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標補影評)
張純讓我的心顫抖,讓那叛逆著心的管轄的身體也同樣躁動不安。這個壞孩子,壞極了的,用自己美麗的放蕩,天真的惡毒,傷害了每一個愛他和被他愛的人。
或者,他也曾確實愛過人嗎?為他連愛情的資格都拋棄的瑪麗,永遠陪伴在他身邊沉默為他忍受刀劍的大衛(wèi),還是那個仿佛攝了他心魄的貴族小姐溫柔?
他愛他號稱真愛的溫柔嗎?也許只是一個倒影。
一顆石子擊中了他內(nèi)心最脆弱不堪的那片池塘,水光映照出她的高高在上和他的低賤無能,水花飛濺,是他內(nèi)心的不甘,和幼稚的好勝心。
如果張純沒有死,故事又能怎樣?有人說,那么他和溫柔便會成為一對怨侶。我卻覺得,連愛的基礎(chǔ)都可質(zhì)疑,這兩人八成連怨侶都沒得做。
如果能成怨侶,溫柔在面對哥哥的壓制時不會毫無還擊之力。她不曾試過逃跑,甚至連電話也是要等那邊打來,她才慌慌張張地去接。在張純闖來的晚會上,她依舊衣著光鮮,沉默而順從地坐在哥哥身邊。他為她做的所有事,她統(tǒng)統(tǒng)不知道。
如果能成為怨侶,她該恨他,恨他殺了她哥哥,在最后的一幕,她不該無助地哭喊“不要!”,而應該奪過警察手里的搶,親手把它抵在張純額頭,然后,才可以流淚。
沈璧君曾一劍刺穿蕭十一郎的胸口,因為她以為他殺了她最愛的奶奶,但蕭十一郎卻說,你這么做,是因為,你已經(jīng)愛上我。
產(chǎn)生不了刻骨的恨,是不是也就證明了不曾有過刻骨的愛?溫柔雖然喜歡極了張純,但終究只是少女春心萌動的浪漫情懷,多情而軟弱,輕飄飄的,正如輕盈的肥皂泡雖美,卻也易碎。
如果要成一對怨侶,張純就不能得到溫柔,更不能與她私奔,可這卻是一個悖論。
但,失去了家庭背景,失去了高貴身份的溫柔,對張純而言,和其他女子又有什么分別?他對她說,沒想到,我對你的愛,竟然是從恥辱中產(chǎn)生的。那么,沒有了恥辱,這份愛如何維系?紫薇在逃出宮后曾對爾康說,我好害怕,以后我們的日子里不再有轟轟烈烈了,你是否還會愛我。
年輕的愛情總是熾烈,飽滿的一腔熱血,但激情總會褪去。張純對溫柔的愛里,有太多不屬于愛的成分,他對社會的反抗,對階層的不滿,對現(xiàn)實的無力,對英雄的幻想,對自己自卑又自戀的糾纏,都一并交托在了溫柔這個適時到來的脆弱的夢里,她是他欲望的投射,病急亂投醫(yī)般極力拽住的稻草。但,鏡子總有一天會碎,夢總有一天會醒。張純也許是長大,也許只是像往常千萬次一樣——厭倦,但最終,他都會離開。
怎么去繼續(xù)愛你,當你只是我路過湖邊的一個倒影?青春只適合被烈火燃燒,卻敵不過歲月長流的腐蝕。
2017-02-22 21:10:02
初識狄龍,是看《英雄本色》,彼時我對香港電影知之甚少,有眼無珠,不識飾演宋子豪的中年男子,是霸占70年代大熒幕的香江第一美少年。
再見狄龍,是《大決斗》里的一個鏡頭,他執(zhí)著兩把刀。那一回頭,竟有點京劇里武生的意思。劍眉星目,臉上表情極其嚴肅,連嘴唇都在發(fā)力。但他孩子氣的臉頰,讓殺氣多出了幾分難得的正氣,又認真的緊,可愛的緊。就是這一回頭,印在我心里,珍藏了許久。
看的第一部狄龍在邵氏時期的電影是《新獨臂刀》,之后有《刺馬》、《大海盜》以及《楚留香》等。到了《楚留香》,狄龍已過而立之年,依然豐神俊朗,帥得教人挪不開眼。可我總覺得,楚原電影里的狄龍,和張徹電影里的狄龍之間總差著點什么。這并非是在比較導演水平的高低,楚原和張徹都是很會拍男演員的導演。我只是私心覺得,這之間的差距,更多是狄龍自己狀態(tài)的變化。
偏題這么多,其實是想說,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大圈,我終于看回狄龍第一次擔任主角的電影——《死角》,也正是因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死角》在我心里才顯得可貴。縱觀狄龍先生的電影生涯,《死角》這樣類型的電影,張純這樣的角色僅此一次,便再也沒有了。
《死角》很好,題材有深度,故事簡單但不俗套。造型師也很給力,設(shè)計的發(fā)型和穿搭很適合狄龍,也很適合張純這個角色,現(xiàn)在看來依然時尚。(再對比張老師其他的時裝片……這部造型師加雞腿)張老師拍這部青春文藝片的節(jié)奏不輸他拍的武打片。如果形容韻律好的詩歌讀來是朗朗上口,值得傳頌的話,張徹導演拍的片大概是朗朗上觀,多少年過去,仍然值得一看。
所以51年后,依然有人打開這部電影,并看得滿心歡喜。
《死角》的另一好,便是主角狄龍了。23歲的他,還有嬰兒肥,眼神干凈到透明,無論他做什么,都讓人覺得粉粉嫩嫩、軟軟糯糯。偏是這樣一個他,演了一個叫張純的男主角。張純這個名字起得也好,因為狄龍是唯一一個讓我想用清純來形容的男孩子。
張純帶著剛釣上的女孩子去寫字樓共度春宵,他說:“我是一半玩你,一半喜歡你?!睆木炀直槐a尦鰜恚麑χ笮l(wèi)說:“經(jīng)理并不怪我利用辦公重地野合。只怪我不應該用公司的合同擦那個,太藐視公司了。”然后鏡頭移動,是狄龍一派天真的笑臉。
我無法猜測51年前的觀眾坐在電影院里聽到這些臺詞是怎樣的反應。我只想慶幸,老天保佑,這些臺詞的主人幸虧是狄龍,那個純真干凈,一身正氣的少年。這樣猥瑣不討喜的臺詞,配上這樣的少年,竟讓人覺得也不過是淘氣的孩子在與你分享他這一天的趣事兒。便再有什么不妥,也只當心思純良孩子的惡作劇,他只是頑皮,不會有意傷害別人。
所以之后他往汽車前蓋上一躍,翹起腳撒嬌地問溫柔“好不好”的時候,溫柔即刻就答應也一點兒不讓人意外。畢竟,有誰能招架得住這樣一個男孩子呢。坐在汽車里唱兒歌,沒羞沒臊地對剛認識的女孩子說:“瑪麗是我的情婦,我就和她睡過覺。”想釣一個女孩子,就告訴她自己和另外一個女孩子在長滿了鐵銹的汽車頂上做愛。就是這樣一個男孩子,你卻不會覺得他有什么邪念。也不知為什么,如果你懷疑他放蕩咸濕,內(nèi)心猥瑣,肯定是你自己先羞愧起來,不禁要責備自己心思不純,胡猜亂想。
故事的結(jié)局一貫張老師的風格,主角不得善終。但是,張純這樣肆意快樂,純潔無暇的少年卻讓我恨不得立刻擁有時光機器,回到1969年的香港,走到近處,好好看看他。
我一直覺得,演員這一行很微妙。因為一個演員演技再好,有時那通身的氣質(zhì),演不來,學不會,也抹不去。當然這不是在鼓勵人戲不分,戲是戲,人是人。但有時,也能從一個角色,或者演員的狀態(tài)中窺見一二。1975年左右,狄龍那種純真肆意的少年氣,悄無聲息地在眉梢眼角間褪了色。后來他在楚原的電影里,做起一板一眼的大俠,通身正氣,是耀眼的楚留香,李尋歡,再也難將他與年少輕狂聯(lián)系到一處了。
再結(jié)合狄龍自己戲外的經(jīng)歷,當年的張家班,曾經(jīng)的雙子星,曖昧虛實,隔著年月,確實也無需再探聽過多。只是一點,后來周圍的同事評價狄龍,說他戲里戲外都是大俠,張徹也說他,戲里演了大俠,戲外還要做大俠。
曾經(jīng)香港街頭的飛仔,小混混,變成了克己甚的大俠。“戲里戲外都是大俠”,本就是一句至高的贊譽。但作為一個跨過時間空間遠遠觀望他的影迷來說,總覺遺憾,也覺得心疼。遺憾他沒有多做一次張純,遺憾《快活林》中快意恩仇不問前程的武松只此一家。心疼他用正氣涂抹盡少年氣。雖然他一向沉默安靜,但我想,真正喜歡他的人,也不愿多看到他克己隱忍。
《倩女幽魂》是我看的第一部香港電影,彼時,我才剛剛知道這世上有香港電影這么一回事。以及很久,我都不明白黃霑在同名歌曲里的填詞:”人間路,快樂少年郎。”直到多年后,我開始對香港電影如數(shù)家珍,也從比《倩女幽魂》早了十幾年的《死角》和《快活林》中找到了答案。一句快樂少年郎,包含少年熱血輕狂,就包含多少歲月變遷往事唏噓。
少年的罪名,只能是那該死的愛。
一、背景鋪墊
《死角》是大導演張徹在1969年拍攝的一部電影,當時,張徹45歲,扮演張純的狄龍23歲,扮演狄龍的好朋友的狄龍的好朋友姜大衛(wèi)22歲。編劇是非常牛的邱剛建,當時29歲。
《死角》表面上是一個愛情故事,來自小康之家的張純愛上了巨富之家的小姐溫柔(大衛(wèi)蓋章-怪名字cut1),理所應當遭到溫柔家庭的反對,張純?yōu)榱司S護愛情,釀成了一個大悲劇。
但是,只比表面深一點點,就能看出來,這是一部映照社會的電影,講得并不是兒女情長。很容易被注意到的,是張純無因的反叛,影片用了很多符號性的場面和臺詞來凸顯這種反叛,甚至明確地提出了詹姆斯迪恩。但是其實張純的反叛并非無因,而且簡直可以說原因非常明顯 —— 是向往世俗成功,但是暫時沒有飛起來的年輕人,經(jīng)常懷有的一種壓抑憋屈的別扭心情。
開篇,張純站在高層寫字樓的窗邊,聽著室內(nèi)噠噠噠的打字機的聲音,想象著有錢人藍天白云歲月靜好的悠哉生活。年輕人對更高階層的向往與挑戰(zhàn),可以說是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了。
雖然心情很別扭,但是初登場時張純?nèi)匀皇莻€快活的少年。
首先,他的起點其實已經(jīng)高過很多人,放眼望去,有幾個人能長得像1969年的狄龍(張純小妖精cut2),連去面試老板都要借著陽光看看他的臉。然后,除了貌美,張純家境也不錯,老媽一直強調(diào)養(yǎng)得起他,不想上班就不要上。老媽不止從物質(zhì)上支援他,還在精神上包容他:知道他的荒唐事(帶女人回辦公室野合),但是只關(guān)心被抓進警局的張純有沒有挨打,并不斥責他在外面胡鬧。除了有顏有錢有媽有弟,張純還有朋友,both男朋友and女朋友,大衛(wèi)和瑪麗。而且朋友又靠譜又貼心,又貌美(香港三傻cut3)。從電影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來看,張純以前的生活應該是很順遂,沒有受過委屈。這當然是他的幸運和幸福,但是卻最終導向了他的不幸。
開場鋪墊結(jié)束,故事展開:溫柔家庭反對,張純受到羞辱,奮起反抗,兩敗俱傷。
二、4個意向
《死角》里,設(shè)置了4個反復出現(xiàn)的意向。
第一個,打字機的噠噠聲。
噠噠聲第1次出現(xiàn),是在片頭開場,持續(xù)了大概1分半鐘,張純在辦公室里無精打采地晃蕩/工作,耳邊都是急促的打字聲。借此,西裝革履光鮮亮麗的表象下,寫字樓生活枯燥機械麻木無仁的本質(zhì)被呈現(xiàn)了出來。這樣的生活,張純想逃離,也許今時今日的你我,也想逃離。
噠噠聲第2次出現(xiàn),是在經(jīng)理向張純施壓,要他離開溫柔,張純從經(jīng)理室回到自己的寫字臺后。這時候張純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能再安然地使用打字機,繼續(xù)像螞蟻一樣地工作了,狼狽地逃離了公司,逃離了一個中產(chǎn)小子正常的人生軌跡。
這里有一個長鏡頭很厲害。(狼狽逃離cut4)
第二個,辦公家具。
張純和萍水相逢的舞女在辦公室“野合”的時候說“希望有一天,能在桃花心木的寫字臺上做這件事”。這句臺詞非常牛。一方面反映了張純向往世俗成功,一方面反映了他并不真正地認可世俗成功,更談不上尊重。只有張純這種背景設(shè)定的人,才能說出這句話,大衛(wèi)不會這樣想,溫柔也不會。
還是在經(jīng)理誘勸張純離開溫柔的時候,經(jīng)理說“好好干,有一天你也會坐上真皮的椅子”。
桃花心木的寫字臺和真皮的經(jīng)理椅,象征的高位和成功,錢權(quán)和虛榮,應該是大多數(shù)年輕人的追求。但是講真,我們又何曾真正地從心底尊重過那些坐在真皮經(jīng)理椅上,用桃花心木的寫字臺工作(也許“野合”)的上司和老板呢?
從1969到2019,摩登的寫字樓里重復上演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少年和惡龍的故事。
第三個,保釋。
第1次是“野合”被抓,被保釋回來的張純,輕松無慮,張牙舞爪地向老媽和大衛(wèi)講述自己的光輝業(yè)績。不過是一場荒唐,一場笑話。
第2次是和溫柔探訪情色咖啡座被抓,在警署,在警察的默許下,被溫柔的哥哥帶人毆打之后,這一次,被保釋回來的張純步履沉重,一言不發(fā)。少年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什么叫“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而等到大衛(wèi)被打殺命根子老爺車被毀的時候,階層壓迫的殘酷性才真正地在張純面前展露出來。(大衛(wèi)被殺cut5)
溫柔的哥哥指責張純毀了溫家的名譽和清白,但是他輕輕松松抽著煙動動手指就毀掉了張純的人生。
第四個,勞斯萊斯。
第1次,張純送溫柔回家,目送溫柔進入深深大院,隨后一輛勞斯萊斯開進溫宅,張純說“那才叫汽車”。當夜,張純郁郁地躺在瑪麗床上說“我突然間覺得很泄氣,好泄氣?!?/p>
第2次,經(jīng)理在介紹溫柔的家世的時候說“她父親的勞斯萊斯在本港很有名,你大概看見過?!?/p>
第3次,溫柔告訴張純,在她父親買第一部勞斯萊斯的時候,她的母親離開了她的父親,張純說“沒有女孩子舍得離開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最后一次出現(xiàn),是在片尾。隨著張純被擊落,一輛勞斯萊斯無聲地滑進畫面。
無疑,溫柔和勞斯萊斯是一體的,他們一起代表了那個張純所憧憬的世界。但是,溫柔會不會是另一個舍得離開勞斯萊斯的女孩子?張純會不會是另一個舍得離開勞斯萊斯的的男孩子?
三、死角
回到電影主題“死角”。
張純曾經(jīng)有過一次機會離開這條所謂“愛”的死胡同。
在和溫柔的哥哥第一次交手之后,張純感覺到了自卑,想要放棄,“突然覺得受不了,大概是我命薄”。順遂的人生所滋養(yǎng)出的驕傲,讓張純不愿意嘗試放低身段阿臾逢迎,以溫柔為階梯,爬進那個他一直向往的高高在上的階層。很難說,如果張純和溫柔的關(guān)系停在這里,如果溫柔的哥哥沒有繼續(xù)施壓,生性浪蕩的張純還能和溫柔混多久,但是,高壓催生了“愛情”。
“我對你的愛是從恥辱中產(chǎn)生的”,與其說這是張純對溫柔愛的告白,這更像是張純下給溫家的戰(zhàn)書。(不歸路cut6)
而當最后走到死角,無法回頭的時候,張純不愿意承認是他的不守“本分”造成了大衛(wèi)的死和老爺?shù)臍?,更不愿意承認他的憤怒來自于被權(quán)勢者碾壓的不甘,作為最后的浪漫,他把一切解讀成愛情。
“他一直把你擋住,我看不見你,我一定要再見你?!?/p>
他舉起槍,為他那被摧毀的“愛情”伸張正義。
少年的罪名,只能是那該死的愛。
文中cut已上傳B站。//space.bilibili.com/47166377/#/
我對你的愛竟是從恥辱中產(chǎn)生的。
他,抽煙一次要抽兩支,加倍享受預示著快速消亡;他,從不畏避自己的內(nèi)心;他,敢愛敢恨;他,辦公桌上敢做愛,汽車蓋頂睜眼亡;狄龍也有跳脫時,張徹時裝劇中少有的一部讓人又愛又恨的片子。
這一部的張徹還值得尊敬。到《后生》里倆人角色發(fā)生了對調(diào),龍哥成了守護者。
直到大衛(wèi)被捅,張純才意識到自己的真愛。。。
狄龍實在是身體太健康了,最后一幕死不瞑目,頸動脈搏動得極其有力= =|||
“世間只得一個張純”沒想到狄龍身為武打巨星,第一部主角電影卻如此文藝。69年才23歲的他實在干凈漂亮得不像話,眼角眉梢還帶著幾分稚氣,演這種又純又蠢恃靚行兇的躁動美少年可太有說服力了。我身為耿直顏狗,被美貌迷住雙眼,都根本沒去關(guān)注那時初出茅廬的他的演技問題,他的盛世美顏讓我覺得他怎么演都對,張純就該是這樣,再露骨的臺詞,因為是從他口中說出,我也絲毫不覺尷尬,只覺得這個男孩毫不做作,率性得可愛。我根本無法討厭張純,他只是個叛逆的、學不會長大的少年,也許永遠都在教人傷心,但誰又能忍心苛責于他呢?ps.電影顯然借鑒了《無因的反叛》與《精疲力盡》,可惜張純卻沒能像《精疲力盡》的結(jié)局一樣,成功合上自己的雙眼。大衛(wèi)開著老爺車跟著張純走過一條條街那段太戳了,總覺得只要張純回個頭,大衛(wèi)就會叫他的名字。
比《叛逆》克制,文藝氛圍較為濃重。原來現(xiàn)在的日韓和歐美電影中的殘酷青春都是撿人家張老濕玩剩的啦~很有《皮囊》和《我私人的愛達荷》的感覺,七十年代年輕人的迷茫和虛張聲勢的反叛,終于用死亡為青春獻上最后的祭品。PS:姜大衛(wèi)的角色真的好有守護天使的感覺,得友如斯,夫復何求T_T
接近9分。沒想到張徹的電影里我對這部的喜歡居然直逼《大刺客》,拍攝技法、臺詞、音樂、張徹自己寫的歌詞無一不好、精致細膩。關(guān)鍵是,看前半段的時候我就覺得它的情節(jié)太像《紅與黑》了,結(jié)果張純自己對溫柔說:我對你的愛竟是從恥辱中產(chǎn)生的——這活脫脫就是司湯達的心理刻畫模式。奇妙的是,我看過的所有《紅與黑》翻拍都不如《死角》貼近司湯達的精神——有些人不論外界條件如何,注定都要走上極端的路,因為ta們的心靈跟別人不同,別人能接受、能忍耐的東西ta們偏偏不能,所以“正?!钡纳顚a們而言只是“死角”。邱剛健真是司湯達的遠年知音,張純走上的正是于連的路。沒想到,在世界的另一面,在《紅與黑》問世后將近150年,東方人狄龍演出了最好的于連。
這二位都是嫩出水來的年紀,攝影也頗有想法,只是偶有虛焦。另外難得兩個角色有個調(diào)換,總覺得狄龍的角色和姜大衛(wèi)的角色互換才是他們擅長的,不過這種調(diào)換倒也別有味道。死角,死角嘛,怎么搞也是個死角。之前暗示多次了,這也是張徹最愛的,不死個把人還能叫張徹?
7.8他有著老媽撐起全家被寵著的親情,他有著情人借錢給他約會以及愛人深情呼喚的愛情,他有著朋友開車相伴最終為他而死的友情,被這樣豐富的情感包裹著,他最終還是赤裸著上身喋血橫尸。也許懸殊的身份和社會的等級制度會把一個人逼到死角,但面對這樣的鴻溝陷入迷茫而最終采取極端方式來解決就是自尋死路。這是屬于張徹的《無因的反叛》(片中狄龍也數(shù)次提到了James Dean),主角染血陣亡是常規(guī)操作,而鏡頭的呈現(xiàn)感配上女聲吟唱再加上現(xiàn)代都市背景則帶來了別樣的新鮮味道。
你開著車跟這個渣攻走一路是怎樣
真的是太詭異了,狄龍的第一部劇就像他的人生腳本一樣,原本歡蹦亂跳瀟灑不羈的一面突然就死掉,剩下的只有八榮八恥中規(guī)中矩的政委那面,姜大衛(wèi)的存在就是一直在告訴他,你還有這一面啊,可惜他離開了,而且一離開就是幾十年。不知道他還有沒有機會重拾那個面貌
拍文藝片需要女性審美和女性思維。而張徹這方面的能力真的一言難盡。值得看的也就最后的車頂之死和主題曲。
天生萌主狄龍,伸個懶腰都這么萌,拍個激情戲都這么萌,叼兩根香煙都這么萌,幫忙乞討都這么萌,把個妹都這么萌,搞個基都這么萌,瓊瑤都瓊的這么萌,柔鏡頭都柔得這么萌,拿個槍都這么萌,內(nèi)心掙扎都這么萌,殺個人都這么萌,連最后掛掉都掛得這么萌,神馬劇情啊,轉(zhuǎn)折啊,合理啊,演技啊都不重要了,
彼時的狄龍雖然演技青澀造作,但把叛逆青年的傻逼與自卑表現(xiàn)出來了。
對有些人來說,故事是從這里開始的...
這是一部需要武指的青春文藝時裝片,狄龍用光了自己所有的服裝配額,演出了一個向往優(yōu)雅閑適富足生活的少年,被自己的富家女友哥哥砸了車、沒了好基友。姜大衛(wèi)演了一個知心好基友。為了展示人物扭曲,畫面也有變形。女生凹凸有致、肉肉的確實好看。狄龍臉小細腰寬肩大長腿,非常迷人。依舊團滅了。
作天作地作死自己的殘酷青春片,要不是狄龍長得太好看換個人還真忍不了,雖然放蕩公子哥的床戲全都像是被女生強吻,但青春勃發(fā)的二逼和純真都演得很好,大衛(wèi)對張純衷心耿耿的愛也讓人動容。占有金錢和社會資源的有錢人在享樂和操控,中產(chǎn)階級在掙扎求生中窒息
這個死角應該是指中產(chǎn)階級所處的地位是社會的死角。反抗則死,不反抗則為奴。
故事前后照應得很好啊,包子演無賴演得很好啊,床戲演得毫無生澀感很好啊,主題曲非常悲傷符合意境很好啊ps.后來重溫無數(shù)遍,才發(fā)現(xiàn)之前是美貌蒙蔽住了雙眼,包子是四人里最僵硬的,床戲也只是一直被強吻,可這剛出爐的包子實在鮮嫩可口,久看不厭。