看了部‘鬼’片。
都市人???是一名高壓職場——證券行業(yè)的工作者,從劇情判斷應該是名抑郁癥患者。作為一名?????(大雁爸爸)將妻和子都送到澳大利亞進修英語。兩年不曾相見卻在死前買好了機票。于是作為靈魂開始了一段探親之旅。滿心歡喜卻意外目睹了妻子出軌的事實,令自己悔恨不已。
?????(大雁爸爸)是韓國近年來十分常見的家庭構成。韓國中產(chǎn)以上的家庭為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母親帶著孩子去往歐美澳洲等國家。父親就留在韓國打拼掙錢,而孩子只有在假期時才會回到韓國一家人團聚。所以將此類父親稱為大雁爸爸。由此想來母親一人在國外撫養(yǎng)孩子,還是會有很多不便之處,自然變成了出軌的契機。 不由得想吐槽,看了這部電影的大雁爸爸們應該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被戴了綠帽子。
接下來才是我最想表達的。
其實最為觸動我的任務是主角???在悉尼街頭偶遇的靈魂??。她是名持有working簽證的韓國青年,每天早晨5點起床,坐公交趕去農(nóng)場工作,日復一日工作了兩年辛苦攢下了 19000刀。卻命喪在一群終日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韓國同胞手中。事情原起于想回國的??在論壇上看到可以高匯率兌換韓幣的帖子,想在回國前將美元換掉。卻不知對方是一群良知喪盡,吸食大麻的惡魔。見面后以暫時不能使用網(wǎng)銀,將??騙上車一通回到住處,搶了錢害了命。并埋尸于屋后。
作為一名身在國外的學渣,深知在異國的不易。極高的警惕心去面對周邊的一切,稍有一點大意都會有超出想象的結果。對自己負責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只想說一句,可不可以謀財不害命,活著就行,活著比什么都要美好。
從來沒有寫影評的習慣。但是昨夜看完電影后卻久久無法平靜。單憑情節(jié)來說真的值得一看。后半段才揭開故事真實的面紗,著實讓我震撼了一下。
新年第一部韓語片,我很喜歡。
了解了劇情,在豆瓣上看了一下評論,一時間不吐不快,這個電影不就是為了出軌人士找借口嗎?披著文藝的外皮,內里還不就是那么回事。都是說該片如何文藝,中年男人的無奈,家庭的無奈蕓蕓。本片不就是個中年失業(yè)男,自殺變成鬼,發(fā)現(xiàn)自己妻子兒子疏于照顧,妻子出軌隔壁老王,兒子認老王做爹的故事嗎?就是如此簡單。一說到妻子出軌,就說是缺少了丈夫陪伴,又說女人不是為了物質,沒有丈夫在外面奮斗,你能在澳洲帶著兒子瀟灑出軌。
當然了,中年夫妻的七年之癢,不刺激沒感覺了,缺少丈夫關愛和陪伴,如此種種我都可以理解,但是就不能向丈夫說明嗎?亦或者直接提出離婚,光明正大的找自己想要的另一半,然后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而是出軌了事!后面聽說丈夫死了又哭,塑造出一個我雖然出軌但我依然深愛著丈夫的妻子形象,不覺得惡心嗎?我說過想要找另一半可以,請先離婚,這完全不過分,出軌不論如何美化,都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
或許是我跟不上時代了,如此簡單,為何又要如此復雜。
以上只是本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時的胡言亂語。
看完回味,這部電影是一部慢情調,節(jié)奏慢,音樂慢,畫面慢。不過人物的表現(xiàn)配上相得益彰的配樂以及優(yōu)美的風景,絲毫不會讓你不耐煩,就那樣悠悠然的跟著電影的節(jié)奏,和故事一起慢慢發(fā)生…
故事最后的反轉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其實從男主去到國外開始,腦海里總是若隱若現(xiàn)的開始懷疑男主是不是已經(jīng)死了,但是又不愿意去相信這是真的,其實我也在疑問那位外國大嬸、男主的兒子是怎么看見男主的?
其實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為了家庭努力拼搏的男人,沒有變成麻木不仁的金錢者,而是帶著血肉在奮斗,最后因為欺騙了朋友親人而自責不已,雖然他大男子主義的將妻兒送到國外是不正確的,也許也是一切不幸的開始…他從來沒想過他的妻子會離開他,沒想過他的兒子會不愛他,當然他的問題是他忽略了妻子和兒子需要他的陪伴,一同生長。其實我最后認為女主并不是真的喜歡鄰居外國人,只是獨在異鄉(xiāng),一個男人的照顧沖淡了她的孤獨,這并不是愛,最后女主哭著攤坐在地上,喊著“歐巴”,真的讓人揪心,那一刻她最清楚她愛誰。
這個電影看完后有強烈的欲望再去看一遍,好好的看看細節(jié),好好的品味劇情…
下山時映入眼簾, 上山時視而不見的,那朵花。這首詩完美的詮釋了電影的主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忙碌,因為種種而忽略了那些一直在我們身邊的“花”,或許現(xiàn)在我們還未意識到他是誰,還在視而不見?;蛟S這就是人生,后知后覺,總有遺憾。
電影的海報是男主與一只狗,其實還是讓我看的心疼,不忍心看他獨自走在路上,希望他能和妻子兒子和和美美,但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們還在活著,就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親人朋友,便得始終…
講些什么都看不懂
受傷的靈魂飛過大海,澳大利亞的妻兒是否安好,2年未曾見面,妻子因孤獨終于和鄰居有了外遇,辛苦打工的少女被韓國同胞欺詐,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到頭來卻已是物是人非?;暧伟闹薜睦畋鼞?,演技已經(jīng)爐火純青。
給曉振加顆星,以后就是電影咖了。本來感覺這片有點意思,中國可以翻拍一下,看到結尾,靠,拍不了……
我們會在另一個地方重逢。
詩意又傷感,悲傷又孤獨,李秉憲真是什么角色都可以駕馭。異鄉(xiāng)人都是游魂孤鬼。
9分。其實拍攝角度還挺新穎的,丈夫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乃至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jīng)成為這個家的外人。一開始就感覺有些詭異,因為妻子和孩子是不可能察覺不到丈夫這樣圍繞身邊的,但拍攝方式又令觀眾極具真實感,不會過多懷疑。直到發(fā)現(xiàn)女孩的尸體,一切就昭然若揭了,可以和鬼魂溝通的只有鬼魂,還有那個嚴厲的澳大利亞大媽也是個地縛靈,還有奇奇(小狐貍狗)大概那次還是被車壓到死去了。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喜歡秉憲叔和孔孝真。小狗好可愛。
溫柔細致的道別詩,運靜恬淡、搖移自然、人物處于畫面邊緣的構圖透露著精巧的孤獨。如是那一卷被清風亂翻的白紙,哀愁隨風入夜,悲情潤物無聲??v使眼前江山無限,唯有獨自憑欄相思,一人吞下僅存的人世滋味,千里奔赴最后的淚眼執(zhí)手,離去的人依然以他的方式延續(xù)著守護的責任。
真的,李秉憲的演技已經(jīng)沒檔了……
不難猜,畢竟男主的行為匪夷所思,必須有非正常的注解。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解謎是服務于劇情,還是劇情的枷鎖。
音樂6 畫面7 導演7 故事7 表演7 印象7 平均6.9/10 余華的《第七天》,雖不至于生無所望,老無所依,但確是死無葬身之地。孤魂野鬼游離在人世間,企圖弄明白來到這世上走過這一遭的真實意義。無法避免的遺憾,仍需獨自前行。河正宇參與制作,李秉憲孔孝真出演,女導演自編自導,師傅李滄東參與創(chuàng)作
三星給電影,一星給大餅和孔姐姐。不過大餅說這劇本在他個人排名中排前五,會不會夸張了點??吹剿粤艘淮蟀阉幍臅r候還在想是不是有點多,果然……本以為看的是文藝片,結果是鬼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能夠靜下心來看一些比較緩慢的片子了。人生無法回頭,且過且珍惜吧。
因為貼了李滄東的標簽而看,難看得想摔手機。人物行為動機前后都不一致(應該是沒有才對),沒什么意義的配角,執(zhí)導能力也嚴重不足。至于大反轉,謎團揭曉前就可以猜到了吧?揭曉后更不知道電影想表達什么……
幸好沒有因為評分而錯過,沒想到會這么喜歡!精心鋪陳,娓娓道來,只為那一個動人心魄的結尾。放下執(zhí)念,碧海藍天,孤獨地走向塔斯馬尼亞。
真文藝,非常感性的片子。不是洪常秀那類,略有歐洲片兒的細膩與平靜,盡可能用鏡頭來敘事。即便沒有后面那鬼魂的反轉,常規(guī)劇情走下來也有讓人感懷深嘆的思想性。諷刺人生,諷刺追求,諷刺金錢,這些調調在女性導演手下就是會溫柔些。而后面意想之外的設置,打通整片的感性基調,令人無限唏噓
雖然早就被劇透光了 但還是覺得很讚 看完會想到海邊的曼徹斯特 劇本很贊 但導演功力欠缺 前大半段略顯沉悶 所有感情堆積在最後反轉中爆發(fā) 李秉憲的演技內功真的不是蓋的 完全贊 孔姐姐的英文也是明顯下過功夫的
給證券投資公司分行行長洗白白的作品?說的好像男主很慘很無辜似的,那些被欺騙,導致家破人亡的人才可憐吧?!
“我們不能只是靜靜地路過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羈絆從來就不是生與死能分得開的吧。
早聽說劇本很讚,比起近來商業(yè)類型片,底子好的情感劇還挺難得。東西價值觀差異上引人共鳴,可惜某些情節(jié)設置拉低全片水準。結局我還是有想到。李秉憲演技最高!GV中得知孔歐尼苦練小提琴一個月結果沒咋用上。小男孩是在澳洲選的角英語比韓語好。千萬別被劇透!0221CGV???VIP???with
前面99%的故事都是讓人一點點陷入傷感的,可是最后的1%一下就讓人內心開闊又釋然溫暖起來。李秉憲的演技太好了,沉靜而又深情,把一個失落男人的由悲傷到憤怒到釋懷演繹得細致入微,讓觀眾跟著他的情緒而變化??仔⒄嬲0l(fā)揮,安昭熙演的青春少女也不錯,后面她看到自己的一刻真是讓人傷感。如果人死后真能像他們一樣滿世界游蕩,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那就真的死也值了。
這么慢的節(jié)奏本應該可以在人物關系和情感上做得更深入細膩一些,可惜本片處理成了一種單調的陳列,演員的表演也未能做到增色。結尾的反轉令人驚喜,這里必須要感謝一下目前為止還沒有劇透的豆瓣短評區(q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